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的发展历程

机械的发展历程
机械的发展历程

中国机械的发展历程

——中国机械发展史浅述。

引文

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机械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机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是源远流长,它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史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发展也不平衡。微观研究方面的工作较多,而宏观研究方面的成果较少。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的探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亟待加强。本文主要探讨古今的机械概念及其演变、中国机械工程机械史的范畴与方法、中国古代机械史的分期与研究现状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1什么是机械

1.1关于机械

什么是机械呢?其实机械就是及其与机构的总称。英文中机械(machine),源自于希腊语之mechine及拉丁文mecina,原指“巧妙的设计”,作为一般性的机械概念,可以追溯到

古罗马时期,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手工工具。在中文中“机械”词语由“机”与“械”两个汉字

组成。“机”——原指局部的关键机件;“械”——在中国古代原指某一整体器械或器具。这两字连在一起,组成“机械”一词,便构成一般性的机械概念。

1.2机械的特征

由此即可得出普遍机械特征。第一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第二机械

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第三机器具备机构的特征外,还必须具备的特征

即能代替人类的劳动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故机器能转换机械能或完

成有用的机械功的机构。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1.3机械的定义

1 / 13

机械工程就是在各方面不断提高的需求的压力下获得发展动力,同时又从各个

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2机械的历史

机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发展与完善的。从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使用的诸如石斧、石刀等最简单的工具,到杠杆、辘轳、人力脚踏车、兽力汲水车等简单工具,发展到较复杂的水力驱动、风力驱动的水碾和风车等较为复杂的机械。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机械促进了制造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现代化的文明社会。20世纪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机械进入完全现代化的阶段。机器人、数控机床、高速运载工具、重型机械及其大量先进机械设备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人类可以遨游太空、登陆月球,可以探索辽阔的大海深处,可以在地面以下居住和通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机械,机械的发展已进入智能化阶段。机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人、资金、能量、材料、机械)之一。

2.1中国机械运用的历史

2.1.1中国传统机械时期

2 / 13

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的工具主要用石料和木料制作,同时也有一些骨制工具。这一阶段后期出现了磨制的石器,使工具的形状趋于合理。弓箭的出现表明这时的机械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水平。

第二个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这一阶段对石器的选择、切割、磨制和钻孔等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这时还出现了原始纺织机、制陶转轮等较复杂的机械,反映了这一阶段机械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三个阶段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西周时期。从动力方面看,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使用畜力和风力作为原动力。农业机械的种类更多,还出现了桔槔、辘轳等复合机械工具。商代青铜工具和器械开始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到西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青铜冶铸工艺在这一阶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成熟的过程。商中期已广泛使用分铸法等先进工艺。这一阶段后期,陶范熔铸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在动力方面由只利用人力发展为人力、畜力等并用。在材料方面由以石质材料为主发展为以木、铜质材料为主。在结构方面由简单工具发展为复合工具和较为复杂的机械。在原理方面从杠杆、尖劈等原理的利用发展为对惯性、摩擦、弹性和重力等原理的利用。在制造工艺方面经历了由石器制造工艺向铜器和其他机械工艺的转变。这些情况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机械技术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3 / 13

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得到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钢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制造高效生产工具提供了条件。随着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已用生铁来铸造多种机械,特别是农业机械。这一时期锻造工艺有了新的发展,许多工具都是用锻造方法制成的。战国早期就已出现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到东汉末期,大多数铸造的机械工具都经过了柔化处理。

在动力方面,这一时期除使用前面的动力外,开始利用水力为机械的原动力,出现了一些水力机械。在结构原理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在不少机械上出现了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等复杂的传动机构。水排、水碓、指南车以及浑天仪、地动仪等机械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机械在结构原理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的农业机械发展很快,出现了三脚楼这样的重要播种机械。还发明了高效粮食加工机械—风扇车。磨、碓等谷物加工机械都已出现,并有了很大的发展。东汉时期还出现了用了齿轮传动的连磨和用水力推动的槽碓和水碓。西汉时期已有犁壁出现,到东汉时期犁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在纺织机械方面出现了手摇纺车、布机和提花机等重要机械。这一时期的造船技术已比较发达,橹、舵、帆等部件逐渐完善了起来,并且能够制造大型的楼船和战船。

在这一时期,生产过程中的机械系统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机械已用自然力代替人力作为原动力。对机械的操作开始由直接操作向间接操作转变。动力和运

4 / 13

动的传输开始由机械本身来完成。对机械的控制开始由人的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发展。水排、水碓和马排等机械具备了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都已具有原动机、传动机。

唐末时期机械制造已有较高水平。如西安出土的唐代银盒,其内孔与外圆的不同心度很小,子母口配合严紧,刀痕细密,说明当时机械加工精度已达到新的水平。

在运输工具方面,人力和水力并用,在技术上有进一步发展。南朝齐祖冲之所造日行百里的所谓千里船和南朝粱侯景军中的160桨快艇,都是人力推进的快速舰艇,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车船。唐代的李皋对车船的改进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水力机械也有新的进展,唐代已有筒车,从人力提水发展为水力提水。南末末期又创造出先进的水转大纺车,三摧、五摧(锭)手摇纺车曾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人力纺纱机具。元代薛景石所著《梓人遗制》是木工名家总结亲身经验之作,并详细记述了当时通行的纺织机具和车辆,以古代著名的木制机械技术专著而留世。

这一时期天文和计时仪器发展迅速。北宋苏颂和韩公廉等制成的木构水运仪象台,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天体时空的运行。它由水力驱动,其中有一套擒纵机构。水运仪象台代表了当时机械制造的高度水平,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天文钟。元代的滚柱轴承也属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机械装置。

明初的造船业已有很大进展。郑和所乘宝船是古代最大的远洋船舶。

5 / 13

当时的机械制造主要仍靠手工操作。大者如千钧锚,是靠人工先锻成四爪,然后依次逐节锻接。小者如制针用的冷拔钢丝,也用手工制成。

明代已有活塞风箱。它是宋元木风扇的进一步发展,风箱靠活塞推动和空气压力自动启闭活门,成为金属冶铸的有效的鼓风设备。

在明中叶或稍前,木帆船已能逆风行驶,并拥有全风向航行的能力,如:扬州立帆式风轮,这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木船风帆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中国沿海一带多利用它推动翻车,以提取海水晒制食盐。

机械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学术研究。王徵于1627年编译和出版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介绍了西方机械工程的概况。来自西方的自鸣钟表和水铳等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流传。

1634~1637年,明朝的宋应星编著和出版了《天工开物》。记载了不少有关机械制造和产品性能的情况。内容涉及泥型铸釜、失蜡法铸造以及铸钱等铸造技术,还记述了千钧锚和软硬绣花针的制造方法、提花机和其他纺织机械以及车船等各种交通工具的性能和规格等。

2.1.2近代机械时期

(1840~192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由封建统治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这个时期诞生的机械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机械厂是清政府经营的军火企业;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的压迫之下。

