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落实练十二 【2016化学大 一轮步步高答案】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第3讲 【2016化学大一轮步步高答案】

第五章 第3讲 【2016化学大一轮步步高答案】

第3讲 化学键[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考点一 离子键和共价键1.化学键(1)概念: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2)形成与分类化学键—――――――――――――――――→原子间发生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离子键――――――――――――――――→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 2.离子键(1)概念:带有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3)成键实质:静电作用。

(4)形成条件:通常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5)表示方法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 2S :;CaCl 2:。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Cl 2:Na 2O 2:NaOH :;NH 4Cl :。

3.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

(4)形成条件:通常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5)表示方法①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H4:;CO2:。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Cl2:;N2:;H2O2:;CO2:;HClO:;CCl4:。

③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N2:N≡N;H2O:H—O—H;CO2:O===C===O。

深度思考1.(1)共价键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吗?答案不是,有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及NH4Cl等物质中皆存在共价键。

(2)所有物质都能用电子式表示其组成吗?答案不是。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2)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5)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6)离子化合物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几个阳离子形成静电作用()答案(1)×(2)×(3)√(4)×(5)×(6)×(7)√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题组一电子式的书写1.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Na 2S [Na +]2-[Na +]( )(2)Na 2O Na +2[]2-( ) (3)MgBr 2 Mg 2+[]-2( ) (4)H 2O H +[]2-H +( )(5)OH -H( )(6)HClO H ( ) (7)Cl 2 ( ) (8)O 2-2 []2-( )(9)羟基H( )(10)H 2S H ·×S ·×·×·×H( ) (11)Na +[]+( )(12)( )答案 (1)× Na +[]2-Na +(2)× Na +[]2-Na +(3)× []-Mg 2+[]-(4)× HH (5)× [H]-(6)× H (7)× (8)×[]2-(9)√ (10)× HH (11)× Na +(12)×电子式书写的注意事项1.同一原子的电子式最好不要既用“×”又用“·”表示;在化合物中“·”或“×”最好也不要混用(若特殊需要可标记),可将电子全部标成“·”或“×”。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2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2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2基础训练12 原子结构(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包括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某些原子的离子结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上海高考题)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

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57B.47C.61D.2932.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净电荷数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A.13AlB.13AlC.13CD.13C3.原子序数为47的银元素有两种同位素,它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近似相等。

已知银元素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则两种同位素原子中的中子数分别为A.110和106B.57和63C.60和62D.53和73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5.3919K分别与3517Cl和3717Cl(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构成的12.7 g氯化钾中,含3717Cl 的质量是A.1.49克B.1.50克C.1.55克D.1.58克6.在伊拉克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238,它与制造原子弹的铀235属于A.同量素B.同位素C.同分异构体D.同素异形体7.最近,医药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则有关14C 的正确叙述是A.与12C60中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B.与14N 含的中子数相同C.是12C60的同素异形体D.与12C、13C互为同位素8.不久前科学家用高速氪离子轰击铅靶,得到第7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118号元素的原子,这种原子里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57,则它的质量数为A.293B.236C.175D.1189.氯只有35Cl 和37Cl 两种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Cl ∶37Cl 为3∶1,则分子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2∶1B.5∶2∶2C.9∶3∶1D.9∶3∶3 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4分)D 182O 的式量是 ,0.2 mol 该化合物含有 mol 质子, mol 中子, 个电子。

2016年高考化学自由复习步步高系列 02(解析版)

2016年高考化学自由复习步步高系列 02(解析版)

2016年高考备考之考前十天自主复习步步高第二天回顾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卤素要点回顾 1. Cl 2是黄绿色的气体,贮存于干燥的钢瓶中;可用浓氨水检验输氯管道是否泄露,其现象是有白烟生成,原理为3Cl 2+8NH 3===6NH 4Cl +N 2;工业上H 2在Cl 2中燃烧后通入水中可制得盐酸;Cl 2通入NaOH 溶液中可制漂白液,通入石灰乳中可制漂白粉;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其漂白原理是ClO -+H 2O HClO +OH -,HClO 可用于消毒漂白。

