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植物细胞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题 (15)

D. 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二、选择题:
15. 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在对根毛区的根瘤进行切片后进行显微观察,根据哪些特征来区分根瘤菌与植物细胞( )
A. 有无叶绿体B. 有无大液泡C. 有无细胞壁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pH为10时,增大反应物浓度,C曲线代表的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变
D. B曲线和C曲线代表的酶可能催化同一类化学反应
13. 人体的骨髓中存在少量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多能干细胞的一种),下图表示MSC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SC细胞与a过程产生的子细胞的核内遗传物质相同
细胞类型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胚胎干细胞
3 mmol/ min
5 mmoL/ min
成熟红细胞
3 mmol/ min
3mmol/ min
A. 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B. 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消耗能量
C. 胚胎干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QD. 成熟红细胞吸收Q不需要载体
8. 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材料二取甲乙两个试管,添加等量的蛋白酶溶液。对甲试管进行煮沸处理,在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将甲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与乙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振荡,絮状沉淀消失。
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体现出蛋白质有___功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
(2)蛋白酶能够识别肽链中一些特殊的氨基酸,并水解与此氨基酸相连的肽键,将蛋白质水解为可溶于水的多肽。请你推测材料二中正常情况下蛋白酶分子之间能够共存的机理,并解释絮状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__。
植物细胞分裂素类

Plants overexpressing CKX have
enhanced root and reduced shoot growth
但如果这种降低超过 了极限,便会产生抑 制。
3、促进侧芽和不定芽生长分化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愈伤组织产生根或产生芽,取决于 IAA和激动素浓度的比值。
IAA/CTK 高,促进根的分化; IAA/CTK 低,促进芽的分化. IAA/CTK 中间水平,愈伤组 织只生长,不分化. 在果树上,促进雌花的分化.
而且生长素和赤霉素都不会促进双子叶 植物的子叶扩大生长,所以细胞分裂素 对子叶扩大生长促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独特的。
用带有产生CTK类物质 的菌针,对番茄茎刺伤 后一个月产生的冠瘿瘤
2、调节茎尖和根的生长
CTK虽然促进子叶或叶片的细 胞扩大生长,但却抑制植物茎和 根细胞的伸长生长。
CTK主要发生在茎尖、根尖等 分生组织细胞,CTK参与了对顶 端分生组织发育的调控。
前体: IPP(DMAPP)
IPP来源
甲羟戊酸 (美籍华人陈政茂发现) 丙酮酸与 3-PGA
细胞分裂素的代谢
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是以从头合成为主要途径的。
细胞分裂素的核心结构腺嘌呤环在植物体内大量存在(如 ATP、ADP、AMP)。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是由底物异戊二烯基焦磷酸(IPP)和 AMP开始,在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transferase,IPT) 的催化下,腺苷酸(AMP)和IPP转化成有活性的细胞分裂 素—素—异戊烯基腺苷-5’-磷酸(iPMP),进而在水解酶作用 下形成异戊烯基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如进一步氧化,就能 形成玉米素。
促进菜豆和萝卜的子叶或叶圆片扩大
四、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制
中考生物基础强化训练: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word版含解析)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选择题1.已知桃树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1个细胞连续分裂2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A.2个、16对B.4个、8对C.2个、8条D.4个、4对2.细胞分裂后,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物质()A.保持不变B.数目加倍C.数目减半D.成分改变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体上有与生物遗传有关的遗传信息,故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分裂时,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C.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前后代之间没有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D.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与原来细胞的染色体在形态和数目上是一样的4. 如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是染色体,①是细胞核B.②中含有DNA和蛋白质C.分裂过程中②的形态不变D.分裂过程中①先一分为二5.如图是人体细胞分裂过程图,按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6.一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连续分裂3次,新细胞数目和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A.8个和4条B.8个和2条C.6个和4条D.6个和3条7.人的身体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而来的.到成年时,我们身体内的细胞数达到了1014个左右.在1个→1014个的过程中,每个体细胞的一个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是()A.23条B.46条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8.如图为植物细胞部分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B.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C.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②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9.小超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B.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叶绿体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D.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1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挤压水果可以得到的果汁主要来自结构②C.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分裂首先是③一个分成两个D.①和④都是细胞中能量转换器,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①11. 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A紧贴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才有的结构B.a可以表示“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B中的能量转换器,不包括线粒体D.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C12.关于细胞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是细胞核的分裂B.细胞的分裂受细胞核的控制C.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不一样13.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尾巴还会扭动,而壁虎还会长出新的尾巴。
