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圣湖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
景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景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前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景区面临改造和升级的压力。
景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是对景区现状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景区在保护文物、提升景观、改善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对景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以期为景区改造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二、设计目标1.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景区经济效益。
2.改善景区的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三、设计原则1.充分尊重景区的文化遗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工作。
2.结合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挖掘并利用景区内在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3.提高景区的教育性和互动性,创新景区的展示方式,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4.提升景区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
四、设计内容1.景区环境设计(1)绿化美化:在景区内增加绿色植被,规划布置草坪、花坛和树木,增加景区绿化率,提高景区环境舒适度。
(2)景观规划:结合景区地形特点和自然风貌,打造特色景观,营造引人入胜的游览氛围。
(3)水域规划:对景区内的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规划和改造,创造水系景观,提高景区的自然吸引力。
2.建筑设计(1)古建筑保护:对景区内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持其原有风貌,提高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2)新建建筑:在景区内增加新建筑物,规划建设景区服务中心、文化展示馆等,提高景区的功能性和服务水平。
3.设施改造(1)道路交通:对景区内的道路进行改造,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便捷性,完善景区的交通网络。
(2)停车场建设:规划和建设景区停车场,提高游客的停车便利性,缓解景区停车难题。
(3)公共设施:增设景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设施,提高游客的游览舒适度和便利性。
4.服务设施(1)导游服务:培训和配置专业导游团队,提供丰富的讲解服务,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湖边景区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湖边景区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湖边景区是一处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休闲娱乐和学习探索的好去处。
然而,由于长期的开发利用和人为破坏,一些湖边景区已经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体验。
因此,本方案旨在对湖边景区进行改造和提升,恢复景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内涵,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二、景区概况本方案针对的湖边景区位于地处湖泊西岸,湖光山色、水天一色构成了其独特的景观特色。
景区总面积约2000亩,湖水面积约1500亩,周边山地和草地面积约500亩。
景区内有各种湖泊水生植物,以及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构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此外,景区内还有一些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改造目标1. 恢复景区生态环境,提升景区生态品质。
2. 丰富景区旅游资源,增强景区旅游吸引力。
3. 弘扬景区文化传统,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4. 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四、具体措施1. 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1)清理湖泊和周边地区垃圾和污染物,对湖泊进行全面清淤和水质净化工作。
(2)修复湖泊周边水生植被,增加湖水植被覆盖面积,提升水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3)设立生态保护区,对景区内的湿地、山地和草地等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增强景区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
2. 旅游资源开发和提升(1)对景区周边山地和草地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徒步登山、草原骑行和野趣探险等项目,丰富景区旅游资源。
(2)修复景区内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进行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增加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3)开发湖泊水上娱乐项目,如划船、钓鱼、湖畔休闲等,提升湖泊的旅游吸引力。
3. 文化传统弘扬和提升(1)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俗表演等,弘扬景区的民俗文化传统。
(2)设立文化主题馆,集中陈列景区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化资料,展示景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

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一、概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肺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丽环境的需求,对公园的景观进行改造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本方案将以城市的城市公园为例,提出详细的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
二、现状分析城市现有的城市公园面积较大,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安全:公园内部交通道路布局不合理,车辆和行人之间的流动不畅,存在安全隐患。
2.缺乏可持续性:目前公园内缺乏可持续性的设计和设施,例如太阳能照明,雨水回收系统等,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3.人流量过大:公园的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是在公园的特定时段,人流量过大,容易造成拥堵和安全隐患。
