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含气量对液压系统影响

合集下载

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有什么坏处

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有什么坏处

空气进入液压系统有什么坏处
空气的可压缩性很大,约为油液的一万倍,所以,液压系统即使含有少量的空气,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在压力低时就会从油中逸出,产生气泡,形成空穴现象。

到了高压区,在压力油的冲击下,这些气泡又很快被击碎,急剧受到压缩,使系统中产生噪声。

同时,在气体突然受到压缩时会放出大量热量,因而引起局部过热,
使液压元件和液压油受到损坏。

空气的可压缩性大,还将使工作装置产生爬行,破坏工作平稳性,有时甚至引起振动。

因此必须注意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防止回油管回油时带入空气,回油管必须插入油箱的油面以下。

(2)吸入管及泵轴密封部分等低于大气压的地方应注意不要漏入空气。

(3)油箱的油面要尽量大些,吸入侧和回油侧要用隔板隔开,以达到消除气泡的目的。

(4)在管路及液压缸的最高部分设置放气孔,在起动时应放掉其中的空气。

东莞巨丰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论述了气泡混入液压系统的主要途径及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介绍了在液压系统设计和使用过程防范气泡混入及危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气泡;危害;液压系统;预防措施1前言液压系统油气泡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既有设计方面的,也有使用管理方面的原因。

本文首先分析了空气进入液压系统的途径,进而深入分析气泡对液压系统运行所造成噪声、液击、空动爬行等危害,论述液压系统在设计、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防止气泡危害的具体措施。

2空气进入液压系统的途径空气混入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混入式、溶入式及自生式。

空气以混入方式进入液压系统是与液压系统均设计为开式系统直接相关的,而不是象闭式循环的制冷系统一样,制冷剂可与大气完全隔离,制冷剂注入系统后将绝不会再与空气接触。

既然是开放式的,那就必然会混入空气,混入的阶段和方式,一是在初次使用加油时,由于液压油在进入液压油箱柜和管系时与空气混合,另是管路设计或安装的原因,使得一些空气被封闭在管系或设备的高点位置,从而导致液压油中“裹挟夹带”了大量空气,空气以细小气泡形式悬浮混合在油中。

此阶段混入和管系高点位置封闭的空气,由于细小气泡从油中析出需要较长时间,加之每次系统停止运行静置时又都会有析出的空气再次被封闭在管系高点位置,所以即使通过长时间反复的管路冲洗或使用,也难以完全彻底消除。

空气混入系统的另一阶段和方式是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一是因系统回油管口设计不合理或油箱油位过低,导致回油管口高于液面,使得液压油与空气混搅相溶。

二是管理人员在补油、清洗滤器时,由于补油泵吸空、补油管高于油箱液面、滤器回装时搅拌混入空气或滤器装妥后未放气。

三是在检修或更换液压泵、油马达、液压阀件及管系等设备时,装妥后没有或不能完全驱气而导致空气混入。

四是管理人员检查不到位,液压泵吸入管漏气,运行时液压泵直接吸入空气。

液压系统自生气泡的原因通常是:当溶有空气的液压油流经变径管路或节流阀、控制阀、减压阀等液压元件时,介质流速度急剧上升,而压力则急剧下降。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液压油)对系统的影响及常见故障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液压油)对系统的影响及常见故障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液压油)对系统的影响及常见故障液压工作的介质有两个主要的功用,一是传递能量和信号,二是起润滑\防锈\冲洗污染物质及带走热量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对掘进机的维护中就必须注意液压油的质量.液压油的质量不好及污染可以造成多方面系统故障.一:液压系统温度过高对液压系统的影响.由于油质的质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系统的温度升高,如果一但温度升高,就会使油液的黏度下降.造成润滑油膜变薄,破坏了油液的润滑链.使液动元件磨损,内泄增加.会造成油泵容积和效率下降,油泵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缩短:对液压元件来说,温度升高产生的热膨胀会使配合间隙减小,造成元件的失灵或卡死,同样会造成密封元件变形和老化使系统漏油.二:水分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液压系统中水含量超过5%后,一般会出现混浊,加速油品的老化,产生锈蚀或腐蚀金属,油中带水后会使油品乳化,润滑性明显下降.三:空气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液压系统中溶入空气后.当压力经减压阀降低时,空气会从油中以极高的速度释放出来,造成气塞/气穴/气蚀,产生强烈的振动和燥声.油液的两项指标是:1)起泡性2)空气释放性。