2. 氯水成分复杂,性质多样。

(1)强酸性——H +的性质;(2)漂白性——HClO 的性质;(3)强氧化性——Cl 2、HClO 的性质。

3. HClO 的结构式是H —O —Cl ,具有弱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

4. 碘盐中加的是KIO 3,可通过加入KI ­淀粉溶液、食醋来检验,在工业上通过电解KI 溶 液制备。

5. 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用玻璃塞且水封。

溴、碘单质、蒸气及有关溶液颜色如下:6. 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1)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 +2H 2O 电解2NaOH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

(3)Cl 2和H 2O 的反应:Cl 2+H 2O HCl +HClO 。

(4)HClO 的不稳定性:2HClO =====光2HCl +O 2↑。

(5)Cl 2和石灰乳的反应:2Cl 2+2Ca (OH )2===CaCl 2+Ca (ClO )2+2H 2O 。

(6)Ca (ClO )2和少量CO 2的反应:Ca (ClO )2+CO 2+H 2O ===CaCO 3↓+2HClO 。

(7)FeBr 2和少量Cl 2的反应:6FeBr 2+3Cl 2===4FeBr 3+2FeCl 3。

(8)FeBr 2和足量Cl 2的反应:2FeBr 2+3Cl 2===2FeCl 3+2Br 2。

[步步高](广西专用)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芳香烃学案[

[步步高](广西专用)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芳香烃学案[

[步步高](广西专用)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芳香烃学案[学案56 芳香烃[考纲要求] 1.以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与其他烃类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举例说明芳香烃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一苯的结构与性质1.苯的结构和芳香烃(1)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苯分子具有__________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长、键能相等,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的键。

(2)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问题思考1.哪些事实能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苯为____色、________气味的液体,有毒,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熔点仅为5.5 ℃。

(2)苯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即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①取代反应:苯与溴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与硝酸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与硫酸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反应: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冒出黑烟。

问题思考 2.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实验室制得的硝基苯常因溶有NO2而显黄色,如何洗去硝基苯中的黄色?知识点二苯的同系物由于苯环受烃基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与苯有所不同。

(化学)2016届 《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苏教版全国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 Word版含答案

(化学)2016届 《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苏教版全国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 Word版含答案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一、重要方程式的书写1.碳、硅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Si 和NaOH 溶液的反应Si +2OH -+H 2O===SiO 2-3+2H 2↑; ②SiO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 SiO 2+2OH -===SiO 2-3+H 2O ; ③SiO 2和C 的反应 SiO 2+2C=====高温Si +2CO ↑;④SiO 2和氢氟酸的反应 SiO 2+4HF===SiF 4↑+2H 2O ; ⑤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3;⑥Mg 在CO 2中燃烧2Mg +CO 2=====点燃2MgO +C ;⑦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Ca 2++2OH -+CO 2===CaCO 3↓+H 2O ; ⑧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OH -+CO 2===HCO -3;⑨除去CO 2中的COCO +CuO=====△CO 2+Cu ;⑩生产普通玻璃的原理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

2.氯气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Cl 2和H 2O 的反应Cl 2+H 2O H ++Cl -+HClO ;②Cl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Cl 2+2OH -===Cl -+ClO -+H 2O ;③Cl 2和石灰乳的反应Cl 2+Ca(OH)2===Ca 2++Cl -+ClO -+H 2O ; ④把Cl 2通入到Na 2SO 3溶液中 Cl 2+SO 2-3+H 2O===SO 2-4+2H ++2Cl -; ⑤将Cl 2和SO 2混合通入H 2O 中SO 2+Cl 2+2H 2O===4H ++2Cl -+SO 2-4; ⑥将Cl 2通入到氢硫酸溶液中Cl 2+H 2S===S ↓+2H ++2Cl -;⑦将浓盐酸和MnO 2混合加热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 ⑧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2O=====通电Cl 2↑+H 2↑+2OH -;⑨将浓盐酸与漂白液混合Cl -+ClO -+2H +===Cl 2↑+H 2O ;⑩将浓盐酸与KClO 3溶液混合6H ++5Cl -+ClO -3===3Cl 2↑+3H 2O ;⑪向KMnO4固体滴加浓盐酸2MnO-4+16H++10Cl-===2Mn2++5Cl2↑+8H2O;⑫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步步高 四川专用】201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5章 排查落实练九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DOC (7242256)

【步步高 四川专用】201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5章 排查落实练九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DOC (7242256)

