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黄金升级版中文 ppt课件

4.Erlotinib比BSC更优越,能明显提高生存 时间,延缓情况恶化的出现时间。
三线治疗:
统计学上Erlotinib比BSC 更能延长生存时间。
放射治疗原则
1.建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应由外科医 生,放疗科医生,化疗科医生和肺科医生讨论 和/或会诊后制定。
2.所有非紧急手术都应在术前详细研究制定整个 治疗计划。
3.对于I和II期无法手术但希望能有较好的生活质 量和生存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应被视 为潜在可治愈性的治疗。
4.对于放疗或放化疗以治愈为目的的患者,应降 低剂量并注意治疗间隔以使毒性受到控制且持 续时间缩短。这样的治疗可致且不止引起3度 的食管炎和血液毒性。充分仔细的护理和支持 治疗可使潜在可治愈患者继续接受治疗。事先 解释能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2.可治愈性手术应由主要进行肺癌手术的肿瘤胸外科医 生负责。
3.如果生理条件良好,行叶切或全肺切除。 4.对于可行治愈性切除的肿瘤患者,若不能进行标准原
则下的胸外科肿瘤切除术,可行胸腔镜切除。(06年 新增) 5.如果生理条件许可,可行局限切除。 6.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分组(至少取3个N2站的淋巴 结样本,或行系统性清扫淋巴结)。 7.若手术无法切除,I和II期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放疗。 8.如果手术得当,切端阴性,部分肺切除(袖切)比全肺 切除更加合适。
一线治疗:
1.PS评分0到2分进展期或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联 合治疗中的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有化疗指征。
2.对于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同步 放化疗优于续贯放化疗。
3.资料显示,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不可 治愈的患者能提高6到12周的中位生存期,能提高一倍 的一年生存率(提高10%到15%)。
三线治疗:
统计学上Erlotinib比BSC 更能延长生存时间。
放射治疗原则
1.建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应由外科医 生,放疗科医生,化疗科医生和肺科医生讨论 和/或会诊后制定。
2.所有非紧急手术都应在术前详细研究制定整个 治疗计划。
3.对于I和II期无法手术但希望能有较好的生活质 量和生存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应被视 为潜在可治愈性的治疗。
4.对于放疗或放化疗以治愈为目的的患者,应降 低剂量并注意治疗间隔以使毒性受到控制且持 续时间缩短。这样的治疗可致且不止引起3度 的食管炎和血液毒性。充分仔细的护理和支持 治疗可使潜在可治愈患者继续接受治疗。事先 解释能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2.可治愈性手术应由主要进行肺癌手术的肿瘤胸外科医 生负责。
3.如果生理条件良好,行叶切或全肺切除。 4.对于可行治愈性切除的肿瘤患者,若不能进行标准原
则下的胸外科肿瘤切除术,可行胸腔镜切除。(06年 新增) 5.如果生理条件许可,可行局限切除。 6.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分组(至少取3个N2站的淋巴 结样本,或行系统性清扫淋巴结)。 7.若手术无法切除,I和II期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放疗。 8.如果手术得当,切端阴性,部分肺切除(袖切)比全肺 切除更加合适。
一线治疗:
1.PS评分0到2分进展期或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联 合治疗中的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有化疗指征。
2.对于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同步 放化疗优于续贯放化疗。
3.资料显示,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不可 治愈的患者能提高6到12周的中位生存期,能提高一倍 的一年生存率(提高10%到15%)。
肺癌业务学习医学ppt课件

肺癌业务学习医学ppt 课件
REPORTING
• 肺癌概述 •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 • 肺癌的实验室检查 • 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肺癌的并发症与处理 • 肺癌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目录
PART 01
肺癌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 体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逐年上升,男性多于女性, 城市高于农村。
巴结肿大等。
增强CT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更清晰地 显示肺部病变的血管分布和强化特 征,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分辨率CT
对于早期肺癌和肺部小结节的检出 率较高,可发现更多的早期病变。
MRI检查
肺部MRI
对于肺部肿块的显示效果较好,可清 晰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和内 部结构。
纵隔MRI
功能MRI
ALK基因重排检测 ALK阳性的肺癌患者可接受ALK抑制剂治疗,如 克唑替尼等。
3
ROS1基因重排检测 ROS1阳性的肺癌患者可接受ROS1抑制剂治疗, 如克唑替尼、恩曲替尼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01
PD-L1表达检测
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指导PD-
1/PD-L1抑制剂的使用。
化疗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不 能耐受化疗者。
化疗方法
静脉化疗、口服化疗等,根据 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
况选择。
化疗并发症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需 对症治疗。
免疫治疗原则与方法
免疫治疗适应症
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癌患者,或化疗失败 后的患者。
