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

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
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

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祝合良王平

一、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果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进行计算,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欧盟。如果按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排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占据世界第六,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不管何种排名,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却还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5月12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公布了20(拓年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国的竞争力水平由2(X)5年第31位上升到第19位,是61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增幅最大的国家。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是不相协调的。造成这种不相协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中国缺乏众多的强势品牌,尤其是世界级品牌。从世界范围来看,强国(GDP总量高)、富国(人均GDP高)往往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集中地。例如,在2(X巧年美国《商业周刊》与世界著名的品牌评估机构英国Interbrand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评估报告中,经济总量依次排名世界第一至第五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分别拥有50个、8个、9个、5个和8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是否拥有世界级品牌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中国不仅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是世界上第四大制造大国,有17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严重缺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纳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培育国内与国际知名品牌,发展品牌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品牌发展的总体表现

1,区域品牌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全国各地争创名牌的热情日益高涨,地区品牌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如今已形成一批以名牌为带动,以名牌为旗帜的省级、市级和县级名牌集群。在省级名牌区中,出现了一批以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为代表的省级品牌强区;在市级名牌区中,出现了一批以青岛、深圳、佛山、宁波为代表的市级品牌强区;在县级名牌区中,出现了一批以顺德、江阴、昆山、昊江为代表的县级品牌强区。

2.行业品牌争奇斗艳。与地区品牌发展相比,行业品牌发展更加突出。在机电产品、纺织服装、轻工工艺、食品、五矿化工等制造业和商业、金融、保险、餐饮、旅游、交通、医院等服务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名牌、出口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按照中国名牌产品有效期为三年计算,20()4一2仪巧年,我国已有中国名牌产品1328个;到2(X)6年为止,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已达882个;2005一2006年度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国出口名牌共190个。

3.企业品牌不断壮大。从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每年公布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报告来看,1995年以来,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其年均销售规模和品牌资产的价值均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其中,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1995年品牌资产价值只有42.61亿元人民币,而到2005年则高达702亿元人民币,10年时间增加了16倍多。

4.世界级品牌极缺,品牌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严重偏低。在美国《商业周刊》与世界著名的品牌评估机构英国Iniethrand公司每年联合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评估报告中,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1个品牌名列其中。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到目前为止,仅有海尔集团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为牌程控交换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兴牌程控交换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PMC牌集装箱起重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格力牌空调器,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阳光牌精纺呢绒7种产品被选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由此可见,中

国严重极缺世界级品牌。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知名品牌严重极缺,中国知名品牌相对有限,因此,总体而言,由知名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严重偏低,大约不足20%。而发达国家的美国,品牌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份额高达60%以上。

《二)中国品牌发展的特征

为了把握中国品牌发展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从地区、行业和企业品牌发展三个角度上进行分析。

.

从现有的统计资料来看,可以通过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出口名牌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进行分析。

1.从地区品牌发展来看,中国品牌发展呈现非均衡的发展态势。按照行政划分,我国大陆共有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了把握地区品牌发展的特征,我们可以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7个省和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北部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首先,从中国名牌的分布状况来看,在1328个中国名牌中,东部地区拥有993个,占75%;中部地区拥有150个,占11%;西部地区拥有114个,占9%;东北部地区拥有71个,占5%。

其次,从中国驰名商标的分布状况来看,在大陆地区831个中国驰名商标中,东部地区拥有569个,占68%;中部地区拥有130个,占16%;西部地区拥有84个,占10%;东北部地区拥有48个,占6%。

再次,从出口名牌的分布状况来看,在现有190个出口名牌中,其中,东部地区拥有161个,占84%;中部地区拥有11个,占6%;西部地区拥有11个,占6%;东北部地区拥有7个,占4%。

从以上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出口名牌三个方面的地区分布状况来看,

地区品牌发展不平衡状况非常突出,其中东部地区在总体上明显强于其他各个地区,占据着绝对优势。

从各地区内部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品牌发展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而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品牌发展比较均衡。

首先,从中国名牌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和北京的中国名牌数量较多,品牌发展较好,而东部地区的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名牌数量偏少,品牌发展欠佳。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品牌发展比较均衡,但由于中国名牌总体数量偏少,因而品牌发展很弱。

其次,从中国驰名商标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福建、上海、北京、河北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较多,而东部地区的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偏少;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总体都偏少。

再次,从出口名牌分布来看,除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的出口名牌数量较多以外,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名牌数量都很少。如天津、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只有1个出口名牌,而像黑龙江、山西、贵州、云南、海南、甘肃、青海和西藏自治区连1个出口名牌都没有。

在地区品牌发展中,除了上面分析的省际间品牌发展差别比较大以外,各城市之间品牌发展差别也很大。例如,中国名牌数量排名前10名的城市深圳、上海、青岛、北京、佛山、宁波、温州和杭州(并列第7)、广州、泉州、绍兴所拥有的中国名牌总数为443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33.4%;中国驰名商标数量排名前ro名的城市北京、上海、泉州、深圳、佛山和广州(并列第5)、长沙、苏州和青岛(并列第6)、天津、成都、烟台和淄博、厦门(并列第9)、常州所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为329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39.6%;中国出口名牌在城市间的分布比较分散,相对较多的有宁波、青岛、绍兴三城市,拥有ro个以上的出口名牌。

2.从行业品牌发展来看,品牌发展呈现整体提升之势。

.

