.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完整版)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学制、专业:XX学制XX专业学分数: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一)课程所属学科分析(二)课程授课对象分析(三)课程内容选择分析(四)课程学习要求的分析(五)课程考核目标和方法分析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二)课程分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课时安排1(二)教学建议1.教学组织与形式2.教学方法和手段3.教学环境与策略4.能力培养方案(三)考核方法与评定六、教材建设、选用及参考书(一)建议教材(二)参考书目填写说明:1.《》课程标准:如果一门课程分多个学期开设,要按照《XXXX 1》课程标准、《XXXX 2》课程标准······等方式填写,例如《邓小平理论》分两个学期教授,就要写两份,名字分别为《邓小平理论1》课程标准、《邓小平理论2》课程标准。
2.适用专业:XX学制XX专业,指课程面向的学制和专业,如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等。
3.课程性质指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具体展开。
4.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按章划分,每章内容按知识点填写;课程基本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层次写。
5.课程教学学时安排中的“教学内容”栏按章填写,相应章的教学学时包括属于本章的实验、实践教学时。
6.考核类别指考试、考查等。
考核形式指开卷、闭卷、论文、面试等。
7.一级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体,其余标题与正文均采用宋体五号字体。
8.撰写完成的课程标准,word命名格式为:XX学制XX专业《XXXX》课程标准,如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英语精读1》课程标准;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英语精读2》课程标准等。
2。
课程标准格式模板

《xxxxxx》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4号黑体,首行缩进2字符,下同)备注: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学分、课时、开设学期要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
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行距23,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仿宋,加粗,下同)(正文行距23,首行缩进2字符,小四仿宋,下同)要求:主要叙述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与先导、后继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参考解读:(1)课程类型。
标明课程类型(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请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查找),写出本门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性,以反映出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即体现培养目标,如何落实培养规格的。
(二)课程设计思路要求:将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讲授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
参考解读:基本思路要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课程设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人培目标。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据本门课程所代表的专业知识体系、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科学合理提出本门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课时量小的课程只写具体目标即可)。
(二)具体目标(知识、能力、素质顺序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要求:从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为优秀学生的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
参考解读:(1)从知识、能力与素质,分三个方面来写,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一般要求,可以参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部分。
(2)一定要写具体,不能太简单。
1.知识目标(1)……(2)……(3)……2.能力目标(1)……(2)……(3)……3.素质目标(1)……(2)……(3)……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条件要求(二)教师能力要求参考解读:教师具备任课的学历、职称资格以及相应的行业经验,以及具备本课程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课程标准【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 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方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
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做××”。
这里所说的“做”,是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
所以,“能理解××概念,能掌握××定义,能回答××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等)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阐述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相互支撑作用。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情感目标4、任务目标四、教学内容安排及标准(按照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相应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进行整体设计。
)表3 项目教学设计(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五、教学建议(包括教学内容实施建议、教学方式实施建议。
)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师基本要求(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编码:适应对象:开课学期:建议学时:建议学分:教学条件:。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简明扼要概括性介绍课程性质、课程任务以及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所要达到的要求等。
二、课程定位(阐述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功能。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项目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四、课程目标(从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去阐述)如能力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去表述(一)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技能目标;职业素质养成目标等)(二)学习能力目标(自我学习目标;职业技能提升目标;职业潜能目标等)(三)社会能力目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五、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从开课时间、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师素质要求、教学条件等方面陈述)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设计课程主要内容,要体现知识模块的完成性。
)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XXXX》课程在第XX学期开出。
总课时为XX学时,其中理论XX学时,实践XX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课程自身特点,选取并整合教学内容)学习项目一 XXX学习情境一 XXXXX目标任务:列举本细目内学生所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1、XXXXXXX2、XXXXXX…………要点:列举本情境内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
1、XXXXXXX2、XXXXXXX…………教学方法教学建议教学资源与设备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考核与评价学习情境二 XXXXX目标任务:列举本细目内学生所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1、XXXXXXX2、XXXXXX…………要点:列举本情境内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

