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资源归类整理与开发建议
旅游资源建议

绵阳市旅游资源状况调查摘要:对绵阳市旅游资源状况的总结建议此次调查数据基本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绵阳市旅游资源状况:即绵阳市旅游资源数量规模适当合理,集中程度较高,分布很合理。
自然环境优美,保持得比较好,门票基本趋于合理,相对而言能在价格方面吸引旅游者, 总体形象比较好,前景可观.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向大众询问了一些建议,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希望能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1.交通通达度有待改善。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较多的人认为交通不便,连接旅游资源点的直达车较少,而且私家车较多,停车位较少,造成道路拥挤,行走不便。
对此,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投资,完善交通设施,相对增加连接资源点的公交车。
改善交通状况。
旅游资源管理处应合理规划停车位。
对于私家车的问题,旅游局应大力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路程不太远的可以步行,这既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能缓解交通压力。
2.旅行社及资源点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调查中,我们发现资源点的工作人员数量少,组织涣散,服务态度不够好,对景区的设施监督保护没到位,责任感有待提高。
对此不少人认为景区负责人应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
而旅行社问题相对就更加大了。
大多数游客反映旅行社住宿、价格、餐饮都有待提高,而导游人员的商业性质较高,经常花更多时间引导游客去购买纪念品。
部分导游更是把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破坏游客的旅游心情。
针对于这点,大多数人觉得旅行社应慎重选择他们的合作伙伴(酒店)以提高其服务质量,并提高对导游的素质要求,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导游的思想观念,提高其职业道德。
3.生态旅游和科工贸特色旅游新资源开发不足。
根据调查报告不难看出,绵阳市旅游资源集中于历史古迹等人文资源,而上述两大资源相对较缺乏。
对此,我们认为应加强对农家乐等生态旅游的开发创新。
有“西部硅谷”之称的绵阳科工贸都相对较发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个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省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体验
01
02
03
川剧变脸
四川地方戏曲的代表之一 ,神奇的变脸技艺让人叹 为观止。
茶馆文化
四川的茶馆是体验当地生 活的好去处,可以品尝到 正宗的川茶和感受悠闲的 茶馆氛围。
节日庆典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传统节日,四川地区有 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 活动。
宗教寺庙巡礼
文殊院、昭觉寺等佛教寺庙
四川省旅游资源
汇报人:灵犀地
2024-03-12
目 录
• 四川省旅游资源概述 • 自然景观资源 • 人文景观资源 • 特色旅游线路推荐 •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01
四川省旅游资源概述
四川省地理位置与特色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 上游,与多个省份接壤,是连接中国 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文化特色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 的川菜文化、三国文化、藏羌文化等,为 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自然特色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拥有高原、山地、丘 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也多 样,因此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01
自然旅游资源
四川拥有众多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
四川省还积极推动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 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THANKS
感谢观看
长江漂流探险游
在长江上游进行漂流探险活动,领略长江的雄伟和壮美。
05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交通住宿条件改善
交通设施
四川省加强了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铁路 、航空等,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同时,还大力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和景区内部交通,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 服务。
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发展建议

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发展建议【摘要】大邑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本文通过对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和评价,提出了发展建议和保护措施。
现状调查显示大邑县拥有独特的山水景观、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评价中指出,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足,需要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了多方面的发展建议,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等。
还提出了保护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警惕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大邑县在生态旅游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全面规划和合理利用,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发展建议、保护措施、未来发展、发展前景、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邑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地处川西高原腹地,素有“成都后花园”之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风景的日益重视,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
大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川西坝子、水库湖泊、森林草原等,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邑县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开发好大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保护措施。