外商在中国经营的机械厂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取得了在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为了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外商首先在中国建立了船舶修造厂。1845年英国人J.C.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的柯拜船舶厂,是中国领土内最早的一家外资机械厂。185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外商在黄埔经营的船坞船厂增至5、6家。英、美商人并纷纷在华东设立

6 / 13

船舶修造厂,其中较大的有英商办的上海祥生船厂、耶松船厂和和丰船厂。至19世纪60

年代末,外商在广州、上海、厦门、福州等沿海口岸建立的大小船舶修理厂已达22家,雇用的中国工人达9000人。外商在中国经营的机械工业除船舶修造厂外,还有铁路车辆修理厂,如1880年英国人在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车辆修理厂(原名胥各庄修车厂,1899年迁至唐山,已有工人约3000人,更名为唐山修车厂)。1901年德国人在青岛四方村建立了青岛铁路工厂(现四方机车厂前身)。这两个工厂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企业。据1908年统计,外资经营的34个主要机器厂中,船舶修造厂28个,占82%;铁路车辆工厂3个,占9%。这些厂以英商经营的最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20世纪初,日本在东北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俄战争后,在南满地区,开办了

一批机械工厂。到20年代已有较大的铁路、造船、矿山机器等机械制造厂20多家。南满

铁道株式会社于1906年扩建了接收帝俄的大连铁路工厂、抚顺煤矿机械厂(现抚顺重机厂的前身)。1907年新建了沙河口铁路工厂(现大连机车厂前身)。1908年川崎造船所扩建了接收帝俄在大连的船坞和工场。设大连分厂(现大连造船厂前身),至1914年已发展成为拥有日籍职工2800余人、中国工人1万余人的大型修造船厂,能修造5000吨级轮船。新建的大型机械厂有:1917年建立的大连机械制作所(现大连重型机器厂前身)、大连铁工

所和1919年建立的安治川铁工所等。

1919年美商在上海曾建立专为装配机器的慎昌工厂(现上海锅炉厂前身)。美商对中国主要是输出机器设备,长时期占中国进口机器设备总额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办机

器厂较少。

清政府设立的军工厂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机械厂。1863年他又派容闳赴美采购机器,筹备建立规模较大的近代机械工业企业。1862年李鸿

章先后命丁日昌、韩殿甲和英人马格里分别在上海、苏州建立三个洋炮局。苏州洋炮局使

用蒸汽机动力并雇用外籍人员,但规模不大,仍主要以手工方式生产。19世纪60年代到

20世纪初,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和各省先后办了大大小小的军事工厂20多个,其

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

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6月8日建局(图1、图2)。曾国藩和李鸿

章以收购的上海虹口美商T.J.佛而士1863年开办的旗记铁工厂(修造轮船)为基础,将原设上海的两个洋炮局并入而成立。容闳从美国购买的机器百余台也在同年运抵上海全部投

入该局,至1891年全局已拥有机器厂、枪厂、火药厂、炮弹厂、水雷厂、铸铜铁厂、熟铁厂、炼钢厂等13个工厂和一个工程处,职工达3500余人。各种机床662台,还附有广方言馆、工艺学堂、翻译馆等。江南制造局前后基建投资共用银约200万两,是当时中国规

模最大的、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是中国自办近代工业的开端。它制造

出中国的第一艘近代兵轮(恬吉号),炼出中国第一炉钢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机械工业制造学校,并最早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

金陵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将安庆内军械所和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建而成(图3)。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已拥有10余个工厂,基建共用银50余万两。

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建立(图4)。1869年开始生产,拥有16个工厂、3座

7 / 13

船台。投资用银达135万余两,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专业船舶制造厂。1881年生产的3艘2400马力、排水量2200吨的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已装配制造的最大军舰。至清末共

装配建造兵船40艘,占同期国内自制兵船58艘的70%。1871年船政局所属铁厂首先采用新的冶炼技术,安装吊车,铸造大型汽缸,购置3吨汽锤锻造大轴,建成中国机械工业最

早的铸锻车间。

天津机器局1866年北洋通商大臣宗厚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扩充,先后共用银110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除军火外,还制造了挖泥船、皇家游艇等,并设

有水师学堂。在1908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被毁。

湖北枪炮厂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1895年正式开工,主要生产枪炮。设备较全,具有一定规模。

其他军工企业这一时期各地方政府还设立了很多军工企业,主要的有1872年左宗

棠设兰州机器局(兰州通用机器厂前身),1874年两广总督在广州设广东机器局。1875年山东巡抚设山东机器局,1877年四川总督设四川机器局,1881年吴大澂设吉林机器局,1883年在北京设神机营机器局,1894年设奉天制造局,1898年设山西制造局。此外,还有1895~1904年新设的新疆机器厂、江西(南昌)子弹厂、河南(开封)机器局、湖南(长沙)枪厂等。

这些军工厂后来有不少发展成为重要的兵工厂。如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就是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即湖北枪炮局)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曾是当时中国陆军的著名步枪。金陵制造局、奉天制造局、山西制造局分别是后来著名的金陵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

的前身。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北洋军阀继续扩建或新建了一批军事工厂。如1915年建立的河南巩县兵工厂、湖南兵工厂,1919年扩建的沈阳兵工厂。1913年前后,北洋政府在北京南

苑清河设飞机修造厂,是中国最早的飞机厂。

清末和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军事工业在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1913年统计,共有军工企业23个,分布于21个省,拥有工人28500人,资本1.28亿元(银元),分别占全国机械工业的60.7%和80.4%。

民族资本经营的民用机器厂随着外轮修配业务的增加,加上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的洋务活动逐渐扩展到开办矿务、轮船、电报、铁路等部门,民族资本办的轻工业也

有所发展。与此相适应,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民用机械工业开始兴起。

1866年设立的上海发昌钢铁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开办的第一家机械厂(1900年

被英商耶松船厂兼并)。在这一时期开办的还有广州的陈联泰机器厂、上海的甘章船厂等。1880年前后,上海的建昌铜铁机器厂、均昌机器厂、广德昌机器造船厂、公茂机器厂、广州的均和安机器厂等相继开办,是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最早一批机械厂。这些厂开办时一

般为手工打铁作坊,以后才逐步采用机器生产。如上海发昌厂创办时,只是一个小量生产

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锻造作坊,1869年才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开始制造小型轮船。1872年开办的汉阳荣华昌翻砂厂,1890年开办的上海顺昌翻砂厂是中国最初的专业铸造厂。

8 / 13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法令。1898

年颁发《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规定凡发明军用船械者,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仿制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1903年颁发《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励设立公司。1906年颁发《奖给商勋章程》,鼓励制造新机器。1907年颁发《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规定凡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

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这个时期,国内对机械产品的修造需求逐步增加,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如1913年与1895年比较,民用机械工业的职工人数由4457人增至18450人。这一期间,上海民族资本家新办了86个机械厂,加上以前的共有96个厂。有名的汉口周恒顺机器厂(1895年开办,为武汉汽轮机厂前身)、上海求新机器轮船厂(1902)、上海大隆机器厂(1902)、汉口扬子机器厂(1907)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但是这些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规模远不能与同期外资机械厂相匹敌。如当时比较大的两

