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深加工
浅谈茶叶精深加工在乌龙茶业发展作用

浅谈茶叶精深加工在乌龙茶业发展作用【摘要】本文在此论述了茶叶精深加工在乌龙茶业发展作用。
【关键词】茶叶精深加工,乌龙茶业,发展作用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茶制品登上了货架,袋泡茶、速溶茶、奶茶、茶面包、茶月饼、茶瓜子,以及功能性含茶制品,茶多酚胶囊、含片等都已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儿。
茶多酚等系列产品是天然抗氧化剂,是食品行业使用抗氧化剂首选原料。
这些茶制品的大量涌现标志着茶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即对茶叶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出现喜爱中高档茶叶,低档茶叶少人要,市场上已经出现低档乌龙茶滞销的现象,价格持续下跌。
由于低档茶占茶叶总量的30%左右,市场疲软,这部分产品常常因为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而被白白浪费,严重影响了茶农的收益,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严重制约着潮州乃至粤东地区茶叶的发展,成为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开展茶叶的深加工,开发茶叶系列产品,努力提高茶叶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已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茶叶深加工技术从乌龙茶中综合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多糖、咖啡因等活性物质,制作高附加值产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合理综合利用茶叶资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出更多更新既方便又健康的茶产品,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们个性化消费的需要。
开展乌龙茶叶深加工有以下优势:一是有资源优势。
潮汕地区是我国乌龙茶产区,现有茶园22万多亩,年可产2.8万吨茶叶。
潮汕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高度迎合茶树喜温、好温、耐荫的生理学特性,茶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茶多酚含量远高于岭南以北的其他茶区,特别是茶多酚中的酯型儿茶素,其含量一般比低温茶区茶叶高出20%左右。
另外,大量研究表明,叶型大的品种,茶多酚、茶氨酸含量也高,潮汕地区种植的是大叶乌龙茶品种,其茶多酚和egcg含量,分别比我国中部的小叶型茶品种高出47.5%、4.81%。
茶叶深加工项目计划书

茶叶深加工项目计划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
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叶产量仅192.4万吨,到2017年增至260.9万吨。
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26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7万吨,增速放缓。
据预测,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发展,产量约265万吨。
该茶叶项目计划总投资21668.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334.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39%;流动资金5333.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1%。
达产年营业收入407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606.80万元,税金及附加383.16万元,利润总额9177.20万元,利税总额10826.18万元,税后净利润6882.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43.2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35%,投资利税率49.96%,投资回报率31.76%,全部投资回收期4.65年,提供就业职位766个。
中国作为茶产业生产和消费上的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上千年饮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带给茶叶产业的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同时也有相应的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变化,茶产业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背景茶叶深加工项目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产品也必然崛起。
2012年莫言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身就是国家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和体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由大转强,承载着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商品也必将出现,而茶叶则具备这样的精髓内涵和文明特质。
(二)项目选址xx保税区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茶叶加工与茶叶深加工产品考核试卷

8. D
9. A
10. D
11. B
12. D
13. A
14. C
. D
19. A
20. B
二、多选题
1. D
2. A B C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6. A B
7. A B C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1.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最为丰富的是_______。
2.茶叶加工过程中,_______是指用高温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防止茶叶变色的工艺。
3.常见的绿茶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和_______。
4.茶叶深加工产品中,_______是茶多酚的一种应用,常用于抗氧化。
5.茶饮料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茶叶的色泽,通常采用_______提取法。
A.茶饮料B.茶食品C.茶保健品D.茶香精
9.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普洱茶的陈化过程?()
A.温度B.湿度C.氧气D.光照
10.茶叶加工中,以下哪些工艺环节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泽?()
A.揉捻B.烘干C.摊晾D.杀青
11.茶叶深加工产品中,茶油可以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食用B.医药C.日用品D.工业原料
C.添加糖分和酸味剂
D.使用茶叶提取物
15.以下哪些属于茶叶的感官评价标准?()
A.外形B.汤色C.香气D.口感
16.茶叶深加工产品中,以下哪些是茶皂素的应用领域?()
A.洗涤剂B.医药保健品C.食品添加剂D.农药
17.以下哪些条件有利于普洱茶的储存?()
A.通风B.干燥C.避光D.避免异味
18.茶叶加工中,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保持茶叶的香气?()
茶叶深加工学(第二章 茶饮料加工)

