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整体计算

合集下载

楼梯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楼梯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楼梯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楼梯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计算:根据楼梯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求,计算楼梯的高度、宽度、台阶数目、步距等尺寸。

其中,楼梯高度一般为2000-2400mm,楼梯宽度一般为800-1200mm。

2. 台阶计算:楼梯的台阶是由楼梯梁和楼梯踏步组成,计算时需要考虑梁的长度、宽度、厚度,以及踏步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楼梯梁的长度一般为楼梯宽度的2-3倍,宽度为楼梯宽度的1.5-2倍,厚度一般为70-120mm;踏步的长度一般为200-350mm,宽度为900-1200mm,高度为150-200mm。

3. 栏杆计算:楼梯的栏杆是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计算栏杆的高度、长度和材料所需量。

栏杆的高度一般为900-1100mm,长度根据楼梯的长度而定,常用材料有铁、铝和不锈钢等。

4. 楼梯扶手计算:扶手是为了方便使用者上下楼梯,根据楼梯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计算扶手的高度、长度和材料所需量。

扶手的高度一般为800-900mm,长度根据楼梯的长度而定,常用材料有木、金属和玻璃等。

楼梯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1.楼梯台阶材料计算公式:台阶材料量=台阶长度×台阶宽度×台阶厚度×台阶数2.楼梯梁材料计算公式:梁材料量=梁长度×梁宽度×梁厚度3.栏杆材料计算公式:栏杆材料量=栏杆长度×栏杆高度4.扶手材料计算公式:扶手材料量=扶手长度×扶手高度5.楼梯施工工时计算公式:施工工时=组装时间+排砖时间+粘贴时间+涂漆时间这些公式只是楼梯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具体的计算还需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楼梯工程量计算时还要考虑材料的损耗率、施工的复杂程度和工人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楼梯工程量计算规则

楼梯工程量计算规则
3、平屋面工程量计算的难点
⑴、异型屋面的面积不好计算。(同平整场地)
⑵、异型屋面的周长不好计算。
⑶、屋面其他零星工程量比较碎,容易漏项。
⑷、坡屋面计算要考虑坡度系数,斜面积不好计算。
⑸、老虎窗的面积不好计算。
②楼梯侧面装修=踏步侧面面积+梯板侧面积
其中:踏步侧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梯板侧面积=
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③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⑸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计算同装修面积。
二十、屋面
1、 平屋面工程量
⑴屋面面积;⑵找平层;⑶保温层;⑷屋面卷材防水;⑸铁皮;⑹UPVC雨水斗;⑺铸铁落水口⑻UPVC弯头;⑹排水管。
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
②栏杆按长度或者吨位进行计算
栏杆长度是按照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进行计算的。
⑷楼梯装修:楼梯侧面装修;楼梯底面装修。
①楼梯装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楼梯(包括踏步、休息平台及500mm以内的楼梯井)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与楼地面相连时,算至梯口梁内侧边沿;无梯口梁者,算至最上一层踏步边沿加300mm。
②屋面小气窗出檐与屋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增加,但天窗出檐部分重叠的面积计入相应的屋面工程量内。
③瓦屋面的出线、披水、稍头抹灰、脊瓦加腮等工、料均不另计算。
⑵屋面防水面积
屋面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按设计图示尺寸按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①斜屋顶(不包括平屋顶找坡)按图示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乘以屋面坡度延尺系数按斜面积以平方米计算,平屋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由于屋面泛水引起的坡度延长不另考虑。 ②不扣除房上烟囱、风帽底座、风道、屋面小气窗和斜沟所占面积,其根部弯起部分不另计算。 ③屋面的女儿墙、伸缩缝和天窗等处的弯起部分,并入屋面工程量内。天窗出檐部分重叠的面积应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并入卷材屋面工程内。如图纸未注明尺寸,伸缩缝、女儿墙可按25cm,天窗处按50cm计算。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数学中,楼梯是连接不同层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人们在楼层之间往返时使用的通道,因此楼梯的设计和计算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既要方便使用,又要保证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楼梯的计算公式:1.直梯(直樓梯)的计算公式:直梯是最简单和常见的楼梯类型,也是一种最常见的设计选择。

