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课程「自然与生活科技」知识学习领域教学活动材料内容细目检核表
人民小学自然与科技通识课程试验记录表

执教老师:江崇晓执教时间:13周执教地点:课室
课前
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五谷杂粮对人体健康的好处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准备实验的材料。
2.学生:
了解一些自己所知道的五谷杂粮对身体的益处。
3.家长: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五谷杂粮对人体健康的不同作用。
教学
过程
简要
记录
一、说一说:吃五谷杂粮对人体的健康有哪些帮助呢?
2.家长:
教学
后记
反思
这节课从内容上来说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课前准备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并制成课件,增强学生积极能动性。但有几点需要改进,课堂上学生在听别人表达自己想法时没有争辩意识,例如,在“你知道这些五谷杂粮对人体有什么帮助呢?”这个环节里,这里应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谈发现。在前面的教学中,时间多了,以至于后面有些局促。另外,课前应该利用学生自身探究学习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关于各种五谷的营养价值,并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投入课堂当中。
二、找一找:
1.在很多五谷杂粮里面都有一样对健康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做个实验把它找出来吧!
2.科学实验站:引导学生发现当淀粉遇到碘会发生色变——蓝色。
三、总结:请同学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这个原理测试一下身边的食物哪些含有淀粉哪些没有实验活动应该根据学生动手水平进行指导,避免成为没有指导的探究活动。
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课程资讯融入教学成果说明

3
生科教師呂學人~生活科技(九年級)、電腦(八年級)
八年級95上學期 教師節動態賀卡製作(教育局線上資料庫圖庫素材應用) 個人網頁製作 認識電腦週邊與電腦主機元件(1.認識電腦學習單、2. 認識電腦週邊有獎問答活動、3.認識電腦主機分組競 賽[準備4 台拆開外殼之電腦主機,由各組同學指認元 件名稱]) 生活科技1-認識製作科技(常用材料特性、個人防護裝 備、工作環境防護之整合性簡報製作) 生活科技2-產品製造與行銷(認識智慧財產權、侵害智 財產商品圖例、認識人體工學與商品圖例、認識不正 當的行銷手法、消費者權益保護單位等主題)
個人專題簡報製作(選擇臺灣一縣市進行30頁深度介紹 並上臺報告) 生活科技-動力與運輸單元(認識高速鐵路、常見交通 運輸工具、GPS與GIS)
5
生科教師呂學人~生活科技(九年級)、電腦(八年級)
八年級95下學期 LOGO設計製作(Photoimpact百寶箱應用) 我們這一班簡報製作(簡報製作技巧解說、範例) Excel四項統計表練習(例VLOOKUP函數錄取學校) Excel統計圖製作練習(直條、圓形、折線) 生活科技1-認識營建科技(營建科技種類、探討某一項營建科技的正 負面影響、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Google Map擷取台北市地圖,將三 個具特色之建築圖片貼於其上]) 生活科技2-”一紙無難事”撐高荷重競賽、認識橋樑簡報 生活科技3-802、805製作”建築的結構”專題簡報(2人合作) ;801、 803、804、805認識居家環境與設備20道問題分組答題競賽
10
理化(地球科學)教師鍾淑萍~理化(九年級)
單元名稱 媒體 參考網址
.tw/nature/nature.htm /jennson/tina.htm /group/Greenbowe/sections/projectfolder/flashfi les/ .tw/dept/acro/version01/battery/index.html .tw/junior/life_tech/tc_jr/student/course/302/302s.htm 學習加油站 .tw/ .tw/ .tw
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能力指标研讨会-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精)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能力指標研討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會議紀錄摘要一、研討會對能力指標問題之建議:1.各領域能力指標代號宜統一,各學習階段能力指標劃分不清楚,解讀有誤差。
2.部分能力指標文字敘述抽象、籠統、解讀不同,造成無法有效落實於教材學習目標中。
3.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部分能力指標和次主題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應全面檢視修正。
4.能力指標的表達方式,可以增加不同主題軸在不同學習階段之對照參考,以利教師學習目標之落實。
5.相似的能力指標與細目出現在不同的階段,應如何安排?請明確化。
【例如】2-3-2-1和230-3a;210-2a和210-3b、3c、4a。
6.能力指標的內涵不明確,解讀不同,造成老師、作者、審查委員之間各自表述、各自解讀、沒有交集,落差很大,作者無所適從。
7.在學校換版本與學生轉學時教科書銜接有問題,請考慮年段能力指標改為年級能力指標的可行性。
8.建議指標敘述應更詳盡,並舉例補充說明之。
