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知识:初中物理红外线、紫外线

合集下载

红外线和紫外线知识概述

红外线和紫外线知识概述

红外线和紫外线知识概述人类认识光从太阳开始,我们发现在雨后,会出现彩虹,太阳光并不是单色白光。

太阳光其实是一种电磁波,它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各不同,导致波长各不同,很多情况下,我们用波长来分类各种电磁波。

我们根据波长,将太阳发出的电磁波进行的分类,分成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

红外线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 之间。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人类眼睛是看不到的。

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太阳光谱的紫端外侧,存在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底片感光,这个意外让人类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自然界的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 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而紫外线是10nm~400nm,所以只要290nm~400nm长波紫外线可以进入地球。

紫外线根据波长还可以进行分类,例如:短波UVC(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纳米)的紫外光线。

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

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

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红外线的最⼤特点是热效应,因此,可以⽤热敏电阻来检测,让光线照射热敏电阻,假如热敏电阻的阻值有变化,那么说 1.红外线的最⼤特点是热效应明光线中含有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的⾊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µ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µ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µ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µ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天不能使⽤,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作。

2.紫外线的最⼤特点是荧光效应紫外线的最⼤特点是荧光效应,所以,可以让光照射荧光物质看看能否发光来检测光线中有没有紫外线。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们的视觉。

紫外线是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波。

它⼜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

紫外线对⼈体⽪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类⽪肤危害越⼤。

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中波则可进⼊真⽪。

UVA:能透射到真⽪组织下⾯,导致⽪肤松弛、皱纹涌现等恶果。

还会使⽪肤暗淡⽆光泽,令⽪肤变⿊。

UVA⼀年四季都同样猛烈,不分季节时段。

UVB:会令⽪肤变⼲,加速⽪肤衰⽼。

⼈体受UVB长时间辐射后会使⽪肤⿊⾊素细胞引起变异,也就是难以消除的太阳斑。

但它很容易被云层和其他遮盖物挡住,⽐UVA穿透⼒要差。

初中物理《光现象》人眼看不见的光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人眼看不见的光知识点总结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知识点1 红外线及其应用1.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强度就越.2.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B.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C.空调遥控器在按下某一键时,上面红色的指示灯会亮一下,这是红外线D.在色散实验中,红光外侧存在的看不见的光就是红外线3.下列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 )A.在卫星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D.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知识点2 紫外线及其应用4.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这样就防止了人类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5.如图所示,在光的色散实验中,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射到区域的光,空调遥控器是利用射到区域的光制成的.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照射的紫外线越多越好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人体器官D.医院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7.在银行和商场,人们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强C.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D.紫外线可以杀菌8.夏天,在农村的大片农田中,常装有一些紫光灯(俗称“黑光灯”),根据农业专家介绍,这是利用灯发出的紫外线捕杀害虫.下列关于紫光灯的说法中,你支持的是( )A.害虫害怕紫外线,见到紫外线就死亡B.有的害虫对紫外线很敏感,被紫外线吸引C.紫光灯只发出紫光,不发出紫外线D.紫光灯发出的光能杀死所有的害虫【课时精选】1.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中的红外线可以传递信息B.遥控器发出的光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C.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可以用于成像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人大量照射没有关系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3.每年五六月份,农田中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其他交通.为了对焚烧秸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某市气象局利用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利用卫星监测焚烧源主要是(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中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4.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D.使眼睛能看到焊接点5.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B.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D.紫外线本身就是紫色的6.王勇在宾馆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或远离时,门会自动开闭.王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根据实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是( )A.自动门“听”到物体靠近或远离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该信号被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自动门探测到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发射出的紫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7.多年来考古学家们一直猜测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穴外侧可能存在密室,但由于密室封闭了3 000多年,在穴壁上开挖一个小洞也会对密室内部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要采用无损勘探的方法判断密室是否存在.2015年专家们利用最新的(填“红”或“紫”)外线成像法对墓穴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穴壁部分区域温度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说明其后很可能存在密室.用来探测的这种光(填“能”或“不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8.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某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直接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紫外线强度计算出紫外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的着装建议.参考答案1.发热红外线红外线强2. C3. C1.太阳光臭氧层5. C A6. D7. A8. B【课时精选】1. D2. C3. D4. B5. B6. C7. 红不能8. (1)紫外线透过率(2)1,2(或3,4)(3)穿全棉长袖T恤(或穿颜色较深的衣服,或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 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红外、紫外线

红外、紫外线

(3) 红外线的穿透云雾能力比较强。
至蛇 容 样 线 生 空 出 动 在 一 用 制 被” 易 飞 热 很 气 的 机 飞 高 红 导 其咬 被 机 辐 强 摩 热 尾 行 手 外 导 “ 击住 “ 这 射 的 擦 气 喷 时 。 线 弹 响 毁, 响 就 。 红 会 流 管 , 飞 的 是 尾 。直 尾 很 这 外 产 和 排 发 机 又 利 蛇 ”
课外实践
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紫外线系数”, 化妆品上标明的“防晒系数”的含义各 是什么?它们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紫外线 红外线 1.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 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 红外线 __________线. 紫外线
2.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 就越多 线__________. 热效应 红外线遥感 3.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等. 太阳光 4.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大气 臭氧层 阻挡 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紫外线,从 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化学作用强 , 荧光效应 5.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有_____ ________, 生理作用强 ______.
6.下列关于红外线的作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有很强的荧光效应 B.有很强的热效应 C.有很强的穿透性 D.有很强的化学作用
行星状星云NGC 7027的红外线照片
紫外线
紫外线也是不可见光,他的波长比紫 光还短.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 到紫外线照射时可以发出可见光. 紫外线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经常晒 太阳能够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 多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 癌. 紫外线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可以用紫 外线进行消毒.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人造光源:蜡烛,电灯…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m/s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1光的直线传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2.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光现象必背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现象必背知识点

《光现象》必背知识点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定义:叫做光源。

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出来的最好的人造光源。

2.分类:按形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乌贼、水母等。

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蜡烛、白炽灯。

【注意】月亮(是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二.光的色散1.定义: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能够分解成其它颜色的光叫光,不能分解的色光叫单色光。

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的色光都向三棱镜(底部或顶部)方向骗折,在光屏上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彩带,它的颜色依次是、、、、、、。

这是国的科学家首先研究的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这个现象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

【注意】(1)要使彩色光带更清晰,应将光屏放在处(填“暗”或“亮”)。

(2)为了便于观察彩带,可将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调(远、近)一些。

(3)如果彩带的亮度很暗,可能是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太。

(4)如果在三棱镜后面再放一个倒置的三棱镜,最终的光是光。

三.色光的混合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蓝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黄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由此可得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蓝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黄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白色的不透明物体能够反射,黑色的不透明物体几乎不反射光,会吸收;由此可得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3.光的三原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将它们按等比例混合后就得到光;四.光能1.定义: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光量地球上获得最多的光能来自,太阳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2.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内能,化学能等例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合作用:太阳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