首先,从1328个中国名牌产品分布来看,在五大类产品中,机电产品类拥

有330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25%;五矿化工产品类拥有282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21%;轻工工艺产品类拥有277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21%;食品土畜产品类拥有276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21%;纺织服装类拥有163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12%。

其次,从大陆地区831个中国驰名商标分布来看,在七大类产品中,机电产品类拥有150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8%;轻工工艺产品类拥有140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7%;食品土畜产类拥有175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20%;纺织服装类拥有131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6%;五矿化工类拥有108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3%;医药保健品类拥有75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9%;服务类拥有52个,占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7%。

再次,从现有190个出口名牌分布来看,在六大类产品中,机电产品类拥有71个,占出口名牌总数的37%;纺织服装类拥有55个,占出口名牌总数的29%;轻工工艺产品类拥有40个,占出口名牌总数的21%;食品土畜产品类拥有10个,占出口名牌总数的5%;五矿化工类和医药保健品类各拥有7个,各占出口名牌总数的4%。

由此可见,在上述各大行业中都拥有一批中国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出口名牌,这表明上述各行业品牌发展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与地区品牌发展状况相比,呈现整体提升之势。

3.从企业品牌发展来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从企业性质来看,在132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国有企业拥有408个,占中国名牌总数的31%;私营企业拥有382个,占29%;三资企业拥有238个,占18%;集体企业拥有72个,占5%;其他企业拥有228个,占17%。

在现有190个出口名牌中,国有企业拥有81个,占出口名牌总数的42%;私营企业拥有62个,占33%;三资企业拥有犯个,占17%;集体企业拥有巧个,占8%。由此可见,中国品牌在各类性质的企业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三、中国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对品牌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的企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重视品牌建设,但还基本停留在品牌是一种标识阶段。因

此,要提高对品牌的丰富内涵,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的认识,建立品牌与消费者良好关系。要深知,真正的品牌属于消费者。

2.企业品牌运营与管理水平不高。与日益重视品牌建设极不协调的是中国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品牌运营与管理知识,很多企业将品牌运营与企业经营混为一谈。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去规划和管理品牌,结果造成品牌运营与管理水平很低,难以产生世界级品牌。

3.政府支持体系尚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oo年代以来,为了促进中国品牌的发展,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品牌发展战略,但是一直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政府支持体系,因此,经常出现各个地方和各个部门支持不协调的情况,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品牌的发展。

4.媒体宣传不够。品牌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新闻媒体的支持。从总体上来看,新闻媒体对中国企业创建品牌宣传不够,而且有时负面报道较多,由于中国企业品牌危机管理水平欠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一经负面报道就给毁掉了,造成了中国品牌短命的现象。

.

5.品牌管理人才培养滞后。品牌的创建与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需要专业人士来掌控。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品牌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严重滞后。无论是专业的学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刚刚起步。

四、中国品牌发展的新思路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要搞好自主品牌建设,不仅要发挥自主品牌的主体企业的主导作用,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作用、舆论的导向作用和教育机构的培养作用。因此,中国品牌的发展应该多管齐下。

(一)从企业层面来讲,从世界级品牌成长的经历和目前国内外市场环境来粉,中国企业要打造强势品牌尤其是世界级品牌,必须要树立战略性新思维

1.从注重产品的客观质量到注重产品的感知质量与品牌体验。企业要从注重产品客观质量的提升到注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重视产品感知质量的提升和为消费者提供多方面的品牌体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品牌与产品都密不可分,因此,任何时候,企业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都必须

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

从创建品牌的角度来看,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把好质量关,更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理解质量的含义,即不仅要重视产品的“客观质量”,更要重视产品的“感知质量”。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的消费者日益重视产品的感知质量和对产品的真实体验。因此,企业要创建强势品牌,要从以往注重产品的客观质量转变到注重产品的感知质量和品牌体验。

2.从注重短期利益到注重长远利益。即从战术层面上创建品牌提升到从战略层面创建品牌,进一步,就是要从注重利润、提高品牌知名度到注重品牌资产的积累。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企业不能只从短期利益考虑,如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等等,而应该树立战略的思维,从消费者利益出发,通过品牌形成功能性、情感性或自我表现利益的价值主张建立品牌与顾客之间关系,去创造或保持一系列的品牌联想,从而不断积莱品牌资产。

3.从注重广告到超越广告。即从注重利用广告宣传品牌到善于利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创建品牌。广告是打造品牌的基本传播手段,但随着广告媒体的多样化以及广告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宣传的特点等,单纯的广告效果已经大大下降,如今进人到了超越广告创建品牌的时代。除了利用广告以外,还可以利用赞助、建立网站、开旗舰店、搞主题活动、开展直效营销、传播品牌传奇故事等传播手段打造品牌。

4.从注重竞争和注重合作。即从注重单个企业的竞争到注重构建伙伴型合作关系。善于合作、善于与强者联盟是打造世界级品牌的重要战略。例如,可口可乐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可口可乐与麦当劳、雀巢、宝洁、迪斯尼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联盟。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与这些其他行业的先进企业联盟,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业务运行结构和模式,扩大品牌和产品的范围,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和进人高增长的市场。

5.从注重本土化到注重国际化。即从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运作提升到国际化思维、本土化运作。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二战结束后在全球化战略中推行“本土化”,使其产品广泛地被全球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可口可乐已经在全球利用“本土化”的策略建立1200多家装瓶厂。

6.从创新到不断创新。纵观国内外著名品牌成长历程,从创新到不断创新,

一步步走向辉煌。例如,目前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经营当中,通过不断地进行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如今连续8年被评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目前旗下拥有370多个产品品牌,可见其产品创新的程度。中国品牌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经营理念的创新。

.