本研究旨在对大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大邑县的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大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分析该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保护措施,探讨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类型,评估其开发利用情况,为有效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2. 分析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不足,评价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3. 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推动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075经济智库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以感知、了解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为目的的行为过程。
我国文化旅游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1)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2)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3)以本地居民习俗、节日庆典、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4)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
在我国,要想将我国旅游业发展壮大,发展文化旅游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川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四川旅游资源。
据统计,四川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各1个,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拥有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和被誉为道教发祥地的青城山;拥有 46个省级和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数量位居国内第一;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拥有省级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共计63座。
王建墓、刘备墓与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与著名历史人物有密切关系;自贡是“恐龙之乡”, 为恐龙化石集中产地;卧龙自然保护区因大熊猫而为世界注目;成都青羊宫花会、凉山彝族火把节、川西北藏族转山会等,都是民俗旅游的重点。
四川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据了解,四川的文化旅游产品,除为数极少的在依据祖先留下的信息得到开发外,更多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合适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如历史文化中的三国历史文化游,这原本能够是极具潜力的旅游项目,但经营者只是简单地把几个历史上与三国有关的城市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旅游路线,并未深度挖掘其背景故事,且分布散乱,旅途舟车劳顿,游客只能走马观花。
这也侧面反映出在四川,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艺术活动与旅游之间相互独立,并没有发生太多联系。
造成四川文化旅游现状的原因。
四川文化旅游产品大多由静态的建筑遗产构成,而人文资源明显开发不足;文化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僵硬,理念保守落后,不适合当代社会对文化遗产传播、展示之使命的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旅游意识不强而地方保护主义意识浓厚;四川发展旅游更为重视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口号流于形式,不能激发外地游客入川的主动性,相对忽视对外宣传煽动游客的重要性。
四川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四川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该省旅游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环境问题、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等。
为了促进该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四川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引言: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四川地处西南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环境问题、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等。
因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是非常必要的,以促进该省旅游业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四川旅游业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四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多种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四川境内的大熊猫是全世界公认的珍稀野生动物,在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则拥有着媲美世界级的美景;邛崃山脉南部的峨眉山上,峨眉派的佛教文化遗产更是为游客所熟知。
2,旅游业快速发展四川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联系了改革和开放的大潮,更加迅猛地发展起来。
近年来,四川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018年,四川旅游业接待游客总量超过6亿人次,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60万个,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0%。
3,旅游业的问题尽管四川旅游业发展得相当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虽然四川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目前尚有许多景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2)旅游环境问题。
四川旅游业因为一些旅游景区的不规范经营,造成了文化环境的遭破坏、旅游区域的污染等问题。
(3)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
四川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四川旅游业发展对策1,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四川旅游资源,有助于促进四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引进私人资本,鼓励其在旅游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以及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渊源、多民族杂居等原因,造就了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特点,并且具有规模宏大,科学性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特点。
一、四川旅游景观的主要类型1、自然旅游景观。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致使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形成强烈的反差,造就了壮丽的高山峡谷,陡崖瀑布,多江并流的自然景观。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地表的塑造和雕刻,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以及终年葱郁的林地景观。
(1)山地景观四川的山地景观主要以清、幽、秀而吸引广大游客,包括西岭雪山,峨眉山,青城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等。