第二节 茶饮料加工技术原理
•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饮料多以调配型茶饮 料为主,即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浓缩液、 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等工序制 成的茶饮料。
超声波连续逆流提取机组
二、过滤和净化技术
引起茶汤浑浊和沉淀的原因
1. 由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形成的混浊和沉淀; 茶叶颗粒、茶灰、茶梗等夹杂物和细小的固体颗 粒物所形成的; 2. 由水质条件不佳引起的混浊和沉淀; 水中钙、镁、铁等离子含量较高与茶叶中的草酸 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以致产生沉淀;
二、过滤和净化技术
• 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液或 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 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奶味香精等的一 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其中蛋白质 含量≥0.5%为奶茶饮料,否则为奶味茶饮料。
• 碳酸茶饮料:以茶叶的水提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 为原料,加入二氧化碳气、食糖和(或)甜味剂、 食用香精等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
2、多级浇渗式浸提
• 由若干个不锈钢浸提罐串联而成,水按照 一定的顺序依次流经各个浸提罐,浸提率 高、风味品质保持较好。
•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组成复杂,成本高, 适合生产批量较大,品质要求较高的产品。
罐组式连续逆流提取机组
3、连续逆流式浸提
• 主要设备是一个带夹套的螺旋输送机,茶叶 原料通过螺旋叶片的运动推向设备的另一端; 而水浸提溶剂则从原料出口端向原料进口端 流动,从而实现有效浸提。
改变茶汤胶体特性:
• 加入明胶、黄原胶、海藻酸钠、卡拉胶、 蔗糖脂肪酸酯等食品添加剂,改变茶汤的 分散性和乳化性,增加茶汤黏度,可防止 在重复冷冻与解冻过程中雪花状薄片的生 成,提高茶提取物的冷水溶解度。如茶固 形物的质量分数为0.004-0.080,黄原胶重 量为茶固形物的5%-12%。
茶叶深加工学(第三章 超微茶粉加工与应用)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研磨式超微粉碎法)
• 但由于粉碎过程中,有空气参与分级,超 微茶粉的香气和色泽有部分影响,但较气 流粉碎变化要少。
• 因为研磨机是分级式研磨机,被粉碎的茶 粉随气流到达分级区,达到细度要求的茶 粉被收集,不符合粒度要求的,再返回粉 碎室继续粉碎,直至达到粒径所需粒度。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球磨超微粉碎法)
作用原理:压缩空气经过滤干 燥后,通过超音速喷嘴向粉碎 腔高速喷射,在多股气流交汇 点处,物料被反复碰撞、冲击、 剪切而粉碎,在风机抽力作用 下随上升气流运动至分级区, 在高速旋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 强大离心力作用下,使粗细物 料分离,粗颗粒下降至粉碎区 继续粉碎。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气流粉碎法)
• 气流粉碎法优点:粉碎过程中物料温度低、 时间短;
明清 (1368-1911)
采混 茶煮 作羹 饼饮
蒸煮 青茶 制清 饼饮
团点 散茶 并茗 用战
炒撮 青泡 散清 茶饮
末茶品饮(历1500多年) Nhomakorabea芽叶茶品饮
超微绿茶粉的起源与发展
• 古代抹茶起源于我国魏晋 时期;发展于唐,盛于宋;
• 南宋淳熙年间,抹茶传入 日本;荣西禅师从中国带 走茶树种籽和制作抹茶的 方法,并在宇治山(京都 附近)种下第一颗茶苗。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电动石磨法)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电动石磨法)
• 石磨法优点:粒度细、加工时间短、加工 过程产品变化小、易于操作;
• 石磨法缺点:单台设备产量太小(40g/h), 加工成本高,不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设备维护较为困难。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气流粉碎法)
超微绿茶粉的加工(气流粉碎法)
• 抹茶曲奇饼干
• 抹茶曲奇做法视频
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平均单产倒数第一!刘仲华院士谈深加工

