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练习题
12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精讲特训】

教材考点精讲特训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 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
1 专题精讲
2 跟踪训练
构建思维模型
考向1 一种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例1
将一定量锌粉加入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第一步:排顺序。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Z_n_>_F_e_>_A__g_。
第二步:写反应。依据“远距离先置换”,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Z_n_+__2_A_g_N__O_3_=_=_=__Z_n_(_N__O_3_)2_+__2_A__g_(先)、 Z__n_+__F_e_(_N_O__3)_2_=_=_=__Z_n_(_N_O__3)_2_+__F_e__(后)。
3.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Cu(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含有铜 C.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溶质只有AgNO3 和Zn(NO3)2 D.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只有Zn(NO3)2
第四步:析现象。根据题给信息分析作答。 (1)若滤液呈浅绿色,滤渣中一定含有_A__g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可 能含有_A__g_N_O__3_。 (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_A__g_、__F_e__; 滤液中可能含有_F_e_(_N_O__3)_2__。 (3)若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滤渣中可能含有_F__e或__Z__n_; 滤液中一定含有_Z__n_(N__O_3_)_2_。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微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中考复习微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考点1 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例1.将铁粉和铜粉置于AgNO3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待反应完毕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一定有Ag,可能有ZnB.滤液最少有两种金属阳离子C.滤渣中加酸,可能有气泡D.滤渣中加酸,可能无气泡例2.在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镁粉无剩余,且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B.若镁粉无剩余,且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C.若镁粉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可能含有FeSO4,不含CuSO4D.若镁粉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SO4、FeSO4,不含CuSO4考点2 滤液、滤渣质量的判断例3.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1)B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3)C点与A点相比。
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例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单质锌和单质银的混合物ag 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银、单质铜和单质锌考点3 根据计算推断金属混合物的组成试卷第1页,共8页试卷第2页,共8页例5.向200gAgNO 3溶液中加入m 克Fe 和Cu 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16.2固体。
向滤液中滴加N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的质量是183.8gB .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4.2g<m <4.8gC .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气体生成D .原AgNO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75%巩固训练:1.向一定质量的AgNO 3、Cu (NO 3)2和Mg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 和滤渣N 。
8第八单元课题2难点(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答案

第八单元课题2 难点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一、金属与酸溶液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54 618 73 2Mg + 2HCl = MgCl2 + H2↑24 73 2Fe + 2HCl = FeCl2 + H2↑56 73 2Zn + 2HCl = ZnCl2 + H2↑65 73 2规律1:要生成等质量的H2,消耗金属的质量Zn>Fe>Mg>Al.规律2:等质量的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Al>Mg>Fe>Zn.(对化合价都是+2价的Mg、Fe、Zn而言,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例题: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和足量的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都是+2价金属),则A.放出H2的质量是X>Y>Z(比较纵坐标氢气的质量大小)B.消耗盐酸的质量是X>Y>Z(消耗盐酸生成氢气,和生成的氢气质量大小成正比例)C.相对原子质量是Z>Y>X(化合价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相对原子质量越小)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比较横坐标完全反应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规律3:等质量等浓度的少量酸和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氢气的质量来源于酸中的氢,酸质量相等又全部耗尽,生成氢气的质量就相等)例题: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A.曲线A表示锌的反应情况,曲线B表示镁的反应情况(镁比锌活泼,完全反应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短)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因为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的盐酸相等,只有酸都耗尽,才可能生成等质量的氢气。
而金属有以下两种情况:①锌、镁都过量,均有剩余。
(即等质量等浓度的少量酸和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②锌恰好完全反应,镁有剩余。
(即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的能力强,会有剩余。
专题04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考点专练)-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专题04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的定量分析(2020湖南湘潭)1. 某固体由镁、锌、铁三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取ag 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耗),得到(a+14.2)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48≤a≤13.0B. 11.2<a≤13.0C. 3.6≤a≤11.2D. 4.8≤a<11.2 【答案】A【解析】【详解】镁与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锌与稀盐酸反应:22Zn+2HCl=Zn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不考虑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耗),得到(a+14.2)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故最后得到的是盐酸盐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该盐酸盐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a+14.2)g-ag=14.2g ; 假设该金属固体全部是镁,设镁的质量为x22Mg +2HCl =MgCl +H 247114.2gx↑氯元素质量24=7114.2gx x =4.8g ; 假设该金属固体全部是锌,设锌的质量为y 22Zn +2HCl =ZnCl +H 657114.2gy ↑氯元素质量65=7114.2gy y =13g ; 假设该金属固体全部是铁,设铁的质量为z22Fe +2HCl =FeCl +H 567114.2gz氯元素质量56=7114.2gz z =11.2g ; 故a 的取值范围为:4.8≤a≤13.0。
故选A 。
