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地址填写示例
编
码
云南
时
普洱
填 写
墨江哈尼族自治
横线上作为现场登记的预填区。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钢筋工
房屋建筑施工
c.行业和职业: 现场登记时直接在下 方栏目的空白处填写 文字
(五)改错方法 1、圈填错误
应将错填序码连同该项文字答案用双横线划去, 然后据情圈填正确的选项 ;
2、数字书写错误
(1)数字框外的数字书写错误,应用双横线划去, 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 (2)数字框内的数字书写错误(发生在非专项编 码阶段),用三横两竖划去,在错误数字框上方 另行填写 。
– 禁止使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
• 注意: – 不得使用橡皮涂擦,严禁使用涂改液或贴条。 签字笔尖要保持圆润、书写流畅,防止晕染、 划破或戳破普查表。
(二)填表顺序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签字勿忘)
注意:
– 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 填写时分为三种情况 :
a.姓名:
乌
陆
云
劲
格
日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 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 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 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 从首格开始书写 。
勒
姓名较长汉字框填不全时, 可在此处续填。
b.民族、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出生地、 五年前常住地:
➢ 第一步:在现场登记时必须先在预填区填写汉字。 ➢ 第二步:非专项编码阶段(复查、快速汇总结
束),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入汉字框中,每个汉 字框只能填写一个字,根据汉字框数目填写同样 数目的前几个汉字。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表填表说明

第一人
人 记 第二人 录
按人填报的项目
第三人
(三)填写单位
• 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 表可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
• 境外人员普查表,也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境外 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
•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死 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填写方式
以后死亡的人仍要登记普查表短表或普查表长表。 • (二)201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发生迁移的人,仍在原住地登记。
• 普查小区内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 2010年11月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
管此人户口在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1月1日晚未居住在本 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
填写死亡 人口表
2010年 11月1 日零时
本人/户口在本普查小区的人
无论户口 在何处
无论本人 在何处
无论何种身 份、国籍
填写短表、 长表或境 外人员表
•10月31日晚 •住本户
•现有人口
•户口不在
•户口在
•户口在, •10月31日晚 •未住本户
•户籍人口
外籍
现场登记的掌握
• 操作:先问现有人口(普查标准时点居住人口), 再问户籍中外出人口 问清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第一步
全 表 第四步 审 核 !
第三步
• 人记录的填写顺序
– 人记录从上至下顺序填写(第一人、第 二人……)
– 按人填报的项目从左至右顺序填写(R1、 R2……)
• 两个约束条件:
•
1,跳填项
•
2,限填项(年龄、性别)
• 例:高中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应填劳动力项目 R17到R2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培训课件1-8 普查表(短表)(培训版)7.30

注意:与登记对象的户口类型是家庭户还是 注意 与登记对象的户口类型是家庭户还是 集体户无关
14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普查的全部人口 H3_1 标 时 居 (见 户 )
H3_2 标 时 居 户、 户口 户 (见户 )
Hale Waihona Puke 15注意: 注意: H3.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11
H1.户编号( H1.户编号(续) 户编号
注意: 注意: 如果《户主姓名底册》 (6)如果《户主姓名底册》中该户是非特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死亡户: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死亡户:
作为全户死亡人口进行登记,填写《死亡人 作为全户死亡人口进行登记,填写《 口调查表》 户主姓名底册》 口调查表》。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 全户死亡” 明“全户死亡”,并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其他内 容用横线划去,将该户的“户编号”改为“999” 容用横线划去,将该户的“户编号”改为“ 户编号”作废。 ,原“户编号”作废。
10
H1.户编号( H1.户编号(续) 户编号
注意: 注意: 如果《户主姓名底册》 (5)如果《户主姓名底册》中该户是非特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境外人员: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境外人员:
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将该 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 户的“户编号” 600以上 以上” 户的“户编号”按“600以上”的户编号顺序排在 本普查小区最后,原户编号作废。改填《 本普查小区最后,原户编号作废。改填《境外人 员普查表》 员普查表》。
9
H1.户编号( H1.户编号(续) 户编号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doc 10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doc 10页)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R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据情圈填。
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在圈填时,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
本项目设有十个标准答案:0.户主。
按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户主。
人口普查短表指标解释.ppt

