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题训练8
专题08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解析版)

专题08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名师赏读】【一、选择题】01、在甘肃和宁夏的山间和平原上骑马和步行了两个星期以后,斯诺终于来到(B),那是宁夏南部一个很大的有城墙的市镇,那时候是红军一方面军和司令员彭德怀的司令部所在地。
A.百家坪B. 预旺堡C.遵义D. 瓦窑堡02、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D)岁。
红军不叫“兵”,而称自己为“战士”。
A. 十八B. 二十C.二十二D.二十四03、一方面军约有(C)人,南方人占的百分率很高,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江西、福建、湖南或贵州。
A. 一万B. 二万C.三万D.四万04、一方面军包括一些土著居民(苗族和彝族),此外还有一支新组织起来的(A)红军。
A. 回民B.彝族C. 藏族D. 苗族05、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
红军使用的唯一(B)制步枪,是一九一七年造的产品。
A. 美国B. 俄国C.英国D. 日本06、西北苏区占地面积相当于英国,它的全部预算当时每月只有(C)美元!这个惊人的数目中将近百分之六十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
A. 三十万B.三十一万C.三十二万D. 四十万07、(D)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A. 毛泽东B.周恩来C. 朱德D. 彭德怀08、彭德怀自己的家庭是(D)。
他六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憎嫌彭德怀。
他的祖母抽鸦片烟很凶。
A. 贫农B.中农C. 地主D. 富农09、(B)的《新青年》使彭德怀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A. 李大钊B. 陈独秀C. 胡适D. 闻一多10、彭德怀到(C)年才参加共产党,他在自己的部队里吸收相信共产主义的青年,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训练班,成立士兵委员会。
A. 一九二一B. 一九二三C. 一九二七D. 一九二九11、中国(A)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8 农业遗产含详解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热点8 农业遗产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处燕山山地丘陵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310-460mm,历经8000年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仍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息,这里至今还有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2012年敖汉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当地传统自留的种子正面临被高产、增收的现代新品种取代,因此,敖汉旗加强了对传统种子的收集、保护和传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敖汉旗收集、保护和传承传统种子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B.种植结构多样化C.降低育种成本D.保护种子多样性2.敖汉旗仍有牛耕人锄传统耕作方式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较多,土质黏重B.地貌多样,坡地面积广C.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D.复种指数低,生产规模小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以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沧州百年冬枣林B.安吉白茶生态园C.新化紫鹃界梯田D.芒康彩色古盐井4.为宣传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以下适合在文化遗产地建设的项目是()A.商品住宅区B.大型加工厂C.儿童游乐场D.主题博物馆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
读垛田农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C.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D.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6.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洪涝灾害D.土地污染7.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宜发展()A.休闲观光旅游B.芋头叶编织C.鱼类深加工D.水禽类养殖某地理研究小组针对上海市苏州河岸带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研。
专题训练(0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专题训练(八)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选择题1.[2019·深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这反映当时()A.白银大量外流B.人民体质下降C.政府吏治腐败D.军队军纪涣散2.[2019·北京]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他所说的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3.[2019·苏州]阅读下图《1838年-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单位:镑)》(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5.[2019·东营]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
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
”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6.[2019·梧州]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7.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 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8.[2019·衡阳]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选择题27直解法、图解法及推理分析法训练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选择题27直解法、图解法及推理分析法训练(推荐时间:40分钟)1.已知集合P ={-1,0,1},Q ={y |y =cos x ,x ∈R },则P ∩Q 等于( )A .PB .QC .{-1,1}D .{0,1} 2.已知a =(1,sin 2x ),b =(2,sin 2x ),其中x ∈(0,π).若|a ·b |=|a|·|b|,则tan x 的值等于( )A .1B .-1 C. 3 D.223.设函数y =f (x )在(-∞,+∞)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 ,定义函数f K (x )=⎩⎪⎨⎪⎧f (x ),f (x )≤K ,K ,f (x )>K .取函数f (x )=2-|x |,当K =12时,函数f K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0) B .(0,+∞) C .(-∞,-1) D .(1,+∞) 4.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2,前n 项和为S n ,则S 4a 2等于( ) A .2B .4 C.152 D.172 5.若0<α<β<π4,sin α+cos α=a ,sin β+cos β=b ,则( ) A .a >bB .a <bC .ab <1D .ab >2 6.