(2020湖北武汉) 2. 有一包固体粉末X 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将mg 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 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固体粉末X 含有铁,则m 可能小于nB.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C.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 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D. 剩余ng 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答案】B【解析】【详解】A 、固体X 一旦被溶解,则固体质量一定会减小,即使氧化铜转化为单质铜,固体质量还是会减小,因此m 一定大于n ,选项错误;B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和稀盐酸,则剩余的固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该固体只能是铜,铜是一种纯净物,选项正确;C 、若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盐酸、氯化铜中的一种,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铁,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氧化铜,固体粉末X 由三种或两种物质组成,选项错误;D 、将酸加入固体混合物中,盐酸先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活动性比铜强的铁或锌能够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剩余固体中一定会有铜,选项错误,故选B 。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一、单选题1.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波尔多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待溶液澄清后,再放入一个表面光亮的铁钉,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铁钉表面有金属钙析出C.有无色气泡放出D.该实验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2.若将一定量的铁粉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硫酸铜中铜、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C.若滤液呈蓝色,则加入的铁粉无剩余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则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3.把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滤渣只含有Cu、Zn B.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ZnSO4 C.滤渣含有Cu、Zn、Mg D.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MgSO4 4.将m克Fe加入到含n克CuSO4的溶液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的是A.B.C.D.5.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 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 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剩余固体中Cu 的质量为m 1gB .AB 段发生的是Cu 和AgNO 3溶液的反应C .C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 3)2和AgNO 3D .m 2对应的数值为43.2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蚕丝、羊毛线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 粉和CuSO 4粉末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与NaOH 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D Ca (NO 3)2溶液中混有CaCl 2 除杂 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A .AB .BC .CD .D7.现有X 、Y 、Z 三种金属,将X 和Y 分别放入盐酸中,X 溶解并产生H 2,Y 不反应,将Y 和Z 分别放入AgNO 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 表面有Ag析出,而Z 没有变化。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规律的解析(一)

思路点拨,发现规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 首先把几种金属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 Zn、Fe、H、 Cu、Ag
2.按最远距离优先反应,确定金属与盐反应的先后顺序
Fe+2AgNO3 =2Ag+Fe(NO3)2 Fe+Cu(NO3)2=Cu+Fe(NO3)2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 ①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②④
4.(15·泰安)20.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 (N03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 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祝您成功!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图标上b~c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与Cu(NO3)2溶 液反应
C.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2+、Cu2+,金属单质 有Zn、Cu、Ag
D. c点和d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还有什么困惑?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确定滤渣组成的捷径:确定是滤渣中加酸,产生气 体这种题型,解题步骤如下: 1.将题目中出现的金属元素和H(按金属活动性顺 序排好: Zn Fe H Cu Ag 2.按“在H前面,只找一个,往后扫描,一网打尽” 读出答案。在H前面的第一个金属Fe停下,从Fe起 (含Fe),往后扫描题中出现的金属,就是滤渣中 一定存在的金属。即为Fe、 Cu、 Ag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初三化学方程式差量法计算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题: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Fe + CuSO4 = Fe SO4 + Cu △m56 64 8X (8.4-8)g56/8=x/0.4g x =2.8g 答: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8 g。
注意:本题出现的质量差是固体质量差。
2、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根据差量求天平平衡问题。
例题:在天平两托盘行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
现往左盘烧杯中加入2.8 g铁,问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天平平衡?解:设左盘加入铁后增重的质量为x 设右盘加入碳酸钙的质量为yFe + 2HC1 = FeC12 +H2↑ △m CaCO3 + 2HC1 = Ca C12 + H2O + CO2↑ △m56 2 54 100 44 562.8 g x y 2.7 g56/54=2.8 g/ x x = 2.7 g 100/56= y/2.7 g y=4.8g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4.8 g碳酸钙才能使天平平衡。
3、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例题: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CuO + H2Cu + H2O △m80 64 16x (8-7.2) g80/16= x/0.8 g x = 4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4g。
4、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例题: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2HC1 + CaCO3 = Ca C12 + H2O + CO2↑ △m73 129 56100gx (114-100)g73/56=100gx/14 g x = 18.25% 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
金属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初三专题复习

专题金属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姓名_______【基础知识】1、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活动顺序依次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中的________。
(3)活动性较_____的金属可以将活动性较_____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Cu、Fe同时投入AgNO3 中,____先与AgNO3反应。
Fe投入Cu(NO3)2、AgNO3 混合液中,____先与Fe反应。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单质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A.Fe B.Cu C.Zn D.Ag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A. FeSO4 B.CuSO4 C.Fe2(SO4)3 D.H2SO43.向含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析出的金属是( )A.有Cu和Ag B.只有Ag C.只有Cu D.无法判断4.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硫酸B.硫酸铜C.硫酸锌D.硫酸镁5.往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的变化,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A.不溶物一定是铜B.不溶物中一定含铜,也可能含铁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可能有硫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可能有硫酸和硫酸铜6.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溶液中只有硝酸锌C.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与c分别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就是( )
A.c>b>a
B.b>a>c
C.a>c>b
D. b>c>a
选
项
实验设计现象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无现象Cu>Al
