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电外科烟雾的产生及防护对策探讨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在当前时代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电外科设备、超声手术刀等全新工具的应用使手术更加便捷、其效果也得到一定提升,但有利也有弊,手术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段会产生大量手术烟雾,形成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影响时间可能较短暂,但由于手术烟雾成分复杂,危害性较大,对于长期接触手术烟雾的医务人员来讲,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的小知识。
一、什么是手术烟雾?通过电外科设备(ESU)和激光设备被用于切、凝、汽化以及切除组织时,通过加热靶细胞达到沸点使得细胞膜破裂,化学物质和细胞内容物(包括病毒、细胞液、细小颗粒)分散进入空气或气腹。
超声波设备产生手术中烟雾的机制为:工作棒进行机械振动时引起胶原分子变性、细胞崩解、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产生手术烟雾。
另外,骨锯、骨钻等电高速器械高速转动时,与骨组织产生大量热量,将血液成分中颗粒汽化,连同降温时的冲洗液一起形成颗粒雾状物。
手术烟雾主要成分由水或蒸汽(占95%)和小颗粒(占5%)组成。
颗粒大小不一,颗粒越小者传播的距离越长。
手术烟雾的化学成分包括苯类物质、氢氰化物、碳氧化合物等。
其中丙烯腈、氰化氢、一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有毒化学物质。
苯有芳香气味,有致癌性。
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氧气竞争结合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
这些小颗粒具有细胞毒性、诱发突变的可能性;其中还含有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等传染性病毒及细菌。
在腹腔或者胸腔内产生的成分可能会被吸收入血产生全身效应。
另外,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因手术不同而不同,但是大多数含量均超过标准。
二、手术烟雾有什么危害?手术烟雾对人体的影响与被吸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常见的局部反应有恶心、头痛、咽部黏膜红肿、喉部发痒或疼痛、咳嗽等。
病情持续发展,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急慢性炎性呼吸道改变,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手术烟雾还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眼睛不适,过敏反应如红肿、湿疹等。
手术烟雾的危害和防护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具有相对独立、环境封闭的特殊性,电外科设备在手术领域广泛应用,会产生大量手术烟雾,阻碍医护的视野并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医护人员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烟雾的来源和危害手术烟雾的来源和成分高频电刀、超声刀、动力系统、激光仪等电外科设备,在组织分离、切割、止血、血管闭合等使用中产生手术烟雾。
手术烟雾中可能含有死的或活的病毒DNA 、细菌、癌细胞、多种有毒气体化合物形成的生物气溶胶,其中有毒气体包括CO 、甲烷、苯类、甲醛等多种化合物。
手术烟雾的危害释放非活性颗粒物手术烟雾释放出气体、蒸汽、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形成气溶胶,进入肺泡引起细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等疾病。
释放有害气体手术烟雾释放多种有害气体会致人体组织缺氧,进而引起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哮喘等多种临床症状,苯类、甲醛可能致畸、致癌。
释放活性细胞病毒手术烟雾中存在传染性病毒和活性细胞释放的风险,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脱落、种植等风险。
预防与控制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手术室应针对产生手术烟雾的原因和危害,建立手术烟雾的预防和控制相关管理制度,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
定期教育培训与考核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培训排烟设备操作、高效空气过滤器(ULPA )使用和个人防护装备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等防护措施,并进行定期考评。
手术烟雾的防护预防和控制电外科设备操作产生的手术烟雾(1)高频电刀安全使用。
尽量选择使用焦烟少、性能好的高频电刀,电刀头带吸烟装置,控制每次操作时间,及时清理刀头上的焦痂。
(2)超声刀安全使用。
超声刀头使用中及时调整负压吸引器压力,保证微创穿刺孔的密闭性,可使用带排烟功能的气腹机密闭排烟。
(3)激光仪安全使用。
戴医用防护口罩、采用激光专用眼镜阻挡,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时抽吸、密闭排烟。
(4)动力系统安全使用。
