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试简答题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名词 简答资料(必考)

艺术学概论名词 简答资料(必考)

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要有具体阐述。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2),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说,艺术形象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2),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自考艺术概论真题资料

自考艺术概论真题资料

名词解释:1、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答:寻找艺术发生的历程,艺术是从非艺术活动产生的〔2分〕。

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开展的生产劳动〔2分〕。

2、艺术个性?答:艺术个性就是在肯定的先天条件、世界观、生活体验、艺术修养根底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理想、感情气质及艺术才能等表达出来的独特性〔1分〕,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整体特征〔1分〕。

对于现实生活独特的审美感受、认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手法方面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1分〕,构成艺术家创作个性的最根本的方面〔1分〕。

3、艺术的社会功用?答:〔1〕审美功用〔2分〕;〔2〕认识功用〔1分〕;〔3〕社会组织功用〔1分〕。

4、模仿说?答: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1分〕。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流行的观点〔1分〕,也是最早的艺术发生学说〔1分〕。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持这一看法〔1分〕。

5、表现说答: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感情的需要〔1分〕持这一理论的人较早有雪莱、列•托尔斯泰、维隆〔1分〕现代以英国美学家乔治•科林伍德、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等为代表〔1分〕。

他们的具体观点虽不尽一致,但都认为表现感情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因而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1分〕。

6、“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答:该言论是现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提出的。

这一提法完整诠释了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实践过程〔2分〕:对待传统要研究、要深刻进去,没有相当的功力和修养便不能得到传统神髓,而吸取传统营养之后又决不能被传统所淹没,必须从传统中冲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目,这时就需要超人的勇气才能做到,这样经历一入一出的艰辛过程,艺术家的艺术创新活动才到达成熟的程度〔2分〕。

7、卓越的艺术素养答:艺术家是个生命个体,这个个体往往有着从事艺术活动的优越条件,具备异于常人的艺术资质〔1分〕,包含:1.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1分〕;2.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1分〕;3.艺术素养与天才〔1分〕。

艺术概论的简答题汇总

艺术概论的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

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2. 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3. 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4. 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摹仿说。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柏拉图、苏格拉底均持此说。

(2)游戏说。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可以运用于没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

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情现和交流的需要。

(4)劳动说。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中。

5. 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高度的纪实性;(2)主题的创造性;(3)光与影的结合。

6.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可以选择其中三种回答)(1)根据作品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2)根据对作品感知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

(3)根据作品对客观世界反映方式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表现艺术。

(4)根据艺术作品物化形态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5)从本质上讲,根据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可以分为五种: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艺术的定义是()A. 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B. 以创造性和想象力为特征的活动C. 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D. 艺术品的制作和展示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艺术的基本要素?A. 线条B. 形状C. 颜色D. 规模答案:D3.下列哪个不属于视觉艺术的形式?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4.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杨洪基B. 莫奈C. 达芬奇D. 梵高答案:B5.对于一个艺术品的评价,最重要的因素是()A. 艺术家的名声B. 外观的美丽C. 展示的方式D. 观赏者的感受和理解答案:D第二部分:问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艺术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审美体验是指观赏者对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和理解。

它涉及到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情绪和思考。

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表达方式,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和思维交流,从而实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2.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

- 绘画:通过绘制或描绘的方式,创造出平面上的形象和图案,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 雕塑:通过雕刻、铸造等方法,塑造立体的形象,展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对形态的把握。

- 音乐:借助声音、乐器和节奏等元素,创作出动听的音乐作品,唤起听者的情感和联想。

3.为什么艺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表达,传递了人类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和审美享受,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艺术作品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

它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综合题请以一幅画作为例子,描述艺术品如何影响观赏者的情感和思考。

选取梵高的《星夜》作为例子。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星光洒满了天空,远处的小村庄散发着微弱的灯光。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人?A. 达芬奇B. 毕加索C. 米开朗基罗D. 梵高答案:B2.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是水墨画的主要表现手法?A. 工笔B. 写意C. 点彩D. 印象答案:B3. 以下哪种艺术风格不属于巴洛克时期?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洛可可D. 哥特式答案:A4.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A. 《最后的晚餐》B. 《星夜》C. 《睡莲》D. 《蒙娜丽莎》答案:C5. 以下哪种雕塑材料不是传统的雕塑材料?A. 石头B. 木头C. 玻璃D. 金属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C. 强调社会和政治批判D. 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完美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波洛克C. 达利D. 毕加索答案:B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A. 油画B. 雕塑C. 装置艺术D. 版画答案:C9. 以下哪种艺术流派强调了色彩和形式的自由运用?A. 立体主义B. 未来主义C. 超现实主义D. 野兽派答案:D10.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蒙克C. 马蒂斯D. 毕加索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形式、内容、技巧2.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 被称为“雕塑之父”的艺术家是______。

答案:罗丹4. 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艺术更强调______和______。

答案:个人表达、形式创新5. 20世纪初,______和______的兴起标志着现代艺术的诞生。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本质特征?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思想性D. 实用性答案:D2. 以下哪个不属于艺术的表现手法?A. 夸张B. 对比C. 写实D. 推理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审美功能?A. 陶冶情操B. 启迪智慧C. 娱乐消遣D. 传达思想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认知功能?A. 反映现实B. 揭示历史C. 表达情感D. 探索未知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A. 独特性B. 普遍性C. 永恒性D. 时效性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分类标准?A. 表现手法B. 创作方法C. 艺术形式D. 审美价值答案:D7. 以下哪个不属于艺术的种类?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管理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绘画的艺术特点?A. 色彩丰富B. 造型生动C. 空间感强D. 动态感强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雕塑的艺术特点?A. 三维空间B. 造型凝练C. 动态感强D. 表情生动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音乐的艺术特点?A. 节奏感强B. 旋律优美C. 表现力丰富D. 视觉性强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艺术的本质特征。

