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十五

合集下载

备战2021年语文高考全国通用:晨读晚练习试题第15天(教师版)

备战2021年语文高考全国通用:晨读晚练习试题第15天(教师版)

『高考语文·评估精练』『分项解析·逐一击破』备战2021年高考晨读晚练日日淘金第15天晨读篇【文言词语记一记】归【基本释义】从止,从婦省。

本义:女子出嫁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

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词义例释】(1)动词①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②返回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③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的归还给赵国。

④归属,归依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赤壁之战》)——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在一起呢?⑤归到一处,汇聚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赤壁之战》)——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成语助记】之子于归:“之子”:之,这;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

于,虚词,无实义;归,表示出嫁。

其他如:归心似箭反璞归真殊途同归物归原主解甲归田完璧归赵宾至如归铩羽而归众望所归国【基本释义】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示例】名词①国家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论积贮疏》)——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②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③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五季学会欣赏)专题二周二晚练篇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十五季学会欣赏)专题二周二晚练篇

专题二周二晚练篇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

”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但又无可奈何。

②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巧家县安监局职工刘诗明,他正脚裹纱布,为灾民分发救援物资。

休息时他乐呵呵地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病。

”③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A.不屑一顾不足挂齿嗤之以鼻B.嗤之以鼻不足挂齿不屑一顾C.不足挂齿不屑一顾嗤之以鼻D.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足挂齿【答案】B【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B.关于高考改革,有评论者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改革最应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

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教育公平的关切。

C.歼—15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实干兴邦”的热潮,扎扎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让祖国早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修改语病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句式杂糅,“突出……的原则”与“以……为原则”杂糅,应把“突出”改为“以”或把“为原则”改为“的原则”;B项,两面对一面;D项,赘余,删去“于”。

所以选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②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③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和普遍化④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⑤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A.①④⑤③② B.②⑤④③①C.②④⑤①③ D.①③④⑤②【答案】D【解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第15课 (1)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第15课 (1)谏太宗十思疏

第15课(1)谏太宗十思疏1.成语积累(1)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居,处于、处在;思,考虑。

(2)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

比喻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载,承载;覆,颠覆。

(3)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从,追随,引申为学习。

(4)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

(5)垂拱而治: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6)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

戒,戒除。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

(8)从谏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规劝,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9)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2.关于“劝谏”的名言(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2)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魏征(3)竭泽取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魏征(4)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5)山有朽壤而崩,古人不以为患;唯政教有失,乃以为灾。

——魏征(6)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孟子(7)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陈寿(8)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吴兢(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10)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司马光3.文化常识(1)谏官:古代言官的一种。

言官即专门负责监督并提意见的官员。

古代言官分为两种:一是御史,负责监督朝廷;二是谏官,负责监督皇帝。

谏官并非正式官职名,而是对监督皇帝的官员的泛称。

(2)谏:“规过、劝善”的意思,一般用于下对上。

语文素材:高三上学期 早读材料第十五周 圣哲的绝唱 周一

语文素材:高三上学期 早读材料第十五周 圣哲的绝唱 周一

第十五周圣哲的绝唱周一风雅诗斋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遂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贾生:贾谊,西汉人,年少多才,曾多次上书提出一系列政治、军事建议,汉文帝召为博士,因被权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召见,“孝文帝方受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本诗即写这一段史事,寄托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愤。

宣室:未央宫正殿,是皇帝在大祭祀前斋戒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汉文帝。

逐臣:指贾谊,召回前任长沙王太傅。

无伦:无与伦比。

“可怜”二句:讽刺汉文帝空有求贤之名,不向贾谊询问治国安民的策略,却要他回答鬼神虚妄之事。

虚前席:徒然认真倾听。

古人席地跪坐,在两人谈话投机时,倾听的一方常不自觉的移膝向前靠拢,称“前席”。

鉴赏指引:这首诗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一段史实作诗,表面看来似乎是讽刺汉文帝,实际上是对着晚唐封建统治者的。