动力系统手术中应戴护目镜,及时抽吸和密闭排烟。
应用设备排烟防控手术烟雾(1)排烟设备使用。
电外科烟雾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电外科烟雾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关键词:电外科烟雾;危害;防护电外科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是手术人员职业暴露因素之一,给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因其对手术烟雾认知的缺乏和防范能力及措施的不足,本文将对烟雾产生的危害及防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手术部门建立安全职业环境和手术群体防护行为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仪器和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外科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质的提高和进步,但同时又给手术人员的环境带来威胁,其产生的烟雾让医护人员暴露其中深受其害,因在手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性、感染性甚至会引起基因突变而致畸的烟雾,如果医护人员对其不重视、缺乏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管理以及防护措施不足,那么长期暴露其中将会影响医护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危及生命[1, 2],为了降低烟雾造成的危害,医护人员应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技术防止烟雾的形成和排放,同时还需提升暴露人员相关知识的认识,规范防护行为。
本文将从外科手术产生的烟雾成分以及所导致的危害和防护方面进行综述。
1.手术烟雾的概念和成分1.1概念手术烟雾(surgical smoke)是指手术过程中应用带电的仪器和设备时,人体的组织被破坏,其组织中的蛋白质或脂肪分解气化而产生的烟雾。
1.2成分手术烟雾中主要由水或蒸汽和小颗粒组成。
这些成分中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血液体液、活性细胞和病毒、非活性组织颗粒和可诱发基因突变、蛋白质变性的有害物质等[3],Tramontini等[4]通过对手术烟雾成分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有害化学物质主要以多环芳烃、挥发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脂肪酸等为主,其中一氧化碳和丙烯晴最受关注;研究发现[5],烟雾中的小颗粒还具有抑制细胞活性、改变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性,其中还含有传染性的细菌和病毒,如HIV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等。
1.手术烟雾的危害手术中常用电仪器设备对组织进行切割和凝集,其产生的烟雾在空气中漂浮,给手术操作者带来不便特别是精细和腔隙狭小的手术,严重妨碍手术视野,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延长手术时间,同时烟雾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的不可预知的危害[6]手术医护人员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有害烟雾中,将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基因突变、肿瘤的种植、呼吸道感染和心理行为等不良影响[7],医护人员在呼吸时吸入了含有活性细胞的烟雾后,因其存留病原细胞,而将感染与患者相同的疾病。
手术室烟雾的认知与防护

手术室无菌
无害
手术室烟雾对病人和手术 室工作人员是有害的!!!!
手术室烟雾的危害
1 手术视线变模糊:水汽和细胞碎片在术野中散播 2 隐形眼镜:可以吸附手术烟雾当中的有毒成分 3 引起肺炎:人体长期吸入或接触这些微小颗粒 4 潜在的健康危害
手术室烟雾的危害
CO2激光照射一克组织所 产生的烟雾相当于在15分 钟内吸入三根香烟。
研究既能提高安全和质量又能保证病人护理的 成本效益的最佳方法。
使用局部排风、移动式烟雾疏散中央排风系统, 遵循标准预防措施。
国内烟雾认知的现状
1、暴露人群对烟雾基
02
础知识缺乏了解
3、医护人员 自我防护不到位
2、医护人员对
01
烟雾预防知识缺乏
03
04
手术室烟雾的防护
PART FOUR
手术室烟雾的防护
1.周青.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管理和防范.中华护理杂志[J],2013,48(12):1080-1082. 2.崔海丽,包长虹,唐乃梅.手术室烟雾对手术病人的影响分析.全科护理[J],2017,15(26):3309-3310. 3.许金娥,叶峰,吕秀芳,等.手术室烟雾对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现代肿瘤医学[J],2016,24(16):2618-2020. 4.谢珠红,钟爱英,高江关.手术室烟雾防护措施改进效果评价.护理与康复[J],2018,17(2):87-89. 5.胡彩红,赖萍,吉初蕾,等.手术室中烟雾伤害与防护措施的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J],2017,17(89):12-13. 6.朱劲松,赵云,周鸿.腹腔镜手术室的废气污染与防护.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J],2002,11(2):194-195.