排查落实练九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正误判断·回扣基础(一)原子结构部分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同位素的不同核素所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质不同,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3.在天然存在的各种元素中,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4.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 5.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6.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7.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8.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9.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 10.标准状况下,1.12 L 16O2和1.12 L 18O2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11.D216O中,质量数之和为质子数之和的二倍(√) 1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C18O和14N2,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13.若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相同,则它们可能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14.凡是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5.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6.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完全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17.在化学变化中,质子不会发生变化(√)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部分1.最外层为1个或2个电子的原子对应元素肯定在ⅠA族或ⅡA族(×) 2.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对应的元素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4.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5.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6.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7.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8.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9.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主族序数(√) 10.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11.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2.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1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1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15.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强(×) 16.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 17.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18.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19.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都能形成单原子离子(×) 20.同一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一定增大(×) 21.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6 (√) 22.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小于4 (√) 2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 (三)分子结构部分1.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2.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3.同一主族不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结构一定相同(×) 4.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5.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6.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以共价键形成的单质中只存在非极性键,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极性键(×) 8.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定是共价化合物(×) 9.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10.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11.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12.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一定越高(×) 1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14.所有分子都含共价键(×) 15.单质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16.两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17.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无化学键,只有分子间的作用力(√)18.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 19.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酸性越强(×)二、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达·规范书写1. 粒子结构示意图粒子的核电荷数“+Z ”加圈“○”,然后分层写出电子数。

最新[高三理化生]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版_整本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高三理化生]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版_整本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高三理化生]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_整本答案第3讲讲讲的水解基讲再讲?深度思考考点一,1,水讲讲生的离H或OH弱讲解讲,2,H OH水的讲平衡增大离3,可逆酸中和碱,24,否中性pH,7 是NH,4、Cu 酸性pH<7 是CHCOO3、CO23 性碱pH>7考点二1, 弱酸,,(或弱碱),OH,(或H),2,(1)NH,4,HONH,,?HO,H232(2)CO23,HOHCO,,2,OH(,,33)Fe,3HOFe(OH),,,3H23(,34)Al,3HCO===Al(OH)?,3CO?32考点三1,越大越强2,右移增大增大右移小增大右移增大小增大小小增大减减减减深度思考,向讲溶液中滴入讲讲液~溶液讲讲色~若再向讲溶液中滴入讲量讲化讲溶液~讲生白色淀~且溶液的讲色褪去。

讲可以讲明讲溶液呈性是由碱酚沉碱碱引起的。

,NaCO溶液的pH23,讲合H的能力强于CH即CO2水解程度讲大~讲生的讲大~pH讲大。

由于讲的二讲水解大于一讲水解~故,三讲溶液各取少讲分讲滴入石~不讲色的讲蕊4,D5,NH,4水解一般小于10% 水解微弱考讲水的讲水微讲讲水讲度离极离离1.0×107%6,???????? 7.D,,38,?Al,3HOAl(OH),,,3H23?2S,HOHS,,2,OH、HS,HOH,,S,OH22?HCO,HOH,,CO,OH223?AlO,2HOAl(OH),,,OH23?不水解,不讲~原因是,系中体HOCH,,COOH,23移。

10,B1,(1)讲溶液中存在碱的水解平衡,CO2,HOHCO,,2OH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增大~去讲能力增强。

