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报告(文库)
文献综述报告范文

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
现对本科学生专业文献综述(论文)作如下暂行规定。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包括有关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一)目的科技文献检索和专业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
对本科学生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和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工作能力。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继承和借鉴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2.使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科技文献的种类,掌握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大量搜集、阅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和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并撰写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要求1.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属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每位本科毕业生必须完成。
2.每位同学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找有关文献资料,撰写出与本人参与的课题有关的文献综述一篇。
文献综述(论文)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5篇以上,外文文献至少2篇。
3.专业文献综述(论文)应由学生自己用计算机排版打印(16K纸),统一封面。
学生提交的文献综述要经指导教师审查合格后上报工商管理(双)专业教务员。
二、学习和指导(一)课程选修学生通过《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等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专业文献综述(论文)的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Literature Review Report)是对于某个特定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的报告。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阅读和评价,理清该领域内已有的研究现状、问题和进展,为自身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挖掘研究领域内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文献综述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领域或问题,并明确主题的范围和目的。
2. 收集相关文献:通过各种途径(如数据库、期刊、会议论文等)查找和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3. 阅读和筛选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4. 分析文献:对所筛选的文献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发现。
5. 编写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清晰地呈现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和进展。
在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高质量的文献:选择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可信度的文献进
行阅读和分析,避免引用低质量或不相关的文献。
2. 关注研究主题的热点和前沿:重点关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关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方向。
3. 结构合理: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合理,包括引言、方法、主体和结论等部分,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献综述的内容和结论。
4. 文献引用和注释:对所引用的文献,需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注释,确保报告的学术严谨性。
综合以上要点,在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时,应精确表达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重要性,并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概述,为自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文献综述报告及其范本

文献综述报告及其范本文献综述报告是一种总结和综合研究领域内相关文献的方法。
本文介绍文献综述报告的目的、重要性和范本。
目的文献综述报告的目的是评估和总结已有文献中的有关信息,为研究者提供对特定主题的全面了解。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找到自己研究的空白或需要深入探索的方向。
重要性文献综述报告对于研究的成功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之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启示。
此外,文献综述还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理论框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范本下面是文献综述报告的一个简单范本:标题:A综述报告1. 引言在过去的几年里,A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许多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结果。
本文对这些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以期提供一个对A领域的全面了解。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搜索并收集了在A领域相关的文献。
共收集了XX篇文献,并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和分析。
3. 结果和讨论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A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X、Y和Z领域;- 文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和长期的追踪观察;- 这些研究对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非常有效;-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本文讨论了这些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4. 结论综合分析表明,A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结束语文献综述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系统性地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的范本能够对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的研究者们有所帮助。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模板文献综述。
引言。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述,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如何保持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健康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健康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面。
其中,健康管理是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疾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
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健康促进则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研究趋势。
在健康领域的研究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健康档案管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其次,健康教育中的新媒体教育也逐渐兴起。
新媒体教育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最后,健康促进中的运动健康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
