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共 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共21张PPT)

A
C. 由水蒸气凝固而成,出现在窗内侧
D. 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出现在窗外侧
冰花是北方寒冬时节,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冰 冷的玻璃窗直接凝华成的冰晶。
17
A 4.以下物态变化,都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熔化、汽化、升华 B.凝固、液化、凝华 C.凝华、凝固、汽化 D.熔化、凝华、液化
5.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 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会_熔__化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 就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汽__化__来 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 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是_水__蒸__气_遇__冷__液__化__形成的.
15
C 2、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
A、水结冰 凝固
B、地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汽化(蒸发)
16
3、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
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出现在窗内侧,
B. 由水蒸气凝华而成,出现在窗外侧
18
C 6、下面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凝华的现象是(
)
A.早晨有浓雾;液化
B.用钢水铸造零件;凝固
C.北方的严冬,玻璃窗内壁上结了一层冰花;
D.白炽灯丝时间用长了会变细。升华
19
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
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这是___液__化____现象;
8、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棒或易拉罐,上面出现一 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运输冷藏
人工降雨
11
3 神奇的干冰
“烟雾效果” 是怎样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ppt复习课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物态变化类型及吸放热判断
例2 将放在冰箱中经过冷藏的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取出后放置 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怎 样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的( B)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熔化
图3-2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发 生液化,形成小液滴,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外部,属于液 化现象。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被测的液体 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 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后定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②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包括数字和单位)。
7.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
有确不定变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
断
,升没高有确定的熔化温度。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
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晶体。
8.汽化和液化:物质从 液态 变为 气态 叫做汽化,吸收
热量,汽化包括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物质从气态
知识拓展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时,除了需要注意温度计的使
用外,根据固体熔化速度较慢,受热不均匀的情况,还需要 用搅拌棒对加热的固体进行搅拌,另外用酒精灯加热时,要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变为 液态 叫做液化, 放出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
降低气体温度 或压缩气体体积 。例如:泼在地面上的水
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压缩
人教版 八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共40张PPT)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20℃ — 100℃ 0℃和 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使用方法: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0 和100 ℃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 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
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
份代表1 ℃ 。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测气温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煤油
水银
酒精
红外线体温计
其他种类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 金属?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 2.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
测量工具:温度计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
液体、刻度及符号
使用方法:二看、一不、四要
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
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D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D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5、某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
1、测量温度前: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温度计所能
测量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一个小格 代表的值
最高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低温度值?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0 和100 ℃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 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
请你写在黑板上,并读出来。
份代表1 ℃ 。 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测气温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煤油
水银
酒精
红外线体温计
其他种类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 金属?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 2.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
测量工具:温度计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
液体、刻度及符号
使用方法:二看、一不、四要
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
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D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D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5、某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
1、测量温度前: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温度计所能
测量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一个小格 代表的值
最高温度值?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最低温度值?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22张PPT)

巩固练习
• 1. 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 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该图象是(D)
• A. 冰的熔化图象 • B. 松香的熔化图象 • C. 玻璃的凝固图象 • D. 铁水的凝固图象
0
2、(2006,江西南昌)通过观察下图所示的三幅晾 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__表__面__积___、液体的___温__度____和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问题设置 (阅读考点2 ,完成填空)
固 吸
液 放
液
固
不变 不变
相同
升高 降低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曲线
温度/°C
温度/°C
熔化过程 D 凝固过程
固态
凝固点 熔点 B
C 液态
A (固液共存)
同种
物质 晶体
时间
非晶体
时间
熔点
AB: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和凝 BC: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混合态)
•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下午12时25分22.4.1312:25April 13, 2022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12时25分9秒12:25:0913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拓展训练
【例】(2010 年天津)图 4-7 是水循环的示意图.图中过 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蒸__发___,同时伴随着____吸____热;过 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液__化___,同时伴随着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物态变化【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101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4.7℃
读作负4.7摄氏度
或零下4.7摄氏度
1.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答案
1.左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
35摄氏度
2.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答案
2.左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
零下20摄氏度
或-20℃
3.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 热量,温度升高。
熔化前 熔化时 熔化后
海波熔化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温度不变 温度升高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时间 熔化前 熔化时 熔化后
冰和石蜡熔化时的异同点
温度变化及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
冰
上升
石蜡
上升
•
冰熔化时吸热, 温度不变。
吸/放热 温度变化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全章】》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二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 温度
请用一名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甲:
好冷呀!
