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学年度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国二上单元主题

合集下载

2023秋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2-1《我们生活的世界》(表格式教案)

2023秋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2-1《我们生活的世界》(表格式教案)

D.鱼
3.属于人工世界的物体是( )
D.
4.下列选项中,( )不是木头的特点
A.有纹路
B.有气味.
C.透明反光
D.直接取自自然
5.下列事物属于自然世界的是( )
A.山脉
B.书本
C.钟表
D.手机
(一)按材料给几种常见的物体分类
在给物体分类的时候,先给物品编好号,方便分类。

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着说一说哪几种物体分为一类(授课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会从功能上去分):如“我把4号和6号分为一类,因为都是木头做的”,引导孩子们按照材料的不同来分类。

为了让孩子们的分类更加准确,我利用了教材中的材料让学生直观观察,不过里面有些物品不齐全,如玻璃杯换成了玻璃珠,毛巾换成了布,陶瓷碗缺少等,但是我们可以跟第二课的
材料互用,加入木勺、金属勺,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还加入了剪刀(由两种材料制成)这种物品。

材料中提供的物品
(二)分享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
在分享交流时,我采用了希沃投屏的手段,选取了几位同学上台交流,在交流中边发现问题边进行研讨:
1. 衣服和毛巾到底是什么材料?为什么要归为一类?
2. 为什么会出现同一种物体被分在两类里的情况?
针对第一个问题,发现学生对纤维这种材料比较陌生,我利用服装上的标签引导学生“纤维”这种材料常被用来制成衣服、布等,是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出示两种学生分类的特殊情况,让学生自主思考原因,学生能够发现原来剪刀是由两种材料制成的,刀柄部分是塑料,刀身部分是金属,所以两种材料类别里都有剪刀。

(三)说一说每种材料的特点
在分类中,学生发现同一种材料的物品都有相似的特点,比如气球和橡胶手套都有弹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自然、科技”主题突破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自然、科技”主题突破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科技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填字母,18分)1.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 )A. 嫦娥奔月B.飞离地球、遨游太空C. 鲲鹏展翅、九天揽月D.万户飞天梦2.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 )A. 杨利伟B.费俊龙C.钱学森D.聂海胜3. 下列科普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灰尘的旅行》——高士其B. 《看看我们的地球》——李四光C.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米·伊林D. 《昆虫记》——法布尔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8分)1.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纳米技术。

( )2. 《飞向蓝天的恐龙》向我们介绍了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 )3. 上网只浏览信息或观看留言,从来不主动表露自己的身份,不发表个人意见或回复他人信息的行为,被称为“潜水”。

(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2分)1.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

( )2.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6分)1. 这学期乐乐读了很多书,有:A. 《灰尘的旅行》;B. 《奇妙的细菌》;C. 《昆虫记》;D. 《稻草人》;E. 《海洋生物》。

其中属于科普类图书的有________(填字母)。

我读过的其他科普类图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2. 和考古学家一起来推测。

(8分)考古学家在某处距今约69万年的猿人遗址中发现了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的遗迹。

我们可以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学爱科学班会主题

学科学爱科学班会主题

学科学爱科学班会主题
1. 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将一起探索科学的世界,了解自然规律、科学原理,并发现其中的奥秘。

2. 科技改变生活:让我们一起了解科技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探讨科技发展对未来的意义,以及科技如何改变世界。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呼吁大家为地球尽一份力。

4. 科学与健康: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将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探讨科学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

5. 科学发现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科学发现的乐趣,探索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探索者的精神。

6. 跃入未来的科学与技术:让我们一起了解最新的科学和技术进展,探讨未来的科技应用,激发对未来的好奇心和热情。

7.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让我们一起探索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奇妙关联,思考科学如何启发艺术创作,以及艺术如何表达科学的美妙。

8. 科学与社会问题: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将探讨科学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改变的作用,思考科学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9. 科学探索激发创新精神:让我们一起探讨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家的创新思维,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10. 科学伦理与责任意识: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将思考科学在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考量,培养科学研究者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学习要点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学习要点

小学科学学习要点(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课程标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4.1可以用某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该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4.1.1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7.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7.1.1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3.1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变化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13.1.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13.2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13.2.1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13.3.1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13.4.1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14.地球具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14.1.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14.1.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

14.3.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15.1.1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本单元大概念】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自然与生活科技课本-蔬菜园地

