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1.2 课程代码:CEMT0011.3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2学时),实验学时(4学时)1.4 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学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2.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2.4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三、教学内容3.1 混凝土实验3.1.1 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3.1.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3.1.4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3.1.5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3.2 砂浆实验3.2.1 砂浆材料试验方法 3.2.2 砂浆配合比试验3.2.3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3.2.4 砂浆流动性试验3.3 泥土实验3.3.1 泥土材料试验方法 3.3.2 泥土颗粒分析试验 3.3.3 泥土含水量测定试验 3.3.4 泥土压缩性试验3.4 其他土木工程材料实验3.4.1 钢材料实验3.4.2 砖石材料实验3.4.3 聚合材料实验四、教学方法4.1 研究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4.2 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升实践能力4.3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促进团队协作和思想碰撞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40%)包括实验报告、学习笔记等平时表现5.2 期中考试(30%)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5.3 期末实验(30%)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六、教材与参考资料6.1 主教材《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程》6.2 参考资料1. 材料力学与结构实验指导与评定2. 土木工程材料分析与试验指南3. 工程材料学实验教程七、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7.1 穿戴实验服,佩戴个人防护设备7.2 注意实验室卫生和设备的正常使用7.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7.4 严禁擅自更改实验装置和实验参数八、备课提醒8.1 根据实验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8.2 预先了解实验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确保教学顺利进行8.3 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本大纲供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参考,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学情,可适当调整与完善。

土木工程材料 教案(西南) 水泥

土木工程材料  教案(西南) 水泥

土木工程材料教案(西南)水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泥的定义、分类和生产工艺。

2. 使学生掌握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如凝结时间、强度、耐久性等。

3. 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水泥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水泥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水泥的定义与分类2. 水泥的生产工艺3.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4. 水泥的选择与使用5. 水泥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水泥的相关概念、分类、生产工艺、技术性质等基本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水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水泥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泥的性能。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参考资料。

2. 水泥样品和相关的实验设备。

3. 实际工程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泥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水泥学习的兴趣。

2. 讲解水泥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水泥的定义、分类和生产工艺。

3. 分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讲解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性质。

4. 水泥的选择与使用:讲解如何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5. 水泥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分析水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

6. 案例分析:分享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泥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7.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讨论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水泥问题及解决方法。

8. 实验演示: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泥的性能。

9.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水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水泥定义、分类和生产工艺的理解程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课程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5/3/2.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9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一)授课时间:星期二5-7节/1-15周授课地点:6D204授课对象: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王晓璐高级工程师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课堂答疑-每次课前、课间及课后答疑;2、网络答疑-通过微信、邮件及QQ等方式实时答疑;3.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4、考前答疑-考试前集中在12G304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使用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 杨杨,钱晓倩.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教学参考资料:1.《土木工程材料》.林建好,刘陈平.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2.《土木工程材料》(上册).梁松、程从密、王绍怀、秦怀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材料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程,处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地位,目的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使用方法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了解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了解材料工程性能改善的途径,了解材料与设计、施工的关系,掌握工程材料的合理选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对常用建筑材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会正确科学地使用建筑材料。

课程教学目标理论课部分:1. 通过对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使用方法、检测和质量控制有关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选择和运用工程材料的能力。

2. 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胶凝材料的性质和主要用途;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水化凝结硬化与强度形成机理;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变形性能、耐久性;砂浆种类与应用;沥青混合料基本技术性能;钢材的技术性质;墙体与屋面材料;防水和保温材料、隔声材料、装饰性材料等。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Ab s tr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e a t ur e s of t he d i s c i pl i ne o f c i v i l e ng i n e e ing r ma t e ia r l s , i n t he t e a c h i n g r e s e a r c h f o c us e s o n s t ud e n t s , a c c or d i n g t o t h e c h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f s t ud e nt s , t h e c o m bi na t i on t e a c hi ng me t hod a p pl i c a t i o n of v a iou r s t e a c hi ng me t ho d s , d e v e l op f oc u s e d , a c l e a r f r a me wor k o f t e a c hi ng i d e a s , c hoo s e a p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c o nt e nt , p a y a t t e nt i o n t o c u l t i va t i ng s t ude nt s’ l e a r n i n g a bi l i t y
土 木 工 程材 料 课 程 教 学 方 法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s o f c i v i l e n gi n e e r i n g ma t e r i a l s
郭艳 芹 ( 黄河科 技学 院工 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6 3 )