直梯的设计原则是保证舒适的爬楼距离,并确保楼梯的坡度和踏步的大小合适。

以下是直梯的计算公式:- 步长(Run):步长是所需水平运动的距离,一般取为25-30厘米。

- 踏步高度(Rise):踏步高度是垂直上升的距离,一般取为18-20厘米。

- 爬楼高度(Total Rise):爬楼高度是楼梯从一层到另一层的高度差,一般取为2.6-3米。

- 台阶数(Number of Steps):台阶数等于总的上升高度除以踏步高度,向上取整。

2.(L型楼梯)的计算公式:L型楼梯是一种常见的设计选择,适用于有限空间或需要改变方向的情况。

以下是L型楼梯的计算公式:- 水平距离(Run):水平距离是楼梯跨越的水平距离,一般取为25-30厘米。

- 垂直上升距离(Rise):垂直上升距离是楼梯向上爬升的高度,一般取为18-20厘米。

- 爬楼高度(Total Rise):爬楼高度是楼梯从一层到另一层的总高度差,一般取为2.6-3米。

- 转角长度(Landing Length):转角长度是楼梯转角处的平台的长度,一般取为1.5-2米。

- 台阶数(Number of Steps):台阶数等于楼梯总共上升的高度差除以踏步高度,向上取整。

3.螺旋楼梯的计算公式:螺旋楼梯是一种紧凑且美观的设计选择,适用于有限的空间。

以下是螺旋楼梯的计算公式:- 螺旋半径(Spiral Radius):螺旋半径是从螺旋楼梯中心点到任意一点的距离,一般取为70-90厘米。

- 踏步高度(Rise):踏步高度是垂直上升的距离,一般取为18-20厘米。

- 行径(Going):行径是水平移动的距离,一般取为25-30厘米。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楼梯计算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踏步体积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踏步个数
踏步个数= 踏宽数+1
踏宽数=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
踏步高度=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
梯板净宽=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梯板体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梯板净宽;
楼梯斜长= 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
楼梯水平投影长度=踏步净长
k=(根号(踏步宽^2+踏步高^2)/ 踏步宽)*踏步净宽
踏步净宽=踏步宽*踏步数
休息平台体积=长*宽*厚;
梯梁体积=长*宽*(高-休息平台厚)
栏板
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栏板厚度计算
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
栏杆
栏杆按长度或者吨位进行计算
栏杆长度是按照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进行计算的楼梯侧面
楼梯侧面装修=踏步侧面面积+梯板侧面积
踏步侧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
梯板侧面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计算同装修面积。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各种楼梯的计算公式
楼梯计算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踏步体积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踏步个数
踏步个数= 踏宽数+1
踏宽数=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
踏步高度=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
梯板净宽=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梯板体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梯板净宽;
楼梯斜长= 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
楼梯水平投影长度=踏步净长
k=(根号(踏步宽^2+踏步高^2)/ 踏步宽)*踏步净宽
踏步净宽=踏步宽*踏步数
休息平台体积=长*宽*厚;
梯梁体积=长*宽*(高-休息平台厚)
栏板
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栏板厚度计算
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
栏杆
栏杆按长度或者吨位进行计算
栏杆长度是按照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进行计算的
楼梯侧面
楼梯侧面装修=踏步侧面面积+梯板侧面积
踏步侧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
梯板侧面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

楼梯工程量计算

楼梯工程量计算

楼梯工程量计算
楼梯砼工程量:楼梯踏步体积、楼梯板体积、休息平台体积。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①踏步体积=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梯板净宽*踏宽数
其中:踏步个数=踏宽数+1;踏宽数=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踏步高度=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梯板净宽=梯板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梯板斜长*梯板厚度
其中:楼梯斜长=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净长;
K=/踏步宽度)
③休息平台体积:计算同楼板
如果休息平台与墙相交,扣除与墙相交部分体积。

④梯梁砼工程量:
砼体积=梯梁宽度*(梯梁高度-板厚)*梯梁长度
⑤平台梁砼工程量:
砼体积=平台梁宽度*(平台梁高度-板厚)*平台梁长度
不规则板工程量计算。

楼梯计算规则

楼梯计算规则

精心整理混凝土
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楼梯的连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楼梯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计算,伸入墙内部分也不增加。

当楼梯与现浇楼板有梯梁连接时,楼梯应算至梯口梁外侧;当无梯梁连接时,以楼梯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300mm计算。

整体楼梯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梯井。

模板
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楼梯的连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梯井。

楼梯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计算,伸入墙内部分也不增加。

当楼梯与现浇楼板有梯梁连接时,楼梯应算至梯口梁外侧;当无梯梁连接时,以楼梯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300mm计算。