四:颗粒物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液压系统的污染来源于两个方面.1)内部污染是液压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如液压油氧化产生的油泥或积炭及摩擦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等.2)外来污染如加工残留的金属屑,空气中的尘土,水沙粒,煤尘及煤灰等.受污染的液压油会明显影响油品的使用性能.金属和杂质或其它硬质污染物可引起设备摩擦副的磨损,金属损屑会加速油液的氧化,氧化生成的油泥和胶体分散的氧化物以及经过热应力与氧化作用影响的添加剂,再加上分散得很细的外来颗粒杂质与水一起成为一种特殊的'固体物',它们可能堵塞油滤/油线管道/润滑槽或者沉积在摩擦件表面影响散热等.给系统造成的故障也很难判断.五:其它油液的混入对系统的影响:液压系统用油是一种性能要求全面和严格的油品,不允许用其它油品替代或混用.如果在正常运转的液压系统中,误加了其它油品,会使液压油的性能发生变化,造成系统故障.如液压加入其它油液(及再生油等)在它含有大量的清净分散剂,会使液压油的破乳化性明显变差,水不能从油中及时分离,不但会使油的润滑性下降,还会造成锈蚀.不同的液压油不能互换和混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更换不同油液的方法.将两种油以1:9/5;5和9:1的比例分别调配成混合样品,进行高/低温互容性试验.将上面调制的3个样品先在80度下放置24小时.再在室温下放置72小时.然后在低温(倾点3度)下放置24小时.在每一温度结束时观察样品的外观.如未出现分层/混浊和沉淀,则认为这两种液压油从外观上可以相容.液压油的故障与分析及排除。

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对系统的影响

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对系统的影响

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对系统的影响作者:张蕊郭智勇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4期张蕊郭智勇(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钢分院河北张家口 075100)摘要: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油液的污染是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和工作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液压油的污染,会导致液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和磨损,因而危及整个设备系统安全运行。

本文分析了造成液压系统液压油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对液压油污染的危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危害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044-01液压油是液压机械的血液,具有传递动力、减少元件间的摩擦、隔离磨损表面、虚浮污染物、控制元件表面氧化、冷却液压元件等功能,液压油是否清洁,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关系机械能否正常工作,液压机械的故障直接与液压的污染度有关,因而了解液压油污染的类型和掌握控制液压油污染是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保障之一。

1 油液污染的原因液压油的污染主要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造成的。

外部原因是固体杂质、水分、其他油类及空气等进入系统;内部原因除了原有新油液带来的污染物外,在使用过程中相对运动零件的磨损和液压油理化性能的变化。

由于导致污染杂质侵入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液压油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根据杂质的侵入方式不同,污染可分为三种类型。

1.1 潜在污染零部件在加工、装配、试验、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铸造型砂、切屑、磨料、焊渣、锈片、涂料细片、橡胶碎块及灰尘等有害物质在液压系统开始工作之前,就已潜伏在系统中,造成液压油的先天性污染。

1.2 侵入污染1.2.1 装配、使用过程侵入污染物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风沙、灰尘、潮气、异种油等外来污染物,均可通过油箱透气孔和加油口侵入系统:通过液压缸往复伸缩的活塞杆及管路连接处、注入系统中的油液、溅落或凝结的水滴、流回油箱等各种渠道侵入液压系统,使液压油污染。

液压油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液压油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液压油对液压系统的影响摘要:液压系统因其精度高、响应快、驱动力大、调速范围广、控制方式多样等多种优势,使其在汽车行业、机械加工行业及建筑行业等有着广泛的使用。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液压系统主要工作介质的液压油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相继出现了多级液压油、清洁液压油及高过滤性液压油等诸多高性能的新型润滑油。

液压油选用会对液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准确性、安全性等造成很大的影响。

液压油长期在高温或者高压的环境下工作会发生变质,从而对液压元件造成腐蚀、磨损等损失,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液压油在不同情况下对液压系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从液压油的属性、油冲击和油污染等三个方面入手,深度剖析了液压油对液压系统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液压油;液压系统;影响引言: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了二百多年,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快速发展。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国内的机械加工水平不断的提高,使得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加工机床及汽车等机械主流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并同时带动了液压技术水平及液压行业产值的不断提高。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主要工作介质,有着传递能量、防锈、润滑、防腐以及降温冷却等诸多作用。

目前常用的液压油按照其各种性能可分为抗燃液压油、抗磨液压油、清净液压油及可生物降解液压油等四类。

随着各种液压元件操作压力的不断上升及对润滑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液压油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液压油属性对液压系统工作的影响液压油属性主要指密度、粘度、体积弹性模数、抗氧化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水解稳定性等。

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液压油属性的影响最大。

1、压力、温度对密度的影响液压油密度随压力增大而加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因为油液既有膨胀性,也有可压缩性。