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2+a 4+a 6+a 8+a 10=80,则a 7-12a 8的值为( ) A .4B .6C .8D .107.已知sin θ=m -3m +5,cos θ=4-2m m +5(π2<θ<π),则tan θ2等于( ) A.m -39-m B .|m -39-m| C.13D .5 8.把正整数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表.设a ij (i ,j ∈N *)是位于这个三角形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i 行、从左往右数第j 个数,如a 42=8.若a ij =2 009,则i 与j 的和为( )12 43 5 76 8 10 129 11 13 15 1714 16 18 20 22 24… … …A .105B .106C .107D .108 9.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2=3,a 6=11,则S 7等于( ) A .13B .35C .49D .63 10.自圆x 2+y 2-2x -4y +4=0外一点P (0,4)向圆引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PA →·PB →等于( )A.125B.65C.855D.45511.已知集合A =⎩⎨⎧⎭⎬⎫x |x -13-x >0,B ={x |x 2-(1+a )x +a <0}.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3B .a ≥3C .a >3D .1<a <312.已知对于任意的k ∈R ,直线y -kx -1=0与椭圆x 25+y 2m=1恒有公共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0,5)C .[1,5)∪(5,+∞)D .[1,+∞)13.不等式x 2-log a x <0在x ∈(0,12)时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1B.116≤a <1 C .a >1D .0<a ≤11614.已知函数f (x )=sin 2x +2cos 2x -1,将f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右平移π4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则g (x )的解析式为( ) A.2sin x B.2cos x C.2sin(4x -3π4) D.2cos 4x15.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 .三棱锥B .四棱锥C .五棱锥D .六棱锥 16.已知函数f (x )=log a (x 2-ax +3) (a >0,且a ≠1)满足:对任意实数x 1,x 2,当x 1<x 2≤a 2时,总有f (x 1)-f (x 2)>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3)B .(1,+∞)C .(2,23)D .(1,23)答案1.A 2.A 3.C 4.C 5.B 6.C 7.D 8.C 9.C 10.A 11.B 12.C13.B 14.A 15.D 16.D。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试题精选八附答案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试题精选(八)一.选择题(共29小题)1.如图,△ABC的三边长为5,12,13.设其三条高的交点为H,外心为O,求OH.2.在△ABC中,∠ACB﹣∠B=90°,∠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E,△BAC的外角平分线交BC于F,证明:AE=AF.3.如图,以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AC作等边△ACD,CE⊥AD于E,BD、CE交于点F.(1)求∠DFE的度数;(2)求证:AB=2DF.4.如图,△OBD和△O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B=∠OCA=90°.M是线段AB中点,连接DM、CM、CD.若C在直线OB上,试判断△CDM的形状.5.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从点A出发的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2)以(1)中的AB为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在图甲中画出)(3)以(1)中的AB为边的两个四边形,使它们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且不全等,其顶点都在格点上,各边长都是无理数.(在图乙中画出)7.△ABC中,AB=,BC=,AC=,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1)小明同学是用构图法解答本题的,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网格中画出符合条件的格点三角形ABC,这样不必求△ABC的高而借助网格可得△ABC面积为_________.(2)若△ABC三边长为、、(a>0),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小正方形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8.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6厘米,BC=3厘米,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2厘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9.(1)等腰△ABC的直角边AB=BC=10cm,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均以1cm/秒的相同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P沿射线AB运动,Q沿边BC的延长线运动,PQ与直线AC相交于点D,过P作PE⊥AC于点E.设P点运动时间为t.①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是否改变?若不改变,求出DE的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下面给出一种解题的思路,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解题,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解题.解:过Q作QF⊥直线AC于点M∵PE⊥AC于点E,QF⊥直线AC于点M∴∠AEP=∠F=90°(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解题过程)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在图2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2)若将(1)中的“腰长为10cm的等腰直角△ABC”改为“边长为a的等边△ABC”时(其余条件不变),则线段DE的长度又如何?(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解题过程)(3)若将(2)中的“等边△ABC”改为“△ABC”(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做出猜想:当△ABC满足_________条件时,(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解题过程)10.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一点.(1)求证:△ACE≌△BCD;(2)设AC和DE交于点M,若AD=6,BD=8,求ED与AM的长.11.已知:如图1,当△ABO和△CDO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A与OC,OB与OD,都在同一条直线上,∠ABO 和∠CDO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C于点E和F.(1)求证:AC=2(BE+DF)(2)如图2,当△ABO和△CDO变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OA与O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连接AC与BD 交于点G,其余条件都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不成立说明你的理由.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D=90°,DC=3cm,AD=4cm,AB=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3.