《二)从政府层面来讲.应建立多层次的中国品牌发展支持体系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政府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建立和健全品牌保护制度。品牌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经济资源,世界各国都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产品质量法)、(专利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维护品牌所有者的权益。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这方面相应的法律、法规,关键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保护品牌所有者的权益。

2.制定品牌培育政策。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通过设立专门的品牌建设组织,制定品牌培育政策,如制定品牌创新的支持政策、品牌发展的产业政策等,为企业提供财政支持、资金融通、税收优惠、出口补贴、信息交流、管理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推进企业的品牌建设。为此,建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设立国家自主知名品牌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中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国家自主知名品牌建设推进领导小组按照“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协同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引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进自主品牌建设。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综合协调、全面指导;商务部负责商品市场品牌建设工作;信息产业部负责信息产业品牌建设;农业部负责农产品和现代农业领域的品牌建设;工商管理部负责有关商标管理工作;国家专利局负责有关专利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品牌建设中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国家统计局负责品牌的统计体系建设;财政部负责提供财政支持;国家税务局负责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宜传部、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负责自主品牌的宣传工作。

3.建立品牌推广制度。政府通过展会、比赛、国际交流、文化节等形式帮助企业推广品牌。如法国为了推广本国的农产品企业品牌,在许多国家推广法国的

生活方式,举办法国美食展,邀请众多国家的选手参加品酒大赛,向世界推广法国葡萄酒的知识和魔力,从而推广法国名酒。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举办国际、国内相关大型活动(比如奥运会、世博会)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为搭建自主知名品牌的展示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政府部门要不断总结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品牌推广经验,推动我国自主知名品牌的建设。

4.规范品牌评价体系。政府部门要通过制定有关标准,加强对品牌评价、认定活动的管理和引导,规范品牌评价、认定活动,品牌评价、认定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规范化和科学化方法进行,大力制止目前社会上各种滥评比、滥评价。品牌评价、认定活动要由在社会上有公信力的行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来承担。

今考文献:

【l]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数据统计分析【OL].中国名牌网:~.。hinalnp.。落【2J中国驰名商标数统计分析【OL].中国驰名商标网:~.21,b.conL

【3]出口名牌数据统计分析【OL].商务部官方网站:~.md场m.尹.c几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侧拓)【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加7.

【51祝合良.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战略思维【J].中国质t与品牌,2仪场(3).

【6」祝合良.品牌创建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X)7.

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

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发布时间: 2010-03-18 15:26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波澜起伏的30年,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业伴随着改革的浪潮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在这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 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旺盛,餐饮市场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而今天,餐饮市场异常繁荣,供求基本平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如何实现新的增长? 中国餐饮业发展前景分析 2008年7—8月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中国连锁餐饮业发展战略趋势进行调研,采访了包括全聚德、西贝、俏江南、德庄、小天鹅、小肥羊、肯德基、吉野家、仙踪林等行业具代表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归纳出现阶段国内连锁餐饮业发展状况: 一、连锁餐饮业发展依然保持高速。被调查餐饮企业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以直营店+加盟店居多,占75%;被调查企业中,连锁店总数超过500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只有肯德基,2007年连锁店达到2400家,销售额215亿元,远远超过其他餐饮企业。从调查情况分析,连锁店在100家以下(占66%),销售额10亿元以下(占80%)的企业经营规模为多数。 从销售额增长比例情况分析,95%企业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增长10%—20%区间的占42%,增长20%—30%区间的占31%,此两区间增长比例是被调查企业的主流,说明多数企业发展符合良性运营的规律,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中国DVD行业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DVD行业市场发展历程 第一节1997~1999年概念普及期 1997年,DVD影碟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一阶段,VCD仍然是影碟机市场的主力,而DVD才开始被消费者了解、认知。1997年中国DVD产量仅为5万台,中国DVD机市场销售量仅占影碟机总销量的0.5%。随着新科、万利达等企业的宣传,DVD影碟机的概念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到1999年时国内DVD影碟机产量已经达到200万台,DVD概念普及初步完成。 图表6:1997-1999年中国DVD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第二节2000~2002年产量飞速突破期 一、2000~2002年产量分析 图表7:2000-2002年中国DVD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随着DVD机芯和解码芯片等硬件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国内的DVD影碟机的生产和销售得到迅速的发展,价格不断下降,国外品牌也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以合资或者OEM形式推出各种价格适宜国情的机种,DVD机普及的速度不断加快,也进一步刺激了配套家庭影院器材的消费。 2002年中国DVD产量达到3500万台,是2000年的近十倍,DVD市场正以飞速发展的态势扩张。 二、2000~2002年销量分析 图表8:2000-2002年中国DVD销售量统计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2000-2002年消费者对DVD的需求正不断增加,这使得国内DVD影碟机销售量从2000年的180万台,增长到2002年的1131万台。 这一时期,消费者需求受DVD影碟机价格较高,使2000、2001年销售规模增长较慢,随着DVD影碟机产品价格下降,DVD消费开始进入高潮。 三、2000~2002年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2020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2020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 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 给朋友代购。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 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 选择。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 国家和地区。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 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50%出售。调查显示,约20%海外 消费为朋友自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Daniele Zito表示,中国消 费者以前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 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能够提供的奢侈品。“这也使规模 较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 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来自财富品质 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能够有 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 大众化。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 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2020年已有67%的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 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品牌营销发展现状