寄托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前二句从正面着笔,歌颂了汉文帝求贤若渴的态度。

后二句讽刺汉文帝空有求贤之名,却有昏庸之实。

寄寓了诗人自己不满当时社会的思想感情。

全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

文言读吧有盲子道(取道)涸溪。

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久之,力惫,失乎坠地(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

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醒悟,反省)哉!大家文坊心弦上的焰火轻轻扫拂着覆盖在心房上的薄薄尘埃,幽幽地打开心的透亮的水晶盒,一束火蓝的焰火犹如精灵般跃动,映照着整个剔透无瑕的世界。

早读材料15——18

早读材料15——18

早读材料(一十五)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

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

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

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

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化之高有积雪,蓬菜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妒忍身去游其间!莫为昨天后悔莫为明天忧愁有一位高僧和一位老道,互比道行高低。

相约各自入定以后,彼此追寻对方的心究竟隐藏在何处。

和尚无论把心安放在花心中,树梢上,山之巅,水之涯,都被道士的心于刹那之间,追踪而至。

他忽悟因为自己的心有所执著,故被找到,于是便想:“我现在自己也不知道心在何处。

”也就是进入无我之乡,忘我之境,结果道士的心就追寻不到他了。

”这个故事有点玄。

我们是常人,不必高谈玄理,立身行事,还是踏踏实实从日常生活上做起,比如得失之心,谁能无之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者,有点不近人情。

但如能由于自己的得而喜,失而忧,推己及人地也为旁人的得而喜,失而忧,就算做到忘我的一半了。

其实人不必忘我,只要学着把这颗心一天天放得宽大,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便有无穷喜乐。

三年前,在美国遇到一位黑人鼓手,他把所得微薄工资,办了一个简陋的收容所,辅导迷失逃家的儿童,一一送他们回到父母身边。

他的伙伴赞美他,一个小小的人儿,有一颗大大的心。

他对我说:“我从来不为昨天后悔,也不为明天忧愁。

我只为今天所获的友情与信赖而快乐。

语文晨读材料十五(网友来稿)

语文晨读材料十五(网友来稿)

语文晨读材料十五(网友来稿)策划组稿:韩维加参加编写:朱建国赵敏陈家利杨军嵇学丽章婷婷石秀朱丽丽谢继合朱海燕第五周星期三哲言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解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

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一一《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解读】坚持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为、行,就是实际行动。

有了实际行动.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没有实际行动,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

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

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

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

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杇(wū ) :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一《荀子劝学》【解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

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

须臾:一会儿。

诗词早秋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①。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落,自觉洞庭波。

【注】① 遥夜:长夜。

泛:弹奏。

清瑟:凄切的瑟声。

瑟,一种弦乐器。

翠萝:泛指常自树梢悬垂的蔓生植物。

② 玉露:白露。

拂:掠过。

金河:银河。

③ 还密:指树叶还未凋零。

更多:指远山在阳光下显得更多。

④ 这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落《全唐诗》作“下”。

【赏析】这是首咏景物的诗。

开头用“西风”起兴,并点题“早秋”。

意思是说,长夜里何处透出清瑟声?原来是西风生翠萝。

中间两联,选择了几个典型景象来描写早秋:俯察“残萤栖玉露”,仰观“早雁拂金河”,此写夜景;近看“高树晓还密”,远望“远山晴更多”,此写昼景。

高三早读材料15

高三早读材料15

高三早读材料(15)【读准字音】奇葩pā迫pǎi击炮蹒pán跚河畔pàn 滂pāng沱tuó炮páo制庖páo厨胚pēi 胎tāi 澎péng 湃pài 抨pēng击纰pī漏砒pī霜毗pí邻匹pǐ夫否pǐ极泰来媲pì美骈pián文缥piāo缈miǎo 【认准字形】墨守成规目不交睫目光如炬满腹经纶毛骨悚然门庭若市买椟还珠满目疮痍弥天大谎明火执仗冥顽不灵面黄肌瘦名副其实秘而不宣名噪一时幕天席地摩肩接踵明枪暗箭【识别成语】151.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