乙:
真热呀!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
温度计
放入冷 水中时
放入热 水中时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吸热 吸热 不变 上升
•
石蜡熔化时吸热, 温度上升。
吸/放热 吸热 吸热
温度变化 上升 上升
吸/放热 吸热 吸热
冰熔化时,温度
,
需要
(吸热/放热)。
石蜡熔化时,温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4.7℃
读作负4.7摄氏度
或零下4.7摄氏度
1.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答案
1.左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
35摄氏度
2.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答案
2.左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
零下20摄氏度
或-20℃
3.读出左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 热量,温度升高。
熔化前 熔化时 熔化后
海波熔化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温度不变 温度升高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时间 熔化前 熔化时 熔化后
冰和石蜡熔化时的异同点
温度变化及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
冰
上升
石蜡
上升
•
冰熔化时吸热, 温度不变。
吸/放热 温度变化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全章】》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二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 温度
请用一名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甲:
好冷呀!
乙:
真热呀!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
温度计
放入冷 水中时
放入热 水中时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吸热 吸热 不变 上升
•
石蜡熔化时吸热, 温度上升。
吸/放热 吸热 吸热
温度变化 上升 上升
吸/放热 吸热 吸热
冰熔化时,温度
,
需要
(吸热/放热)。
石蜡熔化时,温度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2. 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 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②晶体的熔化图象。
(2)凝固点 ①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 ②晶体的凝固图象: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例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
知识三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 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上停止,所以熔 化过程要吸热。非晶体在熔化时也要吸收热量。 (2)凝固放热: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所以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2. 熔化吸热的应用 例如,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并不 是直接加冷水。 3. 凝固放热的应用 例如,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 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冻坏。
知识二 温度和温度计
2. 温度计的使用
(1)会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会放:与液体充分接触并居中间位置。 (3)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 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甲
乙
①玻璃泡碰 ②玻璃泡碰 ③玻璃泡未
④正确
丙
到容器底部 到容器侧壁 全浸入液体中
③图象上的“拐”点是两种情况的交界点,第一个拐点 B表示晶体开始熔化,第二个拐点C表示晶体熔化结束。
第三步:分析图象中的线。 图线ABCD 表示的是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典例剖析 一、数学图象与物态变化的综合
【例题2】如图所示,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
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
(1)熔点 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②晶体的熔化图象。
(2)凝固点 ①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 ②晶体的凝固图象: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例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
知识三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 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上停止,所以熔 化过程要吸热。非晶体在熔化时也要吸收热量。 (2)凝固放热: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所以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 2. 熔化吸热的应用 例如,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并不 是直接加冷水。 3. 凝固放热的应用 例如,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 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冻坏。
知识二 温度和温度计
2. 温度计的使用
(1)会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会放:与液体充分接触并居中间位置。 (3)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 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甲
乙
①玻璃泡碰 ②玻璃泡碰 ③玻璃泡未
④正确
丙
到容器底部 到容器侧壁 全浸入液体中
③图象上的“拐”点是两种情况的交界点,第一个拐点 B表示晶体开始熔化,第二个拐点C表示晶体熔化结束。
第三步:分析图象中的线。 图线ABCD 表示的是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典例剖析 一、数学图象与物态变化的综合
【例题2】如图所示,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
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课件(16张PPT)(共16张PPT)

四. 沸腾
• 1. 沸腾 • 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它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 • 2. 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 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液体才能沸腾。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 腾。 • 3.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 (1)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 (2)不同点:①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 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③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可能降低;而沸腾 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④蒸发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液体本身, 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而沸腾需要的热量从外界热源获得。
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一、知识点
• 一. 温度与温度计 •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
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 盛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或煤油等)。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 缩,管内液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面稳定后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 出温度值。 •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 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 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五. 液化
• 1. 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例 如水蒸气变成水就是液化现象。
• 2. 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可 以使气体液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 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 程中放出 热量,温度 不变 .