品牌营销发展现状 一、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果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进行计算,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欧盟。如果按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排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占据世界第六,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不管何种排名,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却还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5月12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公布了20(拓年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国的竞争力水平由2(X)5年第31位上升到第19位,是61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增幅最大的国家。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是不相协调的。造成这种不相协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中国缺乏众多的强势品牌,尤其是世界级品牌。从世界范围来看,强国(GDP总量高)、富国(人均GDP高)往往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集中地。例如,在2(X巧年美国《商业周刊》与世界著名的品牌评估机构英国Interbrand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评估报告中,经济总量依次排名世界第一至第五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分别拥有50个、8个、9个、5个和8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是否拥有世界级品牌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中国不仅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且是世界上第四大制造大国,有17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严重缺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自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纳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培育国内与国际知名品牌,发展品牌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

中国餐饮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餐饮业 一、餐饮业的历史 餐饮业大约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初期,并且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餐饮业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餐饮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已开用火烧熟食物,烹饪由此而来。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大面积种植水稻并且饲养牲畜,食物的生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为物质基础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商周时期,金属工具、原始瓷器、酿酒作坊和河食盐的出现为餐饮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掌握刀工与火候技术,烹饪方法有烧、烤、煎等多种。由于当时尚未产生餐座椅,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用用芦苇或其他植物编成筵席铺在地上,用较细的料变成席铺在筵上供人坐,酒食菜肴置于筵席之前。因此筵席两字虽是坐具的称谓,但含有进行隆重、正规宴饮的意思。所以将设宴待客或聚会称为“筵席”,这一阶段称为筵席阶段。筵席阶段宴会活动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所享用。 我国古代地广人稀,自秦汉以来,为方便官差大人长跋涉传送文件,便有「驿站」的设置,提供官差恢复旅途的劳累,更提供住宿与餐食,好令他们翌日能够继续另一段漫长的传递工作,其实这就是中国餐饮业的雏型。 而餐饮业真正普遍流行大概约在汉、唐时代,此时是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交通发展迅速,各处通商大邑都设有「客舍」与「亭驿」,方便来往的官宦与客商有个落脚解决食宿的地方,大街小巷到处都可看到肉店、酒店、熟食店,民间的交易行为较秦汉时期更络绎不绝,烹调技艺更讲究以提高竞争力,尤其在大唐时代,官廷中更因为有外邦使节频仍进贡,皇帝威权统治,官宴每顿都有名堂从厨房到上菜,百余人服侍,可谓极度奢华考究而且非常富有创意,民间烹调技术简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官宴菜色每样都是御厨潜心精究的,多少有些秘方成分,蔚为中国餐饮文化的一种特色,或可称之为宫廷菜,今日若欲享用类似的餐宴,唯有满汉全席可与之媲美,但恐怕还不足其万分之一的豪华澎湃,可称为中华美食文化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环。 随着历代战乱,生态环境改变以及外族入侵,中国因许多种族融合,传统饮食于焉转趋复杂,蔚为多彩多姿的馔食文化,这些民族饮食的特点与习性丰富了中国各地区的餐饮内容,深深影响民间烹调方式。民国初年,持续两千多年的君主政体被推翻,八国联军堂而皇之侵占我版图,蜂拥割地自治,国家处于动荡不安时代,但此时反而是中国各地招牌菜融合与发扬光大的时期。 中国餐饮业已经步入行业洗牌期,必须交流新思想、探索新模式,迅速由传统的“粗放式、模糊式、经验式经营”向“精细化、规模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从长远来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餐饮业的增长率都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国内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国内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洗发水生产量和销售量最高的国家。目前,中国有超过2000个洗发水生产商,国内市场上的洗发水品牌超过3000个,这么多的企业,正以各种方式拼抢总量大约200多亿人民币的消费市场。洗发水品牌已经形成以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旗下系列品牌飘柔、潘婷、沙宣、润妍、海飞丝、力士、夏士莲、舒蕾等品牌为代表的第一集团,花王公司的诗芬、德国汉高的Fa、高露洁的棕榄美之选和部分的国产品牌,如百年润发为代表的第二集团和其它好迪、名人、伊然美、拉芳、柏丽丝、亮庄等众多新兴品牌构成的第三集团三大类品牌集团。不论哪层团队其产品的功能诉求不外是以下几点:洗发护发2加1,一次完成,在使用上有简便快捷的共性;柔顺、畅滑,理顺、防止开叉、清爽、清洁、补充水分、保湿防止干枯、负离子直发、乌黑亮泽、浓密,在外观上有健康、清洁、时尚的要求,同时焗油、修复损伤头发、止痒、防脱、去头皮屑、漂染复原等功能性洗发水日益在市场上风行。 回顾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历程,在60~70年代,人们仍然较常使用香皂、洗衣粉和洗发膏等原始产品清洁头发,70年代末,中国诞生了第一瓶洗发露——蜂花。30岁以上的人们想必还依稀记得梦思、蜂花、美加净这些国产洗发品牌,作为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开创者,是它们把国人带出了用肥皂、洗头膏洗发的悠久历史。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却总也走不出低价位、低档次竞争的怪圈。到80年代末,中国的洗发水中高档市场仍是一张白纸。 1988年8月,宝洁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成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年底推出“能够去头皮屑”的海飞丝洗发水,以其高品质的形象、新颖的包装与国内前所未有的铺天盖地式的