自然与生活科技课本-蔬菜园地

课P8
种子面面观
将数种果实类的蔬菜切开,观察它们的种 子数量、外形有什么不同。
辣椒
秋葵
西红 柿
课P8
茄子
毛豆
四季豆
冬瓜
小黄瓜
黄甜椒
课P8
果实里面都只有 一颗种子吗?
不同蔬菜的种子 大小、颜色和形 状都一样吗?
果实里的种子通常 不只一颗种子。
不同蔬菜的种子大 小、颜色和形状都 不一样。
除了果实类的蔬菜有种子,其他类的
1-1 蔬菜园地 1-2 大家来种菜 1-3 小园丁日记
课P6
1-1 蔬菜园地
认识蔬菜
你吃过哪些蔬菜呢?观察各种蔬菜,比较 不同蔬菜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各种蔬菜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不同。
胡萝卜
马铃薯
芦笋
课P6
高丽菜
金针花
青江菜
茄子
玉米
花食用根,空心菜食用叶,金针花食用
花,辣椒食用果实。 根茎类
叶菜类
白萝卜
空心菜
花菜类
课P7
果实类
金针花
辣椒
课P7
我们可以依食用部位的不同, 将蔬菜 分为根茎类、叶菜类、花菜类和果实类等。 说一说, 我们常吃的蔬菜分别属于哪一类 呢? 根茎类:胡萝卜、马铃薯、芦笋。 叶菜类:高丽菜、青江菜。 花菜类:金针花、花椰菜。 果实类:茄子、玉米。
菠南 菜瓜
蔬菜也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课P9
我们常吃的蔬菜大部分是直接由种子栽种 出来的。不同的蔬菜种子,大小、颜色和形状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一般蔬菜种子为了长久保存的考量,都会经过 脱水、干燥的过程,因此看起来干干、小小的, 不似新鲜种子潮溼、饱满。
课P9

102学年度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三上单元主题

102学年度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三上单元主题
風的遊戲、空氣和風的用途
3.空氣和風
˙空氣的性質
˙風來了
˙好玩的空氣遊戲
4.溶解
˙溶解的現象
˙可以溶解的量
砂糖可以溶解的量
不同物質可以溶解的量
溶解的量會增加嗎
˙生活中溶解的例子
4.廚房裡的科學
˙調味小廚師
分辨調味品
調味品會溶解在水中嗎
砂糖和食鹽能溶解多少
˙做果凍高手
˙食物的保存
食物怎麼壞了
食物的保存方式
酸與鹼的作用
˙水溶液的導電性
測試水溶液的導電性
3.熱對物質的影響
˙物質受熱的變化的影響
˙熱的傳播
傳導、對流、輻射
˙保溫裝置
4.聲音的探討
˙有聲世界
˙聲音的變化
聲音的大小.聲音的高低
音色.製作簡單的樂器
˙噪音對生活的影響
認識噪音、噪音防制
4.力與運動
˙力的作用
力對物體的影響
怎樣測量力的大小
拔河比賽
˙物體運動的快慢
˙流水使大地改變
流水的力量
河流地形、海岸地形
˙岩石與礦物
岩石、礦物、岩礦與生活
˙風化與土壤
土壤的形成與利用
2.聲音與樂器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製作簡易樂器
˙樂音與噪音
3.防鏽與防腐
˙鐵製品生鏽的因素探討
生鏽物品調查
鐵製品生鏽的條件
酸會加速鐵製品生鏽嗎?
˙防止鐵製品生鏽的方法
˙食物腐敗的因素探討
造成食物腐敗的因素、環境
˙太陽與生活
2.植物世界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植物體內水分的輸送
根、莖、葉的形態與功能
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與功能

100学年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国一上单元主题

100学年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国一上单元主题
100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一上單元主題
課程內容
國小相關課程
1.孕育生命的世界
˙生命的起源(地球環境的演變、生命的誕生、生命現象)
˙生物生存的環境(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大氣組成;地表)
˙生物圈(生物在地表生存與活動範圍)
˙延伸閱讀(微生物之父路易.巴斯德、米勒實驗)
˙教學百寶箱(海水中的鹽類、地球年齡、生物大滅絕、熱泉生態系、太陽系介紹、人類的出現)
(高)知道動物有覓食、生殖、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高)介紹中西方科學家的研究(李時珍、孟德爾)
6.生物的恒定性
˙恆定性(維持體內養分、水分、鹽類、廢物和氣體等的穩定)
˙體溫的恒定(內溫動物、外溫動物)
˙呼吸與氣體的恒定(呼吸作用:細胞利用氧氣將養分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過程)
˙血糖的恒定(胰島素、升糖素)
˙排泄作用與水分的恒定(排泄作用:生物體排除細胞廢物的過程)
˙延伸閱讀(土撥鼠迎春)
˙教學百寶箱(呼吸作用、腎臟、排泄作用)
(高)知道動物需維持體溫在一定範圍以及維持體溫的方法
100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一下單元主題
課程內容
國小相關課程
1.生殖
˙生殖的基礎(細胞分裂、減數分裂)
˙無性生殖(出芽、分裂、斷裂、孢子、營養器官、組織培養)
˙從細胞到個體(單細胞、多細胞生物;組織、器官、器官系統)
˙延伸閱讀(虎克、顯微鏡)
˙教學百寶箱(真核細胞、遺傳物質DNA、動植物的組織、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高)察覺週遭環境有許多微小生物,例如發霉現象
(高)介紹科學發現的過程以了解理論與實驗間的關係,例如厄斯特
3.養分
˙食物中的養分(產生能量的醣類、蛋白質、脂質;不能產生能量的礦物質、維生素、水;醣類的測定:本氏液、碘液)

