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

合集下载

华盛顿中心区城市规划与设计解析与原理

华盛顿中心区城市规划与设计解析与原理

系统性
规划超前性;
单一性质;
市中心建筑限高; “国家林荫道” 系统; 道路网系统;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参考文献: [1]梁雪. 华盛顿中心区的形成和发展[J]. 城市环境设计, 2004(3):62-65. [2]李土金.浅谈华盛顿中心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广州大学学报. 2010(6). [3] Bordewich, Fergus M. (2008). Washington: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capital. HarperCollins. pp. 76–80. [4] "A Brief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the Capitol". Architect of the Capitol. /history/us-capitol-building. Retrieved 2012-12-02. [5] "The L'Enfant and McMillan Plans". National Park Service. /nr/travel/wash/lenfant.htm. Retrieved 2008-05-27. [6] Crew, Harvey W.; William Bensing Webb, John Wooldridge (1892).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City of Washington, D. C.. Dayton, Ohio: United Brethren Publishing House. pp. 101–3. [7] Berg, Scott W. (2007). Grand Avenues: The Story of the French Visionary Who Designed Washington, D.C.. Pantheon Books. [8] Stewart, John (1899). "Early Maps and Surveyors of the City of Washington, D.C.". Records of the Columbia Histor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Columbia Historical Society) 2: 48–71. /books?id=GgULOzNSafMC&pg=PA48#v=onepage&q&f=false. Retrieved 2011-08-15. [9] Worthington, Glen (2005-05-01). “The Vision of Pierre L’Enfant: A City to Inspire, A Plan to Preserve”. Georgetown Law Historic Preservation Papers Series Paper 9. /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08&context=hpps_p apers. Retrieved 2011-09-02.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

曼哈顿+华盛顿城市规划特色及思考

一、纽约城市规划特色与思考(一)纽约印象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国际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其主要的商业、金融、政治等功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曼哈顿地区包括曼哈顿岛、伊斯特河(即东河)中的一些小岛及马希尔的部分地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岛。

曼哈顿高楼林立,5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就有600多幢,成为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尔街了,美国许多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均云集于此。

(二)纽约的规划特色1、有序的城市交通纽约市是美国城市中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又以曼哈顿地区为最。

曼哈顿地区虽然高楼林立,开发强度很大,人口密度很高,但是城市交通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忙乱和拥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

纽约的公交舒适、准时、方便、快捷。

首先公交车质量较高,也非常干净;其次,公交站点分布密集,一般纵向公交每隔2-3 个街区设一个站点,横向的公交每条街都有一站,便于市民就近上车;第三,在市中心地区专门辟有“公交专用道”,供公交线使用,其他车辆不得在这条道上行驶,保障了公交的快捷和准点;此外,纽约市政府还充分利用征油税、过桥过路费以及在一定路段除公交车以外的车辆不许“左拐弯”或“右拐弯”等等政策导向来鼓励市民多乘公交、少开私家车。

行色匆匆、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是纽约街头的一大特色,在纽约的城市交通规划中,行人享有很多优先权。

首先,大部分街道交叉口人行横道都有专用指示灯,绿灯的时间可以确保行人轻松通过;其次,纽约禁止红灯方向的车辆右转弯,保证绿灯方向的行人可以安全的走过马路;同时,纽约还规定沿街的商户、住户或者单位对其门前的人行道具有保洁和维护的责任,以保证行人安全。

正因为行人具有种种便利和优先的权利,纽约许多上班族都选择步行。

2、巨大的中央公园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中央,有一片宽敞的绿色空间,这就是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

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规划的景观格局

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规划的景观格局

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规划的景观格局Review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City Plans for Washington, D.C.摘 要:包括朗方规划和麦克米伦规划在内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奠定了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城市景观发展基础。

