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

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
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doc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工程建设项目

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审定:

审核:

编制:

2016年4月15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第四章、回填土施工方法

第五章、质量标准与控制措施

第六章、安全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工程建设项目

工程地点: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南大道南面,南临规划十路、东临规划九路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22137m2;地下1层,地上5层;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4479.4m2,地上建筑面积为17658m2,建筑占面积为4165m2。

结构形式:人工挖孔桩及独立承台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监理单位:萍乡市同济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勘单位: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兴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2、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本工程正负零相当于黄海高程120.30m,属普通公共建筑,结构按六度抗震设防,建筑结构及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安全使用年限50年。其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桩基采用Φ800~Φ1200的人工挖孔桩,基础为独立承台+人工挖孔桩基础,全部结构砼按现场泵送砼考虑。基坑采用自然放坡。

主体为框架结构,地下车库外墙防水为APF自粘卷材防水。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纸;

2.2、2、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的《萍乡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现场实际环境情况。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3.1、施工道路畅通:水电送至现场,配置好电柜、电箱,安装好临时照明。

3.2、基坑周围设安全警示标志,作好安全保护措施。

3.3、清理基坑底建筑垃圾如木枋、多层板、塑料等;对于基坑积水提前抽水,清除干净积水、淤泥等杂物。

3.4、由于回填土时间在夏季,故应备好彩条布、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

3.5、材料及主要机具:

3.5.1、根据055#《技术核定单》:“±0.000m以下回填土建议原土惨生石灰,石灰含量6%,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由于施工场地有限,现场无堆放土方,故回填土从外面购土进行回填,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注意控制土粒径不大于50mm,按比例拌合回填用土,回填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5.2、主要机具有:ZL50型装载车、1m3挖掘机、HW-60蛙式打夯机、立式打夯机、自动安平水准仪苏州S3、手推车、筛子、木耙、2米靠尺等。

3.6、作业条件:

3.6.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土种类、密实度要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施工条件等,合理的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3.6.2、回填前应对±0.000m以下结构(基础、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

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理好隐检手续。

3.6.3、回填土与管道安装工程的关系:先回填土,二次开挖安装管道。

3.6.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在墙上画好回填厚度,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土厚度为250mm,压实后达到235mm左右。

第四章、回填土施工方法

4.1、工艺流程:基坑(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每层密实度试验→下一层回填施工→验收

4.2、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长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由于本工程采用原土惨生石灰,石灰含量6%回填,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施工。

4.5、基坑回填时,应先填夯深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00mm。

4.6、本工程基坑面积大,回填时可不采取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的方法施工。

4.7、本工程回填土采取先填土,再安装工程施工时再开挖土方的方式进行施工。但是在回填至预留穿墙管时,须再地下室顶板上用油漆或其它进行标注准确位置,以便二次开挖管道土方时施工不便。同时将预留穿墙管封闭,防止回填土时堵塞管道。

4.8、回填土每层填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4.9、防止雨水、地下管线排水渗入基底方法:

4.9.1、基坑(槽)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现场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如准备好抽水设备等。

4.9.2、对于地下管线渗水处理方法:在后期安装出户管道时,严格把关施工质量,杜绝管道渗漏水的现象。

对于临时排水渠(前期住保中心修建的暗渠)渗漏水的问题:地下室筏板在施工褥垫层前采取了80mm厚C15混凝土封闭层,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水渗入基底;另外在回填时,特别加强回填土夯实,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

4.10、管道回填土: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第五章、质量标准与控制措施

5.1、质量标准

5.1.1、保证项目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每100m2取一组)。

5.1.2、允许偏差:每层表面标高±50mm,灰土顶标高±15mm,用水准仪,尺量检查,表面平整15mm。

5.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3.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要求干土质量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挖除重新回填处理,并有检测结果。

5.3.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个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3.3、二次开挖安装管道后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或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5.3.4、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回填土太湿,同样夯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挖出换土重填。

5.3.5、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

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5.3.6、已拌好灰土必须当天铺完,并压实。灰土留滞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所施工的灰土碾压必须在24小时完成。

5.3.7、灰土碾压留槎和接槎的位置方法要正确,接槎要严实平整。

第六章、安全措施

6.1、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6.2、施工机械如打夯机等,使用前检查线路、漏保装置等是否完好。

6.3、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坠落入基坑。

6.4、由于回填土在场内拌合,须做好防尘污染措施。现场内外道路派专人洒水清扫,保持畅通,无积水。

6.5、由于在回填土期间存在上下交叉作业,应有专人进行看守回填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防止高空坠物伤人。同时对外挑脚手架底层硬防护、立面安全网等进行认真检查,不允许有杂物坠落。

6.6、由于场地狭窄,运输通道与钢筋房、木工房紧邻,现场施工安排时,必须事先做好运输灰土的通道准备工作。

精品资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