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汇报解答

合集下载

关于文献综述,这篇文章说透了,认真读了,文献综述不再是难事

关于文献综述,这篇文章说透了,认真读了,文献综述不再是难事

关于文献综述,这篇文章说透了,认真读了,文献综述不再是难事文献综述是一篇规范的研究论文所必须的要素。

何为文献综述呢?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和研究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确认该论文所研究的问题与以往同类或同领域论文相比较所具有的价值及在选题或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是否具有创新性或新的进展。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后人总是踩在前人肩膀上的。

因此,文献综述事实上就是在寻找和确认前人肩膀究竟在哪里的过程。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缺少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工作的话,该项研究很有可能只是踩在别人的腰上,甚或是没踩到前人任何部位即踩空了或者踩偏了。

另一方面,文献综述也有助于编辑和审稿人迅速有效地对该项研究的价值予以判断。

由此说,文献综述其实对提高投稿的命中率是有一定帮助作用的。

一、文献来源文献来源是指你想阅读的文献从哪里来。

对于专业研究者而言,毫无疑问,文献来自于专业出版物,主要包括期刊、图书以及部分报纸的理论版等。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数字期刊也逐渐成为文献的来源之一。

但总体上,目前还是以纸质版的专业出版物的电子版为主要的文献来源。

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科研工作者所在机构的图书馆一般都提供较为全面丰富的电子资源文献。

最为常见的数据库包括中文和外文两种。

如下是常见的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资源(含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成果等)·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术期刊·万方学位论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龙源期刊网·人民日报常见外文数据库有:·ScienceDirect·Web of knowledge平台(含SCIE,SSCI,AHCI,INSPEC,BCI 等)·EBSCO总平台(含ASP,BSP,PsycInfo,PsycArticle,ERIC,Ebooks等)·SpringerLink Journals·JSTOR·SpringerLink Books·Reaxys·ERIC·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库·Oxford Journals·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Cambridge Journals上述每一个数据库都有专属的特色,这些特色既有可能体现在学科或主题上,也有可能体现在文献年代上。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实例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实例

文献综述的写法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设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需要说明的是,如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好处要求同学们学写文献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有利于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4.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撰写。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文献综述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以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文献综述组会汇报

文献综述组会汇报

文献综述组会汇报
文献综述组会汇报的目的是分享和讨论文献阅读的成果,以便小组成员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以下是可能的汇报内容和步骤:
1. 介绍文献来源和筛选标准:说明你选择这篇文献的原因,以及你根据什么标准筛选出了这些文献。

2. 概括文献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以及它们在本领域的重要性和贡献。

3. 提炼主题和重点:将文献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将相似的观点或研究方法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和核心问题。

4. 对比和对比分析:将不同文献之间的观点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异同点和创新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5. 引申和拓展:根据文献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和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6. 讨论和交流:向小组成员介绍你的文献阅读成果,并与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

7. 其他注意事项:在汇报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出现偏见和歧视现象。

同时,要注意时间控制和语言表达,尽可能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总之,文献综述组会汇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进展,提高小组成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在汇报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与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和进步。

文献总结汇报怎么写

文献总结汇报怎么写

文献总结汇报怎么写文献总结汇报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写1000字的文献总结汇报的指南:引言:引言应该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对于本篇文献总结汇报,可以简要介绍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态,以及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目标。

文献综述:这是文献总结汇报的核心部分,需要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组织。

为了写1000字的综述,可以选择关键性的文献进行详细讨论,同时对其他文献进行简要的提及。

综述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这些研究在该领域中的重要性。

方法:如果文献中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在方法部分进行简要的总结。

这部分应该包括研究设计、实验对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如果原文献中的方法非常复杂,可以简化并突出核心要点,以便在有限的字数限制下进行描述。

结果:结果部分应该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概述。

重点突出研究结果的主要发现,并提供一些数据或关键图表,以支持总结性陈述。

同样地,如果原文献中的结果非常详细,请挑选一些关键结果进行阐述,以保持在1000字的字数限制内。

讨论:在讨论部分,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其他文献进行对比。

这部分的重点是讨论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文献综述的总结。

简洁地总结研究的目标、方法和结果,并强调该研究在该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的意义。

通过合理划分字数,每个部分的篇幅可以进行调整。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言之有物、层次清晰,并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文献综述的重点内容。

综述文献汇报发言稿范文

综述文献汇报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在文献综述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下是我对相关文献的综述。