这些城市规划确立了华盛顿特区“绿色核心”型国都城市格局,形成了华盛顿特区用绿色的景观轴统领国都城市结构的特点。

这些规划所安排的林荫大道和大面积绿地,不仅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且为华盛顿核心区域形成纪念性景观集群以及其他文化设施集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源于这些规划而形成的景观格局,可为今后的国都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华盛顿特区;城市规划;绿色核心;景观格局;纪念性景观集群文章编号:1000-6664(2016)11-0062-04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1-06; 修回日期:2016-07-06Abstract: A series of city plans, including L'Enfant Plan and McMillan Plan, ha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the US capital, Washington, D.C. These city plans established the "green core" pattern of the capital city of Washington, D.C.,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pital city's structure with the green axis. The boulevard and the large area of green space that those plan had arranged, not only shaped a pleasant scenery of the capital, but also created avail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ing of memorial group and other cultural facilities group in the core area of Washington, D.C. landscape pattern derived from these plans gives enlightenment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pital cit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hington, D.C.; city plan; green core; landscape pattern; memorial group1 美国首都华盛顿简介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全称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istrict of Columbia,简写为Washington,D.C.),是因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而命名的,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1]。

华盛顿城市规划

华盛顿城市规划

THE END
种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古典主义构图正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首都 所需要的,他曾说:“首都区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想到要给子 孙后代一个伟大的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的思想。” 在城市设计 中,朗方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对自然生态要素的利用,合理利用了 华盛顿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河流、方位和朝向。在城市中心 区两条主轴线之间预留了大面积开阔的草地和水池,将城市轴线 的焦点置于波托马克河边,同时,将开阔的自然景色和绿化引入 城市中心。
1871年,华盛顿建设: 填河造地

华盛顿规划设计的形成
公园委员会的规划
1902年,保持完善和发展了朗方方案的格局

华盛顿规划设计的形成
1948年,附加绿 道,完整的网络 系统。

2013

结构性——城市轴线 “拉丁十字”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越南战争纪念馆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朝鲜战争纪念馆

华盛顿规划的延续
1791年所做华盛顿城的规划在以后的200年时间内不断发展,不
断修改。但是都做到了“不离其宗”: • 一是华盛顿城的建筑高度一律禁止超过国会大厦。国会大厦总高为 33.5米,包括半圆顶上竖立的近6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国会大厦是中 轴线上控制中央大绿带空间和全城空间唯一“以高制胜”的焦点。作 为另一焦点的白宫,则是低层建筑。 • 二是保护城市绿地。人均绿地不少于40平方米,同时规定了比较宽松 的建筑密度和居住区绿地的标准。华盛顿城确如很多人说的那样,是 一座花园城市。 • 三是建筑风格问题。《朗方方案》规定,公共建筑的基调以希腊、罗 马古典复兴风格为主,住宅建筑以欧洲民间风格为主。后来,有的住 宅演化为殖民式风格。20世纪后期,为了提供现代艺术、现代高科技 的展览需要,在中轴线西段的博物馆区出现了几栋现代风格的建筑, 如美术馆东馆(现代绘画馆)、现代雕塑馆、航天馆等。虽然如此, 但从建筑群体布局上对它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限定高度不超过三层; 周围与邻近古式建筑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过渡空间;外墙色调必须同 古式建筑协调。因而,使得中轴线的总体环境仍然成为“不离其宗” 的历史带。厚重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仍然起着主宰环境全局的作用。

