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
苏科版中考生物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

专题五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一、中考三维目标解读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逐渐成为中考的重点内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尤为突出,常常考查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并且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以验证呼吸作用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为基础,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及意义。
常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应用呼吸作用原理和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解释某地区瓜果较甜的原因。
二、知识清单(一)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公式:(重点)光能二氧化碳+水叶绿体3.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1)原料:二氧化碳.水(2)产物:有机物.氧气(3)条件:光能(4)场所:叶绿体注意:验证光合作用常用的实验方法①滴加碘液,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②选一叶片,部分遮光,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③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或碳酸氢钠增加二氧化碳,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④选一叶片,切断主叶脉,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
⑤用银边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或卫生香,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4.光合作用的实质:⑴物质转变:合成有机物(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⑵能量转变:贮存能量(光能转变为化学能)5.主要器官-------叶表皮----保护作用叶片叶肉----贮藏.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脉----运输和支持作用6.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照强度。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增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
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的时候。
(2)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
植物中营养物质吸收和转化的生化途径

植物中营养物质吸收和转化的生化途径植物生长需要许多营养物质,如碳、氮、磷、钾等。
这些营养物质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并转化为生长所需的分子和能量。
如何吸收和转化这些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植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的生化途径。
一、植物中碳的吸收和转化碳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通常由二氧化碳(CO2)吸收。
植物的叶片表皮上有许多气孔,气孔内部由两个相邻的保卫细胞构成。
在光合作用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和光合产物。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其中,C6H12O6代表葡萄糖,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分子。
植物将葡萄糖运输到其他组织中,供能和发育所需。
二、植物中氮的吸收和转化氮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广泛存在于氨、硝酸根等形式。
氮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包括主根和侧根。
根毛是根系的细小侧生器官,对氮的吸收有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分泌酸类或碱类物质,降低土壤中pH值,促进无机氮的溶解和离子形式的吸收。
而经过微生物作用,氮也会化成能够被吸收的物质,这被称作固氮。
植物中氮的转化也是一个循环过程。
经过氮素代谢过程中,植物将氮元素转化成氨基酸、碱基、生物碱、核酸等结构中。
氮元素转化成氨基酸是其中一个最主要途径。
三、植物中磷的吸收和转化磷是植物中的另一种重要元素,涉及到许多重要的代谢途径和鸟类。
植物通常以二价离子形式吸收磷酸盐,如H2PO4- 和HPO42-。
磷的吸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酸碱度、磷浓度和水分等。
植物对磷的利用主要通过转化以获取能量。
植物利用磷酸二酯水解反应生成磷酸单酯,磷酸单酯再经过底物水解和磷酸化反应,生成ATP和ADP等高能簇。
ATP和ADP是植物中最基本的能量分子,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植物中钾的吸收和转化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既存在于土壤中,也存在于植物自身。
植物根系通过离子交换膜或主动转运蛋白吸收钾离子,这是一个呈滞后性的过程。
2020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山东省)专题05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析版)

专题五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2018•青岛)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B.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解析】A.图中前10天,呼吸作用占优势,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减小,第10天时氧气浓度最小,说明在第10天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第10天后光合作用占优势,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
导致氧气浓升高。
A错误;B.图中0﹣﹣﹣6点,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氧浓度下降,6﹣﹣﹣18点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氧浓度增加,可见图中气体是氧气,B错误;C.根据对图分析,a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
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错误;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增加,能促进气孔的开启,利于水蒸气的外出,使蒸腾作用加强。
到了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D正确。
故选:D。
2.(2017•滨州)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A.气温37℃,阴天,无风B.气温37℃,晴天,有风C.气温20℃,阴天,有风D.气温20℃,晴天,无风【解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根据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只有B选项蒸腾作用强度最强。
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知识

