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例解行程问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比例解行程问题习题附答案65题-小学数学

比例解行程问题习题附答案65题-小学数学
25.甲、乙两人都从A地经B地到C地。甲8点出发,乙8点人刚好同时到达C地。问:到达C地时是什么时间?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在A、B两地之间匀速往返行走,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每次到达A地、B地或遇到乙都会调头往回走,除此以外,两人在A、B之间行走方向不会改变,已知两人第一次相遇点距离B地1800 米,第三次相遇点距离B地800米,那么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B地多少米?
12.每天早晨,小刚定时离家步行上学,张大爷也定时出家门散步,他们相向而行,并且准时在途中相遇.有一天,小刚提早出门,因此比平时早 7 分钟与张大爷相遇.已知小刚步行速度是每分钟70 米,张大爷步行速度是每分钟40 米,那么这一天小刚比平时早出门多少分钟?
21.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4。乙车先从B站开往A站,当走到离B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站发车开往B站。如果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是3∶4,那么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22.大、小客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大、小客车的速度比为4∶5,两车开出后60分相遇,并继续前进。 问:大客车比小客车晚多少分到达目的地?
7.如右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甲在A点,乙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两人在C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二次相遇.已知C离A有80 米,D离B有60 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8.甲、乙两人从相距490 米的A、B两地同时步行出发,相向而行,丙与甲同时从A出发,在甲、乙二人之间来回跑步(遇到乙立即返回,遇到甲也立即返回).已知丙每分钟跑240 米,甲每分钟走40 米,当丙第一次折返回来并与甲相遇时,甲、乙二人相距210 米,那么乙每分钟走________米;甲下一次遇到丙时,甲、乙相距________米.
23.从甲地到乙地全部是山路,其中上山路程是下山路程的 。一辆汽车上山速度是下山速度的一半,从甲地到乙地共行7时。这辆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比例解决行程问题

比例解决行程问题

比例法解决行程问题例题1:甲、乙二人分别从 A 、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4 : 3,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达 B 地和乙到达 A 地后都立即沿原路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 30千米,则 A 、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 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时间相等,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即两个人相遇时所走过的路程比为 4 : 3.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4/7;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个人共走了 3个全程,三个全程中甲走了453177⨯=个全程,与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距离为542(1)777--=个全程.所以 A 、 B 两地相距2301057÷= (千米). 例题2: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

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

这样,当几B 地时,乙离A 地还有14千米。

那么A 、B 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把A 、B 两地的路程平均分成5份,第一次相遇,甲走了3份的路程,乙走了2份的路程,当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乙的速度比为[3×(1+20%)]:[2×(1+30%)]=18:13。

甲到达B 点还需行2份的路程,这时乙行了2÷18×13=149份路程,从图35-3可以看出14千米对应(5—2—149)份 [3×(1+20%)]:[2×(1+30%)]=18:132÷18×13=149(份) 5—(2+149 )=159(份) 14÷159×5=45(千米) 答:A 、B 两地间的距离是45千米。

图35——3B19份例题3:甲、乙两班学生到离校24千米的飞机场参观,一辆汽车一次只能坐一个班的学生。

为了尽快到达机场,两个班商定,由甲班先坐车,乙班步行,同时出发。

甲班学生在中途下车步行去机场,汽车立即返回接途中步行的乙班同学。

小学奥数五年级测试及答案(比例法解行程问题、多次相遇及追击)

小学奥数五年级测试及答案(比例法解行程问题、多次相遇及追击)
第4题:
正确答案:A
解析
1、比例法解行程问题
如果你的文档出现显示不全的问题,请调整页边距,或将图片缩小查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试题答案
第1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2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2、多次相遇与追及(一)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试题答案
第1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3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4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5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多次相遇与追及(二)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试题答案
第1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六年级巧用比例解行程问题

