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GL37:2015《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

合集下载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应用指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应用指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应用指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于2011年2月15日发布了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并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文件中关于校准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等同采用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ILAC-P14:2010《校准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2011年11月1日实施)的内容。

目前CNAS认可的部分校准实验室“校准和测量能力”(以下简称CMC)的表示方式不能满足上述文件的要求,因此CNAS秘书处于2011年9月23日发文(认可委(秘)(2011)118号)要求校准实验室对CMC的表示方式进行核查和修改。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CMC核查工作,CNAS秘书处组织编制了本文件,供校准实验室和校准领域评审员参考。

在使用时应注意,本指南中的CMC示例仅作为CMC表示方式的示范,实验室应根据实际评估结果确定表示方式和数值。

一、文件要求ILAC-P14:11/2010《校准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注1]相关条款:注1:ILAC-P14:11/2010全文可从以下地址下载:/documents/ILAC_P14_12_2010.pdf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第7.1条等同转化了ILAC-P14的如上内容:注2:CNAS-CL07:2011目前已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文件正在审批过程中。

修订内容之一就是将第7.1条中的“CMC通常可以用下列方法之一表示”,按照ILAC-P14的原文修改为“CMC 通常可以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式表示”。

因此在以下对CMC表示方式的内容中,对一个认可项目或参数,需要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表示。

注3:CNAS-CL07目前在修订中,考虑到便于理解,将“有效”改为“适用”。

二、CMC表示方式选择的原则和应用实例(一)CMC表示方式选择的原则1. 应符合CNAS-CL07:2011第7.1条的要求;2. 科学、严谨、合理的选择CMC的表示方式,既简单、明确,便于各方使用,又与国际上协调一致;3.实验室应在对整个测量范围的CMC进行完整的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CMC的恰当的表示方式。

CNAS-GL0252018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引

CNAS-GL0252018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引

CNAS-GL025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Guidance on Expression of Calibration and Measurement Capability(CMC)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CNAS-CL01-G003《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和CNAS-EL-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能力范围表示说明》规定了校准实验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和填报要求。

完整的CMC实际是校准实验室的能力范围,包含被测量、校准方法、测量范围和测量不确定度,以及与校准能力相关的其他信息。

本文件主要对CMC 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提供指导。

本文件的附录A给出了部分校准项目的CMC表示方式示例,供使用时参考。

本文件代替CNAS-GL37:2015《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

本次修订主要基于CNAS-EL-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能力范围表示说明》、CNAS-EL-11《校准方法的认可管理说明》等文件的变化和CNAS在线业务系统的应用,做了部分条款的修订和一些编辑性修改,并按CNAS统一要求调整文件编号。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校准实验室在认可申请资料中规范填报校准和测量能力(CMC),以及认可评审员对CMC的评审和在评审报告中规范表示CMC。

本文件中的CMC特指校准和测量能力中的扩展不确定度。

CMC中其他信息的填报请参照CNAS-EL-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能力范围表述说明》等文件。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CNAS-CL01-G003《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2.2 CNAS-EL-0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能力范围表述说明》2.3 CNAS-EL-11《校准方法的认可管理说明》2.4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5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 CMC的表示指南3.1 总则CNAS认可的CMC中的不确定度为包含概率为95%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以下简称不确定度),该不确定度的表示可用多种方式,其表示方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应符合CNAS-CL01-G003第6.1条的要求;b) 应在对整个测量范围进行完整的不确定度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不确定度表示方式;c) 不确定度应覆盖整个测量范围,以准确、完整地反映实验室的校准能力水平。

cmc计量认证范围

cmc计量认证范围

cmc计量认证范围
CMC(中国计量认证)是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CA)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用于评定计量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CMC认证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证范围示例:
1. 器具校准,包括长度、质量、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器具校准。

2. 检测,涉及产品、材料、环境、食品、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检测,如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环境污染检测等。

3. 标准物质制备与认证,涉及制备和认证各种标准物质,如化学品纯度标准物质、生物分子标准物质等。

4.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评价计量器具的设计、制造和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计量器具检定,检定各种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计量器具管理体系认证,评价计量机构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包括质量管理、技术能力、设备管理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CMC认证范围可能根据不同的计量机构和认证标准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申请CMC认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用的认证范围。

