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卷A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闸北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闸北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4、予谓菊,。
(《爱莲说》)5、,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班马”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上文节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名)所写的文章《》(篇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老人、孩子为代表写游人之乐,更能凸显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太守宴席的最大特色是融于山水,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
C、宾客的喧哗充分体现了“宴酣之乐”,与太守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
D、“太守醉也”既因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也因自己年时已高,精神不济。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俗以喜人面①谀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上海市闵行区2016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九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16年5月一、1---5 D D C B A 二、6—8 B C C三、9.(1)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就是不尊敬他自己父母的人。
(3分)(2)巩固国防不能靠山谷与河流的险要。
10.(1)随风飞转、漂泊不定的行踪(1分)。
表达了自己受排挤而离开朝廷的伤感和怨愤(2分)。
(2)任选一字从本身场景、突出特点、诗人感受三个方面切入进行赏析(3分)“直”:轻烟丝毫不歪斜地直插青天的(1分),苍茫荒凉孤独的无边大漠和空阔长天顿时迸射出挺拔雄伟(1分),表现了初到边塞的诗人面对此景顿感无比惊异(1分)。
“长”:黄河呼啸着滚滚奔腾而去,一眼望不到头(1分),苍凉寂寞的原野顿时平添了吞云吐月的宏大壮观气势(1分),表现了初到边塞的诗人面对此景顿感无比惊叹(1分)。
“圆”: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挂在长河尽头的天边(1分),在苍凉辽远中突显无限柔和与无比温暖(1分),表现了初到边塞的诗人面对此景顿感无比欣慰(1分)。
11.默写:(1)山岛竦峙(2)春潮带雨晚来急(3)孤蓬万里征(4)吟鞭东指即天涯(5)独倚望江楼(6)已知泉路近 (7) 燕然未勒归无计、了却君王天下事。
(8)略无缺处、衔觞赋诗。
四、说明文阅读12.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如何用手机来定位)。
(3分)13.举例子(2分);具体地说明了无线定位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3分)。
14.不能(1分),“至少”表明“不少于”(1分),在句中说明必须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五、散文阅读15.生活让婉儿——“伤心”:如别人说她爸是傻帽儿;摆渡人不无善意的揶揄;一句呼唤,就丢下滚烫的饭碗;一声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儿娘俩。
“贫穷”:如眼见着一座座楼舍平地而起,自己又接过了磨得光滑的橹。
“孤独”:如婉儿迷茫的泪眼,还有妻儿在田野中孤独劳作的身影。
对应三个要点并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一个要点得1+1分。
2016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考试官方权威版黄浦卷(含答案)

2016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考试官方权威版黄浦卷(含答案)黄浦区2016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蝶恋花:“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3.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4.小石潭记:“出没飞泉中,波光粼粼,如千万点金鱼跃水门而出,瞬息之间,复入泉中,犹如珠玉落盘”。
5.捕蛇者说:“则吾斯役之不幸,而曾不知夫乐之所在也”。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首联“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描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2分)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8.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则是孔子。
(2分)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B.有个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10.孟子三问层层推进,意在使齐宣王认识到“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行为,是想要逃避问题。
(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三人越谷唐·白居易三人同越谷,中间一人独步行。
路逢二人问行迹,答曰:“前无去路生”。
2016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卷A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2.,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3.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下见小潭……(《小石潭记》)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列词、曲,完成6--7题(4分)甲: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甲词中“卷帘人”是指。
乙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分)7.下列对甲、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都刻画了女子形象。
B. 都抒发了伤怀情感。
C. 都表现了暮春景象。
D. 都向往着美好爱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遇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8.请按要求完成下表(5分)9. 对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待狡猾的狼,不能心慈手软。
B.对待狡猾的狼,要能背水一战。
C.对待狡猾的狼,不能心存幻想。
D.对待狡猾的狼,要能机智勇斗。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齐张充,绪①之子也。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年中考(二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浦东新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6.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千骑卷平岗。
(《江城子•密州出猎》)3、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4、?止增笑耳。