一、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综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因此,做好文献综述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方法1. 查找文献:通过数据库、图书馆、学术搜索引擎等途径,广泛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2. 分类整理:根据文献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3. 分析评价: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创新点等。

4. 综合总结:总结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文献综述内容1. 研究领域概述首先,我们对研究领域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进行概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对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2)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手段验证理论、发现新现象。

(3)应用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

2. 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研究现状:(1)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者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

(2)研究内容丰富:涉及多个方面,如理论、实验、应用等。

(3)研究热点聚焦:近年来,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逐渐凸显。

3. 发展趋势结合文献综述,我们可以预测以下发展趋势:(1)研究方法将进一步创新,如跨学科研究、大数据分析等。

(2)研究内容将更加丰富,涉及更多领域。

(3)研究成果将更加实用,为实际生产、生活提供更多指导。

四、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的聆听,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综述,又叫文献综述.对综述的理解和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综述,就是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综合叙述。

它的特点是“述而不评”,即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已取得的某一专业、学科、课题、专项研究的实际情况或研究成果,属于三次文献。

另一种认为:综述,是对大量文献经过阅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综述。

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综述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学科、专业、课题项目研究的整体状况,参考利用价值高,特别有助于研究人员开拓视野,把握关键,做好选题,避免重复,节省时间,利用线索,深入研究。

一、综述的类型综述一般有以下几种:综合性综述。

是指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个会议等文献材料情况作出综合性的叙述。

如某一学术会议的综述,就是根据某一学术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上交的论文材料,以及讨论情况而写成的综合性报告。

专题性综述。

是指对某项课题或某项研究的研究状况或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

如撰写某项课题研究的综述,可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的方式、方法,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或已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项成果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等如实叙述出来。

文摘性综述.是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项研究在某段时间发表的文献信息内容,用少量文字摘录出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综合排列和叙述。

文摘性综述要求逐一标注所引用的文献。

二、综述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写法1、综述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综述要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使用对象、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材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2、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1)标题。

文献综述怎么汇报

文献综述怎么汇报

文献综述怎么汇报
文献综述的汇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简述研究目的和背景: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为什么进行文献综述,并明确探讨的主题或问题。

2. 文献收集和筛选方法:描述文献收集的方法,例如通过数据库检索、查阅相关论文引用文献等途径。

同时,解释筛选文献的标准,比如选择与研究主题最相关的文章。

3. 文献综述的主要结构:将文献综述按主题或时间顺序进行组织,说明各个主题或时间点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成果。

4. 文献综述的内容:根据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可以提出不同文献之间的观点差异或共同点。

5. 文献综述的涵盖范围:介绍文献综述的范围,包括涵盖的关键字、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等。

6. 结论和展望: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7. 引用文献和参考文献:在汇报结尾处列出所引用或参考的文献,并按规范的格式编写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列表。

在文献综述的汇报过程中,需要注重清晰的逻辑结构、准确的
论证和客观的评价,确保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另外,汇报时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重复。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内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学术观点等进行全面、系
统地整理、分析和评述的工作。

本文将对文献综述的相关概念、意义、方法和步骤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一
领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同时,文献综述也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某一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其次,文献综述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文献搜索、文献筛选、文献阅读、文献整理
和文献分析。

在文献搜索阶段,研究者可以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期刊等渠道,全面、系统地搜索和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文献筛选阶段,研究者应该根据文献的质量、可靠性和相关性,对已收集的文献进行筛选和归纳。

在文献阅读阶段,研究者应该对已筛选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把握文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

在文献整理和分析阶段,研究者应该对已阅读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对文献的观点、结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最后,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研究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