城市设计与安全规划的整合_华盛顿纪念碑核心区案例思考_周铁军

城市设计与安全规划的整合_华盛顿纪念碑核心区案例思考_周铁军
建筑学报
3)
丛等所构成的沿街防御带形成(图9)。 市区 由于仅有少部分联邦公共建筑地 处该区,因此安全设计将主要限于部分街 区或是某一街区的部分地段。但规划将对 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周边环境进行统一标 准的设计,同时还要符合华盛顿地方政府 及市区商业促进机构 (Downtown Busi- 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 制定的城市 设计标准。安全设计仍主要采用硬质街景 元素(图8)。 2 案例思考 针对日益显著的城市犯罪及其引发的 社会恐惧问题,联合国人居署早在 1996 年 就开始实施“更安全城市”计划,一直持续 至今。其旨在完善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和犯 罪预防机制,创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 人 民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更安全城市。 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 进,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 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同时, 随着近年来 诸多新的危及城市安全突发事件不断涌现, 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和思维方式正受 到严峻挑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当前,我 国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 展,这是城市安全备受重视的更直接原因, 加强城市安全问题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 这其中,人为方式的蓄意破坏是主要形式, 这在传统安全规划中涉及较少,已逐渐成 为研究关注的重点。我国虽在“十五”期间 已开展城市安全规划研究, 但仍不成熟。 在 宏观层面上业已建立了研究框架,但各专
对于南北向的狭窄干道建筑大都紧邻道1规划后白宫前宾夕法尼亚林荫大道2规划后白宫和国会大厦之间的宾夕法尼亚林荫大道3规划后宪法林荫大道典型剖面4马里兰林荫大道规划前上后下对比5联邦三角地带平面建筑学报城市规划与设计cityplanningdesign路因此在安全设计中主要是沿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平行布置安全护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街景稍显单调

美国城市规划问题借鉴思考中国和美国城市规划

美国城市规划问题借鉴思考中国和美国城市规划

美国城市规划问题借鉴思考中国和美国城市规划城市蔓延带来的困惑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社会文明的窗口。

美国城市众多,大约有__多个城市,大小各异,星罗棋布,其中很多城市都很有影响力,如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等;城市化程度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已超过80%;城市现代化水平高,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建筑精良,环境优美。

一般大中城市都是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

如:纽约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贸易和文化中心,拥有全美最大的海港,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集中了美国金融、商业精粹,著名大学、博物馆和著名建筑;芝加哥的工业、商业均很发达,是全国铁路、空运最大的枢纽,有近百所大专院校;旧金山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三面环海,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工业、科技发达,规划建设超前。

20世纪后期,美国开始面临城市蔓延问题。

从1970年起,美国郊区人口就超过了中心城区的人口,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蔓延,使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城市连绵区。

如美国比较著名的四大城市连绵区:东部纽约,西部洛杉矶、旧金山,北部芝加哥,南部休斯敦,同时也出现了较富裕的郊区和较贫穷的中心城区。

城市的蔓延在促进城市间联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始料不及的后果。

显而易见的弊端是低层低密度住宅沿公路向城区之外蔓延,大量森林、农田、空地被占用,既浪费了土地,又危害了环境;人们距市中心区越来越远,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私家汽车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无端消耗时间的同时,也使能源消耗呈大幅增长的趋势;许多城市中心区因此变得萧条,老城区破旧,设施得不到更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个人住宅和新居住区过于分散,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难以配套,居民彼此隔离,生活很不方便。

由于美国国家体制的原因,城市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联邦和州对城市规划调控能力较弱。