手术室烟雾的形态
医院手术室手术烟雾产生、危害及消除

医院手术室手术烟雾产生、危害及消除1、什么是手术烟雾?手术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也被称为气溶胶、灼烟、透热羽流等,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高频电灼刀、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速钻头等破坏和汽化组织蛋白及脂肪形成的。
2、手术烟雾的危害手术烟雾不仅妨碍了手术人员的视线,而且会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手术室人员产生头痛、眼睛和粘膜发炎等症状。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等权威机构,已证实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
3、手术烟雾的成分手术烟雾是由95%的水或水蒸汽和5%以颗粒形态存在的细胞碎片所组成。
但正是这5%不到的颗粒,才使得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这些颗粒包含的成分主要有:血液及组织碎片、有害化学成分、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颗粒、诱导突变的物质等。
(1)有害化学成分烟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烃、腈类、有机胺和醛类等,其中CO与丙烯腈最受关注,除此之外含量较少但较受关注的化学成分有氰化氢、甲醛和苯等。
在腹腔镜切除手术完成时,CO的浓度可达到100-1900mg/L,远高于OSHA(美国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设定的35mg/L的标准。
研究表明腔镜手术若不排除烟雾,患者机体就会吸收大量的CO,从而造成组织缺氧,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心律失常等症状。
而针对于此,可采用高浓度的氧气进行强力换气以及抽吸装置吸烟,进而有效降低CO 浓度。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的挥发性液体,易被皮肤和肺吸收,并通过释放氰化物对人体产生危害。
氰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有毒气体,其在手术烟雾中的浓度达到了10mg/L,易被肺、胃肠、皮肤吸收。
苯在手术烟雾中浓度可达71μg/m3,在手术区域周围空气的浓度达0.5~7.4μg/m3,超过了NIOSH(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和OSHA 规定的允许值。
研究表明这些化学成分可引起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咳嗽、气管炎、哮喘等症状。
(2)活性病毒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设定范围内,使用ESU和激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活性病毒。
手术室烟雾认知与防护介绍课件

04
教育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讨论交流等
持续改进与评估
A
定期评估手术室烟雾防 护的效果
B
持续改进手术室烟雾防 护的措施和方法
C
定期培训和更新手术室 烟雾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D
建立手术室烟雾防护的 评估和改进机制
谢谢
对患者:手术室烟雾可 能引起呼吸道感染、术 后并发症等
1
对手术环境:手术室烟 雾可能影响手术视野, 降低手术质量
3
对设备:手术室烟雾 可能损坏手术设备, 增加维修成本
5
对手术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烟雾会遮挡
1 手术视野, 影响手术操 作
烟雾会污染
3 手术环境, 增加术后感 染风险
烟雾会导致
2 手术设备故 障,影响手 术效果
定期进行手术 室环境监测, 确保空气质量 达标
制定手术室烟 雾防护应急预 案,确保应急 处理能力
手术设备选择与操作
选择低烟雾手术设 备:选择低烟雾手
1 术设备可以减少烟 雾的产生,降低手 术室烟雾污染。
正确操作手术设备: 正确操作手术设备
2 可以减少烟雾的产 生,降低手术室烟 雾污染。
定期维护手术设备: 定期维护手术设备
激光手术产生的烟雾
A
激光手术过程中,组织 被激光照射后产生烟雾
B
烟雾中含有碳化物、颗 粒物等有害物质
C
烟雾会对手术室环境和 医护人员健康产生影响
D
激光手术产生的烟雾需 要进行有效防护和处理
其他手术操作产生的烟雾
电外科设备: 如高频电刀、 电凝器等
激光手术:如 激光切割、激 光消融等
超声手术:如 超声刀、超声 碎石等
烟雾会影响
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

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
一、手术烟雾的来源与风险
手术烟雾主要源于电刀、激光刀等高温切割设备使用过程,其成分复杂,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活性病毒和细菌等。
长时间暴露于此环境中,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眼部刺激甚至感染传播,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的构建
构建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风险识别与评估:要对手术室内的烟雾产生源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各种可能的风险点。
- 防护措施的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高效能的排烟系统、为医护人员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 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在发现手术烟雾泄漏或积聚时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立即启动排烟系统、疏散人员、封锁现场等步骤。
-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进行实战演练,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三、案例分享
以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通过建立完善的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有效降低了手术室内的污染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升级排烟系统、定期维护检查,以及为每位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配备专业的防护口罩和眼镜。