糖化血红蛋白液相色谱-质谱参考测量程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糖化血红蛋白液相色谱-质谱参考测量程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糖化血红蛋白液相色谱-质谱参考测量程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居漪;李卿;金中淦【摘要】目的探讨液相色谱-质谱(LC-MS)参考测量程序(又称:参考方法)测量人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推荐的HbA1c参考测量程序——LC-MS法,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 HbA1c标准化工作组实验方案对样品进行测量,分析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评定各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结果人全血HbA1c浓度为32.8 mmol/mol、71.8 mmol/mol、52.4 mmol/mol、100.9 mmol/mol、59.6 mmol/mol时,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9%、1.5%、1.9%、1.3%和1.7%(95%置信区间,包含因子k=2).参考测量能力范围为32.8 mmol/mol至100.9 mmol/mol时,其CMC为1.3%.结论该参考实验室评定了LC-MS参考测量程序HbA1c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满足了对HbA1c参考测量能力的要求.【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8(036)012【总页数】4页(P923-926)【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测量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者】居漪;李卿;金中淦【作者单位】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参考实验室,上海200126;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参考实验室,上海200126;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参考实验室,上海200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自2002年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工作组公布了HbA1c建立的参考体系[1]以来,其检测结果的标准化工作进展显著。

近年来,HbA1c已被多个国际组织列入糖尿病诊断指南[2-3]。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作为IFCC HbA1c工作组参考实验室之一,严格按照参考测量程序流程操作,分析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找寻不确定度来源大的分量并进行持续改进,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引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引

201×年×月×日发布
201×年×月×日实施
CNAS-GL××:2014
共 26页 第 5页
示例: 使用3等量块作为主要计量标准设备校准长度量具时,主要测量不确定度来 源: 年长度稳定度允许值:±(0.05 +0.5×10-6Ln)μm 3等量块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 =(0.10 +1×10-6Ln)μm (k=3) 则CMC通常可用类似于以上公式的函数表示。例如:
一般情况下,确定一个被测量或参数的 CMC 表示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
a) 应符合 CNAS CL07:2011 第 7.1 条的要求; b) 应在对整个测量范围的 CMC 进行完整的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
CMC 的恰当的表示方式; c) 应对应测量范围给出完整的 CMC,以准确地反映实验室的校准能力水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2011 年第二次修改) 2.3 JJF1059.1—2012《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4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3 CMC 的表示方式 3.1 总则
注1:这是CNAS-CL07中对用范围表示CMC的要求,在实际中,也允许实验室 在对每一个被测值的CMC均进行了评估的基础上,用不确定度“列表” 的形式给出中间值的CMC。
注2:在校准证书中不应使用范围报告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CNAS-CL07 第5.3条)。
3.4 CMC用被测量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 3.4.1 当评定CMC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与被测值或参数具有函数关系,且经分析 证明CMC与被测值或参数的关系也服从该函数,此时,CMC适合或可以使用被 测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

CNASGL《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CNASGL《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CNASGL《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是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的一份指南,旨在提供对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和能力评价指导。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的相关概念、步骤和方法。

首先,本指南阐述了能力验证的定义和目的,即通过验证实验来评估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指南介绍了能力验证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验证方案、选择参与实验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制定实验方案和报告,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评价。

在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时,本指南推荐使用统计方法来计算各参与实验者的准确度、可重复性、恢复能力等指标。

其中,准确度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可通过计算偏离度来评估;可重复性是指重复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可通过计算标准差来评估;恢复能力则是指实验结果受到外界干扰或变化的能力,可通过计算偏离度和回归系数来评估。

在能力评价方面,本指南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指标,如Z值、可信区间、能力指数等,用于评估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能力水平。

这些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实验室或检测机构之间的性能差异,以及评估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最后,本指南还介绍了能力验证结果的报告和使用方法。

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结果分析和能力评价等,同时还应注明验证的范围、限制和不确定度。

而能力验证结果的使用方法则包括用于评估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测量方法和标准、并指导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改进措施和培训需求等。

综上所述,《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是一份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进行能力验证、统计处理和评价的重要指南。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指标,以帮助实验室或检测机构评估其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CMC表示方式培训材料第四部分

CMC表示方式培训材料第四部分


提交材料中要求的配置表,是指认可 申请书的附表4-2,注意:一是对应认 可范围要完整;二是主要计量标准设 备的指标要准确。

本次CMC核查完成,收到换发的认可 证书后,注意以后的认可申请和评审 中,填写能力表时一定要对照修改。
CL07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
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

