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理论分析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分析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分析1.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相关概述1.1污水处理工作在小城镇中的表现特征分析。
结合现行大多小城镇处理污水的实际现状看,可将污水处理的特征具体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即:①整体用水量不具1理的目标。
2.污水处理工艺的具体应用分析2.1IBR生物处理工艺。
该处理工艺实质为活性污泥法,能够将相关的厌氧反应与沉淀等融入其中。
实际应用中其可从时间角度或空间角度进行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其中前者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处理特征,而后者体现的则为连续性处理方法。
同时为保证污水处理中反应池能够实现其连续进水或出水的作用,将三项分离器在池底处进行设置,可使反应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该工艺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对曝停比进行适时调节,保证反应池中的污水以多级A/A/O状态存在,这样污水在反应池中处于最佳状态的脱氮除磷工况,以极大地除掉氮和磷。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以水温、水质以及水量等为依据对曝停比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曝气保持最2.2人工快渗处理工艺。
对于该处理工艺,其实质在于以天然河砂为基础,将相关的填料进行融入,以此形成渗透介质。
这样污水处理过程中只需使污水在介质表面上进行投放,便会受到物化作用影响而被过滤,相应的污染物在过滤过程中将被吸附或降解。
该系统在运转方式上主要以干湿交替为主,保证落干过程与淹水过程在快渗池中不断交替运行,便可达到处理的目标。
一般系统运行中在进水方面具有间歇性特征,当进水渗出完毕后才进行二次进水,在此基础上执行干湿交替过程。
从现行快渗处理工艺应用现状看,人工管理的同时还需注重与自动控制相结合,为系统操作管理提供较多的便利。
综合来看,该工艺的处理过程在具备过滤与吸附功能的同时,也将生物膜功能融入其中。
其中具备吸附、过滤以及生物降解主要针对污水中BOD5、氨氮以及SS而进行。
该种方式应用下既结合以往二级污水处理的相关中SS3。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理论分析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理论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
文中根据大多数小城镇的实际情况推荐了四种比较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分别是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以及氧化沟工艺,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st current of the small towns sewage treatment problem.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ost small towns recommended four more prac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respectively is A/O process, A2 / O process, SBR technology and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the hop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units.Keywords: small towns; Sewage; process引言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的污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在有些地区甚至威胁到了居民的生活,因此城镇地区污水处理也变的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在水处理方面的工艺基本上分为四大体系,工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比较适合小城镇地区,但是每种方法在营运上的可靠度、经济指标等都不一样,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做出适当选择,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目前的水水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居民污水,一类来自工业排放污水。
居民排放污水的主要污染物质基本上以SS、COD、BOD、NH3-N、TN、TP等为主,乡镇企业排放污水主要为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电子废水等。
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

浅谈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地增加,对环境污染将愈加严重,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本文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现状及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活污水现状工艺技术1.小城镇生活污水现状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分布宽广,地点分散,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欠账太多。
大部分小城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污染的不断加剧已危及到城镇供水安全及人身健康,因此建设排水体系,治理水污染,已提上议事日程。
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探索,开发和采用适合小城镇地区能耗低、效率高、投资省、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势在必行。
2.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现状2.1 排水现状我国很多小城镇尚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一些小城镇(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等)由于街道过于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可考虑采用完全合流制排水体制;对改造难度极大的旧城区可维持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对西部干旱地区,由于降雨最极少,亦可采用合流制系统。
但是对于需要采用合流制系统在小城镇,应在污水总干管末端(即污水处理厂进水端)设置调节池,调蓄雨季洪峰流量。
当然,在工程设计时应对污水收集系统(完全分流制系统;截流式合流制十分流制系统;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分流制系统+合流制系统+调节池;合流制+调节池系统等)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选和详细的投资效益分析后,选用经济合理的排水体制方案。
2.2 污水处理现状对于一些城镇化发展中的地区而言,建设及运营资金短缺,土地资源紧张,有限的投资与较高的排放标准存在一定的矛盾。
因此,一些小城镇受经济制约“建得起、用不起”,当务之急应该是治理与不治理、工程及运行费与小城镇现况经济水平是否相适应的问题。