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所得的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即,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整数部分为a,那么a=_________.如果,其中b是整数,且0<c<1,那么b= _________,c=_________.(2)将(1)中的a、b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请你计算第三边的长度.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0,CD是射线,∠BCF=60°,点D在AB上,AF、BE分别垂直于CD(或延长线)于F、E,求EF的长.(1)图1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并由已求面积求边长AB的长;(2)在图2:3×3正方形方格中,由题(1)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设计一个方案画出长为的线段,并说明理由.16.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下图1中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是格点三角形,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单位长度).(1)△ABC的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单位);(2)在图2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作出格点△A′B′C′和△A″B″C″,使△A′B′C′∽△ABC,△A″B″C″∽△ABC,且AB、A′B′、A″B″中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都不相等;(3)在所有与△ABC相似的格点三角形中,是否存在面积为3(平方单位)的格点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在图3中作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在Rt△ABC中,∠ABC=90°,AB=4,BC=3,将△ABC沿AC边所在直线向右平移x个单位,记平移后的对应三角形为△DEF,连接BE.(1)当x=4时,求四边形ABED的周长;(2)当x为何值时,△BED是等腰三角形?18.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7厘米,3厘米,第三边长为x厘米.(1)求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取x的偶数值为直角△ABC的两直角边长(AC>BC),此时AB=10厘米,若P为斜边AB上的一个动点,求PC的最小值.19.阅读下列材料: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ABC的面积.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所示,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从而借助网格就能计算出△ABC的面积.他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构图法.请回答:(1)图1中△ABC的面积为_________;参考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2)图2是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①利用构图法在答题卡的图2中画出三边长分别为、、的格点△DEF;②计算△DEF的面积为_________.(3)如图3,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ACFG,连接EG.若AB=,BC=,AC=,则六边形BCFGED的面积为_________.20.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证明)(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请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在△ABC中,∠A=90°,AB=AC,O是BC的中点,如果在AB和AC上分别有一个动点M、N在移动,且在移动时保持AN=BM,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点E是BC上一个动点(点E与B、C不重合),连接A、E.若a、b满足,且c是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1)求a、b、c的长.(2)若AE平分△ABC的周长,求∠BEA的大小.23.如图1,在△ABC,∠A=45°,延长CB至D,使得BD=BC.(1)若∠ACB=90°,求证:BD=AC;(2)如图2,分别过点D和点C作AB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CF;(3)如图3,若将(1)中“∠ACB=90°”改为“∠ACB=m°,并在AB延长线上取点G,使得∠1=∠A”.试探究线段AC、DG的数量与位置关系.24.如图,已知△ABC中,∠BAC=90°,AB=AC.D为线段AC上任一点,连接BD,过C点作CE∥AB且AD=CE,试说明BD和A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5.已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BED)边长分别为a和b(a<b)如图放置在一起,连接AD.(1)求△ABD的面积;(2)如果有一个P点正好位于线段CE的中点,连接AP、DP得到△APD,求△APD的面积;(3)(2)中的△APD的面积记为S1,(1)中的△ABD的面积记为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A.S1=S2B.S1<S2C.S1>S2D.无法确定.26.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D是BC的中点,P是AC边上的点,连接PB和PD得到△PBD.求:(1)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时,△PBD的周长;(2)△PBD的周长的最小值.27.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4),B(5,0),动点P从B点出发,沿BO向终点O移动;动点Q从点A 点出发,沿AB向终点B移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1)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2)点Q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3)x为何值时,△APQ是以A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28.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4,BC=3,在直角三角形ABC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见图示.请在四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与示例图不同的拼接方法,并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9.如图,Rt△ABC中,∠C=90°,AD、BE分别是BC、AC边上的中线,AD=2,BE=5,求AB的长.二.解答题(共1小题)3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且AD=4cm,AB=6cm,DC=10cm,若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AD向点D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CB向B点运动,当P点到达D点时,动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回答下列问题:(1)BC=_________cm;(2)当t为多少时,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勾股定理专题训练试题精选(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9小题)1.如图,△ABC的三边长为5,12,13.设其三条高的交点为H,外心为O,求OH.就是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2.