实验室应对所开展的每个校准项目的每个 校准参量、每个校准结果评估测量不确定 度。 ——预评估,覆盖所有可被校设备,当送 校的测量仪器与与评估的类型相同时,且 与预评估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及其影响量 一致时,直接报告预评估的测量不确定度 值。
…… (略) 注: 注:…… ……(略)

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

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应与校准结果 对应给出。 ——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在校准结果栏以 外用备注、补充说明等方式给出的,不符 合该要求。 ——报告的测量不确定度是预评估结果 的,应在相关文件中给出如何使用预评估 结果的指导。
规范的校准结果及不确定度报告格式举例:
唯雅诺自动化网www.weyano.com
CMC的评估要求和方法


CMC是校准实验室提供校准服务的能力的 反映,评估结果应科学、严谨。其评估值 的合理性在同水平、上一级、下一级校准 实验室间比较时可直观反映出来。 对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给出的同等级计 量标准设备的不确定度要求,可以检查 CMC评估值是否合理。
对校准实验室的要求 5.2 校准实验室应该在校准证书中报告测量不确 定度。 这一条,今年的APLAC同行评审认为与ILACP14不一致。 ILAC-P14加严了ISO/IEC17025。校准证书 中,任何情况下都应报告测量不确定度。

CNAS校准领域电导率仪CMC表示方式

CNAS校准领域电导率仪CMC表示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电计引用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1测量过程简述1.1.1测量依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1.1.2环境条件:温度(20±5)℃。

相对湿度(30~85)%。

1.1.3测量标准:检定电导率仪专用交流电阻箱。

1.1.4测量对象:表1被测电导率仪1.1.5测量方法:采用直接比较法,是用经上级计量单位检定合格的标准电阻箱向被测仪器输入不同的电导率值,从而计算出仪器示值与标准值之差,再除以该量程的满量程值,即为电计引用误差。

1.2数学模型Δk=1k m(k ⎺-k s )式中:Δk ———电导率仪电计引用误差;k m ———电导率仪测量满量程值;k ⎺———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k s ———标准电导率值。

1.3灵敏系数c 1=əΔk ək⎺=1k m;c 2=əΔk ək s =-1k m 1.4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4.1标准电导率值输入量k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s )的评定电阻箱为均匀分布,准确度为±0.05%,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满量程为200μS/cm,标准电导率值为100μS/cm 时):u (k s )=100×0.05%3√=0.029μS/cm1.4.2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输入量k ⎺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的评定输入量k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电导率仪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0.2级电导率仪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的评定的方法,连续测量10次,得到满量程为200μS/cm,标准电导率值为100μS/cm 时的测量值如下(μS/cm):100.0,100.1,100.1,100.2,100.3,100.2,100.1,100.2,100.3,100.1则:单次测量标准差为s=ni =1∑(k i-k⎺)2n-1√=0.097μS/cmu (k ⎺)=s n √=s 10√=0.031μS/cm1.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5.1各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2各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1.5.2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以上标准和不确定度分量是没有关联的,下面是合成不确定度:u c (Δk )=1k m2u 2(k ⎺)+u 2(k s )[]√=12000.0292+0.0312√=1200×0.042=0.021%1.6扩展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因不确定度主要分量可视为正态分布,因此P=95%,可取包含因子k =2,则U =2×u c (Δk )=2×0.021%=0.04%1.7对使用标准电导率装置校准工作用电导率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1.7.1根据《电导率仪检定规程》,常规校准应对该电导率仪每一量程至少检定3点(分散分布),即需校准五个量程共15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GL37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Guidance on Expression of Calibration and Measurement Capability(CMC)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 言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第7.1条规定了校准实验室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

为指导相关各方正确理解和实施该要求,规范校准实验室认可能力的表述,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的附录A给出了部分校准项目的CMC表示方式示例,供使用时参考。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校准实验室在认可申请资料中规范表示校准和测量能力(CMC),以及认可评审员对CMC的评审和在评审报告中规范表示CMC。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CNAS-CL07:201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2011年第二次修订)2.2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3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3 CMC的表示方式3.1 总则一般情况下,确定一个被测量或参数的CMC表示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应符合CNAS CL07:2011第7.1条的要求;b) 应在对整个测量范围的CMC进行完整的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CMC的恰当的表示方式;c) 应对应测量范围给出完整的CMC,以准确地反映实验室的校准能力水平。

d) 可能时,可考虑CMC的简洁性和易于理解性,对CMC的表示方式适当地简化,如用范围表示CMC。

3.2 CMC用整个测量范围内都适用的单一值表示3.2.1 CMC用单一值表示时。

该单一值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

注:用“U=0.15%R x”(R x为测量结果)表示的CMC,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R x,表示为“U rel=0.15%”。