研究者应
该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和整理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文献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研究者全面了解
某一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发现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者应该重视文献综述的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不断提高文献综述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量指标是否恰当?
衡量指标恰当。研究者测定受试者0及24周时糖化血红蛋白、 标准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C肽水平,比较2组受试者血 糖控制水平、治疗前后C肽水平。并对受试者的体重、不良事 件发生率进行随访观察,尤其对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发生率进行 了比较。(其中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美国BIO-RAD公司Variant 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由日本 日立71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标准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h C 肽水平由美国DSG公司放免试剂盒测定)。
⑵研究者在文章中未提及ຫໍສະໝຸດ 何估算样本量。F IVE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是否明确?
有明确的入选标准、主要剔除标准,但未提及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①既往为使用过胰岛素;②年龄18-80岁;③血肌酐≤132.6umol/L; ④BMI:21-41kg/m2;⑤研究前接受饮食和运动疗法以及当前口服降糖药(双 胍 类 or 磺 脲 类 超 过 最 大 剂 量 的 1/2 ) 剂 量 稳 定 3 月 以 上 ; ⑥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7.5%-11.0%,空腹血糖>7.5mmol/L。 主要剔除标准:①筛选前正在或曾近使用胰岛素者(除非既往用于治疗妊娠 糖尿病or胰岛素短期治疗不超过1周);②患有心血管、肝脏、神经、内分泌or 其他重要系统性疾病,难以完成实验方案or不易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者;③既 往半年曾同时使用2种或以上口服降糖药者。
E I GH T
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
研究者采用9.10版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x±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分布、构成比及百分率表 示。正太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进行分析, 非正太分布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采用X 检 验比较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统计学显著性均采用双侧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统计学方法正 确。
NI NE
对防止偏倚及保证依从性采取何种措施?
㈠ ⑴对防止选择性偏倚的措施:①研究者采用了随机抽样、随机分组原则。 对于退出研究的受试者将保留已有的编号和随机编号,维持原有随机分组分 析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随机分组获得可比性。②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 体质指数、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亦使 两组具有可比性。⑵对防止信息偏倚的措施:①为受试者发放同意的快速血 糖仪和试纸,并明确血糖监测时间。②要求每位患者记录研究期间任何不良 事件,其中对于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均有较详细、明确的定义,并要求详 细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诱因、症状、持续时间、缓解情况等。③对于评价 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清C肽的测定,有统一、明确的定量、客观指 标,且测量仪器精良;其中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均有卫生部中日友好医 院内分泌实验室同批测定。④研究者对失访者、不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在分 析时均排除,从而减少了偏倚,但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外推。 ㈡在该研究,为保证依从性,研究者①选择了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全国12 所研究中心,均为三甲医院)②试验前告知研究对象试验的性质、目的以及 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③研究设计合理,试验期限不长,为24周。④对于两种 治疗均可实施、操作,研究对象易接受。从而取得了研究对象的支持与合作。
T EN
对该论文的总体感受如何?
该论文整体研究设计科学,研究方法合理,统计分析 方法正确,研究结果支持研究结论。研究者思路清晰, 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且研究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不 足之处,为今后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思路。研究者明确指 出研究目的,并且围绕研究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最终得出研究结果,为今后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实用 价值。
文献评介报告
添加组员姓名
评介论文题目: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 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基础胰岛素或第二种口服 降糖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 论文所属学科:内科学
• 设计类型:RCT□;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队 列研究□;现况研究□;诊断试验评价□;病例 对照研究□;病例资料分析□。
• 论文性质:病因□;诊断□;防治□;预后□; 一般资料分析□。
O N E 选题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
本研究具有科学性,但不具有创新性。 目前,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发表的2型糖尿病治疗共识 将基础胰岛素治疗作为生活方式联合一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3个月 血糖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联合治疗方式之一。已有多项 大型临床研究证实了口服糖尿病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 和安全性。但是目前关于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加用基础胰岛素或另一种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证据较少。故本研究对临 床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有质量控制措施
研究者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了随 机、对照,虽未做到盲法,但 研究者严格坚持了随机抽样、 随机分组原则,对纳入、排除 标准有明确定义,评价指标均 选用统一、客观的定量指标, 测量仪器标准化,在防止选择 偏倚、信息偏倚等方面均采取 了相应的措施,具体详见第9
题。
S EV EN
T W O 研究的目的是否明确?
研究目的明确。观察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 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基础胰岛素或另一种口服 降糖药(磺脲类或双胍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 全性,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C肽水平的变化明确 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是否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 功能。
THRE E
设计方案是否作了优选?
研究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遵循了随机、对照原则,未 做到盲法。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入选标准及筛除标准 明确,衡量指标统一、明确,测量仪器精良,对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均进行了有效控制,统计学分析方法正确,研究 结果支持研究结论,确保了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
S I X 研究或试验流程是否明确?有无质量控 制措施?
研究流程明确
研究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387 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一种口服降糖药 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者,加用基 础胰岛素或另一种口服降糖药(磺 脲类或双胍类药物)治疗,通过随 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餐试 验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C肽水平 等综合情况,分析两种治疗的疗效 和安全性,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C肽 水平的变化明确启动基础胰岛素治 疗是否有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T HANK
F OUR
研究对象是否明确?样本量是否做了估算?
⑴研究对象明确,研究者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从全国 12家医院(包括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 第三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 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广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共招募387例正在接受一种口服降糖 药(双胍类or磺脲类)治疗,但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