(2)FeCl溶液中存在312,(1)CHCOO3,HOCH,,COOH,OH23~使溶液讲性碱(2)BD(3)右左左右讲律方法?解讲指讲【例1】 C 【例2】 C 【例3】 B 【例4】 D,3【例5】(1)Al,3HCO===Al(OH)?,3CO?32(2)Al(SO)溶液因水解呈酸性~腐讲讲讲243(,33)与酸反讲速率NaHCO>NaCO~讲生等量CO讲~消耗Al量多3232【例6】(1)KCO 管加讲讲程促讲水解~但生成的尽KHCO和KOH反讲后又生成KCO23323(2)KAl(SO)?12HO 管尽422(3)NaCO 2NaHCONaCO,CO?,HO2332322(4)NaSO 2NaSO,O===2NaSO2423224(5)HSO溶液HCl讲讲24真讲重讲?讲范集讲1,(1)? (2)× (3)? (4)× (5)?2,C 3,D 4,A 5.D 6.D 7.A 8,D 9,A 10,B 11,B 12,B 13,A 讲讲讲范讲讲教扣材讲讲回1,D 2.B 3.C 4.,,35,> Al,2SO2,24,2Ba,4OH===2BaSO?,AlO4,2HO ,22,3Al,3SO24,2,3Ba,6OH===2Al(OH)?,3BaSO?34能力提升讲讲1,C 2.D 3.B 4.D 5.B 6.B 7.A8,A 9.C 10.D1,(1)取0.1 mol?L的醋酸和0.1 mol?L的讲化讲溶液等讲混合振讲~再滴入无色讲讲液~若讲讲色~讲讲明醋酸是弱酸氧体并酚讲溶液的碱pH~若pH<12,,,23212,(1)将Fe氧化成Fe~便于生成淀沉与Cu分离(2)C(3)CuO[Cu(OH)、CuCO、Cu(OH)CO也可以]23223(,,324)不能加使碱Fe沉淀的同讲也能使Cu沉淀(5)不能讲在HCl气流中加讲蒸讲讲晶(6)碳气沉酸讲溶解~讲生泡和讲褐色淀(,7)讲气(H) 讲粉与FeCl、CuCl水解讲生的H反讲而生成讲气232(8)FeCl水解生成的3,33,(1)Al水解生成的(2)小于(3)?? NHAl(SO443mol?L1(,4)a c(Na)>c(SO24)>c(NH,4)>c(OH),,c(H)第4讲讲溶讲解讲的溶解平衡基讲再讲?深度思考考点一1,讲和溶液溶解生成淀沉2,(1)> (2), (3)<3,, ? 不讲溶解平衡4,讲溶微溶可溶易溶,mnnm5,淀溶解讲度沉c(A)?c(B)c,mnnm(A)?c(B) > , <6,(2)?溶解不讲?吸讲溶解增大考点二,31,(1)Fe,3NH?HO===Fe(OH)?,3NH,4323(,,22)HS,Cu===CuS?,2H2,,22,(1)CaCO,2H===Ca,HO,CO?322(,22)Mg(OH),2NH,4===Mg,2NH?HO232(,4)AgCl,2NH?HO===[Ag(NH)],Cl3232,2HO23,(1)沉淀溶解平衡越大深度思考,取适量的AgCl溶解于讲管中~滴加酸化的另取适量AgCl溶解于讲管中~滴加,2,(1)HO、H、OH2,、Ag、Cl、NO、AgCl(2)?AgCl的溶解平衡~3,A4,c(Cl,)?c(Ag),0.001 mol?L1×0.001 mol?L1,1062 mol?L2>K~有淀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红色加深。三、滴定实验问题再思考
问题1.酸式滴定管怎样查漏? 答案 将旋塞关闭,滴定管里注入一定量的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
上,放置10分钟,观察滴定管口及旋塞两端是否有水渗出,旋塞不渗水
才可使用。
问题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
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
其溶质不可能为NaOH(×) 37.常温下,浓度均为0.2 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都存在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来的温度,c(CO)均
增大(√)
38.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有c(Na+)>c(B-)>c(A-)>c(OH-) >c(HA)>c(HB)>c(H+)(√)
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原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SiO与NH发生双水解反应,SiO+
2NH===2NH3↑+H2SiO3↓。
6.常温下,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
c(H2CO3)>c(CO)(填“>”、“=”或“<”),原因是
12.中和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体积相同(×)
13.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和NaHS,前者的pH大(√) 14.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n(H+)增大(√)
15.25 ℃时,将pH=3的HA和pH=11的BOH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
8.pH= >c(CH3COO-)(×)
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9.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
10c2 (×)
10.将Ca(OH)2的饱和溶液加热,pH和Kw均增大(×)
(三)盐类水解部分
1.NaHS水溶液中只存在HS-的电离和水解两种平衡(×)
19.常温下,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H的pH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 +)相同(√)
20.
CH3COONa和CH3COOH以任意比例混合,都有c(Na+)+c(H+)
=c(CH3COO-)+c(OH-)(√)
21.同c(NH)的溶液:①NH4Al( SO4)2 ②NH4Cl
③NH3·H2O ④CH3COONH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③(√) 22.溶液均为0.1 mol·L-1的①CH3COOH ②NH4Cl ③H2SO4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②>①>③(√)
23.常温下,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盐酸和CH3COOH,中和NaOH的能 力盐酸强(×)
24.将纯水加热,Kw变大,pH变小,酸性变强(×) 25.0.1 mol·L-1氨水中加入CH3COONH4固体,c(OH-)/c(NH3·H2O)比
值变大(×)
26.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到终点时, c(Na+) =c(CH3COO-)(×) 27.室温时,将x 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L pH=b的稀盐酸混合
HCO+H2O CO+H3O+(或HCO CO+H+),HCO+H2O H2CO3
+OH-,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
明)。
7.为了除去氨氮废水中的NH3,得到低浓度的氨氮废水,采取以下措 施,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 ℃,通空气将氨赶出并
回收。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NH+OH-===NH3·H2O。 (2)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
12.(1)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 验方案: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