尽管健康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健康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健康档案管理的发展,患者的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次,健康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错误的健康知识可能会误导人们,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健康促进中的运动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同的人群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同,如何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健康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文献综述范文(通用5篇)

文献综述篇1一、引言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如果家长、教师方面不能及时给予矫正,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从家长、老师们转变思想,耐心与青少年沟通以及加强社会文化现象方面着手的。
而社会文化现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导,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方法,而社会引导这一方面在我看来,恰恰与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所做的引导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矫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
二、正文(一)叛逆心理的概念至今为止,关于叛逆心理这个定义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概念。
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观环境与主题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通常学者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2个主要方面在变化。
一个是从生理方面;另一个是在心理方面。
对于生理方面学者们一致都认为孩子在身体结构上在发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认和理解时,常常表现为任性和耍小脾气,常常采用怀疑的眼光和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事物。
更严重者常常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甚至用传播负能量来扰乱周围人的思维和态度,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绝大部分学者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确切的说明。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导致其产生对抗社会、不合群等病态性格,甚至会进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也有无数案例也证明了严重逆反心理的危害。
如社会上多发的离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对于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种。
1、自身原因。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
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生理上性意识以及性别意识都开始觉醒,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是一种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和评价的学术性报告。
它旨在回答一个或一组具体问题,并对所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现状、趋势和热点。
同时,文献综述报告也可以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文献综述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范围和限制。
2. 文献综述方法:介绍文献综述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文献检索、筛选、评价和分析等。
3. 文献综述结果: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的主要内容、结论和研究方法,提取研究领域的特点和热点。
4. 文献综述评价:对已有文献进行评价和批判,指出其局限性、不足和争议,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5. 结论和展望:对整个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前景。
在编写文献综述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并明确研究范围和限制。
2. 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
3. 对所选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建立文献综述的框架和体系。
4. 对已有文献进行客观、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评价。
5. 在文献综述中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热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
指导和启示。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报告是一种对已有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的学术性报告,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编写文献综述报告需要注意问题和目的的明确、有效的文献检索和评价方法、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前景。
文献综述报告范例

课题调研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个课题的大量的有关资料、情况、数据等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分析、加工综合而成的。
它能够帮助作者了解国内外某专业或者学科或者某课题的研究起源、研究水平、发展趋势、主要研究者、主要的派别和观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
文献综述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发现科研主攻方向、有助于把握论文选题的方向和重点。
文献综述不同于原始论文,因为它不是某一科研课题成果的报告,也不是一种论文摘要的汇编和索引,更不是简单地罗列一批文献,而是将许多有关联的文献分析对比,加以评论。
文献综述要反映所写专题的全貌,包括历史概况和最新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课题综述包括综述论文和综述报告两种类型。
综述报告必须符合一般的学术论文的格式,对文献的介绍更强调综合与分类,对已有所有的分析或对某领域研究的未来预测是综述论文必备的内容。
综述报告则要求详细给出数据库选择、检索词的确定、检索式的编制过程,对比较重要的文献进行逐篇介绍;课题综述报告的综述部分的概括性更强,综述报告强调形式的格式化和完成综述报告的步骤。
课题综述的特点和内容1、课题综述的特点(1)内容方面:综述论文是对大量文献的综合描述和广泛综述时空范围内发展和情况。
●语言的概括。
对原始文献中的各类理论、观点、方法的叙述不是简单地照抄或摘录,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
●信息的浓缩。
综述集中反映一定时期一批文献的内容,浓缩大量的信息。
一篇综述报告可以反映几十到上百篇的原始文献。
●评述的客观。
叙述和列举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技术及数据时客观、如实反映原文作者的内容;分析、比较、评论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时基于客观进行分析、评价,而非出于个人的喜好、倾向、感情;预测时,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的推导方法为手段,力求客观,而非凭空想象,出于主观愿望盲目提出。
(2)形式方面。
标题醒目。
综述论文一般直接反映其综述类型,如包含综述、概况、评述、进展、动态、现状等字样。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通用7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一)选题原则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X X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XXXXXXXXXXX换热器设计
学院: XXXXXXXXXXXX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 X X
指导教师: XXXXX
填写日期: 2019年2月28日
一、国内外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尤为迅速,然而换热器作为最普遍的换热单元,在石油化工行业十分常见,同时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换热装备行业在2016年便突破了1000亿元,并且每年还在增长,但是距离我国进入世界换热装备大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1]。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换热器的形式层出不穷,有板式换热器,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薄膜蒸发器,高效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新型螺旋绕丝管壳式换热器, 矩形自支撑缩放管换热器, 振荡流热管换热器, 高通量换热器, 管程强化换热器, 扭曲椭圆管换热器等[2]。
