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器具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教案 探索生命的器具

七年级生物教案 探索生命的器具

[★新课导入⊙引言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那么如何探索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呢,这就是下面几节课要学习的第2章《探索生命》。

首先学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学习过程]:完成学习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知识点拨任务1:[认识显微境⊙自主学习⊙实物观察⊙个人展示](1)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对照教材第十八页图2-1认识显微镜。

(2)、分别观察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3)观察目镜,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身越(长、短?)。

观察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身越(长、短?)。

(4)、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的升降情况。

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较快。

(5)、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6)、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任务2:[使用显微镜⊙教师展示⊙小组竞赛]观察教材19页说明及20页图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

A、取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的一侧。

B、安放:安放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对光: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至能在目镜能看到明亮的视野。

D、观察:安放观察标本至载物台正中央;平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往下至物镜离标本2-3毫米;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E、整理任务3:[显微镜的使用⊙实验验证⊙小组竞赛]使用显微镜验证。

A、显微镜的成像:字母“e”在显微镜下为,字母“p”在显微镜下为;显微镜下成像是倒像。

B、显微镜的光线: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光线变。

将遮光器由大变小,光线变。

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光线变。

C、物像的大小、细胞的个数: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物像变(大、小),视野变(宽、窄),细胞数目变(多、少)。

D、移动方向: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可观察到物像向移动,由此可知,要想将视野右上方物像移至中央,标本应向移动。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设计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设计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探索生命的器具,如显微镜、解剖工具、培养皿等。

了解这些器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正确使用这些器具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会运用探索生命的器具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护实验器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探索生命器具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操作技巧。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工具进行生物标本的处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探索生命器具的相关知识,包括名称、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显微镜、解剖工具等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探索生命的器具,如显微镜、解剖工具、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试剂等。

多媒体课件,包含器具的图片、操作视频等。

2、学生准备实验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物细胞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微观生命世界的好奇。

提问:“要观察这些微小的生命结构,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生命的器具。

2、认识常见的探索生命器具(15 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显微镜、解剖工具、培养皿等器具的图片,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

介绍每种器具的名称、结构和主要功能,让学生对这些器具有初步的认识。

3、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5 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反光镜等。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将镜筒慢慢降落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放回原处。
说一说:
这一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1. 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 字样,视察到的物体, 实际放大倍数是( D )
A. 5倍 B. 45倍 C. 50倍 D. 225倍
2. 把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视察。视野中看到的字是( D )
A. b
3. 为使视中物像更加清楚,再略微转动( B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反光镜
D. 遮光器
4. 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端 镜座,一手握 镜臂。 5. 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降落时,眼睛一定要看 物镜 ,以免物镜
碰到玻片标本。
了解: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视察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荷兰眼睛商1600年前 后制造的,它结构简单,只能视察一些小昆虫,有人称它为“跳蚤镜”。这是最初 的光学显微镜。
半个多世纪后,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 用它来视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罗伯特·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及视察到的细胞
20世纪30年代,人类研究出了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来视察物体细胞结构 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
显微镜不仅应用于生物学领域, 在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其它 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已经成 为人们了解微观世界不可缺少 的工具。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探索生命的器具
显微镜的使用
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 法 3、能独立使用显微镜, 将标本移到视野 中央,视察到清楚的图像
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置
左手托 右手握 略偏左 安完目镜安物镜

第二章探索生命-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原卷版)

第二章探索生命-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原卷版)
1.识别显微镜结构图,能准确说出每个结构的名称和作用。
2.判断目镜与物镜:物镜有螺纹,目镜没有螺纹。
目镜物镜
3.目镜与物镜的特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4.光线的调节:环境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反光镜;环境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由低倍镜调至高倍镜,应该调亮视野,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疑难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物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细胞体积越小,视野越亮。所以用低倍镜更容易找到观察目标。
2.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同向法相移,即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动载玻片。
3.污染物位置的判断方法:污染物可能处于目镜、物镜和玻片上,移动其中两者,污染物均未移动,则其处于第三个上面。比如,依次移动物镜和目镜,污染物均为移动,则污染物在玻片上。
6.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材料必须。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主要包括、、、等方面。
2.科学探究需要设置(由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遵循原则。
3.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增加能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的科学态度。
疑难1: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
4.(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
B.物像偏视野左上方,应向右下移动玻片
C.物镜和目镜起放大作用

