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_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_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酸碱中和滴定试验一.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1)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对比不同点及其缘由;(2)对比滴定管和量筒刻度的不同。

二.试验操作:(1)查:检查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洗净后用指定的酸和碱液润洗。

(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净即可)(3)盛、调:用烧杯沿漏斗注入滴定管中,放出液体,赶气泡、调起点。

(4)取:将肯定体积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5)滴定:操作要点及滴定终点的观看。

左手掌握滴定管的活塞或挤压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凝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指示剂变色,半分钟内不褪色)(6)记和算: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求出酸的浓度。

计算时可用公式:c(H+)=[c(OH-)×V(碱)]÷V(酸)求。

[原理:c(H+)×V(酸)= c[(OH-)×V(碱)]指示剂的选择:酸碱中和滴定是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的选择要求:变色要明显、灵敏,且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尽可能在滴定过程中的pH值突变实范围内。

选择指示剂时,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pH要吻合。

①在酸碱中和滴定的试验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剂,主要缘由是:石蕊的“红色→紫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不利于准时、精确地作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推断。

②强碱滴定强酸: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颜色由无色到浅红色(PH≈8) (酚酞:无色—————浅红色————红色PH 0-----------(8-10)--------14)③强酸滴定强碱:可选择甲基橙,颜色由黄色到橙色(PH≈4.4) (甲基橙:红色———橙色—————黄色PH 0-----(3.1-4.4)-----------14)试验报告单时间:同组同学:一、试验目的:二、试验用品:试验仪器:试验药品:三、试验原理:四、试验纪录:五、试验结果:六、常见误差分析:[依据:c(H+)×V(酸)= c(OH-)×V(碱)分析]。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医学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医学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酸碱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药物的纯度和含量。

4.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原理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在实验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待测溶液)发生中和反应,通过滴定剂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药物的含量,以盐酸滴定法为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text{HCl} + \text{NaOH} \rightarrow \text{NaCl} + \text{H}_2\text{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 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移液管- 烧杯- 酚酞指示剂- 标准盐酸溶液- 待测药物溶液2. 试剂:- 0.1mol/L盐酸溶液- 待测药物溶液(例如: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指示剂- 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剂:取一支干燥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向其中倒入0.1mol/L盐酸溶液直至滴定管被盛满。

调整活塞,使所有盐酸流入烧杯中。

重复以上步骤两次,确保滴定剂浓度准确。

2. 准备待测溶液:取一支干燥洁净的碱式滴定管,向其中倒入待测药物溶液直至滴定管被盛满。

调整活塞,使所有待测溶液流入烧杯中。

重复以上步骤两次,确保待测溶液浓度准确。

3. 准备指示剂:取少量酚酞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4. 滴定操作:将锥形瓶置于铁架台上,从碱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待测溶液,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

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同时右手顺时针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随着盐酸逐滴加入,待测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逐渐减小。

5. 观察颜色变化: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保持30秒不褪色时,记录此时盐酸的体积。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技巧;3.熟悉酸碱溶液的标定方法。

实验原理: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一种溶液(滴定液)来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能够在溶液中发生颜色变化,使我们可以判断滴定的终点。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通过滴定强酸和强碱来确定它们的浓度的一种方法。

实验器材:1.直读式滴定管;2.磁力搅拌器;3.双口瓶;4.烧杯;5.称量瓶。

实验步骤:1.用称量瓶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2.在双口瓶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溶解NaOH固体,摇匀;3.准备一定质量的HCl溶液;4.将NaOH溶液定容至10mL;5.将滴定管中装入适量的HCl溶液;6.开启磁力搅拌器,将NaOH溶液加入滴定管中;7.持续滴加NaOH溶液,直至HCl溶液的颜色发生显著变化;8.记录滴定液的加入量。

实验结果:滴定过程中,当NaOH溶液滴加至HCl溶液中时,颜色一开始是无色的,随着滴加的进行,当滴定液接近终点时,溶液会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当颜色变化发生时,立即停止滴加,并记录滴定液的加入量。

实验数据和计算:实验中以HCl溶液为滴定溶液,NaOH溶液为标准溶液。

我们可以通过摩尔反应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待测物质(HCl)的浓度。

假设试剂的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关系:1 mol HCl: 1 mol NaOH已知NaOH溶液的浓度为C1 mol/L,滴定液的体积为V1 mL,滴定时NaOH的加入量为V2 mL。

