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0题)

三、填空题(18题)

四、判断题(4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

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

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0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

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ABCD)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C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D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E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4、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

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E 以上都正确

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

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进行冲洗

B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E 以上都对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AB)

A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

针刺伤

E 以上都对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那三种类型: (ACD)

A 轻度

B 中度

C 重度

D 暴露源不明

E 以上都对

9、以下那种情况下不需要使用强化用药程序:(ABCE)

A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B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

C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D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

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

E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

10、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

暴露后:(ACDE)

A 第4周

B 第6周

C 第8周

D 第12周

E 6个月时

三、填空题(18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5、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6、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经检验,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7、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

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8、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

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9、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0、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

量,连续使用28天。

11、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

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2、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

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13、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14、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

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15、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

序。

1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17、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

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四、判断题(4题)

1、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

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不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4、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

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五、简答题(2题)

1、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答: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

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

毒感染的情况。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几级?请简要说明

答:分三级

一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

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

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

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

刺伤。

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2015-10) 科别: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4分) 1.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年6月1日起实施。 2.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 二、是非题(是√非×)(每题4分) 1.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 2. 医务人员接触到患者的唾液、泪液、汗液和尿液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3. 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后放入医疗废物收集箱。() 4.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 5.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6.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2级。() 7.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

三、选择题(每题4分) 1.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D.以上都是。 4.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类型:() 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细胞计数低者; D.以上都是。 5.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暴露方式; 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6.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 A.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B.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6、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7、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二、选择题 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 自毁式注射器 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 普通注射器 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 报告科室负责人 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4、患者HBsAg(+)的处理()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试题与答案(借鉴相关)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3分) 1、艾滋病是( ) A、一种肿瘤 B一种血液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性病 2、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数 5、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6、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8、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9、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 A.针刺 B.切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10、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 A.一般预防 B.标准预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1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戴手套 B.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13、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 A. 6月1日 B. 8月1日 C. 12月1日 D. 11月1日 1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15、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 A.72小时内 B.36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小时内 二、多选题(单选,每题3分) 1、体液包括:() A.胸腔液 B.羊水 C.心包液 D.阴道分泌物 E.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