免疫治疗方法
REPORTING
• 肺癌概述 •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 • 肺癌的实验室检查 • 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肺癌的并发症与处理 • 肺癌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目录
PART 01
肺癌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 体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逐年上升,男性多于女性, 城市高于农村。
巴结肿大等。
增强CT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更清晰地 显示肺部病变的血管分布和强化特 征,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分辨率CT
对于早期肺癌和肺部小结节的检出 率较高,可发现更多的早期病变。
MRI检查
肺部MRI
对于肺部肿块的显示效果较好,可清 晰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和内 部结构。
纵隔MRI
功能MRI
ALK基因重排检测 ALK阳性的肺癌患者可接受ALK抑制剂治疗,如 克唑替尼等。
3
ROS1基因重排检测 ROS1阳性的肺癌患者可接受ROS1抑制剂治疗, 如克唑替尼、恩曲替尼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01
PD-L1表达检测
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水平,指导PD-
1/PD-L1抑制剂的使用。
化疗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不 能耐受化疗者。
化疗方法
静脉化疗、口服化疗等,根据 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
况选择。
化疗并发症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需 对症治疗。
免疫治疗原则与方法
免疫治疗适应症
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癌患者,或化疗失败 后的患者。
免疫治疗方法
《2023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MRI
对肺门和纵隔病变评估有优势 ,可检测脑转移病灶。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检测
EGFR基因突变
ALK基因重排
预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性, 指导个体化治疗。
预测ALK抑制剂治疗敏感性,改善患者预后 。
PD-L1表达
循环肿瘤DNA(ctDNA)
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反应,筛选适 合免疫治疗的人群。
对于ⅢA期NSCLC,可选择新辅助化 疗或放疗后手术切除;对于ⅢB期和 部分Ⅳ期患者,可考虑姑息性手术。
放射治疗适应证及剂量调整原则
根治性放疗
适用于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的早 期NSCLC患者,以及局部晚期不
可切除的NSCLC患者。
辅助放疗
适用于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 纵隔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的患
者。
早期筛查与诊断
强调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早期 患者占比,从而改善总体预后。
靶向治疗优化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推荐相应的靶向 治疗药物。
全程管理与多学科协作
强调肺癌全程管理和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 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02
诊断方法与技术进展
临床表现与分期
早期症状
咳嗽、痰血或咯血、气短或喘息 、发热、体重下降等。
CSCO指南地位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 的中国临床肿瘤诊疗指南,是国 内最具权威性的肿瘤诊疗指南之 一。
指家 讨论和共识形成。
指南意义
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 诊疗方案,提高肿瘤诊疗水平,改 善患者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概述
。
05
靶向治疗药物进展及挑战分析
EGFR突变阳性患者靶向治疗药物选择
第一代EGFR-TKI
T4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进展

T4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治疗方法存在争议,临床医生 对其手术治疗的价值认识不足。随着越 来越多的T.期局部晚期NSCLC以手术 为主综合治疗良好疗效的报道.临床医 生逐渐认识到部分患者经过以手术为主 的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本 文结合文献对T4期局部晚期NSCLC以 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进行复习和综述。 一、T4期局部晚期NSCLC治疗的传 统观点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威 胁。在所有肺癌患者中,约75%为 NSCLC,多数NSCLC初诊时已到中晚期. 其中T4期NSCLC是指任何大小的肿瘤 侵及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纵隔、隆 突、椎体之一或伴有恶性胸腔积液者。 早期的研究(包括指南)主张对这部分息 者应该以放疗和化疗为主,但是,制定这 样的治疗原则缺乏充分的依据。接受非 手术治疗的绝大部分患者在诊断后的 18—24个月内死亡…,生存期短的主要 原因是局部控制困难和远处转移。 二、手术治疗T4期局部晚期NSCLC 随着术前检查技术、麻醉、体外循 环、手术和重症监护技术及放、化疗水平 的提高,临床医师发现,对部分T‘期局 部晚期NSCLC经过慎重选择,手术可以 根治性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保留肺功 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令人鼓 舞姑剖。Pitz等”1发现T.期NSCLC术后 存活的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23.6%,