(《狼》)5、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出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完成下列表格(5分)(1)文学常识(2)词语解释(3)句子翻译上述文段选自《》作者为坛而盟为: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句9、“徒属”对陈胜吴广“敬受命”,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受徒属爱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2016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考试官方权威版静安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6.4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2.,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4.,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有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⑴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⑵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⑶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⑷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⑸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⑹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 ⑴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吾欲辱之.,何以..也?⑵第⑸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2分)9.以下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这句话在下文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上海市闸北区2016年中考(二模)学科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闸北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6.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4、予谓菊,。
(《爱莲说》)5、,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班马”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上文节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人名)所写的文章《》(篇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老人、孩子为代表写游人之乐,更能凸显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太守宴席的最大特色是融于山水,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
C、宾客的喧哗充分体现了“宴酣之乐”,与太守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
D、“太守醉也”既因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也因自己年时已高,精神不济。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俗以喜人面①谀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上海市崇明县2016届九年级4月教学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PDF含答案

关注“上海初升高”,相伴度过中考路2016年崇明县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2、,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3、学之,;……(《为学》4、,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词描写的季节分别是和。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四块玉”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B.都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相思之情C.都采用寓情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D.都在词的末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曹刿论战(删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8、按要求完成下列二题(4分)(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2分)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2)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9、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公与之乘B.公将鼓之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10、在选段中曹刿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为。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宰相气量正至和间,仁宗不豫①,一日少间,思见宰执②。
执政闻召亟往。
吕文靖为相,使者相望于路,促其行,公按辔益缓。
至禁中,诸执政已见上,上体未平,待公久,稍倦,不乐曰:"病中思见卿,何缓也?"文靖曰:"陛下不豫,久不视朝,外议颇异。
臣待罪宰相,正昼自通衢③驰马入内未便。
"帝闻其言,咨叹久之,诸公始有愧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2.,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3.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下见小潭……(《小石潭记》)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列词、曲,完成6--7题(4分)甲: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甲词中“卷帘人”是指。
乙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分)7.下列对甲、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都刻画了女子形象。
B. 都抒发了伤怀情感。
C. 都表现了暮春景象。
D. 都向往着美好爱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遇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8.请按要求完成下表(5分)9. 对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待狡猾的狼,不能心慈手软。
B.对待狡猾的狼,要能背水一战。
C.对待狡猾的狼,不能心存幻想。
D.对待狡猾的狼,要能机智勇斗。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齐张充,绪①之子也。
绪归吴,逢充猎,右臂鹰,左牵狗。
曰:“一身两役,毋乃劳乎?”充拜曰:“充闻三十而立,今充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
”绪曰:“过而能改,颜氏②子有焉。
”及明年,便修改,多所该通,尤明.《易》、《老》,能清言,有令③誉。
(据《梁书》改写)) 【注释】①绪:即张绪,南朝人,官至国子祭酒。
其子张充,官至散骑常侍。
②颜氏:指颜回,孔子得意门生,以德行著称。
③令:好的。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请至来岁而敬易.之易:(2)尤明.《易》、《老》明:11.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 有了过错能改正,就可以成为像颜回那样的贤人。
B. 有了过错能改正,颜回的子女就有这样的德行。
C. 改变过分的行为,就可以成为像颜回那样的贤人。
D. 改变过分的行为,颜回的子女就有这样的德行。
12.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 赞扬张充闻过能改。
B. 批评张绪教子无方。
C. 说明张充有好名声。
