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功能定位与区域整体布局2016.10.17

合集下载

第四章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

第四章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

甘井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第四章 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一、城区发展定位(一)功能定位。

大连市中心城区。

大连市高新 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大连市商业、物流中心; 大连市教育集中发展区。

承担城市拓展、生态屏障、 交通枢纽功能。

(二)规划建设方针。

按照建设现代化绿色城区的 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布局,实现疏密得当、和谐发展; 坚持绿色基调,实现田园与城市相融合、山色与海景 相呼应;坚持中式与欧式相结合,体现现代风格。

二、城区建设规模(一)全区全部纳入中心城区建设管理。

(二)“十一五”期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120 平 方公里。

三、城区总体布局(一)总体思路中心带动、轴线拓展、组团布局。

(二)公共中心1、机场公共中心。

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区级文 化、行政、商务中心。

2、新火车站公共中心。

定位为大连市综合交通 枢纽,物流和商务中心。

3、 中华路公共中心。

定位为大连北部商业中心、 金融中心。

4、凌水公共中心。

定位为大连市教育、科技中 心。

(三)发展轴线。

依据大连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沿四条轴线拓展 城市。

1、大连湾轴线。

建设椒金山分区、梭鱼湾分区、 泉水分区、大连湾分区。

甘井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2、旅顺北路轴线。

建设机场分区、革镇堡分区、 营城子分区。

3、旅顺中路轴线。

建设湾家、张家地区及大连西 郊森林公园。

4、 旅顺南路轴线。

建设小平岛地区及软件产业带。

(四)城市组团1、机场分区。

规划面积 46.6 平方公里,规划人 口 37 万。

重点建设行政办公、商务、空港物流、都市 工业和居住区。

2、泉水分区。

规划面积 31.6 平方公里,规划人 口 40 万。

重点建设南关岭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和居住 区。

3、椒金山分区。

规划面积 21.2 平方公里,规划 人口 10 万。

重点建设大钢、大化的原厂区。

4、梭鱼湾分区。

规划面积 7.6 平方公里,规划 人口 12 万。

重点建设金三角商业区和居住区。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ppt课件教学教程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ppt课件教学教程

四、城市总体布局
二)城市总体规划步骤与内容
1、城市概况 说明地理位置,四至关系,地形、地貌、现状概况,
人口,非农用地,农业用地,人均占有土地面积。 2、城市性质
先介绍城市工业、交通、能源、现状、发展情况,确 定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A 人口规模,现状,发展趋势与承受能力 B 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和远期规模 C 水资源制约因素
四、城市总体布局
(四)阶段配额协调,留有发展余地 1、合理确定第一期建设方案 A 第一期建设项目用地力求紧凑、合理、经济、方便, 保持最大限度的永久性 B 第一期工程建设的项目要接近建设的工业企业,以 减少职筑基地,使建筑材 料和构件的运输短捷而方便 2、城市建设各阶段要相互衔接、配合协调 3、加强预见性,布局中留有发展余地
四、城市总体布局
三)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比较 1、从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A 足以影响规划布局,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问题针对 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法。 B 从实际出发设想的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真正能 够付之实践,指导城市建设的方案必须要结合实际。 C 编制方案时,既要考虑面上有关问题,又要对需 要解决的问题有足够的深度,做到粗中有细,粗细结 合。
二、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 与构成类型
2、构成类型 中小城市:一般为市区、郊区 大城市、特大城市:为多层次、隶属关系
三、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
一)、用地评定的要求
1、用地评定的内容和深度应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相 应地拟定。通过对地区用地适用性进行分析与评定,以次 作为制定规划方案的必要依据。
用地评定主要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 2、用地评定主要是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内容,同时也应考 虑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 3、用地自然环境的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 用的总和,而要从环境意义上考虑它们相互有机的作用的 关系,综合鉴定其利弊。 4、用地评价要因地制宜。