六年级巧用比例解行程问题

巧用比例解行程问题例1: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2: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6.5小时相遇.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52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错误!.求两城之间的距离。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甲、乙两车速度比7:5,相遇时距中点12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两只轮船同时从甲、乙两港相对开出,客船每小时行42千米,货船的速度是客船的错误!.两只轮船在离甲、乙两港中点7千米处相遇,甲、乙两港间的距离是多少?开出,相遇时客车距离乙城还有192千米,求两城间的距离。

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

已知甲车行1小时距B 地340千米,乙车行1小时距A地36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5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2:3,甲车行完全程需多少小时?例4: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错误!,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5:4。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4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3:6、甲、乙两个城市相距若干千米,一列客车与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60千米,货车与客车速度比是9:11。

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错误!,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

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的比是3:2。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8、甲、乙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甲车行全长需8小时,乙车每小时56千米,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3:4,这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例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相遇后甲又行了3小时到达B地,这时乙车离A地7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6: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当甲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30千米,当乙车到达A地时,甲车超过B地4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小强和小军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而行,8分钟相遇,相遇后又行6分钟小军到达A地,这时小强离B地160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10、快车从A地,慢车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度继续前进,又经过5小时慢车到达A地,这时快车已超过B地90千米。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解比例 :1112 3x:10=4:30.4:x=1.2:2 2.4 = x1 1 132 : 5 = 4 :x0.8:4=x:84:x=3:122 8 36 54 1.25:0.25=x:1.69 =xx=32 24 4.5 6x: 3=6:25x= 2.2 45:x=18:261 1 12.8:4.2=x:9.610:x=8 :42.8:4.2=x:9.63 14 35 1 1x:24= 4: 38:x=5:48:6 =x: 121 10.6 1.50.6∶4=2.4 ∶x6∶x =5∶312 = x3 14 11 4 251 14∶2=x ∶512∶5=36∶xx ∶14=0.7 ∶210∶50=x ∶401.3 ∶x = 5.2 ∶20 x∶ 3.6 =6∶181 1 164.6 83 x 3∶ 20= 9 ∶ x0.2=x8=641、工程队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360 米,30 天修完。

修 10 天后,每天多修 40 米,再修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2、农场挖一条水渠,头5 天挖了 180 米,照这样速度,又用了 16 天挖完这条水渠。

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3、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5 小时行了 350 千米,照这样计算,共要行9 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40 千克小麦能磨面粉 32 千克,照这样计算, 7 吨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克?5、机床厂 4 天能生产小机床 32 台,照这样计算,要生产 120 台小机床需几天?6、测量小组把一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它的影子长度是 1.6 米,同时测得电线杆的影子长度是 4 米,求电线杆高多少米?7、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量得树的影子长度是8.4 米,同时用一根 2 米长的标杆直立在地面上,量得影子长度是 1.2 米,这棵树高是多少米?8、修路队修一段路,头 3 天修了 135 米,照这样速度,又修了8 天才修完这段路,这段路长多少米?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甲乙两地相距405 千米,头 4 小时行驶了 180千米,剩下的路程还要行多少小时?10、某印刷厂计划三月份印刷课本20000 本,结果上旬就印刷7000 本,照这样速度,三月份可以多印刷多少本?11、用 5 辆同样汽车运粮食一次能运22.5 吨,照这样计算,要把36 吨粮食一次运完,需要增加多少辆这样的汽车?12、服装厂生产制服,前 3 个月生产 0.48 万套,照这样计算,今年可以生产制服多少万套?13、农场用 3 辆拖拉机耕地,每天共耕225 公顷,如果用 5 辆同样的拖拉机,每天共耕在多少公顷?14、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20 千米, 12 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每小时航行 4 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15、100 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3 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豆油 6.5 吨,需黄豆多少吨?6、一个房间,用边长 3 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432 块,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39、把 3 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影长 1.2 米,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 4.8 米,求旗杆的高是多少米?40.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2 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80 千米。