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

论民族品牌的维护和发展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国际上树立自己的民族品牌。要发掘中国企业品牌的优势和潜力, 扬长避短。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 其次分析了民族品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民族企业品牌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民族企业品牌战略 民族品牌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创造了相当多的民族品牌,基本上完成了对洋品牌的模仿、借鉴,对民族品牌的认识、挖掘、独立创新的实践过程,很多民族品牌价值处于攀升状态。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民族品牌成长过程毕竟太短暂, 品牌价值, 品牌实际竞争力,品牌管理经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特色品牌相比还处于劣势,一些优质民族品牌正处于萎缩状态。许多有中国特色产品进入外国市场,却以该国品牌的面目出现。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而外资品牌则趁机蚕食市场份额。 2民族品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品牌意识淡薄,很多企业满足于贴牌生产 当前中国许多产业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很少有自己的品牌,中国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没有品牌的打工经济。我国的一些企业家缺乏长远的品牌战略意识。国内很多企业仍只处于贴牌生产的状态,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长远发展来看,贴牌具有局限性,必须树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因为贴牌生产的利润空间较少,受委托的企业如果不创建自己的品牌,而是过于依赖委托方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就没有名正言顺的市场地位,利润被压榨,而且企业也缺乏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2.2部分企业缺乏危机变革意识 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格局,我国许多民族企业跟不上世界经济革新的节奏。缺乏变革意识,认为“老牌即是名牌”,对一些优势已去的民族品牌盲目自恋,坚持以一些“老产品”和“老品牌”作为企业的产业支柱和形象标志,不愿积极地创新和变革,结果必然使企业也被市场所淘汰。一些过去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现在已倍受冷落,甚至已退出市场。如果民族品牌忽视产业升级,不去创新,而是因循守旧,注定企业永远长不大。 2.3外资加速并购,民族品牌流失严重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有输出产品、输出资本、输出品牌三种方式,输出品牌只动用本国少量的资源和资金,甚至根本不用资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和设备,生产他们的品牌,这样便可以达到消灭竞争对手,获取垄断地位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初,外资并购中国企业,首选的是有传统技术优势、国内市场比较广阔并且运行良好的传统产业,如纺织、印染,但后来外企对知名度高的企业及其品牌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知名品牌又是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于是,通过并购来消灭这些品牌便成为外企扫除障碍的利器。一旦外资取得控股权后,往往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民族品牌逐渐冷藏、冰冻直至消失,最后用外国品牌取而代之。 2.4品牌基础薄弱 品牌的根基就是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没有好的质量一切都是空谈。但我国有的企业并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以至于在国外一提起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我国的部分产品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只能做最初步的加工,而剩下的精加工、包装、贴牌等部分只能由人家来完成,当然我们也就只能拿微薄的利润,

中国餐饮业十大品牌介绍

中国餐饮业十大品牌介绍 如何开餐馆?如果你拿定主意决定开餐馆,马上又冒出新问题:开什么样的餐馆?什么规模和档次的?需要多少投资?回报如何?会有多大风险? 【尚客优品品牌介绍】 尚客优品中式餐厅为尚客优酒店集团旗下子品牌,致力于发展中国最有品味的中式快餐厅。依托尚客优集团资深的连锁服务管理经验和全国品牌优势,尚客优品结合中式餐厅体系、传统美食文化和西式快餐的时尚概念,实现科学膳食的营养理念,引领中式快餐新潮流,中式美味,西式风情,注重餐厅氛围营造,引进世界先进快餐管理模式.标准化餐品制作,店面管理.打造环境优美,营养均衡,绿色,健康的现代化餐厅.打造三线城市最有品位的中式餐厅。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的餐饮消费观逐步改变,从一开始最简单的要求味道好,到现在越来越注重食物营养搭配,从简单的要求干净卫生,到现在要求环境优雅,显示出消费者越来越讲究生活的品质。尚客优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的饮食,更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优雅的就餐环境;尚客优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就餐场所,更是闲暇好友聚会的首选。 【肯德基品牌介绍】 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肯德基KFC,餐饮十大品牌,餐饮加盟十大品牌,十大快餐连锁品牌,1952年创立于美国,全球餐厅网络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旗下品牌,全球最受欢迎的炸鸡连锁餐厅 肯德基总部位于肯德基州路易斯维尔市,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炸鸡连锁餐厅,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开设有14000多家肯德基餐厅,每天接待1200多万名顾客。

