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及平法标注-(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标注

• 将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 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 内)。
(4)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
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 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 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
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 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 息。
第1章 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注写方式 2、截面注写方式
1.1 列表注写方式
• 在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尺寸及 配筋等相同)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 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
• 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 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
• 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 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
2.2 截面注写方式
• 1、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 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 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 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 2、对所有梁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 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将 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
• 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之上而 下分开。
•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 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 边分别标注,否则只注一端即可。
(2 )梁下部纵筋
•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 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法施工图

7 结构施工图
平法施工图概述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具体 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写明以下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 的内容。
•注明所选用的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如03G101-1) 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写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 •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 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图。
7 结构施工图
平法施工图概述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 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 大部分构成。
7 结构施工图
平法施工图概述
在平面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有三 种:
平面注写方式 ………………. 标注梁 列表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剪力墙 截面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梁
梁类型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井字梁
KL WKL KZL
L XL JZL
XX (XX)、 (XXA)或(XXB) XX (XX)、 (XXA)或(XXB) XX (XX)、 (XXA)或(XXB) XX (XX)、 (XXA)或(XXB) XX (XX)、 (XXA)或(XXB) XX (XX)、 (XXA)或(XXB)
•梁下部纵筋
7 结构施工图
平面注写方式练习:
根据平法施工图绘制 1-1、2-2 、3-3、 4-4 截面图
7 结构施工图
7 结构施工图
7 结构施工图
用传统表达方式画出的一根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配筋图
图7.12 两跨连续梁配筋详图
7 结构施工图
如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图7.12所示的两跨连续梁,可在该梁的平 面布置图上标注,如图7.13所示,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 位标注两部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平法创始人
陈青来教授
1978.9—1982.7,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
1990.1—1991.2,Trondheim University, Norway
2019.1—2019.2,University at Buffal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USA
(3)构造设计依据“平法”创建的《广义标准化》和《 构造原理》新理论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配合“平 法”施工图进行施工。
2019/10/24
六、平法主要特点
平法图集汇集了规范和许多专业著作中的普通钢筋
混凝土结构的常用构造作法,为结构工程师、建造师、 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钢筋工长直到钢筋工人提供 了一条龙的通用标准服务,凡是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没有理由不学习不钻研不精通它。
(2)梁下部纵筋:
a)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下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 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截面配筋情况?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 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c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 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在支座边0.1ln截断)
例 Φ10100/ 200(4):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四肢箍。
Φ8100(4) /150(2):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两肢箍。
加密区范围见响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2019/10/2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次梁 2φ18
主梁(框架梁) 次梁 8φ8(2)
(2)截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梁按规定进行编号,从每种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