・346・
・综述与讲座・ T4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 主的综合治疗进展
付圣灵付向宁廖永德
[关键词】局部晚期o 【中图分类号]R734.2 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标识码]A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进展
doi:10.3969/j.issn.1005-6483.2009.05.029 姑息性切除者为10.9%,而根治性切除 者高达46.2%,其中大血管受侵犯者为 35.7%,其他T4期NSCLC者为58.3%。 对放疗和化疗不能控制的T4期NSCLC, 手术治疗也能获得较好效果。 1.NSCLC侵犯左心房:肺癌侵及心 包或沿肺静脉累及肺静脉基底部与左心 房汇合处,均可侵及左心房。以往对这 类病变均放弃手术,目前则主张采用扩 大左心房切除术,甚至在体外循环下手 术,并获得良好的远期临床效果。Yama- to等对8例侵及左心房的T4期肺癌施 行扩大部分左心房切除术,其中7例在 非体外循环下手术,l例在体外循环下手 术,4例获无癌生存,其中3例生存时间 超过5年。Bobbio等对23例经病理检 查确诊的这类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治性 切除率为83%,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 9%,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 10%。Spaggiari等H1对15例这类患者 行手术治疗,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并发 症仅2例(心律失常),3年生存率39%。 这类患者多数不需心肺转流术就能获得 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相 关死亡率低,可得到较好的肿瘤局部控 制效果,长期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2.NSCLC侵犯主动脉:Shiraishi 等”1对胸主动脉受侵犯的16例NSCLC 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获得根治性 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这16例患者术 后3年和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34.7% 和17.4%,根治性切除者5年生存率高 达36.5%,要显著高于姑息性切除者。 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率 的主要因素之一,Ohta等对侵犯胸主动 脉的16例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0 例术中行心肺转流,pN。者中位生存时 间为31个月,5年生存率高达70%,而 pN:及pN3者中位生存时间仅10个月,5 年生存率仅16.7%。Misthos等对侵犯 降主动脉的13例NSCLC行手术治疗,术 前评估均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均获得根 治性切除,无术后并发症或手术死亡,5 年生存率为30.7%。可见,对侵犯主动 脉的NSCLC术前应仔细评估后进行手 术治疗,若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能获得 根治性切除者多数可获得长期生存。 3.NSCLC侵犯上腔静脉:上腔静脉 综合征是肺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0 年前这类患者禁忌手术,近年来国内外 部分学者对这类患者实施肺切除并上腔 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获得较好的 临床效果。Spaggiari等扣1对侵犯上腔静 脉的52例肺癌行上腔静脉联合切除,手 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和 7.7%,总体5年生存率为3l%。纵隔淋 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长期生存率的重要 因素,pN。一pN,患者5年生存率为 52%,而pN:和pN,患者5年生存率分 别为2l%和0。Suzuki等发现上腔静脉 受侵犯可分为肿瘤直接侵犯上腔静脉和 转移淋巴结侵犯上腔静脉两种类型,这 两种类型患者手术效果差异巨大,前者 和后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和 6.6%。上腔静脉切除的方式及肺切除的 方式也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率,Spaggi丽 等发现与上腔静脉部分切除和肺叶切除 相比,上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和全 肺切除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辅助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治疗现状及进展68页PPT

Avastin 7.5mg/kg every 3 weeks + CG 6
PD
Avastin 15mg/kg every 3 weeks + CG 6
PD
Two-stage design – Initially, 210 patients were randomised to one of the three arms (1:1:1) – following assessment, 1:1 randomisation continues to the CG-alone plus one CG + Avastin arm – no crossover allowed
12
18
24
30
36
Months
Sandler A, NEJM 2019
Gemcitabine-cisplatin +/- Avastin in NSCLC: a phase III trial
CG alone 6
Previously untreated, stage IIIb,
IV or recurrent NSCLC (n=830)
OS 高加索人(n=945)
亚裔(n=121) 腺癌(n=412)
11.3月 10.5月 17.6月 12.0月
鳞癌(n=347)
10.2月
B组(CV) 10.1月 9.1月 20.4月 10.2月
8.9月
P 0.0441 0.0025 0.4992 0.0673
0.0567
结论:联合治疗对高加索人总生存期的改善优于亚洲人, 而且独立于组织学分型,不过亚洲人总生存期较长
EGFR-TKI与化疗药物联合存在某些共同获益人群 EGFR-TKI与化疗药物存在拮抗的作用
2024版肺癌ppt课件精选干货

鉴别诊断
肺癌需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分。
03
治疗手段与药物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早期肺癌,尤其是Ⅰ期和Ⅱ期患者;部分Ⅲ期患者经评估后可 考虑手术治疗。
