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蒋雪莲)

合集下载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地址填写示例


云南

普洱
填 写
墨江哈尼族自治
横线上作为现场登记的预填区。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钢筋工
房屋建筑施工
c.行业和职业: 现场登记时直接在下 方栏目的空白处填写 文字
(五)改错方法 1、圈填错误
应将错填序码连同该项文字答案用双横线划去, 然后据情圈填正确的选项 ;
2、数字书写错误
(1)数字框外的数字书写错误,应用双横线划去, 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 (2)数字框内的数字书写错误(发生在非专项编 码阶段),用三横两竖划去,在错误数字框上方 另行填写 。
– 禁止使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
• 注意: – 不得使用橡皮涂擦,严禁使用涂改液或贴条。 签字笔尖要保持圆润、书写流畅,防止晕染、 划破或戳破普查表。
(二)填表顺序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签字勿忘)
注意:
– 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 填写时分为三种情况 :
a.姓名: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 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 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 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 从首格开始书写 。

姓名较长汉字框填不全时, 可在此处续填。
b.民族、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出生地、 五年前常住地:
➢ 第一步:在现场登记时必须先在预填区填写汉字。 ➢ 第二步:非专项编码阶段(复查、快速汇总结
束),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入汉字框中,每个汉 字框只能填写一个字,根据汉字框数目填写同样 数目的前几个汉字。

关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知实习

关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知实习

关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知实习认识实习报告题目关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知实习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统计 0901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10 年 8 月*****认识实习报告评审表ofrualdinkgwtesc,pbyhm关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的工作的认知实习前言:由于第六届全国人口普查恰于今年进行。

对于这个意义重大的活动,我了解甚少,便乘此机会加深对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认知与了解。

但因诸多普查的前期工作已于早期就已经开展和分配下去了,于是我主要通过在统计局自主查阅和学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业务员培训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文件,同时请教统计局负责人普的工作人员来了解人普工作。

以下是我的学习成果汇报。

实习时间:2010 年 8 月 17 日~8 月 19 日实习地点:*******统计局实习目的:为了了解和学习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深对统计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专业兴趣。

实习任务:通过在我区统计局实习,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本知识,并从中得出体会。

方法:访谈咨询,查阅资料。

一、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在《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中都作了明确的阐述。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了今后要开展的人口普查的基本目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作了更进一步的明确。

ofrualdinkgwtesc,pbyhm《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二条指出:“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更进一步的明确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查清2000 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人口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的大致流程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业务准备、物资准备、资料准备、地图准备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主姓名底册

本普查区确定长表抽样随机起点的指导员(签字): 生日的尾数: 普查员(签字): 本普查小区共 页,本页是第 页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注:1.(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4)≤(9)+(10)+(11);(25)≤(9)+(10)+(11)。

2.备注栏中可注明全户外出、全户港澳台或外籍人口、空户、寄挂户、集体户、登记期间计划外出、非居住用建筑物等。

本普查区确定长表抽样随机起点的指导员(签字): 生日的尾数: 普查员(签字): 本普查小区共 页,本页是第 页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注:1.(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4)≤(9)+(10)+(11);(25)≤(9)+(10)+(11)。

2.备注栏中可注明全户外出、全户港澳台或外籍人口、空户、寄挂户、集体户、登记期间计划外出、非居住用建筑物等。

本普查区确定长表抽样随机起点的指导员(签字): 生日的尾数: 普查员(签字): 本普查小区共 页,本页是第 页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注:1.(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4)≤(9)+(10)+(11);(25)≤(9)+(10)+(11)。

