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

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

B 增长6.5%

C 增长1%

D 不增不减

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化

D 无法判断 9.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

B 6.5% C22.7% D 33.3%

10.某商店2001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为97。71%,该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数

C 总指数

D 个体指数 11.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12.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包括( )

A 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

B 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程度

C 利用指数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D 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

E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

2.拉斯贝尔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有( )

A ∑∑10

1

1q

p q p B ∑∑0

01

p q p

q C ∑∑0001q p q p D

∑∑1

1

1

p

q p q

E ∑∑001

1q

p q p

3.派许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 )

A ∑∑1011q p q p

B ∑∑0001q p q p

C ∑∑0011q p q p

D ∑∑001

0q p q p E

∑∑0

11

1q

p q p

4.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2.5%,这一指数是(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数量指标指

数 E质量指标指数

5.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中包括的指数有( )

A可变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 D算术平均指数 E调和平均指数

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A平衡作用 B权数作用 C稳定作用 D同度量作用 E调和作用

7.若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

-

1

1

1

q

p

q

p表示

的意义是( )

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8.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 )

A简单指数 B总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加权指数

9.当权数为p

0q

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B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可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可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E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没有变形关系

10.指数体系中( )

A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B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

C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D存在绝对变动额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E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

四、判断题

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2.只有总指数可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不能作这种划分。( )

3.质量指标指数是固定质量指标因素,只观察数量指标因素的综合变动。( )

4.算术平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

5.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

6.从狭义上说,指数体系的若干指数在数量上不一定存在推算关系。( )

*7.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8.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9.在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组成指数是用以专门反映总体构成变化这一因素影响的指数。( )

*10.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0%,则本年的1元只值上年的0.9元。( )。

五、计算题

1.某市1999年第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四季度为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以及由于零售物价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额。

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下:

试计算出厂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并对该厂产值的变动作因素分析。

3.某地区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

试计算该地区三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对居民开支的影响。

4.某厂生产情况如下:

请根据资料计算该厂的产量总指数和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5.某公司下属三个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情况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并分析单位成本水平和产量结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2.不能同度量的事物、相对数 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4.个体指数 5.基期指标、报告期指标

6.同度量因素、指数化 7.总体结构 8.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

9.5.66% 10.相对数、绝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C 7.D 8.B

9.B 10.D 11.A 12.D

三、多项选择

1.ABCD 2.BC 3.AE 4.ABD 5.ABC 6.BD 7.CD

8.AE 9.AD 10.BCD

四、判断题

1.√ 2. X 3.X 4.X 5.√ 6.X 7.√ 8.X

9.X 10.X

五、计算题

1.

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35650/36200=98.48%

零售物价指数=99.5%

零售量指数=98.48%/99.5%=98.97%

2.计算结果如下表:

总产值指数=

%

97

.

108

242000

263700

1

1=

=

q

p

q

p

21700

1

1

=

-∑

∑q p

q

p

产量指数=

%

65

.

103

242000

250800

1

0=

=

q

p

q

p

8800

1

=

-∑

∑q p

q

p

出厂价格指数=

%

14

.

105

250800

263700

1

1

1=

=

q

p

q

p

12900

1

1 1

= -∑

∑q p

q

p

相对数分析 108.97%=103.65%*105.14%

绝对数分析 21700元=8800元+12900元

(文字分析略)3.计算结果如下表:

价格指数=

%

09

.

96

29

.

135

130

1

1

1

1

1=

=

q

p

k

q

p

p

价格变动使居民减少的开支:

130—135.29=—5.29万元4.计算结果如下表:

产量总指数=

%

01

.

96

940

5.

902

0=

=

q

p

q

p

k

q

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902.5—940=—37.5万元 5.计算结果如下表:

可变组成指数=

%

98

.

147

38

.

1007

76

.

1490

10130

/

10204800

76

.

1490

/

/

1

1

1

1

1=

=

==

∑∑

∑∑

f

f

x

f

f

x

1490.76—1400.52=486.24 元

固定组成指数=

%

41

.

148

52

.

1004

76

.

