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的医学应用及安全防护
辐射防护与核医学应用

辐射防护与核医学应用
辐射防护与核医学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核能领域,为了保护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核辐射防护措施,这包括建设防护罩、使用防护服、安装辐射监测设备等。
在医疗领域,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也需要核辐射防护技术的支持。
医护人员需要佩戴防护服,患者在接受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来说,辐射防护服在医疗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辐射伤害,同时也能保护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时不受辐射影响。
医用X射线防护服将逐渐成为医务人员的必备品,防止辐射伤害。
在伽玛射线闪烁照相机、ECT、PET和放射性核素治疗中,防辐射服也有重要作
用,它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防辐射服的使用者也越来越追求穿着的美感,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总的来说,辐射防护和核医学应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辐射防护

医学辐射防护
医学辐射防护是一种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受到辐射危害的措施和控制方法。
医学中使用的辐射包括X射线、放射性核素和
电离辐射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辐射危害。
为了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暴露于辐射的风险,医学辐射防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防护设备:医务人员在处理辐射设备或进行X射线检查时
应该佩戴防护设备,如铅衣、铅眼镜、手套和领屏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阻挡辐射。
2. 合理的急诊辐射防护:在紧急情况下,如在手术或放射性物质意外泄漏时,医务人员应采取适当的紧急辐射防护措施,如避免暴露区域、迅速撤离等。
3. 辐射防护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辐射防护培训,学习辐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和患者免受辐射危害。
4. 控制辐射剂量:通过合理的设备设置和操作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
医学机构应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措施,定期监测和评估辐射剂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5. 定期健康检查:医务人员接触辐射后,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辐射相关的健康问题。
总之,医学辐射防护是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辐射危害的重
要措施。
通过正确使用防护设备、进行培训和监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放射科辐射防护与职业暴露防范

放射科辐射防护与职业暴露防范在医疗健康领域中,放射科是一个重要的医学专业,它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放射科工作者也面临着辐射的危险,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以确保个人安全和患者的利益。
本文将重点讨论放射科辐射防护与职业暴露防范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一、辐射的危害及防护原则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致癌、基因突变、生殖细胞损伤等,因此放射科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以下防护原则:1. 时间原则:尽量减少接触辐射的时间,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接近放射源。
2. 距离原则:保持与辐射源的距离,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的照射。
3. 屏蔽原则:通过屏蔽措施,减少辐射的穿透,如穿防护服、使用铅屏蔽等。
4. 监测原则:定期监测辐射剂量,及时发现并纠正辐射防护不足的情况。
二、个人防护措施1. 佩戴防护用品:放射科工作者在接触辐射源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铅背心、铅眼镜、铅手套等,保护重要器官不受辐射侵害。
2. 调整工作姿势:在使用放射设备时,放射科工作者应注意调整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过度伸展,减少辐射的直接照射。
3. 不携带辐射源离开工作区域:放射科工作者在离开工作区域时,应确保不携带任何辐射源,以避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三、设备防护措施1. 定期检查放射设备:保证放射设备工作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辐射泄漏,损害工作者和患者的健康。
2. 定期检测环境辐射:对放射科工作区域的环境辐射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患者和工作者的长期暴露。
四、职业暴露防范1. 培训和教育:对放射科工作者进行相关的辐射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辐射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 定期体检:放射科工作者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检查辐射剂量是否超标,及时发现职业暴露的情况。