华盛顿规划方案

华盛顿规划方案

• 美国国会在1952年通过 了《首都规划法》,又 于1954年和1961年相继 作了城市规划,经过对 7个方案的比较,1962 年正式提出公元2000年 的首都地区规划方案 (人口规模为500万)。 该方案以现在城市为中 心,向外伸出6条放射 形轴线。沿轴线分散城 市的功能和建设项目, 布置一批规模不同的卫 星城镇或大型居住区。
保持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网;许多道路交叉点被设 计成圆形、方形广场
• 华府是大多数美国联邦 政府机关、与各国驻美 国大使馆的所在地,也 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 基金、美洲国家组织等 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 华府还拥有为数众多的 博物馆与文化史迹。美 国首都华盛顿,是世界 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 为主的大城市,管理国 家是华盛顿的主要工作。
城市特点
• ①不发展或不布置重型、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以保证 环境的洁净。 • ②保持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网;许多道路交叉 点被设计成圆形、方形广场;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 观富于变化。 • ③卓有远见地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 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 • ④建筑布置同广场、水池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和比例; 在市中心的主轴线上,从国会大厦向西经华盛顿纪念塔、 倒影池、林肯纪念堂等约 3.2公里长的空间范围内,草 坪、林荫道以及两侧的主要公共建筑群等都经过精心设 计。 • ⑤绿地和公园较多,便于市民的游憩活动,并有利于净 化城市环境。全城绿地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每人超 过40平方米),同世界其他国家的首都相比,绿化程度 较高。
华盛顿规划方案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东部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 州相邻处、波托马克河和阿那考斯蒂河交汇处的北岸高 地上。面积 53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1780年选定该地建都,并以总统 华盛顿的姓氏命名。1791年聘请法国军事工程师 P.C.朗 方对城市进行规划。朗方根据华盛顿地区的地形地貌、 风向、方位朝向等条件,选择了这个地势较高和取用水 方便的地区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并选定琴金斯山高地 (高出波托马克河约30米)布置国会大厦。朗方的方案 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了一条通向波托马克河滨的主 轴线;又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置放射形道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

城乡规划《外国城市建设史》考研题目及答案外国城市建设史题目及答案总结第二章:1.古埃及卡洪城的主要特点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

居住密度极高。

2.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

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

3.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4.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

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的位置(地中海),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

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2.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影响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2Km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设立越1000具人面狮身像。

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第三章:3.古代的乌尔城平面布局有何特征?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平面特征:1城市平面为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

城市面积为88公顷,人口34000。

在乌尔城的平面中可以看到有厚墙围抱的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邸高踞西北高地,而成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划明显,防卫森严。

2城市出现以山岳台为主的城市公共中心,在这宫殿庙宇山岳台三位一体的土台上还布置了各种税收和法律等衙署、商业设施、作坊、仓库等,形成了一个城市公共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纽约城市规划特色与思考(一)纽约印象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国际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其主要的商业、金融、政治等功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曼哈顿地区包括曼哈顿岛、伊斯特河(即东河)中的一些小岛及马希尔的部分地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岛。

曼哈顿高楼林立,5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就有600多幢,成为现代都市形象的代表,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华尔街了,美国许多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均云集于此。

(二)纽约的规划特色1、有序的城市交通纽约市是美国城市中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又以曼哈顿地区为最。

曼哈顿地区虽然高楼林立,开发强度很大,人口密度很高,但是城市交通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忙乱和拥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公交优先、行人优先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

纽约的公交舒适、准时、方便、快捷。

首先公交车质量较高,也非常干净;其次,公交站点分布密集,一般纵向公交每隔2-3 个街区设一个站点,横向的公交每条街都有一站,便于市民就近上车;第三,在市中心地区专门辟有“公交专用道”,供公交线使用,其他车辆不得在这条道上行驶,保障了公交的快捷和准点;此外,纽约市政府还充分利用征油税、过桥过路费以及在一定路段除公交车以外的车辆不许“左拐弯”或“右拐弯”等等政策导向来鼓励市民多乘公交、少开私家车。

行色匆匆、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是纽约街头的一大特色,在纽约的城市交通规划中,行人享有很多优先权。

首先,大部分街道交叉口人行横道都有专用指示灯,绿灯的时间可以确保行人轻松通过;其次,纽约禁止红灯方向的车辆右转弯,保证绿灯方向的行人可以安全的走过马路;同时,纽约还规定沿街的商户、住户或者单位对其门前的人行道具有保洁和维护的责任,以保证行人安全。

正因为行人具有种种便利和优先的权利,纽约许多上班族都选择步行。

2、巨大的中央公园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中央,有一片宽敞的绿色空间,这就是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位于曼哈顿五大道至八大道,59街至110街之间,公园长约4000米,宽约800米,占地面积约为3.41平方公里,占整个曼哈顿岛面积的6%。

