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及其简介

合集下载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国画山水十大名画的赏析:
1.《千里江山图》:作者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画面描绘了长江流域的壮美景色,色彩鲜明,构图恢弘,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2.《白雪山图》:作者为南宋画家谢赫,画面以太白山为背景,表现了独特的山水风貌和自然景观,形式上极具表现力。

3.《水墨花鸟图》:作者为明代画家徐渭,画面以花鸟为主,运用水墨技法,表现出极具生动感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4.《清明上河图》: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描绘了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构图精美,色彩绚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5.《渔舟唱晚图》:作者为宋代画家马远,画面以渔船为背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感,是中国山水画的杰作之一。

6.《富春山居图》:作者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画面描绘了江南富春山的壮美景色,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富有古典气息。

7.《十八学士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顾恺之,画面描绘了唐代十八位文学巨匠的生活场景,构图繁复,细节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8.《红楼梦图》:作者为明代画家高鹗,画面描绘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构图精美,画风细腻,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结合之作。

9.《山水十二屏》:作者为清代画家郑板桥,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严谨,色彩和谐,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10.《八大山人千里江山图》:作者为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画面描绘了中国南方的江山美景,构图简洁,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14《山水画的意境》ppt课件

02
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意境的定义与特点
意境的定义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表达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 象的有机融合。
意境的特点
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特点,能够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 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山水画意境的表现手法
笔墨运用
山水画家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疏 密等变化,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神韵 ,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构图布局
色彩运用
山水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是营造意境的 重要手段。画家通过色彩的冷暖、明 暗等变化,表现出山水的自然色彩和 情感色彩。
山水画的构图布局讲究层次感、透视 感和空间感,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 使画面呈现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山水画意境的审美体验
01
情感共鸣
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
05
总结与思考
山水画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价值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 文化信息,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
要载体。
艺术审美价值
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 手法,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提升人 们的审美品位。
哲学思想价值
山水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如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仁者乐山等 ,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 远影响。
积极参加艺术交流活动,观摩他人的作品 ,汲取灵感,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THANKS
感谢观看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
远近法
通过运用远近透视法, 营造出画面的空间层次 感,使画面更加立体。
虚实法
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 突出画面的主题,增强
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浓淡法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流派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流派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流派众多。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山水画流派:
- 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为主,颜色鲜艳,富有装饰性。

- 金碧山水:以泥金、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为主,颜色华丽,具有皇家气派。

- 水墨山水:以水墨为主,用笔简练,注重意境和笔墨趣味。

- 浅绛山水:在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加入淡赭石和花青等颜色,色调温暖,富有诗意。

- 没骨山水: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颜色或墨色描绘山水,具有洒脱自然的风格。

- 小青绿山水: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减少颜色的使用,注重笔墨的表现。

- 大青绿山水:用色浓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性。

- 泼墨山水:用笔泼墨,墨色淋漓,具有豪放洒脱的风格。

这些山水画流派各具特色,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山水画》课件

《中国山水画》课件

五代时期的代表画家与作品
总结词
五代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形成期,出现了 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和以 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
巨然
继承了董源的画风,代表作品有《秋山问 道图》。
荆浩
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作品有《匡庐 图》。
董源
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代表作品有《夏景 山口待渡图》。
关仝
继承和发展了荆浩的画风,代表作品有《 关山行旅图》。
《中国山水画》 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山水画简介 •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与材料 • 中国山水画的流派与代表画家 •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 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 中国山水画作品欣赏
01
中国山水画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 期,受到玄学和佛教的影响,逐 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现代元素的引入
当代山水画在传承中不断吸收现代艺 术元素,如西方绘画技法、现代构图 理念、新型材料等,为山水画注入新 的生命力。
跨文化交流与影响
国际交流活动
当代中国山水画积极参与国际艺 术交流活动,通过展览、学术研 讨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山水 画的魅力,同时也汲取了国际艺
术界的养分。
西方艺术的影响
文化内涵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融合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体现 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价值
中国山水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不仅是中国画坛的瑰宝,也是世 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与 材料来自法与墨法笔法笔法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之一,通过不同的笔法可以表 现出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元素的形态和质感。常见的笔 法包括皴、擦、点、染等。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10幅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001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顾恺之(345-406),字长康,昆陵人,诗文书画皆能。

画风细劲柔和,笔墨连绵不缀,有“游丝描”之称。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从开头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

后几段画洛神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

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而去,曹植坐舟追寻。

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002 《游春图》隋展子虔唐人摹本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此画描绘达官贵人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