可采用调整和放宽排放标准、减少处理构筑物容积及相关机械设备、自控仪表等还可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和简化运行管理。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摘要】小城镇的建设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小城镇水污染严重,对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立足小城镇实际,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一、小城镇排放污水的特点小城镇排放的污水一般由居民日常生活、小型餐饮服务、小型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组成,工业废水以农产品加工的废水为主,水中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个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好的小城镇,污水的主要成分是畜牧和水产养殖物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
小城镇的污水水质完全不同于城市污水,各个小城镇之间的污水水质也不完全相同,没有类比性,不可能像城市污水一样,有一个参考的、类比的水质资料。
小城镇污水的主要成分为生活污水,占到 50%以上,但小城镇污水量较小,生活污水占的比重较大容易造成污水的时不均匀性,同时也引起水质的波动。
加之小城镇的企业生产落后,污水中污染物浓度高,综合因素造成了小城镇的污水污染物含量比城市偏高。
另外污水中悬浮物浓度、氮和磷的含量也要高些,尤其是一些小城镇排水系统不完善,大多采取明渠排水,雨水和地下水入渗现象严重,降低了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二、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一种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的延时曝气工艺,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一种变形和改进。
氧化沟工艺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
并且由于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在两曝气装置之间溶解氧沿流程逐渐降低,混合液的状态可以由曝气装置后的好氧状态逐步过渡到下一个曝气装置之前的缺氧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在氧化沟中好氧厌氧交替出现,可以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
小城镇污水处理十项关键技术汇总和案例分析

小城镇污水处理十项关键技术汇总和案例分析
小城镇该如何利用自然条件由于污水排放面广而分散,且规模较小,因此小城镇通常不宜采用传统的城市污水收集,需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解决小城镇污水收集问题。
类似于城市污水收集的集中式管网模式往往适用于地势平缓,排水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在住户分散且相互之间距离远,或地势高低错落,沟渠、桥路等横穿城镇的情况下,则需根据居住密度、地势坡度、沟渠路桥位置等,将排水区域划分为多块,敷设局部污水管网,进行分散式污水收集与处理;对于距离市区或县城区较近,附近有市政污水管网,地势又较平缓的城镇,也可采用管网截污的污染治理模式,即通过敷设小城镇污水管网,将污水收集后,直接接入附近的市政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小城镇的人口密度可能相对较低,从而自然环境容量相对较大。
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技术时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处理、人工湿地等近自然的处理系统模式,从而在不损害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容量,实现低能耗、低成本污水处理。
小城镇污水处理十项关键技术。
简易/生态处理一体化生物强化化粪池抗堵型地下升流式A/O 土地高效处理技术改良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厌氧/好氧组合低温污水水解-好氧污水处理强化技术厌氧调节池-氧化沟组合技术膜处理生物接触氧化MBR 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低成本MBR 污水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基于污泥强化好氧发酵的有机肥制备技术污泥蚯蚓分解处理技术雨污调控雨污联合调蓄控制技术。
工程案例
将研发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关键技术与传统技术优化组合,在十一五期。
污水处理论文:浅析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污水处理论文:浅析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工程设计、处理工艺、设备选择、运营管理和环境效益五个方面,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进行浅析。
一、工程设计:1.1 基础设施规划: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需要结合城镇规模、人口密度和用水量等因素进行基础设施规划。
1.2 管网设计:合理的管网设计能够保证污水顺利输送到处理厂,减少管道泄漏和阻塞等问题。
1.3 设施选址:合理选址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方便运营和维护。
二、处理工艺:2.1 初级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工艺,用于去除固体悬浮物和沉积物。
2.2 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工艺,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3 深度处理:采用生物膜反应器、河道湿地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三、设备选择:3.1 污水提升设备:根据城镇地势和管网布局选择合适的污水提升设备,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输送到处理厂。
3.2 曝气设备:选择高效能耗低的曝气设备,提高生化处理效果。
3.3 深度处理设备:根据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生物膜反应器或者湿地等设备,提高处理效率。
四、运营管理:4.1 运营人员培训:对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2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4.3 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立监测系统,及时采集和分析处理过程中的数据,以便调整和优化运营管理策略。
五、环境效益:5.1 水环境改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能够有效改善周边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
5.2 健康保障:合理处理污水可以避免因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3 资源回收利用:污水处理工程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结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处理工艺、设备选择、运营管理和环境效益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以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目标。
污水处理论文:浅析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污水处理论文:浅析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引言概述: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探讨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相关问题,包括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设备选择、运维管理和环境效益。
正文内容:1. 设计原则1.1.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根据小城镇的实际情况进行,包括人口规模、污水排放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的考虑。
