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四个小伙伴》有感

合集下载

四个小伙伴电影观后感

四个小伙伴电影观后感

四个小伙伴电影观后感《四个小伙伴》是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故事情节紧凑,场景切换自如,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冒险之旅。

影片由四个性格各异的小伙伴组成,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成为故事的核心。

首先,影片通过生动的角色刻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个小伙伴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勇敢的小明、聪明的小华、善良的小杨和可爱的小王。

每个小伙伴的个性都非常鲜明,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和共鸣。

小明的勇气让人感动,小华的智慧让人佩服,小杨的善良让人感到温暖,小王的机智让人捧腹大笑。

四个小伙伴之间的互动和默契感让人们对友谊和合作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影片中的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故事围绕着四个小伙伴在探险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展开。

他们经历了许多刺激和惊险的场景,包括探险、逃亡、解谜等。

这些情节紧凑而且富有张力,让观众们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影片中的高潮部分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每个小伙伴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相互之间的配合简直是默契到了极致。

观众们跟随着小伙伴们一起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而鼓掌加油。

此外,影片还融入了一些教育元素,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些启发。

在小伙伴们的探险中,他们面临了各种问题和难题,需要通过合作和智慧来解决。

这种合作和智慧的精神不仅在电影中得到了展现,也给了观众们一些思考。

影片通过小伙伴们的努力和团队合作,向观众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大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和坚持。

最后,影片的特效和音乐也是其一大亮点。

特效制作精良,许多场景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美景还是惊险刺激的场面,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的运用也非常出色,恰到好处地衬托了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情感,使得影片更加动人心弦。

《四个小伙伴》是一部可以让观众欢笑、思考和感动的电影。

它以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角色、紧凑的情节和出色的特效与音乐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可以收获友谊和合作的力量,也能够体会到勇气和智慧带来的力量。

写好观后感作文的方法合集三篇

写好观后感作文的方法合集三篇

写好观后感作文的方法合集三篇写好观后感作文的方法 1一、读后感/观后感的概念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

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

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__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

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

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观后感的写法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__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

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

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

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观后感的基本技巧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观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三年级观后感作文

三年级观后感作文

[三年级观后感作文]三年级观后感作文张闻天故居文化之旅观后感清晨我们踏上了本次的文化之旅,三年级观后感作文。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浦东新区机场镇,参观了张闻天故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古朴大方的田园建筑结构,一下子就给人莫名的幽静感,让人心情平复。

我们观看了张闻天先生的身平介绍记录片,给人感触颇深。

自幼好学的张先生曾留学日本、美国、苏联精通三国外语,是中国共-产-党极少的具有留学多国经历的领导人。

他年轻时就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积极投身于我国的民-主运动中,是在国内最早宣传马列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张闻天对其儿女要求严格,最令人敬佩的是他身居要职,从不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子女谋取私利,至今他儿女仍是普普通通的百姓。

在他病危之际,与其爱人商定由她执笔立下字据,将他们的存款全部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交给党。

这些都生动地显示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勤奋好学,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伟大风范,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

当我们仍深思着张闻天的伟大事迹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孙中山的故居。

走进大门一幢两层楼的欧式楼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通过历史资料的记载我们了解到是孙中山在国外的留学生涯,铸就其博大的胸怀和胆识。

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就是这个道路,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秉性,而游历可以铸就一个人的胸怀与谋略。

中国现在的繁荣富强都包涵了这么一段辛酸的历史,无数革命先驱,为祖国江山,抛头颅洒热血。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十几名党员,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屡战屡败,革命是如此艰险如此困难。

而先驱们不断模索探究革命的道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们有毅力、有勇气、有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文化之旅的最后,我们来到了位于茂名路的毛泽东故居。

穿过气宇轩昂的“甲秀里”门楼,踏上青石路,我们似乎嗅到历史的气息。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毛泽东一生曾50多次来上海,其中,1927年之前就曾10次到过上海,因此在上海不少地方都保留有毛泽东的旧居。

此处是他第9次来上海时居住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他住得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富家庭生活气息的一次。

观后感怎么写范文讲解

观后感怎么写范文讲解

观后感怎么写范文讲解观后感,顾名思义是对一篇文章或一部电影的感受想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同一个事物每一个的感受都是不一样,但在怎么写才对呢?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观后感怎么写观后感怎么写1想法,可先记住写下看完后心里的感受与想法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触动点,可先定下大致内容,过后再整理,想法与感觉有时是有时效性,也是最灵感的词汇,对后续总结可起中心作用。

标题,人们的好奇一个陌生的事物,首先会先看标题内容,而一个标题它是整篇文章或整部的中心概括词,对此也可从标题与整个内容是否相符性做论点。

主次,一篇文章或一部电影都有一个中心点人物主次,可先针对人物事件的主次起因与事态的发展方向进行逐步的分析记述。

主题,观后感中可以围绕一个事点表述感觉,也可以围绕多个事点来进行讨论,但要注意的事,论点可多个,但中心点只有一个切勿像流水帐一样。

结构,一篇文章的完成与搭架子盖房子一样,写出大概的感受论点后怎么组织语言结构出题就可以了。

对观后感要怎么写法实在无法下笔时,也可直白的说出对整篇文章或电影的看前与看后的想法感受,把心里语言转化成文字就可以了。

观后感怎么写2观后感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你可以写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写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等。