山石树林有勾无皴, 填以青绿色为主的厚重色彩,二是在构图上, 脱离了魏晋时期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处理方式, 而变为以山水为主, 人物只作点景出现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 具有与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远近山水, 咫尺千里”的画面效果。

003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绢本设色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李思训继承和发扬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技法, 已形成“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1.《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王希孟所作,其画面宏伟壮阔,以秀美的江山为主题,充满了山川河流的美妙景色。

2.《红岩》:这是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代表作,其以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手法描绘了岩石的质感和山水的壮美。

3.《清明上河图》:这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由于其画面十分细致入微,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因此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景观画的代表之一。

4.《富春山居图》:这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其画面通过对山水、人物、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幅别具匠心的山水人物画。

5.《春山图》:这是明朝画家唐寅的代表作,其画面以一片春天的山野为主题,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游春图》:这是清朝著名画家郎世宁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春天的山水、花鸟等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7.《潇湘图》:这是明朝画家文征明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潇湘江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江水、山岳、人物等元素,呈现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图。

8.《山水十二屏》:这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所作,共分为十二幅画,每幅画呈现出不同的山水景色,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山水长卷。

9.《溪山行旅图》:这是唐朝画家王维的代表作,其画面以溪山
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的互动,刻画出了山水间的和谐之美。

10.《断桥残雪图》:这是明朝著名画家文征明所作,其画面通过对断桥和残雪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冷峻、凄美的山水美感。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

国画山水十大名画赏析国画山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观,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中国国画山水史上十幅著名的名画赏析。

1.《寒山拾得图》这幅画是元代文人画家夏圭的代表作,他通过绘制冷峻的山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画中的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有内涵,让人在沉思之余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2.《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北宋名画家王希孟的代表作。

画面以江山为主题,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荣和美好景象。

画面中的山水风光、建筑物和人物形象都精细细致,耐人寻味。

3.《溪山行旅图》这是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水、建筑、植物和人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悟。

画面中的色彩清新淡雅,托出了自然的恬静与无穷魅力。

4.《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山水画之一。

画面中除了细腻的山水画面外,还描绘了市井百态和民俗文化,将山水画与人文画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奇妙魅力。

5.《千里江山图》明代画家徐渭的代表作,画面宽阔恢弘,以长江为主线,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画面中的各种元素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理念。

6.《齐白石山水画》齐白石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特色。

他擅长表现形体的变化和色彩的饱满,使得他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

7.《李可染山水画》李可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饱满、构图新颖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山水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美”概念,引领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8.《黄宾虹山水画》黄宾虹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通过对山水画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革新,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他的山水画作品色彩明艳、构图精妙,表现了他独特的审美理念和个性。

9.《吴昌硕山水画》吴昌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气韵生动,表现出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中国十大著名山水画

中国十大著名山水画

中国十大著名山水画山水画在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主要描写的是山川景色为主,自古以来山水画的大事很多,下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十大著名山水画。

1. 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东晋名画。

这幅画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作,主要讲述的是曹植和洛神之间真挚的爱情,画也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早期的古朴特点。

2.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

拥有着超高的医术水平。

围绕着这幅画,还流传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3. 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宋徽宗时期所画。

描写了北宋锦绣山河的雄伟景象,这幅画是以长卷形式画面刻画的细致入微。

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图。

4. 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有名的国画。

很多人对富春山居图都有所了解,是当年元朝黄公望所画,也是当年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巅峰之作。

5. 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是明朝著名画家所画画中游种,才是女画的典范。

包含了,当时有很多的话,绘画技巧是属于写实的画作。

6. 百骏图百骏图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幅画,是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所绘画的描绘了上百匹骏马游牧的场景,中西合璧的技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格。

7. 步辇图不撵图是唐朝著名画家严厉本的画作,这幅画主要描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变装出行,迎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节的情景。

8. 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可以说是一代名画,是唐代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刻,也是是女花最先盛的时段,画室是旧地取材描绘的是当时贵族妇女的行乐生活。

9. 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的时间比较久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

现在这幅画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主要描写了韩熙载摄夜宴载歌载舞行乐的场景。

10. 五牛图五牛图是唐代最为有名的一幅画作,主要描写的是当时农耕时期,牛在民间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同时也表达了五兄弟对君主的忠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画及其简介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

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

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

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

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

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现的简单鱼鸟图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鸟画。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东音和南朝时,画在绢帛上的花画已经逐步形成独立的画科,并且出现一些专门的画家。

五代、两宋间,这一画科更趋成熟。

界画,也是中国画画科之一。

明陶宗仪《辍耕录》一书中,提出将绘画分为十三科: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赢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中有界画楼台一科。

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水墨画指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

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继续有所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