D. 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8分)载人飞行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
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
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
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首先要克服的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
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
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就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第二个难关则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
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
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
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
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①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
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
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
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
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
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
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
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
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广袤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中国神舟“十号”上天了。
载人飞行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
【注释】①流星体是指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
13.第④段加点词“它们”是指(2分)14.第⑥段画线句“可见,在广袤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中所说“宇航员时刻面临”的“险境”有:(8分)(1)(2)(3)(4)15.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宇航员的座舱一旦泄漏了气体,就很有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B.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能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
C.体积相对较大的空间碎片和流星体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是致命的。
D.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噪声,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
16.阅读下列文字,依据上文内容,简要说明舱外航天服具有的功能。
(6分)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
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功研制舱外航天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22分)父亲①快到父亲节了,给哥哥打电话,想知道父亲的墓地怎么样了。
父亲的墓地就在青城后山,听说这次大地震,那儿的山体也有垮塌。
当年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遥远的伊斯坦布尔,那个晚上,也是一个人走到一处墓地,把所有的墓碑看了个遍,然后坐在萧萧的柏树下,直到夜深。
②记忆中父亲的脾气急躁,行事粗暴。
小时候在院子里玩土炮仗,他正巧路过,吓了一大跳,愤怒中捡起一块砖头,就冲我奔来。
我连滚带爬才逃过一劫。
还有一次,为件小事顶了父亲几句,他不由分说就重重给了我一巴掌,这下母亲生气了,不准我们跟父亲说话。
几天后,我玩耍时跌了一跤,鼻血长淌,父亲又正巧路过,便把我叫住,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递给我。
我心里一酸,原谅了父亲,母亲发起的纠葛自然也就停止了。
③父亲其实性格温和,从来没跟人红过脸。
用一句古语说,他的一生是“沉沦下僚”,在大山深处的黑水县做一个小官员,他也很知足。
我常想,要不是时代的因缘际会,他也许就是山西老家一个乡村教员,不会打老远地跑到四川来,晚年也回不了故土。
他能不知足吗?文革时,我们家各种罪名占全了,父亲是“叛徒”,母亲是“特务”。
那时候,母亲整夜睡不着觉,而父亲每次被批斗回来,倒头便睡。
我觉得父亲这样乐观反而好,不受苦。
④以后父母就提前退休了,迁到山外的都江堰。
但父亲还是常坐着车回黑水去,他一心想把自己的历史问题解决好。
记得有次他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给我们看一张纸,那是一份州里的文件,终于将他的党籍恢复至1937年,还差可慰藉....地给了个副厅级。
看到这些,我们兄妹都漠然以对,父亲脸上有些尴尬,倒是母亲生气了。
她说,虽然这没有什么意义,但毕竟是父亲的一个心愿。
那一代人总是有许多心愿,难以了结。
父亲年轻时也喜欢写点东西,还在1937年的《大公报》上发表过一篇小说《欠债者》,一看就是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我翻遍图书馆,找到了这份报纸,让父亲高兴了好一阵子。
⑤晚年的父亲脾性变了。
家人聚在一起,聊起社会上的腐败,聊起某某事件,他总会禁不住老泪纵横,这时我们就会笑他,笑得他不好意思起来。
母亲骂他跟不上时代,但却不喜欢我们看不起父亲。
她可以凶父亲,我们不行,她必须在子女面前维护父亲的那一点尊严。
⑥家里的事从来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但母亲毕竟也年纪大了,感情上越来越依赖子女。
结果是许多事父亲听母亲的,母亲听我们的。
而我们呢,却越来越少跟父母聊天,不是忙,是没有话讲。
父亲不可能理解我,我也难以深入他的内心。
虽说我在外地工作,也偶尔会想念他,但总觉得在忽略什么。
在人与人的真正关系上,我们其实都是孤独的。
⑦父亲开始喜欢一个人散步,走到附近卫校小树林里,对着下午的夕阳坐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往回走。
如果看到我们去接他,便会露出浅浅的笑容。
因此,当听到父亲的噩耗时,我一时仍不能相信他就这样走了,他没什么大病,他是灯残油尽。
据母亲后来对我说,父亲走的那一瞬间,眼里又流出了一滴眼泪。
他是舍不得你们呀,她说。
⑧我常常想,父亲对我意味着什么?他是一座山,常挡住我的视线。
为了自己方便,我时常想绕行而过。
等到这山塌了,我才突然明白,这座山在我生命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17.第④段加点词语“差可慰藉”的意思是(2分)18.第②段画线句“这下母亲生气了”,第④段画线句“倒是母亲生气了”,母亲两次生气的原因分别是(4分)19.父亲的脾气既急躁又温和,性格既知足又执着。
其具体表现在:(8分)(1)急躁:(2)温和:(3)知足:(4)执着:20. 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表达了父亲、母亲关爱“我”及父子、母子间深厚感情。
B.表达了父亲饱经沧桑的生活以及“我”对他的理解过程。
C.表达了父亲平凡而丰富的人生以及对深沉的父爱的理解。
D.表达了父亲是子女的榜样以及“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
(5分)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2-24题。
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1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
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
由此可见,。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