土木工程材料 教案(西南) 封面(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教案(西南) 封面(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教案(西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范围。

2.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和质量控制要求。

4. 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1 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1.2 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1.3 土木工程材料的作用及要求2. 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与性能2.1 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2.2 土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2.3 土木工程材料的耐久性3. 土木工程材料的测试方法3.1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试验方法3.2 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4. 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4.1 结构材料的选用原则4.2 围护材料的选用原则4.3 其他土木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5. 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与验收5.1 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5.2 土木工程材料的验收与检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性能及选用原则。

2. 实验法:进行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实验测试,加深对材料性质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木工程材料选用原则及质量控制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相关教材。

2. 实验设备: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测试设备。

3. 案例资料:实际工程中土木工程材料应用的案例资料。

4.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实验结果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土木工程材料的能力。

4.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20课时,实验操作8课时,案例分析4课时。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文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教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土木工程材料》是该专业开课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中提供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材料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够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为后续课程如结构、施工技术、工程预算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材料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材料,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因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带来较大的受益面。

1 课程特点(1)内容庞杂,“中药铺”。

土木工程材料所研究的内容就像一个“中药铺”,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且每一种材料的内容杂乱,各章基本没有联系,缺乏系统性。

(2)应用性强,逻辑性差。

但各类材料均与工程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工程应用性强,经验性内容多,概念多、专业术语多、逻辑性较差,看似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理论,实则不宜把握。

(3)一听就懂,一考就不会。

上述课程特点使得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枯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差,易使学生对课程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最终导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探讨(1)讲好绪论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积极性。

心理学上有个原理叫首因效应。

绪论课作为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关系到学生对这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对教师能否讲好这门课的信心,以及关系到后续课程内容的教学效果[1]。

所以,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讲好第一堂绪论课。

在绪论课中,一开场从赵州桥的石拱,到万里长城的条石、青砖;从台北101大楼、埃菲尔铁塔设计的独特性,到国家大剧院、金茂大厦所用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变化上;从世界知名的高层建筑,到世界奇特的建筑形式,以及给出的建筑奇观的视频,大量的实例、图片、音像和数字会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认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少, 提不起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所 以 , 在 学 习这 门课 时往 往 不太 重
视, 学 习不得要领 , 尤其是 对概念性 的东 西掌握不牢 。为提 高这 门 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 使学生 能更好地学 习并掌握好本课程 , 本 文 着重从 以下方面对《 土木工程材料》 课程 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

学方式和手段 , 要求学生课前复习, 课后预习 , 教师在讲课 时要适 当
穿插提 问、 设疑等促使学生积极 主动的思考 , 同时多 多采用工程 案 例, 以具体 的工程案例 为引例 , 引发学 生进行讨论 , 发表 意见 , 从 而 加深学生对材料性 能的理解 和应用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 四) 改善教 学手段 , 增 强教 学的直观性 、 趣味性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非常快 , 新材料 、 新 技术 、 新工艺 、 新产 品 等层 出不穷 , 而 教材在 反映这些 新技术 、 新标 准上有 一定滞 后性 。 同时 , 该课 程属于实践 比较强 的课 程 , 但实验学 时有 限 , 大 部分测 试方法 、 测试手 段需课 内讲解 , 所需时间长 、 表达不直观 , 学生难 以 透彻理解 。因此 , 老 师要从有关各种期 刊等获取有关 的信 息 , 及 时 掌握最新标准 , 同时利用互联 网获 取相关信 息和政策 , 各种材料 的 最新发展动态 , 作 为教材 内容 的补充 , 克服教材的局限性 。同时利 用 现代 化的教学 手段 等直观教学 方式 , 在课堂上通 过动画演示 和 播放 实验录像让 学生充分 了解实 验过程 和操作 方法 , 达到 除满足
《 土木工程材料 》 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杨 欢
( 河 南城 建学院 4 6 7 0 3 6 )
【 摘 要】 《 土木 工程材料 》 课 程 是 土建 类及 相 关 专业 一 门重要 的专 业

土木工程材料 教案(西南) 气硬性胶凝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教案(西南) 气硬性胶凝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教案(西南)气硬性胶凝材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石灰、水泥、砂浆等常见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在常温下通过水化反应强度,并能硬化保持稳定的材料。