其中峨眉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同时兼备浓厚的人文宗教气息;青城山是道教名山,植被繁茂,有“青城天下幽”之称;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则是以山地的魅力吸引游客。
其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山地景观,如天台山的“飞来峰”,泸州方山,缙云山等。
这些山地则是以地貌奇观以及独特地质构造而闻名。
(2)岩溶景观四川是我国西南主要岩溶分布区之一,最具特色的是峰林、漏斗、溶洞景观。
卡斯特地貌最为发育的是宜宾兴文石海,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漏斗以及深入地底上下四层,长3千米,面积达80000平方米的大溶洞;峰林峰丛等景观蔚为壮观。
其他还有大娄山,巫山,大巴山等也较为著名。
(3)地震景观经过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灾区的遗址为纪念此次灾害而开发为旅游景点,以此来纪念灾害的造成的不幸和感叹大自然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拒。
例如映秀地震景观,北川县城旧址等等。
(4)江河景观四川江河纵横,湖沼众多,发育有良好的河流及流水地貌景观。
长江横穿四川盆地,有岷江,嘉陵江,沱江等支流注入。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河流景观也迥然不同,各具特色。
这些河流加上诗人的文笔渲染以及作为历史事件的背景,使之更具吸引力。
例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金沙水拍云崖暖”等诗句为赤水和金沙江的闻名有巨大作用;大渡河因为是石达开兵败之地和红军强渡大渡河等蜚声中外,飞夺泸定桥更让大渡河蒙上传奇色彩。
四川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类与评价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作业(论文)题目:四川省旅游资源的分类及评价 所修课程名称 旅游地理学 指导教师: 吴妍 小组成员: 我们是雷锋完成作业(论文)日期:2014年 5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评阅教师签名:____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_____学院______2011____级_______1______班______地理科学______专业………………………………(密)………………………………(封)………………………………(线)………………………………目录1:背景 (3)2:分类 (3)2.1分类原则 (3)2.2 分类对象 (3)2.3 分类结构 (3)2.4: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分类(见表1.2) (5)2.4.1:成都市内主要景点分类: (5)2.4.2:线路①主要景点分类 (6)2.4.3:线路②主要景点分类 (9)2.4.4:线路③主要景点分类 (10)2.4.5:线路④主要景点分类 (10)2.4.6:线路⑤主要景点分类 (13)2.4.7:线路⑥主要景点分类 (15)2.4.8:线路⑦主要景点分类 (16)3旅游资源评价 (18)3.1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三三六”定性评价法 (18)3.1.1旅游资源三大价值: (18)3.1.2旅游三大效益: (19)3.1.3旅游条件: (20)3.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22)3.2.1国家标准评价(见表3.1) (22)3.2.2:四川省旅游资源国家标准评价(见表3.2) (24)3.3:单因子评价——地形因子。
(26)4.四川省旅游资源图示 (27)4.1旅游资源图标准(见表4.1) (27)4.2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图(见图2) (27)5.四川省旅游景点的发展建议 (29)5.1旅游景点的马太效应分析 (29)5.2马太效应对策分析——处于阴影下的旅游景区应对策略 (29)5.2.1“错位”营销形象导入 (29)5.2.2旅游市场的细分策略在旅游景区的运用 (30)5.2.3运营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30)1:背景本小组先是按照四川省主要旅游景点在川内的大致线路分布来选取的主要景点。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四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地,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比较优势,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1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1•1 三国遗迹数量众多,品味独特四川现存的三国遗迹数量众多,约有100多处,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一线尤为集中,其中武侯祠、剑门关、桓侯祠、七曲山大庙、庞统祠、平襄楼等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大多具有唯一性或垄断性,品味独特。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公认最具影响力的纪念诸葛亮和刘备的祠堂,惠陵是全国唯一具有明确标志的三国皇帝陵墓;剑阁剑门关是诸葛亮最早设立关隘以驻军防守的地方;阆中桓侯祠是原址保存、建筑面积最大的张飞庙;梓潼七曲山大庙的关圣殿是省内最早的关帝庙,殿内的金脸关公塑像为全国唯一;罗江白马关庞统祠墓是保存最完整、时间最早的三国蜀汉遗迹;芦山县的平襄楼是国内尚存的祭祀蜀汉大将姜维最古老的建筑物;大邑赵子龙祠墓是全国唯一的赵云墓;雷波马湖海龙寺是全国唯一的孟获庙等。
1•2 三国文化旅游亮点突出,优势明显蜀汉英雄是三国文化旅游的亮点,四川开展三国文化旅游的优势在于中国人喜爱并深受其影响的三国人物诸葛亮。
虽然诸葛亮的故乡在山东沂南,躬耕读书在湖北襄樊,逝世后安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但他一生最伟大的功业建立在四川。
即使人们记不住他的出生地和安葬地,但却记得他建功立业的地方在四川,记得祭祀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
正因如此,全国所有三国景区的同行都承认,若论诸葛亮文化内涵的厚重精深和影响力,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与四川相比,任何城市都无法与成都相比。
所以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应将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作为切入点和主线。
1•3 资源的文化价值高三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中国文化至深,其中体现的谋略思维和忠义精神至今仍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旅游资源归类整理与开发建议成都人文旅游资源一、成都市内●武侯祠、锦里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杜甫草堂、四川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随着新馆落成,由四川博物馆改称现名。
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2012年10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大慈寺,(亦名:古大圣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路一段,建于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
公元622年玄奘曾正式在此寺出家为僧,唐玄宗曾赐额“敕建大圣慈寺”,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
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青羊宫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
●成都昭觉寺成都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5公里,是四川重点佛教寺院,也是我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
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昭觉寺在汉代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