2009年 11月1 日零时
小结
在此期间本普查小区去世的人
填写死亡 人口表
2010年 11月1 日零时
本人/户口在本普查小区的人
无论户口 在何处
无论本人 在何处
无论何种身 份、国籍
填写短表、 长表或境 外人员表
四、填表顺序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
港澳台或 国外
6
增
城
从
市
化
5
市
天河区
5
其它 普查小区
2
街口街
府
本普查小区
前1
居 委
3 凤仪居委
江埔街
4
太平镇
4
从化市以外 其他县市
5
王 强
广东 广州 天河
注意:地址填写可参考普查员手册 中《全国县级及县以上地名表》
王 强
北京
海淀
注意:地址填写可参考普查员手册 中《全国县级及县以上地名表》
王 强
– 其民族和我国的某一民族相同的,就填某一 民族;
克
– 没有相同民族的,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 简填“入籍”。
■逻辑检查:
子女应与父母一方所填民族相同
注:参照普查员手册P137
“族”无需填写
R6.普查时点居住地
• 指被登记人在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 何处。设有六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
R7.户口登记地
二、登记时间与方式 ■登记工作的时间为
11月1日---10日 ■登记采用普查员入 户询问、当场填报的 方式进行。
三、特殊规定(二)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优选.)

o .. .. 3 .............................................................................................................................................................................................经国务院批准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号:表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仅供汇总使用 公民应履行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义务国家 统 计 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普查区 制 表 机 关:号: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文国统字()号本户地址: 普查小区 建筑物编号H3.本 户 应 登 记 人 数H6.本户住房间数_____ 平方米(不包括厨房、过道、厅)间数:人人 人人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 前出生)的人填报每个 人 都 填 报R12.受教育程 度 R3.性 R8.离开户口登 R9.离开户口登 R10.户口 R11.是否 记地时间 记地原因 性质 识字 R4.出生年月 R5.民族R6.普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关 系别 1. 本普查小区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5.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6.港澳台或国外1.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1. 没有离开户口0. 务工经商1.未上过学2.小学3. 初中 1. 男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4.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5.户口待定→R111. 工作调动2. 学习培训3. 随迁家属4. 投亲靠友5. 出差 1.农 业 2.非农业4. 高中2. 女6. 拆迁搬家7. 寄挂户口8. 婚姻嫁娶9. 其他族省(区、市)地(市)县(市、区)1.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1. 没有离开户口0. 务工经商 1.未上过学 2.小学 3. 初中出生于: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3.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4.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5.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6.港澳台或国外2. 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 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4.其他县(市、区),请填写下面地址5.户口待定→R111. 工作调动2. 学习培训3. 随迁家属4. 投亲靠友5. 出差6. 拆迁搬家7. 寄挂户口8. 婚姻嫁娶9. 其他______年族县(市、区)o .. .. 3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普查表填表说明(短)