建筑楼梯计算公式

建筑楼梯计算公式

建筑楼梯计算公式
建筑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人们的安全。

在设计楼梯时,需要考虑到楼梯的坡度、踏步高度、踏步宽度等因素,以确保人们在使用楼梯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计算楼梯的设计参数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步数 = 层高 / 步高
其中,步数表示楼梯的总步数,层高表示楼层之间的高度差,步高表示每一步的高度。

在计算楼梯的步高时,需要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和身体特征进行合理的设定。

通常情况下,步高的范围应在150mm至190mm之间,以保证人们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

同时,为了避免用户的脚部受伤,楼梯的步高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应超过5mm的差距。

除了步高,楼梯的踏步宽度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踏步宽度应根据楼梯使用的人群特点进行合理的设定。

一般来说,楼梯的踏步宽度应在250mm至350mm之间,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在楼梯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楼梯的坡度。

楼梯的坡度主要是指楼梯的斜度,即楼梯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之间的比值。

一般来说,
楼梯的坡度应保持在1:1.5至1:2之间,以保证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如果楼梯的坡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

建筑楼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步高、踏步宽度和坡度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空间条件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楼梯将成为建筑物的亮点之一,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
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
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
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
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
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

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
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
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
设250×500mm层间梁。

二跑楼梯的第一跑
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

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
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 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
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
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
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
【层间复制】。

楼梯建模步骤如下:
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
房间);
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
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
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楼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所示。

目前程序可布置两跑和对折的三跑、四跑板式楼梯。

修改楼梯时,要先用【楼梯删除】
菜单将该房间的楼梯删除再重新布置。

可用【层间复制】菜单将本层楼梯复制到其它层,要求复制楼梯的各层层高相同,且必
须布置了和上跑梯板相接的杆件。

图一楼梯定义对话框
图二已将楼梯转化成宽扁梁且自动增加层间梁的模型
2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
在退出PMCAD程序时,程序将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最上面有一个“楼梯自动转换为
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

勾选该项,
则程序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以lt命名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中保存着将楼梯转换为宽扁
折梁后的模型。

如果用户要考虑楼梯参与
结构整体分析,则需将工程目录指向该lt目录重新进行计算;如果不勾选,则程序不生成lt文件夹,平面图中的楼梯只是一个显示,
不参与结构整体分析。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时,程序自动将每一跑楼梯用三段宽扁梁模拟,下段为模拟下平台的
水平梁,中间为模拟梯板的斜梁,
上段为模拟上部平台的水平梁,三段梁的宽度均取楼梯板宽度。

程序在中间休息平台处
自动增设一根250×500mm的层间梁,
以传接折梁到两端柱上。

图3 生成数据
结构计算
考虑楼梯作用的结构计算时一定要把工作目录指向原来工作目录下级的LT子目录。

由于楼梯的布置与数据生成是在PMCAD中完成,SATWE、TA T、PMSAP等计算程序接力的是已将楼梯转化成斜梁折梁杆件的三维模型,
计算软件一般不用再作什么特别的设置,直接计算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给出的楼梯计算模型主要考虑楼梯对结构整体的影响,对于楼梯构件本身的设计,用户应使用专门的楼梯设计软件
LTCAD完成。

图4 SA TWE计算模型
4 小结
在定义与布置楼梯时宜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在进行完楼层组装后再进行楼梯布置,这样程序能自动计算出踏步高度与数量,
便于建模。

2)楼梯间宜将板厚设为0,不宜开全房间洞。

因为考虑楼梯作用的计算模型是专门生成在lt目录下的,当前工作子目录的模型计算时
不会考虑楼梯,计算模型和没有楼梯布置的模型完全相同。

以前对楼梯荷载通常的做法
是将其换算成楼面荷载布置到楼梯间,
并将楼梯间处板厚设为0。

这样做可延续先前的计算方法。

3)转换楼梯后的计算模型将楼梯间处原1个房间划分为3个房间,且原有房间的板厚、恒活荷载等信息丢失,如果对这部分生成楼板
则程序对这三个房间的板厚、恒活荷载取为本层统一的输入值。

需要时用户应手工修改。

4)为了解决底层楼梯嵌固问题,程序在底层梁端增加了一个支撑。

5)退出PMCAD时要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这样程序才能在LT文件夹中生成模型数据。

如果已经将
目录指向了LT目录,则在退出PMCAD时不要勾选该选项。

6)LT目录下包含了原有的模型和楼梯转换成斜梁的模型,用户可以对该模型进一步
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