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爸爸和中国爸爸的区别
中国父亲与美国爸爸的天壤之别

中国父亲与美国爸爸的天壤之别一、中国爸爸习惯说:去去,一边玩去,让我歇会!美国爸爸习惯说:来来,宝贝在玩什么?爸爸和你一起玩好不好?二、中国爸爸的休闲娱乐是:和兄弟聚会,打游戏,K歌,喝酒,不带孩子去。
美国爸爸的周末休闲:家庭联谊,亲有聚会,BBQ,看比赛,做什么要先考虑能不能带孩子去,否则很可能不参加。
三、中国爸爸听说要加班:又要加班,周末也不能睡懒觉了,唉,还好有加班费!美国爸爸听说要加班:我先看看工作计划,有没有加班的必要,明天还想陪孩子去动物园呢!四、中国爸爸,孩子摔坏了或生病了会说:你这妈怎么当的!美国爸爸,孩子摔坏了或生病了会安慰妻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不用担心。
五、中国爸爸,对孩子什么时候要喝奶,加多少水放几勺奶粉,什么时候睡觉基本没概念。
美国爸爸,往往是夜里孩子啼哭时第一个醒来的人,他们管这叫“妈妈的直觉”。
六、中国爸爸会为了一份工作远走他乡,骨肉分离,或者干脆两口子在外打工,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养。
美国爸爸一旦安家会尽量不离家,实在要走,也会尽量拖家带口一起走。
七、中国爸爸以当“奶爸”为耻。
美国爸爸以当“奶爸”为荣。
八、中国爸爸大多数都不会做家务,换尿布、喂奶粉、洗澡一般都是妈妈和奶奶的活儿。
美国爸爸很多都精通家务,换尿布、喂奶粉、洗澡也是熟练得很。
九、中国爸爸经常出去应酬,必须去的会去,可去可不去的也会去。
美国爸爸下班后很少应酬,在美国,如果对方有孩子,你却占用他的下班时间,只为请吃顿饭,是一件不太体贴的事。
这里插播一个故事,博主高娓娓的同学,中国著名音书画艺术家邓晓岗,来美国做绘画艺术交流活动时,和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家约书亚〃拉罗柯相谈甚欢,便提出要邀请这位美国画家共进晚餐,没想到老美画家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刚当了父亲,晚上必须回家陪孩子,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
美中油画家联盟中才华横溢的一员约书亚〃拉罗柯,为他的妻子画的肖像油画十、中国爸爸经济压力很大,一个家穷,爸爸是罪魁祸首,是“没本事”“没能力”的男人。
父亲对女儿的影响

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女儿大了自然就会和爸爸疏远”,这是我们常常能听到的描述女儿与父母之间关系的话。
但是,心理学家却指出,尽管母亲在生活层面上更多地影响了女儿,父亲却会对女儿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什么爸爸会对女儿有那么深刻的影响?爸爸又在哪些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女儿?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父亲对女儿的影响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第一,父亲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位男性,她对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她的父亲,不管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坏。
如果父亲给予女儿的是积极的影响,女儿会感受到爸爸的责任、坚强,这样爸爸既可以成为女儿的榜样,也可以帮助女儿明白她作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臵。
第二,父亲的肯定更能帮助女儿建立自信。
?父亲给予女儿的认可和赞同不同于母亲所给予的。
母亲与女儿呆在一起的时间较多,正因为如此,父亲对事物的评论和反应对女儿的影响更大。
为什么呢?因为父亲的表达是通过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并且次数很少。
他的积极介入有助于抑制女儿对母亲的过度依赖。
父亲对女儿及其能力的信任会逐渐给她自立的信心。
特别是在女儿处在青春期的时候更是如此。
因此,作为父亲,千万不要吝惜在别人面前骄傲地介绍:“瞧,这就是我的女儿!”第三,和妈妈的爱相比,爸爸的爱对女儿具有不同的价值。
一般来说,妈妈表达爱的机会更多,妈妈更多给予孩子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爸爸只有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才把爱作为一种奖励给孩子。
女儿的心灵是细腻敏锐的,爸爸的这种不善于表达会被女儿看作是爸爸不爱自己。
如果一个女儿有一个善于表达深沉父爱的爸爸,那真是她最大的福气。
第四,父亲对女儿女性气质的培养更重要。
女性气质对一个女人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气质虽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断塑造的,但她早期与父亲的交往却会促进或阻碍这种气质的发展。
如果爸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比如当女儿注视爸爸的时候,爸爸能够以微笑的眼神回应,如果女儿的新发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爸爸赞赏,那么,她的女性特质都会倍受鼓舞。
解析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解析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庞慧慧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摘要:本文通过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来分析中美文化在小费、家庭寄宿、顺风车以及朋友模式文化方面的差异。
从而使中国学生意识到他们不仅要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还要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小费文化;朋友模式;中美文化差异中国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是一部有关亲子和留学话题的故事。
剧中主要讲述了这三组家庭:爸爸黄成栋和儿子黄小栋;后妈林飒、女儿武丹丹和爸爸武翰祥;还有妈妈刘若瑜和儿子陈凯文,出国留学陪读,以及互相扶持,互相成长的故事。
透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能看到许多关于美国当地的文化。
这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无论是了解留学生活还是美国当地的文化,都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这也有利于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去国外留学,美国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所向往的地方。
但是,由于中美两国文化习俗的差异,赴美留学的学生不仅要面临语言障碍,还得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文化,从而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解析这部电视剧中的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小费文化;2.家庭寄宿文化;3.顺风车文化;4.朋友模式文化。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让中国学生意识到,他们不仅要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还要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中美文化差异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制度、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族性格的不同,最终导致两国的文化差异。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一)小费文化小费是美国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联邦法律,全美没有小费的员工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25美元,而有小费的员工只有2.13美元。
那么也就是说2.13美元的最低工资意味着他们的全部工资将被用来交税,并迫使餐馆服务员靠自己的小费生活。
中美动画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比较