唐代贞观年间,改建为佛刹,名建元寺。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唐代高僧、禅宗曹洞宗传人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他兴工构殿,扩建寺庙,并奉旨改寺名为“昭觉”。
●成都永陵博物馆永陵坐落于成都市青羊区,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称王建墓,也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唯一建筑于地面之上和第一个经过正式发掘的帝王陵墓。
是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史书上称“永陵”。
196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陵博物馆(王建墓)是国家专题性博物馆,园林环境优雅、鸟语花香。
陵墓墓室、文物展览每日对中外游人开放。
博物馆内设有茶园,是成都最负盛名的品茶胜地。
还特设有蜀宫器乐演奏表演,以满足中外游人的需要。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西北部的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青羊大道227号,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04年底立项建设,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
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化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的标识性景观。
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江楼公园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18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
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成都市周边1、南部及西南地区●成都国色天香国色天乡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这里距成都市区约15公里,平原沃野,也是13万亩花卉业的基地。
●成都华侨城欢乐谷成都欢乐谷是成都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16号,距天府广场6.6公里,至成都各个主要人流区只需10~20分钟。
成都欢乐谷是继深圳欢乐谷、北京欢乐谷之后,欢乐谷连锁品牌走向全国的第三站。
[●三圣花乡风景区三圣花乡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总面积达15000亩,涉及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村五个村,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文彩庄园,系大地主刘文彩急剧暴发后建造的。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是位于华阳镇天府大道南段的一个 AAAA级景区。
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属于南方地区地理区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是集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中国主题公园式极地海洋公园。
●黄龙溪黄龙溪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有2100余年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
距市区40公里,距双流区35公里,距华阳街道28公里。
黄龙溪镇面积为50.4平方公里,人口为3万(2013年)。
黄龙溪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也是全国重点镇。
●西岭雪山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成都仅95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属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得名。
景区内有终年积雪的大雪山,海拔5353米,为成都第一峰。
●平乐古镇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
平乐古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
平乐古镇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平乐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平乐古镇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了集镇,迄今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
公元970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
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承载了平乐道不尽,说不完的文化风韵——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平乐古镇的“镇外之景”更令人叹为观止: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金鸡沟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无一处不是人类文明之经典。
●崇州文庙四川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四座文庙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西部孔子文化中心。
位于崇州罨画池南侧。
占地十余亩,现有建筑面积约两千四百平方米。
●镇江寺射洪镇江寺,位于四川中部遂宁市射洪县城关太和镇南城区涪江西岸中点,始建于唐末天祐年间(公元904年),初名“回黄磉灏寺”或“黄磉灏寺”,以“九宫十八院”著称,规模宏大。
宋元时期曾四次增修扩建,明崇祯六年(1633年)被洪水冲破。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再度重建。
依傍涪江西岸、面向涪江江面最宽处,几度兴废的千年古寺黄磉灏寺,即今镇江寺,历来被誉为著名诗人陈子昂故乡“射洪(太和)八景”之首。
今幸存清雍正年间所建弥勒殿,造型精美,弥足珍贵。
●花舞人间花舞人间占地3000余亩,位于四川成都南郊新津县,距离成都市区仅30余公里,是赏花、玩水,体验低碳休闲度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鹤鸣山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
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古龙寺古龙寺,寺院名称,国内有两座古龙寺,一座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一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黄龙溪古镇2、北部及西北地区●青城山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全球道教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
●都江堰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街子古镇街子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
有以晋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
街子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
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崇州街子镇西距成都50公里,地处邛崃山脉。
它坐落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毗邻青城后山和九龙山。
●安仁汶川地震博物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坐落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位于建川博物馆聚落内,是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迁到我市永久展览而新建的国家级专题纪念馆,也是5·12三周年之际全国唯一一个正式对外开放的抗震救灾大型主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