建筑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建筑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建筑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在建筑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空间布局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域的安排和分布。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通常被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这种布局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活动更有序,并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了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首先,居住区的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住区应该是舒适、安全和便利的。

在规划居住区时,需要考虑住房类型、住房密度、配套设施等因素。

合理的居住区规划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居民之间的交通压力,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其次,商业区也是城市空间布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在规划商业区时,需要考虑商业设施的种类、规模和位置。

合理的商业区规划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机会,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工业区在城市空间布局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区是城市中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规划工业区时,需要考虑工业设施的位置和布局,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工业区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最后,公共设施区也是城市空间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设施区包括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场所。

在规划公共设施区时,需要考虑公共设施的位置分布和服务范围。

合理的公共设施区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和休闲环境,增加居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交流和互动。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在建筑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空间布局设计

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空间布局设计

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空间布局设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而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空间布局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空间布局设计,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和绿地等方面。

首先,住宅区的空间布局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规划计划书中,住宅区的规划应考虑到人口密度、居住环境和社区设施等因素。

合理的住宅区布局应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同时要避免过度拥挤和资源浪费。

因此,在住宅区的规划中,应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住宅用地,包括高层住宅、别墅区和经济适用房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住宅区规划还应考虑到社区设施的布局,如学校、医院、商店和公园等,以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其次,商业区的空间布局设计也是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重要内容。

商业区的规划应考虑到商业活动的繁荣和便利性。

合理的商业区布局应包括商场、超市、餐饮和娱乐场所等,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

此外,商业区的规划还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停车设施的设置,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和停车。

同时,商业区的规划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以提升商业区的形象和吸引力。

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设计也是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馆和文化中心等。

合理的公共设施布局应考虑到人口分布和服务范围,以满足居民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需求。

在公共设施的规划中,应注重设施的分布均衡和便利性,以方便居民的使用。

同时,公共设施的规划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设计,以提升公共设施的品质和美观度。

最后,绿地的空间布局设计也是城市规划计划书中的重要内容。

绿地包括公园、广场、花坛和绿化带等。

合理的绿地布局应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休闲需求。

在绿地的规划中,应注重绿地的分布均衡和连通性,以方便居民的休闲和健身活动。

同时,绿地的规划还应注重生态保护和景观设计,以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美观度。

【规划】城市规划中功能与布局的关系

【规划】城市规划中功能与布局的关系

【关键字】规划城市规划中功能与布局的关系摘要:当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与显著地位。

然而,在一些城市规划方案当中,依然存在着城市功能布局畸形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解决。

本文就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布局之间的关系做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布局关系研究[Abstract] At pres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the communit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t position of urban planning. However, in some city planning, deformity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city functional layout, and we must adopt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aper based mainly on there lationship between city planning and city function layout does som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Keywords] city planning, city function layout, relationship study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当中的整体规划以及监督理念的日趋提升,城市规划的实质目标开始有所转变,它要求规划部门要从城市的现有布局出发,在综合分析和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前提下,把城市功能布局打造得更加协调与合理,使之能更好地与城市经济建设以及民众的基本需求相适应。

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区规划与全面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区规划与全面发展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区规划与全面发展策略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区规划与全面发展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区规划与全面发展策略的意义、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功能区规划的意义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配置资源和规划用地,实现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发展。

功能区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功能区规划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等,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减少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冲突和交叉,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率。

其次,功能区规划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同的功能区域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通过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和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功能区规划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的功能区域规划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区等功能区域,可以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二、功能区规划的原则功能区规划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功能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确保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功能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功能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再次,功能区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

城市的功能区域规划应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城市的功能区域规划符合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1、公园的规划布局: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

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

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

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

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

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

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

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

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

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

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

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

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

如我国的古代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③混合式园林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规划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则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空间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是指对城市内各类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空间布局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

首先,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与城市内的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有关。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将城市内的居住区、商业区、教育区等区域合理划分,使得不同功能的区域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圈。