”所谓“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青,或指浓、淡、干、湿、黑。

实际上都是指墨色的变化丰富而言。

青绿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作为主色的画。

若为山水画还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

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

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

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楼阁等建筑物。

浅绛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元画家黄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种山水画,形成了一种风格。

赭石又称“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

入画的赭石,出在赤铁矿中。

原石伴随着赤铁矿产出,用手捻摸,感觉滑腻的是好原料。

原产山西雁门一带,古属代郡,所以又叫“代赭”。

凡是有赤铁矿的地方,均产赭石。

国画颜料的使用方法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

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主要色彩有以下几种一、矿物颜料1、朱砂2、朱膘(朱砂中提炼、最上面的一层)3、银朱4、石黄5、雄黄(又称雄精)6、石青(分头、二、三、四青)7、石绿(分头、二、三、四绿)8、赭石(分深赭、浅赭)9、蛤粉(贝壳磨制、虽非矿物但归在此类)10、铅粉(易变黑,常用钛白粉代替)11、泥金12、泥银二、植物颜料1、花青2、藤黄(有毒)3、胭脂4、洋红(进口,胭脂虫中提取,虽非植物但归于此类)三、化工颜料(不同于盒装软管的,也为块状,姜思序堂生产)1、曙红2、深红3、大红4、铬黄5、天蓝第一、二类为纯天然制作,除洋红外(它最初从墨西哥引进),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国画颜料。

三类为现代的化工合成颜料,用起来尚可。

我们现在用得最多的当数上海马利实业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马利牌”中国画颜料,使用方便、但易退色。

一般来说一类为粉状,用时须加明胶,二、三类直接在水中浸泡一会就可,使用比较方便。

上色的薄厚问题:传统认为颜色应薄上,但是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较薄的颜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

薄上色法可以说最好是把握在用绢画时,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色的粗糙感,而还能清晰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

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古画上,都有着细腻而厚重的色彩,颜色的质地很细。

其实这里还要说明一点,重彩中的重,是厚重的意思,而不是厚厚的颜色。

所以不是画的颜色越多,越是符合重彩的需要。

今天随着岩彩画的兴起,有些画家追求色彩的厚画法,向油画一样的做肌理,这又是另一种手法,但是这仅限于岩彩画使用较多。

在今天大部分绘画中,还应该是厚薄结合比较好,在我的画中就是尽力在尝试厚涂与薄画结合使用。

关于用白的问题:在国画中,特别是工笔画中,白色使用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它并不是为了增加厚重感。

白色可以用于画领口、袖口;衣服上的图案;土裙(就是仕女最下面穿的裙子);以及和其它颜色混合出的肤色等等……厚重感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多层叠加出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加白达到的,国画中的白要小心使用,锌钛白(锡管装的)中的胶性很大,一旦画上就不好去掉,所以要十分慎重。

特别是蛤粉(粉末状),这种颜色在使用中十分不稳定。

在加胶时,只要蛤粉一湿立刻变得十分透明,但是在颜色完全干透以后又显得特别的白,在染时要全凭经验十分不易。

因为白色是覆盖性色彩,所以在使用时多使用勾填法,留出墨线贴着线的边缘完成涂色,要做到色不压线、色不离线。

在画一些工笔的白花时,有时需要用薄涂法淡淡的罩几遍白色,然后在用曙红或豆绿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洁白、明亮的效果。

用化学合成的颜色会有许多杂渣,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调开,过几分后倒上面的颜色用,这样颜料中的渣就没有了。

画工笔时最好少调色,几种色调在一起,颜色也会灰,尽量用原色。

用花青色时最好加点墨,可以去火气。

画白色时,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最好过期的,要不费用太高〕,这样的白色很白,有光泽。

传统国画颜色介绍: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矿物质颜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绘画中,还应用于壁画、建筑彩绘等地方。

在我国古代,画家们有一套十分系统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随着明、清画家对工笔绘画的认识逐渐淡薄,所以,传统制造石色的方法几近失传。

今天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学来了当年日本人从我国学去的制颜色方法,才有现在较为丰富的品种供画家使用。

石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绿、雄黄、雌黄、石黄、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黄、珊瑚粉和其他宝石类颜料粉以及新研制出的高温结晶颜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石青与石绿一般分类较细: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头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浅,石绿同理。

水色(透明色):水色主要是由一些天然植物为主材料,配以少量动物质材料、矿物质细粉颜料组成。

石色与水色一般是相互结合着使用于国画中,已达到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丰富效果。