MULTIPLE PERSPECTIVES 多元视角121序论动画电影不仅仅有着娱乐儿童的作用,还肩负着教育儿童、启示家长的功能。
优秀的动画电影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欢笑或者流泪,也让他们从影片中反思自我,进一步改善对彼此的看法,促进亲子两代人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成为亲情提升、改善和深化的“艺术催化剂”。
可以说,动画片是多媒体时代两代人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工具。
在全世界范围内动画电影业最发达的当属美国,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体系:夸张的卡通形象、震撼的视觉效果、动人的故事情节、感人的抒情音乐和炫目的技术特效。
针对“亲情”这一题材的动画电影,美国迪斯尼、梦工厂等电影公司都制作过许多优秀动画电影作品。
如,展现母爱的《小鹿斑比》(大卫·汉德导演,雷电华传播公司1942年出品)、《小飞象》(本·夏普斯廷导演,斯尼影业1941年出品)、《人猿泰山》(克里斯·巴克、凯文·利玛导演,迪斯尼影业1999年出品);代表了典型美国家庭的《超人总动员》(布拉德·伯德导演,博伟电影公司2004年出品)、《辛普森一家》(马特·格勒宁、萨姆·西蒙导演,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1989年出品)等;诉说父子、父女情的《神偷奶爸》(克里斯·雷纳德导演,环球影业2010年出品)、《疯狂原始人》(科克·德·米科、克里斯·桑德斯导演,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13年出品)、《海底总动员》(安德鲁·斯坦顿、李·昂克里奇导演,迪斯尼公司2003年出品)、《驯龙高手》(威廉·戴维斯、迪恩·德布洛斯导演,派拉蒙影业2010年出品)、《功夫熊猫》(约翰·史蒂芬森、马克·奥斯本导演,梦工厂2008年出品)、《精灵旅社》(罗伯特·斯密戈尔导演,哥伦比亚影业2012年出品)等;表现姐妹、兄弟情的《冰雪奇缘》(克里斯·巴克导演,迪斯尼公司2014年出品)、《超能陆战队》(唐·霍尔导演,迪斯尼公司2015年出品)等。
父亲节的由来及故事

父亲节的由来及故事导读:世界上的首个父亲节,是在十九世纪初期的美国诞生,当时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多德夫人,因为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候不幸因为难产而死,而他的父亲则肩负着照顾孩子,养家糊口的重任,时光冉冉,随着多德夫人的兄弟姊妹都长大成人,认为父亲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因为劳累过度在1909年去世。
而关于父亲节的由来,也是由多德夫人所倡导的,在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之后,多德夫人十分怀念自己的父亲,她深刻的感受到,在自己成长阶段,父亲所付出的爱与艰辛,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
因此,她写信建议将父亲生日那一天作为父亲节,华盛顿州长表示赞成,不过将日期改为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这也是父亲节的来源的历史故事。
自从有了华盛顿市开创了父亲节的由来之后,美国各州市也开始传播,自1924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支持设立全国性的父亲节,这事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签署正式文件后,得以美梦成长,让父亲节成为全美国性质节日的梦想得以实现。
算起来,父亲节发源地在哪里?也应该是从美国华盛顿州开始。
其实中国父亲节的来源,并非是由美国传入,起源于民国时期,上海在1945年8月8日发起了庆祝爸爸节运动,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天父亲节。
当然现在父亲节的由来,各地的历史背景不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需要讲述,父亲节的来源意义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全世界的父亲都一样,他们努力做好了上苍赋予他们最圣神与敬爱的角色。
这一天,无论你是否远在异乡,别忘了给爸爸送上一句父亲节最诚挚的祝福!【父亲节的故事】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
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
多德夫人的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布鲁斯·多德夫人子时,因难产而死;多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曾参加过南北战争,他在妻子过世后,独自一人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
多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劳:斯马特先生白天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
中国爸爸妈妈的分类