个民营机械厂,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资本为70万元,扬子机器厂为49万元;而英商上海

耶松造船公司和瑞镕船厂,1913年的资本分别为557万两(折银元770万元)和76万两(折银元105万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力东顾,进口机械设备减少。1915~1924年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机械工业的黄金时代。如上海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厂

由1914年的91家增加到1924年的284家。其中车床专业修造厂10家(原来有的厂制

造过少量车床,但都自产自用,没有专业厂);动力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修造厂由16家增加到48家;纺织缫丝机械修造厂由13家增加到50家;针织机械修造厂由3家增加到39家。上海华通电业机器有限公司(1919年开办,为上海华通开关厂前身)、山东潍县华丰机器厂(1920年开办,“七七事变”后被日军强行迁至济南,为济南柴油机厂前身)等都是

这时创办的。日用机器产品制造厂也在这时开始创设。如1915年在烟台创办了中宝时钟厂,是中国第一个钟厂;1919年在上海创办了协昌、润昌缝纫机行,为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但这些靠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机械厂,基本上都是小厂。据1920年对上海114家民族资本机械厂的统计,平均每厂只有机床5.9台,工人25人,并有30%的厂不用动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至1926年北伐战争以前,由于内战频繁,同时又受洋货倾销和外国厂商打击,除大隆机器厂等个别企业有所发展外,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业陷入困境。例如求新机器造船厂因负债过多,被迫接受法国资本、控制权转入法国人手中;扬子

机器厂受日货、日资打击,被迫加入汉冶萍公司。

机械产品生产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制造军火和民用机械产品。如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5年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机器轮船“黄鹄”号(船体由清末有名的科学家华蘅芳、徐寿等人设计,时速6海里)。江南制造局1868年8

月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排水量为600吨的近代兵船“恬吉”号(392马力,后改名“惠吉”号),并于1867~1876年期间为装备自己制造了车床、刨床、钻床、铣齿机、锯床、卷板机、蒸汽锤、夹板锤等多种设备。胥各庄修车厂1881年造出中国第一台0-3-0型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这个时期主要行业生产的重点产品有舰船、动力机、机床、农产品加

工机械、轻工纺织机械、通用机械和兵器。

9 / 13

造船江南制造局于1872年装配制造了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的大型兵船“海安”号,1920年前后为美国装配制造了4艘排水量达14750吨、3430~3668马力、时速达10.5海里的远洋运输舰。福州船政局于1883年装配制造了2400马力的“开济”号兵船,1906年装配制造了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的“宁绍”号兵船。

动力机械1918年江南制造局生产了为万吨远洋运输舰配套的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1908年广州均和安机器厂仿制了单缸卧式低速8马力煤油机,这是中国最早的内燃机产品。1909年上海求新机器轮船厂制造了5马力煤气机,1910年制造了4~6马力煤油机和25马力煤油、煤气双燃料发动机。1913年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1924年上海新祥机器厂首先仿制成16马力、24马力等5种规格低速重型柴油机。

机床除江南制造局等自产自用的机床外,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车床(4英尺脚踏车床,仿英国产品制造)。这个厂也是中国第一家制造车床的专业厂。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3号万能铣,1926年上海丰泰机器厂和福昌祥机器厂分别制造出1号、2号万能铣。

农产品加工设备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仿制出日式轧花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仿制了意大利式缫丝机。其他如黄豆榨油机、棉子榨油机、碾米机等也于1905~1909年期间先后生产出来,如汉阳周恒顺机器厂在1905年已经制造了成套砖茶、榨油设备。

轻纺设备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制造出平面对开印刷机。1912年上海家兴工厂制造出手摇袜机及小型针筒槽铣床。

通用工矿设备1907年前后,汉阳周恒顺机器厂已经生产了15~30马力的抽水机和60~80马力的卷扬机。1922年上海增茂五金厂开始生产小口径低压阀门、管接头。1926年上海华德机器厂生产的铸铁阀门,最大口径6英寸。

兵器1878年制成40磅(弹丸重)、4.7英寸钢膛熟铁箍前装炮。1884年制成37毫米架退式后装炮。1888年制成第一门250磅、9英寸后装要塞炮。1892年制成800磅、12英寸要塞炮。1893年制成汉阳式79步枪。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制造出新型迫击炮、步兵炮、山炮等。在技术上已有相当的进步。

2.1.3现代机械时期

(1927~1949)

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机械工业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机械工业起色不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领土,规模较大的沈阳兵工厂等悉为敌人侵占。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兴起的抵制外货高潮推动下,机械工业也有过局部的、短暂的发展。国民党政府1931年在上海筹建中央机器厂(后因抗战爆发而停顿);1936年在湘潭开始筹建中央电工器材厂(因抗战爆发迁昆明),下设电线、灯泡、电

10 / 13

话机、电机四个分厂。兵工系统重点扩建了南京、汉阳等兵工厂。航空委员会于1934年在杭州建设了中央飞机制造厂,1936年在南昌建立了制造轰炸机的飞机厂。到“七七事变”前,中国机械工业具有一定修造能力的工厂,在民用机器制造方面主要有新中工程公司、永利

化学公司机器厂和大隆、环球、周恒顺、新民等机器厂;在修造船方面主要有江南、马尾、求新、大沽、黄埔等厂;在铁路机械修造方面主要有长辛店、唐山、四方、江岸等厂。但

总的看来,基础仍很薄弱,装备落后,大多数厂只有普通的车、刨、钻床,有铣床、磨床

的很少。基本上没有精密的计量、测量仪器。包括军工厂在内,全国有铸钢能力的只有9

个厂,共拥有电弧炼钢炉12座,容量13.65吨,最大的2吨。技术力量也很弱,除国营厂外,民营机械厂只有上海的大隆、新中、新民、济南的陆大,汉阳的周恒顺,重庆的华兴

等少数机械厂有工程师。这个时期在主要原材料和零件进口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品种有

自动螺丝机、灯泡用钨丝机,排水量4275吨长江客货轮、排水量2383吨的护航舰;40、50马力以下的柴油机,200马力以下的煤气机;200千瓦以下的交流发电机及电动机、6600伏以下的变压器;18英尺普通车床、14英尺龙门刨床以及摇臂钻床、万能铣床、冲

床等中小型机床和锻压设备;小型离心泵、风机、空气压缩机以及轻纺工业的小型纺纱厂、织布厂、缫丝厂、制革厂的成套设备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目的在中国大量设立机械厂。据不完全

的资料,至1938年止,除满洲飞机制造厂等直接生产军工产品的工厂外,在中国新设

200多个机械厂,其中设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地的有180多个。

抗日战争时期的机械工业抗战初期,沿海和一些省市的机械工业在敌人炮火直接破坏和匆忙内迁中遭到巨大损失。如上海,1937年“七七事变”之初,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厂570家,“八一三”战争爆发后,除内迁66家外直接毁于炮火的360家。设在浦东、杨树浦区略具规模的10个船舶修造厂,全被日军占领,租界幸存的百余家机械厂,生产也全部停顿。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地区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机械工厂一度有所发展。从1938年起,原在租界的百余家机械厂陆续复工,接着又有200多家原在战区的机械厂迁入恢复生产,以后又增设400多家。累计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设在租界的民族机器厂共达784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对机械厂进行登记控制,强迫收购钢铁材料和机床等重要物资,机械厂又被迫减产、