探索生命的器具-课件

探索生命的器具-课件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12021/3/12021/3/12021/3/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用一只手提起显微镜。
2、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 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
3、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要用 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 失灵。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12021/3/1M onday, March 0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9:51:26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12021/3/12021/3/1M ar-211- 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12021/3/12021/3/1M onday, March 01,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1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
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
筒式光学显微镜。
1、目镜
2、镜筒
3、转换器
4、物镜
5、载物台
6、遮光 器
7、反光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镜臂
11、通光孔
12、压片夹
13、镜柱
14、镜座
1
8
2
9
10
3
11
4
12
5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设计

《探索生命的器具》 教学设计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探索生命的器具,如显微镜、解剖工具等的名称、用途和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探索生命器具的名称、用途和正确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器具深入理解生命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各种探索生命的器具,如显微镜、解剖刀、镊子、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2、实验材料,如洋葱表皮细胞、血液涂片、植物叶片等。

3、多媒体课件,包含器具的图片、操作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奇妙的生命现象图片或视频,如细胞的分裂、植物的生长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生命的器具。

(二)认识探索生命的器具1、教师展示各种器具,如显微镜、解剖工具、放大镜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每种器具的用途和特点。

例如,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的细胞结构;解剖工具用于解剖生物体,观察内部器官和组织;放大镜则用于观察较大物体的细节。

(三)显微镜的使用1、教师先进行显微镜的操作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位置。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教学设计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规范、整洁,字迹清楚,体现学生的认真态度。
2.实验报告要注重事实依据,尽量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实验结果。
3.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积极寻求帮助,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生物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显微镜和实验器具,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2.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器具还有哪些?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器具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如显微镜、镊子、剪刀、滴管等。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并能够绘制细胞结构图。
3.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巧,如取材、制片、调焦、观察等,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生物实验。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观பைடு நூலகம்洋葱表皮细胞。
-使用滴管、剪刀等器具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2.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技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第一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一课时)
显微镜
电子显显显微微微镜镜镜下下下的的的细血新菌细冠胞病毒
本节目标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尝试使用显微镜。
认识显微镜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制造出能放大100多 倍的显微镜;并用于观察软木薄切片,发现细胞。
后经过不断的更新,目前显微镜的种类很多。
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双目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活动一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阅读课本P20,思考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中起到连接、支持的结构有哪些? 2、显微镜中起到观察、放大的结构有哪些? 3、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结构有哪些? 4、显微镜中与物像调节有关的结构有哪些?
连接、支持
4 镜筒
镜臂 3 镜柱 2
眼 睛 侧 看 物 镜
粗调
眼 睛 看 目 镜
直到看清物像
细调---使物像更清晰
5、收镜
1、取下玻片标本; 2、把显微镜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光
源,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 4、将显微镜放回显微镜箱。
其他结构
压片夹 3 支持玻片标本
转换物镜镜头 4 转换器 通过光线 2 通光孔
1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显微镜的使用
活动二 尝试使用显微镜
阅读课本P21-P23,完成以下活动: 1、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首次观察,选镜需要注
1 镜座
观察、放大
1 目镜
2 物镜
5× 10× 16× 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器具
解剖盘
镊子
解剖剪
计量器具
当称量药品为粉末时,先在天平两托盘 上放置2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将药品放在 纸上进行称量;如果称量的药品具有腐蚀性, 应先在天平上放置2个质量相同的小烧杯或 表面皿,然后将被称量物放入烧杯中进行称 量。称量完毕后,应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 码盒,将游码归零,使天平恢复原来的平 衡。
加热器具
石棉网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需 三脚架 要加热。加热时使用石棉网可 酒精灯 以使被加热物品受热均匀,从 而避免由于局部过热导致的仪 器破损。
注意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酒精,以免失火。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 另一盏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 3.不要碰倒酒精灯,酒精洒在桌面 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 事项? 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 不要碰到他人;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应注意 事项? 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 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切断热源,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 具。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除了显微镜外,你们还知道 有哪些器具同样在探、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 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的一侧,然 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 地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 构为止; 2、将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 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放大镜之下 (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肉眼与放大 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物体,直 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注意
4.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因 为吹时很可能使火焰缩入灯内,使灯 内酒精燃烧起火或造成爆炸事故。用 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还 要将盖打开,使空气进入,再盖上, 使得下次容易打开。用后盖紧灯帽 防止酒精挥发。 5、通常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通用器具
试管 烧杯 药匙 研钵 试剂瓶 培养皿 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