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建设汇报

学校信息化建设汇报
学校信息化建设汇报

学校信息化建设汇报

现在,我就XXX小学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我本人的心路历程、以及学校信息化的目前运行状态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从校园足球说起

1.推进之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我校被列为国家首批建设学校之一,并且享受每年5万元的建设经费。

接到上级通知后,我们只成立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男子足球训练队,安排每天下午放学后训练一节课,其他有关“校园足球”的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在2014年、2015年整整两年之内,均处于空白状态。

2016年1月,教育部在广西南宁培训“校园足球”创建学校校长,我本人亲自参加培训并聆听了体艺司司长王登峰的专题报告。自此,我才认识了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

培训结束回校之后,我主持确定了“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的学校校园足球创建目标,并以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足球教师专人担任、每年一个月的足球节等推进模式来实现创建目标。

目前,我们的“校园足球”教学时间专用、足球教师专任、足球比赛专门,在庆阳市内的比赛中,还没有丢掉过冠军奖杯。

2.我本人受到的启示。在我们校园足球推进之路的180°大转弯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任何一项工作,团队负责人思想上的从认识到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事无对错,思想使然。

二、吸取教训及套用经验

1.亲自参与宁波之行。去年5月,市教育局通知学校信息化建设负责人赴浙江宁波考察学习,有了校园足球的前期教训与后期经验,我当仁不当,亲自跟随市局考察团到宁波进行了为期5天的认真学习。

2.确定“换道”再造XXX的学校发展思路。受宁波信息化建设的震动,我强烈地意识到,面对新形势的新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无计可施,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山穷水尽,要提高学校综合治理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在管理和教学上“换道”,而信息化就是新时代唯一的选择。所以,我们确立了“换道”信息化、再造XXX的学校发展思路。

三、“换道”之策

1.给管理层洗脑。“换道”思路确定之后,我首先考虑到的是管理层思想上的认识和认同,因为他们是推进工作的中间执行者,如果出现问题,则信息化无法在师生那里落地。所以,在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月之内,我连续5次主持召开校务会,专题研讨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务会上,还邀请腾讯公司、科大讯飞公司技术人员亲临现场讲解,从信息化价值和专业技术两

个领域给大家洗脑。

2.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依靠市教育支持,我们一边建设未来教室、增加接入百兆光纤网络、安装无线网络发射装备,一边考察引入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添加学校后台数据,确保硬件与软件同步建成,形成完整的信息化资源。

3.建设与应用一并推进。在推进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就开始对教师进行系统应用培训,实现建成就会用。

4.全领域、全层级的建设与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我们不局限于个别领域或某一个层级,而是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就领域而言,既有管理领域、又有教学领域;就层级而言,既有管理层、又有教师层、也有学生层、还有家长层。比如,任何一位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无障碍地与教师和校长进行沟通交流。

5.快刀斩乱麻——断掉教师的后路。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解散了学校、年级组、教研组之前使用的多个微信圈、QQ群,并且规定不使用新的管理系统办理相关业务,学校不予受理,逼着大家走信息化之路。就这样,全校教师在一周之内都主动或被动地登上了管理平台,与学校要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6.致力于方便快捷。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均开发出手机终端,老师们可以白天坐在车上、夜晚躺在床上完成事项申

报、数据传送等工作,使手机变成移动办公室,打破了时空限制,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减轻了工作负担,大家有较强的信息化获得感。

四、学校信息化“大厦”目前的存在状态

1.网络。学校现有百兆光纤互联网接入线路两条,校内有线网络万兆核心、千兆到桌面,互联网无障碍接入办公室和教室,无限网络校园全覆盖。

2.设施。60个教学班级全部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录播教室1个、智慧教室1个、校园网络中心1个,网络计算机教室3个。

3.软件。应用系统平台有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班班通教学资源平台、智慧课堂综合应用平台、校内录播平台、社团课程选修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公物管理系统。

4.应用(以卢化璞和彭艳红老师介绍为例)。

五、愿景——建成数字XXX、智慧XXX

1.加强硬件。一是给教室安装智慧黑板,为师生提供最好的显示设备;二是给教师配备平板电脑,让获取网络资源更加方便;三是为教室建设独立的网络环境,实现平板电脑与智慧黑板同屏显示。

2.优化软件。寻找专业公司技术支持,打通现有各种资源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系统之间互通互连、共建共享。

3.提升师资。通过任务驱动、项目驱动、应用驱动等措施,

引导教师认识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4.建设校园物联网。在后续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考虑物联网建设,实现校园物品使用运行状态的信息传递,以实现物的信息化、智慧化。

六、几点感悟

1.领导认识是前提。认识先于行动。没有认识,就难有行动,信息化的推进也同样符合这个规律。在我们学校,有两项工作没有安排分管领导,而是由我亲自负责,其中一项是安全,另一项就是信息化。

2.资源建设是基础。没有信息化资源,就没有信息化的载体,犹如有汽车却没有公路。

3.推进机制是关键。机制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是主要领导负责、还是分管领导负责,是先建后用、还是建用同步,是由点到面、还是全面推开,是应用驱动、还是项目驱动,……这些机制很重要。

4.普及应用是目的。不能为了信息化为信息化,要让师生通过广泛应用而受益于信息化,这才是王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