在较大压力下,油液分子间的距离减小,体积压缩,密度相应增大;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活力增大,使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正常情况下,因压力和温度引起密度的变化较小,可视为常数。

浅谈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和预防

浅谈气泡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和预防
如将 3 ℃的气泡加压至 35 P 时, 5 .M a 其温升可
油箱设 计及选 择油箱 附件时 , 应综合 考
虑多方面的因素 :
() 1确定油箱 的容积 和计算设 备用 油量
时, 应保证在最低油 面时有足够的油量 , 使液 压泵吸油管 口不致露出油面而吸入空气。
() 的吸油 口与 回油 口的距离应 尽可 2泵 能远些 , 口应插在 油箱低部 , 管 以免发生 吸油 和回油的冲溅而产生气泡 。
要的 意义 。
[ 关键词]液压系统 :
气泡危害 预防措施
实践虽然证明溶于油液 中的空气对油的 物理性质没有直接 的影响, 在一定 的温度下 , 气体在 油液 中的溶解 度与油 液 的压 力成 正 比, 即压 力越高 , 溶解 于 油液 中 的气 体量 越 大。 通常液 压油 中, 溶解 有 1%左右 ( 积 0 体
叉 技 圆 ■ 车 术
为油液是非压缩性流体 , 不需考虑其压缩性 。
一元件动作响ຫໍສະໝຸດ 性大为降低 , 动作迟滞。 25 液压 泵 工作 性能 变 差 .
旦油中} 入空气 , 昆 其压缩率会大幅度 增加 ,
油液本身 所具有 的高 刚度则 大大下降 , 导致
当空气进入液 压系统后 , 仅降低 了液 不
液压油在生产、 储运 以及系统 在大气压 力下工作 , 因此油液中含有 空气几乎是不可
2 气泡对液压 系统 的危 害
从经济性 和系统 工作质量 的角度来 看, 油中气泡对系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入液 昆 压系统 的空气 , 以直径 O o ~ .m 的气泡 .5 0 5 m 状态悬浮于液压油 中, 对液压系统的液压油 的体积弹性模数和液压油的粘度将产生严重 的影响, 随着液压系统压力升高 , 当混入空气 量增大时 , 液压 油的体积弹性系数则急剧下

飞机液压系统气体污染及排气方法分析

飞机液压系统气体污染及排气方法分析

检测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排气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 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测指标:主要检测排气装置的排 气效率、排放气体中的含油量和颗 粒物等指标。
检测周期:按照维护和检修计划, 定期对排气装置进行检测和评估, 保证其长期稳定工作。
检测方法:通过油液含气量检测仪进行检测 检测原理:利用气体在油液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检测步骤:先对油箱进行加压,再通过取样阀取样,最后进行测量 检测意义:评估液压系统排气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证飞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通过油液清洁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检测标准:根据飞机液压系统技术要求,油液清洁度应达到NAS 7级或更高标准
检测过程:在飞机液压系统中抽取一定量的油液,经过滤纸过滤后,使用油液清 洁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液压系统油液清洁度是否符合要求,并采取 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评估指标:压力波动、流量稳定性、响应时间等 检测方法:实际飞行测试、模拟测试、实验室测试等 评估标准:与行业标准或规范进行对比 评估结果:对飞机液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排出气体, 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注意事项:应定期检查过滤器的清 洁程度,及时更换滤芯以保证排气 效果
原理:利用真空泵将液压系统中的气体抽出,达到排气的目的。 优点:可以快速有效地排除液压系统中的气体,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飞机液压系统,特别是大型、高压的液压系统。 注意事项:在使用抽真空排气法时,需要严格控制真空度和时间,避免对液压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油液污染对液压系统的危害

油液污染对液压系统的危害

油液污染对液压系统的危害不同的污染途径和污染物形态对液压系统造成的危害不尽相同。

1.固体颗粒污染物的危害固体颗粒污染物是液压和润滑系统中最普遍、危害最大的污染物。

据统计,由于固体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压系统故障占总污染故障的60%~70%。

例如,当lOOmL油液中的污垢质量小于3—3.5mg,尺寸为10~15¨m的固体颗粒少于3万个,而且硬度高于莫氏硬度6级的颗粒不超过30%时,飞机用轴向柱塞泵的寿命才能达到50h。

而伺服阀的情况是,当每lOOmL 油液中尺寸为1~5灿m的固体颗粒超过25~500万个时,它将完全丧失伺服阀的机能。

固体颗粒污染物对液压组元件和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使元件污染磨损加剧,性能衰减污染引起的磨损有固体颗粒磨损、腐蚀磨损和气蚀磨损三种。

