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指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指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指数(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五章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指数是指反映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各种动态相对数2.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哪一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简单总体D.复杂总体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5.按指数对比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价格指数B.单位成本指数C.劳动生产率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产量指数B.销售额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8.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平均指数9.综合指数包括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0.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12.编制综合指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B.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C.指数体系D.个体指数和权数13.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下列哪一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A.基期的质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数量指标15.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A.销售量B.销售额C.销售价格D.数量指标16.单位产品成本指数中的同度量因素是A.单位产品成本B.总成本C.产量D.质量指标17.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都固定在基期B.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C.都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18.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19.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假定期D.任意时期20.Σp1q1 ̄Σp0q1表明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1.Σp0q1 ̄Σp0q0表明A.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22. Σp0q1/Σp0q0表示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19.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 % 2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25.某企业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0%,产品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 % % %26.若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A.增长15%B.增长5%C.增长%D.下降5%27.假如播种面积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而平均亩产量却增长5%,则总产量报告期比基期A.增长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28.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29.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表现在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D.在同度量因素固定条件下, 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30.若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1.若将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A.基期总额B.报告期总额C.假定期总额D.固定权数32.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3.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A.综合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34.因素分析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指标体系B.指数体系C.综合指数D.总指数35.我国现行的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主要采用A.个体指数的形式B.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形式C.综合指数形式主义D.固定权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形式36.某市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5年增加到15600万元.这四年中零售物价指数提高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 % %37.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8.在指数体系中,总变动绝对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绝对差额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39.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是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40.固定构成指数反映A.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B.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C.总体平均指标的综合变动D.总体总量指标的综合变动41.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42.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43.某厂1997年单位产品成本比1996年提高了%,产品产量结构影响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A. 提高%B.提高%C.下降4%D.下降%44.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指数称为A.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综合指数二、多项选择题1.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组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2.综合指数包括A.总指数B.平均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量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产量指数D.销售价格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4.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A.销售价格指数B.销售额指数C.单位成本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媒介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6.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A.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A.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都采用基期的对应指标为同度量因素111000000110110111000111....f f x f f x D f f x f f x C f f x f f x B f f x f f x A ∑∑∑∑∑∑∑∑∑∑∑∑∑∑∑∑7.编制综合指数要掌握的两个要点是A.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综合B.确定指数化因素C.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D.选择编制指数的方法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8.已知某商业企业基期销售额为100万元,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增长14%,又知道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为112万元,则通过计算可以知道A.销售量增长12%B.价格增长12%C.由于价格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万元D.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12万元E.由于销售量变化使销售额增加20万元9.公式Σp1q1 ̄Σp0q1的经济意义是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共同变动的绝对额E.综合反映由于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10.下列公式中属于拉氏指数的有A.∑p1q0 ∑pqB.∑q1p1 ∑qp1C.∑p1q1 ∑pq1D.∑q1p0 ∑qpE.∑q1p1 ∑qp11.下列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的有A.∑p1q0 ∑pqB.∑q1p1 ∑qp1C.∑p1q1 ∑pq1D.∑q1p0 ∑qpE.∑q1p1 ∑qp12.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13.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A.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C.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而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D.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也有区别E.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1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应用的一般法则为A.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B.数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C.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D.质量指标指数必须采用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形式E.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所采用权数的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时期15.在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连乘积B.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代数和C.总量指数(对象指数)等于其因素指数的比值D.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连乘积E.总量指数的绝对增减额等于其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额的代数和1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哪些指数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结构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17.在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标准是A.经济含义合理B.数学等式成立C.计算方法简便D.计算资料易取E.对比基期固定18.可变构成指数可以分解为A.数量指标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D.结构影响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9.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关系表现为A.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固定结构指数B.固定结构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乘以可变构成指数C.固定结构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结构指数除以结构影响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除以固定结构指数20.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可以A.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B.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C.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D.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E.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1.指数因素分析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B.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C.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D.简单现象因素分析E.复杂现象因素分析22.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是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23.设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则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式子哪些是正确的A.∑p1q1 ∑pqB.∑q1p1 ∑q1pC.∑pq1 ∑pqD.∑qp1 ∑qpE.∑q1p1 ∑qp1三、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指数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平均数习题a) 某班级有1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165、170、155、175、180、170、165、160、175(单位:厘米),求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答案:将所有身高相加得到:160+165+170+155+175+180+170+165+160+175=1695,然后除以学生人数10,得到平均身高为169.5厘米。

b) 一家电商公司在过去一周的每天销售额分别为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元,求这一周的平均销售额。

答案:将每天销售额相加得到: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57000,然后除以7天,得到平均销售额为8142.86元。

2. 中位数习题a) 某班级有30名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从低到高排列如下: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