六年级数学 用比例解行程问题 PPT带答案

六年级数学 用比例解行程问题  PPT带答案

练习6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 20%可以提前1小时到 达.如果按原速行驶一段距离后,再将速度提高 30% ,也可以提前 1小时到达,那么按原速行驶了全部路程的几分之几?
例题7
甲、乙两人同时从 A地出发到 B 地,经过 3 小时,甲先到 B 地,乙 还需要 1 小时到达 B 地,此时甲、乙共行了 35 千米.求 A, B 两 地间的距离.
练习1
欢欢和贝贝是同班同学,并且住在同一栋楼里.早晨 7 : 40 ,欢欢 从家出发骑车去学校, 7 : 46 追上了一直匀速步行的贝贝;看到身 穿校服的贝贝才想起学校的通知,欢欢立即调头,并将速度提高到原 来的 2倍,回家换好校服,再赶往学校;欢欢 8 : 00赶到学校时,贝 贝也恰好到学校.如果欢欢在家换校服用去 6分钟且调头时间不计, 那么贝贝从家里出发时是几点几分.
例题8 如右图,A,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甲在 A 点,乙在 B 点同时出发 反向而行,两人在 C 点第一次相遇,在 D 点第二次相遇.已知 C 离 A 有 80 米,D 离 B 有 60 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根据总结可知,第二次相遇时,乙一共走了 80×3=240 米,两人的总路程和为一周 半,又甲所走路程比一周少 60 米,说明乙的路程比半周多 60 米,那么圆形场地的 半周长为 240-60=180 米,周长为 180×2=360 米.
例题6
王叔叔开车从北京到上海,从开始出发,车速即比原计划的速度提高 了1/9,结果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返回时,按原计划的速度行驶 280 千米后,将车速提高1/6,于是提前1 小时 40 分到达北京.北 京、上海两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从开始出发,车速即比原计划的速度提高了1/9,即车速为原计划的10/9,则所用时 间为原计划的1÷10/9=9/10,即比原计划少用1/10的时间,所以一个半小时等于原计 划时间的1/10,原计划时间为:1.5÷1/10=15(小时);按原计划的速度行驶 280 千米 后,将车速提高1/6,即此后车速为原来的7/6,则此后所用时间为原计划的 1÷7/6=6/7,即此后比原计划少用1/7的时间,所以1 小时 40 分等于按原计划的速度 行驶 280 千米后余下时间的1/7,则按原计划的速度行驶 280 千米后余下的时间为: 5/3÷1/7=35/3(小时),所以,原计划的速度为:84(千米/时),北京、上海两市间的 路程为:84 ×15= 1260(千米).

小学数学比例解行程问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比例解行程问题含答案

比例解行程问题知识框架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扮演着一个小学“压轴知识点”的角色。

从一个工具性的知识点而言,比例在解很多应用题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巧妙性上,使得一道看似很难的题目变得简单明了。

比例的技巧不仅可用于解行程问题,对于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会应用比例的工具分析 2 个物体在某一段相同路线上的运动情况,我们将甲、乙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用v甲,v乙;t甲,t乙;s甲,s乙来表示,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 当 2 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经过同一段时间后,他们走过的路程之比就等于他们的速度之比。

s甲v甲t甲,这里因为时间相同,即t甲t乙t, 所以由t甲s甲,t乙s乙s乙v乙t乙v甲v乙得到t s甲s乙,s甲v甲,甲乙在同一段时间t 内的路程之比等于速度比v甲v乙s乙v乙2. 当 2 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走过相同的路程时, 2 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等于他们速度的反比。

s甲v甲t甲,这里因为路程相同,即s甲s乙s ,由s甲v甲t甲,s乙v乙t乙s乙v乙t乙得s v甲t 甲v乙t乙,v甲t乙,甲乙在同一段路程s 上的时间之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

v乙t甲例题精讲【例 1 】甲、乙两人同时A地出发,在A、B两地之间匀速往返行走,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每次到达A地、B地或遇到乙都会调头往回走,除此以外,两人在AB 之间行走方向不会改变,已知两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距离 B 地1800米,第三次的相遇点距离 B 地800米,那么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 B 地。