肯德基由哈兰·山德士上校于1952年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汽水等西式快餐食品。 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国的每个城市,我们都会常常看到一个老人的笑脸,花白的胡须,白色的西装,黑色的眼镜,永远都是这个打扮,就是这个笑容,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昂贵的笑容了,因为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招牌和标志——哈兰·山德士上校,当然也是这个著名品牌的创造者,今天我们在肯德基吃的炸鸡,就是山德士发明的。 肯德基经久不衰的成功与畅销,归功于对美味和高品质的专注,以及近500,000名餐厅员工孜孜不倦地为全球每年45亿光临餐厅的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肯德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受欢迎程度屡创新高,平均每天都有两家新餐厅开业。自1952年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美国犹他州开张以来,受到全球消费者的欢迎。除美国之外的主要市场包括中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和法国、德国、荷兰等。肯德基也在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重要新兴市场随着当地经济的成长快速发展。每家新餐厅的开张不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其所在社区注入了经济活力。 肯德基隶属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百胜在全球11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35,000家连锁餐厅和100万多名员工。其旗下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A&W及Long John Silver’s(LJS)五个世界著名餐饮品牌,分别在烹鸡、比萨、墨西哥风味食品及海鲜连锁餐饮领域名列全球第一。 肯德基有“高价餐厅”和“平价餐厅”的区分,所有优惠券上印制的“原价”都是“平价餐厅”的价格,“高价餐厅”各项单品的售价都要高出“原价”10%左右。 肯德基与百事可乐结成了战略联盟,餐厅固定销售百事可乐公司提供的碳酸饮料(但在部分国家例外,如日本、韩国肯德基就销售可口可乐)。 2006年11月,百胜餐饮集团旗下品牌肯德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太空可以看到的品牌。8129平方米的巨幅山德士上校标识在美国内华达州51区沙漠地带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个向世人展现的标识正是肯德基在全球推出的第五代标识。 肯德基中国 肯德基于1987年进入具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古都北京,从而开始了她在这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的发展史。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以此为起点,肯德基开始摸索,学习中国社会和市场,逐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1992年全国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 概述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2005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产品的专业化属性,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装与鞋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心,率先成为自主开发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不久的将来,李宁牌将致力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因为这样的热忱,李宁公司拥有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同时,李宁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 每一个冠军团队的背后,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李宁公司也是如此。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战略规划模式和管理体系,使公司组织运作顺畅无阻,战略执行果断快速。目前,李宁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ERP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全面整合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零售等资源,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宁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这一使命。从1990年支持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公司对体育事业已投入大量赞助,同时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李宁公司每个部分紧密协作、奋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成为合作伙伴,让所有的员工合力同心。李宁人相信:人有无限潜能。运动让人更加自信,敢于表现,不断发掘潜能、超越自我——有这样的品牌观,并始终不渝地付诸实践:1990年,李宁公司成为第一家赞助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1992年,李宁公司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提供领奖装备,成为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1993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全国建立特许专卖营销体系;1998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广东佛山建成中国第一个运动服装与鞋的设计开发中心;1999年,李宁公司与SAP公司合作,引进AFS服装与鞋业解决方案,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ERP的体育用品企业;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主板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2005年,李宁公司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2006年,李宁公司成为ATP中国官方市场合作伙伴。 发展历程 1990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通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项体育赛事。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2004年,李宁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向着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冲刺… 李宁LOGO创意

中国奢侈品消费分析报告

试题: 1)如何解读奢侈品所张显的社会等级符码?奢侈品消费的“盛宴”为什么发生 在当下 的中国社会?还将持续多久? 2)奢侈品在英语中是“Luxury”,来源于拉丁语“Lux”,原意为“光”。显然, 奢侈品最初的概念指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钻石、黄金,延伸为价值 昂贵的物品。现在我们所说的奢侈品,“广义上来讲泛指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 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安永报 告,2005)。”奢侈品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范围:“对 有些人来说奢侈品可能是一辆500万元的劳斯莱斯;而对于另一些人,则可能是一份500元的哈根达斯(Frank,2002)。”因此,世界营销评论本文中的奢侈品特指那些 时尚领域的世界级品牌产品。 3)二、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 在中国,人们对奢侈品的态度与几年前相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年前,人们 还反对任何夸耀性质的奢侈品,奢侈消费被看作是一种铺张浪费的行为,不受社会传 统观念认可。但当今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则喜欢以此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Eastman et al,1997)。 调查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到40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 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至70岁之间(安永报告,2005)。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 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他们常年奔波在外,购买习惯与1980年代开始大批出国 的日本消费者相似。TU在1992年就指出“由于追求财富和成就的观念在中国的年 轻人中更被认同,这些年轻人会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在奢侈品消费者的性别构成方面,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为男性。 2001年,女性仅占总消费人口的25%。但由于现在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独立性的 进一步提高,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尤其成为服饰、香水、珠宝等个人奢侈用品的消费主力军。(Vontobel Research,2005) 安永报告(2005)中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已有部分富裕阶层的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逐渐理性化,向西方成熟消费理念靠拢(Wong & Ahuvia1998)”,表现为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享乐体验多于其象征价值,不再一味追求地位炫耀和虚荣。 第二类是“透支”奢侈者,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Miller (1991)认为“虽然中国人平均收入不高,相比美国属于较为贫穷的国家,但地位消费并不仅仅为富余阶层所特有。”Ram(1989,1994)在研究中发现“在今天的中国,只有一小部分雷达表是戴在真正的高收入白领的手腕上,而大多数雷达表则是被出租车司机、农民和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拥有”,“中国人在尚未完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的时候,就存在着炫耀消费的需求。” 中国奢侈品市场与成熟市场相比的显著不同还体现在奢侈品的消费形态。在中国,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和送货上门的宅配服务等(安永报告,2005)。相比欧美消费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生产商和原产国,喜欢购买高公众知名度、有明显可视的品牌logo和从国外原装进口的奢侈品,而很少光顾不熟悉的、在国内不具有知名度和“made in china”的奢侈品(Han & Schmitt,1997)。谁是奢侈品的生产商、奢侈品的品牌