3. 紧急处理预案:建立和完善放射科工作中的紧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损害。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放射科工作者可以有效预防辐射危害,并做好职业暴露的防范工作,保障个人和患者的安全健康。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和分析,以便了解辐射状 况和趋势,为采取相应措 施提供依据。
个人剂量监测与记录
监测设备
为工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 标准的个人剂量监测设备 ,以便实时监测个人剂量 。
监测周期
根据工作性质和辐射状况 确定合理的监测周期,确 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记录与报告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
建立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存储、转移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 全可控。
放射诊疗设备定期检测与维护
确保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稳定,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因设备故障或老化导致 的辐射泄漏。
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 规程,正确使用放射诊疗设备,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辐射泄漏 。
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 ,如DNA损伤、癌症和遗传疾 病等,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 施是必要的。
良好的辐射安全防护可以降低 辐射危害的风险,提高放射医 学实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历史与发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电离辐射危害认识的 深入,防护标准和要求也不断提高。
01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 射医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免 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过程。
02
它包括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有效 的屏蔽和防护设备、正确的操作 程序以及安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保障 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的 重要措施。
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放射科是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它利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放射科工作涉及到使用放射线,这也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
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辐射伤害,放射科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辐射防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放射科中的辐射防护措施及其重要性。
一、防护设施1. 辐射屏蔽材料放射科中常见的屏蔽材料包括铅和钢铁。
铅是最常用的材料,因为它对于吸收X射线具有较高的能力。
辐射工作区域需使用铅墙壁、铅玻璃窗等屏蔽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的扩散和泄露。
2. 防护围裙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拍摄X射线时会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因此他们需要佩戴防护围裙。
这些围裙通常由铅质材料制成,可有效阻隔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3. 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特殊工作场合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眼镜和颈部防护。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保护他们的手部、眼睛和颈部免受辐射伤害。
4. 辐射报警器放射科应安装辐射报警器,及时监测辐射水平,一旦辐射超过安全范围即发出警报。
这有助于提醒医务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
二、操作规范1. 最小化曝光时间医务人员在进行放射科工作时应尽量缩短患者暴露在X射线下的时间,以减少辐射吸收量。
合理使用设备,遇到非必要情况时及时停止辐射源,是降低辐射暴露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保持安全距离医务人员应远离辐射源,保持安全距离,降低暴露风险。
采取适当的工作姿势和位置,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培训与监督1. 辐射防护培训所有从事放射科工作的医务人员都应接受辐射防护培训,了解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培训应包括辐射的基本知识、操作规范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辐射监测放射科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不会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
监测结果将作为评估防护效果的重要依据,对于发现潜在的辐射风险进行及时处理。
四、辐射防护的重要性辐射防护在放射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一、概述核科学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核科学技术涉及到辐射的使用和防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以及人员的健康防护。