但对于U=0.15%FS (FS为被校仪器的满刻度值或最大测量值)时,“FS”不能省略。

3.2.2适合用单一绝对值表示的CMC,一般其与测量值的大小“无关”;适合用单一相对值表示的CMC,一般其在测量范围内与测量值成线性关系。

3.2.3某些校准项目,校准点较少且校准方法(标准方法)明确规定了具体的校准点,可以逐一对应给出全部校准点的CMC,例如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

3.2.4 CMC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时,测量范围一般不应包含“0”点,避免出现“0”测量值的CMC为“0”的情况。

一般可以另行给出“0”点的CMC值,或采用类似U =0.15% R x +5μV 的方式。

3.3 CMC用范围表示3.3.1 CMC用范围表示应满足以下条件:a) CMC与测量范围成单调函数;注1:单调函数的图形特点是CMC与测量范围成线性或单纯的递增或递减的关系,没有类似波峰或波谷的拐点。

注2:当CMC与测量范围是非单调函数时,应使用其他方式,如用函数或将测量范围分段表示CMC。

注3:CMC与测量范围为线性关系时,CMC一般可使用函数或相对值表示。

b) CMC用范围表示时,应该能明确反映校准能力水平。

当测量范围跨度较大时,应将其适当分段。

一般情况下,每个分段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宜大于1000。

注:将一个测量范围分段后,如果其中一个分段中的最大量值,是另一个分 段中的最小量值时,无论在这两个段中,该量值对应的CMC是否相同,其均应是实验室具备的校准能力,并经实际评估得出的结果。

当该量值只包含在一个分段中时,可以适当方式区分,如用示例A.12的方式。

如未注明或无区分方式,则可认为其只包含在其中CMC较好的区段,如示例A.13。

3.3.2 当用范围表示CMC时,CMC的范围应与测量范围前后对应。

如测量范围“100 g~1 kg”,CMC为“5 mg~20 mg”。

3.3.3 当用范围表示CMC时,实验室应有适当的插值算法以给出区间内的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注1:这是CNAS-CL07中对用范围表示CMC的要求,在实际中,也允许实验室在对每一个被测值的CMC均进行了评估的基础上,用不确定度“列表”的形式给出中间值的CMC。

注2:在校准证书中不应使用范围报告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CNAS-CL07:2011,5.3)。

3.4 CMC用被测量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3.4.1 当评定CMC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与被测值或参数具有函数关系,且经分析证明CMC与被测值或参数的关系也服从该函数,此时,CMC适合或可以使用被测值或参数的函数表示。

示例:使用3等量块作为主要计量标准设备校准长度量具时,主要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年长度稳定度允许值:±(0.05μm+0.5×10-6L n)3等量块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 =0.10μm+1×10-6L n,(k=3)则CMC通常可用类似于以上公式的函数表示。

例如:U =0.09μm+0.9×10-6L,(k=2)n用函数表示的情况还可见于一些数字显示仪表,例如电学领域:直流电压:1 V~10 V: U =0.015%U x+0.05 mV式中U x表示被测电压值。

3.4.2 当评定CMC的不确定度分量与被测值或参数均不具有明确的函数关系时,一般情况下,不应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等工具推导CMC与被测值或参数的函数,除非该函数有明确的来源依据或有相关文献证明该函数的适用性。