课程标准编写模板(排版格式要求)页面设置:左2.5㎝,上2.5㎝,右2㎝,下2㎝;每页40行,每行42字符。
正文左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课程标准(四号黑体,居中、段前空0行,段后空0.5行)一、前言(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一)课程基本信息(五号宋体加黑)1.课程名称:(五号宋体)2.课程类别:(五号宋体)3.课程编码:(五号宋体)4.学时:(五号宋体)5.适用专业:(五号宋体)(二)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黑)对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做定性描述。
(五号宋体)(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号宋体加黑)1.课程设置的依据(五号宋体)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五号宋体)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五号宋体)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五号宋体)二、课程目标或预期学习成果(二者选择其一)(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一)总目标(五号宋体加黑)(二)具体目标(五号宋体加黑)1.知识目标(五号宋体)2.能力目标(五号宋体)3.素质目标(五号宋体)三、内容标准(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项目一(任务一或主题一或模块一等):×××(五号宋体加黑)知识内容要求(五号宋体居中)能力与素质要求(五号宋体居中)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项目二(任务二或主题二或模块二等):×××(五号宋体加黑)知识内容要求能力与素质要求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1.2.…(表中文字全部五号宋体)四、实施建议(小四号黑体,段后空0.5行)(一)教学组织(五号宋体加黑)可从教学方式、教学具体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教学要求等方面描述。
(五号宋体)(二)教材编写(五号宋体加黑)可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呈现形式等方面描述。
(五号宋体)(三)教学评价(五号宋体加黑)可从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描述。
课程标准文本格式及模板(单元)

关于课程标准的格式要求
1.各级标题的字号、字体和编号:
标题:小二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五号字,宋体,加粗;编号为“一、”“二、”“三、”等
二级标题:五号字,宋体;编号为“1、“2、”等
(上述三级标题可以只选用部分,但层次不要混乱)
一二三级标题应该单独一行,句尾无标点符号
2.A4页面,页边距为上下均为2.54cm,左右均为
3.17cm;
3.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4.行间距:单倍行距;
5.正文字体:宋体,字体大小全部采用五号字;
6.插入页码:页面底端,居中;
7.以上未提及的格式、版式设置一律默认。
教务处
2011年3月2日
示例1:
《XXXX》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
……,(备注:此处含前置后续课程说明)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
◆……
◆……
◆……
◆……
2、素质目标
◆……
◆……
◆……
◆……
四、课程设计思路
……
六、课程实施建议
(备注:表格根据教学单元数进行设置)
七、课程教学保障
1、教师要求
(备注:说明承担此课程的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也可说明教学团队需要的能力)2、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备注:说明要完成此课程教学所必需的硬件设施)
3、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备注:主要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性质等)
(2)教学参考资料
(备注:参考书、网站资料等)。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课程名称》课程标准(三号宋体加粗,段前1行)课程代码:(黑体五号,段前1行)(教师不要填写)课程名称:(黑体五号)适用专业(群):(黑体五号)1.前言(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1.1课程性质(黑体五号,段前0.25行)1、课程的性质(注:这部分主要对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做定性描述) (宋体五号)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宋体五号)1.2课程的教学设计 (黑体五号,段前0.25行)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宋体五号)。
要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课程目标(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总体目标:即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对学生在专业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实践、具体课程,需培养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例如施工组织能力、测量能力、绘图能力、计价能力等等)、方法能力(主要包括具体课程学习方法能力,例如使用设备仪器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调研能力等)、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基本要求和应达到的预期结果(三种能力用黑点项目符分开)。
具体目标: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用黑点项目符分开)。
(宋体五号)3.课程内容 (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及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素质。
为使“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表述清晰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使用“掌握”、“了解”等缺乏明确的指导建议的名词进行抽象描述,应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对素质要求进行具体描述,如“能熟练操作示波器”。
3.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3.2能力目标与教学方法建议(也可不使用表格形式)4.教学实施要求黑体小四号,段前0.5行)4.1师资条件(黑体五号,段前0.25行)对教授本课程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