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十章(崔新书)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横断面设计教学PPT

根据道路等级和功能,确定道路的设计速度,作为 横断面设计的重要参数。
交通量
考虑道路的交通量,合理规划车道数和车行道宽度。
车辆类型
考虑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类型,如小汽车、大客车、 货车等,以合理设置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
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设计成果进行评 价,如专家打分、问卷调查、数学模型等。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总结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提 出改进建议,为后续的城市快速路横断面设 计提供参考。
05
横断面设计优化
设计优化原则
01
功能性原则
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功能需求, 确保快速路交通流畅、安全。
景观协调性原则
02
03
案例三
某市快速路横断面的多目标优化:结 合交通、景观和生态等多个目标进行 优化,实现了多方面的共赢。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教学内容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城市快速 路横断面的设计原则、标准 、流程及案例分析,涵盖了 道路断面、车道布置、交通
设施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 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多 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横断面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
分析道路的功能需求、交通量需求和安全需 求等。
方案制定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多个横断面设计方 案。
方案评估
对制定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环境和景观 等方面的评估。
方案优化
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确定 最终的横断面设计方案。
4 城市快速路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设 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上、地下构 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
一、纵坡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二、坡长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三、竖曲线
4.4 快速路出入口设计
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应保证不让 主线的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2.集散车道:交织车流严重时设。一般为双车道7m。 3. 变速车道:与辅路和匝道相接,设计宜为单车道。 4.紧急停车带:为保证行车安全,四车道快速路一般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紧急
停车带,不连续时500m设置一处,高架路一般采用连续紧急停车带。 5.辅路:
集散车道
Ⅰ类交织区
Ⅱ类交织区
Ⅲ类交织区
停车带
停
5、分离式高架(双层)-1
分离式高架道路无匝道路 段横断面
5、分离式高架(双层)-2
分离式高架道路有匝道 路段横断面
6、堑式横断面-1
堑式快速路主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双向行驶,辅路(地面 道路)应设置在主路两侧单向行驶或一侧双向行驶。 (1)路堑式
a、平面布置及层位 路堑式系堑式的一种,在地面以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快速路,一般主路在地面以下,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 路辅路通过上下匝道联系。 b、适宜条件 路堑式快速路适合修建在排水无问题的山丘城市。其优点是方便与其它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缺点是排水困难,占地较 大。由于路堤式与路堑式横断面模式主要应用于特殊地理环境。
(3)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速, 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摘要]伴随城市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各城市地区均纷纷开展快速路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种快速路,它属于城市当中重要构成,通过科学合理化地开展城市当中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于城市交通层面需求。
故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当中快速路总体规划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快速路;城市;规划设计;前言:伴随各城市地区交通拥堵问题现状日益严峻化,为更为充分地扭转这一局面,便需高度重视快速路的合理规划设计,不仅解决城市交通现存拥堵问题,且为城市更好地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因而,对城市当中快速路总体规划设计开展综合分析较为必要。
1、何为快速路快速路,即道路中央位置设分隔带,实现双向多个车道通行,促使车辆总体加载量增强,促使其运力得以全面提升[1]。
针对出入口,借助电子设备予以控制及指挥,确保道路交通能够具备连续性。
城市道路配置交通安全及其管理设施,经科学调配,可确保车辆达到专用通行这一效果,快速干道属于城市当中重要构成。
快速路,通常以主路及辅路为主。
主路,为车辆的通行区域,确保车辆能够快速通过;而辅路设于主路两侧为主,可满足慢速车流及区间交通实际需其余,快速道路能够积极推进着城市的进步发展。
2、规划设计基本特点及其要点2.1 基本特点2.1.1 在车辆专用层面受城市道路基本属性所影响,禁止摩托车、拖拉机等低速车辆、还有重型货车、持车等从专用行车道当中通过,维持车辆行驶良好秩序,避免交通堵塞各种不良现象发生,为行车提供安全保障。
各城市均依照着当地交通结构基本特征,对于不同车道当中车种使用、限制情况等做好相应分类,如在快速车道上面主要包含着小型及客车道,而辅道部位所设进出口道需结合交通顺畅或拥堵情况,灵活选定关闭或开启,维持区域范围交通顺畅、车辆稳定及安全运行[2]。
2.1.2 在容量较大层面城市当中快速道路所规划的红线设计往往相对较宽,一般设为50~100m(包含着两侧的绿化带)。
主路上面双向地段车行道设置6~10 条,辅路上面双向路段车行道设4~6条。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2. 术语3. 一般规定4. 通行能力4.1 分类4.2 基本路段4.3 匝道及匝道出入口5. 横断面设计5.1 一般规定5.2 行车道5.3 分车带5.4 路肩5.5 横断面布置5.6 路面横坡5.7 侧缘石6. 线形设计6.1 一般规定6.2 平面设计6.3 纵断面设计7. 出入口设计7.1 一般规定7.2 出入口位置7.3 出入口间距7.4 辅助车道8. 高架道路8.1 一般规定8.2 横断面设计8.3 平面设计8.4 纵断面设计8.5 变速车道8.6 匝道9.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9.1 交通标志9.2 交通标高9.3 防护设施9.4 监控设施10. 景观与环境10.1 设计原则与规定10.2 景观距离10.3 绿化种植的要求与标准10.4 绿化照明、交通设施的关系11. 排水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道路地面水的排除11.3 立体立交道路排水11.4 道路地下水的排除12. 照明设计12.1 设计原则与规定12.2 照明标准12.3 照明设施12.4 特殊地点照明12.5 供电2. 术语·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连续流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高架快速路--通过高架设施修建道路,主路高架行驶,高架设施下面或两侧修建辅路,上下通过匝道联接,高架道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标准的为高架快速路,是快速路的一种型式。