中国啤酒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预测

中国啤酒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预测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啤酒工业迅猛进展,从1987年到1994 年国内啤酒年产量均增幅在20%以上,最高时达到30%以上,1995年以来我国啤酒产量增长速度放慢,但年均增幅仍达到7%以上。2003年啤酒产量为2540.48万吨,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 一啤酒生产主消费大国,但至今中国人均年啤酒消费量只有18升,与世界平均水平25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中国经济的迅 速进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啤酒消费量将会连续稳固提升,中国啤酒市场拥有专门宽敞的前景,被国外行业观看家誉为“世界 啤酒产业最后的乐土!” 正因为中国啤酒以后市场宽敞的前景和辉煌的远景,使国内啤 酒巨头持续加快了进展步伐,啤酒行业显现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 动,形成了像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超百万吨的大型集团。同 时国际啤酒集团也纷纷进入中国啤酒市场,专门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A-B、SAB、英特布鲁、嘉士伯、海涅根、纽斯卡尔等国际 啤酒集团更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中国啤酒市场的 快速进展引发了新一轮程度更加猛烈的市场竞争,而且竞争的层次 更加高深,品牌正在逐步取代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成为最有生命 力、最具差异性的竞争手段,中国啤酒营销差不多进入品牌营销的 时代。

中国啤酒品牌进展现状分析 1.1品牌定位分析 我国啤酒企业除青岛、燕京等少数几个全国性的啤酒品牌定位 差不多比较清晰外,其它大多数品牌还处于进展时期,定位还不是 专门清晰,要紧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许多企业实施单品牌战略,产品线过长,既有中低档产品,又有高产品,品牌的中低档形 象定位还没有完全改变,高档品牌定位没有充分突现出来;二是大 部分品牌差不多上区域性的品牌,而随着许多啤酒企业集团化,市 场格局全国化进展急需使品牌从区域性的形象定位而全国性品牌 形象定位,但要真正实现品牌全国性定位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1.2产品结构分析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中高档专门是中档啤 酒市场迅速进展起来,但我国大部分啤酒企业90%以上的产品依旧低档产品,中高档啤酒所占总产量比例还较低,而高档啤酒差不多 上被百威、嘉士伯、喜力及青岛燕京等品牌所垄断。目前我国啤酒 企业产品结构普遍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品种增多。部分啤酒企业 在产品开发上认为是越多越好,甚至有的啤酒企业品种多达上百

(完整word版)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肯德基于1987年进入具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古都北京,从而开始了她在这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的发展史。 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以此为起点,肯德基开始摸索,学习中国社会和市场,逐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1992年全国餐厅总数为10家;到1995年,发展到71家。1996年6月25日,肯德基中国第100家店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肯德基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加稳步发展的阶段。 与此同时成长的是肯德基在中国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1999年根据全球著名的AC尼尔森调研公司在中国30个城市16,677份问卷调查显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西式快餐--肯德基,因其独有的美食和品质,被中国消费者公认为“顾客最常惠顾的”品牌,并在中国名列前十个国际著名品牌的榜首。 随着公司管理经验的逐渐丰富,员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经营体系的日趋完善,肯德基在进入21世纪后大大加快了成长速度。2000年11月肯德基在中国连锁餐饮企业中第一个突破400家餐厅规模。2001年10月发展到500家,2002年2月达到600家,11个月以后的总数是800家。至今肯德基已在全中国200多个城市开设了1000多家餐厅,在中国餐饮业遥遥领先。不仅如此,中国肯德基还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业绩。肯德基的中国总部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连续三年居全中国餐饮百强之首,2002年的营业额达到71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肯德基。

16年来,肯德基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形成了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和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中国肯德基也成长为中国餐饮业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第一品牌,为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肯德基不仅为全国提供了60000多个就业机会,而且是一所培养餐饮管理人才的大学。每一年我们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对员工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严格科学培训,使许多有志青年成为餐饮企业出色的管理人才。 肯德基的发展还带动了几百家国内原料供应商的发展。肯德基的国际品质管理体系帮助供应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其中有的已经成长为全国知名企业。 特许经营是中国近年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家十分关注的领域。肯德基是最先在中国尝试餐饮特许经营模式的国际公司之一。通过十几年的摸索经验,培养了成功的范例。2003肯德基被全国连锁协会评为《全国十大最佳连锁品牌》。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于2002和2003年就肯德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认为,肯德基在中国投资经营16年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肯德基经营管理的示范效应,竞争激活与供应商的促进效应以及对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每天会有这么多人光临肯德基?是因为肯德基的汉堡、炸鸡真那么好吃吗?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很爱吃肯德基的炸鸡,我们中国做的鸡比肯德基要好吃的多,人们坐在肯德基的餐厅里,消费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汉堡,而是一种概念的消费,品牌的消费,时尚流行的追随,其“附加值” 已大大增加。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么肯德基这个外来的和尚是如何念熟了中国这本饮食经?很简单,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为中国人度身做食品”。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融入了我国本土文化,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本土化的产品并没有削弱肯德基洋品牌的形象。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刘继

从国际品牌看中国品牌发展之路

论文摘要 新经济时代,全球化趋势对企业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中国产品的形象,树立中国企业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已成为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从“品牌国际化”的概念入手,让我们对已有的品牌国际化研究有了初步认识。并谈到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是一个必然趋势。然后对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道路进行了解析,分析了品牌国际化道路中的有利条件和所遇到的障碍,探讨了一些可行的可选择的国际化策略。最后,通过索尼的实例分析给出了一些企业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建议。 关键字: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1) (一)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描述 (1) (二)我国跨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二、成功品牌国际化的案例分析 (3) (一)“索尼”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3) 三、我国品牌国际化推进与改善 (4) (一)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4) (二)创造国际化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加强对品牌和商标的保护 (5) (三)提高品牌竞争力,打造企业的规模优势 (6) (四)重视品牌质量 (7) (五)重视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培养,培养面向全球的品牌管理理念 (7) 四、结论 (8) 五、参考文献 (8) 从国际品牌看中国品牌发展之路