1490

9300

/

9342000

10130

/

15101360

/

/

1

1

1=

=

=

∑∑

∑∑

f

f

x

f

f

x

1490.76—1007.38=483.38元

结构影响指数=

%

28

.

100

52

.

1004

38

.

1007

/

/

1

1

0=

=

∑∑

∑∑

f

f

x

f

f

x

1007.38—1004.52=2.86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C 5、D 6、 B 7、 C 8、 D 9、 A 10、B 11、 A 12、 B 13、 B 14 B 15、C 16、 B 17、 A 18、 C 19、A 20、A 21、 D 22、 D 23、 C 24、B 二、多项选择题 1、CE 2、ABCE 3、ABD 4、BD 5、CD 6、BC 7、AB 8、CD 9 、ABDE 10、ABC 11、ABD 12、ABDE 13、A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填空题 1、平均数指数 2、个体指数、总指数 3、广义、狭义、狭义 4、质量指标、数量指标 5、连乘积、之和 6、同度量作用、权数 7、基期、报告期 8、可变构成、固定构成、结构影响 五、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指数?指数有哪些类型? 答:统计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指数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即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例如,要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情况,由于各种商品的经济用途、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不同,不能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简单对比,而要解决这种复杂经济总体各要素相加问题,就要编制统计指数综合反映它们的变动情况。 指数的类型: (1)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按其所反映的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管理统计学作业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1.【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 C 决策职能; D 监督职能; E 预测职能 正确答案:ABD 2.【第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描述统计; B 设计统计; C 推断统计; D 预测统计; 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CE 4.【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5.【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6.【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7.【第01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正确答案:D 8.【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50名职工;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每一名职工;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正确答案:C 9.【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正确答案:B 10.【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正确答案:D 11.【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 14.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4.71)(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练习05--第五章统计指数

第五章 统计指数 课堂练习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2、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做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3、 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 )下降3% (B )上升3% (C )下降2.91% (D )不变 4、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5、 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6、 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A )∑∑= 0q p q p k k q q (B )∑ ∑= 00001 q p k q p k q p (C )∑ ∑= 0001 q p k q p k p p (D )∑ ∑= 1 1111 q p k q p k p p 7、 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A )环比指数 (B )定基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8、 ∑∑- 00 01p q p q 表示: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9、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A )增长8% (B )增长1.94% (C )增长8.25% (D )增长1.85% 10、按分析对象的特点不同,指数因素分析法可分为: (A )简单现象因素分析和复杂现象因素分析 (B )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C )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D )综合指数分析和平均指数分析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 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生物统计学答案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 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 )。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 。所用的SAS 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68-69='68-69' 70-71='70-71' 72-73='72-73' 74-75='74-75'; run; n y y n i i ∑== 1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1.【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正确答案:ABD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 C 决策职能; D 监督职能; E 预测职能 2.【第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正确答案: 错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正确答案:ACE A 描述统计; B 设计统计; C 推断统计; D 预测统计; E 统计分析 4.【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正确答案: 对 5.【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正确答案: 错 6.【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正确答案: 对 7.【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正确答案:D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D 标志值 8.【第01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正确答案: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9.【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正确答案:C A 50名职工;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每一名职工;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0.【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正确答案:B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11.【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正确答案:B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 12.【第01章】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正确答案:AD A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 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 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 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13.【第01章】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正确答案:ABC A.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B.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 C.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 D.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 14.【第01章】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正确答案:CE A 性别;B 工种;C 工资;D 民族;E 年龄 15.【第01章】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正确答案:ACD A 劳动生产率; B 废品量; C 单位产品成本; D 资金利润率; E 上缴税利额 16.【第01章】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只能用数值来表示。正确答案: 错 17.【第02章】以下属于定比尺度的数据资料是:正确答案:C A 满意度;B 温度;C 工资;D 时间 18.【2】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正确答案:D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 19.【第02章】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正确答案:B A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 普查和抽样调查 20.【第02章】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正确答案:B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21.【第02章】以下属于定距尺度的数据资料是:正确答案:A A 温度;B 受教育年限;C 职业技能等级;D ISBN号(书号) 22.【第02章】定序尺度可以:正确答案:AB A 对事物分类; B 对事物排序; C 计算事物之间差距大小; D 计算事物数值之间的比值 23.【第02章】以下属于连续变量的有:正确答案:ACD A 国土面积;B 人口总数;C 年龄;D 总产值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

