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体系建设的理论、方法及实践
互联网公司IT运维的最佳实践

互联网公司IT运维的最佳实践在互联网行业,IT运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企业信息技术安全运转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行业,IT运维的最佳实践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互联网公司中,IT运维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等。
因此,对于IT运维的实践,也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考虑和探讨。
一、硬件方面的IT运维实践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硬件的IT运维实践是保障业务的重要一环。
在硬件方面,IT运维人员需要考虑硬件的运行状态、稳定性和性能。
硬件的故障会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IT运维人员需要定期维护硬件设备,排查隐藏故障,保障硬件的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IT运维人员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备份和恢复。
因为硬件故障或者其他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IT运维人员需要定期备份数据,以便在数据丢失的时候进行恢复。
同时,IT运维人员还需要对备份和恢复的方案进行定期测试,以保障备份和恢复方案的可行性。
二、软件方面的IT运维实践在互联网行业,软件的IT运维实践同样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发展,软件的升级和更新变得越来越频繁。
一些软件程序因为不同的原因出现问题,也会对企业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IT运维人员需要对软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保障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软件的升级和更新也需要IT运维人员进行谨慎考虑。
软件的升级和更新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如使系统不稳定性,因此,IT运维人员需要考虑更新所带来的风险,并尽量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软件的更新或升级。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软件的运行安全。
三、网络方面的IT运维实践在互联网行业,网络的IT运维实践同样非常重要。
网络的稳定性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运转效率。
因此,IT运维人员需要考虑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IT运维人员需要对网络进行定期的监控和维护,以排除网络可能出现的隐患和安全风险。
网络的安全性同样也需要重视。
企业的企业信任和企业损失都同样可能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而造成。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配置文件管 理
网络设备重 启操作
虚拟化资源管理满足云管理趋势
Vmware VMware Hyper-V
Citrix
集群/主机/VM/ 数据存储
标准管理接口影 响低
近百种指标 深度整合
按需配置/回收 资源
10大分类汇总 统计数据
复杂、异构的存储架构管理
支持多厂商:IBM、博科、 EMC、NetAPP、浪潮、 HP等
计划任务管理
周期性任务提醒、执行、监督
项目经理
变更评审委员会 评估、制定变更计划
指派
变更工程师 变更实施及发布
更新
任务工程师
管理
配置工程师 配置项管理
配置管理
资产配置全生命周期管理
CMDB
打造统一的IT管理平台
面向业务实现统一运维管理
统一资源 监管
准确定位 故障
性能管理、用户服务、计划管理、变更管理、报表分析、业务分析
问题管理
根源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避免故障再次发生
IT基础设施监控
数据中心机房监 控
问题小组 分析并根源解决 申请变更
SLM 服务级别管理
跟踪事件处理时效,达成与客户的服务约定
变更管理
控制变更可能产生的风险
IT主管 决策、优化改进
KPI与报表 管理
报表输出,关键 绩效指标分析
项目管理
开发及重大实施项目周期管理
ITIL COBIT ETOM EA ITSS ……
虚拟化
PDM
大数据
ERP
数据中心 SCM
云计算
CRM
物联网
BI
移动互联网 DSS
IPV6
BOSS
绿色节能 即时通信
it运维方案

IT运维方案1. 简介IT运维方案是指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稳定可靠的IT系统运行和维护的解决方案。
在现代化的商业环境中,IT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优秀的IT运维方案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最佳实践的IT运维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效的IT系统运行和维护。
2. IT运维目标IT运维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IT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从而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24/7的系统监控和故障处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行备份和恢复策略,防止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管理和维护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提供用户支持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IT系统;•定期进行系统优化和性能调整,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3. IT运维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IT运维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3.1 系统监控系统监控是IT运维的基础,通过使用监控工具对关键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和性能问题。
监控指标可以包括服务器CPU和内存利用率、网络带宽使用情况、磁盘空间利用率等。
3.2 故障处理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迅速响应并解决问题,以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故障处理包括故障排查、故障复原和故障分析,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和工具。
3.3 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防范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进行备份策略的规划。
同时,需要建立数据恢复的流程和技术支持,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4 基础设施管理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在运维方案中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
包括设备的定期巡检、修复、升级和性能优化等工作。
3.5 用户支持和培训为了保证IT系统的正常使用,需要提供用户支持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IT系统。
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在线服务台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3.6 系统优化和性能调整IT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对企业业务至关重要,需要定期进行系统优化和性能调整,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IT系统建设与运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 和处理安全事件,防止安全事件扩大 和蔓延。