答案:艺术的本质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

形象性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内容;情感性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思想性是指艺术作品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2. 请简述艺术的表现手法。

答案:艺术的表现手法包括夸张、对比、写实和推理等。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特点来突出其形象;对比是通过对比两种相反或对立的元素来强调其差异;写实是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事物;推理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3. 请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

答案:艺术的审美功能包括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娱乐消遣和传达思想等。

陶冶情操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启迪智慧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智慧;娱乐消遣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带给人们愉悦和放松;传达思想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作者的思想观念。

艺术概论简答题

艺术概论简答题

(试题一)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艺术的联系表现为:一方面,一定数额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简答意境及其特征:意境是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

两者有机结合,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特征:1朦胧美2超越美3自然美。

简述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1.民族艺术思想内容相互影响。

2。

民族艺术形式得相互影响简述主体与题材的关系:1.艺术作品是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与评价,是通过艺术形象呈现出来的主要思想2.题材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进行选择、提炼、加工,而在艺术作品中,予以表现的社会生活。

关系:1.主体是统帅灵活的灵魂2.题材对主体有一定制约作用。

5.简述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艺术特色。

形成原因:1.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2.艺术风格风格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理,生活环境,阅历修养与艺术追求。

3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简述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要思维:1.艺术创作全过程是种离不开具体可感到的形象2.艺术创作全过程始终依赖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因此艺术创作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3.艺术创作全过程始终具有整体的特点。

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围绕着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分为四类。

1.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

情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不自觉地打上社会环境印记,艺术价值高的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社会生活影响力2.心理批评:从创作主体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3.文本评判:艺术作品本身是一自足的整体,其意蕴魅力需从文本中寻找,有注重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4.接受批评:强调从接受者入手研究艺术,突出了接受者的能动性、创作性。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

3.模仿说或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4.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得来的有关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的艺术意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考试简答题资料汇总(一)1、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答:(1)“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是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2、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一、形象性。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三、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重要启示。

(了解)答:“艺术生产理论”是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对艺术研究的重要启示是:1、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2、阐明了两种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4、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是什么?答:1、“模仿说”。

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的社会的“模仿”。

2、“游戏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席勒和斯宾塞。

他们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这种说法又叫“席勒—斯宾塞”理论。

3、“表现说”。

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

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已,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4、“巫术说”。

代表人物是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5、“劳动说”。

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

认为艺术发生于劳动,“劳动先于艺术”。

6、“多元决定论”。

认为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多因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

5、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员决定论的?答: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6、说出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答:1、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2、园林艺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广义讲也属于建筑艺术一种。

3、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工艺美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

现代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用品到汽车、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

2、环境设计,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

3、视觉设计,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

7、请阐释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答: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8、阐释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答:造型艺术分为1、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2、雕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故叫做“雕塑”。

3、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4、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9、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答: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10、指出标志西方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答: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了米隆(代表作《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代表作《命运三女神》)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

第二个高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有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哀悼基督》、《大卫》等。

第三个高峰当属19世纪法国雕塑。

代表人物是吕德,作品是《马赛曲》,罗丹代表作《巴尔扎克》、《思想者》等。

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西方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马约尔、阿尔普、亨利•摩尔等。

11、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答:包括音乐和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

音乐的分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声乐和器乐。

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

舞蹈分类也多种,有艺术舞蹈、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

12、如何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答: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

13、怎样认识综合艺术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主要种类的特点。

答: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14、如何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答: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审美特征。

15、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是什么?答: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16、怎样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答: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17、小说的“三要素”的内涵是什么?答:人物:情节:环境;18、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艺术家是艺术产品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2、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3、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4、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5、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19、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的几个阶段?答:艺术体验: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他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创作欲望。

艺术构思:是复杂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杂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会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传达:艺术家借助一定的饿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20、说说形象思维以及它的三个特点。

答: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它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特点是:一、思维过程离不开感性形象;二、思维过程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三、整体性。

21、从哪几方面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答: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2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理解典型与意境。

答: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比如:《水浒传》中勇猛鲁莽、见义勇为的鲁智深,秉性刚烈、性格倔强的武松,脾气暴躁、心地善良的李逵;《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狡猾奸诈、欺世盗名的曹操,粗豪威猛、急噪暴烈的张飞等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正是这些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这些优秀作品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广为流传。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例如:郑板桥以竹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以竹的自然特性来象征高风亮节、正直坚贞的美德。

他还一诗、书、画统一与画面,〈风竹图〉上就题诗表明自己的精神追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3、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答: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24、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答:作用: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品。

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

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特征: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具有艺术性。

论述题、鉴赏题:1、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怎样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答:作为实用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同样是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但是,一般讲,园林的实用功能主要是供人游憩玩赏,这种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园林更加侧重于审美性和艺术性。

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史上,许多动人的诗词歌赋,是凭借园林景物抒发出来的,许多绘画也是描绘园林的美景;许多文学作品同园林分不开,有些戏剧故事也是在园林中发生的。

可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同中国绘画、诗词、戏剧、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文化、历史、美学和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

所以欣赏中国古典园林,不但要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还要注意欣赏它的文化美。

中国园林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

由于中国古典园林将风景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融为一体,因而更加富有魅力。

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如:颐和园就采用了借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美感。

整个园林的设计有层次,有变化,虚实相生,曲折含蓄,咫尺山林,韵味无穷,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藏,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雅趣,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来。

2、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答:中国画:简称“国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