本文将介绍核科学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术语,包括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相关内容。
二、辐射防护1. 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从放射性物质、天体或人工辐射源传播出来的能量或颗粒。
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中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2. 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辐射剂量单位包括西弗(Sv)和戈瑞(Gy)。
西弗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戈瑞则用于评估物质或组织受到的辐射吸收剂量。
3. 辐射防护措施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人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自身免受辐射的危害。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屏蔽材料、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时间和增加通风。
还有一些专门的防护设备,例如铅衣、防护眼镜等,用于阻挡辐射。
4. 辐射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辐射防护的有效性,人们需要对环境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辐射源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对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三、辐射源安全1. 辐射源的分类辐射源可以分为自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包括地球和宇宙射线,而人工辐射源则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核反应堆等。
2. 辐射源的管理为了确保辐射源的安全使用,人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辐射源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辐射源的登记、核实、监控、审批和报告,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教育。
3. 废弃物处理和放射源追踪辐射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安全处理和储存。
人们还需要建立放射源追踪系统,对辐射源的使用、流向和处置进行追踪和管理。
四、结论核科学技术术语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是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和辐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辐射的安全使用,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

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
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是为了确保在医学实践中使用放射性物质和设备时,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以下是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要求:
1. 设计和设备:核医学设备必须符合辐射防护的要求,包括屏蔽、限制剂量等。
2. 训练和教育:医务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训练和教育,了解辐射安全和防护的基本原则、操作规程和紧急情况处理。
3. 屏蔽:必须提供适当的屏蔽设备,减少工作区域内的辐射剂量。
4.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眼镜、手套等。
5. 剂量监测:医务人员必须定期监测辐射剂量,确保剂量不超过安全限值。
6. 处置和储存:放射性物质必须进行安全和合规的处置和储存,防止泄漏和污染。
7. 紧急情况应急措施: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紧急情况应急措施的培训,了解如何在放射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适当行动。
8. 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和维护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辐射安全相关的政策、程序和指导方针。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风险最小化,并确保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

来源
放射医学辐射主要来源于医疗设 备如X射线机、CT机、核磁共振 等,以及放射性药物和治疗过程 。
危害
长期接触高剂量辐射会增加患癌 症等疾病的风险,对免疫系统、 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实践正当化
合理选用放射性检查,避免不 必要的辐射暴露。
防护最优化
采取有效措施,使辐射剂量降 至最低,同时确保医学诊断和
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培训效果。
改进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和参训人员反馈,对培训内容、方式等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06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放射科辐射事故分析
事故概述
某医院放射科在操作核磁共振 设备时发生故障,导致一名患
对于不同类型的放射性废物,应采取 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方法,如固化、压 缩、焚烧等,确保废物得到安全、有 效的处理和处置。
03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01
02
03