先将“单边剖面符号”画在该梁上,再引出绘制相应的截面配筋图,并在其上注 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起来。
三、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c 贯通纵筋。其表达与有梁楼盖规定相同。
当局部区域的板面标高与整体不同时,应在图上注明板面标高高差及分布范 围。
例:一板带注写为ZSB3(5A) h=300 b=2500 15φ10@100(10)/φ10@200 (10) Bφ16@100;Tφ18@200,表示3 号柱上板带,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板带 厚300mm,宽2500mm;板带配置暗梁箍 筋,近柱端为φ10@100共15道,跨中为 φ10@200,均为10肢箍,贯通纵筋下部 为φ16@100,上部为φ18@200。
注: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 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②梁截面尺寸(必注)。等截面时用b×h表示,
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 腋长,C2为腋高;对两端高度不相等的悬挑 梁,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h2。
③梁箍筋的配置(必注)。包括箍筋级别、直 径、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肢数
xx
(xx)为跨数
xx (xxA)为跨数及一端有悬挑
xx (xxB)为跨数及二端有悬挑
xx
b 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
c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 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 和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 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 &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项贯通的分
【平法识图】(1)11G101-1平法标准(柱)

③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
2.3. 截面注写方式 1)截面注写方式系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 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 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所示。
2)按表的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 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 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 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 b×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 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 的具体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 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b1、b2
3)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 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 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1
各种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箍筋长度=2 (b+h) -8保护层-4d +2×1.9d+2max(10d,75) 箍筋长度=2 (b+h) -8保护层-4d +2×11.9d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图 梁的平面注写示例
表
代号 KL WKL KZL L XL
梁编号
序号 ×× ×× ×× ×× ××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A)、或(××B) (××)、(××A)、或(××B) (××)、(××A)、或(××B) (××)、(××A)、或(××B)
平法标注图解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板高度 ≥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造钢筋用大写字 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例如 G4φ 12,表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φ 12构造钢筋。 受 扭 纵 筋 用 N 打 头 。 例 如 N6φ 18 , 表 示 梁 的 每 侧 配 置 3φ 18的纵向受扭钢筋。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 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当梁顶 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则不标此项,若梁顶与结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KL4(3A)250*700
2 22 8-100/200(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6900 6 22 2/4
250 6 22 4/2
1800 150 150 6 22 4/2
1、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 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 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GJBT-518 03G101-1)。
时,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 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 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 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 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 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解读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3-2002 J186-2002
•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平法”发展历程
11G101系列01G101平法2011年9月1日正式实施:
• 8、12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板式楼梯)》
• 9、12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
• 10、11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 11、11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
1、平法图集介绍
7/20/2020
1、平法图集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有关图集
1、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 土板式楼梯)》 3、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4、12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剪力墙边 缘构件)》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2、3)解读
7/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20
目录
1
平法图集介绍
2 11G101与03G101的不同 3 11G101与04\06\08G101的不同
4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第3章柱平法施工图识读(1)

67
图3-30
图3-31
图3-32
68
课堂练习