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52. 以邻为壑:拿领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

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

153.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154.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丰富多彩。

155. 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对着优裕的生活。

156. 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57. 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

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

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158. 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

语出崔颢《黄鹤楼》。

杳,见不到踪影。

159.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

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鸩,一种毒鸟。

160.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高考必背】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高考冲刺语文晨读精品 (15)

高考冲刺语文晨读精品 (15)

唾(tuî)手可得 蚍(pí)蜉撼树 面面相觑(qù) 苦心孤诣(yì)恪(kâ)守不渝 涸(hã)泽而渔 翻箱倒箧(qiâ) 濡(rú)染 刚愎(bì)自用


易忽视近似字而误读的字音
暴殄(tiǎn)天物 鬼鬼祟祟(suì) 居心叵(pǒ)测 未雨绸缪(mïu) 煮豆燃萁(qí) 自给(jǐ)自足 鬼使神差(chāi) 弱不禁(jīn)风 丢三落(là)四 一暴(pù)十寒 虚与委(wēi)蛇(yí)
(四)
76.云就像天气的“招牌” ,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 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77.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 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78.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 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 ) ) 79. 我国已经加入 WTO, 广大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 一定要对有关规则做到胸有成竹。 ( 80. 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串 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 ( ) 81.前些日子,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大厦一事成 了炙手可热的新闻题材,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竞相报 道,现在,人们关注的是美国如何对恐怖分子采取 军事行动。 ( )
哲·思·妙·悟
精明能干
许多人很
我们常赞美人“精明能干” ,问题是“精”的人 一定“明” , “能”的人一定“干”吗 ? 精,精到仿佛一点亏都不能吃,问题是他的视线不 清,总走歪路,是“精而不明” 。又有些人能力超强, 好像样样精通,可惜不努力、没行动,是“能而不 干” 。 “精而不明”好比有好枪却没有好射手。 “能而 不干”好比有满仓的弹药,却没有军队。 只有真正“精明能干”的,才能打赢人生的这场 硬仗。
沁华晨风
第 15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读资料之十五
一、文言文翻译
(1)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

懋自陈用巳尽,诏贷免。

(2)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

译文:1)屡次被弹劾,皇帝曲意宽恕他,命令有关官员没收他的赃物。

陈懋自己陈说已经用光,皇帝下诏宽免了他。

(句意通顺2分,“宥”“征”“贷”各1分)
(2)这年冬天,贼寇侵犯镇番,陈懋派兵救援,贼寇解围后离去,拿斩杀敌人、俘获物品报告皇帝。

(句意通顺2分,“掠”“解”“闻”各1分)
(3)(1)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

(4)(2)昉勃然谓忻日:“事形如此,何叩头之有!”于是伏诛,籍没其家。

译文:(1)等到北周宣帝继位,(刘昉)凭着谄媚而被室帝亲近,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
(“嗣”“见”“狎”各1分,句意2分)
(2)刘昉生气地对宇文忻说:“形势已经如此,有什么磕头的(必要)呢!”于是伏法,(朝廷)登记没收了他的家产。

(“何…之有”“伏诛”“籍没”各1分,句意2分)
二、文言实词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
凡:总共反:通“返”,违反范:模子方:正在、比作
斐:有文采匪:不是奉:两手捧,尊奉,俸禄
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
服:佩带甫:刚刚
三、谦敬词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三、成语
141.怀瑾握瑜:瑾;瑜:美玉。

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42。

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

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

143.讳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报。

(正:隐瞒;误:忌讳)
144.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145.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146.积重难返:形容长期养成的习惯很深,难以改变。

147.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正:熔化;误:出售) 148.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

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

149。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正:扩大;误:广泛) 150.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正:估量;误: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