求班级学生的中位数。

答案:由于学生人数为偶数,中位数为第15和第16个成绩的平均值,即(135+140)/2=137.5。

b) 一家公司的员工薪资从低到高排列如下: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元。

求公司员工的中位数。

答案:由于员工人数为奇数,中位数为第8个薪资,即6000元。

3. 众数习题a) 某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下:60、70、80、80、90、90、90、100、100、100、100、110、110、110、110、120、120、120、120、120、130、130、130、130、130、130、140、140、14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60、160。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叫时间序列,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P121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P1273.时间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P124-1254.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P1365.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说说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思路,各在什么情况下选用?P1386.测定长期趋势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测定的目的是什么?P1367.实际中如何根据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的数列特征来判断合适的趋势方程形式?P1458.影响时间序列指标数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有哪些?P140二、判断题1.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它是变量数列的一种形式。

(×)【解析】时间序列是数列,而变量数列是静态数列。

2.时间数列和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3.所谓序时平均数是指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解析】序时平均数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4.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解析】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5.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

(×)【解析】平均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6.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越好。

(×)【解析】移动平均法所取项数的多少,应视资料的特点而定。

8.某一时间序列有25年的数据,若采用五项移动平均,则修匀后的数列缺少4项数据。

(√)9.如果时间序列是年度数据,则不存在季节变动。

(√)10.用相同方法拟合趋势方程时,t的取值不同,则得到的趋势方程也不同,但趋势预测值不变。

(√)三、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是()。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有哪几种各种含义之间有何关系2、统计工作过程有哪些?二、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要调查了解本地区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本地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B.本地区所有居民家庭C.某一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D.本地某一居民家庭2、在研究我国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时,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80万个家庭中抽取1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A.100个家庭B.80万个家庭C.1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8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个体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个体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6、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7、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8、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9、变量是变异的()。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0、最近互联网上的一份报告称,“由200辆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

这一结论属于()。

A.对样本的描述B.对样本的推断C.对总体的描述D.对总体的推断三、多项选择题:1、在第六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性别比是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3、某家庭的三位成员的某月工资额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3000元,这里()A.有三个变量B.只有一个变量C.有三个变量值D.有一个变量值E.既有变量、也有变量值四、案例分析题:1、某地区统计部门提供一份统计报告显示:“该地区某年末有商业零售企业5000个,就业人数60万人,该年实现销售利润300亿元,人均实现销售额5万元。

统计指数 简答题

统计指数   简答题

第五章 统计指数 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广义上的指数:最初:凡是反映现象变动的情况的相对数就叫指数;后来拓宽为: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叫指数。

狭义上的指数:是用来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即就是用来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作用:(1)可用来分析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2)用来分析复杂现象变动中,受各种构成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可进行因素分析)利用指数分析法;(3)可以用来分析总平均数变动中受组平均数和总体构成的影响情况。

2.综合指数的一般编制原则是什么编制数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3.综合指数与平均式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平均式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对同一资料、同一目的,它们的计算结果和经济内容完全相同。

区别: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不同。

对销售量和价格指数而言,当掌握的是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时,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当掌握的是销售量或价格的个体指数以及基期或报告期的销售额资料时,用平均式指数公式计算;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式指数应用的一般规则是什么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00p q )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11p q )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

5.什么是平均指标指数它与平均指数有什么区别平均指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即由两个不同时期同一经济内容的平均指标相对比的所形成的指数。

平均指数:是已知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来测定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的。

平均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数不同:平均指数是对个体指数求平均数的;而平均指标指数是反映平均数的变动情况的。

6.在平均指标指数因素分析中,应编制哪几种平均指标指数为了分析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及其变动原因,需计算以下三个指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结构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5第五章 统计指数分析 习题答案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5第五章  统计指数分析 习题答案

旗开得胜第五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指数:是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对数,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综合变化程度特殊相对数。

2. 总指数: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化方向和程度的相对数。

3. 综合指数:通过综合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它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4. 同度量因素:计算总指数时起媒介作用和权数作用的因素。

5. 平均指数:由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总指数。

6. 指数体系:指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数量上具有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特殊相对数2. 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3. 个体指数、总指数4. 综合1旗开得胜25. 数量指标指数6. 质量指标指数7. 综合指数、平均指数8. 基期的质量指标、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9. 同度量因素、指数化因素 10. 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11. 个体指数的12. 加权算术平均、加权调和平均 13. 1100p q p q14. 乘积,代数和 15. 因素分析 16. 5.66 % 17. 101.9 % 18. 各组结构19.固定构成、结构影响 20.指数体系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C2.B3.C4.C5.B6.D7.A8.D9.B 10.C11.A 12.C 13.B 14.C 15.B16.C 17.D 18.A 19.D 20.D21.B 22.B 23.D 24.A 25.B26.D 27.B 28.C 29.C 30.D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ACD 2.AB 3.ABCD 4.ABC 5.BC6.AD7.BD8.ABD9.CD 10.ABD11.BC 12. ABC 13.AD 14.AC 15.BCD16.AD 17.BC 18.ABD 19.ACD 20.ABCD21.ABCD 22.AC 23.AC 24.ABC 25.CD五、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第五章统计学课后答案

第五章统计学课后答案

第五章统计学课后答案第十章一、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率指标比去年同期下降5%,实际降低了2.5%,则该项计划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 50.0% B 97.4% C. 97.6% D. 102.6%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A )。

