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艺术概论有感
艺术概论读后感

艺术概论读后感《艺术概论》读后感。
《艺术概论》是一本关于艺术的经典著作,作者对艺术的定义、发展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意义,也对艺术的魅力和无穷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作者对艺术的定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方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表现,更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这种对艺术的定义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作者对艺术的发展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指出,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变化的,它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文化和历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
这种对艺术的发展和影响的阐述让我对艺术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作者对艺术的魅力和无穷魅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人类生活的启迪和激励,是一种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这种对艺术的魅力和无穷魅力的探讨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的魅力和无穷魅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艺术概论》,我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意义,也对艺术的魅力和无穷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艺术,更加珍惜艺术,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因为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是一种对人类生活的启迪和激励。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艺术的魅力,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让艺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美好。
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

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概论读后感(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艺术概论读后感1 19世纪实证论批评家圣佩韦等人重视对作家的研究,发展到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符号学重视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研究,直到20十几下半叶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相继出现。
接受美学,诞生于60s末70s初的德国,迅速在世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接受美学主张:研究文学与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收过程。
主要理论: (1) 姚斯的“期待视野”: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要求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应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
一方面作品应当使读者出乎意料之外,超出其原有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作品又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陌生的状态,这样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很难接受(先锋派艺术作品曲高和寡的原因)。
(2) 伊赛尔的“空白”:指文本中未写出来的部分,只是文本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
因此,任何文学文本本身都是一个“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填补“空白”。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不断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英国学者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的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概论读后感2 《艺术概论》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
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
艺术概论学习总结

艺术概论学习总结【篇一:学习艺术概论有感】学习艺术概论有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艺术,艺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
之前,我只对艺术有一点了解,通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充分了解了艺术,它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概论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她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
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
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什么是艺术,恐怕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真理的答案。
我想艺术大底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精神创作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具备了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社会意识形态这四大特征。
能够称为艺术的物品必须是高超技艺的人造物,能够真实深刻的反映社会生活,有较高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审美性质,它还必须参与社会生活。
而艺术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除了学习了解有关艺术的理论知识外,我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升我们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概论是一门全面、系统、准确的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艺术观和方法论的课程,是对多种艺术门类的共同本质及普遍性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可以用理论知识为后盾,更好地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提升艺术欣赏水平才会成为可能。
我们学习艺术概论,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艺术观,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指导我们的欣赏、评论实践,也可指导我们对其它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了自然界,但它又超越了自然界本身所表现的。
以绘画为例,很多艺术创作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它有我们作为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这里边是包含着情感的,某一时间人们认为肥硕的马是最美的,这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水平相关的。
关于艺术导论学习心得3篇

关于艺术导论学习心得3篇心得体会1有句话常挂在我们嘴边——“爱漂亮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作甚美?即便细究起来,也仿佛无从回答。
要给大家介绍的书,书名是《艺术概论》。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概论”2字,大概已没了兴趣,再加上“艺术”2字,估计已给这本书判了死刑。
没错,与大家料想的1样,这是本教科书,还是本有关艺术的教科书。
但是,这不是过去我们经历过的那些,浏览后对艺术茫然若知、倒尽胃口,使得你从此不再想与艺术沾边的深奥苦涩的教科书,这是1本有趣的、容易浏览的、启产生命的书!作者蒋x先生,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出版小说、散文、艺术史及美学著作数10种,并屡次举行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在蒋x先生看来,艺术,是比任何1种科目更需要人的自觉,更需要心灵的参与的领域。
这本《艺术概论》以清丽流畅的文笔,深入浅出介绍了艺术的源流、特点、种别、材料、内容、情势、创作、欣赏、批评等,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使读者阅后能够安然看待艺术、从中取得无数喜悦与无穷乐趣。
我们对美的信仰,会因此更加坚定而真实。
美,是1种解救——在人性众多的挫折阻碍当中、在生命众多的困惑迷惘当中,令人有检讨、有思惟、有渴望、有向往,有对伤痛的悲悯、也有对喜悦幸福的期待——美,不再是困难的学习。
当带着美的信仰回到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很多方面都与之前不太1样……我们工作的地方——基层人民法院——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每个到我们单位办事的人内心或有愤恨或有委屈抑或其他,与当事人接触的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易燃易爆”之群体。
处理纠纷案件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我们可应用智慧、能创造的艺术远不止这些。
以处理离婚案件为例,为了保护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苦口婆心劝导男女双方,委宛提示他们珍惜家庭、尊重体谅对方的工作我们做了太多,但这样的工作我们仍然会继续做下去,当看到深深抱怨的两人终究表示愿意给对方1次机会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喜悦是难以道明的,“艺术不但需有深入的思想,也常常要有动人的情操”,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挽救1个家庭,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1种美吗?最后,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作甚美?谈到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或娇艳或清雅的花,花仿佛是大自然中1种美的意味。
艺术概论心得体会