在△ABC中,∠ACB﹣∠B=90°,∠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E,△BAC的外角平分线交BC于F,证明:AE=AF.(∠(∠BAE=3.如图,以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AC作等边△ACD,CE⊥AD于E,BD、CE交于点F.(1)求∠DFE的度数;(2)求证:AB=2DF.BDC=(=,4.如图,△OBD和△O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B=∠OCA=90°.M是线段AB中点,连接DM、CM、CD.若C在直线OB上,试判断△CDM的形状.5.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从点A出发的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2)以(1)中的AB为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在图甲中画出)(3)以(1)中的AB为边的两个四边形,使它们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且不全等,其顶点都在格点上,各边长都是无理数.(在图乙中画出)26.已知:如图所示,Rt△ABC中,∠C=90°,∠ABC=60°,DC=11,D点到AB的距离为2,求BD的长.DE=2BD=即可求AE=,7.△ABC中,AB=,BC=,AC=,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1)小明同学是用构图法解答本题的,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网格中画出符合条件的格点三角形ABC,这样不必求△ABC的高而借助网格可得△ABC面积为 3.5.(2)若△ABC三边长为、、(a>0),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小正方形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8.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6厘米,BC=3厘米,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2厘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PQ=PQ=,.9.(1)等腰△ABC的直角边AB=BC=10cm,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均以1cm/秒的相同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P沿射线AB运动,Q沿边BC的延长线运动,PQ与直线AC相交于点D,过P作PE⊥AC于点E.设P点运动时间为t.①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是否改变?若不改变,求出DE的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下面给出一种解题的思路,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解题,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解题.解:过Q作QF⊥直线AC于点M(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解题过程)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在图2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2)若将(1)中的“腰长为10cm的等腰直角△ABC”改为“边长为a的等边△ABC”时(其余条件不变),则线段DE的长度又如何?(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解题过程)(3)若将(2)中的“等边△ABC”改为“△ABC”(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做出猜想:当△ABC满足∠A=∠ACB条件时,(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解题过程)AE=CF=EFAC==10=EF=((=AC=5DE=DF=a AC10.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一点.(1)求证:△ACE≌△BCD;(2)设AC和DE交于点M,若AD=6,BD=8,求ED与AM的长.=10=,DE=5DG==﹣,==,,MG=AM===,即AM=11.已知:如图1,当△ABO和△CDO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A与OC,OB与OD,都在同一条直线上,∠ABO 和∠CDO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C于点E和F.(1)求证:AC=2(BE+DF)(2)如图2,当△ABO和△CDO变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OA与O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连接AC与BD 交于点G,其余条件都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不成立说明你的理由.BE=AO DF=OC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D=90°,DC=3cm,AD=4cm,AB=12cm,BC=13cm.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AD==5cm=×13.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所得的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即,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整数部分为a,那么a=3.如果,其中b是整数,且0<c<1,那么b=4,c=﹣1.(2)将(1)中的a、b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请你计算第三边的长度.<)∵<<的整数部分为=b+c=5﹣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0,CD是射线,∠BCF=60°,点D在AB上,AF、BE分别垂直于CD(或延长线)于F、E,求EF的长.即EG==5CE=515.观察图1: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是1,我们可以得到小正方形的面积1.(1)图1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并由已求面积求边长AB的长;(2)在图2:3×3正方形方格中,由题(1)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设计一个方案画出长为的线段,并说明理由.×,==16.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下图1中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是格点三角形,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单位长度).(1)△ABC的面积是5(平方单位);(2)在图2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作出格点△A′B′C′和△A″B″C″,使△A′B′C′∽△ABC,△A″B″C″∽△ABC,且AB、A′B′、A″B″中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都不相等;(3)在所有与△ABC相似的格点三角形中,是否存在面积为3(平方单位)的格点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在图3中作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是不可能由格点三角形构成,所以不存在.17.如图,在Rt△ABC中,∠ABC=90°,AB=4,BC=3,将△ABC沿AC边所在直线向右平移x个单位,记平移后的对应三角形为△DEF,连接BE.(1)当x=4时,求四边形ABED的周长;(2)当x为何值时,△BED是等腰三角形?=或18.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7厘米,3厘米,第三边长为x厘米.(1)求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取x的偶数值为直角△ABC的两直角边长(AC>BC),此时AB=10厘米,若P为斜边AB上的一个动点,求PC的最小值.厘米,由勾股定理可知,=10由勾股定理可知,=÷19.