引言 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才起步的,品牌国际化进程一直都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短时间难以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的品牌国际化还在起步的初级阶段,虽然已然生机勃勃,但是也存在在一些因素制约着品牌国际化的进展。 一、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一)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描述 当前我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在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45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4个,而我国只有6个,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表明,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在美国《商业周刊》与世界著名的品牌评估机构英国Iniethrand公司每年联合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100品牌》评估报告中,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1个品牌名列其中。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到目前为止,仅有海尔集团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华为技术XX生产的华为牌程控交换机,中兴通讯股份XX生产的中兴牌程控交换机,XX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XX生产的ZPMC牌集装箱起重机,XX格力电器股份XX生产的格力牌空调器,XX阳光集团XX生产的阳光牌精纺呢绒7种产品被选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由此可见,中国严重极缺世界级品牌。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知名品牌严重极缺,中国知名品牌相对有限,因此,总体而言,由知名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严重偏低,大约不足20%。而发达国家的美国,品牌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份额高达60%以上。 另外,我国品牌价值也不高。根据《商业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度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670亿美元,微软的品牌价值为569.3亿美元等,但是仍然没有中国企业入围全球最佳品牌百强。 我国现有的品牌可大致存在着三种情况。第一种:努力建树品牌,并尝试国际化策略。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研发、生产、营销机构,立志于成为国际品牌,比如我国的海尔和联想。第二种:有意建树品牌,但还力不从心。这类企业已为产品注册了商标,但因管理、技术水平有限,规模、资金实力不足,未能创出自己的国际品牌,比如我国的众多中小服装出口企业。第三种:没有品牌意识,只有生产、销售观念。这类企业认为当前发展品牌是务虚,缺乏现实意义。 (二)我国跨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国内企业受到了全所未有的市场冲击。企业为了寻求出入,为了扩大业绩,部分企业制定了新的品牌战略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引入品牌概念时间较短,并长期处于经济经济体制,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影响。并且因为经验短缺、人才缺失和经营主体意识问题,使得中国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进步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企业对品牌定位盲目。对我国企业来说,由于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状态,众多的企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 现状及对策研究姓名申佰强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 济学指导教师祝合良2010030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I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汽车 产销量逐年上升从建国初期的几万辆增至目前的千万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我国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自主品牌的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乘用车领域从建国初期的红旗、东风、凤凰等少量自主品牌发展到目前以奇瑞、吉利、长安、比亚迪为主的上百个自主品牌无论是从产销规模还是从品 牌种类以及技术含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我国自主品牌起步较晚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各方面的差距依然存 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主要还是被合资和外资品牌占据市场利 润大部分被外资方掠走。在这种汽车市场过分依赖外方的情况下如何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已然成为了是我国汽车产业 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如何促进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 素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比较研究法总结并借鉴汽车发达国家 的发展经验最后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 能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关键词自主品牌政府扶持自主创新品牌意识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究 II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open and reform and the deepen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automobile yield and sales volum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Now this number has increased to 10 million which is only tens of thousands in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in this process the self-owned brand has developed rapidl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especially in the passenger car area.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PRC there were only Red Flag Phoenix DongFeng and other very few brands now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to a system with hundreds auto self-owned brand based on Chery Geely Changan and BYD.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both on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scale and on the brand category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level. However in view of the late start of self-owned brands there still exist gaps in various areas between self-owned brands and joint-venture brands the domestic passenger car market is mainly taken by joint-ventures brands and foreign brands and most of market profits looted by foreign parties. Considering this over-reliance on the foreign car in

中国快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快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快餐业取得新的发展,行业上下积极实践,深入探索,注重积累,务实求进,迈出新的步伐,开辟了中国快餐发展的新局面。面对新的发展条件与机遇,如何推进中国快餐业科学发展和取得新的进步,这是我 效;(5)内在积累更趋深层性,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和管理支撑体系建设,不断积累内在功力,追求和维系企业持久发展;(6)企业发展更趋稳定性,大起大落和过于炒作的现象明显减弱,讲求稳扎稳打、稳步发展和不断提升。 2、快餐的社会和行业地位得到确立,作用更加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外出就餐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品牌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快餐的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市场的消费大众性和基本需求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现代快餐的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理念,经过从探讨到实 营业额占33.29%;2004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20家,营业额占33%左右。快餐行业在网点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品牌企业的发展实力和运营能力更趋看好,内在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发展质量日趋提升,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4、西式快餐连锁企业迅速扩张,中西融合的趋势增强。

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在我国迅速扩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04年底,中国肯德基达到1200家连锁店,麦当劳超过600家,比2000年分别增加800家和300家左右,年均开店达到200家和80家,年营业规模分别超过110亿元和60亿元,单店年均营业额在800万元以上,成为中国快餐 中 当主力,迅速崛起。(4)送餐和外卖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前景广阔。(5)快餐食品加工发展速度加快,积极开拓面向家庭的需求服务,受到欢迎。(6)快餐的休闲、便餐色彩有所强化,企业开拓创新与延伸经营力度加强,显示出我国快餐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