艺术概论心得体会在学习了《艺术概论》这门课程之后,我对艺术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过去,我对艺术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艺术就是绘画、音乐、舞蹈等表现形式。
然而,《艺术概论》课程让我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情感的传达。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三个深入思考的论点。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艺术概论》课程让我认识到,艺术是人类内心情感的抒发,是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一种独特感受和理解。
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观众,使观众能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痛苦和无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就是杜甫情感的寄托和表达,也是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现。
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
《艺术概论》课程让我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例如,中国的水墨画强调“意蕴”,追求画面的意境和情趣,而西方的油画则注重“写实”,追求画面的真实和客观。
这种差异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
通过学习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各种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艺术具有社会批判和启示作用。
《艺术概论》课程让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对社会上的不公和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唤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阿Q这个人物的描绘,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弱点。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艺术的社会批判和启示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于对艺术概论的读后感

关于对艺术概论的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艺术概论?这听起来就很玄乎的东西,我能看懂吗?”没想到,随着一页页地看下去,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越陷越深。
书里讲的艺术起源可太有趣了。
原来艺术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起源,像游戏说,就感觉艺术家们在创作的时候像是在玩一场超级认真的游戏。
比如说有些画家,他们拿着画笔在画布上涂抹色彩的时候,就像是小孩子在玩颜料,充满了童趣和自由,但又比小孩子的涂鸦高级多了,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他们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还有巫术说,这让我想到原始部落里那些神秘的祭祀舞蹈和图腾绘画,人们相信这些艺术形式有着神奇的魔力,可以和神灵沟通,那时候艺术就是连接人间和神秘世界的桥梁呢。
再说说艺术的本质,这部分可把我绕得有点晕头转向。
不过就像解开一团乱麻一样,一旦理解了,就特别有成就感。
我觉得艺术的本质就像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样子。
它可以是情感的表达,就像诗人写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倾注在那些优美的诗句里。
当我们读诗的时候,就像是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欢笑或者哭泣。
艺术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画家画下街边的小摊贩、工人在工厂里忙碌的身影,这些画作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真实面貌。
书中谈到的艺术创作过程也让我大开眼界。
我原本以为艺术家们都是灵感一来,挥笔就成大作的天才。
实际上可没这么简单,他们就像苦行僧一样,要经历观察、构思、表现这么复杂的过程。
观察的时候,他们就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比如说画家要画一片森林,他可能会在森林里一待就是好几天,观察每一棵树木的纹理、树叶的颜色变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光影。
构思的时候就更烧脑了,要把自己观察到的所有东西在脑海里进行重新组合、加工,想办法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这时候艺术家的脑袋里就像一个装满各种元素的魔法盒子,他们要从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元素来构建自己的作品。
艺术概论你学到了什么

艺术概论你学到了什么艺术概论是一门介绍艺术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艺术的知识和概念,以下是我从艺术概论中学到的一些重要内容。
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方式。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
艺术与文化密不可分。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不同文化对艺术的定义和理解有所不同,艺术作品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艺术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许多艺术作品都以现实生活为素材,通过艺术家的表达和再创造,呈现出对社会、人类和自然的思考和观察。
艺术作品可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反思,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艺术也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不仅仅是技术和技巧的运用,更是艺术家对于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我深刻理解到了创造力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了我自己的创造力。
艺术也具有审美的功能。
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是评判艺术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我对艺术的审美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包括形式美和意义美,艺术家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创造出美感,观众也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艺术也是一种享受和娱乐的形式。
无论是参观艺术展览、欣赏音乐会还是观看舞蹈表演,艺术都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
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努力和创作,为观众创造出美好的艺术体验,使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我对艺术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精编学习艺术概论心得体会范文(五)