阅读下列材料: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ABC的面积.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所示,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从而借助网格就能计算出△ABC的面积.他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构图法.请回答:(1)图1中△ABC的面积为5;参考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2)图2是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①利用构图法在答题卡的图2中画出三边长分别为、、的格点△DEF;②计算△DEF的面积为7.(3)如图3,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ACFG,连接EG.若AB=,BC=,AC=,则六边形BCFGED的面积为22.×﹣×﹣×﹣﹣﹣﹣×﹣﹣3=×﹣×﹣.(+20.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O为BC的中点.(1)写出点O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证明)(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保持AN=BM,请判断△OMN的形状,请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在△ABC中,∠A=90°,AB=AC,O是BC的中点,如果在AB和AC上分别有一个动点M、N在移动,且在移动时保持AN=BM,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点E是BC上一个动点(点E与B、C不重合),连接A、E.若a、b满足,且c是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1)求a、b、c的长.(2)若AE平分△ABC的周长,求∠BEA的大小.)方程组的解为不等式组23.如图1,在△ABC,∠A=45°,延长CB至D,使得BD=BC.(1)若∠ACB=90°,求证:BD=AC;(2)如图2,分别过点D和点C作AB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CF;(3)如图3,若将(1)中“∠ACB=90°”改为“∠ACB=m°,并在AB延长线上取点G,使得∠1=∠A”.试探究线段AC、DG的数量与位置关系.24.如图,已知△ABC中,∠BAC=90°,AB=AC.D为线段AC上任一点,连接BD,过C点作CE∥AB且AD=CE,试说明BD和A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5.已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BED)边长分别为a和b(a<b)如图放置在一起,连接AD.(1)求△ABD的面积;(2)如果有一个P点正好位于线段CE的中点,连接AP、DP得到△APD,求△APD的面积;(3)(2)中的△APD的面积记为S1,(1)中的△ABD的面积记为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是C.A.S1=S2B.S1<S2C.S1>S2D.无法确定.ABBD==××﹣,﹣﹣﹣abab+b(ab=26.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D是BC的中点,P是AC边上的点,连接PB和PD得到△PBD.求:(1)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时,△PBD的周长;(2)△PBD的周长的最小值.BP=DP=BD=),所以BE=2a,,,.的周长的最小值是27.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4),B(5,0),动点P从B点出发,沿BO向终点O移动;动点Q从点A 点出发,沿AB向终点B移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1)点P的坐标是(5﹣x,0);(2)点Q的坐标是(2+,4﹣);(3)x为何值时,△APQ是以AP为腰的等腰三角形?=,,x﹣x=2+,﹣=x=;=或秒时,,)x=或28.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4,BC=3,在直角三角形ABC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见图示.请在四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与示例图不同的拼接方法,并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等腰三角形.29.如图,Rt△ABC中,∠C=90°,AD、BE分别是BC、AC边上的中线,AD=2,BE=5,求AB的长.,.二.解答题(共1小题)3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且AD=4cm,AB=6cm,DC=10cm,若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AD向点D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CB向B点运动,当P点到达D点时,动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回答下列问题:(1)BC=12cm;(2)当t为多少时,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EC==8cm。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选择题专题训练(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选择题专题训练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100 小题,共 300 分。
)1、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20米/秒,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米/秒,则该物体在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0米/秒B.25米/秒C.24米/秒D.30米/秒2.在暗室里有一束白光,透过红玻璃照在绿布上,绿布呈:[]A.白色B.红色C.绿色D.黑色3.阳光下的树林中,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 ]A.太阳的像B.树叶的像C.树叶的缝隙D.树叶的影子4.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入射角. [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确定5.“漓ft在水中的倒影”这句话中的“影”实际上是[ ]A.ft的影子B.ft的实像C.ft的虚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6.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是因为在测量范围内: []A.弹簧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伸长成正比C.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D.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长度成正比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甲、乙物体的速度之比为4∶5, 所用时间之比为3∶2, 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4∶3B.5∶2C.6∶5D.2∶58.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下列数据,正确的记录结果为[]A.0.184 米B.1.848 分米C.18.4 厘米D.184.82 毫米9.用拉伸了的塑料卷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结果将: []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判定10.如图,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间距离为5米,现在视力表AB对面3米处竖有一面镜子MN,那么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子而坐,且人与镜面之间距离为2.5米B.