9.如何藉由科學與科技素養的提昇,培養各項基本能力之教學策略,及應達成之能力指標,需有一對應表,供大家使用。
目前此項中未列「科技的發展」的所有分段能力指標的編號(4-2-1-1到4-4-3-5),敬請重新列入。
且上述對應問題在(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的能力中,3a對應及3b的表格中出現了(2-3-2-2)的編號,這是唯一的「認知」能力,不知如何解釋。
10.指標敘述不夠詳盡,造成審查與編者解讀不一的情形。
【例如】能力指標2-2-4-2觀察月亮東昇西落的情形,以及長期觀察月相,發現月相盈虧,而它的改變是週期性的。
細目 2a察覺月亮東昇西落2b觀察並知道月亮有盈虧的現象從上列指標與細目均無需學生測量月亮高度角,但審查卻要求編者增加測量月亮高度角的活動。
11.能力指標敘述科學概念的涵蓋面過於廣泛,徒增編寫者困擾,宜縮小範圍並更描述具體。
【例如】能力指標2-2-3-1認識物質除了外表特徵之外,亦有性質的不同,關。
九年一贯课程「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课程与教学」

課程改革 理念 動 實踐
縮短理念與執行之間的落差 目前老師所做的努力 未來我們還可以努力的方向
九年一貫課程的特色
「自然與生活科技」重要的教育目標
學科知識的學習 轉化為生活知能的培養
教學方面: 是否有標準教學方法可依循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解決問題作中學的創新教學,教學資 源能否充分提供 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有合適的評量工 具來呈現
達成目標
家長、教師、學生、教育行政 人員對於教與學的理念 建立教師教學專業對話的機會 行政方面的全面配合 教學資源的充分提供
謝謝 敬請踴躍討論
對自然的好奇與興趣
驚奇發光的眼神 「哪是什麼?」 「為什麼?」 「怎麼會這樣?」 「有什麼不一樣?」
對自然的好奇與興趣
生活經驗中發現所學的妙用與樂趣 思維的樂趣 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系統化科學知識」的學習 「解決問題做中學」的學習
對自然的好奇與興趣
學習動機 主動學習 內化知識 提升創造力
「課程與教學」相關議題
分別從「課程」與「教學」來討論 面對的問題:學生、教師、家長、 行政人員 我們可以怎麼做
「課程與教學」相關議題
課程方面: 一綱多本 版本轉換之間的連接 統整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內容 教師選編或自編教學活動 科學知識的學習是完整或零碎 是否有漏掉沒學到的
「課程與教學」相關議題
九年一貫課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課程與教學」 相關議題
報告人:台南師院自然系謝秀月副教授
有改變一定會有所獲也會所有失
疑慮與不確定性 學習成果沒有信心
課程改革 理念 推動 實踐
九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

九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单元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 第一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课:生物圈的层次结构- 第三课: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四课: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第五课: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元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第一课: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第二课:物质的改变与反应- 第三课: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第四课:能量守恒定律- 第五课:能量转化的效率单元三:地球科学- 第一课: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第二课:地球的动态与演变- 第三课:地球的气候和气象- 第四课: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第五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学期单元四:力学- 第一课:力与运动- 第二课: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三课:机械能的转化- 第四课:摩擦力与斜面运动- 第五课:力学定律的应用单元五:光学- 第一课:光的传播与反射- 第二课:光的折射与色散- 第三课: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 第四课:光的干涉与衍射- 第五课:光的应用与技术发展单元六:化学- 第一课:化学元素及其周期性- 第二课:化学键和化合物的性质- 第三课: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第四课: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课:化学实验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三学期单元七:生命科学- 第一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课:遗传与基因- 第三课:细菌与病毒- 第四课: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五课: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单元八:热学- 第一课:热与温度- 第二课:物质的热传导和热扩散- 第三课:功与能量转化- 第四课:理想气体的性质和运动定律- 第五课:热力学定律和热机效率单元九:天文学- 第一课:星体和星系- 第二课: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课:地球和太阳系- 第四课: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第五课:探索宇宙的科学和技术以上为九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