通过模拟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四、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实施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后,应定期对防护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健康状况调查等,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预案内容。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闭环管理。
五、结语。
医护人员手术烟雾防范措施的证据总结

医护人员手术烟雾防范措施的证据总结
手术烟雾是手术室中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手术烟雾中,可能面临一定健康风险。
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许多医院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
本文将总结当前国内外有关医护人员手术烟雾防范措施的主要证据。
1. 采用有效的烟雾吸尘系统。
国际上证据显示,采用中央吸尘系统与使用个人吸尘系统相比,能更有效地清除手术烟雾,有效保护医护人员不暴露在其中。
2. 医护人员佩戴口罩。
正确佩戴专业口罩能阻止或减少医护人员吸入手术烟雾颗粒。
口罩种类上,95口罩效果优于常规口罩。
3. 控制烟雾产生源头。
限制必要而非必要的电刀等产生烟雾的医疗器械的使用,采用新技术减少烟雾产生,如电子刀替代传统电刀。
4. 完善手术室通风系统。
保证手术室负压,通风效果良好,及时对手术室空气进行净化和循环更换。
5. 健康监测。
定期为医护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如肺功能监测,发现任何不良变化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以上是目前国内外有关医护人员手术烟雾防范措施的主要证据。
完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暴露在手术烟雾中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电外科烟雾的产生及防护对策探讨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电外科烟雾的产生,并探讨防护对策。
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对手术室护士的质性访谈,对烟雾的定义和产生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防护措施。
结果为手术室护士提供防护烟雾的措施,提高了防护能力,降低了手术室护士的烟雾暴露率,减少职业危害。
结论加强对手术室护士防护烟雾的培训,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及做好自我防护,为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展开职业防护的教育与培训提供依据。
标签:手术室;护士;防护;手术烟雾;影响因素;防护对策外科手术中电外科设备、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的使用,会产生手术烟雾,不但阻碍了手术视野,还带有一种刺鼻的气味被手术室医务人员吸入。
1985年,“手术烟雾”被国际上正式认定为重大危害;1996年,美国就开始了手术室烟雾的防范,AORN[1]开始呼吁“不要成为手术烟雾的受害者”。
在日本,手术医学协会已经指出,电外科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是潜在的危害,并建议患者和围手术期的工作人员通过撤离系统将其移除,以防止被吸入[2]。
该文通过对烟雾的定义和产生进行分析总结,从医院管理、科室管理、设备管理及个人防护等4个方面,对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为手术室职业防护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手术烟雾的概念手术烟雾是指使用电外科设备、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时组织被摧毁、消融和分解导致其细微的颗粒悬浮在空中,包括高温导致组织燃烧而产生的气体和细胞溶解导致细胞液流出形成的细小雾滴[3]。
2 手术烟雾的产生外科手术常常采用射频电流(即“高频电流”)进行,最基本的两项作用是组织切割(即“气化”)和电凝结(即“电灼”)。
手术电设备-切割的温度升至90°C 后,细胞液发生气化,蛋白质变性,市区结构完整性。
当温度达到沸点即100°C,该温度可将细胞壁立即破坏。
之后,气化作用能够使细胞液变为蒸汽,同时将细胞含有物挥发到空气中,形成手术烟雾。
当温度上升到200°C时,组织出现碳化很多外科医师使用凝结电流而导致组织脱水,正是组织碳化造成细胞残骸进入空气[4-5]。
2.1 激光-是指通过受激辐射式光频放大器来产生光能的過程,这种能量凝聚于光束中由于周边组织毗邻光照射区,故其温度也将升高。
毗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取决于激光照射的持续时间。
激光可致高温100~1 000°C,足以灼伤和破坏细胞。
2.2 超声波设备-即超声波吸引器和超声波手术刀超声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工作棒55 kHz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使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蛋白质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者凝固、血管闭合[6]超声波设备常常在组织分离及止血时使用,通过快速机械运动分离组织。
超声波手术刀头端较硬,当期头端振动时,刀刃边缘的温度将升高,这使外科医生能够用其进行组织分离和止血。
真空端震动频率达到55 000次/s时,将引起胶原分子变性并形成凝块,其产生的水汽有可能携带传染性悬浮颗粒。
2.3 高速电器械;骨锯,骨钻,高速魔钻这些器械通过高速旋转或锯动产生热量,从而毁损组织。
骨锯、钻头或骨钻的机械运动连同冲洗液,可在手术区域内形成颗粒雾状物。
研究表明,在使用这些器械期间,含血液成分的颗粒具有进入手术组成人员呼吸区域的风险。
3 防护对策分析3.1 医院管理手术室每小时应进行至少15次空气流通,所有手术间都应保持正压[7]。
然而,通过手术间通风系统来捕获细菌、灰尘颗粒的方法并不能阻止术中烟雾被手术间工作人员所吸收。
安装中央排烟系统的手术间可以不使用过滤器就将术中烟雾直接排放到远程地点[8]。
3.2 科室管理手术室应加大对手术室护士防护手术烟雾的教育与培训。
成立烟雾防护管理小组,由一名副护士长、2名科研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和一名年轻护士组成。
协同小组成员,根据手术室护士防护烟雾行为的执行情况,共同讨论并制定防护烟雾的管理教育计划表,包括防护行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及未完成原因。