中国爸爸妈妈的分类中国的孩子,思想性格爱好丰富,水平有高有低。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思想性格爱好和各种能力和水平,一般都只跟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有关,但事实上很大程度是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影响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提供的生存环境所影响。
不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营造不同的生活环境给孩子。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思想性格爱好水平与生活条件,会很大地影响到儿女的思想性格爱好水平和生活条件。
下面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分类: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当官的,有的当大官,有的当中官,有的当小官,有的当芝麻官。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在国家机关行政单位工作的,有的当高层,中层,低层,更低层。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在学校当老师的,有大学教授,有中学老师,有小学老师,有幼儿园教师。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在医院当医生的,有的是大医院的大医生,有的是中医院的中医生,有的是小医院的小医生,有的是芝麻医园的芝麻医生。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在公司打工的,有的是做高级工,有的是做中级工,有的是做小工,有的是当芝麻工。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耕田的,有的耕得多,有的耕得中,有的耕得少,有的耕一点点。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开公司的,有的开大公司,有的开中等公司,有的开小公司,有的开芝麻公司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做生意的,有的做大生意,有的做中生意,有的做小生意,有的做芝麻生意。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文化高,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文化中等,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文化低,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文盲。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社会经验丰富,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社会经验一般,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社会经验低,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几乎没社会经验。
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体育健将,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中等,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一般,有些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体弱多病。
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教育的区别

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教育的区别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咱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咱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咱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一、孩子传承的是什么?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2)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3)我如果想有钱,我也得通过劳动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我爸是有钱人,咱们家有的是钱,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不知道珍惜和努力。
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这位中国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咱们不是在刻意比较这两种教育的好坏,但有一点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
二、财商教育很重要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呢?首先,不要把将压岁钱存起来当作教育孩子理财的唯一方法。
其次,家长们要定期给孩子一些钱,要鼓励孩子们合理地消费掉。
可以让孩子们到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玩具,学习用品,礼物,甚至衣服。
在孩子每次消费后,家长要和孩子及时地交流一下购物的感受,如问一下孩子这次消费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是否满意?通过交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总结消费的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学会理智、科学的理财。
理财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种消费观,更重要是会带给孩子一些内心的安全感。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5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5篇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时下流行的图书层出不穷,但在书店,引起我注意的却是美国作家罗伯特?T?清崎和和莎伦?L?莱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穷爸爸》一书。
此书主要讲的是有关投资理财面的一些新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我,原本是提不起任何兴趣的,但它书名的别出心裁,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想,它的畅销,与它的书名也一定有着重大的关系,如果把书名改成《投资新理念》一类的话,这本书多半会滞销。
《富爸爸、穷爸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看法的截然不同,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的建议,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富爸爸”的观念,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资家。
本书提出了“金钱是一种思想”的观点,从人的个体出发,分析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财商”概念,并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对于罗伯特先生在书中的言论,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在财经方面,我实在是外行,但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却带给了我一次不小的冲击,给了我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所受的教育,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所以__就撇开金钱因素,纯粹就作者的思想观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正如书中所言,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
但是,如何去合理运用这两件礼物,却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在同学间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仅仅有大专文凭或好分数是远远不够的。
在校园之外的现实世界里,有许多比好分数更为重要的东西,我常常听到人们将这些东西称之为“毅力”、“气势”、“精明”、和“才华横溢”等等。
不管怎么称呼,这都是比学校分数更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未来的因素。
因此我们要学会思考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一种新的身份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重新为自己定位,是要评估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中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
不要做那些无效的事情,找一些有效的事情去做,“寻找新的思想”,“学会支配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中国爸比习惯说:去去,一边玩去,让我歇会!
美国Dady习惯说:来来,宝贝在玩什么?爸爸和你一起玩好不好?
(二)
中国爸比的休闲娱乐是:和兄弟聚会,打游戏,K歌,喝酒,不带孩子去。
美国Dady的周末休闲:家庭联谊,亲有聚会,BBQ,看比赛,做什么要先考虑能不能带孩子去,否则很可能不参加,看球赛也要带着孩子一起。
(三)
中国爸比听说要加班:又要加班,周末也不能睡懒觉了,唉,还好有加班费!
美国Dady听说要加班:我先看看工作计划,有没有加班的必要,明天还想陪孩子去动物园呢!
(四)
中国爸比,孩子摔坏了或生病了会说:你这妈怎么当的!
美国Dady,孩子摔坏了或生病了会安慰妻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不用担心。
(五)
中国爸比,对孩子什么时候要喝奶,加多少水放几勺奶粉,什么时候睡觉基本没概念。
美国Dady,往往是夜里孩子啼哭时第一个醒来的人,他们管这叫“妈妈的直觉”。
(六)
中国爸比会为了一份工作远走他乡,骨肉分离,或者干脆两口子在外打工,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养。
美国Dady一旦安家会尽量不离家,实在要走,也会尽量拖家带口一起走。
(七)
中国爸比以当“奶爸”为耻。
美国Dady以当“奶爸”为荣。
(八)
中国爸比经常出去应酬,必须去的会去,可去可不去的也会去。
美国Dady下班后很少应酬,在美国,如果对方有孩子,你却占用他的下班时间,只为请吃顿饭,是一件不太体贴的事。
(九)
中国爸比经济压力很大,一个家穷,爸爸是罪魁祸首,是“没本事”“没能力”的男人。
美国Dady心安理得地在家看孩子,妻子出去赚钱养家,而外人也不会把这看作是吃软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