4.设施陈旧:公园内现有的设施陈旧,需要更新换代,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
三、改造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造方案:1.道路改造:重新规划公园内部的道路系统,合理分配人车流量,提高交通流畅性。
同时,布置交通标志和警示标识,提高交通安全性。
2.环保设施建设:增设太阳能照明设施,利用太阳能为公园内的照明提供能源。
并在公园内设置雨水回收系统,用于浇灌绿化植物。
3.人流疏导:建立人流疏导系统,通过增设通道、设置导向标识等方式,引导游客分散流动,减少拥堵,提高公园的吸纳能力。
4.设施更新:根据市民的需求和公园功能,逐步更新和改善公园内的设施。
例如新建儿童游乐区,增设运动健身设施等,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
四、实施步骤基于以上改造方案,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步骤:1.编制详细的改造方案文件,包括设计图纸、材料清单、施工方案等,确保改造过程规范、高效。
2.着手进行道路改造,根据现有道路的不合理性进行拓宽和调整,确保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3.同步推进环保设施建设,根据公园功能和绿化植物的需水量,合理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并安装太阳能照明设备。
4.在改造过程中,密切关注人流疏导和设施更新的进展,确保改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景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景区改造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进行休闲旅行。
然而,一些传统的景区可能由于设施老化或者环境问题而显得陈旧和不够吸引人。
因此,进行景区改造工程已经成为了提升旅游体验、增加景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某个虚构的景区为例,对景区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为类似的景区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选定的景区位于山水如画的昆明市区大观楼景区。
该景区原有的设施和规划已经较为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对该景区进行改造和提升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共识。
该景区占地面积较大,包含山、水、树等自然元素,以及一些园林建筑和文化遗存,在较为良好的保存状态。
但与现代旅游景区相比,设施和服务方面已有些滞后。
三、项目目标1. 提升景区吸引力。
通过景区改造,提升景区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2. 改善游客体验。
通过更新设施和设计,让游客在景区旅游时拥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3. 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
在改造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将其融入到新的景区规划中。
四、改造方案1. 设施更新景区设施更新是景区改造的重要一环。
针对现有的建筑、游乐设备、停车场、卫生间等设施,需要进行更新和改善。
设施更新的重点是提升设施的功能性和舒适度,确保游客在景区内得到良好的服务保障。
2. 绿化美化景区的植被环境管护是景区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原有园林沿革建筑等文化遗存要得到很好地保护,原有特色要得到充分发扬,完善设施,提升绿化覆盖率,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养护管理。
3. 新增项目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可以适当新增一些旅游项目,例如:漂流、环湖游览、骑行游览等项目,增加游客的体验乐趣。
4. 文化传承景区改造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可以增加一些文化展示馆、文化演艺场所,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湖边景区改造工程方案范文

湖边景区改造工程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不断增长,湖边景区的旅游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湖边景区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未能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挑战。
因此,对湖边景区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景区形象和服务质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的工作。
二、项目理念1. 突出湖泊特色,凸显自然美景。
在改造中,保持湖边景区的原有自然风貌,加强生态环保,更好地融入景区自然之美,打造一处迷人的湖泊旅游景点。
2. 强化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以游客为中心,提升景区服务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注重文化传承,提升景区品位。
将湖边景区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注重文化传承,丰富景区内的文化体验项目,提升景区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三、改造方案1. 生态环保在湖边景区改造中,要充分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禁止污染行为。
建立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植被和动物种群,增强景区的生态环境。
2. 游览设施升级景区内的游览设施,规划建设景区游船码头,提供游客泛舟湖上的体验。
同时,建设观光平台和栈道,为游客提供观赏湖景的绝佳位置。
此外,加强景区内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出行便利程度。
3. 休闲娱乐丰富景区内的休闲娱乐项目,增加湖边的垂钓、野餐、烧烤等设施,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同时,引入水上运动项目,如帆船、皮划艇等,增加游客的参与体验,提升景区的吸引力。
4. 文化体验通过举办湖边文化节活动、艺术展览、传统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动,展现当地的独特文化和风土人情。
打造景区内的文化主题区,设置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和DIY体验区,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5. 餐饮服务提升景区的餐饮服务水平,引进特色餐饮和湖鲜美食,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提升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同时,加强景区内餐饮场所的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确保游客的就餐体验。
6. 品牌营销加强景区的宣传推广,进行形象改造和品牌打造,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川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方案