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2)为探究纯碱溶液中CO的水解是吸热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 案: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加热该溶液,溶液
排查落实练十二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收集:樱满唯 收集:樱满唯
一、正误判断·辨析概念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部分 1.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 >b(×) 2.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 液的pH<7(×) 3.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4.25 ℃时若1 mL pH=1的盐酸与100 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溶液的pH=11(√) 5.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6.pH=4的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 7.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小(√) 8.在室温下,CH3COOH分子可以完全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pH=8的溶 液中(×) 9.强电解质溶液中没有分子,只有离子(×)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部分 1.pH=6的溶液呈酸性(×) 2.只要是纯水,肯定呈中性(√) 3.纯水的pH=7(×) 4.无论在酸溶液中还是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 5.pH=0,溶液中c(H+)=0 mol·L-1(×) 6.某溶液中滴入酚酚呈无色,溶液呈酸性(×) 7.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不能用水浸湿,否则一定会产生误差(×)
答案 左手控制玻璃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
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
分钟内不恢复。答题模板: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色,且半分钟
内不恢复,视为滴定终点。
问题3.在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管或锥形瓶未润洗,对滴定结果有何影
31.任意稀盐酸溶液中c(H+)的精确计算式可以表示为c(H+)=c(Cl-)
+Kw/c(H+)(√)
32.将pH=3的盐酸和pH=3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其pH=3(√)
33.室温时,向等体积 pH=a的盐酸和pH=b的CH3COOH中分别加入 等量的氢氧化钠后,两溶液均呈中性,则a>b(×)
34.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Na+)=c(CH3COOH)+c(CH3COO-)(√) 35.常温下,NaB溶液的pH=8,c(Na+)-c(B-)=9.9×10-7 mol·L-1(√) 36.在一定条件下,某溶液的pH=7,则c(H+)一定为1×10-7mol·L-1,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 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故能得到无 水MgCl2。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 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4.为了除CuSO4溶液中的FeSO4,其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 Fe2+完全转化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pH= 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控制溶液 pH=3.5的原因是使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不会转化为 Cu(OH)2沉淀。 5.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
pH<7,则NaA溶液的pH>7(√)
16.将AlCl3溶液和Na2SO3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得到Al2O3和
Na2SO3(×) 17.在NaHSO4溶液中,c(H+)=c(OH-)+c(SO)(√) 18.常温下,向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
=7,所得溶液的总体积≤20 mL(√)
充分反应,若x=10y,且a+b=14,则pH>7(√)
28.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29.NH4HS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H+)>c(SO)>c(NH) >c(OH—)(√)
30.某温度下,Ba(OH)2溶液中,Kw=10-12,向pH=8的该溶液中加入 等体积pH=4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7(×)
NH3·H2O NH3+H2O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 8.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为了获得更多的Cl2,要用盐酸控制阳极区 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由于阳极上生 成氯气,而氯气可溶于水,并发生下列反应Cl2+H2O HCl+HClO,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大盐酸的浓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
2.在饱和氨水中加入同浓度的氨水,平衡正向移动(×)
3.HA比HB更难电离,则NaA比NaB的水解能力更强(√) 4.HA-比HB-更难电离,则NaHA溶液的pH值一定比NaHB溶液的大
(×)
5.常温下,pH=1的CH3COOH溶液与pH=2的CH3COOH溶液相比,两 溶液中由H2O电离出的c(H+)是10∶1(×) 6.常温下,pH=2与pH=3的CH3COOH溶液,前者的c(CH3COOH)是 后者的10倍(×)
由。
答案 小于 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的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 电离程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程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
比小于10。
3.(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 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6H2O===Mg(OH)Cl+HCl↑+5H2O↑, MgCl2·6H2OMgO+2HCl↑+5H2O↑或Mg(OH)ClMgO+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