而固体颗粒磨损是污染磨损的主要形式。

固体颗粒进入元件摩擦副间隙内,对元件表面产生磨料磨损及疲劳磨损。

高速液流中的固体颗粒对元件表面引起冲蚀磨损。

磨损使密封间隙扩大,泄漏增加,甚至表面材料受到破坏。

固体颗粒磨损可归纳为以下四种具体磨损形式:1)切削磨损。

如图8-1所示,若有与运动副间隙尺寸相当的固体颗粒进入间隙内并嵌入在其中材质较软的表面上时,则对相对运动的另一表面将产生切削作用,从而产生切削磨损。

2)疲劳磨损。

进入运动副的固体颗粒对材料表面产生碾压、碾裂、撕裂、剥落等,从而使元件材料发生疲劳破坏。

3)粘滞磨损。

进入运动副间的固体颗粒使元件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形成凹凸表面,从而导致粘滞磨损。

4)冲蚀磨损。

当液流以高速流经元件表面时,固体颗粒对表面产生冲击从而引起冲蚀磨损。

污染磨损对元件和系统的直接危害是使元件性能衰降。

以液压泵为例,污染磨损将引起泵的内泄漏量增大,输出流量减小,容积效率下降。

假如柱塞泵配油盘被划伤,则泵的高、低压腔就串通,造成严重的内泄漏,甚至不能输出液压油。

(2)导致元件淤积卡紧或堵塞,从而引起故障如固体颗粒进入元件摩擦副间隙内,可能使摩擦副卡死,从而导致元件失效;进入液压缸内,可能使活塞杆拉伤;固体颗粒也可能堵塞元件的阻尼小孔或节流口使元件不能正常工作而失灵;污染物进入滑阀间隙并逐渐淤积,会引起滑阀卡阻故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压力降低区域中分解出来.并在液压油中长时间处于悬浮状态.使液体的机械性能和化
学安定性恶化,造成液压泵等附件以及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变化,这就要引起人们的充分
警惕.
1.分离压的测定
空气对压系统的危害,首先要了解液压系统油液的空气含量及液压油中空气的分离

1.水缸戤计
3.蠹压油
&己烯一詹I|f
7.承曩寡嚣
油液含气量对液压系统影响

李流远吴先超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景德镇,3 3 3 0 0 1)
摘要 液压摹境油液的古气量、空气进^藏压系统的形式以厦液压系统油灌中的空气对飞机灌压幕境的
量响。量慢娃国内外从事液压摹统研究^员所重视.国内外一些太专院校和液压技术研究机构正着手研究液 压系毓中这些蜘曩.~十好的{劐五秉统.它的扰故障能力是报强的.但是.设计中磬规某些闸丘.则窖易产 生这样番样的故障,甚至使液压系统造成宠难性后果.应引趋重视.
2.毫子 {.璃蔫葫芦瓿 &水挂

田I空气丹^压工作蠢量田 22s
压力。
飞机液压系统常用的YH-10航空液压油.溶于油液中的空气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局
部压力降低至一定值时.油中过饱台空气便会迅速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以混入油中的微小

气泡或杂质为核心聚集成长,使油中产生大量气泡,油液上的这个压力值,我们称为空气
其次,与液压系统管路安装也有关。接头密封不严、空气周壁与导管弯曲部位有凹凸

不平处困有微小气泡等原因造成空气混入液压系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液压系统的管路不正确地接入控制阀与限流闽以及不正确
地操作电磁阀等引起液压系统局部压力突然发生变化。使空气从液压油中分解出来。上述 这些因素,均会使空气进入整个液压系统。 4.空气对液压系统的影响
从液压系统油液中分离出来的气泡,有时还会在管道的最高处和狭窄处形成气塞,当 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液压系统将出现气穴,严重的甚至出现空化,造成气蚀,使系统 中金属表面剥蚀及出现强烈振动和噪声。
此外,由于气泡在液体中被绝对压缩,将产生高温,促进金属零件锈蚀和油液本身氧 化,造成液压系统机械寿命显著下降。
混入液压系统的空气,以直径0.05—0,5m豹气泡状态悬浮于液压油中,对液压系统 的液压油的体积弹性模数和液压油的粘度将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与液压系统的温度和压力 无直接关系.随着液压系统压力增大,部分混入空气将溶入液压油中,其余仍以气相存在。 当混入的空气量增大时,则液压油液的体积弹性系数急剧下降,液压油中的压力波传递速 度减慢,液压油液中的动力粘度呈线性增大。悬浮在油液中的空气与液压油结成混合液,