安全审计与演练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演练,提高安全 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05
IT系统优化与升级
系统性能优化
硬件升级
根据系统负载和性能需求,对服 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进行升级 或替换,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数据库优化
对数据库进行索引优化、查询优 化等措施,提高数据读写速度和 系统响应时间。
部署方案
制定详细的部署方案,包括服务器配置、网络设置、安全策略等 。
部署实施
按照部署方案进行系统部署,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优化。
04
IT系统运维与管理
硬件设备管理
硬件设备采购
根据业务需求和预算,选择合 适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网
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硬件设备部署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 装、连接和配置,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系统架构调整
对系统架构进行优化,如采用分 布式架构、负载均衡等技术,提 高系统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能扩展与升级
新功能开发
01
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或组件,扩
展系统功能。
模块化设计
02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便
于升级和维护。
兼容性考虑
03
在功能扩展与升级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和向后兼容
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选型
根据系统规模、性能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系 统架构。
模块划分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明确模块间的关系和 功能划分。
技术栈选择
运维体系建设经验分享

运维体系建设经验分享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作为企业IT基础设施的关键部门,运维团队负责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一个完善的运维体系建设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运维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实践,希望能够为正在进行运维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理清运维目标和定位在进行运维体系建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运维的目标和定位。
运维的核心任务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而随着企业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运维部门还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服务,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阶段,明确运维的目标和定位,确定运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为运维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是运维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建立运维管理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运维管理流程和规范: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流程和规范,明确各项运维活动的目标、内容、流程和责任,规范运维人员的行为和操作,确保运维活动的高效进行。
2. 建立运维监控系统:建立运维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和问题,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3. 建立故障处理和问题解决机制: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和问题解决机制,对各类故障和问题进行分类和处理,及时解决系统的故障和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建立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系统:建立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系统,对系统的变更进行管控和审核,确保系统的变更过程和结果符合规范和标准,避免因为不当的变更导致系统故障和问题。
5. 建立服务水平协议和服务水平目标:建立服务水平协议和服务水平目标,明确运维团队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为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的运维服务,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运维团队建设和技能培训运维团队是运维体系的核心,一个优秀的运维团队是保障系统稳定和可靠运行的关键。
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设计与实践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设计与实践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设计与实践信息系统已成为支撑企业运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系统的运行维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对!TIL最佳实践的研究和目前企业运维管理的现状,设计了一套IT运维管理流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从而达到改善运维质量、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企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成为支撑企业运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各种信息系统,如ERP系统、生产执行系统、办公自动化等系统。
信息系统在给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含着风险,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将导致企业无法进行日常的业务运营,因此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显得越来愈重要,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运维管理已不能满足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缺乏有效的运维管理已成为影响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主要瓶颈。
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IT运维管理,很多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IT运维管理方法论IT服务管理(ITServiceManagement)。
IT服务管理是以流程为导向,通过整合IT服务和业务需求,提高IT服务水平,让信息化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