【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难度】 3 星【题型】填空【解析】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v1 、v2 ,全程为s ,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B地x 米。

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第一次遇到乙是甲到达 B 地并调头往回走时遇到乙的,这时甲、乙合走了两个全程,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与B地的距离为v1 2s s v1 v2 s,那v1 v2 v1 v2么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到B地的距离与全程的比为v1 v2;v1 v2 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甲调头向B地走,乙则继续向B 地走,这样一个过程与第一次相遇前相似,只是这次的“全程”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到 B 地的距离,即1800米。

行程问题之比例的应用 非常完整版 超详细解析+答案

行程问题之比例的应用 非常完整版  超详细解析+答案

行程问题之比例的应用【知识点总结】当速度一定时,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当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关系【例题讲解】例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11∶8,甲乙两地相距380千米。

求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多少千米?解答:在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V客:V货=11:8S客:S货=11:8按比例分配:380÷(11+8)=20(千米)客车比火车多行的路程:20×(11-8)=60(千米)举一反三1、小军和小明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A、B两地相距600米,小军和小明的速度比是3∶2,相遇时,小明走了多少米?解答:在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V军:V明=3:2S军:S明=3:2按比例分配:600÷(3+2)=120(千米)小明走的路程:120×2=240(千米)2、哥哥和弟弟同时从家和学校相向而行,哥哥和弟弟的速度比是5∶3,相遇时哥哥比弟弟多走了200米,求家离学校有多少米?解答:在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V哥:V弟=5:3S哥:S弟=5:3按比例分配:200÷(5-3)=100(千米)总路程:100×(5+3)=800(千米)3、聪聪和明明的速度比是6∶5,聪聪在明明后面20米,他们同时同向出发,聪聪要走多少米就可以追上明明?解答:在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V聪:V明=6:5S聪:S明=6:5按比例分配:20÷(6-5)=20(千米)聪聪走的路程:20×6=120(米)例2一辆货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又立即按原路从乙城返回到甲城,一共用了9小时,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50千米。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解答:去和返回所走的总路程相同,在路程相同前提下,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V去:V回=40:50=4:5t去:t回=5:4,总时间时9小时,按比例分配得:9÷(5+4)=1(小时)t去:1×5=5(小时)总路程:5×40=200(千米)举一反三1、一架侦查飞机最多能带飞行18小时的汽油,它从基地带满油到某地去侦察(中途没有加油站),去时顺风每小时飞行1500千米,回时逆风飞行每小时飞行1200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解行程问题知识框架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扮演着一个小学“压轴知识点”的角色。

从一个工具性的知识点而言,比例在解很多应用题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巧妙性上,使得一道看似很难的题目变得简单明了。

比例的技巧不仅可用于解行程问题,对于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会应用比例的工具分析2个物体在某一段相同路线上的运动情况,我们将甲、乙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用,,v v t t s s 乙乙乙甲甲甲,;;来表示,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经过同一段时间后,他们走过的路程之比就等于他们的速度之比。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这里因为时间相同,即t t t ==乙甲,所以由s st t v v ==甲乙乙甲乙甲, 得到s s t v v ==甲乙乙甲,s v s v =甲甲乙乙,甲乙在同一段时间t 内的路程之比等于速度比2.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走过相同的路程时,2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等于他们速度的反比。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这里因为路程相同,即s s s ==乙甲,由s v t s v t =⨯=⨯乙乙乙甲甲甲, 得s v t v t =⨯=⨯乙乙甲甲,v t v t =甲乙乙甲,甲乙在同一段路程s 上的时间之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

例题精讲【例 1】甲、乙两人同时A 地出发,在A 、B 两地之间匀速往返行走,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每次到达A 地、B 地或遇到乙都会调头往回走,除此以外,两人在AB 之间行走方向不会改变,已知两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距离B 地1800米,第三次的相遇点距离B 地800米,那么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B 地 。

【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3星【题型】填空【解析】 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1v 、2v ,全程为s ,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B 地x 米。