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远处转移,手术无法切除 干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重度糖尿病、高血压等。
放射治疗原理及应用
原理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应用
适用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姑息性治 疗,减轻患者症状。
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方案
根据肺癌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化 疗药物和方案,如铂类、紫杉醇、吉 西他滨等。
注意事项
预防策略
控烟、改善空气质量、避免职业暴露、 定期体检等。针对高危人群,可进行低 剂量CT筛查以早期发现肺癌。
02
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
临床表现及体征
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 或少量白色泡沫痰。
咯血
胸痛
发热
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 地脆,剧烈咳嗽时血管
破裂而致出血。
肿瘤累及胸膜或胸壁时, 表现为隐痛、钝痛或胀
发病率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 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
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人群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地域分布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肺癌发病率 均呈上升趋势,但发达国家由于控烟 措施的实施,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遗传因 素等。
肺癌需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分。
03
治疗手段与药物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早期肺癌,尤其是Ⅰ期和Ⅱ期患者;部分Ⅲ期患者经评估后可 考虑手术治疗。
禁忌证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远处转移,手术无法切除 干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重度糖尿病、高血压等。
放射治疗原理及应用
原理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应用
适用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姑息性治 疗,减轻患者症状。
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方案
根据肺癌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化 疗药物和方案,如铂类、紫杉醇、吉 西他滨等。
注意事项
预防策略
控烟、改善空气质量、避免职业暴露、 定期体检等。针对高危人群,可进行低 剂量CT筛查以早期发现肺癌。
02
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
临床表现及体征
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 或少量白色泡沫痰。
咯血
胸痛
发热
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 地脆,剧烈咳嗽时血管
破裂而致出血。
肿瘤累及胸膜或胸壁时, 表现为隐痛、钝痛或胀
发病率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 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
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人群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地域分布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肺癌发病率 均呈上升趋势,但发达国家由于控烟 措施的实施,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遗传因 素等。
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化治疗PPT培训课件

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化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 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
化疗。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疲劳等不良反应, 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保护正常组织
在放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正常组织,避免过度照射或损伤。
奥希替尼
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 对一代和二代EGFR抑制剂耐药的患者。
3
贝伐珠单抗
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的作用来阻止肿瘤血管的形成。
免疫治疗药物
PD-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1信号通路,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PD-L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L1信号通路,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NSCLC可分为 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 亚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02
03
吸烟
吸烟是NSCLC最重要的危 险因素,约80%的肺癌与 吸烟相关。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 质、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 也可能导致NSCLC的发生。