1.2 分类:石灰、水泥、砂浆等。

2. 石灰的性质和应用2.1 石灰的性质:原料种类、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

2.2 石灰的应用:建筑、农业、环保等领域。

3. 水泥的性质和应用3.1 水泥的性质:品种、强度、硬化速度等。

3.2 水泥的应用:混凝土、砂浆、路面等。

4. 砂浆的性质和应用4.1 砂浆的性质:种类、组成、强度等。

4.2 砂浆的应用:砌筑、抹灰、粘接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石灰、水泥、砂浆等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报告:各小组就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进行报告,其他小组提问,评价小组报告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相关教材。

2. 课件: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3. 案例资料:有关石灰、水泥、砂浆等气硬性胶凝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4. 实验材料:石灰、水泥、砂浆等样品,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体验。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土木工程材料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气硬性胶凝材料。

2. 讲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以及常见的分类,如石灰、水泥、砂浆等。

3. 分析石灰、水泥、砂浆等材料的性质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材料的性能,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和改革。

应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并根据材料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紧紧围绕实际工程应用,突出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教学;善于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介绍常见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常见土木工程材料基础知识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等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繁多庞杂,同时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学生分不清主次,针对学生学习时易感枯燥、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好本课程,本文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1]。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把握好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

为此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理顺我们要交接的内容,并依据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深化和适当的扩展[2]。

1. 基于专业特点、突出重点内容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课时少,实践性强,但课程中需要介绍的建筑材料品种却繁多,涉及面广,内容庞杂,且各材料自成体系,致使章
节间联系性不紧密;授课时必须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使教学重点与专业相结合同时有所侧重,如针对道路工程专业可以突出沥青与沥青混凝土的教学内容,针对水利工程专业则可以突出水泥混凝土(尤其是水工混凝土)的教学内容,而针对机械等专业则可突出钢材方面的教学内容。

2. 紧跟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对当前大量使用的传统材料,要介绍其用于生产的、成熟的理论和经验。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材料、新技术不断问世,材料的质量标准、试验、设计、施工规范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也经常更新,而这些内容在教材上难以及时反映[3]。

因此,为了适应未来的要求,要将当前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新观念和新政策法规及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等内容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有选择地及时向学生介绍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及前瞻性。

3. 结合工程实例、突出工程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实际工程实例讲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工程概念,即将不全面、不规范的直接经验用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述,全面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兴趣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等)不断呈现。

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创造性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实现、教学任务能够完成的关键。

1.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在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中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理激趣。

明理激趣就是用道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通过介绍材料的发展史及其对土木建筑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知道土木工程中许多新技术的突破往往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

学生在明白这些道理的同时。

也产生了要学好本课程的浓厚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4]。

(2)以疑激趣。

以疑激趣是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和解疑欲望的有效方式。

善于激疑、引导析疑和解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

如在讲授某种材料前,先提出一个或几个涉及该材料组成、性能、使用等方面工程问题。

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急于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行后面的学习和思考。

(3)以新激趣。

好奇、富有新鲜感是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

在教学内容中要适时增加新内容,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快乐感,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通过一些富有新意和情趣的方法,以新激趣,使学生能够经常从新的感受中获取新的知识。

(4)以实激趣。

教学实践表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教学,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工程中材料方面技术问题的探索热情。

如可列举新型混凝土技术和绿色生态材料技术在水立方、鸟巢、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工程中应用的实例等,达到以实激疑的目的.。

2.强化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来,才
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

能够体现这一新教学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课堂讨论、辩论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广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宽广性是指思维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它集中地表现为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深刻地理解概念。

师生采用共同参与的引导、讨论、辩论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利用已掌握材料知识,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分析事故的原因和矛盾,达到解决问题和统一矛盾的目的。

这种“教”与“学”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基本试验,使学生掌握常用材料质量检验、等级评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通过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掌握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逐步具备累积所需的专业素养和基本的工程素养,为后续学好其他课程奠定了基础,也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梁小勇,靳静.《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企业,2013(9):71.
[2] 杨欢.《土木工程材料》学方法探讨[J].知识经济,2013(16):170.
[3] 霍曼琳.“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改革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5):60-61.
[4] 钱红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