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第一次遇到乙是甲到达B 地并调头往回走时遇到乙的,这时甲、乙合走了两个全程,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与B 地的距离为12112122v v sv s s v v v v -⨯-=++,那么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到B 地的距离与全程的比为1212v v v v -+; 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甲调头向B 地走,乙则继续向B 地走,这样一个过程与第一次相遇前相似,只是这次的“全程”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到B 地的距离,即1800米。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到B 地的距离与第一次相遇的地点到B 地的距离的比为1212v v v v -+;类似分析可知,第三次相遇的地点到B 地的距离与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到B 地的距离的比为1212v v v v -+;那么,8001800xx =,得到1200x =,故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B 地1200米。

【答案】1200【巩固】 甲、乙两人都从A 地经B 地到C 地。

甲8点出发,乙8点45分出发。

乙9点45分到达B 地时,甲已经离开B 地20分。

两人刚好同时到达C 地。

问:到达C 地时是什么时间?【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 10点33分。

解:到达B 地甲用85分,乙用60分,也就是说,甲走85分的路程,乙要少走25分。

由此推知,从B 到C ,乙要比甲少走20分,即乙要走20604825⨯=分。

所以两人同时到C 地的时间为10点33分。

【答案】10点33分【例 2】某人沿公路前进,迎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骑自行车的人吗?”司机回答:“10分前我超过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这人继续走了10分,遇到了这个骑自行车的人。

如果自行车的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三倍,那么汽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多少倍?【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 7倍。

提示:汽车行10分的路程,等于步行10分与骑车20分行的路程之和。

【答案】7倍【巩固】 从甲地到乙地全部是山路,其中上山路程是下山路程的23。

一辆汽车上山速度是下山速度的一半,从甲地到乙地共行7时。

这辆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 8时。

解:根据题意,上山与下山的路程比为2∶3,速度比为1:2,所用时间比为()()321:322:4:32÷÷==。

因为从甲地到乙地共行7时,所以上山用4时,下山用3时。

如下图所示,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2倍,所以从乙到丙用3×2=6(时),从丙到甲用4÷2=2(时),共用6+2=8(时)。

丙乙甲【答案】8时【例 3】甲火车4分行进的路程等于乙火车 5分行进的路程。

乙火车上午8:00从B 站开往A 站,开出若干分后,甲火车从A 站出发开往B 站。

上午9:00两列火车相遇,相遇的地点离A ,B 两站的距离的比是15∶16。

甲火车从A 站发车的时间是几点几分?【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 8点15分。

解:从甲火车出发算起,到相遇时两车走的路程之比为5∶4=15∶12,而相遇点距A ,B 两站的距离的比是15∶16,说明相遇前乙车所走路程等于乙火车1时所走路程的()11612164-÷=,也就是说已走了14时。

所以甲火车发车时间是8点15分。

【答案】8点15分【巩固】 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4。

乙车先从B 站开往A 站,当走到离B 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 站发车开往B 站。

如果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 ,B 两站距离的比是3∶4,那么A ,B 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 315千米。

解:从甲火车出发算起,到相遇时两车走的路程之比为5∶4=15∶12,而相遇点距A ,B 两站的距离之比是3∶4=15∶20,说明相遇前乙车走的72千米占全程的20128152035-=+,所以全程为87231535÷=(千米) 【答案】315千米【例 4】甲、乙两班学生到离校24千米的飞机场参观,但只有一辆汽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尽快到达飞机场,两个班商定,由甲班先坐车,乙班先步行,同时出发,甲班学生在途中某地下车后步行去飞机场,汽车则从某地立即返回接在途中步行的乙班学生.如果甲、乙两班学生步行速度相同,汽车速度是他们步行速度的7倍,那么汽车应在距飞机场多少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学生,才能使两班同时到达飞机场?【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 【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 设学生步行时速度为“1”,那么汽车的速度为“7”,有如下示意图.我们让甲班先乘车,那么当乙班步行至距学校l处,甲班已乘车至距学校7l处.此时甲班下车步行,汽车往回行驶接乙班,汽车、乙班将相遇.汽车、乙班的距离为7l-l=6l,两者的速度和为7+1=8,所需时间为6l÷8=0.75l,这段时间乙班学生又步行0.75l的路程,所以乙班学生共步行l+0.75l=1.75l后乘车而行.应要求甲、乙班同时出发、同时到达,且甲、乙两班步行的速度相等,所以甲班也应在步行1.75l 路程后达到飞机场,有甲班经过的全程为7l+1.75l=8.75 l,应为全程.所以有7l=24÷8.75×7=19.2千米,即在距学校19.2千米的地方甲班学生下车步行,此地距飞机场24-19.2=4.8千米.即汽车应在距飞机场4.8千米的地方返回接乙班学生,才能使两班同时到达飞机场.【答案】4.8千米【巩固】小明和小光同时从解放军营地回校执行任务,小光步行速度是小明的43倍,营地有一辆摩托车,只能搭乘一人,它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16倍。