二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课教案了解四季的变化

二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课教案了解四季的变化

二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课教案了解四季的变化自然与生活科技课教案-了解四季的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四季的变化,并认识到不同季节的特点与区别。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季节中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图片、季节卡片、季节相应的实物(比如:树叶、雪花、花朵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昨天的天气,比较昨天的天气和今天的天气有何不同,逐渐引出四季的概念。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出示四季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季节的名称和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2.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如春天的温暖、花朵盛开,夏天的炎热、阳光明媚,秋天的凉爽、黄叶纷飞以及冬天的寒冷、雪花飘落等。

三、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季变化的原因,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春天会变暖、花朵盛开?为什么秋天会变凉、叶子变黄?2.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该季节的了解,并提出其中一个问题。

例如,选择夏天,学生可以讨论夏天的天气如何,为什么会有暑假等。

3.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互相交流并解答问题。

四、巩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季节和相应天气的匹配题目,加深学生对季节的理解。

2. 学生分组进行季节卡片游戏,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发放季节卡片,其他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四季特征或天气现象,迅速抢答并贴上相应的卡片。

3.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每个季节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个季节的气候和自然现象。

五、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成语或俗语与季节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猜测和解释其意义。

2. 学生自行在家中或学校周围寻找与季节相关的景物或事物,拍照并进行分享,展示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3. 学生合作完成小组项目:制作一个海报或图片展示四季的变化与特点,并加上对四季的个人感悟。

六、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新强调四季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自然环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二上單元主題
˙波的傳播(波動是能量傳播的一種方式、力學
波:需要靠介質的震動來傳播、彈簧波的橫波
波峰、
(中)知道光的直線進行與反射
(中)光有折射現象以及彩虹產生
(高)凸透鏡與凹透鏡的特色及近視眼與
遠是眼鏡片應用
˙熱對物質的影響(大多數會熱脹冷縮,0~4℃的水溫度升高時體積則會縮小、冰受熱時間與溫度關係圖、物質的三態變化)
˙原子的世界(分子、原子、原子說)˙元素與週期表
100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二下單元主題
2.
酸、鹼、鹽
˙認識電解質(電解質解離說)
電解質: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後水溶液可以導電;反之為非電解質。

˙溶液與離子(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帶電的粒子、帶電的原子團稱為根、所有正離
子所帶的總電量和所有負離子所帶的總電
量相同(電中性)、離子在溶液中可以移
動:溶液通電時,正離子往負極移動、負
離子往正極移動。

) ˙常見的酸與鹼(強、弱酸鹼;鹽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鈉、氨、氧化鈣) ˙酸鹼的濃度(常用濃度表示法:體積百分濃度、容積莫耳濃度、酸鹼性以pH 質表示、
酸鹼指示劑)
˙酸與鹼的反應(酸鹼中和、鹽類:氯化鈉、
硫酸鈣、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
˙延伸閱讀(阿瑞尼斯:電離說)
˙教學百寶箱(阿瑞尼斯酸鹼定義、布忍司
特˙羅瑞的酸鹼定義、路易士的酸鹼定
義、酸鹼滴定及滴定曲線、滴定技巧及討
論)
● 電離說:電解質在水中會
自動解離成帶正電的正
離子和帶負電的負離子
˙指示劑
˙金屬和鹽酸作用也會產生鹽類:Mg +2HCl →MgCl 2+H 2
3. 氧化與還原 ˙氧化反應(元素的燃燒、金屬對氧的活性 ) ˙氧化與還原反應(失去氧與得到氧、氧化劑與還原劑;金屬的冶煉;生活中的氧化還原:鐵生鏽、呼吸時氧氣與體內葡萄糖反應、漂白劑漂白衣物、抗氧化劑) ˙延伸閱讀(拉瓦節:解開燃燒的奧秘 ‘燃燒氧化說”) ˙教學百寶箱(元素對氧的活性順序、煉鐵作業流程、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 鉀鈉鈣鎂鋁,碳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
4.
反應速率與平衡
˙反應速率(反應物性質、表面積、濃度與
反應速率關係;溫度、催化劑與反應速率
關係)
˙可逆反應與平衡(水與水蒸氣的平衡、溶
解的平衡、濃度與平衡移動、溫度與平衡
的移動)
˙延伸閱讀(哈柏:向空氣取氮)
˙教學百寶箱(反應速率的種類、碰撞理論、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影響化學平衡狀態
的因素、勻相與非勻相反應)
●碰撞理論:兩物質要發生化學反應兩物
質的粒子會先發生碰撞
●化學平衡
●一個化學反應若達到平衡,必須要符台
下列條件:
(1)反應必須在密閉系統下進行,即反應物和
生成物均不能從系統中移開。