停业,逐步陷于瘫痪。

沦陷区的机械工业多数被迫转为生产军需用品,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如上海大隆机

器厂,日军占用后改名大陆铁工厂,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转向军火生产。拥有机床180多台的华北最大机器厂──山东潍县华丰机器厂,1938年被强行中日合营并迁至济南

改名历山铁工厂,生产军需品。江南造船所被日军占用,一切业务直接为日军侵略战争服务,在这一时期平均年建造中型以上船舶20~30艘,并大量修船,工人最多时超过万人。因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有的老企业一再扩大,如大连机车车辆厂,职工由战前的500~600人,1945年增至6800多人;此外在天津、上海、武汉日本人还新建了一些机械厂。

抗战时期的机械工业以从沿海战区内迁的企业为主体。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工厂,至

11 / 13

1941年底内迁230家,复工者198家,规模较大的如重庆的周恒顺机器厂、顺昌铁工厂、新民机器厂、民生机器厂、中国机器厂,五通桥的永利化学公司机器厂,广西的纺织机械厂,湖南的新中工程公司等。内迁的国营机械厂主要有兵工署所属设于昆明、重庆、沪州、桐梓、万县的10多个兵工厂;航空委员会的第一、第二、第三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厂;还有交通部门的铁路工厂、汽车修配厂、通讯器材厂等。这些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历经种种困难,元气大伤。在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也新建了一批机械厂,大多数设在昆明、重庆。

如资源委员会1938年在昆明设立的中央机器厂,下设7个分厂(车间):一分厂为铸锻专

业生产,二分厂制造锅炉及蒸汽机、汽轮机,三分厂制造内燃机,四分厂制造电机及有关

器材,五分厂制造机床及工具,六分厂生产纺织机械,七分厂生产通用机械;中央电工器

材厂,设有电线、电子管、照明设备、电话及电机等分厂;交通部1938年在重庆设立的中央汽车配件厂;农林部设立的中国农业机械公司重庆厂等。这个时期,由于国际运输断绝,进口锐减,加以战争需要,促使机械工业有一定发展。1943年,大后方除有近百家军工厂外,共有民用机械工厂1477家,工人69508人。机械工业成为三大工业部门(纺织工业、

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之一,厂数、资金和工人数分别占全部工业的28.05%、22.73%和19.33%。

这一时期,各主要企业生产的重点产品在动力机械方面有:恒顺机器厂的120和180

马力船用蒸汽机,新中工程公司的65马力、1800转/分的四缸柴油机,中央机器厂的250马力、600转/分的煤气发电机组,上海机器厂的小型水轮机等;在交通机械方面有:中

国汽车制造公司的桐油汽车,新中工程公司的煤气车,交通部汽车配件厂的汽车齿轮等;

在轻纺机械方面有:中央机器厂、经纬纺织机械厂及广西纺织机械厂的大型纺织机械;在

机床和工具方面有:中央机器厂、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厂的车床、铣床、磨床和铣刀;在

试验仪器方面有: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厂的油类、纤维、纺织、金属等试验仪器;在军火

方面有:兵工署各厂的150毫米迫击炮、中正式79步枪等制式兵器等。此外,还有航空器

材方面的产品。全国共生产机床2615台、交流电动机22000千瓦、变压器16000千伏安、内燃机3900马力、蒸汽机4500马力。

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的机械工业这个时期,中国机械工业进一步走向衰退。东北

地区是日本军阀策划建立的战略后方基地,当时机械工业已初具规模。由于日军投降时的

破坏,东北地区的机械工业遭到严重损失。国民党政府在上海接收了160多家日伪控制的

机械厂,其中规模最大的原英、美、法商经营的机器厂如英联、马勒、求新等造船厂交还

外商,原属民族资本家经营的机器厂如大隆、振隆等也发还原主。有7家日伪经营的机器

厂被改组为官僚资本机器厂,剩下的小厂全部停工,由上海“敌伪产业处理局”拍卖,但是

这时的机械工业,由于市场萧条,无人投标。表为1947年机械产品产量。

1948年上海市约有机械厂1200家,全部开工的只有10%,半停产的80%多,停业的5%。开工和半开工的也主要是承担修配任务。

苏区和解放区的机械工业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井冈山、湘鄂赣、鄂豫皖、闽北、闽西、海南岛、陕西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兵器修械所(组)、地雷厂等。1931年10月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镇建立中央苏区兵工厂;二方面军在湖南永顺建立兵工厂;1932年四方面

12 / 13

军在四川道江建立兵工厂。

红军到达陕北后,最早是1935年在瓦窑堡组建红色兵工厂,1936年迁吴起镇,开始

只有50人左右,主要从事军械修理,是当时解放区唯一的兵工厂。1938年初迁安塞县茶

坊镇建立新厂。以后逐步扩充,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已有茶坊一厂、温家沟二厂、茶坊三厂、柴坊沟四厂等,从修配枪炮逐步发展到制造枪炮,1939年4月制造了边区第一支步枪,1943年生产了边区第一门炮。1948年,月产子弹达到11万多发,掷弹筒50~60门。除军需产品外,还大量生产民用产品,如茶坊一厂实际是一个通用机器厂,在沈鸿领导下,自行设计制造了小型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等,装备兵工厂和印刷厂、造纸厂、制药厂、纺织厂、皮革厂,煤油厂和化学厂的通用、专用设备300~400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个

兵工厂与晋西北修械厂合并。

各个解放区都建立了大小不等的一系列兵工厂。如晋冀鲁豫根据地拥有大型兵工厂7个,人员5000~6000人;晋察冀根据地的冀晋、冀察、冀热各军区都分别建立了3~5个兵工厂;山东根据地,在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西南各设一个兵工总厂,下设若干

专业兵工厂。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各根据地拥有工人100人以上、设备10台以上、有固定厂房的兵工厂50余个,职工共3万余人。设在山西黎城县的黄崖洞兵工厂,从1939年开始建设,安装了40多台机床和蒸汽动力设备,生产步枪、50小炮和炮弹。在1943~1945年期间,最高月产步枪400支、50炮50门、50炮弹2000多发。

解放区的机械工业不仅制造枪、炮等武器,还生产民用产品,如太行实业公司的华丰

铁厂生产了车床、刨床和铣床,太行工具厂生产脚踏纺纱机、织布机、弹花机等。

13 / 13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常见的几种机械传动方式 机械传动按传力方式分,可分为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摩擦传动又分为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等,啮合传动可分为齿轮传动、涡轮蜗杆传动、链传动等等;按传动比又可分为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传动。 1.1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张在两轮上的皮带所组成。由于张紧,在皮带和皮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了压紧力,当主动轮旋转时,借摩擦力带动从动轮旋转,这样就把主动轴的动力传给从动轴。 皮带传动分为平皮带传动和三角皮带传动$G 皮带传动的特点: 1)可用于两轴中心距离较大的传动。 2)皮带具有弹性、可缓冲和冲击与振动,使传动平稳、噪声小。3)当过载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可防止其它零件损坏。 4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由于皮带在工作中有滑动,故不能保持精确的传动比。 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皮带寿命短。\ 三角皮带的断面国家规定为O、A、B、C、D、E、F、T等8种,从O