·路堑快速路――在地面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道路,一般主路在地面以下(局部或全部),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辅路通过上下匝道联系,主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标准的道路为路堑快速路。
·出入口--是指驶出或进入快速路单向交通设施,设置于快速路右侧,一般通过互通式立交匝道、高架路匝道、辅路匝道连接。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CJJ 193-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3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士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张琦张欣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崔健球徐波张汎杨斌袁韬吴瑞麟魏立新马国纲徐一峰裴玉龙1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十章(崔新书)

不破坏
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调将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降低对社会的环境影响。
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景观影响 视觉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
快速路自规划和选线开始,就依照国家环境政策法规进行环境的规划和研究,确定景
A B C
不同轮胎类型(A、B、C型)的轮胎/路面噪音声级测定
噪音声级dB
103.5 103.0 102.5 102.0 101.5 101.0 100.5
菜户营桥~右安门 开阳桥~陶然桥 玉蜓桥~左安门桥 光明桥~广渠门桥 东便门桥~建国门 建国门桥~朝阳门 朝阳门桥~东四十 东直门桥南~东直 东直门北桥~北小 雍和宫桥~安定门 钟楼北桥~德胜门 德胜门桥~积水潭 西直门桥~官园桥 阜成门桥~西便门 天宁寺桥~广安门 白纸坊桥~菜户营
• 二环外环 车速50km/h
• 10.3 噪音要求
• 10.3.1 城市高架快速路(含匝 道)横断面的外缘距两侧建筑物 应符合本规程第8.3.2条的规定, 同时应符合城市环境评价指标要 求。当超过城市噪音规定指标时, 应按环保标准要求设置声屏障。
8.3.2 高架快速路与相邻建筑物的最 小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维修高架桥或建筑物所需空间; 2 防止洒盐、洒水损害所需空间; 3 预防火灾所需防护区; 4 消防车辆通行及架梯所需空间; 5 曲线段视距运行要求空间; 6 环境保护所需空间。
1、大型公共建筑物、水面、滨海岸。 2、名胜古迹,包括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 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雅、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 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文物古迹: 指与名人事迹、历史大事有关而值得后人登 临凭吊的胜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2. 术语3. 一般规定4. 通行能力4.1 分类4.2 基本路段4.3 匝道及匝道出入口5. 横断面设计5.1 一般规定5.2 行车道5.3 分车带5.4 路肩5.5 横断面布置5.6 路面横坡5.7 侧缘石6. 线形设计6.1 一般规定6.2 平面设计6.3 纵断面设计7. 出入口设计7.1 一般规定7.2 出入口位置7.3 出入口间距7.4 辅助车道8. 高架道路8.1 一般规定8.2 横断面设计8.3 平面设计8.4 纵断面设计8.5 变速车道8.6 匝道9.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9.1 交通标志9.2 交通标高9.3 防护设施9.4 监控设施10. 景观与环境10.1 设计原则与规定10.2 景观距离10.3 绿化种植的要求与标准10.4 绿化照明、交通设施的关系11. 排水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道路地面水的排除11.3 立体立交道路排水11.4 道路地下水的排除12. 照明设计12.1 设计原则与规定12.2 照明标准12.3 照明设施12.4 特殊地点照明12.5 供电1.0.1 为统一全国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规程适用城市快速路新建与改建工程设计,某些专用道路亦可参考执行。
1.0.3 城市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快速路系统,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与城市环境协调。
1.0.4 城市快速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连续流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高架快速路--通过高架设施修建道路,主路高架行驶,高架设施下面或两侧修建辅路,上下通过匝道联接,高架道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标准的为高架快速路,是快速路的一种型式。
cjj,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

cjj,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篇一: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去时陌上804158787一、编制背景及意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年年5月1日颁布实施体现了20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新的技术、经验和成果。
但只是一个通用规范路基设计方面缺少全面具体的规定需制定专用规范。
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6路基防护与支挡7特殊路基8路基改建与扩建。
基础标准1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T 124-88 在修订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T 50162-92 1993-05-0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004-04-01通用标准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2-05-015 城镇道路项目安全评价规范待编6 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008-09-01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2006-10-019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 2010-09-01专用标准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 2009-10-0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011-03-011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2001-08-0114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在编1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 136-2010 2010-09-011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 15-2011 2012-06-011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CJJ 169-2011 2012-07-0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CJJ/T 135-2009 2010-07-012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部标在编2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012-05-0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2006-12-012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 2009-07-01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国标在编25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3-91 1992-02-012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 66-2011 2012-03-01 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2.