因此,可以计算出HCl溶液的浓度:C1*V1=C2*V2实验讨论:1.指示剂的选择: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酚酞作为指示剂,因为它能够在酸碱中和反应终点时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滴定剂的选择:实验中我们选择了NaOH溶液作为滴定剂,因为它是一种强碱,可以与强酸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资料类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资料类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资料类一、关键信息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仪器与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误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1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111 学会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三、实验原理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H⁺)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₂O),其化学方程式为:H⁺+ OH⁻=H₂O。

11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通常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剂)来测定未知浓度的溶液(被滴定液)的浓度。

111 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滴定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称为达到滴定终点。

112 此时,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体积和被滴定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滴定液的浓度。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11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111 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

112 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滴定管夹)。

113 电子天平、pH 计(可选)。

2、试剂21 标准溶液:如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11 待测定溶液: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或碱溶液。

212 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五、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1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洗净并用待装溶液润洗 2-3 次。

111 配制标准溶液和待测定溶液,准确浓度需标定。

112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定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指示剂。

2、滴定操作21 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至零刻度或某一刻度。

pH值中和滴定 化学实验报告

pH值中和滴定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原理: 三 实验仪器和药品: 四 实验步骤: 1、滴定前的准备(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是否灵活。

(2)洗涤仪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3—5mL 。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注意:锥形瓶不得用酸润洗!但有水不影响结果。

(3)用滴定管装液,先驱赶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 然后调整溶液到零位以下,记录数据。

2、滴定(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用滴定管或移液管),放入锥形瓶中。

(2)加指示剂2—3滴。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逐滴放出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

(4)确定滴定终点(半分钟不变色)。

(5)读数(使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重复操作2—3次。

(7)计算。

五、误差分析 由C =VV C 00,从实验操作对V 0的影响进行分析: V 0无变化:1、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待测液。

2、将待测液用水冲稀。

V 0偏大: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无气泡。

4、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出现。

5、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取标准液时,仰视刻度。

6、滴定管末用标准溶液润洗,直接盛装标准液。

7、移液管移液时,将最后一滴吹入锥形瓶内。

8、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盛装待测液。

9、确定终点过迟。

10、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

V 0偏小:11、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直接量取待测液。

12、移液管尖嘴处悬着一滴溶液未“靠”入锥形瓶内。

13、待测液附在锥形瓶口。

14、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俯视刻度。

15、摇荡锥形瓶使溶液溅出。

16、接近终点时,停止摇动锥形瓶。

17、确定终点过早。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范本

酸碱滴定实验报告范本

一、实验目的1. 通过酸碱滴定实验,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2. 掌握酸碱滴定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学习使用滴定管、移液管等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液与待测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本实验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根据消耗的滴定液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移液管、洗耳球、烧杯、滴定台、量筒、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蒸馏水。

2. 药品: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溶液、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 滴定前的准备(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如滴定管、移液管等。

(2)用蒸馏水清洗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然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

(3)配置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

2. 滴定实验(1)取一定量的未知浓度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2)将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滴定管液面至刻度。

(3)将锥形瓶放在滴定台上,左手握住滴定管,右手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4)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时,记录此时盐酸的体积V(初)。

(5)继续加入盐酸溶液,当溶液颜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时,记录此时盐酸的体积V(末)。

(6)重复滴定实验两次,取平均值。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未知浓度碱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未知浓度碱溶液的浓度C(碱)= C(酸)× V(酸)/ V(碱)2. 分析实验误差(1)滴定管读数误差:由于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0.01mL,因此滴定管读数误差为±0.01mL。

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3、学会使用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4、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酸和碱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反应。

通常,我们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称为待测液)。

当滴定剂与待测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称为滴定终点。

本实验中,我们以盐酸(HCl)作为标准溶液来滴定氢氧化钠(NaOH)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₂O在酸碱滴定中,为了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需要使用合适的指示剂。

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无色;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50 mL)碱式滴定管(50 mL)锥形瓶(250 mL)移液管(25 mL)洗耳球玻璃棒容量瓶(250 mL)烧杯(500 mL、100 mL)铁架台及滴定管夹2、试剂浓盐酸(约 12 mol/L)氢氧化钠固体酚酞指示剂(01%乙醇溶液)甲基橙指示剂(01%水溶液)四、实验步骤1、配制 01 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用量筒量取约 83 mL 浓盐酸,倒入 1000 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数次,并将冲洗液倒入容量瓶中。

