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论述题答案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艺术的本质属性是()。

A. 实用性B. 社会性C. 审美性D. 教育性答案:C2. 下列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达芬奇C. 梵高D. 米开朗基罗答案:C3.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A. 艺术的独立性B. 艺术的创造性C. 艺术的现实性D. 艺术的理想性答案:B4.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有()。

A. 赵孟頫B. 黄公望C. 徐悲鸿D. 张大千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艺术的特点?A. 多样性B. 反传统C. 重视技巧D. 强调个性答案:C二、填空题1. 在西方艺术史上,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2. 中国画分为工笔和________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答案:写意3.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他的作品以大胆的色彩和自由的笔触著称。

答案:杰克逊·波洛克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达达主义对艺术史的影响。

答案:达达主义是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它反对传统艺术的规范和价值观,提倡无意义和偶然性。

达达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艺术创作的界限,为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如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等奠定了基础,对20世纪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描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不仅注重文字的实用性,更强调书写的美学价值。

书法艺术讲究笔法、结构、章法和墨色的变化,追求线条的流畅与力度,形态的和谐与美感。

书法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性格、情感和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特定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状况,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也对艺术创作产生制约和激励作用,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势会影响艺术的发展方向和表现形式。

《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研《艺术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艺术理论》试题(B卷)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灵感?2.什么是艺术风格?3.什么是艺术传播?4.共鸣。

5.什么是艺术典型?6.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7.什么是意境?8.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什么?9.什么是悲剧?10.音乐。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3.简述艺术分类的方法。

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

5.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论述艺术形式组合的基本法则。

《艺术理论》试题(B卷)参考答案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灵感?答: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

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

2.什么是艺术风格?答: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

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

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艺术传播?答: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

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4.共鸣。

答: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艺术概论简答与论述的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简答与论述的参考答案

简述题1、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要点:从本体看,是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从创作看,内容先于形式;从接受看,形式先于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

两者的关系表现在:(1)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

(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2、简述艺术构思的内容、步骤。

要点: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艺术思维的构想——艺术意象。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

它包括构思的方式及运作和意蕴的凝结。

艺术构思包括三个步骤: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的收集、艺术思维的构想、艺术意象的形成。

3、简述你所理解的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绝对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

(答案不确定)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太化为艺术作品。

由于艺术创作室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对于不同的艺术种类、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来讲,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固定模式。

4、谈一谈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要点:包括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生活积累、艺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技巧)、艺术心理定势和艺术激情。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应用科学答案:C2. 艺术的三大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审美B. 教育C. 娱乐D. 经济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艺术作品B. 艺术创作C. 艺术欣赏D. 艺术市场答案:D4. 艺术学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描述性研究B. 历史性研究C. 比较性研究D. 实验性研究答案:D5. 以下哪个是艺术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主观性C. 随意性D. 片面性答案:A6. 艺术学中的“形式美”主要指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C.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D. 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答案:B7. 艺术学中的“内容美”主要指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的内在主题B.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C.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D. 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答案:A8. 艺术学中的“审美经验”是指什么?A. 艺术创作的过程B. 艺术欣赏的过程C. 艺术批评的过程D. 艺术教育的过程答案:B9. 艺术学中的“艺术批评”主要是指什么?A. 艺术创作的方法B. 艺术欣赏的技巧C. 对艺术作品的评价D. 对艺术作品的创作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艺术学研究的分支学科?A. 艺术史B. 艺术哲学C. 艺术心理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艺术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化对艺术本质、功能、价值和规律的理解,促进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发展,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化素养。

2. 描述艺术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答案:艺术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历史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这些方法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艺术现象,揭示艺术规律。

3. 阐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答案: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启迪人们的思想,提供审美享受。

彭吉象《艺术概论》35道论述题标准答案 精校共8页可编辑

彭吉象《艺术概论》35道论述题标准答案 精校共8页可编辑

艺术基础·论述三十五题▲1.为什么艺术作品能积极能动地反映生活?答题要点:(1)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来源于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往往与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

(2)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积极性,还表现在艺术家创作时,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愿望、理想去剪裁、重组自然和社会的样态、秩序,使之成为较之生活本身更有情趣、更有意蕴的艺术画面。