1.2.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污水处理标准,确保处理效果达到排放标准,并考虑后期扩建和升级的可能性。
1.3. 设计应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处理工艺2.1. 常见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组合。
2.2. 物理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沉积物。
2.3. 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
2.4. 化学处理包括混凝、沉淀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3. 设备选择3.1. 设备选择应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和设计原则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3.2. 常见的设备包括格栅机、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组合。
3.3. 设备的选用还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4. 运维管理4.1. 污水处理工程的运维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监控、维护保养、污泥处理等方面。
4.2. 设备运行监控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处理效果稳定。
4.3. 维护保养包括设备清洗、维修和更换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4. 污泥处理包括污泥脱水、焚烧等,确保污泥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利用。
5. 环境效益5.1.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能够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5.2. 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5.3. 污泥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利用能够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影响。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问题探讨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问题探讨本文将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其工艺选择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工艺优势及缺陷具体阐述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以期为小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借鉴及帮助。
标签: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对策前言: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日渐提升,小城镇水环境也受到了严峻挑战。
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90%以上小城镇水体环境存在污染问题,特别是部分工业较发达地区水域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小城镇缺少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使得污水直接排入到水体当中,为此,加强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分析不同于大城市,小城镇污水主要来自于居民日常生活、小型餐饮服务及小型轻工业等领域,其中生活污水占比较高,对水体造成污染也较为严重,使得水体中悬浮物、氮、磷等含量偏高,尤其是一些地区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多数采取明渠排水,雨水及地下水渗透严重,直接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
相比较大中城市污水来看,二者虽然存在共性,但是,小城镇污水更具有特殊性,如水量规模小、水量不均匀性较大及污水水质波动较大等[1]。
二、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选择(一)自然净化处理系统一方面,稳定塘,主要是指一种天然或者人工构筑的污水净化系统,具有成本低、便于管理等优势。
虽然,我国采取该污水处理系统较晚,但是,截止到目前,稳定塘已经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各地方根据本地与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出现好氧塘、兼性塘等多种类型。
该污水处理工艺优点处理成本低之外,其容积较大、承受污水水量能力较强,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地域性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使之更适合地区污水处理工作顺利进行,但是,该系统存在局限性,如占地面积较大、处理效率低等,应远离居民区[2]。
另一方面,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是指利用農田、林地等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对污染物综合净化处理的工程,其在处理城镇污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污水资源化及无害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理论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
文中根据大多数小城镇的实际情况推荐了四种比较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分别是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以及氧化沟工艺,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st current of the small towns sewage treatment problem.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ost small towns recommended four more prac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respectively is A/O process, A2 / O process, SBR technology and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the hop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units.
Keywords: small towns; Sewage; process
引言
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的污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在有些地区甚至威胁到了居民的生活,因此城镇地区污水处理也变的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在水处理方面的工艺基本上分为四大体系,工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比较适合小城镇地区,但是每种方法在营运上的可靠度、经济指标等都不一样,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做出适当选择,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目前的水水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居民污水,一类来自工业排放污水。
居民排放污水的主要污染物质基本上以SS、COD、BOD、NH3-N、TN、TP等为主,乡镇企业排放污水主要为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电子废水等。