5.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 小(选 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 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 温度趋于一致.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 量程 ,判断 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分度值 ,以 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 或 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 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 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 面 相平 .
6.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 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汽化 成水蒸气,又遇冷液化 成小水珠附 着在眼镜片上.
7.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
A
B
C
D
8.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打枝头 D.冰的形成
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 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
核心知识梳理
一 、 温度、温度计 1.物体的 冷热 程度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温度计 . 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摄氏度 ,符号是 ℃ .摄氏温度规定了 两个定点温度: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沸水 的温度为 100 ℃ . 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11.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操作正确的是(A )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和分度值 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就行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后,应马上读数
1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 可知该物质C( ) A.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14 min C.在ab段处于固态 D.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14.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D( ) A.液化吸热 B.熔化放热 C.凝固吸热 D.熔化吸热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 B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水沸腾时的温度
15.2018年某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 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 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 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B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28.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 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 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21.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 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B )
2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23.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 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 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 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35~42 ℃ ,分度值 精确到 0.1 ℃ .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 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以 离开 人体 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甩下去.
二 、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的比
较:
2.固体可以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标准大气压下,冰 的熔点为 0 ℃ .
29.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
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B_C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此过程中海波____吸____(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液___态,在G点是___固_____态.(均选
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 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相__同____(选填“相同”或“不
练习 巩固 提高
1.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热胀冷缩 性 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37.8 ℃.
2.玻璃是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 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选填“升高”或“不变”).
3.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 浸入液体中测量温度时,通过 热传递的方式使温度计与被 测液体的温度达到相同.
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能够继 续吸热.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液体才能沸腾.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 沸点 ,液体沸点 的高低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与“火力”的大小无 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高 .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 温度 的高低; (2)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 (3)液面上方 空气流动 的快慢. 蒸发有 制冷 作用.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1) 降低温度 ;(2) 压缩体积 .
19.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 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 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 这是因为( A ) A.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 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 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4.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 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5.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 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1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B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18.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 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 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10.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5.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 小(选 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 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 温度趋于一致.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 量程 ,判断 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分度值 ,以 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 或 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 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 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 面 相平 .
6.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 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汽化 成水蒸气,又遇冷液化 成小水珠附 着在眼镜片上.
7.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
A
B
C
D
8.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霜打枝头 D.冰的形成
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 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
核心知识梳理
一 、 温度、温度计 1.物体的 冷热 程度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温度计 . 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摄氏度 ,符号是 ℃ .摄氏温度规定了 两个定点温度: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沸水 的温度为 100 ℃ . 3.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11.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操作正确的是(A )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线、量程 和分度值 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就行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水中后,应马上读数
1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 可知该物质C( ) A.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14 min C.在ab段处于固态 D.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14.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D( ) A.液化吸热 B.熔化放热 C.凝固吸热 D.熔化吸热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 B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水沸腾时的温度
15.2018年某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 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 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后其内能减小
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 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B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28.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 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 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
21.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 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B )
2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23.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 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 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 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35~42 ℃ ,分度值 精确到 0.1 ℃ .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 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以 离开 人体 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甩下去.
二 、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的比
较:
2.固体可以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标准大气压下,冰 的熔点为 0 ℃ .
29.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
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B_C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此过程中海波____吸____(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液___态,在G点是___固_____态.(均选
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 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相__同____(选填“相同”或“不
练习 巩固 提高
1.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热胀冷缩 性 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37.8 ℃.
2.玻璃是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 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选填“升高”或“不变”).
3.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 浸入液体中测量温度时,通过 热传递的方式使温度计与被 测液体的温度达到相同.
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能够继 续吸热.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液体才能沸腾.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 沸点 ,液体沸点 的高低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与“火力”的大小无 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高 .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 温度 的高低; (2)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 (3)液面上方 空气流动 的快慢. 蒸发有 制冷 作用.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1) 降低温度 ;(2) 压缩体积 .
19.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 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 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 这是因为( A ) A.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 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 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4.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 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5.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 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1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B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18.我们生活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环境的凉 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时节,却又是滴水成冰的寒 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 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10.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