艺术家有选择地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只反映生活的一角,却寄寓着艺术家深刻、丰厚的社会理想。

(3)艺术家用独特的加工改造的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过的生活。

不同的艺术家根据同一客观对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这源自于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经验,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4)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艺术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社会生活对艺术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艺术的反作用取决于社会生活的状况:当社会生活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艺术的反作用不那么清晰可见;当社会处在激烈动荡阶段,艺术的反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2.结合具体实例阐述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审美反映答题要点:(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审美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一条根本原则。

毛泽东曾强调指出,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艺术家也只有在生活的源泉中开采矿藏、汲取营养,他的创作才会具有生命力。

著名电影编导郭宝昌的力作《大宅门》获得巨大成功,收视率创下了当时电视剧的最高纪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取材于真实的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与真情感悟。

如果郭宝昌没有这些生活经历,没有生活源泉给他提供如此鲜活、生动的创作原料,他的《大宅门》是难以产生轰动的社会效应的。

(2)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为艺术不是生活原样的复制与照搬。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作业二(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答:由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认识的提高。

所以我们无论是阅读一部精美的文艺小说,还是观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我们都会为之振奋为之感动,并从而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甚至能改变你的生活态度,改变你的世界观。

学员答题可顺着如下思路,自己举例展开论述。

(1)、例举一部小说(请记住、不能举诸如《卡耐基的成功这路》这一类的生活指导,青年修养用书,这是议论文不是小说)对你的触动。

(2)、你由此发生了哪些改变?对你起到了什么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题要点:1、如引用前苏联当代美字家卡岗之说“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艺术起到了’文化自然意识’ 的作用”。

则可知艺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归属和被归属的关系。

就是说艺术是一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

一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

举例中国文化里的阴阳学说反映在中国绘画一一国画作品里阴面一一暗面、阳面一一亮面的程式化的墨分五色,石分三面的画法里。

中国民间文化里的吉祥,如意,喜庆等意念表现在中国的剪纸艺术的图案花纹里。

如喜鹊与梅花枝的组合图案,“表示”“喜上眉(梅谐音)稍”的喜庆意。

2、首先,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举例;今天在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大量的商品广告的具有艺术品位档次的精美制作便是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当代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的明证。

同时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整个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并受到制约和影响(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全是用的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制作的)。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15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教等专业艺术学概论试题
2007年7月
一、名词解释(3道题。

每题4分.共12分)
1.艺术起源的“表现说”2.审美认知
3.现代设计
二、选择填空题(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 )。

A.云岗石窟像 B.麦积山石窟像C.山西晋祠像 D.敦煌塑像
2.书法艺术产生于( )。

A.日本 B.朝鲜
C.中国 D.古罗马
3.苏、黄、米、蔡“四大家”是我国( )代的著名书法家。

A.汉 B.晋 C.唐 D.宋
4.《祭侄文稿》的作者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C.柳公权 D.张旭
5.《离骚》的作者是( )。

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蔡文姬
6.《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 )独奏曲。

A.京胡 B.板胡C.二胡 D.古筝
7.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是《( )》。

A.牡丹亭 B.三国演义C.水浒 D.窦娥冤
8.( )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创作了名著《包法利夫人》。

A.德 B.法 C.英 D.美
9.我国现代小说家( )创作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等一系列反映“五四”前后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

A.老舍 B.茅盾C.巴金 D.鲁迅
10.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青春之歌》是一部( )。

A.长篇小说 B.中篇小说
C.短篇小说 D.抒情诗。

艺术学概论习题曹看答案

艺术学概论习题曹看答案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本)(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

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

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

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

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

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

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

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

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

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

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1、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首先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名著——《美育书简》中提出。

在该书中,美育的概念已不局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特定方式之义。

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情与理性等基本人生哲学命题出发,从而成为人的重新认识自我并获得自由、和谐之发展。

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的更为寓义广阔的审美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

2.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

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则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

艺术作品的这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感受到。

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这三个方面都卓有成就,并且将这三个层次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作品才是传世不朽的艺术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