中央公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其很大的占地面积,更在于其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

中央公园始建于1856年,由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

中央公园设计特色之一就是分离式交通系统,人行道、跑马道以及观光车道都自成体系。

同时为保证公园在视觉和经验上的完整性。

规划把4条横贯公园的马路下沉到地下,并用藤蔓围绕的石拱桥连接两边的土地,人们行走在公园里,很难觉察到这些下沉的交通道路。

中央公园设计特色之二就是其自然野趣。

中央公园的设计风格十分简洁,它的主题是水、草坪与树林,在为人们提供游憩和公共生活场所的同时也起着天然调节器和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功能,成为城市孤岛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中央公园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成为西方后来者竞相效仿的典范,推动了美国城市公园运动。

(三)几点思考1、公交优先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城市发展越来越大,开发强度越来越高,使城市交通量快速增长,尤其近年来,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更加加剧了城市交通的压力,许多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状况十分严重。

为什么我们有的大城市交通状况比纽约曼哈顿还要拥挤,我们也强调公交优先,投入逐年加大,为何难以改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城市交通的规划理念。

目前,我们的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建设道路、增加停车场等办法,来增加城市交通供给,但是这种供给的增加很难适应城市交通量的增加速度,反而使其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因此,当前,如何制定积极的交通管理政策,在城市中心区引导居民多使用公共交通,或者步行,限制使用私家车,以此来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需求,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2、自然生态中央公园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对我国现阶段城市公园规划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反观我国城市公园现状,河流被渠化、硬质化;花草树木被拼凑成机械的几何图形;不顾自然条件,盲目引进名贵树种,造景热带风情;公园绿地充斥着太多的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商业建筑。

矫揉造作、僵硬突兀的人造景观越来越多,自然风貌越来越少,这些现象令人忧虑,引人深思。

现代化城市建筑高度密集,在视觉上,横平竖直几何式的布局和方块形的几何体排列,略显僵硬;在听觉上,城市居民也饱受工业和交通的噪声污染。

(改后)现代城市居民在紧张工作之余更希望在绿荫环抱的环境中散步、休息、观赏,他们向往的是大自然的蓬勃生趣和返朴归真的美。

因此,现代城市公园高品质的规划,应积极思考采用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和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公园中的主要景观建筑应只起点缀作用,并要与大自然流畅质朴的情趣相协调。

二、华盛顿的规划特色及思考(一)华盛顿印象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面积53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美国最初的首都是纽约,独立战争胜利后决定在该地区新建首都,并以总统华盛顿的名字命名。

一进入华盛顿,就给人一种清新、宁静、庄重的感觉,与纽约不同,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拥挤的人流。

在整洁宽敞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绿地公园,精心设计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点缀其间,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华盛顿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华盛顿的城市规划也是世界城市规划历史上经典作品之一,是古典主义规划设计手法的代表作。

(二)华盛顿的规划历程1、初步规划华盛顿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三个历程。

最初的华盛顿规划是在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主导下,由法国建筑师朗方(L’Enfant) 在1791年完成的。

这个规划深受法国巴黎规划的影响,以轴线、林荫道、大型公共建筑来表现“世界级的首都”,这种以空间形象来表现政治内容的规划方式,奠定了华盛顿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

2、规划完善1901年,在参议员帕克思(Parks) 主导的规划委员会领导下,由美国本国规划师对前一次规划进行了完善。

在这次规划完善过程中,他们充分借鉴了欧洲城市规划的经验,将公共建筑排列在主要街道两侧,以强调这些轴线,并在轴线交汇处设计了大片公共空间。

同时,沿着波多马克河(Potomac River)边的滨水地带布置了公园和纪念碑。

这个规划的实施,形成了如今华盛顿的城市形象特色3、规划修订1994——1997年,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华盛顿市政府共同组织的“首都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华盛顿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修订。