04
工作人员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 ,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 铅围裙、铅眼镜、铅帽、铅手
套等。
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 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在允许范
能力和水平。
05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及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内容
辐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放射性物质管理、辐射监测与测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与维护等。
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培训方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的医学应用与防护四川大学周荣课程目录•X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安全•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与安全第一篇X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安全X射线的发现年11月8日,Wilhelm Conrad1895日Wilhelm ConradRöntgen发现从他的阴极射线发生器发出的不可见的射线可透过物体使胶片感光。
X射线是电磁辐射X射线诊断的临床应用•普通X射线诊断–利用的是X射线(波长0.008nm-0.031nm)特有的穿透作用–X射线透视和摄影•特殊X射线诊断检查–需要检查的组织器官中或人为引入种类较多的造影(对比)剂,在周围间隙形成对X射线吸收衰减的明显差别,从而获得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如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化X射线成像•乳腺X射线摄影•牙科X射线摄影辐射成像的医学应用美国前总统TheodoreRoosevelt于1912年遭暗杀未遂后拍摄的胸腔X光照片。
医生根据该照片确照片医生根据该照片确认子弹不会威胁生命,从而决定不用手术取出子弹。
此照片表明早在X射线被发现后17年即被用于医学成像。
(图片来自互联网)诊断用X光片诊断用X光片诊断用X光片诊断用X光机诊断用X光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扫描机CT扫描原理Godfrey N Hounsfield, 英国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CT扫描机,并与Godfrey N Hounsfield英国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扫描机并与物理学家A M Cormack一起获得了1979年度的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
双光源64排螺旋CT现代多排螺旋CT可以以低于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覆盖整个身体,而扫描时间只有5到15秒乳房X线照相术(Mammography)•X线照相术在早期乳腺癌的探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乳房线照相术在早期乳腺癌的探测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因为早在患者和医师能够触摸到肿瘤之前两年,通过它就可以显示出乳房的变化。
可以显示出乳房的变化•X线照射来形成一个乳房内部组织的图给乳房很小剂量的象,通过X射线在不同区域不同的衰减后用胶片或数字图象接受器来得到图象。
由次乳房X线照相接受到的有效辐射剂量为0.3mSv •由一次乳房乳房X线照相机乳房X线照相片X射线诊断中的放射危险来源射线的随机性效应是指其发生概率非严重程度)•X射线的随机性效应:是指其发生概率(而非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一类效应,这种效应发生的概率正比于照射剂量,在放射防护感兴趣的小剂量范围内不存正比于照射剂量在放射防护感兴趣的小剂量范围内不存在剂量阈值,如X射线等电离辐射诱发癌症以及遗传病患都属于随机性效应;•X射线的确定性效应:是指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受照射剂量大小,并且存在有剂量阈值的一类效应。
例如单次照射睾丸0.15Sv可导致暂时不育,3.5~6.0Sv可导致永久不育;眼晶体0.5~2.0Sv可致混浊,5.0Sv可致白内障。
体致浊致白内障接受医疗照射的受检者与患者的放射防护与安全接受医疗照射的受检者与患者的放射防护与安 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利大于弊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放射防护的新基本标准GB 188712002GB18871-2002X光机的质量控制•X光机的质量控制由医学物理师来完成•检查的项目:–X光机的装配评估–瞄准器评估–半价层评估–电流(mA)曝光线性度评估–电压(kVp)的精确度和重复性评估–时间的精确度和重复性评估–自动曝光控制和密度控制–进入皮肤的曝光量测量–图象质量评估–评估报告和建议CT发展和使用现状分析•CT 技术仍在持续地高速发展,尽管其它的成象手段(如MRI)也有许多的优点;•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放射检查中的一项;•在一些国家,CT检查占所有放射检查的频率份额已由十年前的2%快速上升到现在的10-15%;•做CT扫描病人所受的剂量在过去的十年中并没有降低,相比之下,X光拍片的病人剂量降低了将近30%。
IAEA建议的成人CT扫描的剂量水平限制检查部位多次扫描的平均剂量(mGy)头部50腰脊椎35腹部25一些观察•因为现代的CT机扫描速度很快,大多数的医生包括许多放射工作者感觉速度快会降低辐射的剂量;•但事实上,在这种情形下,“时间”和“辐射剂量”并不成正比;•经过多年的发展,X射线球管已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高脉冲的X射线来曝光形成满意的图象;•在实际操作中,机器的某些参数和因子(如扫描体积、mAs,、斜度、层厚)的选择将影响病人所受的剂量。
第二篇防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肿瘤放射治疗定义•肿瘤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中子束、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