. 多选题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1.【第01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决策职能;C D 监督职能;预测职能E :ABD 正确答案判断题 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第2. 正确错误错正确答案: 多选题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统计;A B 设计统计; C 推断统计;预测统计;D 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CE 判断题 4.【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 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5.【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错误正确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6.【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 ..... . 错误正确正确答案: 对 单选题 7.【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50名职工;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每一名职工;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0.【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 . D 工人工资:B 正确答案单选题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0111.【第 A 只能有一个标志;只能有一个指标;B C 可以有多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指标D :D 正确答案多选题 12.章】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第01 A 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B 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C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D :ABC 正确答案多选题 01章】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13.【第 A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 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 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 :AD 正确答案多选题章】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第14.01性别;A B 工种; C 工资; ..... . 民族;D E 年龄:CE 正确答案多选题 15.章】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第01劳动生产率;A B 废品量;单位产品成本;C D 资金利润率; E 上缴税利额 正确答案:ACD 判断题 16.【第01章】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只能用数值来表示。

05-第五章 统计指数

第五章 统计指数 1.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 平均水平 ( X ) 2.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按一般原则应采用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V ) 3.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X ) 4. 我国编制综合法总指数采用的是拉氏公式。 ( X ) 5.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综合指数形式均可变形为相应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V ) 6. 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 响的指数。 (X ) 7. 用平均数指数形式计算总指数,既可以用全面调查资料,也可以用非全面资 料 。 (V ) 8. 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总指数一般是指广义的指数,在指数体系中 则是指狭义的指数。 (X ) 9. 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两种。 (V ) 10. 综合价格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销售量,同度量因素是价格。 (X ) 11. 在每种平均数指数中,由于采用权数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变形指数和固定 权数指数两种。 (V ) 12. 为了使成本指数的计算符合现实经济意义,编制单位成本指数应当用基期的 产品产量作为同度量因素。 (X) 13. 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与总量指数相对应的增 长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相应的增长量的乘积。 (X ) 14. 在单位成本指数 1 11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X ) 15. 如果物价上涨16%,则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84%。(X ) 16. 平均数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V ) 17. 劳动生产率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19.5%,结构影响指数为110.2%,则劳动生 产率的固定构成指数为108.4%。 (V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6年秋冬学期-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多选题 1.【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 ? A 信息职能; ? B 咨询职能; ? C 决策职能; ? D 监督职能; ? E 预测职能 判断题 2.【第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正确错误 多选题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 A 描述统计; ? B 设计统计; ? C 推断统计; ? D 预测统计; ? E 统计分析

判断题 4.【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 的一种。 ?正确错误 判断题 5.【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 实无名”学派。 ?正确错误 判断题 6.【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 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正确错误 单选题 7.【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人年龄; ? B 工人性别;

? C 工人体重; ? D 工人工资 单选题 8.【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 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 ? A 指标; ? B 标志; ? C 变量; ? D 标志值 单选题 9.【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单选题 10.【第01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单选题 11.【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 A 50名职工; ?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 C 每一名职工; ?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多选题 12.【第01章】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 ? A 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 B 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 ? C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 ? D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 多选题