水色主要包括:朱磦、胭脂、西洋红、藤黄、赭石、花青、水彩色与丙烯色等。

需要说明的是:1、朱磦是朱砂最细的形态,所以有些画家在使用时以薄涂法来形成水色透明的颜色效果。

2、西洋红:在国画色中的名目较多,又叫做曙红、牡丹红等。

金属颜料:画家使用金属颜料由来已久,最早是在唐朝。

金属颜料主要是金箔、金粉;银箔银粉。

金箔一方面使用在背景上,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在局部贴金。

金箔有四个品种:紫赤金(略带红色):主要贴寺庙中的佛像。

库金(足金金箔):绘画中常用,往往是98%的纯金和2%的纯银合成。

大赤金(略带黄色的金):又称冷金,70%的纯金,相当于18K金。

田赤金(呈淡黄色):相当于14K的金。

银色相比之下不是太常用,故不细说。

1、画黑的颜色有几种办法,一种是用淡墨一遍一遍的上,直到达到黑的效果为止。

画时注意,要是想达到黑色偏暖的话就用油烟墨;想要发冷的黑的话用松烟墨。

另一种是厚涂法,用国画色(上海马利牌颜料)中的黑色,涂几遍就能达到很黑的效果。

在绢上尤其明显。

(这可是秘密噢)2、现在许多画家抱怨赭石色不好用,与墨或花青调好后会形成沉淀,几乎每一种赭石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这样的现象。

其实不是颜色的问题,而是对颜料性能不了解,赭石基本上其中的矿物质还是较多的,这和植物色的花青是无法调和的,两者不容;同理,赭石与墨也就不可能调和了,这不是颜料的问题。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颜色分开使用就会自然调和,即先上赭石,再等干了往上叠加其他的颜色,这样就不会出现“出渣子”的现象了。

3、从我的经验上看,水彩颜色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注意要用性能较稳定的水彩颜色,比如日本的、英国的,如果怕在装裱时“跑”可以在水彩色中稍加一些胶就可以了。

另外还可以用丙烯颜色,性能也很好,但是要注意丙烯色中的胶性较大,如果颜色画错了,颜色干后就无法洗掉了。

天然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兑上胶液即可作画。

(一)胶的溶化:胶的溶化是“岩彩”画中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

它的浓和淡直接影响画面着色的效果。

浓了易开裂,淡了易剥落,只有恰到好处。

你的画也就成功了一半。

(1)明胶的溶化方法:将所需用量的明胶倒入小碗,先加入4倍凉水泡5分钟后再加入五倍的70OC热水,用筷子充分搅拌开胶粉。

如果有疙瘩,说明未完全溶化胶粉,需继续搅拌直至疙瘩全部溶化。

溶化后的胶液保质期限:用完后放入冰箱夏天约3~5天,冬季约一至二星期。

另一种颗粒状的“骨胶”比明胶的接着力要强,且不易凝固,但需熬制。

绘画用的日本鹿胶分三千本胶、干燥鹿胶、软韧鹿胶、特殊鹿胶。

它们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

它们是专门为绘画而研制的胶,去掉了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易凝固和腐臭;尤其是液体的瓶装鹿胶随取随用使用方便,永不腐臭;固体鹿胶需熬制。

(2)固体鹿胶的溶化方法:将三千本胶一根掰成几小段放入杯中注入300ml清水,再加入一粒方型的干燥鹿胶或软韧鹿胶,放置半小时。

后用温水隔水蒸化即可。

加入方形鹿胶粒的目的是增加接着力和防腐臭。

(二)调制颜色:将所需用量的色粉到入小碟,用小勺加入少量胶液,用中指拌匀。

胶液不够时可再加,直至调成糊状,用时再略加清水稀释即可作画。

调制颜色时用中指或小棍,切忌用毛笔去直接拌颜色和胶,毛笔会吸走所有的胶液,使色粉未裹上胶液而造成画面剥落。

简略地说以上两步就是“岩彩”的基本使用方法。

当然就其内在的各种具体技法是各种各样,还有贴箔等特殊技法,就如水墨画的技法,一时不能详尽,大家可参考天雅中国重彩画研究所出品的各种技法书和资料。

天雅云母色、闪光片的使用方法云母色做为一种绘画材料,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使用。

如敦煌壁画、北京西郊法海寺等壁画中都有使用。

从世界绘画来说也不乏采用云母作为绘画材料的作品,尤其是日本画中更是广泛使用,如喜多川歌磨的版画背景大量使用了银白色和银灰色的云母粉;加山又造绘画中的雪山、月光等。

它在现代绘画中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素材,用它表现游动的银画,迷茫的雾霭,静谧的雪景,闪烁的灯光…它是一种具有无尽表现力的素材,用好了、用巧了会使您的画面更添几分神密与灵动。

以下为几种简单、常用的使用方法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