精编学习艺术概论心得体会范文(五)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我大学生涯中非常难得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我对艺术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艺术概论让我了解到艺术是多种多样的。
在以前,我对艺术的认识主要局限在绘画和音乐上,然而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艺术的范畴远不止于此。
艺术可以是绘画、音乐、舞蹈,也可以是戏剧、建筑、摄影等等。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让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全面,也让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更加有眼界和见地。
学习艺术概论让我认识到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艺术作品可以反映时代背景、社会现象、人类情感等等。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力。
艺术作品可以唤起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让人们反思现实中的问题,甚至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这让我对艺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的欣赏更加深入。
学习艺术概论让我有了更自由的思考方式。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对于艺术作品进行了欣赏,还进行了对于艺术作品表达方式、艺术家的背景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这让我意识到,艺术作品的意义并不局限在作品本身,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自由的思考,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艺术家想要传递的信息。
这对于我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习艺术概论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让我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也让我培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
这门课程对于我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去欣赏、理解和创造艺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艺术概论有感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艺术,艺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
之前,我只对艺术有一点了解,通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充分了解了艺术,它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概论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她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
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
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什么是艺术,恐怕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真理的答案。
我想艺术大底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精神创作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具备了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社会意识形态这四大特征。
能够称为艺术的物品必须是高超技艺的人造物,能够真实深刻的反映社会生活,有较高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审美性质,它还必须参与社会生活。
而艺术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除了学习了解有关艺术的理论知识外,我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升我们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概论是一门全面、系统、准确的
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艺术观和方法论的课程,是对多种艺术门类的共同本质及普遍性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可以用理论知识为后盾,更好地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提升艺术欣赏水平才会成为可能。
我们学习艺术概论,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艺术观,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指导我们的欣赏、评论实践,也可指导我们对其它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了自然界,但它又超越了自然界本身所表现的。
以绘画为例,很多艺术创作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它有我们作为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这里边是包含着情感的,某一时间人们认为肥硕的马是最美的,这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水平相关的。
其实在人的本性中就有对美本身的追求,而艺术总是以美为标准和目标的,艺术的基本品格也是审美。
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结晶,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
《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
”美的愉悦感来自人类文化意识。
优美所评价的是表现和形式,而深刻和崇高,作为审美价值,却体现了艺术在文化中的价值品格和价值理想。
这如黑格尔《美学》中所言,“在艺术里,精神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艺术家们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艺术的生命,表达的真实是作品成为杰作的前提,艺术作品美不美就看真实于否,而艺术的真实性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
艺术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艺术的创作也不是那么随意的。
基于这点,在欣赏了《日本对旧房屋的改造改建》之后,我有了更深的感触。
片中的改建大师,通过自己对美的构思,将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在最有限的区域内,使得所有的事物最大化的利用并且给人情感上的一种享受,使人感到震撼。
当然,我承认并佩服创作者那奇特的创意,我不得不说这种创造是人类更加文明化的体现。
这种将原本普通的事物和艺术组合竟将艺术的美感表现的如此尽然。
她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感是不能用单调的语言来阐释的。
我想对艺术的审美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情感的投入的。
艺术是属于人文的,这种艺术审美能力是作为每一个现代潮流下的人更应该学习和具备的,我想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个理科类的学生,先前对艺术的学习和理解总是很肤浅、欠缺的。
在所选的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欣赏了一些优秀的艺术创作,包括老师自己的创作,欣赏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于我这样的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同时给我的印象却是深刻的。
一方面我了解并学到一些基本的与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直观的欣赏,即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这种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魅力,让我对艺术有了一些好奇和喜欢。
她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能够培养一种艺术精神,能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更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艺术学习对我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总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知道好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总是能够提起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我们愉快地从中受到教育。
这也正与现代社会注重大学生人文气息的培养相吻合的。
时代在变迁,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感知、领会美,提高审美素质也就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人力资源。
因此,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吸纳我们人类那些先进文化成果,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提高其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这才有助于我们获得全面发展,这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大学生艺术审美的学习和培养对造就高素质、完美的人格有很大影响。
我们深知:高雅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是高雅文化的集中体现,他们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我们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
艺术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审美认识深化到观念、再到美感的知觉是逐渐的,而艺术学习与我们的文化修养的密切程度也不可估量的。
大多情况下,人的艺术修养程度越高, 审美能力越强, 就越容易接受进步的政治信念和道德观念, 就越能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力量。
每一件艺术创作都有其表现自己的目的
,都隐含着某种思想的感染。
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其感情上的喜、怒、哀、乐与荣、辱、美、丑,都伴随着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发生。
我们感官到的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与思维,另一方面是表演者的真情演绎。
在欣赏了老舍的话剧《茶馆》之后,那种情感上的赏心悦目,那种心灵上隐隐约约的含蓄美的感受总是让我有所联想,同时也会引发人的一些新的思考。
艺术给我最初的感受总是高深,难以捉摸的,而通过对一些艺术作品的赏析已经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感触和思考。
我很清楚,单单凭借几个艺术作品的赏析是不可能像专业艺术学生那样有很深的见解,但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欣赏一些高尚的艺术作品对专业的学习总是利大于弊的。
在大学学习中,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审美的塑造与培养也是必须的。
毕竟以后针对就业,从事这种工作是要求一定的设计能力,但也需要审美能力,一个好的设计或是创意只有是美的,才会让人心动,引起人的注意,进而产生兴趣。
这样的互动才会有好的反馈,所以对美的创作的欣赏是很有必要的。
试想一个缺乏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差的机械设计者,为设计提供毫无艺术性更谈不上外观美感的好创意、那么势必是很难在竞争中获胜的。
我们不能不说---艺术应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修养说到底便是一种人生修养。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不难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以及自己的审美趋向和精神认同。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欣赏就是欣赏者对自己人生和生命的欣赏有一种遥远的距
离。
对艺术创作的欣赏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能调动我们的情感共鸣,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思索。
我想,艺术教育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艺术是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激发我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及发展的。
这种培养是需要更多的投入的,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她,去接近她,这样我们才会在人格上提升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