中考知识整合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①定义②公式③实质④条件以及对应实验⑤原料以及对应实验⑥产物以及对应实验⑦场所以及对应实验2、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提高光合作用的措施(三条)3、光合作用的意义(3条)二、植物的呼吸作用1、定义2、公式3、原料、产物、条件、部位4、相关实验5、意义6、呼吸旺盛的器官7、应用:降低呼吸作用的措施(2条)考点1:光合作用:(1)定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在中把和制造成淀粉等,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储藏在里,同时释放出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公式:(3)实质:物质变化:将转化成能量变化:将转化为(4)应用:(农业生产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哪些?)(5)意义:①能制造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来源。
②有机物中储存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来源。
③能制造,供自身、动物和人呼吸。
考点2: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1)暗处理:让叶片中的运走耗尽。
(2)部分遮光、照光:遮光部分与未遮光部分形成。
(3)酒精脱色:隔水加热,使溶解在酒精中。
(4)清水漂洗脱色的叶片后,滴加碘液染色:叶片的部分变蓝,叶片的部分不变蓝。
(5)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考点3、呼吸作用:(1)定义:生物体吸收,将分解为和并释放的过程。
(2)公式:(3)意义:呼吸作用为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提供了。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中(4)植物体呼吸旺盛的部位:(5)应用:①低温有利于果实与种子的保存。
②隔绝空气抑制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
③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从而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物质变化上是的,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相逆的过程。
专题五、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1)复习课件(共27张PPT)

A C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名称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条件ຫໍສະໝຸດ 场所区 原料 别 产物
必须有光
含___叶__绿__体___的活细胞 __二__氧__化__碳__、水 ___有__机__物___、氧气
有光无光均可
所有活细胞的___线__粒__体___中
__有__机__物____、氧气 __二__氧__化__碳__、水
用相关的实验。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A )
A.光合作用能产生O2 C.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B.光合作用需要CO2 D.光合作用需要光
考点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知识梳理
p25-26
1.呼吸作用的实质、场所、原料、产物、意义及表达式是什么? 2.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p25,6 3.种子呼吸消耗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气体,释放出了什么? 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作用,提高产量
(4)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考点0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真题精析
【例1】(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某植 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①—④代表有关的物质,其中能代表有机物 的是( )
D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0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2】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吉林省通榆县利用大棚种植
专题五 植物体内的物质转化
专题五 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
内容
知识点
目标要求
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及
绿色植物的光合
场所
作用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意义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2022年中考复习: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课件

比较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联系 原料 产物 场所 条件
能量 转化 实质 意义 影响 因素 应用
光合作用 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叶绿体 光
呼吸作用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线粒体 活细胞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生物能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不仅满足自身需要还为其他 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 叶绿体 。
②为了增产,农民常向大棚内施放“气肥”,气肥主要通过气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 室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降低呼吸作用 。
④到了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常把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 开,使之通风。通风的直接作用是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累有机物
例2:下图表示一个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 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B )
太阳出来前进行的生理活动情况: 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二氧化碳逐渐增多。 太阳出来后的生理活动情况: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逐渐减少。 太阳落山后的生理活动情况: 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二氧化碳逐渐增多。
A放在黑暗处,B放在阳光下 (2)图中实验步骤D的目的是为了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3)该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 光照 。 (4)根据图中E的操作,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叶片的未遮光部分。 (5)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制造有机物 。
考点2:植物的呼吸作用
1.请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实验现象是什么?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①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②无机盐的运输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 ⑤蒸腾作用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生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

