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体味伟大的革命精神。

2.知道《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熟悉《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和文化难点,如“浴血奋战”、“抱残守缺”等。

2.理解文章描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对开国大典文章的阅读以及后续知识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2. 阅读教学环节(30分钟)独立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对于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解释和补充。

小组讨论老师从班级中挑选数名同学展开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和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每一个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并进行交流。

3. 知识点讲解环节(15分钟)根据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详细的解答。

对于一些难点词汇的解释要尽量避免简单地翻译,更要让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4. 学生练习环节(20分钟)1. 阅读理解练习提供几道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通过题目巩固和理解文章中的知识点。

2. 语言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就《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自由发挥,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体会。

5. 课后作业环节(5分钟)提供适当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应多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到多个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思维导图 7 开国大典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思维导图 7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的“大”体现在哪里 呢?
典礼仪式 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成立——升旗仪式——鸣放礼炮——宣读公告 阅兵式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群众游行
结构梳理 主题概括
这篇文章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Hale Waihona Puke 课文描写了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文章描写了会场布置、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隆重的
你觉得开国大典的场面是怎样的? 热烈的
庄严的
会场的布置
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同时反映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会场的布置。 第二部分(第5-10 自然段):典礼仪式。 第三部分(第11-13 自然段):阅兵式。 第四部分(第14-15 自然段):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
开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 大典:隆重的、盛大的典礼。
整体感知
课文按什么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课文按开国大典的进行顺序,分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这三部分内容叙述。“大典时”分为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而“典礼”这部分内容又分为领袖出现、宣告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加入 了对群众反应的描写,不仅使文章更主动,而且能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 开国大典
我会写
词语解释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动。本课指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随着风飘动。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本课从声音上写出 了场面之大,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欢跃:欢腾,形容欢喜得手舞足蹈。 瞻仰:恭敬地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字教学课件 第7课 开国大典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字教学课件 第7课 开国大典
弹等。
返回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0课 古诗三首 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10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要素
——[宋]文天祥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从“金络脑”一词中,我知道了这是一 匹戴着黄金装饰的马笼头的马,名贵、矫健、 被人器重。
从“清秋”一词中,我感受到了 秋天的秋高气爽。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金笼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
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这两句诗描绘的场景是真实发生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 来的?表达了马儿怎样的感受?
返回
政府 宾盏 栏汇 爆宣 阅制 坦距 隆射
笔顺:
翘舌音
zhǎn
部首:皿
结构:上下
组词:碗盏 一盏灯
形近字:盘
字义:量词,用于灯。
返回
政府 宾盏 栏汇 爆宣 阅制 坦距 隆射
笔顺:
边音
lán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石栏 栏目
形近字:拦
字义:遮拦的东西。
返回
政府 宾盏 栏汇 爆宣 阅制 坦距 隆射
“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我从这里看出这两句 诗描绘的不是真实的场景,而是马儿的愿望,表达了马 儿希望纵情驰骋却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期盼。
关注表达,总结写法
5.搜集资料,了解作者。
作者 李贺
朝代 雅称 唐 诗鬼
其他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 不得意的悲愤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5题

2024年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6 开国大典

2024年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6 开国大典

基础题
(3)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家 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 人告诉他,只要他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 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 面写着:“我是中国人!”随时随处佩戴。
基础题
C. C 919 大型客机上的乘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 声高唱《歌唱祖国》。
D. 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 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基础题
【点拨】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B. 有误,“宽者,宽宏
大量,不斤斤计较”与“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是并列关系,之间应用分号,故应把“计较”后的逗号 改为分号。故选B。
材料一写吉鸿昌维护国家的尊严。材料二写果戈理
愿意维护国家的利益。
返回
综合题
一、课内探究
7. 按要求完成表格。
受检阅的 兵种
描写角度不同
相同点
海军
白帽子,蓝制服
步兵 炮兵
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距离相等,
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 速度相同 的横列前进
综合题
受检阅的兵种
描写角度不同
相同点
战车师 骑兵师
战车整齐前进,战士挺胸
【点拨】设计的活动方案既要围绕活动主题,还要切实可行。
基础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再写一个你知道的爱国人物的 故事。 我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 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 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流利朗读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掌握一些汉字的书写和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汉字的书写和词语的意思。

(2)难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3.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暗示法。

4. 教具材料计算机、PPT课件、教学视频、语文课本、黑板、笔。

5. 教学步骤(1)导入老师通过放映一段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兴趣。

(2)讲解老师逐段解释文章内容,让学生逐渐理解文中的意思,遇到生词和难词时,老师进行解释并加深学生印象。

(3)阅读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把理解不清的地方记录下来。

(4)问答老师根据学生的记录,提取重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补充。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内容和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心理暗示通过心理暗示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兴趣。

6.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内容,加深体会,增强记忆,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实录1.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开国大典》。

你们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学生:1949年10月1日。

老师:非常好。

现在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放映视频,学生们专心地听着)2.讲解(教师用PPT课件呈现文章,同时进行讲解)老师:《开国大典》的作者是何香凝,她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画家。

那么,她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一下,有同学举手回答)学生: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赞美,告诉读者新中国走过了多少艰辛的路程。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侧面描写:
写了群众的反应,这样的描写叫做 侧面描写。
这种写法 是为了烘托 毛主席的 伟人形象。
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阅兵式
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先导, 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 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 人民空军飞机排成人字形受阅。
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学习课文第四部 分
两股“红流”:
生字、新词
qínɡ

( jínɡ )
dàn

( yán )
生字、新词
niǔ

niè

理清脉 络
开国 大典 进行 顺序
会前(1~4) 典礼(5~10) 阅兵式(11~13) 群众游行(14、15)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开国大典于_1_9_4_9_年_1_0_月1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 员有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中__央__人__民__政__府__主__席__、__副__主__席__、__各_位__ _委__员__,有_中__国__人__民__政__治__协__商__会__议__全__体__代__表___, 有_工__人__、__农__民__、__学__校__师__生__、__机__关__工__作__人__员__、__城__防__部__队__, 估计人数_三__十__万__人___。会场在天__安__门__广__场__。主席台设在 天__安__门__城__楼__上___。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 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 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
9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 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 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 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 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6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事: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7
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 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 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 读政府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 游行
8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 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4
顺序错落了,你能重新排列吗 ?
1. 升国旗时的情景。 2.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3.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4.阅兵式的盛况。 5.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6.群众游行的情景。 7.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8.放礼炮时的情景。
5
1.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升国旗时的情景。 4.放礼炮时的情景。 5.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6.阅兵式的盛况。 7.群众游行的情景。 8.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光明充满北京城
23
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
1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开国大典背景: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的日子,也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 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 了幸福自由的生此播放教学视频
六年级语文上
3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小组讨论:
•请你回忆一下,刚才的 视频中给你留下什么印 象?
•老百姓的心情为什么这 么激动?
六年级语文上
4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六年级语文上
5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六年级语文上
6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制作生日贺卡:
六年级语文上
7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聆听国歌:
今后,我们应当怎样做?
六年级语文上
8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公元1949年10月1日,让我们永 远铭记这一天,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 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社会从此 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 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 诗篇中描述的:
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
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 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六年级语文上
9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六年级语文上
10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