其中管壳式换热器最为常见,虽然它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性和金属材料耗等方面,不如其他新型换热设备,但它具有结构坚固,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强,可靠程度高,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能承受高温高压等特点,所以在工程中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大约在60%以上,可见,管壳式换热器在国民的经济作用是不可限量的[3]。
就目前发展来看,我国的管壳式换热器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易激发流体诱导振动而导致换热管束松动,折流板与壳体间的焊接产生裂缝;壳程流体流动阻力较大,壳侧压降较大,动力耗损严重;壳程流体存在流动“死区”,死区内局部换热效果差,导致换热器整体换热率低,同时涡流内容易积垢,影响换热器的寿命[4]。
在国外,主要是各大传热公司从事着换热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工作。
美国传热研究公司是一个创建于1962年的工业联合企业,主要从事过程传热应用研究,并拥有工业规模的大型试验研究设备。
该企业会员遍布全球,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传热机理,两相流,振动,模拟及测试技术方面为全世界换热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该企业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使换热器工艺计算精度准确,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英国,英国传热及流体服务中心HTFS,长期从事传热与流体课题研究。
该企业开发的HTFS和TASC 换热器软件使其在传热和流体计算上更为精确。
尤其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国外远远领先于国内。
除此之外,国内外的相关学者也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大量的研究,张勇,闫媛媛,杨飞等人对强化传热和壳程优化压降进行研究,王战辉、Yonggang Lei等人研究折流板对壳程流体流动的影响,O. Labbadlia研究管系的布置对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内流动分布影响,Juan Jose Cartelle Barros等人采用一种新型集成方法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持续的优化,并且取得巨大研究进展[4-9]。
二、研究主要成果
张勇等人对强化传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化管程传热和强化壳程传热。
对于管程强化传热主要采用的是新式换热管,有螺旋槽纹管、缩放管、横纹管、螺旋扁管、内插物管。
对于壳程强化传热主要壳程的强化传热主要是通过改进壳程管子的支撑结构来实现的,这些改进可以加强壳程流体的湍流程度、增加流体的纵向流动、减少流动死区等,以强化壳程传热。
因此,强化壳程传热的有纵流式换热器、螺旋流换热器、射流式换热器等。
对于优化壳程压降主要的方法都是通过改变壳程折流板的形式,使壳程流体速度变化趋于平缓,流动阻力减小,从而达到降低壳程压降的目的。
王战辉等人研究折流板数量、折流板缺口高度、折流板切口方向角度为考察因素研究对换热器压降和传热系数的影响。
得到如下结论:1)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压降和传热系数均随折流板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折流板数量小于 8 时,增加幅度小;当折流板数量大于8时,增加幅度大。
2)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压降和传热系数均随折流板缺口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压降随折流板切口方向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传热系数均随折流板切口方向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折流板切口方向为90°时传热系数最大,压降最小,综合性能最优。
3)折流板切口方向是影响综合性能参数α/Δp的最主要因素,折流板数量对α/Δp 的影响最小。
Yonggang Lei等人研究的折流板的形状对壳程压降和传热系数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采用新型百叶折流板,得出该种折流板可以有效的降低壳程压降和提高传热系数。
O. Labbadlia等人通过研究得出60°布置关系可以使壳程内流体流动更加均匀。
三、发展趋势
未来的石油化工企业需求趋势将是产品设备的节能化、高效化和大型化,而换热器以其产品的传热效率高、节能增效、节约资源等优势成为大中型石油化工项目的首选设备。
预计到 2020 年,换热器企业总规模将会到达年均10%~15%左右的同比增长速度[10-11]。
同时因为石油需求量逐年上升,石油化工行业产能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制造相对应的大型设备,因此,近些年换热器也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12]。
四、存在问题
通过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强化换热管清洗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非常高,制作工艺非常的复杂。
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其他方面进行研究,如持续开发高效强化传热管,并对强化传热管的传热及抗污垢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多种强化传热方法相结合,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强化换热效果[13-15]。
五、参考文献
[1]肖克,张巨伟,于妍.管壳换热器的发展和前景[J].当代化工,2015,44(12):2821-2824.
[2]王瑶.石油化工行业中换热器的种类及用途原理[J].科技与企业,2014(16):430.
[3]胡津铭.浅谈国内管壳式换热器发展[J].科技视界,2016(15):106+61.
[4]张勇,闫媛媛,杨飞.管壳式换热器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39(18):107-108+70.1
[5]王战辉,马向荣,范晓勇,高勇.折流板对管壳式换热器内部流场影响的分析[J].能源化工,2018,39(05):77-81.
[6]Yonggang Lei, Yazi Li, Shenglan Jing, Chongfang Song, Yongkang Lyu, Fei Wang.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novel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s with louver baffles.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Volume 125,2017,Pages 870-879,
[7] Emad M.S. El-Said, M.M. Abou Al-Sood.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new segmental baffles configurations: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hermal Engineering, Volume 150,2019,Pages 803-810.
[8] O. Labbadlia, B. Laribi, B. Chetti, P. Hendrick.Nume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ube arrangement on the flow distribution in the header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Volume 126,2017,Pages 315-321.
[9] Juan José Cartelle Barros, Manuel Lara Coira, María Pilar de la Cruz López, Alfredo del Caño Gochi.Sustainability optimisation of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using a new integrated methodolo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Volume 200.2018, Pages 552-567.
[10]吕明璐,杨鑫,张瑶,庄严.换热器的现状分析及分类应用[J].当代化工,2018,47(03);582-584.
[11]刘佳杰.换热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市场,2016(03):61+64.
[12]陈永东,陈学东.我国大型换热器的技术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10):134-143.
[13]林文珠,曹嘉豪,方晓明,张正国.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8,37(04):1276-1286.
[14]齐洪洋,高磊,张莹莹,等. 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概述[J]. 压力容器,2012 ,29(7):73-78.
[15]陈伟.浅谈换热器研究应用的发展前景[J].中国机械,2013(6):81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系级教学单位审核意见:
开题考核分数:
考核组长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