同时,合理的空间布局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次,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不同产业的布局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将不同产业的区域合理划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例如,将高科技产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形成创新的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合理的空间布局还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益,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二、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同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之间通过合作与协调,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城市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通过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首先,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衡,通过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某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个地区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合作与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势的互补,促进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禀赋来确定。
在资源禀赋中,有些要素是可变量,如区位条件 ,交通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高铁的发展使它成为可 变因素。有些要素是不可变量,如环境容量。超 出环境容量,城市的功能定位必然发生偏差。
27
第三要充分考虑不同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
用。城市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农民举 家进城落户的过程。但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 城市、县城、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差 异很大。
23
25
杭州要努力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特别是在创新
创业、文化旅游、国际化等方面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早 日建成世界名城。
宁波要利用港口和开放优势,发挥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
化效应,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
温州和金义都市区要争在全国大城市第二方队 中争先进位。
22
二、如何定位:以浙江为例
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首先要服从于全省“一体两翼”的
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 大都市区为主体,以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是 浙江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的基本框架,全省城市的功 能定位必须服从于这一大格局。
杭州、宁波、温州、金义作为四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其
省域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是集聚高端要素、发展 高端产业。区域中心城市既要集聚高端要素,也
要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县城必须把承载农民进 城落户作为主导功能。小城镇、中心镇的主导功 能,应该是为留在农村的农民,包括“离乡不离 家”就地城镇化的农民提供城市公共服务。
28
第四部分:区域整合布局
29
一、提出的背景:工业化与城市化
6
聚集行为内在的规律性 聚集行为存在的关联性
聚集行为及其空间的认知 聚集行为的规律性 性与可把握性
区域聚集空间的特性:
载体空间 具有资源 性 具有社会 的层次性 与归属性
聚集行 为空间
需要基础 与公共服 务设施的 支撑
需要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撑
基础设施:供水、排水、道路、供电…… 公共服务设施:医院、学校、公园、绿地、邮局、公交、环卫、 消防… 对城乡规划来说,这些设施的布局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空间 需求与安排,具有科学性与规律性
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
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 能。
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
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 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
12
层次性:在一个区域中,城市功能是由不同层次的
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不同层次城市的功能,其既 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又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既 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又互相区别、互相制约,形 成一个整体。
开放性:城市的各种功能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外围区
域而言的。伴随着经济发展,一定区域内的物流、 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各种方式汇集于城市, 经过城市的优化组合产生了能量聚集效应和放大效 应,从而形成了城市的各种功能。而城市功能的发 挥过程,实质上是城市与外部发生物质、能量和信 息交换的过程。因此,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作用 的过程,是全方位开放的过程。
、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确定城市服务的地域范围 和在特定的宏观背景下该地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任务 与职责,它具有导向性以及鲜明的形象个性,所以要 求它必须具有:
A、战略性; B、综合性; C、特色性; D、动态性; E、空间性。
20
战略性:要求定位工作站到未来发展高度,把握城市和相关区
21
城市的性质由城市的主导功能确定的,具体来说可分为: 职能定位:依据城市在不同的城镇体系中政治、文化领域所担当的角色



确定城市职能。 城市产业定位:依据城市集聚的产品在质量、销售量的范围、以及在地 域的影响力确定城市功能。这个产品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可以 是工业产品,也可以是农业产品,也可以是工农业产品的混合,也可以 是工业某种加工能力。 城市特色定位:是对城市内在文化与精神的提炼。它根据城市的价值理 念、历史与现实和文化精神的状况。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边境 口岸、滨海城市等。 例如: 北京: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上海:东亚金融、贸易、海运中心之一;全国的经济中心;综合性交通 枢纽、科研教育中心; 杭州:浙江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浙江省交通枢纽,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研教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机械工业基地; 义乌:世界小商品贸易城、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及相应的服务。 宁波: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功能定位 与区域整合布局
周日良
1
第一部分:对城市一般性的 认识
2
一、城市是什么