植物基础知识模拟习题与答案

植物基础知识模拟习题与答案1、花粉发育过程中,从孢原细胞最终得到精细胞,需经过()细胞分裂。
A、1B、2C、4D、8答案:C2、种子植物的侧根起源于()的一定部位。
A、分生区B、表皮C、中柱鞘D、根毛区答案:C3、属于死细胞的是()A、厚角组织B、石细胞C、筛胞D、液状细胞答案:B4、下列属于死细胞的是()A、厚角组织B、石细胞C、筛胞D、泡状细胞答案:B5、水稻、小麦种子的胚乳细胞属于()A、吸收组织B、同化组织C、贮藏组织D、通气组织答案:C6、()是叶片中的疏导组织,由维管束组成,有疏导和支持作用。
A、叶尖B、叶缘C、叶裂答案:D7、花粉在蓢发过程中产生花粉管,花粉管进入()时释放出精子。
A、柱头B、花柱C、子房D、胚珠答案:D8、根瘤细菌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细胞中,两者的关系是()A、共生B、寄生C、腐生D、以上均不对答案:A9、下列植物中,是假二叉分枝的为()。
A、柑橘B、丁香C、番茄D、黄麻答案:B10、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以上都行答案:B11、蒲公英的叶称为基生叶,从叶序上讲,它属于()A、互生B、对生C、簇生D、轮生答案:C12、果实的果皮是由()发育而来的。
A、子房壁B、珠被D、柱头和花柱答案:A13、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答案:B14、柑橘、柚的食用部分是()。
A、外果皮B、中果皮C、内果皮D、种子答案:C15、位于成熟组织之间,活动时间短的分生组织是()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原生分生组织答案:C1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
A、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B、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C、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D、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答案:A17、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A、半纤维素B、果糖C、果胶D、纤维素答案:C18、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的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答案:D19、具有直根系的植物是()A、油菜B、小麦C、玉米D、葱答案:A20、""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说明柳枝是()"A、适宜嫁接的材料B、适宜扦插的材料C、适宜观赏的材料D、适宜播种的材料答案:B21、花被是()的合称。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植物细
胞(上)
和动物
细胞
(下)
分裂过
程示意
图
名称项
目
不同点相同点
前期纺锤体形成末期子细胞的
分开1 间期、中期后期的变化情况相同 2染色体都要经过自我复制,然后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使每个子细胞具有一套数目和形状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植物细胞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
成纺锤体。
在赤道板部分
出现细胞板并
由中央向四周
扩展形成细胞
壁。
有高尔基体
参与。
动物细
胞
由已经复制的,移向两
极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
射线,形成纺锤体。
有中分隔成两个细胞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内
7.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植物细胞分裂的类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细胞分裂的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过程之一。
在植物中,细胞分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植物可以增加其细胞数量,并促进组织生长和器官形成。
植物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分裂都具有特定的特征和机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植物细胞分裂的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首先,在第2部分中将介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其他类型的分裂方式,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然后,在第3部分中将对植物细胞分裂的整体过程进行概述,包括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关系、重要事件以及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等内容。
最后,在第4部分中将深入解释植物细胞核变化与染色体行为、分裂机制和调控以及分裂后的后续发展和功能特点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并展示植物细胞分裂的类型、特征以及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释,可以增进我们对于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的理解,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植物品种以及探索生态系统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文也可为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份系统而全面的参考资料。
2. 植物细胞分裂的类型植物细胞分裂是指在植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根据细胞核和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2.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被称为正常细胞分裂。
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阶段,如前期、中期和后期。
在前期,染色体逐渐凝聚成形;在中期,染色体对半分离,每个子染色单体称为姊妹染色单体,并以纺锤体纤维相连;在后期,姊妹染色单体进一步被分离成两组,并移向极板。
最后,原核质重新划分成两个新的植物细胞。
2.2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也被称为配子形成或生殖细胞减数分裂。
这种类型的细胞分裂产生性游离单倍体细胞(配子),它们具有一半数量的染色体与母亲细胞相比。
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器官的特定区域,如花药和孢子囊。
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并通过精确的两个分裂相继进行。
总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失败分析及改进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失败分析及改进方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实验之一其中涉及的原理技术对其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根据目前教科书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来做实验由于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往往出现效果不理想或者实验时间需要协调等问题,师生对此实验感受到比较棘手,不少师生对生物学实验只重视结果不重视结果分析,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意对失败原因进行阐述.一、实验存在的问题1、取材不易,培养较难镜查时找不到分裂相细胞与材料的选择和培养有关。
腐烂的洋葱长出的根数量少或不长根,培养时间长了会发臭,若把部分腐烂的洋葱和健壮的洋葱一起培养,则会使健壮洋葱长霉腐烂;同一批购买的洋葱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有的长根有的不长根,这与洋葱的休眠有关,长霉而没有腐烂的洋葱培养出的根尖少,易腐烂散发出的气味浓,把洋葱鳞片的基部切除,因只有变态叶缺少变态茎,所以不会长根。