到T皮带剖面的面积逐渐增大,传动的功率也逐渐增大。 在机械传动中常碰到传动动比的概念,什么是传动比呢?它是指主动轮的转速n1与从动轮的转速n2之比,用I表示:即I=n1/n2。由于皮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滑动”现象,上述传动比公式只是个近似公式,那么皮带传动中这种“弹性滑动”现象是怎样表现的呢?概括如下:在主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后收缩:在从动轮处,传动带沿带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前伸展。| 1.2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由分别安装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而成。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传动形式,它有如下特点 1)能保证传动比稳定不变。 2)能传递很大的动力。 3) 结构紧凑、效率高。+ 4)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5)当两轴间距较大时,采用齿轮传动就比较笨重 齿轮的种类很多,按其外形可分为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两大类。 圆柱齿轮的外形呈圆柱形、牙齿分布在圆柱体的表面上,按照牙齿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常用机构 一、零件、构件、部件 零件,是指机器中每一个最基本的制造单元体。 在机器中,由一个或几个零件所构成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部件,指机器中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装配单元体。 二、机器、机构、机械 机器具有以下特征: (一)它是由许多构件经人工组合而成的; (二)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三)用来代替人的劳动去转换产生机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具有机器前两个特征的多构件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和机构一般总称为机械。 三、运动副 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四、铰链四杆机构 由四个构件相互用铰销联接而成的机构,这种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以下三种: (一)曲柄摇杆机构 两个特点:具有急回特性,存在死点位置。 (二)双曲柄机构 (三)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别: a+d≤b+ca+d>b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 最短杆固定与最短杆相邻的杆固 定 与最短杆相对的杆固 定 任意杆固定 注:a—最短杆长度;d—最长杆长度;b、c—其余两杆长度。 五、曲柄滑块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连杆、滑块及机架组成的另一种平面连杆机构。 六、凸轮机构 (一)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机构,移动凸轮机构,圆柱凸轮机构。 (二)按从动杆的型式分:尖顶从动杆凸轮机构,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平底从动杆凸轮机构。 七、螺旋机构 螺旋机构的基本工作特性是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移动。 螺纹的导程和升角:螺纹的导程L与螺距P及线数n的关系是 L = nP 根据从动件运动状况的不同,螺旋机构有单速式、差速式和增速式三种基本型式。

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比奇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4月份,第一家中美合资比奇洁具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9月份,成立杭州博杰卫浴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份成立比奇进出口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成立比奇电梯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与杭州创新科技公司签合同,创建了“中国卫浴网”。 2006年年终春节团拜会上,总经理倪文校先生提出公司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在管理上要从“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最终实现“文化管人”的内部管理目标。 2006年11月份,成立浙江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比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浙江比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比奇旗下的各家子公司实行集团化管理。 2007年的12月份在长兴县泗安镇买下了绍兴振宇箱包厂,用以建造比奇酒店。 2007年的10月份与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现了对双峰电子的控股,使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成为比奇旗下的子公司。 2007年年底,制订出集团公司四年发展规划: 1、实现工业和置业年产值达到"双十亿"目标。 2、管理水平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 3、集团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中,要有一个板块上市。 2008年7月份,成立长兴比奇假日酒店 2008年11月,完成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十二月份举行了开工典礼,开始投入生产。

2008年12月,安徽农业科技公司的办公区、宿舍区、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2009年7月,比奇集团收购黄石章畈温泉休闲服务有限公司,使该公司成为比奇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持续近两年的黄石温泉开发项目的谈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正式进入了项目规划与实施阶段。 2009年7月,杭州比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由浙江比奇控股集团和塞舌尔共和国的拓尔美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3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预计2010年年底建成投产。借助外方的技术优势生产各类新型低耗节能智能电梯,抢占国内外中高档电梯市场。 2009年9月,比奇集团在河南信阳的房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5月正式开盘对外出售。 2010年1月,比奇集团在湖北黄石章畈的温泉度假村项目奠基。 2010年1月7日,比奇集团与罗马尼亚大运河进出口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入股罗马尼亚大运河公司,并代理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部分进出口贸易。 2010年9月25日,湖北黄石黄金山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成立。该项目预计投资18亿元。由一座五星级温泉酒店和温泉小镇、大型水上娱乐园,高级温泉会所,温泉主题公园和休闲旅游地产等项目组成。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具魅力的温泉景区,也将成为华中地区最令人向往的五星级休闲住宅区。

中国机械发展史

中国机械发展史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阶梯,那么机械无疑是人类物质文化前进的动力。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机械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早期的传统机械;中期的近代机械;发展至今的现代机械。 传统机械 传统机械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然而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青铜器的出现,铁器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铜器纤细精巧,形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风格。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如甘肃东乡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距今已有4800年左右的历史。中国在大约40~50万年前,就已出现加工粗糙的刮削器、砍砸器和三棱形尖状器等原始工具。4~5万年前出现磨制技术,许多石器都已比较光滑。 商周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到商中期已广泛使用分铸法等先进工艺,体现出机械工程的不断进步。并且这一时期机械在结构方面由简单工具发展为复合工具和较为复杂的机械。在原理方面从杠杆、尖劈等原理的利用发展为对惯性、摩擦、弹性和重力等原理的利用。在制造工艺方面经历了由石器制造工艺向铜器和其他机械

工艺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机械技术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春秋战国之汉代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标志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东汉时期发明的提水翻车得到了改进和推广。同时还发明了高转筒车等灌溉工具。 (春秋时期攻击机械弩) (秦汉时期反盗机械装置—机弩)