与其他规范的关系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基础标准1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T 124-88 在修订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T 50162-92 1993-05-0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004-04-01通用标准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2-05-015 城镇道路项目安全评价规范待编6 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008-09-01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2006-10-019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 2010-09-01专用标准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 2009-10-0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011-03-011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2001-08-0114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在编1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 136-2010 2010-09-011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 15-2011 2012-06-011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CJJ 169-2011 2012-07-0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CJJ/T 135-2009 2010-07-012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部标在编2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012-05-0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2006-12-012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 2009-07-01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国标在编25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3-91 1992-02-012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 66-2011 2012-03-01 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三、强制性条文说明《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3.0.7 快速路的机动车道内严禁设置管道检查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道路声屏障吸声结构的设计
7 声屏障形状的选择
新建路的基础预埋?
风荷载、自重
高层建筑?
降噪绿化林带
• 大孔隙沥青混凝土路面 • 橡胶沥青路面 • 横断面:高架 地平 隧道???
控制噪声 任重而道远!
10.1 一 般 规 定
10.2 景 观 距 离
10.3 噪 声 要 求
10.4 绿化设计要求及标准
道路桥梁中的“脸谱”
西安的铲币防眩板
成都的竹子防眩板
以桥代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修建高架桥,保护植被
合理确定桥梁标高,减少路基开挖
桥梁护栏的绿化遮挡
布设棚洞保护环境
隧道洞口设计简洁、轻盈
挡墙绿化
16/22
木立柱护栏
边坡修饰
北京市高级法院
+0.7m
道路工程项目是带状人工构造物, 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各异,
旅馆等四类建筑中的主要用房。
• 10.3 噪音要求
• 10.3.1 城市高架快速路(含匝 道)横断面的外缘距两侧建筑物 应符合本规程第8.3.2条的规定, 同时应符合城市环境评价指标要 求。当超过城市噪音规定指标时, 应按环保标准要求设置声屏障。
8.3.2 高架快速路与相邻建筑物的最 小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维修高架桥或建筑物所需空间; 2 防止洒盐、洒水损害所需空间; 3 预防火灾所需防护区; 4 消防车辆通行及架梯所需空间; 5 曲线段视距运行要求空间; 6 环境保护所需空间。
道路对人、环境的影响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通用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以人为本、环境友好
10.1 一 般 规 定
10.2 景 观 距 离
10.3 噪 声 要 求
10.4 绿化设计要求及标准
1 应能反映出城市环境特征、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
2 3 位置选择保持自然风貌。 满足公用设施要求。
协调
• 编写原则:与道路专业相关的绿化标准
• 10.1.1~3 布置原则 • 10.4.4 快速路的绿化率宜为25%~30%。
• 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 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0.1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
度五个影响因子。用于描述工程项目对景观的影响程度的 量度,敏感度因子之积量化敏感度: • SI=Sa×Sc×Sd×Sp×St
协调度:即工程项目的视觉特征是否与临近区域协调,主
要体现在项目类型、设计风格、尺寸、色调、建筑材料等 方面。
措
施
线路尽量利用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少占耕地、 少拆迁,高填地段采用保护与环境美化相结合的措施。
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
所以, 工程项目的惟一性 决定其必须创造性地进行设计。
标准、规范是长期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必须认识到标准的法规性和严肃性。 但是, 规范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纲领性法规, 它必须也只能是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仅满足规范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不破坏
4 满足救灾、绿化、环保和日照等要求。 5 不宜穿越名胜文物地区。
相关专业
不破坏
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调将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降低对社会的环境影响。
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景观影响 视觉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10.4.10 快速路上种植的树冠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的最小垂 直距离。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 道路景观绿化的“设计新理念”
设计创作!!