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教学内容和顺序可能会有所调整。
六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教学计画表解读

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計畫表
1、編寫者:吳若梅老師
2、理念及目的:依據教育部公佈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暫行
綱要編輯而成,配合教學內容補充相關活動。
3、本領域之學習目標:
(1)透過體察槓桿、滑輪、輪軸、齒輪、鏈條、皮帶的操作原理,認識生活中有許多利用簡單
機械的器具。
(2)理解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量的,並探討水溶液的酸鹼性質以及導電性。
(3)認識生物生存所必須具備的各種環境之特色,了解人為開發所造成的環境變動與正、
負面影響;藉由關心環保議題,培養關愛自然環境的情操。
4、教學材料及教學活動編選原則(含課程銜接)及來源:
◎課程編選:主要參考康軒出版公司通過審查之教科書,補充教材由教師自編。
九年一贯课程国民中学「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任教專門科目認定參考原則及內涵九十一年七月九日台(九一)師(三)字第九一0九六二0七號函一、認定原則(一)均衡原則:本領域專門課程,分為必修、選修。
必修之專門課程,包含分析類、代數類、幾何類、機率與統計類、通識類、資訊類六類。
(二)彈性原則:本領域課程之學分數採彈性開設,惟應訂定上下限。
二、課程架構(一)本領域總學分數:下限為30學分,上限為48學分。
(二)專門課程:必修之專門課程至少24學分,包含分析類、代數類、幾何類、機率與統計類、通識類、資訊類六類,每一類至少3學分;選修之專門課程至少6學分。
三、科目、學分對照表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任教專門科目認定參考原則及內涵九十一年七月九日台(九一)師(三)字第九一0九六二0七號函一、認定原則(一)均衡原則:本課程規劃為領域核心課程、專門課程二部分。
專門課程,分為必修、選修,再依「國文」、「英語」二主修專長課程分別規劃。
(二)彈性原則:本領域課程之學分數採彈性開設,惟應訂定上下限。
(三)統整原則:領域核心課程,統整二主修專長課程。
二、課程架構(一)本領域國文、英語主修專長總學分數:下限各為32學分,上限各為54學分。
(二)領域核心課程:至少2學分。
(三)專門課程:「國文」、「英語」主修專長必修之專門課程,至少各為20學分;選修之專門課程,至少各為10學分。
三、加註主修專長原則(一)本領域分為「國文」、「英語」二主修專長。
(二)修習本領域其中一主修專長,除應修該主修專長專門課程至少30學分外,另應修習領域核心課程至少2學分,合計至少32學分。
各主修專長專門課程以本對照表所列科目為範圍,惟得以內容相近科目取代。
(三)已修習其中一主修專長,另修習本領域其他主修專長時,僅需修習該另一主修專長專門課程至少30學分,即可加註另一主修專長。
(四)本領域不限加註一主修專長,惟加註各主修專長,必須修習各該主修專長之「教材教法」及「教學實習」,未修習者應予補修,且該二科學分不得採計為專門課程學分。
九年一贯课程『自然与生活科技』研习

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研習第一梯次模組實作分享模組名稱:路燈不亮了路燈這樣的公共設施幾乎是每個現代人天天都會用得到的,它表面上好像只是開開關關而已,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
然而,路燈真的有這樣單純嗎?如果您有空仔細觀察覺,會不會發現一些問題?例如開關的時間如何?路燈的顏色有幾種,為什麼?這許許多多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去問製造商,但是,我們並不想直接請別人送答案來,而是希望透過我們自己的觀察與分析去得到較合理的解釋。
1.路燈開關是誰在控制?2.路燈的顏色有幾種,為什麼?活動1.傍晚日落前或清晨日出前站在一處制高點,足以鳥瞰平原(如冬山鄉芢山苗圃),觀察所有路燈啟閉的情況。
活動2.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每組約5人,負責設計一套觀察計畫,計畫內容主要為記錄某一路段路燈的連續數日的啟閉時間,然後將資料做成表格。
當表格數據完成後,再由組員共同討論分析並做成結論,而結論必須說明路燈啟閉的控制方式(人工、定時器或其它機制)。
活動3.以前項活動分組形態,記錄各個不同路段的路燈顏色並製成表格,同時蒐集光顏色與環境相關資訊,然後進行小組討論,期能對路燈顏色與路段特性(如地理或氣候等等)做出相對合理解釋。
1.光波長與穿透力關係2.光敏感電子元件的特性3.光的亮度如何測定4.日出日落時間與亮度變化關係5.以各季節日出日落的時間來預測路燈啟閉時間活動4.設計亮度測量的方法。
活動5.根據日出日落的時間,設計一套方法來預測路燈啟閉時間。
活動6.各種色光穿透力實驗。
1.模組可能涉及之教材綱要216→聲音、光與波動217→能的形態與轉換222→電磁作用413→電及其應用414→訊息與訊息傳播415→居住531→科技文明2.學生報告評量指標A→表達、溝通與分享B→團隊和作C→組織規劃與實踐D→運用科技與資訊E→主動探索與研究F→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主題 521 科學之美---№43.