当然,由于不同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排放的污水无论在量上还是成分的组成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充分利用本地的有利条件,以最少的投资带来最大的效果才是污水处理的目的。
根据各个地区的水质水量情况,当前来讲应用最多的是A/O工艺、A2/O 工艺、各种氧化沟,SBR及改进的SBR工艺等几种污水处理工艺,这些方法都来源于活性污泥法,都可以实现除碳、脱氮、除磷三种流程的组合,都是比较实用的除磷脱氮工艺,适用范围比较广。
1A/O工艺
20世纪60年代,Ludzack和Ettinger首次提出了前置反硝化工艺,即Ludzack-Ettinger脱氮工艺,将反硝化段设置在系统的前端,直接利用污水中的
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解决了碳源不足的问题。
但好氧池的硝酸氮也会被携带至沉淀池,影响沉淀池水质。
20世纪70年代,Barnard又提出改良型Ludzack-Ettinger脱氮工艺,即广泛应用的A/O工艺。
A/O工艺中,好氧池的混合液和沉淀后的污泥同时回流到缺氧池,这样,回流液中的大量硝酸盐回流到缺氧池后,反硝化菌以原废水中的有机碳为碳源,不需要外加碳源,使反硝化脱氮得以充分进行。
A/O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的基础上,为了除磷或脱氮,将厌氧状态组合到活性污泥法中,即在生化反应池中隔开一段作为厌氧段,其他部分仍然保留好氧状态;或使生化反应池反复周期性的实现厌氧、好氧状态。
A/O法有以脱氮为主的缺氧/好氧(A1/O)工艺和以除磷为主的厌氧/好氧(A2/O)工艺。
2 A2/O工艺
A2/O工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2/O 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此工艺在A2/O工艺的基础上增设一个缺氧池,为达到硝化脱氮的目的,将好氧池流出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
A2/O工艺的特点是将脱氮、除磷和降解有机物三个生化过程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厌氧和缺氧段提供不同的反应条件完成除磷脱氮,在最后的好氧段为三个指标的处理提供了共同的反应条件,能够用简单的流程,尽量少的构筑物完成复杂的处理过程,给工程实施创造方便条件。
3 SBR工艺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eBatchReactor)的简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早在1914年即已开发,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美国,SBR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完全一致,只是运行方式不同,他的主体构筑物是SBR反应池,污水依次完成曝气、沉淀、排水及排除剩余污泥等工序。
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简化了工艺流程,省去了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节省土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
SBR工艺有很多种类型,除了常规SBR工艺之外,还有一些变型,如循环活性污泥CAST及CASS工艺、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MSBR工艺、间歇循环延时曝气系统ICEAS工艺、交替运行一体化UNITANK工艺等。
在相城区12个污水处理厂中,其望亭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CAST工艺,太平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ICEAS工艺,后续再辅以深度处理装置,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的A标准。
CAST工艺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的改良型工艺,一般分为三个反应区:一区为生物选择区,二区为缺氧区,三区为好氧区。
CAST反应池由选择器和反应池组成,CAST在沉淀期和滗水期不进水并具有污泥回流系统。
运行操作过程为:进水阶段搅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反应阶段(在好氧状态下
降解有机物、硝化和磷吸收)→沉淀排水排泥阶段(通过排泥除磷、利用沉淀过程中的缺氧条件进行反硝化脱氮)→闲置阶段(再生污泥,准备进入下一个运行周期)。
MSBR的工艺流程和结构形式综合了Bardenpho、A2/O、氧化沟、CAST 等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点,为各种微生物生存创造了最佳的环境条件和水力条件,使有机物的降解、氨氮的硝化、反硝化、磷的释放和吸收等生化过程一直处于高效反应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整个系统采用组合式联体结构,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运行费用。
对传统SBR法进行了改进,开发了连续流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新工艺(简称MSBR),该工艺能够保证连续进出水及保持固定水位,同时又省却了初沉池和二沉池。
系统综合了以往其它除磷脱氮工艺的优点,去除有机污染物效率更高,除磷脱氮效果更好,运行更稳定。
4 氧化沟工艺
A2/O工艺于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O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氧化沟内分为厌氧、兼氧、缺氧段,采用A2/O原理。
该工艺将好氧段的泥水混合液大部分回流至厌氧段,以达到脱氮的目的。
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可以完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硝化反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
氧化沟工艺的特点: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可达到除磷脱氮目的;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在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交替运行,不易引发污泥膨胀。
氧化沟工艺其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处理功能综合稳定,不仅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废水生物处理中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主体工艺。
在相城区12个污水处理厂中,城西污水处理厂,漕湖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区污水处理厂,都较好的应用了氧化沟工艺。
结束语
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和大城市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考虑的还是经济因素比较多,因此,一定要选取合理的施工工艺。
再者,小城镇可以利用的资源往往偏少,污水的处理量也不是特别大,兼之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往往不是太高,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除了经济性要高之外还应该尽可能的简单,容易处理,这样才能比较适合其使用。
总之,小城镇污水处理一定要保持足够的重视,为中国的城镇化健康发展铺垫道路。
参考文献
[1]华喜萍.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及物联网控制关键因素筛选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
[2]张晓明.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J].科技促进发展.2010(12)
[3]李秉浩,周律,张雪辉.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现状及管理方式探讨[J].给水排水.2008(07)
[4]赵书华,姬红.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J].北方环境. 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