2017福师《生物统计学》答案

一、单选题(共 32 道试题,共 64 分。) V 1. 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 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 垂直距离最小 C. 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 纵向距离最小 2. 被观察到对象中的()对象称为() A. 部分,总体 B. 所有,样本 C. 所有,总体 D. 部分,样本 3. 必须排除______因素导致“结果出现”的可能,才能确定“结果出现”是处理因素导致的。只有确定了______,才能确定吃药后出现的病愈是药导致的。 A. 非处理因素,不吃药就不可能出现病愈 B. 处理因素,不吃药就不可能出现病愈 C. 非处理因素,吃药后确实出现了病愈 D. 处理因素,吃药后确实出现了病愈 4. 张三观察到李四服药后病好了。由于张三的观察是“个案”,因此不能确定______。 A. 确实进行了观察 B. 李四病好了 C. 病好的原因 D. 观察结果是可靠的 5.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 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7. 总体指的是()的()对象 A. 要研究,部分 B. 观察到,所有 C. 观察到,部分 D. 要研究,所有 8. 以下叙述中,除了______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不等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2,则x为小概率事件。 B.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等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则x为小概率事件。 C.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大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则x为小概率事件。 D.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小于已知参数时,若p(X

浙大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得分:50 1. 定基发展速度与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其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C.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D.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满分:2 分得分:2 2. 下列关于方差分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检验若干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B. 检验若干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C. 只要有两个总体的均值不相等,就拒绝原假设。 D. F检验值等于平均组间方差除以平均组内方差。 满分:2 分得分:2 3. 抽样调查按组织形式分,属于()。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专门调查 D. 一次性调查 满分:2 分得分:2 4.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 修正普查的资料 D.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满分:2 分得分:2 5. 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A. 组中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满分:2 分得分:2 6. 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关系 满分:2 分得分:2 7. 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 A. 都是随机变量 B. 都不是随机变量 C. 其中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 D. 都是常数。 满分:2 分得分:2 8. 一数列,直接利用未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和先分组再计算算术平均数,二者的结果()。 A. 一致 B. 不一致 C. 某些情况下一致 D. 多数情况下一致 满分:2 分得分:2 9. 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公式的场合是()。 A. 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 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 抽样单位数目很小时

生物统计学(第四版)答案 1—6章

2.2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10个果穗长度(cm)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24号:19,21,20,20,18,19,22,21,21,19; 金皇后:16,21,24,15,26,18,20,19,22,19。 【答案】1=20,s1=1.247,CV1=6.235%;2=20,s2=3.400,CV2=17.0%。 2.3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50绳测其毛重(kg),结果分别如下: 单养50绳重量数据:45,45,33,53,36,45,42,43,29,25,47,50,43,49,36,30,39,44,35,38,46,51,42,38,51,45,41,51,50,47,44,43,46,55,42,27,42,35,46,53,32,41,4,50,51,46,41,34,44,46;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3.3已知u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试查表计算下列各小题的概率值: (1)P(0.3<u≤1.8);(2)P(-1<u≤1);(3)P(-2<u≤2);(4)P(-1.96<u≤1.96; (5)P(-2.58<u≤2.58)。 【答案】(1)0.34617;(2)0.6826;(3)0.9545;(4)0.95;(5)0.9901。 3.4设x服从正态分布N(4,16),试通过标准化变换后查表计算下列各题的概率值: (1)P(-3<x≤4);(2)P(x<2.44);(3)P(x>-1.5);(4)P(x≥-1)。 【答案】(1)0.4599;(2)0.3483;(3)0.9162;(4)0.8944。 3.5水稻糯和非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稻纯合体为ww,非糯纯合体为WW,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其F1为非糯杂合体Ww。 (1)现以F1回交于糯稻亲本,在后代200株中试问预期有多少株为糯稻,多少株为非糯稻?试列出糯稻和非糯稻的概率; (2)当F1代自交,F2代性状分离,其中3/4为非糯,1/4为糯稻。假定F2代播种了2000株,试问糯稻株有多少?非糯株有多少? 课后答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f13349311.html,1=42.7,R=30,s1=7.078,CV1=16.58%;2=52.1,R=30,s2=6.335,CV2=12.16%。 第四章统计推断 课后答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f13349311.html,=0=21g,4.5接受HA:≠0;95%置信区间:(19.7648,20.2352)。 4.6核桃树枝条的常规含氮量为2.40%,现对一桃树新品种枝条的含氮量进行了10次测定,其结果为:2.38%、2.38%、2.41%、2.50%、2.47%、2.41%、2.38%、2.26%、2.32%、2.41%,试问该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有无差别。 【答案】t=-0.371,接受H0:=0=2.40%。 4.7检查三化螟各世代每卵块的卵数,检查第一代128个卵块,其平均数为47.3粒,标准差为2 5.4粒;检查第二代69个卵块,其平均数为74.9粒,标准差为4 6.8粒。试检验两代每卵块的卵数有无显著差异。 【答案】u=-4.551,否定H0:1=2,接受HA:1≠2。 4.8假说:“北方动物比南方动物具有较短的附肢。”为验证这一假说,调查了如下鸟翅长(mm)资料:北方的:120,113,125,118,116,114,119;南方的:116,117,121,114,116,118,123,120。试检验这一假说。 【答案】t=-0.147,接受H0:1=2。 4.9用中草药青木香治疗高血压,记录了13个病例,所测定的舒张压(mmHg)数据如下:序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含答案)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 一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 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 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12 2--∑∑n n x x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XXXX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 1.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称为: ? A 参数; ? B 统计量; ? C 变量; ? D 变量值 单选题 2.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 末,这四个数字是: ? A 指标; ? B 标志; ? C 变量; ? D 标志值 单选题 3.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 A 50名职工; ?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 C 每一名职工;