(课堂精粹)知识点1: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叶表皮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这种现象叫__ __。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__ _、__ _、__ _和空气流动等,根吸收的水大约有__ _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
蒸腾作用 气温 湿度 光照 99% 2.蒸腾作用的意义:① 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致受伤害。
② 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叶片的结构:① 表皮:表皮包括__ _和__ _,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
主要起__ _作用。
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__ _,保卫细胞的里面有绿色的颗粒——叶绿体。
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
__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__ 控制着。
② 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组成。
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个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③ 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具有__ _作用。
①上表皮 下表皮 保护 保卫细胞 气孔 保卫细胞 ③支持知识点2:光合和呼吸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2.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 条件 光酶物质转化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两者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与能量;呼吸作用也为光合作用提供物质与能量专题导入C 专题——植物光 叶绿体4.光合作用的意义:(1)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2)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所需的能量来源(3)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一个来源知识典例(画竹必先成竹于胸!)种植下列作物,需要较多含氮无机盐的是( C)A.花生B.番茄C.青菜D.马铃薯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 C)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莴苣(如图)含有多种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中考生物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

年中考生物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一、中考要求二、复习提纲1、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及场所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释放氧气过程。
2〕公式:光〔条件〕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 氧气〔原料〕叶绿体〔场所〕〔产物〕3〕条件、原料、场所、产物: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场所〔叶绿体〕〔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适当延长、增强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合理密植合理灌溉〔3〕光合作用的意义为人和动物提供有机物动物及人生活所必需的能量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4〕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化:无机物有机物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5〕探究实验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兰色,未遮光处变兰色〕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原理: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此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制定方案:①选取植物〔银边天竺葵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的根、茎、叶柄等非绿色部位,进行对照。
②实验用具和方法同上一实验。
③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光照处理-酒精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非绿色处不变兰色,绿色处变兰色〕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注意:浏览书中恩吉尔曼水绵实验3〕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利用氢氧化纳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中考生物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
一、中考要求
二、复习提纲
1、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及场所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释放氧气过程。
2)公式:
光(条件)
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 氧气
(原料)叶绿体(场所)(产物)
3)条件、原料、场所、产物:
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场所(叶绿体)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适当延长、增强光照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合理密植
合理灌溉
(3)光合作用的意义
为人和动物提供有机物
动物及人生活所必需的能量
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化: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
(5)探究实验
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兰色,未遮光处变兰色)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
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原理: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此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制定计划:
①选取植物(银边天竺葵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的根、茎、叶柄等非绿色部位,进行对照。
②实验用具和方法同上一实验。
③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光照处理-酒精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
象(非绿色处不变兰色,绿色处变兰色)
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注意:浏览书中恩吉尔曼水绵实验
3)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的实验:
原理:利用氢氧化纳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图
清水
乙
4)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氧气的助燃性;呼吸离不开氧气)
5)探究水的实验:海尔蒙特种柳树的实验
2、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2)公式:
线粒体
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意义: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原理应用:果品、蔬菜储藏,作物松土
实验:
1)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实验:萝卜糠了
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
新鲜的菠菜和烫过的菠菜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广口瓶里一夜,然后用点燃的小蜡烛测定燃烧的时间。
甲里时间短,乙里时间长。
3)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甲、乙两只塑料袋,甲装新鲜菠菜,乙空袋,放在黑暗处一夜。
用氢氧化钠或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生活中刚收获的谷子堆放在一起会发热。
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比较
部位条件过程实质
光合作用有叶绿体
的细胞
有光吸CO2
放O2
(CO2 +水)无机物→有机物(储能)
呼吸作用
所有
活细胞
与光无关吸O2
放CO2
有机物→无机物(CO2 +水)+能量↑
两者相互依存,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三、课堂即时训练
1、将金鱼藻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用漏斗罩住金鱼藻,
并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如图1),将该装置放
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当气体充满1/2试管时,用带
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该气体,小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在下列
哪种过程中产生的?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2、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晒干存放,否则放置一段时间后,手插到湿粮食堆里会感到热,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贮存能量
B.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C.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种子里的水分蒸发
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
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
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
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B.光
C.二氧化碳D.水
4、下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几套实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若此装置需要一个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的水槽中应装有。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3)丙装置是验证的实验。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哪几种现象?,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无不妥之处?,若有,应如何改进?。
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装置应放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