传动轴基本知识

传动轴基本知识 一、传动轴总成简介 传动轴总成图 传动轴,英文PROPELLER(DRIVING)SHAFT。在不同轴心的两轴间甚至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两轴间传递动力。 传动轴按其重要部件万向节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如果按万向节在扭转的方向是否有明显的弹性可分为刚性万向节传动轴和挠性万向节传动轴。前者是靠零件的铰链式联接传递动力的,后者则靠弹性零件传递动力,并具有缓冲减振作用。刚性万向节又可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如十字轴式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如双联式万向节、三销轴式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如球笼式万向节、球叉式万向节)。等速与不等速,是指从动轴在随着主动轴转动时,两者的转动角速率是否相等而言的,当然,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平均转速是相等的。 主、从动轴的角速度在两轴之间的夹角变动时仍然相等的万向节,称为等速万向节或等角速万向节。它们主要用于转向驱动桥、断开式驱动桥等的车轮传动装置中,主要用于轿车中的动力传递。当轿车为后轮驱动时,常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轴,对部分高档轿车,也有采用等速球头的;当轿车为前轮驱动时,则常采用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也是一种传动轴,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或全轮驱动)的汽车上,由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悬架变形,驱动轴主减速器输入轴与变速器(或分动箱)输出轴间经常有相对运动,此外,为有效避开某些机构或装置(无法实现直线传递),必须有一种装置来实现动力的正常传递,于是就出现了万向节传动。万向节传动必须具备以下特点:a、保证所连接两轴的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力;b、保证所连接两轴能均匀运转。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c、传动效率要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对汽车而言,由于一个十字轴万向节的输出轴相对于输入轴(有一定的夹角)是不等速旋转的,为此必须采用双万向节(或多万向节)传动,并把同传动轴相连的两个万向节叉布置在同一平面,且使两万向节的夹角相等。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小万向节的夹角。 传动轴总成不平衡是传动系弯曲振动的主要原因。其引起的振动噪声是明显的。此外,万向节十字轴的轴向窜动、传动轴滑动花键中的间隙、传动轴总成两端连接处的定心精度、高速回转时传动轴的弹性变形及传动轴上点焊平衡片时的热影响因素等都能改变传动轴总成的不平衡度。降低传动轴的不平衡度,对于汽车,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CFGC,是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成立的中影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与发行机构,在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端,成为带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头”。以下我们将从中影集团的发展概况,发展过程中所贯彻的战略,发展规模,以及它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来展示中影集团的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发展概况: 中影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将原中国电影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揽入旗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作、生产、发行都各管各的,没有内在的关联导致唯有及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势必要成为中影集团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中影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凤凰涅盘,专攻不同领域的8家单位合并以后通过优势互补,表现出惊人的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同时在牢牢控股的前提下,大胆吸纳来自海内外的投资与先进管理优势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本进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成为当务之急。中影集团通过发行债券,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企业。并在2008年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电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成立以来,按照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了资源统一开发,人事、财务统一管理。形成了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协调和服务,院线经营管理,数字制作,数字影院的建设与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目前,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 近年来,中影集团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规模、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以其巨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相继与中外多个知名公司合作。中影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高实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以影视产品生产经营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多种

中国机械简史

中国机械简史 冯立升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机械发展史可分为六个时期:①形成和积累时期,从远古到西周时期。②迅速发展和成熟时期,从春秋时期到东汉末年。⑧全面发展和鼎盛时期,从三国时期到元代中期。④缓慢发展时期,从元代后期到清代中期。⑤转变时期,从清代中后期到解放前的发展时期。⑥复兴时期,解放后的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传统机械的形成和积累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的工具主要用石料和木料制作,同时也有一些骨制工具。在工艺方面以石器打制工艺为主,主要是经过敲击和初步修整使石块成石器。这一阶段后期出现了磨制的石器,使工具的形状趋于合理。当时的石器工具的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尖状器、石球、石矛和石镞等,这时出现的其他材料的工具有木捧和磨制的骨针等。弓箭的出现表明这时的机械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水平。 第二个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这一阶段在石器制造方面以磨制工艺为主,同时对石器的制造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过程。对石器的选择、切割、磨制和钻孔等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工具、如锛、斧、铲、凿、磨盘、磨棒、杵臼、钻、网坠、纺轮、犁、刀、锄、耘田器等。工具的种类不但有所增加,而且出现了不少专用工具。这时还出现了原始纺织机、制陶转轮等较复杂的机械,反映了这一阶段机械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第三个阶段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西周时期。从动力方面看,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使用畜力和风力作为原动力。古车和风帆的出现标志着新的动力出现。商代已经开始用牛来耕地。这一阶段已广泛使用犁来耕地。农业机械的种类更多,还出现了桔槔、辘轳等复合机械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铜器,但没有大量使用。商代青铜工具和器械开始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到西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青铜冶铸工艺在这一阶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渐成熟的过程。从使用单面范和双面范制作小件器物,发展到用多块范、芯组成的复合范制作大型器件。商中期已广泛使用分铸法等先进工艺。这一阶段后期,陶范熔铸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在动力方面由只利用人力发展为人力、畜力等并用。在材料方面由以石质材料为主发展为以木、铜质材料为主。在结构方面由简单工具发展为复合工具和较为复杂的机械。在原理方面从杠杆、尖劈等原理的利用发展为对惯性、摩擦、弹性和重力等原理的利用。在制造工艺方面经历了由石器制造工艺向铜器和其他机械工艺的转变。这些情况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机械技术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 传统机械的迅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得到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钢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制造高效生产工具提供了条件。随着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已用生铁来铸造多种机械,特别是农业机械。这一时期锻造工

机械的发展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机械的发展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姓名: 学号:班级: 2016年4月1日

引言 [摘要]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机械发展史以及目前机械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发展历史;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机械发展史 夏商周时期 青铜器:中国古代金属冶机械铸技术发明时间较早,且技术精湛。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朴质雄浑,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纤细精巧,形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风格。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如甘肃东乡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距今已有4800年左右的历史。中国在大约40~50万年前,就已出现加工粗糙的刮削器、砍砸器和三棱形尖状器等原始工具。4~5万年前出现磨制技术,许多石器都已比较光滑,刃部也较锋利,并有单刃、双刃、凸刃、凹刃和圆刃之分。 西周时期弓箭 中国在28000年前出现弓箭,这是机械方面最早的一项发明;公元前8000~前2800年期间出现了陶轮(制陶用转台);农具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除石斧石刀外,还有石锄、石铲、石镰、蚌镰、骨镰和骨耜。石斧和石刀上已有用硬质砂子磨削而成的孔。 春秋战国时期 1、机械弩:春秋时期出现弩,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到汉代,弩机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种规格,这些规格的形成表明机械制造标准在汉代已初步确立。弩机上留下了作工、锻工、磨工等的名字。 2、被中香炉:战国时期流传的《考工记》是现存最早的手工艺专著,其中记有车轮的制造工艺。对弓的弹力、箭的射速和飞行的稳定性等都作了深入的探索。汉代已有各类舰艇和大量的三四层舱室的楼船。有些舰船已装备了艉舵和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西汉时的被中香炉构造精巧,无论球体香炉如何滚动,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炉体都能经常保持水平状态。 秦汉时期 1、齿轮和齿轮系:东汉时已有不同形状和用途的齿轮和齿轮系。有大量棘轮,也有人字齿轮。特别是在天文仪器方面已有比较精密的齿轮系。张衡利用漏壶的等时性制成水运浑象,以漏水为动力通过齿轮系使浑象每天等速旋转一周。公元132年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即候风地动仪。汉代纺织技术和纺织机械也不断发展,绫机已成为相当复杂的纺织机械。到三国时期,马钧将50综(分组提放经线的综片)50蹑(踏具)和60综60蹑的绫机都改成50综12蹑和60综12蹑,提高了生产效率。马钧还创制了新式提水机具翻车,能连续提水,效率高又十分省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现代机械的发展历程