自然之美
521-3 由觀察欣賞生命成長、天象、地質、海洋、天
085
a
候變化的奧妙
結構之美
521-3
086
觀察並體會化學結晶之美與礦物之美
b
次主題 522 科學倫理---№44.
科學活動的倫理
522-3 知道利用不可信的資料,獲得的推論沒有意
087
a
義,所以研究要誠實
088 522-3 體會科學的研究應尊重生命與環境
~ ?
?
?
b
主題(十三):創造與文明 次主題 530 設計與製作---№45.
530-3
089
考量資源
a
530-3
090
變化形式
*PC
主題(六):構造與功能 次主題 230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25.
植物器官的功能
瞭解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功能;
230-3
049
並知道植物亦可由種子或根莖葉繁殖。同時能
a
分辨有的植物會開花,有的不開花(如蕨類)
次主題 231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26.
動物的外部構造與運動
231-3
029
c
面的性質有關
速度
215-3
030
運用時間與長度,描述物體運動的速度
d
速度變化
215-3
031
察覺施力可使物體運動速度改變
e
次主題 216 聲音、光與波動---№13.
影像與視覺
216-3 觀察照光與成像(如光滑平面反射、聚光及透
032
a
鏡放大效果等)
樂器發音
216-3
033
探討樂器的調節與其發音的改變
~ *B
*E
410-3
055
認識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劑,如香料、色素
a
次主題 411 材料---№30.
材料的特性應用
411-3 透過資料蒐集認識木材、塑膠、金屬、玻璃與
056
a
陶瓷對生活的影響,並認識不同的衣料纖維
次主題 412 機械應用---№31.
簡單機械
412-3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簡單機械(如槓桿、滑
b
次主題 217 能的形態與轉換---№14.
能可以轉換
217-3 知道太陽能可使水溫上升(成為熱能)也可用來
034
a
發電(產生電能)
次主題 218 化學反應---№15.
~ *PC
~
光、溫度與空氣對物質變化的影響
認識生活中一些化學變化的事例(如牛奶變
218-3
035
酸、發酵等),並由實驗發現光、 空氣與溫度
電量的排序(火力、核能、水力)的資料
~ *PC
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察覺陽光是最大的能源,並收集有關利用太陽
能的例子,同時能收集各種在家庭中節約能源
513-3
081
的方法並進行創造性思考,提出嘗試解決能源
c
問題的方案(如假設現在地球所有燃料都用光
了)
能的應用
能由生活中的現象了解燃料的重要性,並透過
513-3
知道不同礦物各具有明顯特性
e
110-3 知道不同岩石可利用來作不同的用途(如做建
*E
006
f
材、煉取材料等)
次主題 111 地球和太空---№02.
星象觀察
111-3 知道太陽在不同季節,其升起與落下的方位也
007
a
不同
111-3
008
察覺天空中的星星無數,有明有暗
b
111-3 觀察並描述不同季節的夜晚會看到的不同星
a
熱... )
蒸發
214-3
026
察覺蒸發會吸熱
b
~ *E *E *E
*E
次主題 215 運動與力---№12. 平衡與不平衡
215-3 察覺物體受好幾個力的作用,仍可能保持平衡
027
a
靜止不動
215-3 實驗發現槓桿原理(如利用翹翹板懸掛不等重
028
b
的東西)
摩擦力的影響
215-3 察覺摩擦力會影響運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
061
察覺許多變動的量,均可透露出有意義的訊息
a
414-3
062
知道動物可用聲音傳遞各種訊息
b
訊息傳插
414-3
063
認識常用的傳播設備(如收音機、電視)
c
414-3 由網玷、電話等各種管道,搜集某一特定主題
064
d
的資料(可參考選做)
次主題 415 居住---№34.