在IT服务管理领域中,ITIL(ITInfrastructureLibrary,IT基础架构库)已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它是从大量企业的IT服务管理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最佳实践,将ITIL引入运维管理中,可以使企业在建立IT运维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过程中充分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对改善企业运维质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IT运维管理现状目前,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长期持续建设的惯性使企业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维”,“重技术、轻流程”等问题,导致对IT运维工作投入不足,缺乏规范化的运维管理流程。
其实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实施建设只占其生命周期的20%,而其余80%的时间都是对其进行运行维护,所以运维阶段是IT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如果IT的运维管理做的不好,那么这些花费大笔投资建立起来的系统将无法带来预期的效益。
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应包含运维服务制度、流程、组织、队伍、技术和对象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结合人民银行的业务特色,整合运维服务资源,规范运维行为,确保服务质效,形成统一管理、集约高效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从而保障人民银行数据集中条件下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
一、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完善的运维服务制度、流程为基础。
为保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规范,确定各项运维活动的标准流程和相关岗位设置等,使运维人员在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和约束下协同操作。
二是以先进、成熟的运维管理平台为手段。
通过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并可扩展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维事件的全面采集、及时处理与合理分析,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三是以高素质的运维服务队伍为保障。
运维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运维服务人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运维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做好各项运维工作。
图1 运维服务体系架构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运维服务体系由运维服务制度、运维服务流程、运维服务组织、运维服务队伍、运维技术服务平台以及运行维护对象六部分组成,涉及制度、人、技术、对象四类因素,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制度是规范运维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流程建立的基础。
运维服务组织中的相关人员遵照制度要求和标准化的流程,采用先进的运维管理平台对各类运维对象进行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操作。
1.运维服务制度和流程为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地进行,需要根据管理内容和要求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覆盖各类运维对象,包括从投产管理、日常运维管理到下线管理以及应急处理的各个方面。
此外,为实现运维服务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需要制定流程规范,确定各流程中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以及流程执行过程中的相关约束。
2.运维服务组织和队伍人民银行科技部门根据其运维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确定各项工作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并按照相应岗位的要求配备所需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专业分工下高效协作的运维队伍。
共享模式下IT运维服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策略

共享模式下IT运维服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策略中国自2015年起相继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规划,指明了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国内大型企业纷纷制订了价值引领、创新驱动、资源统筹、开放合作、绿色低碳等发展战略,主动应对电动、市场、数字、绿色四大革命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业务的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和对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具体要求。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性变革在引发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的同时,也对IT运维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IT 运维方式的变革。
IT运维服务在国内外一些大型跨国企业中主要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1、向集中化管理转变集中化管理是当前IT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应用软件、桌面系统等的“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成为企业IT运维管理的必然选择。
2、注重与业务的融合IT运维管理体系以业务为中心,驱动I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提高IT效率的同时,推动了业务价值的形成。
3、以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指导运维工作目前,ITIL已被认为是世界IT服务管理领域的标准,同时也使得ITIL在IT服务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自动化管理运用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手段,实现运维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成为目前技术发展趋势。
IT运维服务现状及案例分析1、IT运维服务现状分析伴随着IT基础设施的日渐复杂、业务数据的快速增长,IT系统的运维管理难度和复杂度也不断增大。
来自Gartner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导致IT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的原因中,技术或者产品自身的因素仅占约20%,而运维管理方面的因素约占80%。
IT服务管理(ITSM),从关注IT基础架构以及最初的手工管理维护到网络和系统监控(NSM),逐步发展到重视自动化监控,再到关注ITSM,进而关注业务服务管理(BSM),将服务质量与用户满意度作为业务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 治理域(domain)
Strategic alignment Value delivery