这种混合液的稳定性决定于气泡尺寸的大小,它对液压系统将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空气混入液压系统后,大大地恶化了油泵和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表现在油泵性
能变坏和寿命降低。当油泵吸入了液压油和空气的混合油渍,在油泵吸油管处,由于压力
下降而析出已溶的气体,在油泵处于高速旋转时,将造成液压油液不能充满油腔的现象, 这不仅降低了油泵的供油量和油泵效率,还会引起液压油液冲击,油泵的气蚀损坏,管道 压力脉动,以致产生液压油的不连续流动而引起噪音。
3. 空气是如何进入液压系统的 首先是与液压油箱工作状态有密切关联。许多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箱采用气一渡接触式
的增压油箱,这将造成空气在液压油中的溶解度增大:液压油箱中的液面过低,加速了液 压油的循环,使气泡捧出困难,而且还将引起空气从外部进入液压油中:液压油箱上的吸 油管和回油管的位置设计不当也有关。所以在液压油箱设计中应注意上述因紊.并尽可能 采用防搅扳等措施。
的分离压。
空气的分离压与油的种类、温度、空气溶解量及混入量有关。通常油温高,空气的
溶解量及混入量大.则空气分离压增大。
我们利用以下方法(见图1)测定其分离压力:在玻璃葫芦瓶上部装满一定量的YH—
10液压油,下部至水银容器内装有水银,当水银容器徐徐下降时,瓶内压力随水银高度
差变化而变化。并符合下列公式:
例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遇到了zB-34油泵在5000转/分运行.油箱未增压和管 路为中20m时,其液压系统的流量小于28升/分.仅只有额定转速4000转/分下的额定 流量的三分之二,同时出现了较大的压力脉动、振动和噪声,这就是由于液压油液不能充 满油腔而产生的典型例证。
在液压系统管路中,未溶于液体的空气,增大了液压油渣的弹性,使液压机构刚度下 降.导致液压随动系统失去稳定性.液压附件动作滞后,丧失了抗自振的能力,破坏了从 动附件运动的平稳性.在顺序控制系统中,使顺序失调,计时失常等。
关键词 液压 含气量彤响

近些年来.对液压系统油液的含气量、空气进入液压系统的形式以及预防液压系统
油液中的气体对飞机液压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新渐被国内外从事液压系统的研究人员所重

视。在国内,一些从事液压技术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正着手研究液压系统的这些问题。尤
其是液压系统中的气穴.有可能会给液压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引起液压系统研究人
P=l+(h隶锃/760±h油-Y油/760·^r求韫)

田z录拄铡定空气分膏曲线

当瓶内的压力逐渐降低时,可目测到小点气泡出现。这是由于最初从试样油中游离
出来的气泡进行膨胀的结果,随着压差增加,气泡将遍及试样油全体,同时出现相当太的
气泡,从试样油的下部连续不断地上升,即可得出一定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随着温度的

参考文献
1_ 液压工学若干专腰研究 2. 空化与空蚀 3.液压技术基础理论 4. 如何发觉和预舫液压油气穴 5. 飞机液压装道的计算与结构
<日>市川常雄 <美>R.T拇乃普,T.t戴利 (日>市川常雄 (美>G.R.Jord柏
T.V.Gaust口


升高,空气分离压也随之上升(油液加温利用数个红外线灯光照射)。
测得的试验曲线(见图2)证实空气分离压随油温升高而上升。利用图3装置原理图
也可测得空气分离压。其值与图一结果基本上一致。
2.YH-10液压油的含气量
YH—10液压油在大气压力下的空气溶解量:测定玻璃集气瓶与玻璃储油瓶的容积(见
圈3).在玻璃储油瓶3内加入常压下的Y卜lO航空液压油,通过真空泵抽成真空后,待
玻璃集气瓶6内的压力降低至空气分离压以下,然后打开开关F1,使溶于液压油中的空
·
气渐新释放至玻璃集气瓶中,记录真空值与温度。换算出溶于渡压油中的空气体积,给出
气/液体积之比值(见表1)。
垃6

以上试验得出YH一10液压油的含气量大约在11%左右。
弋。∥≮ k一一
—L、::二妻一 ;:::气瓶约”%:真空幕组
员的足够重视。
空气进入液压系统,通常有混入式和溶入式两种方式。所有的液体都有溶解气体的能
力,溶入的气体在液体中是均匀的溶解(称为弥布)状态。这种溶解状态实际上对液压系
统的工作并没有明显的机械性影响,对液压系统油液的体积弹性系数和粘度也不会产生明
显的作用,一般可忽略不计.但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掖压系统局部压力降低时,空气从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