•交通工程 •生态学 •历史学 •生物学
•运输与城市规划
•景观建筑学
•考古学
•地质学
•建筑学
•城市设计
•美学
桥墩台的装饰 展示地域文化
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类别 0 1 2 3 4 适用区域 特殊安静区(疗养院、高级别墅区等) 居住、文教机关区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工业区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昼间 50 55 60 65 70 夜间 40 45 50 55 55
北京市二环、三环、长安街沥青路面/轮胎噪音频谱采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居住区与室内噪声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104.0 102.0 100.0
噪声声级dB
98.0 96.0 94.0 92.0 90.0 88.0 0 20 40 60 车速km/h 80 100 120
A B C
不同轮胎类型(A、B、C型)的轮胎/路面噪音声级测定
•
快速路自规划和选线开始,就依照国家环境政策法规进行环境的规划和研究,确定景
观及环境设计原则,并贯穿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
• 设计目标:弱化、减轻
• 保护敏感陆地、水体和文物等、增强道路与周围环境的相容性、提高道路的视觉
质量、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相关专业:
• • • 自然科学:土壤科学、水和空气化学、植物学、园艺学、森林学等 社会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等 规划设计:城市和交通规划、工程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建设管理等。
• 国外从60年代开始对工程项目进行景观影响评价, • 美国1965年的《公路美化法》,要求政府政策中考虑“风 景的价值”,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要求联邦机构 决策时,运用适当的衡量美学价值的技术。 • 我国从90年代开始对景观影响评价进行研究。
敏感度:影响人口、视频、醒目程度、相对距离和相对坡
• 二环外环 车速50km/h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 条“建设 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 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
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 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指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学校、医院及
根据个性环境,灵活运用指标,尽心创作,
争取工程项目最合理、最优化。
分享结束,多谢各位~~~~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宣
单
日
贯
主讲人:崔新书
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期:2009年10月23日
第十章
景观与环境
1 总则;
2 术语;3 基本规定;
4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5 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设计
6 线形设计;7 出入口设计;
8 高架快速路设计; 9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设计;
10 景观与环境设计。
环保的、与环境协调的隔声墙
形式多样的隔声墙
声屏障设计程序 1 确定噪声防护对象,一个区域、一个或一群建筑物。
2 位置的确定
靠近声源、受声点,可利用土坡、堤坝等障碍物,力求以较少的工程 量达到设计目标所需的声衰减。
3 几何尺寸的确定
4 声屏障绕射声衰减△Ld 的计算 5 声屏障的隔声要求
基于现有噪声的被动设计 新建路设置范围?
3.1.2.3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 10.4.5 快速路中央分隔带与两侧带上的树枝叶不得侵入道 路的限界。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范围内宜种植矮 树,保证行车视距。弯道外侧可适当加密种植。城市快速路
的中间分隔带上不宜种植乔木。
•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 7.1.2 防护设施不得进入车道的限界,且不应进入停车视距范围内。
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 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0.6 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2.0.11 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3.1.2.2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原则: 立交的每一点上,都要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视距要求。
诱导树 矮树 主树 视距三角形区
10.4.6 植树的分隔带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5m。较宽的分 隔带可考虑树木、草皮、花卉等综合布置。在填方或挖 方地段,应在路堤或路堑边坡上种植草皮,在不影响视 线的地段上可种植灌木。 10.4.7 在道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时,应保护古 树名木 。
重要地点: 1、大型公共建筑物、水面、滨海岸。 2、名胜古迹,包括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 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雅、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 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文物古迹: 指与名人事迹、历史大事有关而值得后人登 临凭吊的胜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设计风格、尺寸、色调、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及
利用建筑学方法,使道路与周边景观的反差度降低、布局 优化; 通过隔离带、绿化带的建设以美化沿线环境,同时遮蔽周 围部分景观; 缓解负面影响,积极美化环境、改善景观。
10.1 一 般 规 定
10.2 景 观 距 离
10.3 噪 声 要 求
• 北京二环外环 车速80km/h
噪音声级dB
99.0 98.0 97.0 96.0 95.0 94.0 93.0 92.0 91.0 90.0 89.0
建国门桥~朝阳门 东四十条桥~东直 北小街桥~雍和宫 安定门桥~钟楼北 德胜门东大街~德 积水潭桥~德胜门 西直门东~西直门 官园桥~阜成门北 月坛北桥~复兴门 西便门桥~天宁寺 广安门桥 白纸坊桥~菜户营 右安门桥~开阳桥 开阳桥~陶然桥2 永定门桥~景泰桥 玉蜓桥~左安门桥 左安门桥~光明桥2 广渠门桥~东便门
噪音声级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