• 人类政治、 经济、社会、 科技、财富 等各种集聚 行为集合的 空间

• 交易行为
乡村
• 从事除去矿 产开发的第 一产业的人 类聚居点
城市是人类多种聚集行为与行为空间的有机集合体。
建制镇属城市范畴,集镇则属乡村范畴。
30
早在 2006年,浙江就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在全国率先提出走




新型城市化道路。 2006—2015年这十年,是浙江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作 用显著增强的十年,城市化率从 56.5% 上升到 65.8% ,现在 8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 80%左右的财政收入产生于设市城市, 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这十年,是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十年, 全省县城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从 2183平方公里增加到 3140平 方公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明显 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居品质持续提升。 这十年,是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的十年,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49缩小到2.07,城乡教育、卫生、文化、 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均等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处在全 国前列。 经过十年接力、十年实践,浙江城市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 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质量提 31 升。
17
从地理学角 度分析 • 空间地理 区位 • 在全球、 全国、省 域城镇体 系中的地 位
从城市自身 禀赋条件角 度分析
• 城市本身 的功能结 构 • 产业集聚 的基础 • 资源(土 地、矿产、 风景、气 候)条件
从社会、科 技进步的角 度分析
• 交通、能 源等技术 进步 • 社会进程 • 国情
从文化背景 的角度分析 • 历史 • 名胜 • 地域文化 与习俗
功能定位必须聚焦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舟山作 为海洋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功能定位必须聚焦国家海洋 战略;衢州、丽水作为生态功能区的中心城市,其功能定 位必须聚焦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湖州、嘉兴、绍兴 、台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则要聚焦功能均衡,更加注重生 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并重。
13
三、城市功能的类型
共同功能: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
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特殊功能: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
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 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 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
4
二、城市的特征
密集
多元(多样)
效率 秩序
设施完备
人工 依存 富有
5
对人类聚集行为及其规律的一些认知
聚集主体的生存和安全要求 居住安全、出行安全、新陈代谢安全(地
质、气候、水源、食物、空气、环境)
聚集行为呈现的多样性 聚集行为展示的动态性
• 工业、教育、居住、科研、购物、流通、 旅游……
现代城市的功能在具有综合性、多元化的同时,还有着主
导功能与辅助功能、服务于城市内部与外部区域功能之分 。因城市所处的位置、规模、内在的聚集行为内容等的不 同,功能辐射强度、作用范围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
由于城市功能定位在规划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有些地方
政府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之前常把它作为专题进行先期研 究。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以18 世纪中叶起源
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工业化为标志。
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方式和创造了新的产品,产生了工业
化。工业化实行规模化的生产,提高了生产率,创造了巨 大的社会财富,满足了更多人的生存和实现人类理想追求。 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反过来又 支撑了工业化,它使工业集聚成为一种趋势与定势。相互 协作、互通、影响与渗透、兼并联盟(包括规模化经营), 由此加速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的进步,进一步推进了人类财 富的集聚、创造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的进步。
湖州、嘉兴、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城市要大
力推进产业升级、环境再造、设施完善、服务提升、旧城 更新、管理现代化,加快建成竞争能力、承载能力、辐射 能力更强和特色风貌更明显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26
其次要从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出发。城市的资源 禀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地形地貌、 环境容量等先天条件,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按照
人类聚集是一种社会行为,相应地,区域空间也具有 社会的层次性与归属性




半公共 感情—乡愁
第二部分:城市的功能
10
一、城市功能的定义
功能:作用与能力。城市功能,就是指因人类聚集行为而
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能力。城市功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 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 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18
一、城市功能定位的定义
城市的基本功能: 广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一般:流通、创新与创造、文化与管理; 狭义:居住、工作、休憩、交通。 城市的功能定位,就是在这些功能中突出某一 项或几项功能,使其成为城市的主导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