• 所以要判断某人是不是我们的登记对象,要以标 准时点11月1日零时这人的所处的情况来断定。
• 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一、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 的人(即“人在”)。
二、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0月31日晚未 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即“户在”)。 原则上只要标准时点“人在”或者“户在”本 普查小区的,都是我们的普查对象,普查员 都要进行登记。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 殊处理。
• (二)死亡人口普查表的普查对象 普查小区内,在标准时点前一年内(即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死 亡的人口需登记死亡人口普查表。 • 注意: 标准时点以后死亡的人应按标准时间 的状况在短表或长表中登记,而不应在 死亡人口普查表中登记。
普查对象图例
2009年11月 1日零时
四、登记时间及方式
——何时填写普查表?
(一)登记时间
(二)登记方式
(三)登记步骤
(一)登记时间
• 普查登记时间为: 2010年11月1日—11月10日
• 注意: 11月10日(包括10日)以前登记工 作必须完成。 登记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区别。(例)
(二)登记方式
• 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询问、当场填报 的方式进行。
注意!横线上预填的错误文字必须修改
文字书写错误 的修改方法( 5)
安 徽 合 肥 包 河
安徽 合 肥 包河
安 徽 合 肥 包 河
安徽 合 肥
蜀山 包河
注意!此汉字框不可填写。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6)
广东
云南 广东
广 东
广 东
不可污染黑色定位块!
• 数字框和汉字框的修改方法只是针对 普查表填写中出现的个别错误,若一 张普查表的修改符(针对数字框的三 横两竖)过多,超过允许范围,应重 新填写普查表 • 下面列出实际填写中的错误图例:
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说明

• R12.受教育程度
R11. 是否识字
• 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即2004年10月31日以前 出生的人填报。
• 指被登记人是否达到脱盲标准。设有两个选项。
–脱盲标准:城市居民和乡、镇企业职工识字 2000个,乡村居民识字1500个 • 如果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就认为具有识字 能力,圈填“1.是”。
• 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性质。 • 设有两个标准答案,按其户口簿上常住户 口的农业、非农业性质据实圈填。 • 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按 照取消前的性质圈填。农民进城已办理了
小城镇户口的,也圈填“2” 非农业
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 的人填报的项目 • R11.是否识字
小区内居无定所的人住房间数和住房面积也填为00无住房的户居住在工棚私搭乱建的住房等具有临时性简易性特征的建筑内的户住房面积填和住房间数00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短表按人填报的项目两部分注意
一 普查表短表 • 本户地址
• 按户填报的项目(6项)
• 按人填报项目(12项)
• 小学在校学生无论是否识字,都圈填“1.是”。
R12.受教育程度
• 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 学历。设有七个标准答案,6周岁及以上的人圈 填此项。 分别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 • 在R11圈填了“2”-(否)的人,只能圈填本项
• 通过自学或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
目标准答案“1”(未上过学)或“2”(小学)。
日晚不在家住的,R6圈填① ,即视为在家居住。
• 幼儿园全托孩子、小学和初中住校生,一律在 其家中登记,视为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家中。 • 高中及同等学历以上的学生一律在现住地进行 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金盆岭校区居住的学生)
请注意:请在填表时,一定在公共部分上方空白处写上寝室长的联系电话,以及寝室所在公寓楼栋及寝室编号。
注:划“○”(如②)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圈填正确项;“√”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内容的项目;“╳”表示不由个人填写;椭圆表示根据实情圈填其中一项;“0”则表示因无内容,填“0”。
一、公共部分:
二、户记录部分(H1-H6):
三、人记录部分
(R1-R12):
第二栏及以下
各栏填写的同
室学生,圈“9” 第一个填写的学生为户主,圈“0” 每方框一个字,
竖填姓名 R3、R4、R5,R10、R11、R12:按实情圈填和填写
R6:在校学生均属于居住在本普查小区,故均圈填“1.本普查小区”。
户口迁入学校的学生(大一、研一新生除外),属户口登记地在本居委会,即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R7圈填“1.”;R8圈填“1.”;R9不填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派出所,但不在学校内(赤岭路9号或45号)的,R7圈填“2.”;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但不在金盆岭派出所的,R7圈填“3.”;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
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外地,即长沙市天心区以外的,包括长沙市“芙、开、雨、岳”4区和“长、望、浏、宁”4县均属“其他县(市、区)”,R7圈填“4.”,并在下栏据实填写户口所在的XX 省(区、市)、XX 地(市)、XXX 县(市、区);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户口已迁入学校的大一、研一新生,因还未正式统一上户,属“户口待定”。
R7圈填“5.”,并直接跳填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