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手术临床路径
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手术禁忌: 2.弥漫性腹膜炎。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股疝。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手术禁忌: 4.中、晚期妊娠。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术前准备: 1.腹部及外阴的皮肤准备(包括脐部的清 洁)。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术前准备: 2.肠道准备 术前晚上行0.1%肥皂水灌肠。 如可能涉及肠管的手术,术前行3d的肠道 准备。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术前准备: 3.术前用药 如手术范围大,可能涉及肠 道,应于术前3d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 前30min注射镇静剂、阿托品或东莨菪碱。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适应证: 1.无生育要求。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适应证: 2.有明显的慢性输卵管炎症可能再次输卵 管妊娠者。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适应证: 3.妊娠之输卵管破裂,且破损严重,无法 修复或修复后不能恢复功能。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术前准备: 4.留置导尿管。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术前准备: 5.备血或准备自体回输血。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手术步骤:
1.电凝法 依靠单极、双极电凝或内凝器, 将拟切除部分与正常组织交界处逐一进行 电凝处理,包括输卵管系膜及近端子宫角 处。一般是边凝边剪(图11.5.1.1.2-6)。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去除术
手术步骤: 5.其他步骤同前。
最新: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90%以上,是早孕期孕产妇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
目前国内外对输卵管妊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均不统一,亦缺乏早期、快速诊断的方法。
为了使国内各级妇产科医师规范诊治输卵管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9年5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外相关共识及指南,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编写“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对输卵管妊娠的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指导。
1 流行病学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在早期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为2%~3%。
尽管诊断与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是输卵管妊娠破裂仍旧是妊娠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
2011—2013年在美国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人数的2.7%。
2 高危因素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有异位妊娠病史、输卵管损伤或手术史、盆腔炎性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等。
既往有异位妊娠病史的女性复发风险增加,有过1次异位妊娠病史者,其重复异位妊娠概率约为10%;有过2次以上异位妊娠病史者,则再发的风险增加至25%以上。
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年龄>35岁。
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患异位妊娠的风险低于未使用宫内节育器者,然而一旦带环妊娠,则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达53%。
其余如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失败、前次选择性终止妊娠、流产、剖宫产均不增加异位妊娠风险。
33%~50%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没有明确的高危因素。
3 输卵管妊娠的症状、体征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症状、体征表现缺乏特异性。
常见症状:停经、腹痛、阴道流血。
其他症状:乳房胀痛、胃肠道症状、头晕、晕厥、肩部放射痛、泌尿系统症状、阴道组织物排出、肛门坠胀感及排便疼痛等。
常见体征:盆腔压痛、附件区压痛、腹部压痛、宫颈举痛。
其他体征:面色苍白、腹胀、子宫增大、体位性低血压、休克:心动过速(>100次/min)或低血压(<100/60 mmHg)。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医师篇)

术前医嘱:
□备皮、手术部位标示
□术前导尿、留置气囊导尿管
□静脉补液补钾
□半流质无渣饮食
□抗菌素皮试(如一、二代头孢菌素),术中用药:生理盐水250ml+头孢噻肟钠3或6g,或头孢呋辛2.0g或1.5g静滴
□手术名称医嘱(如腹腔镜或经腹卵巢囊肿剔除术)
□鲁米那钠0.1g+硫酸阿托品0.5mg术前30分肌注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行手术:(经腹或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临床路径管理
□普通饮食
□妇科护理常规
□II级护理
临时医嘱:
□血、尿、粪常规
□血HCG、血生化、肝炎六项、三抗体、血型,凝血常规、肝肾功
出院医嘱
□Ⅱ级护理
□普通饮食
□腹部切口拆线或换药
□终末消毒
□今日出院
医师签名:
标准住院日≤9天
口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滴qd
□持续导尿,持续腹腔引流(可选)
□标本送病理检查
□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或葡萄糖注射液1000-2000ml静滴加氯化钾st
□会阴擦洗bid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术后第1天)年月日
术后医嘱
□Ⅱ级护理
□清流质饮食
口静脉补液补钾(如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滴ONCE等)
□术中带药:(切皮前30分静滴抗生素:头孢噻肟钠3或6g,头孢呋辛2.0或1.5g,先锋阳性者克林霉素0.6)
手术讲解模板: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手术步骤: 7.再次冲洗腹腔,吸出积液、排气、取套 管鞘及镜头,缝合各穿刺孔。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注意事项:
对肥胖病人进行腹壁穿刺时,两次的突破 感不明显,为证实针尖确实在腹腔内,可 将抽有盐水的注射器接上气腹针,若见注 射器内的盐水随着重力自然地流进腹腔, 说明此时穿刺针已进入腹腔。在充气时要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手术步骤: 2.子宫血管以上处理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 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手术步骤:
3.切除子宫血管后,于子宫峡部拟切除平 面下方1cm处用套扎法套扎子宫颈3道,于 其上方用电凝剪剪断之,残端可双极电凝 钳电凝处理,宫颈管处理黏膜要尽量电灼, 注意勿将套管烫损(图11.5.1.7.3-6)。
腹腔镜下双侧 输卵管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 切除术
科室:妇产科 部位:腹部 麻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手术资料:腹腔Biblioteka 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概述:1901年,俄国的Ott和德国的Kelling分别 用窥阴器和膀胱镜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观 察腹腔,从而开辟了腹腔镜手术的历史。 此种方法,虽然改进成腹腔镜,但在一段 时间里,因为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被 外科医生冷落,而在妇科却不断的发展, 成为诊断妇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随后, 由于电子技术
术前准备: 1.术前阴道冲洗3d。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前准备: 2.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前准备: 3.盆腔粘连者需行肠道准备。
手术资料: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术前准备: 4.术前导尿、备血。
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全文)