2.备注栏中可注明全户外出、全户港澳台或外籍人口、空户、寄挂户、集体户、登记期间计划外出、非居住用建筑物等。

本普查区确定长表抽样随机起点的指导员(签字): 生日的尾数: 普查员(签字): 本普查小区共 页,本页是第 页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注:1.(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4)≤(9)+(10)+(11);(25)≤(9)+(10)+(11)。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之 普查表填表说明之----劳动力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之 普查表填表说明之----劳动力
算:政府为解决下岗再就业困难群体而提 供的公益性岗位。
不算:不是以取得收入为目的,未取得报 酬的。
10
R17.工作情况(10)
D 学生实习、学徒 算: 有书面的或口头的关于报酬的协议 或合同;
不算:以学习为目的,并未取得劳动报酬 (可能单位提供食宿)。 超过100小时的填99小时。不包括:家务 劳动时间
R20.未工作么原因(8)
8.料理家务。指在自己家里从事家务劳动,且 没有劳动收入的人。 离、退休人员、为自家经营的工厂(摊位、商 店、门市部)工作、农村中既料理家务又务农 或从事家庭副业、在别人家干家务活的保姆、 临时工或小时工等等,均属于有工作的人,不 圈填此项。 对于料理家务的人要从严掌握,年龄男在五十 岁以下,女在四十五岁以下者如申报为料理家 务,应仔细询问,认真核对。
12
R17.工作情况(12)
(2)学习: 是指有工作单位,在调查周内正参加脱产
学习或培训。 (3)临时停工:
是指在调查周内,由于机械或电力故障、 原料或燃料短缺、天气灾害或其他灾害等原因 引起的暂时歇业。 (4)季节性歇业:
是指从事季节性工作,在调查周内正值歇 业。如冷饮生产企业工人、特殊地区建筑工人 等等。
33
R20.未工作么原因(1)
本项目设有九个选择项。
1.在校学习。即在校学生,指在各级教 育主管部门承认的各级各类学校学习,并 有正式学籍的人员。 不包括有工作单位,脱产学习的人员。 填写此项(1.在校学习)的,跳填R23 项。
34
R20.未工作么原因(2)
2.丧失劳动能力。指经专门机构鉴定或虽未鉴 定但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认为,其因生理或心 理疾患已丧失了从事劳动的能力,包括年老体 弱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但不包括离休、退休 人员。 离休、退休人员不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年老体弱 生活不能自理,均圈填“7.离退休”。 填写此项(2.丧失劳动能力)的,跳填R23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金盆岭校区居住的学生)请注意:请在填表时,一定在公共部分上方空白处写上寝室长的联系电话,以及寝室所在公寓楼栋及寝室编号。

注:划“○”(如②)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圈填正确项;“√”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内容的项目;“╳”表示不由个人填写;椭圆表示根据实情圈填其中一项;“0”则表示因无内容,填“0”。

一、公共部分:二、户记录部分(H1-H6):三、人记录部分(R1-R12):第二栏及以下各栏填写的同室学生,圈“9” 第一个填写的学生为户主,圈“0” 每方框一个字,竖填姓名 R3、R4、R5,R10、R11、R12:按实情圈填和填写R6:在校学生均属于居住在本普查小区,故均圈填“1.本普查小区”。

户口迁入学校的学生(大一、研一新生除外),属户口登记地在本居委会,即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R7圈填“1.”;R8圈填“1.”;R9不填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派出所,但不在学校内(赤岭路9号或45号)的,R7圈填“2.”;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但不在金盆岭派出所的,R7圈填“3.”;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外地,即长沙市天心区以外的,包括长沙市“芙、开、雨、岳”4区和“长、望、浏、宁”4县均属“其他县(市、区)”,R7圈填“4.”,并在下栏据实填写户口所在的XX 省(区、市)、XX 地(市)、XXX 县(市、区);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户口已迁入学校的大一、研一新生,因还未正式统一上户,属“户口待定”。