(2)反應本身應為可逆反應,且各種生成物及
反應物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3)當正逆反應的速率相等時便達到平衡狀
態,此時系統中各成分的濃度已不再隨時間
而改變。

˙哈柏法:從空氣中製造出氨
N2(g) + 3H2(g) → 2NH3(g)
要在高溫高壓並以氧化鐵作為催化劑下
進行
5.
有機化合物
˙什麼是有機化合物(從動植物體中取得、含碳的化合物或碳氫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烴類:石油主要成分為甲烷(CH 4)與天然氣主要成分為丙烷(C 3H 8);酒精乙醇、變性酒精甲醇、有機酸類:醋酸乙酸、甲酸;酯類:醇類+有機酸、脂肪酸+丙三醇(甘油)=油脂) ※油脂+氫氧化鈉(鹼性溶液)=脂肪酸鈉(肥皂)+丙三醇(甘油) ※皂化完成後加入飽和食鹽水,因肥皂不溶於食鹽水,故浮在液面上與甘油分離,此一過程稱為鹽析,製成的肥皂成鹼性。

˙有機聚合物的種類(一般的原子總數大約在100個以下,但澱粉、蛋白質、橡膠、塑膠等的分子卻非常大,可能含有數千到數十萬個原子,這類巨大的分子通常稱為聚合物。

) ※ 天然聚合物: 澱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 ※ 合成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膠。

※ 無機聚合物:天然(石棉、雲母、石英);合成(人造雲母、玻璃纖維) ※ 鏈狀(熱塑性)聚合物:通常加熱後就熔化,有可塑性,冷卻後就變硬成形,可重複使用。

※網狀(熱固性)聚合物:在高溫時仍然不被熔化亦不變形,這種聚合物可耐高溫,可惜不能回收再用,而造成環保問題。

多數有機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有些含氧,此外也常含有氮、硫、鹵素、磷等。

部分有機物來自植物界,但絕大多數是以石油、天然氣、煤等作為原料,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製得。

˙原油分餾原理
˙衣料纖維
:天然動植物纖維、
人造纖維
(再生、合成纖維)
˙食品科學(醣類、蛋白質、脂肪、發酵食
品;食物的保存:密封、脫水、降溫、醃漬、
防腐劑抗氧化劑)
˙延伸閱讀:人類自己種汽油?(生質能)
˙教學百寶箱(同分異構物、聚合物的一般
性質與分類、常見的衣物清洗標示、醣類)
6. 力與壓力
˙力與平衡(力的效應與測量、力的合成與
平衡、支撐力)
※虎克定律:彈簧長度的變化量會和外力成
正比。

˙常見的力(非接觸力、接觸力:萬有引力、
摩擦力) ˙壓力(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靜液壓力的應用) ※液體壓力: P =h ×D
※連通管原理:
˙纖維的分類: ˙生質能應用:
˙萬有引力定律: ˙外力與摩擦力關係圖
※帕斯卡原理
:在密閉容器中的液體

當某一
部分被加壓時,此壓力會以同樣的大小傳遞到液體的各部份。

˙大氣壓力(大氣壓力的大小及應用)
※托里切利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
˙浮力(物體在液體中所減輕的重量)
˙連通管原理的應用: 自來水輸送系統,噴水池等都是利用連通管原理裝設的,自來水場的儲水池通常建在高處,所以水壓較大。

工廠﹑學校及一般住家,常因樓房甚高而水壓不足,因此,為了增強水壓,必須先將水抽到屋頂水塔或另建水塔在接管流到各樓層。

˙帕斯卡原理應用
度)˙延伸閱讀(阿基米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