锐器伤及职业暴露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暴露后,我院HIV抗体追踪监测方案:(以医生开出的检验单为准)() A、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6个月进行 B、于暴露后的0、4、8、12周及12个月进行 C、于暴露后的0、8、12、24周及12个月进行 D、于暴露后的0、4、6、8周及3个月进行 2、职业暴露后,我院梅毒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2、8周进行 B、于暴露后的4、8、24周进行 C、于暴露后的8、16、32周进行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进行 3、职业暴露后,我院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4、8、12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4、6、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丙肝抗体及肝功能 4、职业暴露后,我院乙肝抗体追踪监测方案:() A、于暴露后的0、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B、于暴露后的1、3、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C、于暴露后的2、4、8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D、于暴露后的3、6、12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 5、暴露情况可按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重度是指:()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D、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6、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适用 7、预防性用药方案中基本用药程序一般指“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天” A、14 B、28 C、35 D、42 8、职业暴露的实验室结果,需由检验人员先告知()记,再由()告知() A、院感科;院感科;暴露者 B、暴露者;暴露者;院感科 C、暴露者;院感科;暴露者 D、院感科;暴露者;院感科 9、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10、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1、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1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艾滋病病毒(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 A.性接触 B.输血C.母婴D.握手E.共用注射器注射 2.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 A.高压湿热消毒法 B.7 5%乙醇C.0.2%的次氯酸钠D.焚烧 E.紫外线 3.据估计,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已死于艾滋病的病人超过( ) A.1万 B 5万C.10万 D.20万E.25 【X型题】 4.下列哪些消毒方法可以用于对HIV的消毒( ) A.56℃,30分钟 B.0.2%的次氯酸钠C.0.1%的甲醛 D.γ射线E.紫外线 5.感染HIV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 ) A.精液B血液C.乳汁D.艾滋病病人的骨灰E.眼泪 6.HIV的传播途径有( ) A.性接触B注射C.母婴D.人工授精E.与感染者握手 7.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 )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 D.医务工作者 E.住同一宿舍者 8.目前抗HIV的药物有( )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C.博来霉素D.蛋白酶抑制剂E.戊烷脒 9.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应在哪些种类的学校中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 A.高等院校B中等职业学校C.普通中学D.普通小学 E.军队院校 10.世界卫生组织将HIV感染分为A、B、C三大类,C类包括( ) A.严重机会性感染B.淋巴结肿大C.神经系统症状D.肿瘤 E.消化系统症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AIDS是由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2.AIDs的传染源为、。 3.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4.目前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有、和三大类。 5.艾滋病的潜伏期为年。 6.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包括、、、 。 7.艾滋病病人在艾滋病期的5种主要表现是、、、、。 8.艾滋病血液传播的具体途径包括、、。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成绩 日期姓名 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BCDE )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 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 4、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 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四、判断题 1、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2、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3、传递锐器时,锐器柄端朝向传递者,尖端朝向接锐器操作者。(×) 4、锐器盒内锐器不可装的过满,盒内的锐器盛装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外四科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成绩日期姓名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 ,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BCDE ,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 消毒 1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外四科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 4、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 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5题) 三、填空题 (18题) 四、判断题(13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5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BCDE)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 A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完整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培训试题(附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上报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化学性职业暴露B感染性职业暴露 C 放射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 E 以上均是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 A护士 B 医生 C 技术员 D 保洁人员 3、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 C 不携带锐器走动D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注射 4、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A、最好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开始 B、最迟不得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24小时服药 C、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该实施预防性用药 D、以上原则均是 5、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紧急局部处理 B 报告 C 填写登记表 D 以上均是 6、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其主要内容有:() A、洗手与手消毒 B、手套、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穿长工作服 C、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利器盒内,用过的针头不需要再套针帽。 D、以上均是 7、关于戴手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要戴手套按电梯按钮B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C 每个患者之间只要手套不损坏不用更换 D 皮肤有损伤时戴双层手套 8、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都具有传染性。 A 血液 B 体液 C 分泌物 D 排泄物E以上均是 9、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计划免疫 B、空气传播预防,采用紫外线、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喷雾等空气消毒: C、飞沫传播预防、接触预防、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D、以上均是 10、如果血液喷溅到完整的皮肤上应该用( )清洗污染的皮肤? A 肥皂液 B 流动水 C 含氯消毒液 D 75%酒精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发生锐器损伤后应在伤口的旁端轻轻挤压,不应在伤口的局部挤压。() 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可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2小时内上报院感办,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在暴露发生后立即上报。() 5、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6、医务人员如果眼睛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喷溅上,应该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单层手套。( ) 8、手术室医生的职业暴露是以缝合时的缝合针刺伤和喷溅为多见。() 9、锐器盒可以盛装到全满时,封盖,更换。() 10、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所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如何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职业暴露试题

职业暴露防护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知识培训试 题(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地被乙肝、丙肝、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粘膜,或被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2、锐器伤伤口的紧急处理方法? 1)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 2)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 3)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或碘伏消毒伤口; 4)24小时内(尽早)留取基础血样(4ml,普通管)备查。 3、何种情况下应戴外科手套? 答: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外科手套,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4、何种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 答: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二、判断题 1、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不必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4、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4、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经检验,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5、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6、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 一、填空题: 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2、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 )小时之内开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 或者) 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 ) 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 二、判断题: 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或使用传递容器。()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仅须戴单层手套便可。()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三、选择题: 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 A、自毁式注射器 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 D、普通注射器 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A、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A、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 A、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 A、报告科室负责人 A、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A、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 A、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4、患者HBsAg(+)的处理() A、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A、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A、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A、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艾滋病职业防护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 B切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一般预防 B标准预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枕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D) A戴手套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册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72小时内 B36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小时内 二、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三、判断题 1.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情况进行汇总,逐渐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不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4.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 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0题) 三、填空题 (18题) 四、判断题(4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 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 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全省卫生系统医院感染管理岗位技能竞赛 理论测试试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 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 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0题) 1、体液包括:(ABCDE)

职业暴露与防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与防护考试试 题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5f20340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 (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 (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 6、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 D 立即进行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与冲洗 E 以上都正确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0题) 三、填空题(18题) 四、判断题(4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 B切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一般预防 B标准预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手套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72小时内 B36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小时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