R7圈填“5.”,并直接跳填R11。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之 普查表填表说明之----劳动力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之 普查表填表说明之----劳动力
2
R17.工作情况(2)
工作的三个标准:
一、统计时间段:从10月25日-31日的一周内; 二、工作目的性:获取报酬。以取得收入为目 的,包括工资、实物或经营收入(无论实际是 否取得); 三、工作时间长:达到一个小时。从事各种生 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必须达一小时或以上。
3
R17.工作情况(3)
本指标设有三个选项:1、是。 指在调查周内,为取得收入而从事固定的、临 时的或兼职的工作,并且工作时间达到一小时 或以上。 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以及正 式办理离休、退休手续的人为取得收入而从事 了工作,也圈填此项。 家庭成员在自家经营的摊位、商店、门市部、 工厂劳动,即使没有任何收入,也应视作为取 得收入而工作。
6
R17.工作情况(6)
(4)农村人口中既干家务劳动又从事农 业或其他为了取得收入的劳动的人,填写 上一周为取得收入而劳动的实际小时数, 要把家务劳动时间除外。 (5)几种特殊情况的判断
A 无酬家庭劳动 主要指不取得报酬,为家庭成员拥有的经 济实体而从事的劳动。
7
R17.工作情况(7)
算:家庭成员在自家经营的摊位、商店、 门市部、工厂劳动,即使没有任何收入。
11
R17.工作情况(11)
2、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
(1)休假:指在调查周内,由于各种原因休假未 工作 (包括正常的年休假、疗养假及空勤人员 、船员、火车乘务人员的轮休假等) 以及各种 原因的请假未工作(包括病假、工伤假、产假、 事假、婚丧假、探亲假等)。个人档案、人事关 系已在某单位,但因各种原因本人尚未到新单 位报到上班,如军人退伍或工作调动等,可视 为休假。
17
R17.工作情况(17)
18
R17.工作情况(16)

第六次人口普查[1]共27页

第六次人口普查[1]共27页
如何理解标准时点: 拍照点、冻结点;区别于登记时间
- 普查时点人口数。 - 反映2019年3月20日0时普查小区内人口的静止状态。 - 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是哪一天,普查登记的人口及
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 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 2019年3月19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此人户口在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两个约束条件: 跳填项 限填项(年龄、性别)
第一人
人 记 第二人 录
按人填报的项目
第三人
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登记的项目 S8.婚姻状况
• 圈填死亡人口死亡时的婚姻状况。 • 具体填写要求与普查表长表R23相同。
注意
• 为了保证死亡人口的登记质量,普查员在入户普查 登记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登记死亡人口时,一般以死亡人口死亡前的经常 居住地为其登记地,而不以死亡发生时的地点 (如医院等)为登记地。
谢谢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9年3月19日晚未居 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 (不管离开本小区 多长时间)
• 死亡人口 普查小区内,在标准时点前一年内(即2009 年3月20日至2019年3月19日)死亡的人口需 登记死亡人口调查表。
• 注意: 标准时点以后死亡的人应按标准时间的状况 在短表或长表中登记,而不应在死亡人口调 查表中登记。
基本思路
哪些表 谁来填 何时填 如何填 填什么
主要内容
一、综合试点用表 二、普查对象 三、登记时间及方式 四、试点用表的填写方法
一、综合试点用表
——需要填哪些表?
综合试点 用表
普查表短表
普查表长表
境外人员 普查表
死亡人口 调查表
• 境外人员普查表——名词解释