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附近,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2、配制 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 40 g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500 mL 烧杯中。

加入约 200 mL 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 1000 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数次,并将冲洗液倒入容量瓶中。

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附近,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3、滴定操作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2500 mL 氢氧化钠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2 滴酚酞指示剂。

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了解酸碱反应的特点,掌握滴定实验的方法以及计算滴定
终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种快速进行反应。

当强酸和强碱的物质按化学计量比例反应时,
生成盐和水。

本实验中,溶液中的酸定量称为“滴定溶液”,而溶液中的碱定量称为“滴定试液”。

滴定实验中,需要先倒入一定量的滴定溶液,在滴定师中逐滴加入滴定试液,当滴定溶液中的酸和滴定试液中的碱完全反应时,滴定反应达到终点。

通过计算滴定试液的用量,可以确定酸和碱的当量浓度比。

三、实验步骤:
1. 使用胶头滴管将待测酸溶液与表示剂(一般为酚酞溶液)混合,加入到滴定瓶中。

2. 取出滴定瓶中的滴定试液,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滴定瓶中的滴定溶液中。

3. 每滴加一滴滴定试液后,轻轻摇动滴定瓶,直至溶液颜色出现明显变化,再滴加数滴滴定
试液,直到颜色稳定。

4. 记录滴定试液加入滴定溶液中的总滴数,以及加入滴定试液前后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

5. 根据滴定试液的浓度和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出酸和碱的当量浓度比。

四、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中需包括滴定试液加入滴定溶液的总滴数、滴定溶液颜色变化、滴定试液的浓度和
滴定溶液的体积等数据。

五、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滴定试液和滴定溶液的浓度,并以此计算出酸和碱的当量浓度比。

六、结论:
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可以通过滴定试液加入滴定溶液的总滴数推算出酸和碱的当量
浓度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储备:
1、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①检查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

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

有漏必须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

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有漏,必须更换橡皮管或管内的玻璃球。


②润洗仪器: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具体方法: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或碱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

然后控制活塞,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③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mL 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数并记录。

⑤放出反应液:根据实验需要从滴定管中逐滴放出一定量的液体。

2、在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读取滴定管读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用0.1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 溶液22.00mL。

通过中和滴定测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5、若以用0.1mol/L的NaOH 滴定0.1mol/L的HCl为例:(已知lg2=0.3 lg5=0.7)
(1)取20mL的HCl,当加入20mLNaOH溶液时,就能恰好中和则中和后溶液的pH= 。

(2)若多加半滴NaOH(体积为0.02mL),所得溶液pH= 。

(3)若少加半滴NaOH溶液,所得溶液pH= 。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及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2、学习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

3、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 0.10mol/LNaOH溶液(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盐酸(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实验原理: c(标)×V(标) =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解释
1、检漏并洗涤: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后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
2~3次,每次用待装液3~5mL。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

2、装液、调液面、排气泡。

调节活塞使滴
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而没有气泡,并且
使液面处在“0”或者“0”以下某一刻度处。

3、量取待测液:用酸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
积(如20.00ml)的未知浓度的盐酸注入锥形
瓶中。

4、用碱式滴定管装好标准液NaOH 溶液,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

5、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为便于观察,可在锥形瓶下垫上白瓷板一张白纸)。

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为粉红色或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此时,盐酸恰好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6、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实验结果处理:c(待)=c(标)×V(标)/ V(待)(注意取几次平均值。


滴定次数 待测酸溶液体mL
标准碱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v1
滴定后v2
体积(v2—v1)mL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探究与交流:
1、本实验量取和计算反应过程中酸、碱溶液用量所用的滴定管,能否用量筒代替?说明原
因。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关键是什么?
3、如果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此pH 值突跃范围发生明显的改变,误差很大吗?
4、分析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误差。

操作及读数
误差原因
导致待测液浓度误差 标准液漏滴在锥形瓶外一滴 标准液体积读数偏 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后平视 标准液体积读数偏 滴前平视,滴后仰视
标准液体积读数偏 滴定管滴前有气泡,滴后无气泡
标准液体积读数偏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标准液体积读数偏
◆实验评价及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