Focuses on ensuring the linkage of business and IT plans and on aligning IT operations with enterprise operations IT delivers the promised benefits against the strategy, concentrating on optimizing costs and proving the intrinsic value of IT Is about the optimal investment in, and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critical IT resources: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eople Senior management, appetite for risk,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transparency about the significant risks to the organisation Tracks and monitors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roject completion, resource usage,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delivery to achieve goals measurable beyond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Al ig
nm en t
VALUE ADDED PRODUCTS
Ca s s se
ics
d t d t d Stu
T op
e e ies
Spe ci
alty
Templates Templates Templates
Service Operation
e e e Ex Ex Ex
ITIL
ice vi vi erv Se nt Se nt l S nt al al ua eme nu em nu em in nt r nt r nt rov Co I p Co I p Co Imp
Plan & Improve
Capacity Management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I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 Weill & Ross (2004)
一个有效的IT治理应解决:什么 (what) 决 策应该被做出;由谁 (who) 负责做出;这些决 策如何 (how) 被做出并监测等三个问题。
IT治理的目标
完善IT风险控制体系,降低IT成本,实 现IT与企业战略、管理、业务、安全的深 度融合,使IT为企业持续地创造价值,有 效率并有效果地进行信息化。 — IT Governance cesses
Service Desk Incident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gree & Define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Support Management Change & Release Management Restore
创新性 vs. 稳定性/可靠性 有限的带宽资源 vs. 庞大的用户需求 集体共识 vs. 决策的效率 Performance 集中式 vs. 分布式服务 商业应用 vs. 开源程序
Conformance
风险(Risk)评估
基础设施风险
架构不完整、可靠性和冗余性不足 短视(short-sighted)的规划 不成熟的技术 IT组织的形式及人力的职责不清晰 流程的执行力不足
Resource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提纲
基本理论 “最佳实践”的方法 SYSUNET的具体实践
平衡(balance)
在中山大学,其内部组织及所采用的IT技术均十 分复杂,这要求竞争(Competing)的IT技术应该被仔 细评估以保障有限资源 (limited resource) 能够被有 效的使用,故IT的决策者应平衡 (balance):
Pragmatic Service Blueprint
Policies, Architecture, Portfolios, service models Effective technology, process and measurement design Outsource, shared services, cosource models? How to decide & how to do it The service package of utility, warranty, capability, metrics tree Triggers for re-design
目的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协调与优化原则 适应性原则
提纲
基本理论
系统工程 IT治理
“最佳实践”的方法 SYSUNET的具体实践
什么是IT治理
规定了决策的权利 (decision rights) 及责任 的框架 (accountability framework),以鼓励在IT 的使用中产生所期望的行为 (desirable behaviors)。
Service management knowledge system
Integrating projects into transition Creating & selecting transition models
Responsive, stable services
Robust end to end operations practices
IT运维体系建设的理论、方法 及实践
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 何海涛 博士 高级工程师 hthe@
提纲
基本理论 “最佳实践”的方法 SYSUNET的具体实践
提纲
基本理论
系统工程 IT治理
“最佳实践”的方法 SYSUNET的具体实践
背景
IT的永恒不变的特点就是其变化性。 对IT的理解经历了从单一的技术工具向 企业核心资源并进而向以综合战略、关 系、文化和人、组织、制度建设为主要 内容的过渡过程。 将IT理解为纯粹的技术问题被公认为是 错误的观点,这是IT运维体系解决的核 心问题。
人
什么是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 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 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钱学森 、许国志、王寿云) 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的达到系统目标,而对 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 制机理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日本JIS工 业标准)
系统工程的原则
Redesigned, incident and problem processes
New functions and processes
Event, technology and request management Influencing strategy, design, transition and improvement SOA, virtualization, adaptive, agile service operation models
Service Level Management
Service DeskManagement Capacity Incident Management Availability Management Problem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IT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Measures that mean something & improvements that work
The business case for ROI Getting past just talking about it Overall health of ITSM Portfolio alignment in real-time with business needs Growth and maturity of SM practice
IT运维管理的挑战
什么是系统
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 行动的事物(日本JIS工业标准) 自成体系的组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一定 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辞海) 一些在相互关联与联系之下的要素组成的集 合,形成了一定的整体性、统一性(前苏联 大百科全书)
什么是系统(cont.)
技术风险
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风险
V3 Package
Governance Methods
CORE
w no K l
g ed
e
&
Sk
s ill
St a
nd a
Continual Service Improvement Service Design Service Strategies
rd s
How to measure, interpret and execut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