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建设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建设规范要求道路工程是指在地面或者地下布设用于交通运输的道路、桥梁、隧道、边坡等相关设施的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承载能力、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路基建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道路工程中路基建设的规范要求。
1. 路基基本要求路基是指在地面或地下的道路基础,它是道路工程中承载路面荷载、分散荷载的结构。
根据《公路工程交付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路基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地基承载力要求:路基必须建设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的承载力通常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来确定,不同地区和地质条件下的承载力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1.2 路基厚度要求:路基的厚度应根据交通荷载、地下水位、路基材料的性质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路基厚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高速公路、大桥等),路基厚度可能会更大。
1.3 硬质路基要求:在某些情况下,道路需要在软土地区、冰冻土地区或高水位地区建设。
这就要求路基采用硬质路基,如混凝土路基、碎石路基等,以增加承载能力和抗冲刷能力。
2. 路基材料要求路基材料是指用于建设路基的土壤、碎石等材料。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1 路基土的选择:路基土是指用于填筑路基的土壤。
在选择路基土时,必须考虑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理化指标、承载力等因素。
一般来说,路基土应具备一定的抗压、抗变形和排水性能。
2.2 基床材料的选择:基床是指路基上部和路面下面的支撑层,它可以采用碎石、砂砾等材料。
基床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材料的厚度、粒径、强度等因素,以确保基床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施工要求路基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要求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路基的质量和效果。
3.1 压实要求:路基的压实是指通过压实设备(如压路机等)对路基进行压实,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宣贯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
3.编制单位
主编单位
同济大学
参编单位
上海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
2.编制过程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2.与其他规范的关系
城 镇 道 路 技 术 标 准 体 系 表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部标 CJJ 129-2009 CJJ 152-2010 JGJ 50-2001 部标 CJJ 136-2010 CJJ/T 15-2011 部标 CJJ 169-2011 CJJ/T 135-2009 部标 GB 50688-2011 GB 14886-2006 GB 5768.1,2,3-2009 国标 CJJ 43-91 CJJ/ 66-2011
1 2 3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通用标准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CJJ 194-201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subgrades(2013年版)2013-05-13发布 2013-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 esign of urban road subgrad esC J J194-201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3年12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9号关于发布城乡标准《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94-2013,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3年5月13日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路基设计基础调查与路基土分类 (4)3.1一般规定 (4)3.2路基设计调查 (4)3.3路基土分类 (5)3.4岩体分类 (5)4 一般路基 (7)4.1一般规定 (7)4.2路床及其设计回弹模量 (7)4.3路基干湿类型 (7)4.4填方路基 (8)4.5挖方路基 (10)4.6路基填料 (12)4.7路基压实 (13)4.8特殊部位的路基填筑与压实 (14)5 路基排水 (16)5.1一般规定 (16)5.2地表排水 (16)5.3地下排水 (18)5.4中央分隔带及边缘绿化带排水 (22)6 路基防护与加固 (24)6.1一般规定 (24)6.2路基稳定与变形计算 (24)6.3路基防护 (30)6.4地表处理与处治 (33)6.5支挡结构 (33)6.6路基边坡加固 (35)6.7路基监测 (36)7 特殊路基 (39)7.2软土路基 (39)7.3高液限土 (46)7.4黄土地区路基 (47)7.5盐渍土地区路基 (53)7.6膨胀土地区路基 (57)7.7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 (59)7.8岩溶地区路基 (61)7.9沿河路基 (63)7.10滨海路基 (65)8 管线工程中的地基处理 (68)8.1一般规定 (68)8.2沟槽回填与压实 (68)8.3窨井部位的路基处理 (68)8.4暗挖施工中的路基处理 (69)8.5掘路工程中的路基修复 (70)9 路基改扩建 (71)9.1一般规定 (71)9.2既有路基性状评价与利用 (71)9.3路基拓宽 (72)9.4道路改造工程中的路基处治 (74)附录A 路基土统一分类法 (76)附录B 特殊路基土分类 (81)附录C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82)附录D 路基回弹模量测定方法 (84)附录E 路基临界相对高度 (91)附录 F (95)条文说明 (96)1总则 (97)3路基设计基础调查与路基土分类 (98)4一般路基 (99)5路基排水 (103)6路基防护与加固 (104)8管线工程中的地基处理 (128)9路基改扩建 (130)1 总则1.0.1 为适应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2019-城市道路路基规范1-5章-PPT文档资料-文档资料

关于标准编写具体要求
条文规定要具体明确、逻辑性强。 只明确“干”的目标,规定怎么“干”,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不得超过什么限界,不阐述原因。不同于《指引》《指南》。
每一条一定有执行程度用语。 6
标准的具体要求 关于术语一章
非术语标准中已有。 术语标准已有的,概念有差别的。 当不收入会影响概念体系的完整的。 其他专业的术语,即使使用频繁也不列入。
发布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发布
《城市道路路线计规范》
发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在编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
CJJ45
其它施工及验收规范(共6项)
14
1 修订工作概况 2《规范》修订依据、原则 3《规范》的主要内容 4 执行新规范需注意设计观念的转变 5 路基压实度标准 6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的要求 7 填石路基压实标准 8 路基排水
4
工程建设标准分类
按约束性划分: 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
GB 5XXX—2019 GB/T 5XXX—2019
CJJ XX—2019
CJJ/T XX—2019
按内容划分:设计标准、施工及验收标准、建设 定额
按属性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我国标准的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9
报告人:崔新书 cuixs126
1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参编单位:上海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2
1
前言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一、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路基设计要满足道路使用的安全要求,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2.稳定性原则:路基设计要考虑路基的稳定性,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平稳度,减少因路基不稳引起的车辆行驶不稳定和人员受伤的可能。
3.经济性原则:路基设计要在保证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环境友好原则:路基设计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回避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尽量避开对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的负面影响。
二、路基设计的技术要求1.土质勘察要全面、准确,并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和方案。
2.路基设计要根据设计交通量、车辆类型和运行速度,合理确定路基宽度、坡度和弯道半径。
3.路基坡度的设计要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避免积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4.路基填筑要分层、加固,保证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路基设计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道路在降雨时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6.路基工程要满足土壤的承载能力要求,保证路基不发生沉降和变形。
7.路基设计要考虑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等,确保道路的抗灾能力。
8.路基设计还要和其他路面结构相结合,确保全线路段的整体平稳度和稳定性。