•放疗已有百年历史,已成为肿瘤治疗三大方法之一。
我国约70%、美国约50%~60%癌症患者进行放疗。
%美国约%%癌症患者进行放疗放疗主要形式•放疗主要形式:–体外放疗:体外放射就是仪器位于人体外,直接把高能量射线照在肿瘤部位。
大多数病人在医院接受的都是体外放射。
–体内放疗:体内放射是将放射源密封植入肿瘤里或靠近肿瘤。
肿瘤放射治疗定义•射线的治疗作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比正常细胞快。
高剂量射线可杀死或破坏肿瘤细胞,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和扩散。
正常细胞也会受到破坏,但是大多数都会恢复。
•放疗的副作用:电离辐射可以破坏或消灭癌细胞,同时也放疗的副作用电离辐射可以破坏或消灭癌细胞同时也损伤正常细胞,损伤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治疗剂量和治疗部位及病人的健康状况。
肿瘤放射治疗应用体外照射类型与射线的选择–近距离放疗:表面剂量高,对深部组织损伤小,适用于表浅肿瘤。
–远距离放疗:源与皮肤的距离大于50cm,剂量分布均匀,深度量高,适用于深部肿瘤。
根据射线质的不同远距离放疗可划分为:根据射线质的不同远距离放疗可划分为–千伏级X线治疗,有接触治疗(30~60kV),浅层治疗(60~140 kV),中层治疗(140~180 kV),深层治疗140kV)180kV)(180~400 kV)。
–超高压治疗(兆伏射线),包括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高能电子束及60Co(1.25MeV),137Cs(0.66MeV)。
Co(125MeV)Cs(066MeV)–高LET射线治疗,有快中子、质子、负π介子、重离子治疗等。
肿瘤放射治疗应用•体腔内照射:属近距离放疗,将体腔管或放射源置于体腔内进行照射。
也可将放射放射源置于体腔内进行照射也可将放射性核素(32P,198Au等)注入胸、腹腔内进行照射。
•组织间照射:将含有放射源的管道或针插入肿瘤组织内照射,现多用后装治疗机进入肿瘤织内射多后装治疗机进行治疗,属近距离放疗的一种。
•内照射: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进行治疗(属核医学范畴)。
治疗(属核医学范畴)放射治疗过程中射线来源散射线•散射线为一切离开原发射线方向的辐射。
无论何种射线类散射线为切离开原发射线方向的辐射。
无论何种射线类型,只要从射线出口发出,便会经由与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过程发生能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即散射。
•出束口构件、空气、治疗设备(治疗床、相关辅助设施等)和治疗室内的墙壁、地板、顶棚,甚至受照患者的身体都可以成为散射线的来源。
成为散射线的来源•康普顿效应是光子(X、γ射线)散射的主要来源,发生该效应对应的光子能量范围很广放疗常用的光子能量都在该应对应的光子能量范围很广,放疗常用的光子能量都在该范围以内;对于电子,由于其质量轻,故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生散射的几率很大。
放射治疗过程中射线来源漏射线•从医用射线装置的射线出口或防护套中泄漏出的非可控射束。
•漏射线的数量及其漏射方向由射线装置的相关设计和构件的加工组合所决定。
的加工组合所决定•漏射线能量与初始射束相差不大,对职业人员危害较大。
但一般可通过实际测量确定漏射线的主要方向。
漏射线在但一般可通过实际测量确定漏射线的主要方向漏射线在标准距离(1m)处造成的吸收剂量率通常是衡量射线装置本身辐射防护性能的个重要指标身辐射防护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感放射治疗过程中射线来源感生放射性•入射粒子能量大于10 MeV 时,就有足够的能量将靶核打碎而产生感生放射性核素,因此高能加速器治疗室内相对于低能加速器治疗室更容易产生感生放射性。
•在约为2mGy 年剂量中,感生放射性造成的剂量贡献占到1 /3以上。
能量在1 GeV 以上的加速器工作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中,大约有50%的剂量来自于感生放射性。
防护概要放中防护避免放疗中对患者的防护不是要求避免对患者的照射,而是要求设法使肿瘤靶体积邻近的正常组织或器官受到的漏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剂量减少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降低放射少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降低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进行防护的意义在于:•适应我国电离辐射医学应用迅速发展的趋势•维护医疗职业人员、患者或受检者和公众免受过度辐射危害。
华西医院已投入使用的ELEKTA公司SYNERGY R 型IGRT 直线加速器,这也是我国第一台带Cone Beam CT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器治疗头KV 级影像探测板Cone Beam KV 级X 线管Beam CT(XVI)MV 级影像探测器(Iview)碳纤床面医用加速器M V 电子加速器运行中可能产生的辐射加速类型加速电子射束能量(MeV )辐射类型1~10电子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X 射线电子子线加子>10X 射线快中子热中子γ射线1~50电子电子感应加速器电子X 射线医用加速器•对治疗室的安全防护要求–(1)治疗室选址和设计时应当考虑确保周围环境的辐射安全。
–2)对有用射束朝向的墙壁和天棚按主屏蔽要求设计,其余墙壁按散射(辐射屏蔽要求设计。
–(3)所有贯穿屏蔽墙体的导线管道不能影响该屏蔽墙体总体屏蔽效能。
–(4)使用电子标称能量大于10MeV的加速器时,治疗室的屏蔽设计中必须考虑对中子辐射的屏蔽问题。
–5)治疗室应当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出入治疗室的通道应当是迷宫式;(迷宫口的防护门应当与加速器运行启动开关连锁。
–(6)治疗室外防护门的上方配置辐射危险灯光警示信号,红灯表示有辐射危险,绿灯表示安全。
灯光警示系统应当与控制台运行开关系统联锁。
医用加速器加检备•辐射检测设备近距离外照射治疗设备•后装机:先在准备室内将施源器放置并固定在宫腔内,然后送患者进入治疗室,把与施源相联接的管头接好,再用遥控技术将源送入宫腔内照射病灶。
治疗结束时用遥控技术把源退回到储源器内。
密封源遥控后装技术治疗宫颈癌是欧洲治疗宫颈癌的标准技术。
•老式后装治疗机使用的核素是226Ra,但由于其毒性、防护难度和衰变子体等因素现已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