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说明

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说明

• R12.受教育程度
R11. 是否识字
• 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即2004年10月31日以前 出生的人填报。
• 指被登记人是否达到脱盲标准。设有两个选项。
–脱盲标准:城市居民和乡、镇企业职工识字 2000个,乡村居民识字1500个 • 如果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就认为具有识字 能力,圈填“1.是”。
• 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性质。 • 设有两个标准答案,按其户口簿上常住户 口的农业、非农业性质据实圈填。 • 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按 照取消前的性质圈填。农民进城已办理了
小城镇户口的,也圈填“2” 非农业
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 的人填报的项目 • R11.是否识字
小区内居无定所的人住房间数和住房面积也填为00无住房的户居住在工棚私搭乱建的住房等具有临时性简易性特征的建筑内的户住房面积填和住房间数00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短表按人填报的项目两部分注意
一 普查表短表 • 本户地址
• 按户填报的项目(6项)
• 按人填报项目(12项)
• 小学在校学生无论是否识字,都圈填“1.是”。
R12.受教育程度
• 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 学历。设有七个标准答案,6周岁及以上的人圈 填此项。 分别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 • 在R11圈填了“2”-(否)的人,只能圈填本项
• 通过自学或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
目标准答案“1”(未上过学)或“2”(小学)。
日晚不在家住的,R6圈填① ,即视为在家居住。
• 幼儿园全托孩子、小学和初中住校生,一律在 其家中登记,视为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家中。 • 高中及同等学历以上的学生一律在现住地进行 登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13.本户住房内有无厨房 • 厨房是指专供做饭 使用,不论是否装 有上下水道及固定 灶具的房间。
• 设有3个标准答案, 可据情圈填。
H14.本户住房内有无厕所
• 厕所是指住房内的正式 厕所(可以是抽水式的, 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 露天的简易厕所不算有 厕所。 • 设有五个标准答案,可 据情圈填。
注意: 港、澳、台或国外出生的,或五年前居住在我国大陆以外地方 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香港”、“澳门”、“台湾”或
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 的人填报的项目 • • • • R14.是否识字 (与短表R11项相同 ) R15.受教育程度 (与短表R12项相同) R16.学业完成情况 注意:R15圈填选项“1”的人,跳至R17。 此处短表没有。
业、非农业性质据实圈填。
• 注意: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照取消前的性质圈填。农民进城已办理了小城镇
户口的,也圈填“2.非农业”。
R12.出生地
(短表无此项)
• 被登记人的出生地点, 设有三个标准答案:
– 1.本县市区 – *2.本省其他县市区 – 3.省外
省外 3
北碚区 1
• • •
– – – – 乡 镇的居委会 镇的村委会 街道
• 户口登记地类型按离开户口登记地时的类型圈 填,不要圈填成现在的类型。例如:离开时户 口登记地的类型是“乡”,而现在已改成 “镇”,应圈填“1”,不要圈填“2”或“3”。
R11.户口性质 (短表的R10.户口性质)
• 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性质。
• 设有两个标准答案,按其户口簿上常住户口的农
• 区分肄业与辍学:
--肄业是修完全部课程,但考试
不及格或因种种原因未取得毕业资格的人。 --辍学是指没有能修完所规定的 全部课程,中途退学的人。
1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
• • • • • • • • • R17.工作情况 R18.行业 R19.职业 R20.未工作原因 R21.三个月内是否找过工作 R22.能否工作 R23.主要生活来源 R24.婚姻状况 R25.结婚(初婚)年月
地址填写可参考普查员手册中 《全国县及县以上地名表 》
特别注意: R6、R7至少有一个选第一小项。
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 设有九个选项,1为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此项 圈填“1”,直接跳填R11.
• R6圈填“1”或“2” ,且R7圈填“1”的人, 才能圈填本项目标准答案“1”。只有这部分人 是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人记录的填写顺序按户主→户主的配 偶→子女和其他人
R1.姓名
• 直接填写在下方红色方格中,写不全的填
写在下方空白处。
• 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
R2.与户主关系
• 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 集体户 第一人登记为户主 本户其他成员与户主关系均为其他
R3.性别
• 指被登记人的性别,据情圈填。
R4.出生年月
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 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原因。本项设有九
个标准答案,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据
情圈填。
• R8圈填“2--9”的人圈填此项。
• 多次迁移的应填初次迁移的原因。
• 随迁家属,只要随家属迁移是主要原因,就选此项
R10.户口登记地类型 (短表无此项) • 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地类型。 • 设有四个标准答案, 据情圈填:

境外人员普查表(按人填报项目11项 )