人应面对镜子而坐,且人与镜面之间距离为2米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且人与视力表间距为3米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且人与视力表间距为2.5米11.下面的物体中,长度接近4厘米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B.墨水瓶高度C.钢笔长度D.乒乓球直径12.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13.一个人站在木排上漂流而下,河岸上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相对于木排是静止的,相对于水是运动的B.人相对于水是静止的,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C.木排相对于水是运动的,相对于河岸也是运动的D.水相对于人和河岸都是运动的14.下图是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折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15.甲、乙两个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台升降机上,甲看见楼房的窗户(相对自己)正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正在匀速上升,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甲在匀速上升,乙在下降B.甲在匀速下降,乙在匀速上升C.甲、乙都匀速下降,但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D.甲、乙都匀速下降,但甲下降速度比乙大16.甲、乙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在一个小时内所经过的路程相同, 如果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A.一定B.不一定C.肯定不D.无法确定17.关于g=9.8牛顿/千克的物理意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千克等于9.8牛顿B.1牛顿等于9.8千克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牛D.当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牛顿时, 它的质量一定是1千克18.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B.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得越快C.路程相同时,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D.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19.用同一把尺子先后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得到以下数据:2.43厘米,2.45厘米,2.47厘米,2.48厘米,则这个物体的平均长度是:[ ]A.2.45厘米B.2.46厘米C.2.458厘米D.2.457厘米2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B.0.1秒C.0.01秒D.0.001秒22.某人在平面镜前3米,若人向平面镜靠近1米,则他与镜中像的距离为[ ]A.1米B.2 米C.3 米D.4 米23.已知某物体的质量是2千克, 计算它受到的重力,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千克=19.6牛顿B.2千克=2千克×9.8牛顿/千克=19.6牛顿C.G=mg=2×9.8=19.6牛顿D.G=mg=2千克×9.8牛顿/千克=19.6牛顿24.吊车吊着货物匀速上升,则[ ]A.货物受到的重力等于绳子对它的拉力B.货物受到的重力小于绳子对它的拉力C.货物受到的重力大于绳子的对它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25.身高1.8米的人站在水深1米的清水池岸上,那么,此人在水中“倒影”的高度是[ ]A.2.8 米B.1.8 米C.1 米D.0.8 米26.某人站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和云,他所看到的[ ]A.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B.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C.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D.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27.有关弹簧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越大,所受拉力一定越大B.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C.只要弹簧不断,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8.某物体重1牛顿,这个物体可能是[ ]A.一张稿纸B.一块橡皮C.一支钢笔D.一本初二年级物理书29.甲、乙两辆汽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乙[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D.无法确定30.下列不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镜中花B.水中月亮C.桥在水中倒影D.月食的形成31.放大镜是根据的现象制成的. [ ]A.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2.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向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重力B.重力、下滑力C.重力、支持力D.重力、摩擦力、支持力3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 ]A.凸镜B.凹镜C.凸透镜D.凹透镜34.下面哪一个是实像[]A.通过汽车上的观后镜看到的像B.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C.平静的水面所映出的明月的像D.照镜子看到的像35.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A.4.8米B.1.8厘米C.1.85厘米D.4.85厘米36.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对于磁铁与附近的铁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只是磁铁, 受力物体只是铁钉B.只有当磁铁与铁钉接触时, 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虽然没接触, 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 而铁钉不会吸引磁铁37.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 []A.u>2f, 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B.u>f, 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C.2f>u>f, 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D.u<2f, 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38.人站在水平地板上,而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和人垂直,则平面镜和水平面的夹角是]A.90°B.65°C.45°D.30°39.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经折射所成的像是实像,经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B.实像可以成像在光屏上,虚像则不能C.虚像就是影子,实像就是实际光线所成的亮斑D.凸透镜所成像是实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0.小球沿斜面滚下, 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 []A.沿斜面方向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下C.竖直向下D.上述方向都有可能41.