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共 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共21张PPT)

A
C. 由水蒸气凝固而成,出现在窗内侧
D. 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出现在窗外侧
冰花是北方寒冬时节,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冰 冷的玻璃窗直接凝华成的冰晶。
17
A 4.以下物态变化,都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熔化、汽化、升华 B.凝固、液化、凝华 C.凝华、凝固、汽化 D.熔化、凝华、液化
5.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 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会_熔__化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 就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汽__化__来 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 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是_水__蒸__气_遇__冷__液__化__形成的.
15
C 2、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A、水结冰 凝固
B、地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汽化(蒸发)
16
3、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
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出现在窗内侧,
B.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出现在窗外侧
18
C 6、下面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凝华的现象是(

A.早晨有浓雾;液化
B.用钢水铸造零件;凝固
C.北方的严冬,玻璃窗内壁上结了一层冰花;
D.白炽灯丝时间用长了会变细。升华
19
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
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这是___液__化____现象;
8、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棒或易拉罐,上面出现一 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运输冷藏
人工降雨
11
3 神奇的干冰
“烟雾效果” 是怎样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ppt复习课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物态变化类型及吸放热判断
例2 将放在冰箱中经过冷藏的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取出后放置 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怎 样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的( B)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熔化
图3-2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发 生液化,形成小液滴,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外部,属于液 化现象。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被测的液体 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 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后定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②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包括数字和单位)。
7.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有确不定变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

,升没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
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晶体。
8.汽化和液化:物质从 液态 变为 气态 叫做汽化,吸收
热量,汽化包括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物质从气态
知识拓展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时,除了需要注意温度计的使
用外,根据固体熔化速度较慢,受热不均匀的情况,还需要 用搅拌棒对加热的固体进行搅拌,另外用酒精灯加热时,要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变为 液态 叫做液化, 放出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
降低气体温度 或压缩气体体积 。例如:泼在地面上的水
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压缩

人教版 八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共40张PPT)

人教版 八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共40张PPT)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20℃ — 100℃ 0℃和 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使用方法: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0 和100 ℃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 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
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
份代表1 ℃ 。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测气温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煤油
水银
酒精
红外线体温计
其他种类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 金属?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 2.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
测量工具:温度计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
液体、刻度及符号
使用方法:二看、一不、四要
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
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D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D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5、某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
1、测量温度前: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温度计所能
测量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一个小格 代表的值
最高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低温度值?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22张PPT)

巩固练习
• 1. 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 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该图象是(D)
• A. 冰的熔化图象 • B. 松香的熔化图象 • C. 玻璃的凝固图象 • D. 铁水的凝固图象
0
2、(2006,江西南昌)通过观察下图所示的三幅晾 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表__面__积___、液体的___温__度____和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问题设置 (阅读考点2 ,完成填空)
固 吸
液 放


不变 不变
相同
升高 降低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曲线
温度/°C
温度/°C
熔化过程 D 凝固过程
固态
凝固点 熔点 B
C 液态
A (固液共存)
同种
物质 晶体
时间
非晶体
时间
熔点
AB: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和凝 BC: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混合态)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12时25分22.4.1312:25April 13,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12时25分9秒12:25:0913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拓展训练
【例】(2010 年天津)图 4-7 是水循环的示意图.图中过 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蒸__发___,同时伴随着____吸____热;过 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液__化___,同时伴随着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物态变化【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物态变化【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101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4.7℃
读作负4.7摄氏度
或零下4.7摄氏度
1.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答案
1.左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
35摄氏度
2.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答案
2.左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
零下20摄氏度
或-20℃
3.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 热量,温度升高。
熔化前 熔化时 熔化后
海波熔化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温度不变 温度升高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时间 熔化前 熔化时 熔化后
冰和石蜡熔化时的异同点
温度变化及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

上升
石蜡
上升

冰熔化时吸热, 温度不变。
吸/放热 温度变化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全章】》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二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 温度
请用一名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甲:
好冷呀!
乙:
真热呀!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
放入冷 水中时
放入热 水中时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吸热 吸热 不变 上升