遗传因素
部分NSCLC患者存在遗传 易感性,可能与基因突变、 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有 关。
晚期治疗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采用化疗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全身给
药的方式控制肿瘤进展。
放疗
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也有一 定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局部病灶的 控制和缓解症状。
靶向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针对特定基 因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已经成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化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 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
化疗。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疲劳等不良反应, 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保护正常组织
在放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正常组织,避免过度照射或损伤。
奥希替尼
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 对一代和二代EGFR抑制剂耐药的患者。
3
贝伐珠单抗
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的作用来阻止肿瘤血管的形成。
免疫治疗药物
PD-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1信号通路,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PD-L1抑制剂
通过阻断PD-L1信号通路,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NSCLC可分为 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 亚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02
03
吸烟
吸烟是NSCLC最重要的危 险因素,约80%的肺癌与 吸烟相关。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 质、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 也可能导致NSCLC的发生。
遗传因素
部分NSCLC患者存在遗传 易感性,可能与基因突变、 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有 关。
晚期治疗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采用化疗 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全身给
药的方式控制肿瘤进展。
放疗
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也有一 定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局部病灶的 控制和缓解症状。
靶向治疗
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针对特定基 因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已经成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 作者李放 医院中国

【诊断】:
由患者临床表现及外院胸部CT显示,考虑左肺 下叶癌,伴有双侧肺大泡及肺气肿。
【治疗经过】: 取右后外切口,经第7肋间,断第7、8后肋入胸。肿瘤位于左肺 下叶背段,类球形,质硬,大小约10cm×10cm×9cm。肿瘤 外侵,侵犯后胸壁、第9、10后肋,侵犯膈肌。切断左肺下叶动 脉分支及下肺静脉,支气管闭合器闭合左肺下叶支气管,行左肺 下叶切除。切除部分第9、10后肋及部分壁层胸膜。切开膈肌, 探查肿瘤已侵透膈肌,侵入脾脏膈面,切除脾脏。涤纶布修补膈 肌缺损及胸壁缺损。
谢谢!
11
【体检】:
一般状况可,神清、语明。胸廓呈桶装,叩诊呈清音,听 诊右肺呼吸音清,左肺下叶略弱。其余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外院胸CT示:左肺下叶基底段分叶状类球形肿物影,约10cm3 局部与左后胸壁关系密切。右肺上叶尖段可见多发肺大泡 入院后复查胸部CT,考虑左肺下叶癌侵犯第九、十后肋及膈肌
【病理】:
左肺中-低分化鳞癌,肿瘤侵透局部脏、壁层胸膜达胸 壁软组织及脾,未侵及骨组织。切缘净。LNM 0/9。
【讨论】
本例病例患者为局部晚期肺癌,属于T4,而且肿瘤侵透 膈肌侵犯脾脏,比较少见,术后病理未见纵膈淋巴结转 移。但术后仍需要放疗及化疗。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 如果一般状况可以耐受外科治疗的,手术切除原发灶可 能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益。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
作者:李放 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科室:胸外科 时间:2010-3-25
1
【一般资料】: 性别 男 年龄 64岁 体重 72kg 身高 173cm 吸烟10-20支×45年,未戒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诉】:
咳嗽、咳痰4月余,伴左侧背部钝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部分文献显示两者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Vansteenkiste JF,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7; Goldstraw P,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4)
2008年 Frank的Meta分析12项研究(1980-2007),显 示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全肺切除vs肺叶切除)并 不是预后的相关因素。(Frank Detterbeck J Thorac Oncol. 2008)
603).