?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单选题 4.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单选题 5.一个管理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单选题 6.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人年龄;

? B 工人性别; ? C 工人体重; ? D 工人工资 单选题 7.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 A 统计学; ? B 统计工作; ? C 统计资料; ? D 统计分析与预测 单选题 8.以下属于定距尺度的数据资料是: ? A 温度; ? B 受教育年限; ? C 职业技能等级; ? D ISBN号(书号) 单选题 9.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 A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 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 C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 D 普查和抽样调查 单选题 10.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A 开口组; ? B 闭口组; ? C 等距数列; ? D 异距数列 单选题 11.某工人月工资为2000元,工资属于: ? A 品质标志; ? B 数量标志; ? C 变量值; ? D 指标 单选题

最新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最新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12 2--∑∑n n x x )(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第8次)参考答案

单选题 1.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 ? A 都是随机变量 ? B 都不是随机变量 ? C 其中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 ? D 都是常数。 单选题 2. 在建立与评价了一个回归模型以后,我们可以 ? A 估计未来所需要样本的容量。 ? B 计算相关系数与判定系数。

? C 以给定因变量的值估计自变量的值。 ? D 以给定自变量的值估计因变量的值。 单选题 3.对两变量的散点图拟合最好的回归线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是 ? A Σ(yi-yi’)最大 ? B Σ(yi-yi’)最小 ? C Σ(yi-yi’)2 最大 ? D Σ(yi-yi’)2 最小 单选题

4.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 耗量的相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 ? B 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 C 两者都是正相关 ? D 两者都是负相关 多选题 5.如果某地区工人的日工资收入(元)随劳动生产率(千元/人时)的变动符合简单线性 方程Y=60+90X,请说明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 A 当劳动生产率为1千元/人时,估计日工资为150元; ? B 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人时,则日工资一定提高90元;

? C 劳动生产率每降低0.5千元/人时,则日工资平均减少45元; ? D 当日工资为240元时,劳动生产率可能达到2千元/人。 多选题 6. 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 ? A 正相关 ? B 不相关 ? C 完全相关 ? D 不完全相关 多选题 7.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是 ?

A 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 ? B 回归系数有正负号 ? C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 D 利用一个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E 有可能求出两个回归方程 多选题 8.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为 ? 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 B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 ? C 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 个阶段。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林星s=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概率P (AB) = P(A)*P(B)。 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n和p两个参数决定的。 正态分布曲线上,卩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c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等于c Wi。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低,尾部偏高。

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无效假设,一个是备择假设。 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界值写作卩-U a^x_ 卩+U a c x 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 v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2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应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2检验中,在自由度df = (1)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其矫正的2 = ( p85 )。 2分布是连续型资料的分布,其取值区间为[0.+ %)。 猪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检验两个纯合亲本的F2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 孟德尔第一遗传规律应采用适应性检验法。 独立性检验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列联表进行检验。 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混合模型3类。 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正反弦转换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