新川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方案一、规划范围新川公园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周围环境复杂。
本次景观提升工程涉及到公园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植物景观、水域景观、游憩设施和灯光照明等方面。
二、总体规划1. 植物景观:通过植物的精心布置和搭配,打造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花卉和草本植物,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变化,提升公园的美感和生态价值。
2. 水域景观:对现有的湖泊和水系进行整治和改造,提升水质和环境,搭配景观瀑布和喷泉,增加水域的动态美感,打造水乡风貌。
3. 游憩设施:在公园内增加一些新的游憩设施,如休闲长椅、游园小道、运动健身区等,提供更多元化的活动空间,满足市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
4. 灯光照明:加强对公园夜间景观的照明设计,突出重点景点和绿化植物,营造夜间浪漫氛围,增加公园的夜间亮点。
三、具体工程1. 植物景观(1)原有树木的保护:针对公园内现有的树木,采取合理的围护和保护措施,确保树木的生存和生长。
(2)植物的更新和改造:增添一些新的花卉和草本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打造四季美景,丰富植物景观。
(3)景观草坪的修剪和整理:对公园内的草坪进行修剪和整理,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2. 水域景观(1)湖泊水质的改善:加强对公园内湖泊水质的管理和治理,加大水质净化设施的配置和投入,提升湖泊的景观质量。
(2)景观喷泉和瀑布的建设:在水域周围增设景观喷泉和瀑布,通过水的动态表现和音响效果,增加水域景观的动态美感。
3. 游憩设施(1)休闲长椅的设置:在公园道路和景点周围设置多样化的休闲长椅,方便市民和游客休息和观赏。
(2)游园小道的铺设:在公园内增设一些游园小道,串联各个景点,提供便捷的游览通道。
(3)运动健身区的配置:在公园内设置一些运动健身设施,如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台等,满足市民健身休闲的需求。
4. 灯光照明(1)景点照明的设计:对公园内重点景点进行照明设计,选择合适的灯具和照明方式,突出景点的夜间亮点。
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3篇

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公园改造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当前部分公园存在设施老化、景观单一、功能不全等问题,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对公园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其品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目标1. 改善公园的设施条件,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 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种类和花卉布置。
3. 拓展公园的功能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4. 加强公园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公园的运营效率。
三、项目内容1. 设施改造:对公园内的道路、座椅、垃圾桶等设施进行更新和修缮,确保其安全、舒适、美观。
2. 景观提升:增加绿化面积,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乔木、灌木和花卉,打造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效果。
3. 功能分区:根据市民的需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4. 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科普讲座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5. 管理优化: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项目实施1. 前期调研:对公园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项目招标:按照相关程序,对项目进行招标,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4. 施工建设: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5. 竣工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6. 运营管理:制定公园的运营管理方案,明确管理职责和运营机制,确保公园的正常运营。
五、项目预算1. 设施改造费用:[X]万元2. 景观提升费用:[X]万元3. 功能分区费用:[X]万元4. 文化活动费用:[X]万元5. 管理优化费用:[X]万元六、项目效益2. 生态效益: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方案

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方案Ⅰ、项目背景和概述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责任。
因此,提升和改造现有公园的项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项目旨在对市现有的公园进行提升改造,使其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设施。
Ⅱ、项目目标1.提升公园的绿化水平,增加植被种植面积和品种,提高空气质量。
2.改善公园的景观设施,增加风景区、游乐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3.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市民到达公园。
5.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
6.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旅游和消费产业的发展。
Ⅲ、项目方案1.植被绿化提升在公园内增加更多的花坛、绿地和草坪,提高整体绿化覆盖率。
种植不同季节的花卉,保证四季景色宜人,增加游客的观赏体验。
增加树木的种植数量和品种,提供更多的阴凉和氧气。
“森林浴”区域将成为公园的重点打造区域,同时也是公园与周边社区的连接区域,提供市民散步、休闲娱乐的场所。
2.景观设施改善在公园内设立不同功能区域,包括风景区、游乐区、健身区等。
风景区将通过改善湖泊水质和景观设计提升,增加游客的观赏和拍照的舒适度。
游乐区将增设更多儿童游乐设施,增加家庭和孩子的互动体验。
健身区将增设多功能健身器材,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健身需求。
此外,还将增设休息区、文化展示区等,增加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功能。
3.公共交通设施改善在公园周边增设更多公共交通站点,通过增加公交车次和线路,方便市民到达公园。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同时,增加自行车停车点和步行道,为市民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在公园周边建设社区活动广场,定期组织社区聚会和活动,增加居民的参与度。
同时,建立公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公园的环境和设施。