目前认为两种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可根据外 科医生的主观意愿进行选择(1B)
8
9
10
11
12
13
左全肺切除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2-12组 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 预测预后指导临床
14
2000-2003年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非小 细胞肺癌1302例
1年生存率 3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82.3% 56.7% 45%
Frank Detterbeck, J Thorac Oncol, 2008 Lardinois D,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
由于1/3的N2呈跳跃性转移,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术能切除更多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分期更准确
Maggi et al. Int Surg, 1990
术中冰冻发现N2淋巴结转移
IIIA3 IIIA4
术前分期检查(纵隔镜,其它淋巴结活检方法及 PET-CT)N2淋巴结有单组或多组转移,但转移的 淋巴结无固定
N2呈大块状(短轴>2cm)或多组固定的转移淋巴 结
Ruckdeschel JC et al. Semin oncol. 1997:24:429-439
17
Treatment of NSCLC -Stage IIIA1-2
18
MANAGEMENT :STAGE IIIA(1-2) NSCLC
大约1/4术前诊断为I或II期的患者术中发现存在 N2的转移(Occult N2)
Goldstraw P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4
2005 年国际肺癌研究会分期委员会
不完全性切除
1)切缘肿瘤残留 2)淋巴结结外侵犯 3)淋巴结阳性但不能切除 4)胸腔积液或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淋巴结清扫未达要求 2)切除的最高纵隔淋巴结阳性 3)支气管切缘为原位癌 4)胸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
原则:如果原发灶及淋巴结估计可以完全切除推荐手 术+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反之,应放弃手术(2C)
手术方式的选择?
术后的辅助治疗问题?
19
全肺切除 VS肺叶切除
全肺切除可以切除更多的可能的荷瘤淋巴器官。 然而更多的文献却支持肺叶切除。(Nakanishi R,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7;Miller DL,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4;van Klaveren RJ,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3;Maggi G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1988; Cybulsky IJ et a. Ann Thorac Surg 1992)
期,不过有趣的是获益人群只限于右肺肿瘤的患者(66.4月vs24.5 月,p<0.001) (Keller SM et al. Ann Thorac Surg 2000, 70:358365). 2006年Wright G的一个有关NSCLC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显示系
统95%纵pC隔=I淋[00.巴.605结0-00.切903除] p术=0较.0采05样(W术rig患h者t G死et亡al率. T明hpo显=ra0降x.0低2000H06R0, 601.7:8597-
IIIAN2期患者为312例
1年生存率 3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71.9% 36.7% 25.6%
15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IIIAN2 ) 综合治疗
16
SUBSETS OF STAGE IIIA(N2)
Subset
Description
IIIA1 IIIA2
术前和术中未发现而术后病理确诊有N2淋巴结转 移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
1
2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的5年生存率
1963 2007
9.0% 15.0%
注意5年生存率:
乳腺癌: 88.5%
结直肠癌: 64.1%
2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07
I 期:外科手术 II 期:外科手术+辅助化疗 IIIA期: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IIIB期:综合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20
2000~2003年312例IIIAN2期病人
手术方式 例数 1年
3年
5年 P值
生存率 生存率 生存率
肺叶切除 241 75.6% 39% 28.6%
系统纵隔淋巴结切除术较纵隔淋巴结
采样术是否能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
7
纵隔淋巴结切除术的选择
关于对较这两种淋巴结切除术对生存影响的相关文献比较少 Izbicki 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两种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对长期生
存影响并无差别。(Izbicki R et al. Br J Surg 1994, 81:229-235). 另有研究显示系统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
及手术) IV期: 非手术的综合治疗(化疗、放疗及
靶向治疗)
肺癌的治疗
3
完全性切除
1、切缘阴性:
支气管、动脉、静脉、支气管周围、
肿瘤附近组织阴性
2、关于淋巴结:
1)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至少6组淋巴结
3组:肺内和肺门
肺癌手术分3类组:纵隔,必须包括隆突下
2)切除的最高淋巴结:镜下阴性
3)淋巴结无结外侵犯
6
纵隔淋巴结切除术的选择
选择性纵隔淋巴结采样术(selective sampling)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采样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node sampling)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近年来有学者提倡肺叶特异性淋巴结切除术
(Vansteenkiste JF,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7; Goldstraw P,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4)
2008年 Frank的Meta分析12项研究(1980-2007),显 示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全肺切除vs肺叶切除)并 不是预后的相关因素。(Frank Detterbeck J Thorac Oncol. 2008)
603).