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 得到倒立, 放大的实像, 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厘米, 得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42.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线拉力而产生的.B.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有大小, 而无方向.C.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 其重力一定是1千牛顿.D.物体重力大小随它在地球上不同地理位置而不同.43.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一个物体从距透镜5f处逐渐移动到离透镜1.5f处,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和它像的距离[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减小,后又逐渐增大 D. 先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少44.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45.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46.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移动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的倒立、放大的像.下列的四块透镜,他使用的是[ ]A.焦距是4厘米的凸透镜B.焦距是8厘米的凸透镜C.焦距是12厘米的凸透镜D.焦距是18厘米的凸透镜4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到ft和树木在往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直升飞机在向下运动B.直升飞机在向下运动C.直升飞机在空中静止D.无法判断48.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里时,其折射光线应是哪一条?A.oa B.ob C.oc D.od49.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界面上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85°折射角是:[ ] A.15° B.35°C.45° D.20°5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B.用汽车观后镜观看车后的景物C.看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浅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B.幻灯机成放大、正立的虚像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52.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的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L/50,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 并放刻度尺上不同位置, 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 则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只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B.只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C.只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可能53.用照相机拍照时,所得到的人和景物的像是[ ]A.缩小倒立的实像B.缩小倒立的虚像C.放大正立的实像D.放大正立的虚像54.在下列各种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边景物的“倒影”B.在岸边看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深度要浅C.小孔成像D.在汽车观后镜中能看到路旁的景观55 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其位置比鱼的实际深度[ ]A.偏深B.偏浅C.深浅一样D.无法判断56.关于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物体形状B.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改变物体质量D.使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同时改变57.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镜3米,则[ ]A.人以1米/秒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像以2米/秒的速度走近平面镜B.人以1米/秒的速度走近平面镜,像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人C.人离平面镜越近,人的像就越大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的像就越小58.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B.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D.小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59.相对于地面来说, 下面的哪个物体, 它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 ]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B.紧急刹车后继续向前滑行的汽车C.点火时,被发射升空的火箭D.匀速上升的电梯60.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 在物体由离透镜30厘米处移向15厘米的过程中[ ]A.先成放大实像, 后成放大虚像B.始终成虚像C.始终成实像, 且像逐渐变大D.始终成实像, 且像逐渐变小。
【2020高考历史专题训练】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必修一第八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48分)1、杜鲁门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据此,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B二者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二者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二者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英国约翰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约翰如此说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的发展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的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D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4、与杜鲁门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的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与杜鲁门手段相同 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5、 1962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
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