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

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神秘岛探险》四个孩子的故事读后感

《神秘岛探险》四个孩子的故事读后感

《神秘岛探险》四个孩子的故事读后感
在探索与冒险的旅程中,四个孩子展现出了无尽的勇气、智慧和团结精神。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感震撼,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

这部小说以四个孩子的神秘岛探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未知的环境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和团队协作的故事。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长,他们在探险过程中互相扶持、共同进步,展现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顽强生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四个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

他们在探险过程中不断磨合、相互理解,最终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

这种友谊和团队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四个孩子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也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敢于面对未知的挑战,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精神让我备受鼓舞。

此外,这部小说还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探险过程中,四个孩子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

这让我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共进,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总的来说,《神秘岛探险》这部小说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体会到了友谊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勇气
和智慧。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启示将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完整版)如何写观后感

(完整版)如何写观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导读:本文是关于如何写观后感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如何写观后感】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观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

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

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

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

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

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观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

如何写观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导读:本文是关于如何写观后感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如何写观后感】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观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

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

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

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

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

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

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

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观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

我的观作文怎么写作文

我的观作文怎么写作文

我的观作文怎么写作文转眼间,小学六年的美好生活就要结束了,不过可不要误会,我今天写的不是回忆母校,而是我六年来体会到的“作文观”。

小学六年来我始终最头疼的事就是作文了,不过最后还是靠自己悟性极高学会了,但我却发现了目前作文在社会上的普遍漏洞。

在看作文讲解书的时候,上面写的说,作文不要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承认,他说的一点没错,只是我发现一些同学是在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事情必须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写景一定要按游览顺序来写,读出来虽是符合要求,但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呢?”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说:“雪融化后是春天!”照理说,老师应当为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鼓掌喝彩,但是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错,正确的答案是——雪融化后是水。

”我想当时老师的一个“错”字可以说是给那位学生泼了一盆凉水,“雪融化后是春天”多生动的一个句子,但这种被别人视为“怪异”的句子是几乎没有人认可的,如果他有幸找到了一个知她懂她的伯乐,他一定会变成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如果遇到了像上文中那样的老师,那这个孩子只会一昧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一些很普通的文章。

现在的社会也是一样,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我指的只是一部分。

简单来说,现在就是“花就是红的,叶就是绿的”这样的思想。

孩子好像被困在一个隐形的“黑框”里,唯有大胆的张开翅膀,突破这个“黑框”,才开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对写作没什么兴趣,但很喜欢鲁迅先生,尤其是他写的那篇《狂人日记》,虽然对我来说有些高深,但我还算是了解,我特别喜欢里面的狂人说话那种直言无忌的风格,我希望那些喜欢文学的孩子们,有着各种梦幻般的理想的孩子们,不管前面有多少坎坷,我们都要努力去突破,去克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放开一切去奋力拼搏吧。

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三、要联系实际而“感”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看作文观我最不喜欢做的事是写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四个小伙伴》有感
上周四,班主任傅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电影《四个小伙伴》,这部电影讲了四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错别字大王”丁小东,小胖墩陈辉,乐于助人的张浩,调皮的汪明明。

他们就读于春江小学,学校开展“人人争当红花少年”活动,每人只要得到五朵小红花,就能成为红花少年,参加夏令营活动。

可这四个小伙伴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做小事“没意思”,要找一件“大好事”来做。

有一天,他们把一张请假条交给了李老师,李老师回来看到了纸条,纸条上写着“李老师,我们去普椒园劳动去了!”李老师一打听才知道普椒园是农药厂,所以急忙去寻找,找了一圈才知道他们去的是晋椒园,因为“错别字大王”的一个错字,让李老师热得中暑了。

为了让李老师安心养病,他们偷偷地去接李老师的儿子圆圆回家,可走着走着圆圆又不见了,原来他乱打乱撞地跟着队伍回到了家,误会就这样被解除了。

全班同学最后都同意他们参加夏令营了。

观看完电影后,我不觉红了脸。

这电影中的丁小东不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吗?我是我们班的错别字大王。

记得有一次班上默写成语:“班门弄斧”,我写成了搬门弄斧,默写本发下来,一个大大的红叉叉,我仍不知道错在哪里,执意要去找老师,以为是老师改错了,同桌一看我的本子笑得直不起腰,让我解释一下搬门弄斧的意思,我这才明白是自己写错了。

就这事,我同桌笑了我一个学期。

还有一次是写日记,我把“大吃一惊”写成了大吃一斤,导致文章变成了:“早晨起来,天灰蒙蒙的,一看时间,我大吃一斤,原来才四点半,我接
着睡。

”日记本发下来,老师在大吃一斤下面画了波浪线和问号,唉,我怎么又写错别字了?翻一翻自己的日记本和作文本,发现有不少这样的波浪线和问号,一处处的红色印记,似乎在点醒我不要再犯书写错误。

看完《四个小伙伴》以后,我才明白,写错字不是一件小事,不是笑笑就可以过去了,一定要重视书写,以免在关键的时候写错字酿成大祸。

从此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对待书写,争取早日摆脱“错字大王”的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