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 EP )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异位妊娠的 90%以上,而孕早期女性死亡原因中的 75%为异位妊娠,是生育年龄女性孕早期的主要死因。
手术治疗因具有疗效切当、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仍为输卵管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
输卵管妊娠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及保守性手术,根据手术路径又分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内镜手术(vNOTES)。
为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保证手术质量, 2022 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规定,异位妊娠手术(二级手术)应在二级医院开展,术者需具备主治医师职称。
该手术是妇科领域内较为基础的手术,常是高年资住院医师的入门手术及低年资主治医师首先独立主持的手术,也是新技术最先选择应用的术式。
另一方面,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多为年轻、有生育要求女性,手术效果关系到后续再妊娠的结局。
于是,建立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体系,强化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标准,可规范年轻医师掌握基本输卵管妊娠手术技术和高年资医师开展新技术,提高我国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水平。
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涉及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途径和手术方式选择、术后病理学诊断以及术后随访多个环节。
本文参考 2022 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 RCOG )及早期妊娠学会( AEPU )发布的《异位妊娠的诊断和管理》、 2022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发布的《输卵管妊娠指南》、 2022 年英国国家健康与保健中心(NICE)发布的《异位妊娠与流产:诊断与初步处理》及 2022 年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繁殖学分会发布的《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并通过文献复习对输卵管妊娠手术质量控制作初步探讨。
1 手术适应证的质量控制手术质量的控制首先需从手术适应证进行把控和掌握。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水平,影像学有无腹腔内出血、输卵管妊娠包块大小、有无心管搏动、有无生育要求、是否具备随访条件、有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是否有输卵管绝育或者输卵管积水需进行手术治疗等情况。
56种临床路径名称

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3、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4、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5、宫颈癌临床路径6、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7、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8、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9、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1、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2、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3、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14、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1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16、脑出血临床路径1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路径18、舌癌临床路径19、唇裂临床路径20、腭裂临床路径21、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22、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23、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24、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25、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26、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7、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28、上睑下垂临床路径29、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30、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31、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32、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33、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34、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3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36、乳腺癌临床路径37、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38、腹股沟疝临床路径39、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40、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41、膀胱肿瘤临床路径42、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43、肾结石临床路径44、结肠癌临床路径45、胃癌临床路径4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47、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48、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4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50、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5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52、声带息肉临床路径53、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54、喉癌临床路径55、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5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经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孕病(TCD编码为:BFZ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ICD-10编码为:N97)。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肝郁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年龄≤20岁或≥45岁不进入本路径。
4.由输卵管近端阻塞或输卵管积水等引起的不孕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子宫输卵管造影、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检查、病毒四项检测、妇科盆腔彩B 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宫腔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腹腔镜、输卵管镜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化瘀通络。
(2)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4)肾虚肝郁证:补肾活血、行气止痛。
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

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一、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000.1)行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ICD-9-CM-3: 66.020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或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00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β-hCG和\或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II类切口增加抗生素使用。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输卵管妊娠手术临床路径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
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中医诊断:异位妊娠。
(二)诊断依据。
西医诊断: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3.辅助检查:尿β-HCG阳性或血β-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中医诊断:
1、分期主要分为已破损期和未破损期。
本路径主要为已破损期。
已破损期(输卵管妊娠已发生破裂、有腹腔内出血):
①多有停经史,有明显下腹疼痛,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
②妇科检查,子宫略大,一侧附件区或可触及包块,有压痛。
③尿β-HCG阳性,血β-HCG升高。
④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液性或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
严重者可出现腹腔积液。
2、辨证分型要点:
已破损期;辨证分为两型。
①气滞血瘀证:
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下腹隐痛,舌暗苔薄,脉弦滑。
②气虚血脱证:输卵管妊娠破裂大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腹痛拒按,恶心呕吐,神昏不知人事。
脉沉细,微弱,血压偏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β-hCG和尿hCG;孕酮、雌激素。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腹部彩超,心电图,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及其他必须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孕酮、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伤口愈合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应立即施行手术。
2.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4.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中医诊断:异位妊娠。
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手术日)住院第3天 (术后第1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
历书写、开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术前准备
与术前评估
□根据检查结果行术前讨论,确
定手术方案,完成术前小结
□签署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
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手术
□手术标本常规送石蜡组织病理
学检查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
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
变化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
□复查血β- hCG、血常规、
尿常规、孕酮
□中药应用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妇科分级护理
□饮食
临时医嘱:
□血、尿常规、β-hCG、尿hCG、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
病筛查
□盆、腹腔彩超,心电图、胸片
□备血清、必要时行后穹窿穿刺
□制定麻醉、手术方式、时间计
划,术前准备,抗生素皮试
备注: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须
立即施行手术者,住院第1-2
天作为第1天。
长期医嘱:
□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患侧输卵
管切除术后护理常规
□妇科分级护理
□禁食水
□陪床一人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留置导尿,记尿量
临时医嘱:
□抗生素
□血压血氧监护、吸氧
□补液、维持水电平衡
□其他特殊医嘱
□标本送病理
长期医嘱:
□半流质饮食(根据情况)
□拔尿管、停尿管接袋计量
临时医嘱:
□换药
□止痛
□补液(根据情况)
□血β- hCG、血常规、尿
常规
□行气消胀中药应用穴位
贴敷或热奄包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通知
患者禁食水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中医诊断:异位妊娠。
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时间住院4天(术后第2天) 住院第5-10天(术后3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
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
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
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
理等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普食
□改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换药
出院医嘱:
□复查血β- hCG至正常
□建议休息4周
□禁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
□避孕指导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
□出院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