此次规划修订注重保持城市的历史延续性,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强调整个城市应该以国会为中心,依靠“国家林荫道”统合全市;并利用建造新的公共建筑、博物馆、纪念性建筑的机会,来刺激全市经济发展;将波多马克河和阿纳科斯梯河(Anacostia River) 纳入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建设滨水地区。

这个规划至今还在完善落实之中。

(三)华盛顿的规划特色1、单一的城市性质一般而言,首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商业金融中心、对外交通枢纽、高等教育集聚地和工业发展重点地区,其职能是复杂多样的,城市性质往往用一句话难以概括。

在我国当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都将自己的城市性质定位为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要做商业中心,又要做工业中心、交通枢纽,还要做旅游目的地,城市性质高度综合,城市职能复杂多样,城市规划统筹协调的难度也很大。

而华盛顿仅仅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至多再延伸一些科技文化职能。

坐落在国会山上的国会大厦是华盛顿的象征,它与美国总统府白宫和最高法院这三座最著名建筑物排列成三角形,以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鼎立,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形成华盛顿的城市规划特色之一。

2、巴洛克式的城市风格华盛顿的道路系统规划没有采用北美流行的方格路网,而是形成了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城市中心区由一条约35公里长的东西轴线和相对较短的南北轴线构成主要框架,规划将三权分立中最重要的立法机构大楼――国会大厦,置于全城最高处——国会山上,并作为中心区东西轴线的东端。

西端则以林肯纪念堂作为对景,轴线两侧建有一系列博物馆。

南北轴线的两端则分别是杰弗逊纪念堂和白宫,两条轴线汇聚的交点耸立着华盛顿纪念碑。

笔直的轴线、宽阔的林荫大道、宏大的广场节点、标志性的对景等等都具有强烈的巴洛克风格。

3、自然生态的城市绿化华盛顿全城绿地面积为31平方公里,人均超过40平方米,郊区和市区共有20多座大型国家公园、植物园、游览胜地,是世界上大型公园最多的首都。

华盛顿的市中心既不是标志性的现代化建筑聚集地,也不是繁华的商业街区,而是一片生态环境良好的绿地。

整个华盛顿城就象一座山清水秀的大公园,城外青山环抱,城内清澈的河流缓缓流过,两岸浓荫密布,林中鸟语花香,就连许多建筑物的楼顶都布满了绿色植被。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和谐共处,绿化面积大、生态环境好也是华盛顿的城市规划特色之一。

(四)几点思考1、规划的前瞻性虽然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整个美国的人口只有300多万人,但设计师朗方却预测美国未来将会有5亿人口和50个左右的州。

华盛顿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必须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

因此,朗方规划华盛顿远景城市人口为80万人,而华盛顿特区现有人口只有60万,华盛顿市道路骨架、基础设施容量、园林绿化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现在华盛顿城市仍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如何科学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一直是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批体制有很大关系,因为城市人口规模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的主要控制指标,存在着重人口规模控制,轻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状况。

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城市承担着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村富余人口的功能,相关户籍制度还在改革完善中;同时我们的城市性质是复合的,城市职能是多样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确实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因此,在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常常是修编一次规划,增大一次人口规模,有的城市甚至规划刚刚审批,人口规模就已经突破规划,基础设施就需要升级改造,城市用地布局就需要调整,使规划缺乏前瞻性,造成城市建设的严重浪费,值得反思。

2、规划的延续性在第一次华盛顿城市规划中,就明确了国家所需要的各个机构的位置及其规模,在此后的200多年里,虽然出现许多当初没有预想到的建设,但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及其原则直到现在还坚持实施, 并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虽然历经200多年的建设历程,但很多单体建筑风格都能与当初的规划风格相对接, 并形成一种总体性和统一性的城市格局,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永恒感。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程,如何保持城市规划的延续性是当今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