~ ?
~
次主題 416 運輸---№35. 主題(十):環境保護
a
地等的影響
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511-3
075
知道人類活動會影響其他生物
b
次主題 512 資源的保育與利用---№40.
自然資源
認識各種自然資源(如土、岩石、石油、煤、
512-3
076
淡水、空氣、陽光、各種動植物)、其用途及
a
資源之有限性,進而瞭解「地球圈」的理念
資源有限
512-3
077
認識台灣瀕臨絕種生物
瞭解水污染的來源
c
空氣污染與防治
421-3 體察空氣受到污染會對生物產生的影響,並能
070
d
知道空氣污染防治的簡易方法
廢棄物與資源回收
知道垃圾處理不當是造成水、空氣污染的來源
421-3 之一,進而提出日常生活如何進行垃圾減量、
071
e
物品重複使用、資源回收的可行辨法並具體實
踐
【課題伍】永續發展 主題(十一):生態保育 次主題 510 生物和環境---№38. 生存的環境
040
a
體落下
次主題 224 水與水溶液---№21.
表面張力
041 224-3 觀察表面張力的作用現象
a
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
224-3
042
察覺物質溶解於水的量受到水溫的影響(定性)
b
水溶液的導電性
224-3 經由實驗發現有些水溶液可以導電,有些則不
043
c
能導電
次主題 225 氧化與還原---№22.
082
小組活動蒐集、分析各種燃料的適用性(如露
d
營用燃料、飛航用燃料)
主題(十二):科學與人文 次主題 520 科學的發展---№42. 科學家的故事
520-3 介紹中國及西方科學家(如李時珍、孟德爾等)
083
a
的研究活動
科學發現的過程
520-3 在適當的教材上,介紹科學發現的過程以瞭解
084
b
科學中實驗與理論間的關係
~
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國小高年級階段】教材內容細目檢核表
流水號 代 碼 教 材 內
容 細 目 檢 核 結 果 備註欄
【課題壹】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主題(一):地球的環境 次主題 110 組成地球的物質(岩石、水、大氣)---№01. 地球上的水
110-3 認識知道大氣中含有水蒸氣,若凝結成雲可降
a
可能是造成這種變化的因素
次主題 219 化學平衡---№16.
主題(五):交互作用 次主題 220 全球變遷---№17.
次主題 221 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18.
刺激與反應
221-3 知道環境的變化對動物和植物的影響(如光、
036
a
濕度等)
動物行為的觀察
221-3 知道動物有覓食、生殖、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
探測物質的性質
實驗發現物質性質各自不同(例如有的導電有
131-3
015
的不易,有的導熱有的不易,例如水溶液的酸
a
鹼性)
131-3 利用物質性質的不同,藉實驗將不同物質分離
016
b
(例如利用溶解、熔化、過濾蒸發)
實驗發現溫度高低不同,物質的形態、性質會
131-3
017
改變(如水的凝固或氣化,熱脹冷縮、溶解量、
510-3 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陽光、空氣、食物等資
072
a
源,以及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510-3 生物的分佈及其習性會受水、陽光、空氣、養
073
b
分的影響
次主題 511 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39.
人類活動和環境
知道人類活動會改變環境,這種改變可能破壞
511-3
074
自然環境;並瞭解森林面積的 減少對大氣、土
009
c
星(或星座)
恆星
111-3
010
能辨認重要的恆星與星座
d
111-3
011
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
e
主題(二):地球上的生物 次主題 120 生命的共同性---№03.
生物生殖
120-3
012
知道生物靠生殖延續後代
a
次主題 121 生命的多樣性---№04.
生物的分類
121-3 自訂基準將常見的生物加以分類;察覺週遭環
057
a
輪、鏈條、皮帶、齒輪、輪軸等來做事
412-3
058
知道鏈條、皮帶、齒輪等裝置可以傳送動力
b
412-3
059
知道可利用流體傳送動力
c
次主題 413 電及其應用---№32.
用電安全時避免危險
a
次主題 414 訊息與訊息傳播---№33.
訊息
414-3
燃燒與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