世界机械发展史 庞立 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从四个阶段叙述世界机械发展的历程,每个时期的机械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曾经使得人类社会飞跃发展,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进一步证明了世界机械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发展史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对未来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猜想以及揭示 机械发展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械发展史原始机械古代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1.09.207 1 前言 机器(machine) [1] 由有零件组成的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者转化成机械能。机构(machanism)是由 多个构件组成,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如下图的内燃机的结构 图中曲轴、连杆、活塞和气缸组成了连杆机构;凸轮、顶杆和汽缸 体组成了凸轮机构。由此可见一部机器可能由一种或者多种机 构组成。强调一下机器实现的是能量的转化,而机构实现的是力 与运动的转变。但是从运动的观点来讲,机器和机构并无差别。 习惯上用“机械”(machinery)一词作为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 世界机械发展的四个阶段 世界机械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紧密相连,这里有必 要简单介绍一下。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机械的发展史可以分 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大约200万年前至50万年前的这 一阶段称之为原始阶段;第二个阶段发生在大约公元前7000 年 至18 世纪初为古代机械发展阶段;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为近代机械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初到现代为现代机械发展阶 段。 2.1 原始机械发展阶段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发生了几次决定人类命运的大革命。 第一次革命发生在大约200万年前至50万年前,人类学会使用了 最简单的机械——石斧、石刀之类的天然工具,劳动造就了人,人 类发现并使用了火,食用熟食使人类更加聪明,而且延长人类的 寿命。 2.2 古代机械发展史 根据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7000 年,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建 立杰里科城,城市文明首次出现在地球上,最早的车轮或许是此 时诞生的。公元前4700年,埃及巴达里文化进入青铜器时代,那 时出现了搬运重物的工具:有滚子、撬棒、(如图a)、滑轮(如图b) 和滑橇等,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这类工具。介绍古代的机械发 展史不得不介绍中国,公元14 世纪以前,我国的发明创造在数 量、质量上以及发明时间上都是领先的。例如四大发明,指南车 (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 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如下图c)等等。可 惜15 世纪后,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而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 西方国家开始发展自然科学,兴办大学,培养人才。到公元15世 纪,西方的机械科学已超过中国。1698 年英国的萨弗里制成第 一台实用的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矿工之友”。它开创了 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2.3 近代机械发展史 18 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一:集团简介 融辉集团2004年9月创建于湖北麻城,注册资金16610万元。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为主导,跨地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集团已逐步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医药、美容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村等多个健康新兴产业为辅业,主业与辅业“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发展壮大。 融辉集团以“诚信、务实、创新”为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在地产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开发了融辉第一城、周口融辉城、银泉名座等多个高品位小区,并涉足商贸、酒店、建材、园林绿化、美容养生、文化传媒、商场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集团总资产规模已达50亿元。 融辉集团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6000万元。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爱心公益企业、中国房地产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河南省园林小区、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集团成功投资开发的湖北麻城融辉第一城,现已成为麻城市商业中心和住宅典范。 2010年集团北上河南,开发建设豫东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周口融辉城;同年集团还投资开发了湖北咸宁银泉名座房地产项目。 2011年集团收购了湖北咸宁楚天瑶池温泉度假村,现为国家

AAAA级度假景区。 2017年集团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旗下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集团生物科技 2017年6月,集团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已从3000万元增至12000万元,目前集团已累计在源华林业完成投资1.5亿元。源华林业在技术方面已拥有无患子种植省级标准和无患子皂苷萃取等三个国家发明专利,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 2017年10月,源华林业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拥有牡丹蔻颜坊和御廷膜方等品牌,这些品牌涵盖美白、护肤、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四:融辉集团三大板块——房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是融辉集团的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也是融辉一切战略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后盾。融辉集团将一如既往地重点打造商业中心都市综合体、娱乐教育宜居都市综合体、休闲养生产业都市综合体三大产品体系,将该核心板块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和新的业态。 五:融辉集团三大板块——生物科技

机械工程教育发展史

机械工程教育发展史 摘要:机械工程教育最先在西方国家进行,然后发展并带动、影响世界其他地方的机械工程教育。本文介绍了世界机械工程教育历程中比较重要而且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并着重介绍中国机械教育的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机械工程教育各阶段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机械工程教育发展阶段历史意义 Abstrac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first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n,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edu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important and has a certain histor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chanical education,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various stage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Keyword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ag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集团公司发展史概要

新奥集团成立于1989年,经过创业者们的共同努力,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曲折,已成长为一个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群体,主要投资领域是城市燃气、燃气机械、生命科技和地产开发,在国内和境外拥有2个上市公司。到2003年5月,拥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50多亿元。集团总部位于京津之间被誉为"金色走廊"的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60多个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及香港、悉尼、伦敦等国际都市。 新奥燃气以城市燃气为主业,自1992年开始投资城市燃气领域,至今已气化30多个城市,在气化城市开发、管网设计、安全运营和优质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运作模式,赢得用户的信赖与支持。2001年5月在香港上市,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城市燃气专业运营商。2001年、2002年新奥燃气连续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小公司",并入选《亚洲周刊》"国际华商500强"。新奥置业经营领域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旅游酒店等。1994年以来,在廊坊、北京、蚌埠等地完成多处居民生活区、大型商业建筑和办公设施的建设,并开展了配套社区服务,成为中国北方颇具竞争力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新奥燃机主要从事燃气机械设备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涉及燃气输配设备、压力容器、燃气计量器具产品,建有独立的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营销中心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形成了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燃气储运设备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市场占有

率50%以上,改变了该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新奥集团将遵循以人为本、事求卓越、和谐共生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创造高品质公共服务,努力成为客户信赖、社会尊重、最有价值并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群体。

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有: 建立和发展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例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热力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等。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 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 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就是制造工具。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的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发展到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木、土、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逐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在英、法和西欧诸国出现,商品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冶金等行业。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在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