1.柱箍筋中φ8@100/200表示什么意思? 2.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直径、间距有何要求? 3.当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锚固长度怎 么取? 4.什么情况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哪些构件的纵向受力 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 5.楼层层高为4.5m,抗震框架柱KZ1的截面尺寸为750x700, 箍筋标注为φ10@100/200,该层顶板的框架梁截面尺 寸为300x700。试确定箍筋加密区长度。
此节点为本次修编新增构造做法,主要是 为了加强嵌固部位。当伸至 柱顶、且hb≥laE时,则将柱纵筋伸至柱顶截断,直锚;当伸至柱顶,且 hb≥0.5laE时,则将柱纵筋伸至柱顶弯折12d即可,弯锚。强调柱纵筋一定 要伸至柱顶高度。 适用于地下一层比上层多出的钢筋锚固
56
3.3.2抗震框架柱的箍筋P67
25
26
钢筋的几种连接
焊接连接(闪光对焊)
焊接连接(电渣压力焊)
机械连接(镦粗钢筋直螺纹连接)
机械连接(套筒挤压)
27
一、抗震和非抗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连接构造
(一)连接原则
28
2015年9月16日星期三
(二)抗震框架柱纵筋的连接构造
实际工作——许多因素制约而不得不将钢筋在某些位置
截断,而后再进行接长。
11G101-1P62图集规定(为便于施工时确定柱箍筋加密区的高度可查表)
500区域
柱长边 尺寸区域 Hn/6区域
66
三、地下室抗震KZ的箍筋加密区范围
P72(图3-31)比较图3-30与图3-31。
四、非抗震KZ的箍筋构造,见图3-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置绘图设置
1)一般轴线是0.10-0.12宽,其他所有颜色设0.2,梁线可以用0.25,柱子边线和钢筋线可以用0.45-0.5(指的是采用无宽度的线绘制时)
2)字体方面,正文字体一般250-300高(请用dist进行实际测量高度),说明字体450-500高,图名600- 800高,shx字体宽度系数0.75-0.8,不要太多种字体,建议shx字体设置为英文tssdeng,中文tssdchn即可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
3)填充灰度30%-40%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
1.概述
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求是:图面清楚整洁、标注齐全、构造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及行业规范,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与计算书一致。
通过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应掌握各种结构构件工程图表的表达方法,会应用绘图工具手工绘图、修改(刮图)和校正,同时能运用常用软件通过计算机绘图和出图。
2.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1)详图法。
它通过平、立、剖面图将各构件(梁、柱、墙等)的结构尺寸、配筋规格等“逼真”地表示出来。
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
(2)梁表、柱表法。
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
此法比“详图法”要简单方便得多,手工绘图时,
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
其不足之处是: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容易出现错漏,图纸数量多。
(3)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
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JBT-51800G101)(以下简称《平法规则》)。
“详图法”能加强绘图基本功的训练;“梁表柱表法”目前柱表还在使用,梁表基本绝迹;而“平法”则非常普及且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
毕业设计要求梁平法,柱平法(列表注写或截面注写)。
3.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具体内容
设计院正规出图的图纸内容包括:图纸目录、结构总说明、基础统一说明及大样(分别有天然基础大样和桩基础大样)、基础及基础梁平面、各层结构平面图(含墙柱定位图、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模板图、板配筋图以及梁、柱、剪力墙、地下室侧壁配筋图等))、大样图等。
毕业设计要求:
柱定位及柱配筋图;
第N层的楼板配筋图(与模板图合二为一,要注明板厚、梁定位等);
第N层的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屋面层的板配筋图(与模板图合二为一,要注明板厚、梁定位等);
屋面层的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单榀框架图及构件剖面详图(选做);
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选做)。
4.板配筋图
最好是比例1:100
(1)尺寸线标注3道:结构平面总尺寸线、柱网尺寸线、构件定位尺寸线及细部尺寸线等。
(2)平面图中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的画法:原则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中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
卫生间下沉,其四周的梁用实线。
剖到的承重结构断面应涂黑色。
建筑图是剖在楼层中间的窗户处。
凡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窗顶装饰线、花池、水沟、屋面女儿墙等,必须在结构图中表示。
构件大样图应加索引。
对平面中凹下去的部分(如凹厕、孔洞等),必须表示。
楼梯间在楼层处的平台梁板应归入楼层结构平面之内。
对斜梯板及层间休息平台,应用交叉细实线表示,并标识“楼梯”字样。
楼梯间四周的梁看得见时用实线。
(3)绘图顺序:一般按底筋、面筋、配筋量、负筋长度、板号标志、板
号的顺序进行。
板底、面钢筋均用粗实线表示,宜画在板的1/3处。
双向板及单向板可采用表示传力方向的符号加板号表示(也可省略)。
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殊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说明。
梁上起柱(LZ),要标出小柱的定位尺寸,说明其做法。
(4)底筋的画法
结构平面图中,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块板的底筋(应尽量注于图面左下角首先出现的板块),其余的应标出板号,连在一起的可画斜线表示。
底筋一般不需注明长度。
绘图时应注意弯钩方向,且弯钩应伸入支座。
底筋:HPB300用弯钩,其余钢筋用直钩。
底筋钩朝上或朝左,面筋钩朝下或朝右。
对常用的配筋如φ8@200(例如K8)、φ10@200(如K10)、φ8@150(G8)等可用简记法表示,与结构说明配合使用。
代号不要太多,不要超过6种。
分布筋只在结构总说明中注明,图中不画出。
(5)负筋的画法
同一种板号组合的支座负筋只需画一次。
如某块板的支座另一边是两块小板时,则只按其中较大的板配置负筋。
板的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负筋从支座边可伸至板的L0/3(活载大于三倍恒载)、L0/4(活载不大于三倍恒载)、或L0/5(端支座)。
L0为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
双向板两个受力方向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
钢筋长度应加上梁宽并取50mm的倍数。
板的跨中有可能出现负弯矩时,板面负筋宜采用直通钢筋。
小跨度的板负筋直通。
负筋对称布置时,可采用无尺寸线标注,负筋的总长度直接注写在钢筋下面,上面写钢筋直径和间距;负筋非对称布置时,可在梁两边分别标
注负筋的长度(长度从梁中计起);端跨的负筋无尺寸线时直接标注的是总长度;以上钢筋长度均不包括直弯钩长。
板厚较大的悬臂板筋和直通负钢筋,均应加设支撑钢筋,并在说明中注明。
(6)屋面层结构布置及板配筋
只有伸出屋面的柱子比如伸至梯间或屋面水池的柱子才涂黑,不伸出屋面的柱子不要涂黑;
为防止屋面板开裂,板配筋一般宜双层双向拉通。
例如,板采用D8@150双层双向配筋,配筋不足的地方再另加@150的钢筋,直径根据计算确定,但间距要与通长筋间距相同。
图中可仅画出另加钢筋,双层双向配筋在说明中注明。
7.其他
对平面图中难以画清楚的内容,如凹厕部分楼板、局部飘出、孔洞构造等,可用引出线标注,或加剖面索引、用大样图表示。
板面标高有变化时,应标出其相对标高。
砌体隔墙下的板内加筋以粗直线表示(钢筋端部不必示出弯钩),并且注明定位尺寸。
板配筋图的说明:1. 材料
2. 板厚、标高(个别地方在图上标注)
3. 未注明(或未画出)板筋的底筋均用……,面筋均用……。
(适合于小板)
5梁配筋图(平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