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与铝条点燃
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镁条燃烧得更剧烈Al > Mg
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
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
快
Zn>Fe
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
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
象
Fe>Cu
3.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人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
MgCl2溶液Ni的盐溶液CuS04溶液
Ni 无金属析出—有金属析出
Mn 无金属析出有金属析出有金属析出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
4.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量的CuCl2,其中的Cu2+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污染,同时又能回收金属铜,可往废水中投入
( )
A.活性炭
B.铜板
C.铁丝网
D.白银
5.将铁片分别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就是( )
A.AgNO3
B.H2SO4
C.HCl
D.FeSO4
6.如右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
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与CuSO4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杠杆将会( )
A.右端上翘
B.左端上翘
C.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7.某学生要用实验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现有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稀盐酸四种物质,她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
的就是( )
A.①Cu+HCl ②Fe+AgNO3③Cu+AgNO3
B.①Fe+HCl ②Cu+HCl ③Fe+AgNO3
C.①Fe+HCl ②F e+ AgNO3③Cu+ AgNO3
D.①Fe+HCl ②Cu+HCl ③Cu+ AgNO3
8.下列实验方案能证明铁、铜、银三种多情活动性顺序的就是( )
A.将铁丝、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B.将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溶液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C.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D.先将铁、铜、银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再铜丝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根据现象,判断结果
9.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
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 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就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10.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就是 ( )
①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Cu2+ ,不溶物为 Zn
③溶液只有 Zn2+ ,不溶物为 Zn ④溶液只有 Zn2+有 ,不溶物为 Zn 、Cu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将一定质量铁粉与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就是
( )
A.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
B.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与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与单质银
D. 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与单质银
12.在氯化铜与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就是
(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与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与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与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1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Mg、Zn、Cu三种金属分别于稀盐酸反应,根据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2)用Zn分别与MgCl2、CuCl2溶液反应,也能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种金属活动性
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若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Cl2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就是。
14.小林同学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她分别将A、B、C三种金属放入三支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记录的实验现
象为:A、C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B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
根据小林同学的记录,您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能作出的判断就是: 、。
不能作出的判断的就是。
要对A、B、C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做的实验就是。
将金属锰(Mn)投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有锰析出,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就是____________。
15.铬就是最硬的金属,常镀在金属制品如水龙头的表面,使金属制品美观耐用。
若将打磨过的相同大小的铬片、铝片与铜片分别置于等质量
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铬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铝片表面迅速产生较多气泡,铜片表面无现象。
请写铬、铝、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就是。
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就是(填序号)。
16.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就是(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_____ __(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H2SO4= H2↑+NiSO4Fe+NiCl2= Ni+ FeCl2
这两个反应基本类型都就是。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1.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B.该金属可能就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
D.R表面有固体析出
2.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
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
A.X、Y、Z
B.Z、X、Y
C.Y、Z、X
D.X、Z、Y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将丙投入甲的硫酸
盐溶液中,有甲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就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4.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与稀硫酸不反应②Z + H2SO4= ZSO4 + H2↑
③X + 2YNO3 = 2Y + X(NO3)2,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就是( )
A.X>Y>Z
B.Z>X>Y
C.Y>Z>X
D.Z>Y>X
5.为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设计了
右图所示实验,由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就是( )
A.A>C>B
B.A>B>C
C.C>A>B
D.B>C>A
6.现在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Y无反应;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
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上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就是( )
A.Y>X>Z
B.Z>X>Y
C.X>Z>Y
D.X>Y>Z
7.下列现象与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就是(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将8克铜与铁的混合物粉末置于50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测得其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仍为8克。
求:(1)原固体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2)生成氢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