茶园面积全球第一,但平均单产倒数第一!刘仲华院士谈深加工目前,我国茶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不高。
中国茶产业要通过资源创新、加工技术创新等,研发出广受国内、外市场消费者欢迎的茶产品,进而实现茶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茶叶深加工肩负着茶产业发展的责任和希望。
刘仲华院士(茶界第二位院士)是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带头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刘仲华院士在2019年中国(深圳)茶业科技年会主题报告一、中国茶产业与深加工现状1998—2018年,全球8个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中仅有中国保持了茶园面积和产量持续的增长。
1、中国茶产业现状2017年,中国茶园面积为4272.8万亩,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496,411吨。
2018年,中国茶园面积为4395.6万亩,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616,002吨。
其中,我国2018年各省茶园面积前5位依次为:贵州(684.3万亩)、云南(666.8万亩)、四川(545.1万亩)、湖北(449.0万亩)、福建(310.8万亩)。
2018年,我国共出口茶类总量为36.47万吨,出口金额为17.78亿美元。
其中,出口花茶(0.69万吨,0.66亿美元,均价9.57美元/kg),绿茶(30.29万吨,12.23亿美元,均价4.04美元/kg),乌龙茶(1.90万吨,1.80亿美元,均价9.52美元/kg),普洱茶(0.30万吨,0.28亿美元,均价9.44美元/kg),红茶(3.30万吨,2.81亿美元,均价8.50美元/kg)。
综上,我国绝大部分茶是国内消费为主。
其中,茶叶消费形式为喝掉、存茶陈化、收藏投资,还有不少成为库存茶。
2、中国茶产业尴尬2015—2017年,世界茶叶生产前12位国家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日本、孟加拉等。
茶叶深加工方向

国内茶叶深加工现状分析一、茶叶深加工概念:茶叶深加工是指以茶鲜叶、半成品、成品茶或副产品为原料,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及加工工艺,实现多学科、跨领域、集成化、系统化的开发加工;按照预定目的和技术路线,对材料、能量、信息进行改造、变换、加工,使现代工程装备与制茶工程理论实现高度紧密的融合、协同,集成生物化学、营养学、卫生学、微生物学、酶工程学以及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的新技术,形成茶叶深加工的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的技术工程模式。
茶叶深加工主要包括茶叶物理深加工、生物化学深加工及综合深加工等。
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开发已突破农产品范畴,而向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农化等领域广泛延伸与拓展。
茶叶深加工是茶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和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趋向。
二、茶叶深加工方向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发展到现在,我国茶叶的品种很多,全国能叫出名字来的茶叶就有1000多种。
在这些茶叶当中,有名气的也有很多种,排列前十名的有: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白毫银针、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普洱茶。
陕西省内的茶叶年总产量仅有7000多吨,可是,茶叶的品牌却高达200多种。
陕西茶叶目前已进入了品牌上的"春秋战国"时代,众多的品牌导致了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使陕西茶叶在市场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有名的陕茶主要有:午子仙毫、紫阳毛尖、宁强雀舌、商南泉茗、定军茗眉、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女娲银峰。
虽然品种繁多茶叶质量标准也比国内部分名茶高,但是陕茶名气还只限于陕西境内,产量低不能形成规模,品牌的整合是解决品牌类目繁多效益低下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对鲜茶的生产与销售主要有以下几大知名品牌:中闽弘泰、艺福堂、天福茗茶、新益号、西湖、八马、森舟、大益、谢裕大、凤凰山、卢正浩、祺彤香、合壹、尚客茶品、南茗、徽商、中茶、凤山牌。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健康饮品的发展趋势是;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科学的生产方法,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过程,严格的产品质量等,才能是未来饮品佼佼者,也是茶叶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制作出的茶叶,制作不规范,营养流失,农药残留,胡乱搀杂,要想改变这种市场混乱的状态,必须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将茶叶进行标准化的加工,制成精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营养成分,农药残留必须降到零,而且饮用起来还要便捷,才能适应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人们,茶叶深加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机械加工这是指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如外观形状、大小,以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等。
中国茶叶深加工及茶类发展