3.4.3 当用函数表示CMC时,需要时,应注明函数式中符号的含义(注2除外),如符号所代表的“量”以及该量的单位。

注1:通常,函数式中包含被测量或参数的测得值的符号,如直流电压,U=0.06%U+15μV,其中的U x 代表被测仪器的直流电压示值。

一般情况下,x不应省略U x表示为U=0.06%+15μV。

注2:一般情况下,被测量或参数的测得值在函数式中的符号,应使用该量的规范的符号,如长度l、电压U、电阻R、电流I、时间t,并加下标x。

当某些量的符号相同或易于混淆(如摄氏温度与时间的符号均为“t”)时,也可使用符号“R x”或“R d”表示被测量或参数的测得值或标称值。

3.5 CMC用矩阵表示3.5.1 当被测量具有辅助或相关参量,且该辅助或相关参量对被测量的CMC有关时,CMC适合用矩阵表示。

这类被测量如: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功率、失真度、声压级等。

3.5.2 矩阵是指纵横排列的二维数据表格,认可申请和评审时,可在相关表格中的相关位置插入单独编制的该矩阵表格,或以单独的附表的方式给出。

3.5.3 当通过对认可申请和评审相关表格做简单的调整,比如相关单元格中增加栏或列的方式,可以达到与使用矩阵等效的表达CMC时,可以不使用矩阵。

注:一般情况下,对于矩阵中列出的CMC值较少时(如小于3×3的矩阵),均适合对测量范围或不确定度栏增加行或列的方式给出CMC,而不必使用矩阵。

3.6 CMC用图形表示3.6.1 CMC用图形表示时,每个数轴应有足够的分辨率,使得到的CMC至少有2位有效数字。

3.6.2 认可申请和评审时,可在相关表格中的相关位置插入单独编制的该图形,或以单独的附表(图)的方式给出。

4 CMC表示方式的应用技巧4.1 某些被测量或参数的CMC对应测量范围不同的区段(量程),可能适合使用不同的表示方式,此时,可以将测量范围分区段(量程)后分别采用不同的CMC表示方式。

4.2 当测量标准是一个或一组(套)实物量具时,如克组标准砝码、一组标准电阻等,可以一一对应给出全部的CMC。

4.3 当校准方法中明确了具体的测量点(校准值),且测量点较少时,可以逐一对应列出每个测量点的CMC。

如依据JJG 75-1995《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校准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按照该规程只校准锌三相点(419.527 ℃)、铝三相点(660.323 ℃)或锑三相点(630.63℃)、铜三相点(1084.62 ℃)3个测量点。

注1:逐点给出CMC的方式,对能力范围的描述非常明确,当依据的方法发生变更或客户对测量点有特殊要求,可能导致测量点不属于认可范围。

注2:当校准方法规定了明确的校准点,但该校准点的标准值来自溯源机构的赋值或者其数值是可变的时,不应使用逐点给出CMC的方式。

4.3 对于一些低准确度等级的测量仪器,其测量范围内不确定度是一个数值接近的系列值,当不影响溯源性时,可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整个测量范围的CMC。

5 CMC表述的其他规范性5.1 CMC应使用不超过2位有效数字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时,一般采用常规的修约规则将数据修约到需要的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参见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有时也可以将不确定度最末位后面的数都进位而不是舍去(见JJF 1059.1-2012,5.3.8.2)。

5.2 当CMC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应予注明,尤其是当测量范围是用系数或百分比表示时。

一般情况下,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 rel或U r表示。

5.3 CMC均使用包含概率约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因此无需注明包含概率,也不需使用U p表示CMC。

5.4当相关校准方法、技术资料中对扩展不确定度计算推荐的包含概率不是p=95%时,应转换为包含概率p=95%的扩展不确定度。

5.5 CMC不允许用开区间表示(例如“U<X”)。

一般情况下,测量范围也不应使用开区间表示(例如“容量:≥10 m3”)。

附录A: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方式示例本附录给出了部分校准项目的CMC表示方式示例,示例表格中删除了序号、备注等的栏目,仅保留了认可范围中的主要栏目,供使用该文件时参考。

但应注意不同实验室由于测量标准和校准能力的差异,可导致测量范围和不确定度等也存在差异,具体的CMC 值应实际评估给出。

A.1 实验室标准传声器注:包含因子k=2时,扩展不确定度栏可以省略k=2,包含因子k≠2时,应在该栏注明。

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3 声级计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5 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A.6 测量放大器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7 电磁流量计A.8 布氏硬度计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9 洛氏硬度计A.10 电子天平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11 E等砝码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12 常用玻璃量器A.13 直流电阻箱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14 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A.15 通用计数器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16 网络分析仪A.17 模拟示波器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18 失真度测量仪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19 信号发生器2015年03月20日发布 2015年06月01日第一次修订2015年06月01日实施A.20.1 直流数字电压表(单一值,相对测量不确定度)A.20.2 直流数字电压表(函数式)注:“×R d”可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