石蜡熔化时吸热, 温度上升。
吸/放热 吸热 吸热
温度变化 上升 上升
吸/放热 吸热 吸热
冰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热)。
石蜡熔化时,温度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2. 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 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②晶体的熔化图象。
(2)凝固点 ①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 ②晶体的凝固图象: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例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
知识三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 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上停止,所以熔 化过程要吸热。非晶体在熔化时也要吸收热量。 (2)凝固放热: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所以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2. 熔化吸热的应用 例如,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并不 是直接加冷水。 3. 凝固放热的应用 例如,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 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冻坏。
知识二 温度和温度计
2. 温度计的使用
(1)会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会放:与液体充分接触并居中间位置。 (3)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 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①玻璃泡碰 ②玻璃泡碰 ③玻璃泡未
④正确

到容器底部 到容器侧壁 全浸入液体中
③图象上的“拐”点是两种情况的交界点,第一个拐点 B表示晶体开始熔化,第二个拐点C表示晶体熔化结束。
第三步:分析图象中的线。 图线ABCD 表示的是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典例剖析 一、数学图象与物态变化的综合
【例题2】如图所示,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
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课件(16张PPT)(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课件(16张PPT)(共16张PPT)

四. 沸腾
• 1. 沸腾 • 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它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 • 2. 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 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液体才能沸腾。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 腾。 • 3.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 (1)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 (2)不同点:①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 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③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可能降低;而沸腾 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④蒸发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液体本身, 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而沸腾需要的热量从外界热源获得。
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一、知识点
• 一. 温度与温度计 •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
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 盛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或煤油等)。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 缩,管内液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面稳定后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 出温度值。 •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 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 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五. 液化
• 1. 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例 如水蒸气变成水就是液化现象。
• 2. 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可 以使气体液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 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 程中放出 热量,温度 不变 .
5.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 小(选 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 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 温度趋于一致.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 量程 ,判断 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分度值 ,以 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 或 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 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 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 面 相平 .
6.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 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汽化 成水蒸气,又遇冷液化 成小水珠附 着在眼镜片上.
7.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
A
B
C
D
8.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打枝头 D.冰的形成
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 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
核心知识梳理
一 、 温度、温度计 1.物体的 冷热 程度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温度计 . 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摄氏度 ,符号是 ℃ .摄氏温度规定了 两个定点温度: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沸水 的温度为 100 ℃ . 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11.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操作正确的是(A )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和分度值 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就行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后,应马上读数
1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 可知该物质C( ) A.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14 min C.在ab段处于固态 D.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14.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D( ) A.液化吸热 B.熔化放热 C.凝固吸热 D.熔化吸热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 B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水沸腾时的温度
15.2018年某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 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 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 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B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28.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 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 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21.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 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B )
2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23.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 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 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 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35~42 ℃ ,分度值 精确到 0.1 ℃ .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 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以 离开 人体 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甩下去.
二 、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的比
较:
2.固体可以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标准大气压下,冰 的熔点为 0 ℃ .
29.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
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B_C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此过程中海波____吸____(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液___态,在G点是___固_____态.(均选
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 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相__同____(选填“相同”或“不
练习 巩固 提高
1.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热胀冷缩 性 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37.8 ℃.
2.玻璃是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 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选填“升高”或“不变”).
3.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 浸入液体中测量温度时,通过 热传递的方式使温度计与被 测液体的温度达到相同.
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能够继 续吸热.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液体才能沸腾.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 沸点 ,液体沸点 的高低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与“火力”的大小无 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高 .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 温度 的高低; (2)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 (3)液面上方 空气流动 的快慢. 蒸发有 制冷 作用.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1) 降低温度 ;(2) 压缩体积 .
19.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 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 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 这是因为( A ) A.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 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 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4.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 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5.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 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1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B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18.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 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 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10.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