中国茶叶深加工及茶类发展
1.中国茶叶深加工
中国茶叶深加工是指以茶叶为原料,以机械设备、各种化学品、微生
物进行加工而成熟的茶叶类产品,其中所涉及的技术有机械、化学和微生
物技术,其中重要的经过有醇化、脱酸、萃取、脱色、提香、发酵、干燥、破碎、粉碎等过程,即茶叶加工的主要流程。
茶叶毛巾、茶粉、茶叶饼、
茶叶片、茶叶糖等均经过茶叶深加工而成。
2.茶类发展
茶类的饮用已有上千年历史。
汉人首先把茶作为饮料,在汉代,茶被
提升到家宴和宴会上的重要茶食,茶的清香在当时被大量传颂,搅动了整
个中国人民的渴望。
随着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也传入到日本,日本人也开始沉浸在茶文化
的海洋中,从此茶文化也融入到日本的现代文化之中。
茶文化的发展也影响到了享受茶的方式,今天提倡的是绿茶的冲饮,
而绿茶的冲泡技法也是日本和中国各自独特的,把茶的饮用变得更加多样,有关茶的文化也更加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深加工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茶叶深加工,茶产业的深度爆发力你了解茶叶深加工吗?知道它有哪些发展趋势呢?一起来看看吧!
吃了绿茶花生牛轧糖,尝了尝茶口服片的味道,又闻到了茶纸巾的芳香……我们感受到茶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以茶为原料,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深加工,制作出的茶产品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仅如此,为了使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能得到茶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使茶叶深加工产品能进一步走进广大老百姓的视线,真正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茶叶,是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是世界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全球共有58个国家种茶,150多个国家饮茶,每天消费30亿株,年销售值达到210亿美元。
我国茶茶叶总产量全球第二,经济总产值却难排上名,茶市近年来渐遇冷,茶企茶商为了卖茶,是很拼,法子想了很多,但销路仍不见好!为何?因为我们的茶叶主要是拿来喝的,而茶叶平均产值较高的国家,如日本、美国和西欧,茶叶不仅拿来喝,还拿来吃,拿来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日本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为1500克,是中国人均茶叶年消费量的近4倍,大部分的消费量来源于茶叶深加工产品。
他们把茶叶深加工,以茶鲜叶、成品茶、副茶,以及从我国进口的绿茶等为原料,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制成多样化的茶产品。
上世纪90年代,日本茶饮料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饮料,抹茶蛋糕、茶香皂,茶腌菜等茶产品,这些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日本茶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的原因除了其茶叶深加工
技术先进外,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非常强。
现代科学研究揭示,茶叶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突变、抗衰老的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因此,茶叶在饮料行业中的地位持续攀升,茶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与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也已成为茶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和未来茶产业的主要内容之一。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欧美日本等国家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趋势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中国茶产业亟需转变的方向。
近几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有力的政策导向,我国茶叶产量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主要茶叶制品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和暂时性过剩。
尽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茶企、茶农对茶叶的深加工越来越重视,逐渐加大了投入,但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茶叶深加工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多数属于低级、初级加工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低,使得我国大宗茶产品的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茶产业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因此急需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从而大幅提高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我国茶叶产品结构,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
由此看来,我们理应对茶叶的深加工和深加工的技术和发展趋势了解一些。
1、什么是茶叶的深加工?
茶叶深加工是指用茶鲜叶、成品茶,或是茶叶和茶厂的废次品、下
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含茶制品的加工过程。
茶制品可能以茶为主体,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
2、茶叶深加工技术有哪些?
茶叶深加工技术大体上可分为4个方面,即: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加工及综合技术加工。
(1)茶叶机械加工。
这是指不改变茶叶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态(如形状、大小等),以达到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的目的的一种加工方法。
袋泡茶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
(2)茶叶物理加工。
这是指改变了茶叶的形态,成品不再是“叶”形的加工方法。
其典型产品有速溶茶、罐装茶水(即饮茶)、泡沫茶(调制茶)。
(3)茶叶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
只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将茶鲜叶或成品原料加工形成具有某种功能性产品的加工方法。
其特点是从茶原料中分离和纯化某些特效成分加以利用,或是改变茶叶的本质制成新的产品。
如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抗腐剂等等。
(4)茶叶综合技术加工。
适制综合利用上述的几种技术制成含茶制品的加工方法。
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和茶叶发酵工程等。
3、茶叶深加工有什么趋势?
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产品向卫生、保健、方便等高级商品发展,已成为世界茶叶加工的大趋势。
专家预测,将来茶产业的发展将更加依
赖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在茶叶深加工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茶叶深加工行业将会引入更多的食品加工工艺,创造出更多更新既方便又健康的多样化茶叶产品,使茶产品更具生命力
(2)茶的功能性开发将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的有效切入点。
(3)通过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高,而且产品种类将更为丰富,价格较为亲民,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日常化需求。
因此,大力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重点应放在目前尚未开发,或开发较薄弱的方面,尤其要抓好市场前景看好的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茶叶的综合利用,使茶叶产品增值。
4、茶企该如何开展茶叶的深加工?
要寻找未来发展茶企突破口,企业需要发展茶叶深加工,茶叶深加工一定会成为一个茶企发展的新的亮点。
如北京吴裕泰茶业总经理孙丹威女士在论坛上所言:茶叶深加工产品能不能被老百姓认可,其实就是看它的转化是否能落地。
茶企未来发展一个根基,是要密切的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们结合,把他们的科技成果很好的转化落地。
茶叶深加工离不开高新技术,而企业可能不具备这些专业人才,把这些专业人才发明的专业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茶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转变人们的认识,这样才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5、茶叶深加工有何意义?
(1)充分利用茶叶资源。
(2)丰富市场茶产品种类。
(3)开发茶制品的新功能。
(4)茶制品发挥更大的效用。
(5)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百姓收入。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