为了使小光和小明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小明和小光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多少?【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11∶15。

解:设开始时小光乘车,小明步行;车行至B点,小光下车步行,车调头去接小明;车到A点接上小明后调头,最后小明、小光同时到达学校(见下图)。

由题中条件,车速是小明速度的16倍,是小光速度的12倍。

设从营地到A点的距离为a。

当车接到小明时,小明走了a,车行了16a,因为车开到B后又返回到A,所以A到B的距离为7.5a。

车放下小光后,直到又追上小光,比小光多行15a。

由于车速是小光的12倍,所以小光走的距离是车追上距离的111,即1511a。

小明和小光步行的距离之比是15:11:1511a a【答案】11:15【例 5】甲、乙、丙三只蚂蚁从A、B、C三个不同的洞穴同时出发,分别向洞穴B、C、A爬行,同时到达后,继续向洞穴C、A、B爬行,然后返回自己出发的洞穴。

如果甲、乙、丙三只蚂蚁爬行的路径相同,爬行的总距离都是7.3米,所用时间分别是6分钟、7分钟和8分钟,蚂蚁乙从洞穴B到达洞穴C时爬行了()米,蚂蚁丙从洞穴C到达洞穴A时爬行了()米。

【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难度】3星【题型】填空【解析】2.4;2.1【答案】2.4;2.1【巩固】在一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6 分后两人相遇,再过4 分甲到达B点,又过 8 分两人再次相遇.甲、乙环行一周各需要多少分?【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由题意知,甲行 4 分相当于乙行 6 分.(抓住走同一段路程时间或速度的比例关系)从第一次相遇到再次相遇,两人共走一周,各行 12 分,而乙行 12 分相当于甲行 8 分,所以甲环行一周需 12+8=20(分),乙需 20÷4×6=30(分).【答案】30分【例 6】小芳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芳上学走这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6 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速度的多少倍?【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设小芳上学路上所用时间为 2,那么走一半平路所需时间是1.由于下坡路与一半平路的长度相同,根据路程一定,时间比等于速度的反比,走下坡路所需时间是51 1.68÷=,因此,走上坡路需要的时间是511288-=,那么,上坡速度与平路速度的比等于所用时间的反比,为111:8:118=,所以,上坡速度是平路速度的811倍.【答案】8 11倍【巩固】每天早晨,小刚定时离家步行上学,张大爷也定时出家门散步,他们相向而行,并且准时在途中相遇.有一天,小刚提早出门,因此比平时早 7 分钟与张大爷相遇.已知小刚步行速度是每分钟70 米,张大爷步行速度是每分钟 40 米,那么这一天小刚比平时早出门多少分钟?【考点】行程问题之比例解行程【难度】2星【题型】解答【解析】比平时早 7 分钟相遇,那么小刚因提早出门而比平时多走的路程为小刚和张大爷 7 分钟合走的路程,所以当张大爷出门时小刚已经比平时多走了(70 +40 )×7 =770 米,因此小刚比平时早出门770 ÷70 =11分钟.【答案】11分钟【例 7】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