因此,在选择洋葱时,应选新鲜营养丰富、不长霉、不腐烂的健壮品,取材确为不易;培养时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并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以防止根的腐烂,这样培养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
2、取材时间的选定较难有丝分裂活动的高峰时间不一定恰好是实验时间。
为了能找到有丝分裂各期的典型细胞,在多数教材中,实验材料的选取多在有丝分裂活动的高峰期进行,并把剪下的根尖立即投入盐酸、酒精中固定解离(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但是选用不同的材料时,有丝分裂活动的高峰期不同。
例如:大蒜在13-13.5时,洋葱在11时左右和15-16时,小麦在11-13时;并且可能因品种、室温等条件不同,在各地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别。
由于多数材料有丝分裂活动的高峰期并不在实验课时间,这就使实验过程中找到正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甚至根本找不到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修复
受损组织以及繁殖的基础过程。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与动物细胞略有不同,其中包含了有丝分裂和质体分裂两种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准备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包括有丝子宫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四
个阶段。
在有丝子宫期,细胞开始增殖并准备分裂。
在前期,染色体开始凝缩并变为染色质。
在这个阶段,中心粒开始运动,纺锤体成形。
中期
在中期,染色体逐渐排列在细胞中央,纺锤体的纤维开始与染色体相连。
这时
染色体成对出现,通过纺锤体的拉扯,染色体开始向细胞的两端移动。
后期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端,开始解开并变为染色质。
两个新
核仁和核膜开始形成,随后细胞质分裂,最终产生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
总结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非常复杂而又精确,其中包含着多个精细的机制和调
控网路。
唯有在这种良性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植物体。
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特点
赤 道 板
1、染色体明 显地分为两套, 分别处于赤道板 两侧。 2、细胞内染 色体数目比正常 增加了一倍。
1、两套染色体分别 到达两极后重新分散 1、完成前细胞 成细丝状的染色质。 内出现两个细胞核。 2、纺锤体消失,核 2、完成后的两 仁、核膜重新出现。 个子细胞中染色体
末期变化 末期特点
后期特点
1、染色体明显地分为两套,分别处 于赤道板两侧。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比正常增加了 一倍。
末期特点
1.到达细胞两极的染色体逐渐变为染色质;核
膜、核仁重新出现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胞 质一分为二。。 2.完成后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组成完 全相同,且与复制前的母细胞完全相同。
植 物 DNA(染色体)复制 细 蛋白质合成 胞 的 有 丝 分 1、DNA进行复制,每个染色体上由有一 裂 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在染色体 观察上图,比较右图中染色体及整个细 过 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程 上形成两条细丝,叫做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间期变化 间期变化
2、有关的蛋白质合成,为进行分裂做好 物质准备。
植 物 细 胞 的 有 丝 分 裂 过 程
前期变化
1、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 2、核膜解体和核仁消失。 3、细胞两极出现纺锤丝,许多纺锤丝组成纺 锤体。
中期特点
所有的染色体均 在赤道板上整齐地排 列,染色体的形态清 晰,数目清楚。(中 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 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故细胞染色体数要以 中期为准)
N
后期暂时加倍
4n
3n 2n 1n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 的变化曲线。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完全相同。
染色 体
间
前
中 后 末
4n
3n 2n 1n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 目的变化曲线。动物细胞和植物 细胞完全相同。
染色 单体
间
前
中 后 末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 的变化曲线。动物细胞和植物细 胞完全相同。
数目、组成完全相 3、细胞中将母细胞隔开 母细胞完全相同。
成为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 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 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 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 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前期
末期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2、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1、前期纺锤体的来源: 观察上面前期和末期的两 植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 植物:由两极直接产生。 组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各 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 有什么不同? 成。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 细胞缢裂。
Cell Multiplication
细胞增殖的方式
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
细胞增殖的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 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分裂的方式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 胞 周 期
DNA(染色体)复制 蛋白质合成
间期变化
1、DNA进行复制,每个染色体上由有一个 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在染色体上形成 两条细丝,叫做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有关的蛋白质合成,为进行分裂做好物质 准备。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数各期的变化
前 期 2N 中 期 2N 4N 4a N 后 期 4N 0 4a 2N 末 期 2N 0 2a N
有丝分裂 间期 染色体 2N
说明
后期暂时加倍 复制后,着丝点 分裂前才有 复制后加倍, 分裂后恢复
染色单体 0~4N 4N DNA数目 2~4a 4a N
同源染色体 (对)
前期变化
1、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 2、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 3、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两极 出现纺锤丝,许多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中期特点
所有的染色体均在赤道板上整齐地排列, 染色体的形态清晰,数目清楚。 (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故细胞染色体数要以中期为准)
4n
3n 2n 1n 间 前 中 后 末
DNA 分子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 色体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4n
3n 2n 1n
DNA分子
染色体
染色单体
间
前
中 后 末
无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