这反映了A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 B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C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 D美苏从局部的地区争夺走向全球争霸6、1946年,苏联驻美大使尼古拉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分析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以及美国在便于的扩张行为,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的主要障碍”。
这反映了A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 B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C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D美苏两国逐渐转向对抗7、人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高考地理模拟检测专题训练8锋与天气(强化卷)

2022届高考地理模拟检测专题训练8 锋与天气(强化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锋前增温”是指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异常偏高的现象。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1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最有可能发生“锋前增温”现象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48小时后,甲地相关部门发布灾害预警。
针对这类灾害,下列防御措施正确的是()A.关紧门窗,加固室外的搭建物B.加固坡面,监测斜坡岩体土体C.远离树木,避免站在空旷高地D.巡查河坝,低洼之地提前排水图为我国局部区域某时段海平面与5000m高空气压差分布图。
据此完成问题。
3.此时控制重庆、武汉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A.冷锋气旋B.气旋反气旋C.反气旋气旋D.反气旋冷锋4.下列四地中该时段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A.重庆B.上海C.长沙D.南昌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的体感温度较实际温度低的现象。
张家口市崇礼区是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区,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雪质量好。
下表为崇礼区2021年1月3日至9日的天气数据,据此完成问题。
5.在1月3日至9日期间,崇礼()A.受西北季风影响,天气多变B.8日至9日,正值锋面过境C.受冷锋过境影响,大风降温D.9日时暖锋过境,气温回升6.与1月5日、6日相比,1月7日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是()A.白昼云层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弱B.昼夜风力增强,风寒效应对昼夜温差的影响大C.夜晚云层增多,大气保温作用弱D.天气系统过境,阴晴变化对昼夜温差的影响大某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受一股强寒潮影响,出现了大范围的寒冷天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石家庄在此次寒潮中没有出现降雪,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温高,不易形成降雪B.城区绿化面积较大C.城区热岛效应较强D.空气中水汽含量小8.此次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是()A.中部地区感冒人群增多B.东南地区湖面结冰严重C.西北地区沙尘漫天D.西南地区供暖压力大下图中①→②→③→④示意我国南方某气象站经历的一次冻雨天气气温(℃)变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专题训练8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是20m ,第9s 内的位移是50m ,则其加速度为(C )
A 、2m/s 2
B 、3m/s 2
C 、5m/s 2
D 、以上均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3、☆☆如图,a 、b 为两根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a =1×103N/m ,k b =2×103N/m ,原长分别为L a =6cm ,L b =4cm ,在下端挂一物体G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 ,平衡时 ( BC )
A 、弹簧a 下端受的拉力为4N ,b 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 、弹簧a 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b 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 、弹簧a 的长度变为7cm ,b 的长度变为4.5cm
D 、弹簧a 的长度变为6.4cm ,b 的长度变为4.3cm
4、☆右图为保温电饭锅的电路示意图,R 1、R 2为两电热丝,S 为温控开关,A 、B 两点接在稳压电源上,R 1:R 2=9:1,加热时的功率为1000W ,则(BC )
A 、S 断开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B 、S 闭合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
C 、保温状态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00W
D 、保温状态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000/9W 5、☆☆如图所示,MN 、PQ 为两平行金属导轨,M 、P 中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图中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有一金属圆环沿两导轨滑动,速度为v ,与导轨接触良好,圆环的直径d 与两导轨间的距离相等,设金属环与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当金属环向右做匀速运动时( B )
A 、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 ,大小为
R dBv
B 、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 ,大小为R dBv
C 、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 ,大小为R
dBv
2
D 、没有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
6、☆☆☆A 、B 和C 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静摩擦因数均为μ,A 的质量是2m ,B 和C 的质量均为m ,A 、B 离轴R ,C 离轴2R ,则当圆台旋转时,若A 、B 和C 均没滑动,则 (ABD ) A 、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B 的摩擦力最小
C 、当圆台转速增大时,B 比A 先滑动
D 、当圆台转速增大时,C 比B 先滑动
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两个带电粒子(图中未标出)以大小相同的动量从同一点O沿着x方向先后射入磁场中,A粒子由P点离开磁场,B粒子由Q点离开磁场,且OP=2OQ,则(C )
A、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A=2q B
B、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A=2q B
C、A带正电,B带负电,且2q A=q B
D、A带负电,B带负电,且2q A=q B
8、☆☆☆☆一质量为M的直木棒,悬挂在O
点,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抓住木棒,如图1所示,剪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下落,同时猴子开始沿木棒向上爬,设一段时间内木棒的下落是沿竖直方向,并且猴子对地的高度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则图2所示的4个图中定性地反映在这段时间内猴子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