5.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对公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增加保洁人员的数量,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公园的整洁。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增设监控摄像头和安保巡逻,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园现状分析与评价 劣势:
亲水性差
无基础设施 植物凌乱
道路体系不完整
安全设施不健全
6
❖三、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 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1992 4、《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1997 5、《重庆市渝北区绿地系统规划》 2001 6、宝圣湖公园地形图(电子文档) 1:1000 7、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设计人员现场踏勘资料。
原有景观
2、公园周边城市交通发达,方便游人到达。
3、湖景优美,岸线丰富,为营造优美的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
4、湖岸周边发展空间大,用地条件优越,便于景观建设,可进一步提 高公园的利用率。
岸线丰富
湖景优美
4
❖二、公园现状分析与评价
劣势:
1、景观质量不高:小品档次低,缺乏特色;植物散乱,景观效果不好 2、服务设施不完善:供游人休闲娱乐、观景、运动的场所偏少。 3、沿湖场地及道路安全措施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 4、公园亲水性不强,无法满足游人与水的亲密接触。 5、游览道路体系不完整,游览线路不畅通。 6、公园用地分散,整体性不强。 7、有些地段存在生活污水排入湖面的现象,造成湖面水体的污染。
宝圣湖公园景观改造规划方案1Fra bibliotek总体框架
一、 公园概况 二、公园现状分析与评价 三、 规划依据 四、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五、公园性质与环境容量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七、绿化规划 八、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九、照明工程规划 十、环境保护及灾害规划
2
❖一、公园概况
1、地理位置与用地范围
宝圣湖位于渝北区北部新区回兴镇,北邻水木清华居住小区,南邻 在水一方居住区。公园整体用地沿湖成带状分布。整个公园用地从横断 面上分了四带: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堤岸。该公园纵向长约1400 米 , 最 宽 161.81 米 , 最 窄 33.41 米 ; 用 地 面 积 69962.00 平 方 米 ( 约 6.99公顷)。
2、自然地理条件
公园地势较陡,但土质较好,适合各类植物生长,有利于景观的营 造。湖岸有些区域受湖水常年侵蚀,容易发生滑坡和水土流失。公园内 现有植物种类较丰富,且长势良好。宝圣湖周边大都为居住区,无工业 污染。总体而言,湖水水质优良,湖面清澈干净。
3
❖二、公园现状分析与评价 优势:
1、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10
❖ 分析图
景观分析图
区域划分图
11
总平面图
12
❖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景点规划设计 平湖映秀
(一)平湖映秀:该景点与海联学 院、水木青华小区相邻,呈狭带形, 按照其现有的用地条件,景观基础, 结合总体规划思路进行改造规划设 计,形成”三线二带三点”的景观 格局”。“三线”即现有的城市人 行道、公园内原有的园路及增设的 滨湖小径;“二带”即是三条道路 自然分割而成的绿化带”;“三点” 即是串在三线上的重要景观点:
平面图 13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平湖映秀
改造前景观14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平湖映秀
改造后方案一 (夏天落日余晖景观)
15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平湖映秀
改造后方案一(春暖花开的景观)
16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平湖映秀
改造后方案二 (春暖花开的景观)
17
❖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景点规划设计
1、绿韵芳菲:该景点与城市人行道相临,正对水木清华小区主大门,人流相对集 中,地势相对平坦,将其设计为居民提供就近休闲、娱乐、健身的小场地。设计 主要采用45度斜线构图,与纵向城市交通流线形成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主要 利用斜坡花坛、树池、景观构架、花架等景观元素围合、分隔空间,同时利用基 面抬升的方法,加强场地空间竖向变化,形成可观、可憩、可用的休闲小空间。
景区布局:依据公园周边居民主要流向、城市交通条件、公园内部用地特征和现
有景观基础在总体布局构思中,采用“一线三点”的布局模式。
一线:即环湖游览线,主要以动态观景为主、满足游人短暂停留休憩。规划中主 要从完善游览体系考虑,沿路适当布置座凳和小型休憩、运动场地,同时补充照 明及安全设施。
三点:根据地形、景观视线及功能的需要,沿湖布置三个重要景观节点,主要为 游人提供休闲、娱乐、观景的场所,分别是平湖映秀、映水留香、湾岚灵境。
总面积为64107平方米。游览区为30193平方米,根据服务设施与项 目分布情况,其环境容量标准:游览区内按30平方米/人计算。公园规 划瞬时容量为 1006人。如公园每天使用周转率为2,公园每天舒适环 境容量为2012人。
9
❖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
总体规划构思:充分分析现有地形及景观资源、景观视线、游人流向的基础上, 确定了“重点打造三个景点、完善环湖游线和安全设施、适度增加休闲服务场地、 优化植物景观”的总体思路。
4、游人参与原则:公园内各景点的设计坚持人的参与性原则,增强活动的趣味 性。公园内设有茶室,钓鱼平台等休闲娱乐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8
❖ 五、公园性质与环境容量
一、公园性质 该公园是以湖景为特色,集游览、休憩、娱乐、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 区级开放性公园。
二、环境容量 公园环境容量按国家《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计算,宝圣湖公园
7
❖ 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在满足《重庆市渝北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的前提下,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规划紧紧围绕以“湖”为中 心,以“实用、精致”为目标,以市民需求为前提,以景观改造、建 设为手段,创造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户外休息空间,促进城市、 社会、公园、经济和环境的全面进步。
(二)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景观尺度、场地尺度符合人的行为和
心理要求,景观构架和小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2、生态性原则:尽可能运用乡土植物,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慢生树种与快生 树种、乔灌草有机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3、效益协调原则:由于公园的开放性,本规划必须合理权衡公园环境、经济、 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景墙
构架
绿韵芳菲平面18图
❖六、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