将计划表放于各手术间,由当日配合手术的护士填写,小组成员每周检查计划表的完成情况并发现其中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和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建立一个专属手术室护士防护烟雾的微信公众号,由烟雾防护管理小组定期推送烟雾的知识、危害及防护措施等;建立一个以供交流的微信或QQ群,群内成员彼此交流、分享经验,对大家出现的共性问题予以改进。
3.3 设备管理①合理使用器械,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烟雾量的产生[9]。
手术医生使用一次性电刀、腔镜中的电钩、超声刀等设备时,应从小频率逐渐加大到所需频率,使用最合适频率进行组织切割时,能够有效控制产生烟雾。
Kisch等[10]研究表明,比起额定输出功率的电外科设备,具有反馈模式的电外科设备在切割皮肤及筋膜时,可以有效降低术中烟雾的产生;相比较于不锈钢刀片,特氟龙涂层刀片产生的术中烟雾也是明显减少。
还有使用双极电外科装置或组织融合系统也有利于减少烟雾产生。
②术中准备电刀清洁片,比如电刀头易粘附血液、焦痂及组织等物质,如果不加以清洁,下次使用时可能会导致烟雾产生更多。
当有焦痂物产生时,器械护士应及时用电刀清洁片清理,这样也可有效降低术中烟雾产生[11]。
③根据NIOSH的规定,在手术区域5 cm附近处配备高效的烟雾捕获器,比如电外科铅笔、排烟抽吸棒,还有夹在无孔塑料层之间的开孔泡沫芯装置,其可以防止损失吸力[12]。
这样既不干扰手术的正常运作,也可以保证手术间烟雾抽排系统正常运转,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并且在最大程度地降低术中烟雾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④腔镜套管的Luer-Lok 阀门上连接过滤器,腔镜手术中烟雾对术者视野影响非常大,术中视野模糊的情况下,手术医生会通过Trocar排气孔排出烟雾,这样就会导致手术间工作人员暴露在高浓度的烟雾中[13]。
通过过滤和排空腔镜手术中产生的烟雾,有效降低烟雾的浓度及危害。
3.4 个人防护3.4.1 手术前①规范佩戴高过滤性口罩。
由于烟雾中病毒颗粒远远小于0.1 μm,欧洲标准列出了3类过滤效果良好的口罩面片:FFP、FFP1,FFP2,这些高过滤口罩可以更好地防止医务人员对术手烟雾的吸入;②观察手术间静压是否在正常值范围以内;③手术前30 min,开启洁净手术部静压空调系统;④将手术间排风口充分暴露,并时刻注意排风口不被任何物品遮挡;⑤术前常规准备一次性吸引器,打开负压吸引器开关备用;⑥激光手术时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
3.4.2 手术中①腔镜手术时,器械护士及时清理电勾、超刀等器械前端的焦痂、血迹及组织等;②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腔镜手术,超声刀、电钩等电设备频率都应该从小功率逐渐加大到所需频率,直至最恰当频率[8]。
使用负压吸引器吸除烟雾;③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及时清理电刀、超声刀、电钩等器械前端的焦痂、血迹及组织等;④激光手术时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⑤腔镜手术中产生的烟雾不面向医务人员喷射;⑥腔镜手术中部分打开腔镜套管的阀门,负压吸引烟雾;⑦腔镜手术中使用链接过滤器的阀门,滤除有害物质;⑧腔镜手术中、术后用高含氧量的空气對腹腔进行间歇或持续换气。
4 小结长时间暴露在手术烟雾中,手术室医疗人员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眼酸流泪、喉咙不舒服等症状[3],严重者还有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传播、肿瘤的种植转移等。
因此,手术烟雾的防护刻不容缓。
该文从医院管理、科室管理、设备管理及个人防护等4个方面,对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为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 于长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89-390.[2] Kubo H.Medical engineering,electrical instruments and medical gas,guideline for surgical practice(in Japanese)[J].Nihon Shujutsu Igaku Kaishi,2013,3(4):98-113.[3] Alp E,Bijl D,Bleichrodt RP,et al.Surgical smoke and infection control[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6,62(1):1-5.[4]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J].2008.[5] 孙育红.手术室护理操作指南[J].2011.[6] 葛经武,杨美玲,茆文革.手术烟雾危害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32):2977-2978.[7] Hallmo P,Naess ryngeal papillomatosis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 contracted by a laser surgeon[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1991,248(7):425-427.[8] Ulmer BC.The Hazards of Surgical Smoke[J].Aorn Journal,2008,87(4):721.[9] Takahashi H,Yamasaki M,Hirota M,et al.Automatic smoke evacuation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J].Surgical Endoscopy,2013,27(8):2980-2987.[10] Kisch T,Liodaki E,Kraemer R,et al.Electrocautery Devices With Feedback Mode and Teflon-Coated Blades Create Less Surgical Smoke for a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Operating Theater[J].Medicine,2015,94(27):e1104.[11] 唐韧冰,杜美华,陆叶.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9):1065-1067.[12] Schultz L.An analysis of surgical smoke plume components,capture,and evacuation[J].Aorn J,2014,99(2):289-298.[13] Takahashi H,Yamasaki M,Hirota M,et al.Automatic smoke evacuation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J].Surgical Endoscopy,2013,27(8):2980-2987.(收稿日期: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