目前认为两种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可根据外 科医生的主观意愿进行选择(1B)
8
9
10
11
12
13
左全肺切除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2-12组 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 预测预后指导临床
14
2000-2003年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非小 细胞肺癌1302例
1年生存率 3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82.3% 56.7% 45%
Frank Detterbeck, J Thorac Oncol, 2008 Lardinois D,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
由于1/3的N2呈跳跃性转移,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术能切除更多的可疑转移淋巴结,分期更准确
Maggi et al. Int Surg, 1990
术中冰冻发现N2淋巴结转移
IIIA3 IIIA4
术前分期检查(纵隔镜,其它淋巴结活检方法及 PET-CT)N2淋巴结有单组或多组转移,但转移的 淋巴结无固定
N2呈大块状(短轴>2cm)或多组固定的转移淋巴 结
Ruckdeschel JC et al. Semin oncol. 1997:24:429-439
17
Treatment of NSCLC -Stage IIIA1-2
18
MANAGEMENT :STAGE IIIA(1-2) NSCLC
大约1/4术前诊断为I或II期的患者术中发现存在 N2的转移(Occult N2)
Goldstraw P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4
2005 年国际肺癌研究会分期委员会
不完全性切除
1)切缘肿瘤残留 2)淋巴结结外侵犯 3)淋巴结阳性但不能切除 4)胸腔积液或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淋巴结清扫未达要求 2)切除的最高纵隔淋巴结阳性 3)支气管切缘为原位癌 4)胸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
原则:如果原发灶及淋巴结估计可以完全切除推荐手 术+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反之,应放弃手术(2C)
手术方式的选择?
术后的辅助治疗问题?
19
全肺切除 VS肺叶切除
全肺切除可以切除更多的可能的荷瘤淋巴器官。 然而更多的文献却支持肺叶切除。(Nakanishi R,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7;Miller DL,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4;van Klaveren RJ,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3;Maggi G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1988; Cybulsky IJ et a. Ann Thorac Surg 1992)
期,不过有趣的是获益人群只限于右肺肿瘤的患者(66.4月vs24.5 月,p<0.001) (Keller SM et al. Ann Thorac Surg 2000, 70:358365). 2006年Wright G的一个有关NSCLC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显示系
统95%纵pC隔=I淋[00.巴.605结0-00.切903除] p术=0较.0采05样(W术rig患h者t G死et亡al率. T明hpo显=ra0降x.0低2000H06R0, 601.7:8597-
IIIAN2期患者为312例
1年生存率 3年生存率 5年生存率
71.9% 36.7% 25.6%
15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IIIAN2 ) 综合治疗
16
SUBSETS OF STAGE IIIA(N2)
Subset
Description
IIIA1 IIIA2
术前和术中未发现而术后病理确诊有N2淋巴结转 移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
1
2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的5年生存率
1963 2007
9.0% 15.0%
注意5年生存率:
乳腺癌: 88.5%
结直肠癌: 64.1%
2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07
I 期:外科手术 II 期:外科手术+辅助化疗 IIIA期: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IIIB期:综合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
20
2000~2003年312例IIIAN2期病人
手术方式 例数 1年
3年
5年 P值
生存率 生存率 生存率
肺叶切除 241 75.6% 39% 28.6%
系统纵隔淋巴结切除术较纵隔淋巴结
采样术是否能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
7
纵隔淋巴结切除术的选择
关于对较这两种淋巴结切除术对生存影响的相关文献比较少 Izbicki 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两种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对长期生
存影响并无差别。(Izbicki R et al. Br J Surg 1994, 81:229-235). 另有研究显示系统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
及手术) IV期: 非手术的综合治疗(化疗、放疗及
靶向治疗)
肺癌的治疗
3
完全性切除
1、切缘阴性:
支气管、动脉、静脉、支气管周围、
肿瘤附近组织阴性
2、关于淋巴结:
1)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至少6组淋巴结
3组:肺内和肺门
肺癌手术分3类组:纵隔,必须包括隆突下
2)切除的最高淋巴结:镜下阴性
3)淋巴结无结外侵犯
6
纵隔淋巴结切除术的选择
选择性纵隔淋巴结采样术(selective sampling)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采样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node sampling)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切除术(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近年来有学者提倡肺叶特异性淋巴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