反映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基本情况,关注国际人口
迁移。
– 全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供港澳台
和外籍人员使用)》
– 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填写
二、普查用表的指标解释
——填哪些内容?
(一)普查表长表、短表
(二)境外人员普查表
(三)死亡人口调查表
(一)普查表长表、短表 • 本户地址 • 按户填报的项目(长表17项、短表6项)
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在普查时点所处的位 置信息,如何判断被登记人属于“1-6”哪 种地域范围。 请看下图演示:
港澳台或 6 国外
其它
普查小区
渝 北 区
北 碚 区
2
荷 花 池 社 区
重庆市以外 其他县市
本普查小区
5
1
天生街道 3 泉外楼社区
歇马镇 天府镇
5
秀山县
4
4
5
重庆市
如何填写R6和R7项?
回顾普查对象包含的两部分人口: (1)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此人户口在哪、 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2)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 人 (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
• 短表户记录:H1到H4(基本项目)
H5-H6(住房项目) • 短表人记录:R1到R12(基本项目)
本户地址
北碚 天生
荷花池社区
001
12
• 注意: 普查小区的序号为村级人口普查机构给定,不可随意填写。 建筑物编号请填写普查小区图上的对应编号。
按户填报的项目 H1.户编号
• 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 横线上填写数字,应填三位数,如第一户, 应填为001。
(短表无此项)
住房:一般指上有屋顶,周围有墙,能防风避雨,御寒保温,供人们在其中生 活、学习、娱乐、工作和储藏物资,层高一般在2.2米以上的永久性场所。
住房用途
1.生活用房 2.兼作生产经营用房 3.无住房
H6.本户住房建筑面积
• 本户住房的建筑面积按住房的外墙 计算。(居住寝室面积)
H7.本户住房间数
--主要为掌握人口总数。全国90%的户填此表。 • 长表(按户填报的项目17项,按人填报项目28项 ) --主要为掌握人口的国内迁移流动、住户住房状况 和家庭、教育、经济活动、婚姻、生育和死亡、健 康状况等方面情况。全国10%的户填此表。 • 死亡人口调查表(按人填报项目8项 )
– 反映普查前一年死亡人口的基本情况。
• 指户内除厨房、厕 所、厅以外的所有 自然间数(居住寝 室计算)。 • 填写本项目时应注 意以下问题:
3
H8.建筑层数
(短表无H8后的项)
• 指本户住房所属建 筑物的自然层数。 • 此项目设有五个标 准答案,据情圈填。 • 填写此项目时应注 意
H9. 承重类型
• 指本户住房所属建筑的结构类型。 • 设有四个标准答案: • 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 混合结构 • 砖木结构 • 其他结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填写说明
北碚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二○一○年八月
蒋雪莲
主要内容
一、普查表
二、普查表的指标解释
三、普查表的填写方式
四、普查表的非专项编码和改错方法
一、普查表
——需要填哪些表?(四种表)
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表
普查表 短表
境外人员 普查表
普查表 长表
死亡人口 调查表
• 短表(按户填报的项目6项,按人填报项目12项 )
R15.受教育程度 (短表R12) • 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 学历。设有七个标准答案,6周岁及以上的人圈 填此项。 分别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 • 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无论是否在校、毕业、 肄业或辍学的,都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
• 通过自学或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
H2.户别 • 设有家庭户和集体户两个选项,按实际情况 圈填。 • 家庭户: • 集体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
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 注意:与户口簿的户别、集体户口无关。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 即为本户的普查对象
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无论其 户口是否在本户) 户口在本户,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 本户的人(无论外出多长时间 ) • 注意! 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 数相等。
H10.住房建成年代
• 指房屋所属建筑的建成时间。 • 本项目设有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
H11.主要炊事燃料
• 指本户用于炊事的
主要燃料。
• 本项目设有五个标
准答案。
• 选:5.其他
1. 2. 3. 4. 5.
燃气 电 煤炭 柴草 其他
H12.是否饮用自来水
• 自来水是指经过公 用设施净化处理的 管道输送水。 • 可以是一户独立使 用,也可以是两户 或两户以上共用。
1、租赁公有住房 2、租赁其他住房 3、自建住房 4、购买商品房 5、购买二手房 6、购买经济适用房 7、购买原公有住房 8、其他
结束
H17.月租房费用
• H16中圈填了标准答案“1”或“2” 两项的户填报此项目。 • 此项设有8个标准答案,根据本月用 于交纳房租金额,据实填写。
按人填报的项目 (长表28项、短表12项) 注意: 每张表可填写5条人记录
填写省名
重庆市
其它县 2 其它区 2
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 R13.五年前居住地
(短表无此项)
• 填写被登记人在标准时点的五年前,即2005年11 月1日零时的常住地 省外 – 1.省内 北碚区 2 – 2.省外 1
• 填写省名
重庆市
其它县 1
其它区 1

示例:
国 外
国 外
审核后填入
北京
北 京
• 指被登记人的出生年、月,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 出生年月按公历填写,只知道农历的,要换算成
公历。换算公式为:
公历月=农历月+1
• 可参考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
• 长表中要填写周岁,不满一周岁的填“0”岁。 • 长表编码填入年份和月份,不填周岁
R5.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