A.产值利润率B.基尼系数C.恩格尔系数D.人均消费支出3. 下列指标中属于狭义指数的是( A )。

A.某地区本月社会商品零售量为上月的110%B.某地区本月能源消耗总量为上月的110%C.某地区本月居民收入总额为上月的110%D.某地区本月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上月的110%4.若为了纯粹反映价格变化而不受销售量结构变动的影响,计算价格总指数时应该选择的计算公式是( A )。

A.拉氏指数B.帕氏指数C.马埃指数D.理想指数5. 与帕氏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之间存在变形关系的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应是( B )。

A. q0p0B. q1p1C. q1p0D. q0p16. 为了说明两个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关指数的计算最好采用( C )。

A.拉氏指数B.帕氏指数C.马埃指数D.理想指数7. 同样数量的货币,今年购买的商品数量比去年减少了4%,那么可推断物价指数为( D )。

A. 4.0%B. 104%C. 4.2%D. 104.2%8.某公司报告期新职工人数比重大幅度上升,为了准确反映全公司职工劳动效率的真实变化,需要编制有关劳动生产率变化的(B )。

A.总平均数指数B.组平均数指数C.结构影响指数D.数量指标综合指数9.某地区报告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年工业总产值的110%,这个指数是一个( C)。

A. 总产值指数B.价格指数C. 工业生产指数D.静态指数10.我国深证100指数将基期价格水平定为1000。

若某周末收盘指数显示为1122,此前一周末收盘指数显示为1100,即表示此周末收盘时股价整体水平比一周前上涨了(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B 增长6.5%C 增长1%D 不增不减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 增加B 减少C 没有变化D 无法判断 9.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B 6.5% C22.7% D 33.3%10.某商店2001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为97。

71%,该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数C 总指数D 个体指数 11.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12.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1.指数的作用包括( )A 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B 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程度C 利用指数可以进行因素分析D 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E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2.拉斯贝尔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有( )A ∑∑1011qp q p B ∑∑001p q pq C ∑∑0001q p q p D∑∑111pq p qE ∑∑0011qp q p3.派许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 )A ∑∑1011q p q pB ∑∑0001q p q pC ∑∑0011q p q pD ∑∑0010q p q p E∑∑0111qp q p4.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2.5%,这一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5.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中包括的指数有( )A可变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 D算术平均指数 E调和平均指数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平衡作用 B权数作用 C稳定作用 D同度量作用 E调和作用7.若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111qpqp表示的意义是( )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8.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 )A简单指数 B总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加权指数9.当权数为p0q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可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可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E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没有变形关系10.指数体系中( )A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代数和B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C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D存在绝对变动额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E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四、判断题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 2.只有总指数可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不能作这种划分。

( )3.质量指标指数是固定质量指标因素,只观察数量指标因素的综合变动。

( )4.算术平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 )5.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 )6.从狭义上说,指数体系的若干指数在数量上不一定存在推算关系。

( )*7.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8.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 *9.在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组成指数是用以专门反映总体构成变化这一因素影响的指数。

( )*10.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0%,则本年的1元只值上年的0.9元。

( )。

五、计算题1.某市1999年第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四季度为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以及由于零售物价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额。

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下:试计算出厂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并对该厂产值的变动作因素分析。

3.某地区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试计算该地区三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对居民开支的影响。

4.某厂生产情况如下:请根据资料计算该厂的产量总指数和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5.某公司下属三个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情况如下: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并分析单位成本水平和产量结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第五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2.不能同度量的事物、相对数 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4.个体指数 5.基期指标、报告期指标6.同度量因素、指数化 7.总体结构 8.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9.5.66% 10.相对数、绝对数二、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D 5.C 6.C 7.D 8.B9.B 10.D 11.A 12.D三、多项选择1.ABCD 2.BC 3.AE 4.ABD 5.ABC 6.BD 7.CD8.AE 9.AD 10.BCD四、判断题1.√ 2. X 3.X 4.X 5.√ 6.X 7.√ 8.X9.X 10.X五、计算题1.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35650/36200=98.48%零售物价指数=99.5%零售量指数=98.48%/99.5%=98.97%2.计算结果如下表:总产值指数=%97.10824200026370011==∑∑qpqp元2170011=-∑∑q pqp产量指数=%65.10324200025080010==∑∑qpqp元88001=-∑∑q pqp出厂价格指数=%14.105250800263700111==∑∑qpqp元1290011 1= -∑∑q pqp相对数分析 108.97%=103.65%*105.14%绝对数分析 21700元=8800元+12900元(文字分析略)3.计算结果如下表:价格指数=%09.9629.13513011111==∑∑qpkqpp价格变动使居民减少的开支:130—135.29=—5.29万元4.计算结果如下表:产量总指数=%01.969405.9020==∑∑qpqpkq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902.5—940=—37.5万元 5.计算结果如下表:可变组成指数=%98.14738.100776.149010130/1020480076.1490//11111====∑∑∑∑ffxffx1490.76—1400.52=486.24 元固定组成指数=%41.14852.100476.14909300/934200010130/15101360//111===∑∑∑∑ffxffx1490.76—1007.38=483.38元结构影响指数=%28.10052.100438.1007//110==∑∑∑∑ffxffx1007.38—1004.52=2.86元(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