机械基础知识点整理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1)疲劳强度和改善方法。是指材料经过无数次的交变应力仍不断裂的最大应力——1合理选材 2 合理结构 3 提高加工质量 4 表面处理 2)焊接开破口是为了保证焊透,间隙和钝边目的是为了防止烧穿破口的根部 3)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传到电流填充焊缝药皮—1 机械保护2 冶金 处理渗合金 3 改善焊接工艺 带传动 1: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从动轮.封闭环行带.机架 2:弹性滑动——带的弹性变形(不可避免);打滑——过载(可避免) 3打滑T小带轮,包角太小传动比(n1/n2=w1/w2=d2/d1 ) 4合适的中心距:带速V f传动能力降低.V带根数不超过10根,过多受力不均匀。 5 类型:摩擦型,啮合型(不出现弹性滑动,打滑现象) 按横截面分:平带V 带圆带多楔带同步带 带传动的特点应用:优点①适用于两轴中心较大的传动;②具有良好的挠性;③可以缓冲 吸振④过载时带在轮上打滑对机器有保护;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缺点①外廓尺寸较大;②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③传动效率低,寿命较短④需要张紧装紧。应用:带传动多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传动比要求不严格的机械中。①imax = 7②V = 5~25m/s③效率=0.9链传动 1 特点及其应用:保持平均传动比不变;传动效率高;张紧力小;能工作于恶劣环境中。缺点:稳定性差,噪声大,不能保持恒定传动比,急速反向转动性能比较低,成本高 2链轮的材料要求:强度?耐磨?耐冲击。低速轻载T中碳钢;中速重载T中碳钢淬火 3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多边形效应:多边形的啮合传动引起传动速度不均匀) 4 链传动不适合于高速(中心线最好水平的,调整:加张紧轮) 5 组成:主从动链轮和闭合的扰性环形链条,机架。链传动属于有中间扰性件的啮合传动 6 传动比i< 7 传动效率p w 100kw 速度v w 15m/s (n1/n2=z2/z1) 齿轮传动 1原理:刚性啮合。特点:① i瞬时恒定②结构紧凑③效率高④寿命长⑤10A 5kw 300m/s 2 类型:平行轴齿轮传动(圆柱齿轮传动)粗交轴齿轮传动(链齿轮传动)交错轴齿轮传动 3渐开线齿轮:平稳T i瞬=n1 / n2= w1 / w2T合适齿轮; 4压力角:离rb越远,afT不利于传动°a= 20 ° 5㈠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都高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适用于高速和重载传动的场合㈡锥齿轮传动一般用于轻载、低速的场合。 轴 1 分类: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汽车);传动轴-只传递扭矩(自行车);心轴-只承 受弯矩;结构:①满足力学性能(强度,刚度) 2 轴向定位:轴肩.套筒.轴承端盖.弹性挡圈.螺母.圈锥表面 3 周向定位:键联接销钉焊接过盈配合 轴承 1 分类:滑动滚动轴承(按工作表面的摩擦性而分) 2滑动轴承:①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一般用于转速荷载不大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目的:精品文档减轻轴瓦与轴颈表面的摩擦;②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多用于高速精度要求较高或低速重载的场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发展历程.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发展历程 1.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年 3月,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 1亿元人民币,是行业内惟一的国有控股保健食品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已发展成为集原料采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2. 创业期为 1995-2002年,成长期为 2003至今。 3. 1995年 3月,中国新时代集团投资 500万元成立烟台新时代天然营养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前身。 1995年 7月 18日,国珍松花粉正式投产上市。 4. 1996年 6月,公司导入直销模式,成为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直销企业, 也是唯一一家国有大型企业。 5. 1997年, 创立“ 新时代健康大课堂” , 后来建立了“ 新时代文化大课堂” , 创造了独具特色、品牌影响大的新时代教育模式。 6. 1998年初,公司提出“ 立体开发、全方位经营” 的发展战略,推出了“ 中国新 时代专营体系” 营销方式,成为全国直销公司中最早转型成功的公司。 7. 2000—2002年,竹康宁、松花梦宁、松花能量饼等产品相继上市,松竹系列产品体系基本形成。 8. 2004年 10月,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1亿元。 9. 2006年 8月,公司第一批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2006年9月 12日,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公司取得直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10. 2009年,公司销售业绩、市场凝聚力大幅提升,提前一年实现了“ 再创辉煌” 的阶段性目标。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四章机械传动与常用机构4-1.试比较说明链传动与带传动的特点。 答:带传动: 优点:具有弹性和挠性,噪声小;可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能防止机器其他部件的破坏;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缺点:有滑动现象,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 链传动: 优点:摩擦损耗小,效率高,结构紧凑,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缺点:只能在中、低速下工作,瞬时传动比不均匀,有冲击噪声。 4-2.齿轮传动有什么特点 答:优点:适用范围广,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性较高,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4-3.简述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答:两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轴线齿轮传动,两轴线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两轴线交错在空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螺旋齿轮传动。 4-4.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答:(1)轮齿折断(2)齿面磨损(3)齿面点蚀(4)齿面交合 4-5.涡轮传动有哪些特点 答:(1)传动比大,且准确 (2)传动平稳,无噪声

(3)可以实现自锁 (4)传动效率比较低 (5)有较严重的摩擦磨损,引起发热,使润滑情况恶化。 4-6.连杆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1)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如它可以将原动件的转动转变为从动件 的转动、往复移动或摆动。反之也可将往复移动或摆动转变为连续地转动。 2)平面连杆机构的连杆作平面运动,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曲线有多种多样,利用这些轨迹曲线可实现生产中多种工作要求。 3)平面连杆机构中,各运动副均为面接触,传动时受到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较小,且有利于润滑,所以磨损较轻,寿命较长。另外由于接触面多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比较简单,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缺点: 1)难以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 2)惯性力难平衡(构件作往复运动和平面运动),易产生动载荷。 3)积累误差(低副间存在间隙),效率低。 4-7.凸轮机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通过设计凸轮轮廓线,可以很容易实现几乎任意要求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缺点:凸轮廓线与从动件之间是点和线接触的高副,易于磨损。 4-8.试述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实现调节,但精度低,工作时噪声和冲击大,磨损快。因此,该机构多用于运动速度和精度不高,传递动力不大的分度、计数、供料和制动等场合。 4-9.槽轮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槽轮机构有外啮合槽轮和内啮合槽轮两种基本形式。

最新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发展历程

企业发展历程 2002年 3月凯韵电子诞生; 2004年集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推出“SC”系列功放; 2005年 JS-2300数控编程智能广播系统成功应用于人民大会堂公共广播项目; 2006年全国签约代理商53家,OEM品牌客户35家,品牌形象开始逐渐树立;2008年 KD-9000 IP网络广播系统参与了2008北京奥运会工程项目; 2009年广州凯韵电子与园林灯饰音响首创者“声艺宝”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董事长陈利先生也被邀请担任“声艺宝”的执行董事; 2010年 KD-9000 IP网络广播系统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工程项目; 2011年荣获慧聪网公共广播行业“十佳最具竞争力品牌”; 2012年拥有25项实用新型专利; 研发的产品多达1000多种,国内外OEM品牌达到300多个,国内代理商500多家;工程成功案例逾10万。 十年磨一剑,百年铸辉煌 广州凯韵电子设备厂是一家生产智能消防/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专业音响,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历经10多年的稳步发展。目前旗下拥有ZOODO、RTSPA、KASOOY、ANTEC、IV-MAX五大品牌,其中ZOODO已成为公共广播行业十大品牌之一,而凯韵也成为行业内品种最齐全的厂家之一。 行业内“崭露头角” 公司在建成之初境况十分惨淡,产品种类单一,只有播放机和音柱两类品种,当时同类厂家林立,竞争激烈。严峻的经营环境对各生产企业的考验如同试炼真金。凯韵人 苦心孤诣、日以继夜,研发出了“SC”系列功放,其中双通道功放、带分区音量可调功放的推出,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关注,凯韵也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广播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一些起步较早的公司开始形成一定规模,此时广州凯韵电子才“小荷才露尖尖角”。通过多次考察、调研,董事长陈利先生认识到要区别于“游击队”,就必须从销售团队、企业文化抓起。毛主席说过:人活着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今社会一个企业也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做指引,先进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物质资源会枯竭,唯有企业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生产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凯韵的企业文化无疑是成功的。董事长陈利先生以“永远为成功做准备”为核心文化,带领大家热爱学习,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并用“凯韵战士宣言”“没有任何借口”把每一位员工培养成优秀的战士。公司专门设立学习基金,定期送员工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领导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