三、路基设计中需要遵守的规范2.HB5005-19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JTGD20-2024公路工程勘察规范4.JTG/TB01-2024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JTGD60-2024公路设计交通量与车流规范这些规范细化了土质勘察、路基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路基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地理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
充分考虑土质、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合理规划路基工程,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同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优化,提高路基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效果。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是指对城市道路路基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的规范。
道路路基是城市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交通畅通程度。
下面将从道路路基的选址、截面形状、土质填方、排水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首先是道路路基选址。
在选址时,应避免选择土质较差、地势低洼或易积水的地块,以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效果。
同时还应考虑道路的交通量、通行速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路基宽度和截面形状。
其次是道路路基的截面形状设计。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截面形状应符合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和交通要求。
常见的截面形状包括平坦型、抛物线型和抱曲线型。
在设计时,还需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行车速度等指标来确定路基的宽度、高度和坡度,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土质填方是道路路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土质填方时,应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土质的工程性质,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和填筑方法。
同时,还需根据填方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因积水导致路基变形或失稳。
另外,排水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路基设计的重要环节。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道路上的降雨水能迅速排除,以避免道路积水影响通行安全。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道路的坡度、截面形状以及附近的排水设施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排水设备和设施,如路沟、雨水收集井等,确保排水畅通。
此外,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还需考虑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管理。
根据道路的设计寿命确定路基的厚度和质量,确保路基能够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并便于维护与修复。
总之,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是保障城市道路安全、顺畅的基础。
在进行道路路基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条件、交通要求以及土质勘察结果等因素,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并能满足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需求。
这样才能够建设出安全、便捷的城市道路网络。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道路的平稳度、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还关系到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在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确定路基的宽度和厚度。
一般来说,主要道路的路基宽度可以根据车流量和车道数来确定,一般建议每条车道宽度为3.5米,每边设置1米的路缘带,并根据道路的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路基的厚度。
其次,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路面的排水和排泥能力。
路基设计中需要设置适当的横向和纵向坡度,以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流入路缘带,并且排水沟和雨水口的设置要合理,能够有效地排除道路上的积水和泥泞。
此外,在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地下管线和设备的布置。
路基设计中需要避开或者保护地下的管线和设备,保证道路的正常运行,并且方便将来的维护和改造。
另外,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因素。
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层不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同时,如果路基附近有建筑物或者水源保护区等保护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躲避或者保护处理。
最后,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交通流量和车速的因素。
路基设计中需要设置合适的超高或超宽带来保证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并根据交通流量和车速来确定道路的坡度和曲线半径。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规范主要包括路基宽度、厚度的确定、排水和排泥的能力、地下管线和设备的布置、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因素以及交通流量和车速的考虑。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路基设计,才能够确保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路基设计规范

路基设计规范路基设计规范是指在路基工程中,对路基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套技术标准和方法。
一、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 地基调查:对路基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及环境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等,为路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实地勘察结果和土壤力学性质,计算出地基承载力,以确定路基的结构设计方案。
3. 地基加固设计:根据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如加设土工格栅、注浆等,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路基设计规范:1. 路堤设计:根据地基承载力和路堤高度,确定路堤的宽度和斜坡坡度,以保证路堤的稳定和坡面的防护。
2. 车道设计: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设计速度,确定车道的宽度,包括主车道、辅助车道和紧急停车带等,以适应不同交通需求。
3. 边坡设计:根据土壤力学性质和地形条件,确定边坡的坡度和护坡结构,如挡土墙、护坡板等,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和安全性。
4. 地下排水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设计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以保持路基的稳定和排水畅通。
三、施工规范:1. 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的顺序和方法,包括填筑、压实、铺设等工艺,以保证路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施工质量控制:对路基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填筑、压实等环节的质量验收,以保证路基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四、验收标准:1. 施工完工验收:在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包括路基平整度、高程精度、边坡坡度等,以评估施工质量。
2. 使用验收:在路基交付使用前,进行使用验收,包括路基的稳定性、排水效果、交通安全等,以确保路基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路基设计规范对于保证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并对维护和保养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表4.3.4 填方路基填料最小强度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
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10.6.6横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胀缝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缝宽宜为20mm。
在与结构物衔接处、道路交叉和填挖土方变化出,应设胀缝。
2.胀缝上部的预留填缝空隙,宜用提缝板留置。
提缝板应直顺,与胀缝板密合、垂直于面层。
3.缩缝应垂直板面,宽度宜为4~6mm。
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的1/4,且不应小于60mm。
4.机切缝时,宜在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进行。
10.6.7 当施工现场的气温高于30℃、搅拌物温度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混凝土中宜掺缓凝剂、保塑剂或缓凝减水剂等。
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比常温施工湿度提前。
铺筑现场宜设遮阳棚。
10.7.1水泥混凝土面层成活后,应及时养护。
可选用保湿法和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养护。
气温较高时,养护不宜小于14d;低温时,养护期不宜小于21d。
10.7.4混凝土板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